清洁汽油的概况及发展
国外清洁汽油标准现状及我国的差距
![国外清洁汽油标准现状及我国的差距](https://img.taocdn.com/s3/m/70b8d041783e0912a2162ab3.png)
国外清洁汽油标准现状及我国的差距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
1.美国的汽油标准美国目前关于汽油的标准有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D4814-2003、美国22州新配方汽油标准、加州CaRFG3标准。
在这三类汽油规格标准中以ASTM标准最宽松,加州标准最严格,其限值变化最大的是硫含量。
ASTM D4814-2003要求硫含量不大于1000µg/g,对苯含量、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则没有加以限制。
美国加州现行汽油质量指标执行硫含量不大于15µg/g,苯含量不大于0.7%,烯烃含量不大于4.0%,芳烃含量不大于22%,蒸气压不高于48.3kPa的标准。
现行的加州汽油标准比2006年执行的联邦标准还严格。
美国联邦汽油标准将于2006年开始执行硫含量不大于30µg/g,苯含量不大于1%,烯烃含量不大于10%,芳烃含量不大于25~30%,蒸气压不大于51.7kPa的具体指标,从而进一步经济合理的降低汽车污染物排放。
2.欧洲的汽油标准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
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
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
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µ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
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µ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
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使硫含量低于10µg/g,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此指标。
甲醇汽油使用性能及应用前景
![甲醇汽油使用性能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8ad71bee518964bce847c47.png)
甲醇汽油使用性能及应用前景摘要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出现世界性的能源紧缺,明显地预感到石油燃料供给危机,石油终将枯竭。
内燃机替代燃料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应付石油危机,提高燃料供给的安全性,为石油资源枯竭后燃料品种的平稳过渡作准备,提高现有能源的应用效率,开拓能源应用新领域,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人们在研究中发现,醇类是除石油、天然气以外,内燃机最可代用的燃料。
本文简单介绍了甲醇汽油的理化性能及其作为燃料的特点,并说明了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目前推广甲醇汽油面临的问题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甲醇汽油;燃料;能源The Us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of Methanol GasolineAbstractWith the rising number of vehicles, vehicle exhaust steam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1970s onwards, worldwide energy shortage appeared, oil supply of fuel crisis obviously presentiment, so oil will dry up.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lternative fuels study aims to that dealing with oil crisis, improving the security of supply of fuel for oil resource exhaustion, smoothing transition of the fuel varieties to prepare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energ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pioneering a new field, reducing energy applications such as pollution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eople in the study found that alcohol is beyond petroleum, natural gas, except the alternative fue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hanol and gasoline as fuel characteristics are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methanol- gasoline blended fuel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promotion of methanol fuel and application a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prospects of its application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methanol gasoline; fuel; energy sources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乙醇燃料的概述
![乙醇燃料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227bda40029bd64783e2cfe.png)
车用石油燃料的替代产品——乙醇汽油一、关于乙醇汽油的简介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
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在我国完全适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乙醇发展现状乙醇汽油的发展现状:汽油作为汽车的动力燃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而且从2000年6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较高,国家进口原油用去的外汇急剧增加。
有关专家推荐一种替代能源措施:用乙醇进行调配汽油。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环保产品,将在清洁能源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乙醇汽油在我国是个新鲜事物,而在国外,这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项目中,巴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乙醇汽油约占该国汽油消耗量的1/3;美国列第二位,现已有17个州推广使用新配方汽油,其中8%使用的就是乙醇汽油。
我国也加快了乙醇汽油的开发利用步伐,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被纳入我国“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河南吉林和黑龙江被确定为全国乙醇汽油先进入市场的试点省份。
三、乙醇原料来源乙醇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可以从很多农作物中提取,如小麦秸秆、玉米、水稻、沼气池等多处提取,而且很多时候都属于废物再利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是应对当前社会中能源提供紧张的一个有效的举措。
车用清洗汽油与汽油清净剂
![车用清洗汽油与汽油清净剂](https://img.taocdn.com/s3/m/957d3611a8114431b90dd878.png)
1 间接 喷射式 发动 机 。 ) 2 )直接 喷射式 发动 机 。
了排气循环燃烧 E R系统 , G 降低 N x O 。第六 , 燃 烧系统 , 采用稀薄燃烧 , 高能点火 ( F ) H I。第七 ,
增 压燃烧 , 为防止 燃 油 蒸 发 在燃 油 箱 上 增 设 了活
1 环保 向汽 车排 放提 出了严格 的要求
环保、 节能是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 2 世纪 的前 2 年 , 1 0 在世界 一次能 源 的消费 中石油 仍将占据主导地位。2O OO年全世界发动机燃料消 费量为 l. 87亿 t占石油 总 消 费 量 的 5 %。预计 , 2 21 年这个消费量将上升到2 . 亿 t 00 32 , 约占当时石 油总消费量 的 5 %。曾有 专家预测 , 4 全世界石油
* Mt N - I C为无 甲烷碳氢化台物
Ti l要求在 2 0-20 e r 0 4 09年间逐 步完成 实 施 。表
3为欧洲轻型汽车排放标准。
收稿 日 2 0 —0 —2 。 期 0 2 1 8 作者简介 : 冯明星 ( 4 一 )男 , 1 1 . 教授级高 级工 程师 .9 5 毕业 9 16 年 于北 京石油学 院石油炼制 专业 , 曾在 国内外 刊物 上发 表论文 3 0 余 篇, 专著 2 部。
我 国从 18 年起才出现第一部汽车排放的 93 标准法规 。随着 国民经济 的快速发展 , 汽车保有 量 的迅猛增长, 在我 国太 中城市, 汽车排放所造成 的污染 日益严重。据环保部 门统计,9 8 我 19 年, 国机动车排放对大气 污染的分 担率 , 北京 ∞ 达
6 3%、 Ox 达 3 %、 C 达 7 % ; 海 ∞ 达 N 7 H 4 上
