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常见于严重创伤、严重感染、严重出血等情况下。

休克的主要特征是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在休克治疗中,补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总补液量(ml)= 体重(kg)× 补液系数(ml/kg)× 脱水度(%)其中,体重表示患者的体重,补液系数是一个常数,用来确定每公斤体重需要补液的量,脱水度表示休克患者的水分丢失程度。

补液系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取决于休克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

一般来说,补液系数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 休克类型:不同类型的休克需要不同的补液策略。

例如,失血性休克需要补充血容量,而感染性休克则需要补充液体和抗生素。

2. 患者情况: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补液系数的选择。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补液量。

3. 医生经验:医生的经验和临床判断也是决定补液系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补液系数。

脱水度的计算是根据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脱水度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尿量、血压、心率等指标来初步判断,但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计算出脱水度的百分比,进而确定补液总量。

在休克治疗中,补液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但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除了补液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导管置入:对于休克患者,及时置入静脉输液导管,方便补液和监测生命体征。

2. 休克原因治疗:根据休克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及时止血、抗感染、抢救呼吸等。

3. 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尿量等,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工具,在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确定合理的补液量。

小儿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

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4页轻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②定性等渗--1/2张含钠液(2:3:1)低渗--2/3张含钠液(4:3:2)高渗--1/3张含钠液(2:6:1)③定速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2/4页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1)补钾: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3/4页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60~80ml/kg,用1/5张;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1:1液为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

小儿补液公式计算公式

小儿补液公式计算公式

新生儿的补液量需要根据新生儿的脱水水平、体重计算,对于轻度脱水,按时补充液30-50ml/kg,中度脱水需补充液50-100ml/kg,重度脱水需补充液100-120ml/kg。

1、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新生儿,其生理需要量为每天30-50ml/kg,即按照新生儿体重(kg)×30-50ml计算,就是一天的补液量;
2、中度脱水:中度脱水的新生儿需要补充液体50-100ml/kg,对于20kg以内的新生儿,其每日生理需要量是体重的前10kg按照100ml/kg量进行补充,超出10kg的部分按照50ml/kg的液体量进行补充;
3、重度脱水:重度脱水的新生儿,其补充液体100-120ml/kg,对于脱水比较严重,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能进食的新生儿,除需要每天补充生理需要量,还要补充额外损失量,即计算腹泻和呕吐排出的液体量,并将其添加到补液量中。

新生儿的具体补液量需要严格遵医嘱执行,并根据新生儿的代谢情况和病情、体液丢失量等进行调整。

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

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

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在成人护理中,补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补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计算补液的剂量,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补液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失液量和补液速度来确定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及其具体应用。

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如下:总补液量(mL)= 体重(kg)×失液量(mL/kg)+ 补液速度(mL/h)×时间(h)。

其中,体重是指患者的实际体重,失液量是指患者失去的液体总量,补液速度是指每小时需要补充的液体量,时间是指需要补液的时间长度。

在使用这个公式时,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患者的体重,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失液量和补液速度。

失液量是指患者失去的液体总量,通常包括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

补液速度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通常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患者的体重是70kg,失液量是10mL/kg,补液速度是100mL/h,需要补液的时间是8小时,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总补液量就是:总补液量(mL)= 70kg × 10mL/kg + 100mL/h × 8h = 700mL + 800mL = 1500mL。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计算出需要补液的总量,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具体的补液操作。

在进行补液计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失液量和补液速度,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补液方案。

其次,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具体的补液方案,不要随意调整补液速度或者补液总量。

最后,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补液效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成人护理补液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失液量和补液速度来确定的,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需要补液的总量,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具体的补液操作。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

术中补液的计算原则术中补液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液体,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补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术中补液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补液量: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失血量、手术的性质和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根据体重计算补液量的公式为:补液量(ml)= 体重(kg)× 每日液体需求量(ml/kg/天)× 手术小时数。

2.补液种类的选择:常用的术中补液种类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晶体液可以分为平衡盐溶液、普通盐溶液、乳酸林格液等,用于补充患者的电解质和水分。

胶体液可分为白蛋白、羟乙基淀粉、明胶等,常用于补充患者的胶体渗透压。

3.补液速度的控制:补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补液速度应以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为目标,避免快速过量补液导致容量超载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4.监测补液效果: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尿量等及时评估补液效果。

如果发现存在补液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应及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5.减少补液中的电解负荷:术中补液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补液液体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以减少电解负荷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合理调整补液种类和浓度,减少钠、氯、钾等电解质的输入。

6.避免术中低渗血细胞悬浮液(HES)的使用:术中尽量避免使用低渗HES,减少其对肾功能的不良影响。

7.考虑术中出血的影响:术中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补充液体,还要考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以保证血液凝固功能的正常。

8.根据术中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液方案:术中补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包括患者原有疾病、术前用药情况、手术性质和术中的生理变化等。

9.注意避免补液过度:补液过度可能导致组织或器官水肿,影响术中和术后的恢复。

因此,在术中补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补液过量。

10.与术中其他操作的密切配合:术中补液过程中需与术中其他操作的进行密切配合,如输血、药物使用等,以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输液计算公式范文