M15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论述
![M15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ff4dda3186bceb19e8bb42.png)
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概述一、甲醇汽油行业发展历程1、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甲醇最早被人类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时使用甲醇,主要因为战时能源紧张,参战国把甲醇掺在汽油中使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甲醇就成了工业国家首选的替代燃料。
美国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进行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燃烧M85(含甲醇85%)、M100(含甲醇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
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及美洲银行,改装500辆福特车,试用M85甲醇燃油,总行程3380万千米,时间长达3年,取得甲醇汽车改装生产的经验。
1995年美国DOE能源研究中心投入12700辆甲醇车试用M85。
后来,由于美国提炼甲醇的主要原料天然气涨价,同时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美国政府结合美国资源情况对甲醇燃料做出了战略放弃,转而扶持乙醇汽油,美国逐渐停止了甲醇汽油的生产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甲醇发动机,1979年制定了“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的醇类燃料”的研究规划,将M15甲醇汽油用于汽车,其间组织过由6家汽车厂生产的一千多辆燃醇汽车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M15汽车加油站,形成全国供应甲醇汽油的网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M100甲醇汽车示范车队。
可以说,德国是至今世界上发展甲醇汽车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2、我国甲醇汽油的发展我国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开始研究,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
80年代中国科学院在山西省进行了台架测试及道路模拟试验。
90年代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山西省、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联合开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以后又进行过多次试验,反映良好。
目前,山西省进展较快,有多家企业已正式运营甲醇汽油项目。
陕西省2004年7月颁布实施了三个地方标准,2005年7月,将甲醇汽油产业的发展正式提到日程,并在2009年“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上公布,陕西省将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省封闭运行推广甲醇汽油。
生产国国标准清洁汽油技术
![生产国国标准清洁汽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f87d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0.png)
生产国国标准清洁汽油技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汽油作为主要的燃料之一,其清洁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成为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生产国国标准清洁汽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清洁汽油技术的发展历程汽油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车用燃料之一,但传统的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清洁汽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清洁汽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率先提出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汽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必须降低。
随后,欧盟、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标准。
在技术方面,清洁汽油技术主要包括汽油的脱硫、脱硝、脱氧等工艺,以及添加清洁剂、催化剂等方法。
中国在清洁汽油技术方面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清洁汽油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
在清洁汽油技术方面,中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举措: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清洁汽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还对采用清洁汽油技术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以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清洁汽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
中国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清洁汽油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同时,还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清洁汽油技术。
三是加强标准制定。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清洁汽油技术标准,规定了汽油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和技术要求,推动了清洁汽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清洁汽油技术的前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清洁汽油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清洁汽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含量,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其次,清洁汽油技术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中国车用燃料清洁化进展(中文版)
![中国车用燃料清洁化进展(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a479225901020207409c6d.png)
美国汽柴油质量现状
汽油: 2000年开始实施新配方汽油复杂模型第二阶段方案; 2003年加州执行更严格的加州汽油第3阶段RFG规格 。 柴油: 从2006年起执行十六烷值指数≮40,硫含量≯15ppm,密 度≯ 856kg/m3,芳烃≯ 35%(m/m)的标准。
日本汽柴油质量现状
日本紧跟欧美积极推进车用汽柴油的质量升级; 车用汽油和柴油已分别从2005年和2006年起执行硫含 量小于50ppm的标准; 汽油对烯烃、芳烃没有设定限值指标,且仍按RON分 设89,96两个牌号; 车 用 柴 油 要 求 十 六 烷 指 数 不 小 于 50 , T90 不 高 于 350℃。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技术开发
提高汽油质量方面 —催化裂化原料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降烯烃技术的结合((如 MIP-CGP,FDFCC等) 。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OCT-M),可 生产满足欧Ⅲ或欧Ⅳ排放标准汽油。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生产硫含量小于 10ppm的汽油。
谢谢!
中国柴油质量发展趋势
回顾中国柴油质量升级的历程可以用“降低硫含量、 提高安定性” 来概括;
“降低硫含量、适当提高车用柴油十六烷值和控制多环
芳烃”是将来的主要趋势。
中国石化轻柴油质量情况
2006年,中国石化重点生产企业轻柴油质量抽检结果: 项目 硫含量,%(m/m) 十六烷值 95%馏出温度,℃ 密度(20℃), kg/m3 标准 ≯0.2 ≮45 ≯365 实测 实检 0.138 48.1 352.7 843.5
3 中国炼油企业进一步提高汽柴油质 量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国内外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
![国内外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23044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1.png)
国内外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由于全球保护环境意识高涨及环保立法的实施推广,使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生产低硫.低烯烃,低芳烃的清洁汽油以减少汽车对有害物的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零排放.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汽油产品和清洁生产汽油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炼油工艺的核心,为了降低成本.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降低汽油中硫,烯烃及芳烃含量,世界各大炼油公司开发了~系列生产清洁汽油的新技术1.国外清洁汽油生产技术11优质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生产技术加入优质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不仅可以提高汽油抗爆性能,还可以间接降低汽油的硫,烯烃及芳烃含量以及蒸汽压,使汽油组分更加合理.烷烃异构化油.烷基化油和醚类含氧化合物均是理想的高辛烷值组分.近期在高辛烷值组分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又有新的突破.预计轻烯烃改质生产优质高辛烷值油组分技术和轻石脑油及低辛烷值汽油异化技术将成为清洁汽油生产发展的热点1.1.1烷基化技术传统的烷基化技术是液体酸直接烷基化,因其对环保的影响终将被即将工业化的环保型固体酸烷基化工艺所取代.此外.拓宽烷基化油的生产途径.研究开发和应用间接烷基化技术也是必要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无腐蚀.无需缓冲设备.既节能又安全.发展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寻找有利于烷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及提高选择性的低温条件,同时要解决催化剂堵塞而降低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问题国外完成中试研究的催化剂有BF3/A1203.SbF5/SiO2.CF3一HSO3/SiO2等.相应的反应工艺有循环反应器和再生器,固定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和再生器.UOP公司开发的Alkylene固体酸烷基化工艺使用流化床技术.投资低于硫酸烷基化.所采用的固体非均相催化剂HAL1OO可生产出与酸烷基化相同质量的烷基化油.成本与液体酸烷基化相当.Ls公司$!EIAkzoN0beI公司联合开发的AIkyCleanTM 固体酸烷基化工艺.催化剂需要缓和再生和高温再生.需要3台反应器实现连续操作.间接烷基化工艺过程由连续的烯烃齐聚和加氢饱和反应两步组成.第一步聚合生成多支链烯烃三甲基戊烯,第二步是三甲基戊烯加氢饱和生成三甲基戊烷,即烷基化油.间接烷基化工艺生产的烷基化油产品效果与固体酸直接烷基化工艺相同.实际应用时可将现有的MTBE装置改造成为间接烷基化装置.采用的催化剂仍源于MTBE的树脂型或固体亚磷酸型(SPA)催化剂.与直接烷基化装置联合生产烷基化油的优点之一是能多加工原料, 提高炼厂丁烯的利用率.尤其是利用SPA型催化剂,不仅转化异丁烯,还可转化部分正丁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正丁烯转化率.利用现有的MTBE装置改为间接烷基化装置,烷基化油总量增加,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采用UOP公司的InAIk间接烷基化工艺改造现有MTBE装置,投资回收期为03~04 年,生产的烷基化油RON为99,MON为94.11.2醚类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辛烷值改进的主要含氧化合物.美国用量最大.特戊基甲基醚(TAME)和乙基特丁基醚(ETBE)也是提高辛烷值的含氧化物.ETBE在西欧的产量和消费量将有增长.90年代末.美国在地下水中发现MTBE.人们对安全因素的呼吁愈来愈高.开始采取某些措施减少或禁止使用MTBE.但是MTBE 仍然是辛烷值改进的主要含氧化物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工艺都是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下.由异丁烯和甲醇反应而生成该树脂一般由磺化的苯乙烯组成.被二乙烯基苯交联.反应条件温和.温度在300C~1000C之间,压力在7~14大气压(100~200psig)之间.反应产生的热为17.250Btus摩尔/磅..甲醇进料量通常稍超过化学计算的量.甲醇与异丁烯的进料比例是1.O5:1到13:1,而实际生产时似乎是1.1:1的比例.该工艺对异丁烯有优异的选择性.通常在丁烯物流中,特别是在使用较温和的酸性催化剂和较低温度下.丁烯和丁二烯实际不参与反应.在生产MTBE时,也生成二异丁烯和痕量的三异丁烯.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水会导致叔丁醇的形成.反应的选择性好,使该工艺成本很低,由于可使用低浓度的异丁烯物流作原料,无须分离和净化原料.通常的优质原料是蒸汽裂解的C4物流,它含有约25%的异丁烯,异丁烯含量与裂解原料的类型有关.丁二烯抽提后,异丁烯浓度提高到25%~5O%,这能减少所需设备的规模及相应的投资,然后含浓缩的异丁烯物流被送入MTBE装置.以上就是已用于丁二烯抽提生产装置中的最完美的装置结构.炼厂出来的C4物流如流化催化裂解C4,虽然异丁烯浓度通常比较低.只在1015%之间.同样也适合作为生产MTBE的原料. MTBE技术最大的专利商是化学蒸馏技术公司(CDTech),该公司是化学研究专利公司(属壳牌公司)和ABB鲁姆斯公司的合资企业.其工艺有两组反应过程:沸腾床反应器和催化蒸馏,可从混合物流中获得高转化率MTBE.其他开发的MTBE新工艺包括由天然气得到的丁烷.用已工业化的联合工艺生产MTBE的技术.该工艺是将正丁烷异构化生成异丁烷异丁烷再脱氢生成异丁烯.并与甲醇反应生成MTBE.利德安(原ARCO化学公司)是MTBE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公司在美国有约21百万吨/年的生产装置能力.开发这些技术的其他公司有CDTech,菲利普石油公司.Texaco公司(通过德国DeutscheTexacoAG的子公司),Suntech公司(是Sun炼油市场公司与空气产品和化学品公司的合资企业)和壳牌NederIand ChemieBV公司.装置设计随产品特性,理想的异丁烯转化率,MTBE的纯度,残余C4物流的成分而不同.通过使用附加在较低操作温度和较强催化剂操作下的第二反应器.能获得理想的异丁烯转化率(达99.9%).反应器的类型有冷却填充式反应器(最普通),冷却水管反应器和悬浮催化剂液相反应器等.反应器中的混合物被送入净化塔.通过水洗塔顶物流获得无甲醇的C4.塔底产品就是浓度为96%~99%的MTBE.通过进一步蒸馏可获得纯度为gg9%0的纯MTBE随着MTBE装置转换成其他工艺的不断进行.美国MTBE的消费量可能会猛跌.替代MTBE大约需要生产等量的半数的替代含氧化物——乙醇,另一半可由其他化合物——烷基化物,异烯烷或类似于C7-C9的烷烃调合料替代.随着NTBE产量减少.转换的MTBE装置可生产汽油掺混组分.乙基特丁基醚(ETBE)生产技术同于MTBE.与甲醇一样.乙醇与二烷基化的烯烃如异丁烯,异戊烯反应.生产用作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的醚类.乙醇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下.与异丁烯反应可生产ETBE. 一般是将062%的乙醇与1%的混合C4烯烃物流送入液相固定床反应器(含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器的物流被分馏为塔顶物流.它含有未反应的乙醇,丁烯和粗ETBE物流.含有大量乙醇的粗ETBE物流通常净化后可生产高质量汽油用的ETBE.含有乙醇和一些ETBE的塔顶物流被循环使用.大多数已开发MTBE生产技术的公司均能采用他们的技术由甲醇到乙醇的原料改变来生产ETBE.1.13轻石脑油异构化生产技术采用轻石脑油异构化技术可以将直馏汽油或低辛烷值汽油组分的辛烷值提高1020 个单位.生产的异构化油是优质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组分.该技术可望有较大发展.UOP~EI AkzoNobel公司分别开发了先进的异构化工艺和新一代高活性异构化催化剂.在工业装置上用于C4和C5/C6正构烷烃异构化.12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鐾的技术汽油中的90%烯烃来自催化裂化汽油(FCC).采取优化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工艺.一般是提高催化剂活性.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和通过深度稳定控制汽油中C3.C4轻烯含量.有利于降低催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采用降烯烃催化剂或助剂,国外开发的降烯烃催化剂有Davison公司的RFG和Akzo 公司的TOM.据Davison公司报道RFG催化剂在保证产品分布的条件下,可降低烯烃体积分数15%(2002年).AkzoNobel公司在1999年ACS年会上报道了降烯烃催化剂在日本Kashima石油公司的工业应用数据, 在保证产品分布和汽油辛烷值的条件下.可降低汽油烯烃8%(V).13降低汽油中苯含量言勺技术汽油中80%的苯来自重整汽油,美国GTC技术公司开发的GTDesulf同时降低硫/苯(芳烃)的抽提蒸馏/加氢脱硫组合工艺,将FCC汽油中的富苯组分切出进行溶剂抽提.抽出油与FCC重汽油混合再进行常规脱硫.脱硫,脱芳烃的轻汽油直接做汽油调和组分.14降低汽油中硫含量的技术汽油中90%~99%的硫来自FCC汽油.FCC原料预加氢虽可脱除90%~95%的硫.但要达到FCC汽油硫含量小于30g/g则有困难.因此脱硫重点在于FCC汽油脱硫或FCC过程脱硫.加氢精制是行之有效的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方法.但采用常规加氢脱硫必然伴随烯烃饱和.由此造成汽油辛烷值损失.按照维持辛烷值方式的不同.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技术分成两大类:①以ExxonMobiI公司的Scanfining技术为代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②以Intevep-UOP公司联合开发的ISAL技术和ExxonMobiI公司的Octgain为代表的加氢精制复合辛烷值恢复技术.降低硫含量的另一类技术是吸附脱硫和抽提脱硫.Black&V eatchPritchard公司开发的IRVAD汽油多段逆流接触吸附脱硫技术.采用氧化铝基选择性固体吸附剂以多级吸附方式.