输液计算公式范文

输液计算公式范文输液计算是医疗工作中的基本计算之一,用于根据病情和医嘱确定患者需要输液的总量和速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输液计算的公式、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常用的输液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滴速计算公式:滴数(gtt/min)= 输液速度(mL/h)× (滴定容器附有滴管的滴数/mL)÷ 602.剂量计算公式:剂量(mL)= 体重(kg)× 药物浓度(mg/mL)÷ 药物剂量(mg/kg)3.置换液计算公式:输注液体总量(mL)=时间(h)×补液速率(mL/h)4.需要输注的液体计算公式:输注液体总量(mL)=时间(h)×补液速率(mL/h)+置换液体总量(mL)二、输液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病情:根据医生的医嘱或患者的病情,了解需要输液的种类、总量和速度等信息。

2.计算滴速:如果需要计算滴速,根据医生的医嘱或患者的体重、年龄等情况,确定需要输液的速度,并根据滴定容器的滴数来计算滴速。

3.计算剂量:如果需要计算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浓度,确定每次输液的剂量。

4.计算置换液:如果需要进行置换液计算,根据置换液的时间和补液速率,计算置换液的总量。

5.计算输注液体:如果需要计算输注液体总量,根据补液速率和置换液量,计算出总的输注液体量。

三、在进行输液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测量体重:体重的准确测量是输液计算的关键,一般会使用电子体重计来测量患者的体重,并保留一位小数。

3.特殊情况的考虑: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他们的特殊情况来进行输液计算,例如调整剂量、速度和总量。

4.验证计算结果:在计算完成后,要确保计算的结果正确无误,可以向他人进行验证或再计算一遍,以确保输液的安全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输液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来确定输液的总量和速度。

通过使用滴速计算公式、剂量计算公式、置换液计算公式和输注液体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患者所需的输液量,并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患者体重、失水量等因素计算出需要
补充的液体总量的数学公式。

其具体公式是:
补液总量(ml)= 体重(kg)×失水量(百分数)×1000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失水量以百分数表示。

失水量包括生
理失水量和病理失水量两部分,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体检等进行评估以确定。

在医疗实践中,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特别
是在治疗重症患者时更为必要。

正确计算出补液总量可以帮助医护人
员及时补充患者所需液体,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稳定机体内环境。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1-2(ml/kg)
这里的1-2ml/kg表示体重的1-2倍,通常取1.5ml/kg,即体重的1.5倍.
例如: 一个体重为70kg的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约为70×1.5 = 105ml
注意: 这只是一般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

这个公式是基于人体平均水分需求来计算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

如果是健康成年人,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但如果是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特殊人群,则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来调整补液量。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补液不仅要考虑体重,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运动强度,疾病程度,药物治疗等,因此,在进行补液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临床医师的建议来进行.
另外,在进行补液时,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补液液体,如水,盐水,葡萄糖水等,还要注意补液的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量的补液,这样可能会导致体液平衡紊乱,甚至危害生命。

总之,补液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治疗过程,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并结合多种因素进行,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是指通过静脉输液来为患者补充体液和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液体疗法的补液计算公式根据患者的体重、液体需求和所处的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及详细说明。

1. Holliday-Segar公式
Holliday-Segar公式是一种常用的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适用于
儿童和成人。

该计算公式将每日的基础液体需求按照小时数平均分配,以
体重为单位计算。

公式如下:
每日液体需求(ml) = 100ml/kg体重/24小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

例如,在昏迷、烧伤或
创伤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液体的输注速度。

2.霍尔-杜瓦尔公式
霍尔-杜瓦尔公式适用于成人患者,在严重感染或创伤等情况下补液。

该公式将每日的基础液体需求按照小时数和体重分配。

公式如下:每日液体需求(ml) = 4ml/kg体重/小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

例如,在昏迷或高温环
境下,需要增加液体的输注速度。

3.高分子溶液补液
高分子溶液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患者体液和营养的方法。

在高
分子溶液补液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补液量的公式可根据下述情
况进行调整:
-补液量(g/天)=目标纤维蛋白原浓度(g/L)*目标纤维蛋白原欧州旁路(g)
-补液量(g/天)=目标白蛋白浓度(g/L)*目标白蛋白欧州旁路(g)。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人体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法:
1.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其中,累计损失
量是指从发病到开始治疗这段时间内总的液体损失量,额外损失量是指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额外丢失量,正常需要量则是按照生理需要给予的液体量。

2.另一种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测得的血钠值来计算:补液量(ml)=[测得的血
钠值(mmol/L)-正常血钠量(mmol/L)]×体重(kg)×4。

为避免过量补液,应分两天分
别补充补液。

在计算每日人体补液量时,还需要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以及液体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

同时,补液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等,以确保补液的安全和有效。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公式为: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 min/h)/滴系数(滴/ml)。

其中,滴系数是滴数和毫升的换算关系,一般有10、15、20滴/毫升三种型号。

根据滴系数,可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例如,当滴系数为1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当滴系数为15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当滴系数为2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

另外,也可以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例如每分钟滴数×4可以得到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或者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计算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详细参考)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详细参考)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对于一般脱水患者,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累积损失量+ 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每日约 1500 2000ml(可按体重计算,一般为 20
40ml/kg/d)。

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估算。

继续丢失量:包括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等)、创面渗出、引流等。

2. 烧伤患者补液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l(晶体液)+ 烧
伤面积(%)×体重(kg)×0.5ml(胶体液),这是伤后第一个 24 小时的补
液量,其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一般为 2:1,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m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补液量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如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以及治疗中的反应(如血压、心率、
尿量等)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液计算公式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 糖=消耗2.8g 钾。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钾3克)慢补勤查!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钠4.5克)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克)=[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30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