可以在低压,不消耗氢,不饱和烯烃的情况下从FCC汽油等多种液体烃类中高效脱除硫,氮,氧化合物.脱硫率达9O%以上. Phi…ps石油公司开发的吸附脱硫技术S--Zorb.采用专利吸附剂.可用于石脑油深度脱硫.据称可将汽油硫含量从800g/g降至25g/g,其最大特点是氢耗低,烯烃转化少.辛烷值损失少.当脱硫达95%以上时.S-Zorb过程的烯烃转化率只有15%左右. Merichem公司的THIOLEX轻汽油碱液两段抽提工艺采用FIBER--FILMTM金属纤维束接触器和REGENSM碱液再生系统.硫醇硫脱除率能够达到90%~99%.GraceDavison公司的S--Brane膜分离技术据称可以生产硫含量小于30ug/g的汽油,已开始兴建工业示范装置.2.国内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我国汽车排放污染严重的主要问题是汽油调合组分结构不合理.FCC汽油比例过高.重整和烷基化油过低.使成品汽油的高辛烷值组分不高.汽油中烯烃和硫含量偏高.为了满足环保法规要求,生产清洁汽油.我国已开发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工艺技术.催化剂汽油配方及添加剂等.21降低FCC汽油烯烃和硫含量国内多家炼厂工业应用表明,采用已开发成功的GOR技术在合理工艺条件下能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0~15%.同时汽油的辛烷值基本不变.开发的汽油降烯烃助剂可使FCC汽油烯烃下降5~8个百分点.已工业化的MGD技术可使FCC汽油烯烃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以最大量生产异构烷烃的FCC新工艺MIP技术能够在降低烯烃8~15个百分点汽油抗爆指数基本不变的同时保持总液收增加1%~3%.硫质量含量下降13%~26%,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属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业化技术.我国成功开发了FCC汽油异构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fRIDOS).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催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其中RIDOS技术已成功开工,初期标定结果显示.FCC汽油经过RIDOS工艺.硫含量降到30g/g以下,烯烃体积含量降到20%以下.叵峦墨圜!竺坚曼抗爆指数损失小于13.RSDS技术可生产硫含量小于200g/g,硫醇硫/J,于10g/g,抗爆指数损失小于1~15的汽油.将MIP技术和RSDS技术相结合将能够生产符合世界燃油规范ll类标准汽油.22增加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装置能力,扩大催化重整产量对现有催化重整装置进行扩能改造.采用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和新一代高活性, 高稳定性的催化剂;采用高空速重整原料预加氢技术和高性能催化剂.以降低重整装置扩能改造的投资:加速开发和推广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剂系列和新一代低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PS-VI.以提高我国重整装置的生产效率,增加重整汽油在汽油组分的比例.我国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装置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国内原油轻组分少如异构化工艺处于无米之炊状态.炼厂轻烃用于民用燃料.现有烷基化装置不能满负荷生产. MTBE装置规模小.目前应充分利用现有烷基化装置能力,严格治理三废.多增产烷基化油.以提高现有汽油组分中的高辛烷值组分的比例.加紧对拥有独特的固体酸烷基化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尽快增产烷基化汽油产量.对已用于生产MTBE的新型装填结构催化蒸馏技术和轻汽油醚化生成TAME技术需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增加我国汽油中高辛烷值组分的比例.23开展新配方汽油研究和汽油清净剂研究与应用针对我国炼厂原油及生产装置特点,研究和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汽油标准: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汽油配方技术:开发第四代可用于燃烧室清净的清洁剂,汽油抗磨剂等添加剂技术,以推动清洁汽油的生产.3.建议31为了造福子孙万代.创造美好的环境.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 炼油工业任重而道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发展新工艺.新催化剂.对炼厂结构进行调整,加速实施炼厂清洁生产和燃料清洁化进程的步伐.为此建议:对清洁燃料开发生产的投资和成本及政府的税收等提供有力支持或优惠政策.3.2从欧美国家的燃料规格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清洁燃料规格以及超清洁燃料规格是有所不同的:欧盟的柴油规格比美国严格:而美国的汽油规格比欧盟严格. 这与汽车污染源不同.炼油厂装置构成不同等因素有关.建议我国燃料规格的制订应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城市环境保护要求不一样,可酌情制订多级燃料标准.不应照搬欧美的标准,如旅游开放城市.燃料标准应从严.小城市人口少,标准可放宽.。
我国清洁汽油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清洁汽油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f0df074a7302768e993914.png)
1 前 言
由于 汽车排 放 是 大 气 污染 主要来 源 之 一 , 机
动 车排放 的污染 量 占大气 污染 比例一 直呈上 升趋
确保 生产企 业能 够顺 利 的实 施 标准 。2 0 0 4年起 , 由中石 化石 油科 学研究 院 和高桥公 司共 同承担 了 “ 十五 ” 国家 科技 攻关 项 目“ 油 的 合理 组 成 与 添 汽
制定 的 。2 0 0 0年 1月 1日起 , 国开始 实 行第 一 我 阶段排 放 标 准 ( 简称 国 工标 准 , 下 依 次 类 推 ) 以 。 20 0 4年 7月 1日起 实行第 二 阶段 排 放 标 准 , 目前 国家环保 总局 已发 布 了我 国第 三 阶段 和第 四阶段 汽 车排放 标准 , 三 阶段 排 放 标准 将 从 2 0 第 0 7年 7 月 1日起 实施 , 四阶段 排放 标准 预计 于 2 1 第 0 0年
的前提 下 , 国内汽油在满足硫含量不 大于 0 0 5 .1 %
目前 世界 上 主要 的 工 业 化 国家 和 地 区如 美
国、 日本和欧 洲经过 大量 的研 究 , 掌握 了油 品 和排
放关 系 的大量 数 据 , 同时根 据 这 些数 据 制 定 出 符
合本 国情的 车用燃 料技术 标准 。从 国外 的车用燃
用无铅 汽油 国家 标 进行 了修 订 , 订后 的新 车用 修
汽油 国家 标 准 G 1 9 0 2 0 B 7 3 — 0 6已 于 2 0 0 6年 1 2
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日正式发 布实 施 。新 的汽油 国家标准 充分考 虑了我 国排放 法 规 的要 求 、 油 工业 的实 际 情况 炼
和国 内汽 油消 费 的 特点 , 以油 品质量 和 排 放关 系
航空洗涤汽油市场分析报告
![航空洗涤汽油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6af7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d.png)
航空洗涤汽油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航空洗涤汽油是一种特殊的清洁剂,用于清洗航空器的发动机和涡轮。
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洗涤汽油市场也逐渐壮大并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报告旨在对航空洗涤汽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市场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此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航空洗涤汽油市场的面貌,并为相关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介绍了本报告的大纲和各部分的标题,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接着详细介绍了各部分的内容和主要关注点,以及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讨论的方向。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报告的内容和逻辑,便于查找和阅读各个部分的信息。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航空洗涤汽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定义与历史背景、市场现状分析以及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对市场机遇与挑战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推荐策略,并展望未来对航空洗涤汽油市场的发展。
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文对航空洗涤汽油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航空洗涤汽油市场存在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推荐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航空洗涤汽油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航空洗涤汽油市场的良性发展。
2.正文2.1 航空洗涤汽油的定义与历史背景航空洗涤汽油是一种专门用于清洁和清洗航空发动机的燃料。
它通常含有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吸收及去除发动机中的杂质和积碳,提高发动机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历史上,航空洗涤汽油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积碳和污染所带来的问题。
传统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碳和杂质,这些积碳和杂质会堵塞燃烧室和喷嘴,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燃烧效率降低。
我国汽油清洁化技术的发展
![我国汽油清洁化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960c21b14791711cc79177a.png)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的 不 断 提 高 促 进 了汽 油 清 洁 化 技 术 的 迅 猛 越严格 的清 洁汽油标准的关键。
发展 。目前如何有效地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 量和硫含 量, 同时 又能较好的保持油 品的辛烷值成为研究的热点, 并且 开发 了相 应 的一系列的技 术手段 。
硫/ p g / g , s
化裂化汽油脱硫是我 国汽油质量升级的核心任务。我国现行的 汽 油脱硫技术 主要有 R S DS技术 、 I I 【 ) OS技 术和 OC T ~M 技 术等 。这些技术 的共 同特 点是 : 先将全馏分 汽油切割 成轻 馏分 和重馏 分, 然 后再对重馏 分进行加氢 脱硫 处理 , 最后将轻馏 分
技术市场
我 国汽油清洁1 『 匕 技 术的发展
西 尔艾 力・ 买 买提
( 中国石油西部 管道鸟输分公 司, 新疆
孙
妍
8 3 0 0 6 8 )
乌鲁木 齐
【 摘 要】 目前环境保护 意识 的提 高 促进 了汽油清洁化技 术的发展。 也为汽油清洁化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为 了满足生产低硫汽
与脱 硫 后 的 重馏 分进 行 调 和 得 到 产 品 。由于催 化 裂 化 汽 油 中 的
I
l 0 0 0
I I
2 0 0
I I I
3 0
Ⅳ
无 硫
铅含量 / g L - ,
芳烃 / %, s
苯 / %, s
0 . 0 1 3 不可察觉 不可察觉 不可察觉
和, 但 是在 应 用 上 存 在 问题 。例 如 : 传 统 的 碱洗 脱硫 方 法 不 但 造
清洁汽油组分生产技术
![清洁汽油组分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45e815b7360b4c2e3f64bf.png)
20 0 8年 1 O月
当
代
化
工
Vo .7, o 5 13 N . Oco e , 0 8 tb r 2 0
C ne o ayC e i a I d s y o tmp rr h m c l n u t r
清 洁 汽 油 组 分 生产 技 术 术
提 高重 整 汽油 的质量 。 P公 司开 发 的 R一 6固 UO 8
氢具有脱硫降烯烃及辛烷值损失小的特点。 国 外 常 见 的 加 氢 脱 硫 工 艺 主 要 有 【: bl 7Mo i ] 公 司 的 O ta cgi 术 , P公 司 的 IAL工 艺 , n技 UO S
C eh公 司 的 C DR / D H DTc D HY O C DS工 艺 , P I F
和非加氢精制技术 、 重整技术 、 异构化技术 、 烷基化技术及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 的新进展 。 中图分类号 : T 2 .1 E6 6 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 车用汽油的需求与 日
俱增 , 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 日趋严重。为 了降低 机动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 , 要求世界炼油业对 现有的加工工艺不断进行改进 、 创新并开发先进 技术来生产清洁燃料 , 从源头上解决汽车尾气污染 问题 。清洁燃料生产是 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 时间内炼油工业所 面临的首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新催化剂实现的 , 具有 良好的原料适应性和操作
定床催化重整催化 剂【, 其贵金属含量降低 , 】 但
收稿 日期 : 0 80 —4 修订 日期 : 0 80 ・7 2 0 .6 1 20 —61 作者简介 : 韩忠祥( 6 _ ) , 1 2. , 山东博兴人, 9 男 实验师,9 7 18 年毕业于承德石油学校 ,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 国家重点实验 室从事石 现在 油加工方面的科研工作。E mal du @h p . uc 。 — i: sn due .n y d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5265d758fb770bf68a5515.png)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与技术发展的需求,我国于2003年 7 月开始在全国实行新配方汽油(亦称清洁汽油)标准,要求车用汽油中烯烃的体积分数不大于 35%。
总的来看,清洁汽油发展的趋势是低硫、低芳烃、低烯烃、低蒸气压和较高的辛烷值。
在我国,催化裂化( FCC)汽油占成品汽油的 80%以上,其特点是烯烃含量高。
因此生产清洁汽油必须降低烯烃含量,而合理利用 FCC汽油中的轻烯烃既可降低烯烃含量又可提高汽油辛烷值。
FCC 轻汽油醚化生产混合醚工艺可将FCC 轻汽油中的活性烯烃(能够进行醚化反应的烯烃)转化为叔烷基醚,不但降低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还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氧含量,并可降低汽油的蒸气压。
因此,FCC轻汽油醚化技术是生产环境友好清洁汽油的理想技术之一。
由于我国汽油辛烷值较低,烯烃含量高,在我国加快推广和应用FCC轻汽油醚化技术尤为重要。
FCC汽油中有大量的C4~11活性烯烃,随碳数的增加,活性烯烃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醚化反应的转化率下降,醚化产物的辛烷值降低。
因此,一般选择初馏点约为75℃的 FCC汽油馏分或 C5~7馏分,即 FCC 轻汽油作为醚化反应的原料。
FCC轻汽油中的叔戊烯、叔己烯和叔庚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甲基叔戊基醚(TAME)、甲基叔己基醚(T HxME)、甲基叔庚基醚( THpME),从而得到辛烷值高而蒸气压低的醚化汽油。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FCC轻汽油的醚化工艺。
1国外的 FCC轻汽油醚化工艺1.1 Neste公司的NExTAME工艺芬兰 Neste 工程公司开发的 FCC轻汽油中 C5~7烯烃醚化工艺,即NExTAME工艺于1995 年5 月在芬兰实现工业化,工艺流程见图1。
该工艺主要由选择性加氢反应器、预反应器、精馏塔和侧线反应器组成,特点是采用精馏塔和侧线反应器来提高原料中活性烯烃的转化率。
预反应器和侧线反应器都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汽油清净剂的研究与应用
![汽油清净剂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74747d561252d380eb6eb0.png)
交通节能与环保1概述我国的汽车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多,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而且车辆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开始向深度污染和二次污染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目前国内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城市污染的60%以上,已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严格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排放法规的完善、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与燃料种类的选择和质量的改善紧密相关。
我国车用汽油发动机已普遍采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相比化油器型汽油发动机,电喷发动机构造更加精密,对生成的沉积物的影响也更加敏感。
按照沉积物的生成区域,电喷汽油机沉积物主要分为进气系统沉积物(ISD),燃烧室沉积物(CCD),进气阀沉积物(IVD)和喷油嘴沉积物(PFID)。
ISD 和CCD 的生成对发动机工作性能和排放性能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PFID 会限制燃料流量并改变喷射特性,使发动机动力降低,工作不稳定以及排放恶化;IVD 同样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严重时将导致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排放指标恶化等不良后果。
在汽车燃油中加入清净剂,目前是减少沉积物影响降低汽车排放一个有效而实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我国治理汽车排放污染“先机内后机外”方针的重要举措。
2汽油清净剂的发展和现状汽油清净剂在欧美等国家早有研究,并把它大致分为四代(见表1)。
第一代汽油清净剂是为了解决化油器的积炭问题由Chevron 公司于1954年首先推出。
第二代清净剂是1968年美国Lubrizol 公司在第一代汽油清净剂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它将热稳定性较好的高分子清净分散剂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引进汽油中,同时解决喷嘴堵塞的问题。
第三代清净剂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喷汽油发动机逐渐取代化油器式发动机,对燃油清净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有汽油清净剂的基础上,开发了新一代的汽油清净剂。
它是一种集清净、分散、抗氧、防锈、破乳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燃料添加剂,不仅解决了喷油嘴的积炭问题,还解决进气阀的积炭问题。
甲醇汽油的发展
![甲醇汽油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742839376baf1ffc4fadbf.png)
2010年第31期(总第166期)NO.31.2010(CumulativetyNO.166)摘要:由于经济大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柴油的供应已出现严重短缺。
文章阐述了甲醇汽油目前的前景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甲醇汽油;空燃比;辛烷值;冷启动性能中图分类号:TK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1-0072-021 甲醇汽油的发展前景由于目前经济大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柴油的供应已出现严重短缺。
国家和各种科研院所为缓解石油资源的短缺状况曾提出各种新能源的使用,其中包括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二甲醚、乙醇以及电动汽车等各种措施,但就目前来看甲醇是最理想的选择。
1.1 常见新能源的局限性(1)生物柴油主要是原料问题难以解决,一是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成本高,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
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从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二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点:工艺复杂、醇必须过量,后续工艺必须有相应的醇回收装置,能耗高,设备投入大;色泽深,由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变质;酯化产物难于回收,回收成本高;生产过程有废碱液排放。
(2)乙醇虽在一些地区进行使用。
但是,由于3.3吨粮食才能生产1吨乙醇,成本很高,而且我国粮食并不富裕,用粮食转化为乙醇作为汽油替代燃料的现实作用并不是很大。
我国作为一个地处温带气候的国家,生物质能源并不是很丰富,加之人口众多,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像巴西用丰富的生物质做原料转化成为乙醇作为汽柴油的补充对我国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用乙醇汽油作为替代燃料对解决我国目前的能源紧张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
(3)天然气、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都是气体燃料,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大的储气罐,这样就限制了燃料的携带量,需要经常加气,再就是在离气田近的地方用的比较划算,但是对于离气田较远的地区用起来就不如汽油划算,且发动机需要做大的改动,因此也不是适合广泛的推广。
MTBE行业分析报告
![MTBE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d902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2.png)
MTBE行业分析报告MTBE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MTBE(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种由甲醇和叔丁烯通过催化反应制得的有机化合物。
MTBE广泛应用于汽油中,以提高其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是汽油化学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特点按照用途可将MTBE分类为工业级MTBE和汽油级MTBE。
工业级MTBE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取代溶剂领域;而汽油级MTBE则是重点研究方向,其主要应用于汽油中,以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
MTBE具有高氧含量、低汽油蒸气压、迅速燃烧的特性,优异的杂原子效应能够帮助汽油燃烧,从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汽油中的MTBE含量一般为0.5% ~ 2.0%之间。
三、产业链MTBE的产业链包含以下环节:生产原料:甲醇、叔丁烯生产加工:MTBE加工设备及技术下游产品:汽油、溶剂等四、发展历程MTBE是为了适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而被发明的。
1980年代,MTBE作为清洁燃料助剂被广泛加入到加拿大、欧洲和美国的汽油中。
1990年代,全球汽油市场对MTBE 的需求大幅增长。
但是,MTBE在1999年被证实对环境有害,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改进,MTBE的环保性能得到了提高,其在汽油加工的应用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中国燃料油行业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GB18352.3-2005该标准规定了车用汽油的MTBE含量不得超过2.0%。
2.无铅汽油国家标准(GB 17930-2013)该标准规定了无铅汽油中MTBE的最大含量不得超过3.0%。
3.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产业政策及指导目录(2017版)》该文件明确提出了推动MTBE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求,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经济环境2019年,全球MTBE市场规模约为7.6亿美元,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15.9亿美元。
关于编制清洁汽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清洁汽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63ba11952d380eb62946d58.png)
关于编制清洁汽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清洁汽油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清洁汽油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清洁汽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清洁汽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清洁汽油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清洁汽油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清洁汽油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清洁汽油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清洁汽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可下载后,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自己的需求目的。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 - 1 - 第1章清洁汽油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1.2.3 厂址 ..................................................................................................... 9§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1.2.5 环境保护 ............................................................................................. 9§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清洁汽油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3.2 市场预测 ................................................................................................... 15§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15§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 16§3.2.3 价格预测 ......................................................................................... 16§3.3 市场推销战略 ........................................................................................... 16§3.3.1 推销方式 ......................................................................................... 17§3.3.2 推销措施 ......................................................................................... 17§3.3.3 促销价格制度 ................................................................................. 17§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 17§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7§3.4.1 产品方案 ......................................................................................... 17§3.4.2 建设规模 ......................................................................................... 18§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18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 19§4.1 资源和原材料 ........................................................................................... 19§4.1.1 资源评述 ......................................................................................... 19§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 19§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 20§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 20§4.2.1 自然条件 ......................................................................................... 21§4.2.2 基础设施 ......................................................................................... 21§4.2.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 22§4.3 厂址选择 ................................................................................................... 22§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 22§4.3.2 厂址推荐方案 ................................................................................. 23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 ............................................................................................. 25§5.1 项目组成 ................................................................................................... 25§5.2 生产技术方案 ........................................................................................... 25§5.2.1 产品标准 ......................................................................................... 25§5.2.2 生产方法 ......................................................................................... 25§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 26§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26§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 26§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 27§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27§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27§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 27§5.3.3 仓储方案 ......................................................................................... 28§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 28§5.4 土建工程 ................................................................................................... 28§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28§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 29§5.4.3 建筑材料 ......................................................................................... 29§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 29§5.5 其他工程 ................................................................................................... 29§5.5.1 给排水工程 ..................................................................................... 29§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 29§5.5.3 地震设防 ......................................................................................... 30§5.5.4 生活福利设施 ................................................................................. 30第6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31§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1§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31§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 31§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31§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31§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31§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31§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 32§6.1.8 交通运输情况; ............................................................................. 32§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汽油的概况及发展
系别:石油化学工程系
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班级:石化093
姓名:杜龙娟
学号:07
清洁汽油的概况及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汽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国内外清洁汽油的发展动态,全面介绍了降低硫、烯烃、芳烃和提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介绍了国外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进展情况,指出清洁汽油的生产与技术开发是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清洁燃料,清洁汽油技术进展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ality of gasoline a higher demand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clean gasoline,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reduce sulfur, olefins, aromatics and improve the octane clean gasoline production technique . Describes the production of clean gasoline foreign technical progress, that the production of clean gasolin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oil refining industry.
Key words: clean fuel, clean fuel technology advances
前言:清洁汽油是一种新配方汽油。
它既能够为汽车提供有效的动力,又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它是以无铅汽油为基础,加入多效汽油清洁复合添加剂而生产的汽油。
与普通无铅汽油比,由于加入了多效复合添加剂,增强了清除各种沉积物的能力,提高了经济性,降低了排气污染。
正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纷纷制定日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及燃油质量标准。
生产清洁汽油将成为20(扣-2015年炼油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生产清洁嫩料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将对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开发新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是我国石化工业的当务之急。
因此使用清洁汽油总体来说有如下优点:
(1)减少污染
使用清洁汽油的汽车,尾气排放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将大大减少。
(2)清洁汽车部件
使用清洁汽油的汽车能够保持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清洁,如化油器或喷嘴、油路、进排气阀、火花塞、燃烧室、活塞等部件,在汽车运行中不生成油垢、胶状物和积炭,不需要再定期清洗,省时省力。
(3)节省燃油
燃油供给系统清洁,油品的雾化程度提高,混合气完全燃烧,使发动机功率充分发挥,节省燃油。
(4)改善行驶性能
发动机容易起动,转速平稳。
加速性能好。
(5)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发动机的化油器或喷嘴的使用寿命延长,减少维修更换部件的费用。
由于燃油系统不会产生积炭。
减少了机械磨损,从而也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当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提高燃料的质量,推荐使用清洁汽油。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已于1999年颁布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该标准要求氧含量不小于 2.7%;硫含量不大于0.08%,苯含量不大于2.5%(体积分数),芳烃含量不大于40%(体积分数),烯烃含量不大于35%(体积分数)。
新标准的实行将使我国汽车尾气污染大幅度下降。
配合采用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和三元催
化装置,将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烧,可使尾气污染减少。
分类:
1.汽油
汽油是汽车最常用的燃料。
汽油和空气混合后被吸入发动机汽缸中,通过压缩使气体混合物升压,达到一定程度后点火便会剧烈燃烧,但一部分汽油不等点火就超前发生了爆炸式燃烧,这种不能控制的燃烧过程称为爆震。
汽油的爆震既损失能量、浪费燃料,又损坏汽缸。
爆震现象与汽油的化学组成有关,汽油中直链烷烃在燃烧时发生的爆震程度比较大,而芳香烃和带有支链的烷烃则不易发生爆震。
2.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Pb(C2H5)4〕是最常用的汽油抗爆震剂,只要少量的四乙基铅就能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从1921年起,四乙基铅作为有效而又经济的汽油抗爆震剂被广泛使用。
四乙基铅是一种带有水果味、具有毒性的油状液体,它的毒性要比铅及铅的化合物大100倍。
由于汽油中添加了四乙基铅,导致铅随汽车尾气被排放到大气中。
当人长期通过呼吸或食物摄入有机铅时,就会在体内蓄积,铅是唯一的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几乎对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能造成损害。
3.无铅汽油
所谓无铅汽油,是指提炼过程中没有添加含铅抗爆震剂的汽油,而是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高辛烷值组分。
这种组分沸点低,可以改善汽油的蒸发性能,对汽车的启动、加速以及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有利。
无铅汽油还可以减少汽车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含量,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说道的都是以前的清洁汽油,现在纵观全世界,新型清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改进FCC技术
目前国外提高FCC汽油辛烷值的方法主要有:使用专用催化剂和助剂,提高FCC操作苛刻度,降低FCC汽油的干点,采用FCC分路喷射进料技术(Sn技术)。
2.催化裂化脱硫
美国GraceDavison公司提出直接减少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新催化GsR技术川,采用循环提升管装置,高基质活性超稳Y(usy/MATAIx)催化剂。
第一代脱硫助剂产品GSR一1,使汽油中硫含量降低巧%一25%,助剂的主要组成是AL:03负载的玩wi,酸中心(首选为ZnO或锌的铝酸盐);第二代脱硫助剂产品GSR一2是在GsR一1基础上添加了含有锐钦矿型结构的TIO:组元而制得,主要组分为Ti02/AL:03,可使汽油馏分中的硫含量降低20%一30%。
最近Grace公司通过对USY分子筛改性,引人较高比例的肠wi。
酸成分制得第3代汽油脱硫产品GF’S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裂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可使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40%,该技术在欧洲已实现工业化应用。
3降低汽油烯烃含t技术
1996年,GraeeDavison公司开发出了FCC汽油降烯烃RFG催化剂,可以降低25%一40%的烯烃,同时还能保持辛烷值和轻烯烃(C3、C4)产率不会下降,
这种RFG催化剂已在5套工业装置上使用。
2001年不raeeDavison公司对RFG 催化剂的组成作出调整,进一步提高降烯烃能力,同时对产品分布实现理想调控。
Prime一G技术,可将汽油中烯烃降低约10%。
4催化皿整技术
UOP公司推出了连续再生铂重整工艺的特点是,催化剂提升气用量小,催化剂无阀门循环,反应器之间靠引力流动;使用新型Cyclemax再生器,操作简单;所用uoPR一130系列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可使重整生成油的辛烷值和汽油收率大大提高。
5烷基化技术
Exxon公司的硫酸烷基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自冷冻式的冷却方法,分段反应器系统操作压力低。
Phillips公司的氢氟酸烷基化工艺采用一台组合的反应一沉降器,利用比重差的原理,使氢氟酸在进入反应管与高度分散的烃类接触之前,通过一台冷却器多次循环,烃相送至主分馏塔。
6.降低汽油中硫含量的技术
据统计,汽油中90 %的硫来自催化裂化,所以降硫技术主要集中在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方面。
目前相关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
加氢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预处理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技术主要包括碱性抽提、吸附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和添加剂技术。
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应该尽快做好我国汽油调和组分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等技术,以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汽油调和组分。
鉴于我国催化裂化由于掺炼渣油和石蜡基原料密度过大造成烯烃含量过高的现状,应该优化操作条件、使用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开发有效的催化汽油改质降烯烃技术,加快催化汽油的醚化技术的研究,满足2003年汽油烯烃含量小于35 %的标准。
另外,还应积极开发催化汽油的加氢脱硫技术、固体酸烷基化技术以及C5/ C6 异构化技术,为清洁汽油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
我国清洁嫩料时代已经开始,虽然我国汽油的标准对有害物控制提出了初步要求,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我国汽油中芳烃含量不高的实际情况,除要大幅度降低催化汽油组分中硫、烯烃含量,减少催化汽油的产量,还要增产杂质含量低、辛烷值高的催化重整产品;扩大烷基化原料和原料精制的技术应用,增产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
同时,大力开展清洁汽油新技术的开发工作,使我国的炼油工业满足车用嫩料向环境友好、更清洁的方向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王志伟,杨振耀.《入世后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节能技术,2005
候祥麟《中国炼油技术》,2002
杨世俊《2000年汽油新配方对汽油生产工艺的影响》,2003
王军民《超低硫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进展》2001
吴青《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过程的化学反应与组成变化的研究》2005
杨轶男《当代石油化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