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习题集和规范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2.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3.机电一体化界面按enter/。

5.机电组合法。

6.在引进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与相关软件有机结合。

7.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8.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包括:螺母旋转、丝杠运动、丝杠固定螺母旋转和运动。

9.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0.有四种方式: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预紧调整、弹簧自动调整预紧。

11.双推—自由式。

12.表格。

13.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4.四种形式。

16.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17.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在恒转矩阶段工作。

18.电机三种。

20.决定;通过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

21.由配电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

22.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

23.过滤技术24.传感器三种形式。

26.力荷载、内力荷载、弹性荷载、摩擦荷载等。

1.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力/力矩和速度/速度。

它本质上是一个变矩器和变速器。

其功能是在扭矩和速度方面实现致动器和负载之间的合理匹配。

2.简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

功能:传递力/扭矩和速度/速度目的: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

基本要求:旋转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动扭矩大。

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械部分与一般机械系统相比,应具备哪些特殊要求?1.定位精度高。

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收敛时间合理。

3.无间隙,摩擦小,惯性小,刚度大。

4.消振频率高,阻尼比合理。

4.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应用特点。

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由带螺旋槽的螺杆、螺母、滚动体和回球装置组成。

最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1-4何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1
1-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1
2-20.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 3
2-25.轴系部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
2-2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
2-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2-16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 2
2-17已知:4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的转角误差为Δφ1=Δφ2=Δφ3=…=0.005 rad,各
级减速比相同,即ί1=ί2=…=ί4=1.5。求:该传动系统的最大转角误差Δφmax;为缩小
Δφmax,应采取何种措施?............................................................................................... 2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是指()。

A.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B.机械和电气之间没有联系C.机械和电气之间相互独立D.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不存在的联系答案:A2.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包括()。

A.提高生产效率B.节约能源C.减少人力成本D.增加设备的寿命E.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B、C、E3.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A.汽车制造B.航空航天C.电力系统D.农业生产答案:D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

答案:转型升级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

答案:信息集成三、问答题1.请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生产。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综合题某制造企业打算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列举该企业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技术难题: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2.成本问题: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投资回报周期长。

3.人员培训:现有员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了解有限,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解决方案:1.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与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司合作,共享技术人才和资源。

2.市场前景分析: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研究,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和潜在收益,以便更好地制定投资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1- 1 、试说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 2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系统、传感与检测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和执行装置等组成。

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 3 、工业三大要素是什么?答:物质、能量和信息。

1- 4 、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传统的机电产品机械与电子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工作。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新产品,产品功能是由所有功能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1- 6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①精度提高;②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③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④调解和维护方便,使用性能改善;⑤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⑥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⑦节约能源,减少耗材;⑧增强柔性。

1- 7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答:1、传感测试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工作过程的各种参数、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过程有关的相关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进行接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检测装置进行测量,然后送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反馈给控制装置,以实现产品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

2、信息处理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库(含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库(含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库(含答案)一 名词解释1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以系统为出发点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 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3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具有反馈的控制系统。

4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

5 SPWM 是指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 波形。

6 它是把组成微机的CPU 、存储器I/O 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

7 I/O 接口电路也简称接口电路。

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部件(电路)。

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8 I/O 通道也称为过程通道。

它是计算机和控制对象之间信息传送和变换的连接通道。

9 串行通信是数据按位进行传送的。

在传输过程中,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一位一位的串行传送和接收。

串行通信又分为全双工方式和半双工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

10 硬件在外设与内存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DMA )而不通过CPU五、简答题1.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由装在被测轴(或与被测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上的带缝隙圆盘、光源、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

光源发生的光通过缝隙圆盘和指示缝隙照射到光电器件上。

当缝隙圆盘随被测轴转动时,由于圆盘上的缝隙间距与指示缝隙的间距相同,因此圆盘每转一周,光电器件输出与圆盘缝隙数相等的电脉冲,根据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N ,则可测出转速为Zt Nn 60 式中 Z ——圆盘上的缝隙数;n ——转速(r /min);t ——测量时间(s)。

2. 可编程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和停止(STOP)状态。

不管是在哪种状态,PLC都是反复不断地重复进行,直至PLC停机。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汇总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2)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7)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 (13)答案及评分标准 (17)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21)一、名词解释 (22)二、填空题 (23)三、简答题 (24)四、选择题。

(无答案) (27)五、应用题 (30)《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 (32)《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答案 (35)《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 (38)《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答案 (41)《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三) (45)《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三)答案 (49)《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四) (52)《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四)答案 (54)《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五) (58)《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五)答案 (6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 (6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66)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分) (66)三、计算题(共20 分)(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67)四、综合分析题(共30 分) (6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 (68)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68)二、简答(每题5 分,共30 分) (68)三、计算题(共20 分) (69)四、综合分析题(30 分) (69)机电一体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机电一体化2 伺服控制3 闭环控制系统4 逆变器5 SPWM6 单片机7 I/O 接口8 I/O 通道9 串行通信10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 通道就是I/O 接口2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V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x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V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x )6 无条件I/O 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x )7 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V)(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V )(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V)(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V)三、单项选择题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工程力学》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工程力学》(编号为09004)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计算题,简答题,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填空题2,填空题3]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A.刚体B.质点C.弹性变形体D.变形杆件2.工程力学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A.刚体B.质点C.弹性变形体D.变形杆件3.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A.二力平衡公理B.力偶的定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4.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A.二力平衡公理B.力偶的定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5.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条直线上称为()。

A.二力平衡公理B.力偶的定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6.刚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并且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满足()。

A.共线B.共面C.共面且不平行D.共面且相交于同一点7.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4=F1+F2+F3的是图()。

F1F2F4F3F1F2F4F3F1F2F4F3F1F2F4F3A B C D8.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2+F1=F4+F3的是图()。

F1F2F4F3F1F2F4F3F1F2F4F3F1F2F4F3A B C D9.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3+F1=F4+F2的是图()。

F1F2F4F3F1F2F4F3F1F2F4F3F1F2F4F3A B C D10.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方向。

A.垂直B.平行C.牵拉D.倾斜11.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方向。

A.垂直B.平行C.牵拉D.倾斜12.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是()A.一个大小方向均未知B.两个大小未知C.两个大小未知方向已知D.一个未知13.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受力分析中常将其表达为()的力。

机电标准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机电标准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机电标准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分?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度集成B. 高度自动化C. 单一功能D. 高可靠性答案:C3. 机电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降低成本B. 提高产品质量C. 促进技术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选题1. 机电标准化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选择B. 工艺流程C. 产品功能D. 安全标准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机电产品标准化的常见形式?A. 零件标准化B. 组件标准化C. 系统标准化D. 服务标准化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机械技术。

(错误)2. 标准化是实现机电产品互换性、通用性的重要手段。

(正确)3. 机电标准化只适用于产品设计阶段,与生产过程无关。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详细设计、仿真测试、样机制作、性能评估和最终产品化。

2. 机电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有哪些作用?答:机电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品互换性和通用性,以及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某机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零件互换性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返修率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可能的原因包括: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管理,零件设计不符合通用标准,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

解决方案可以包括: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对零件设计进行标准化审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提高员工对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

六、论述题论述机电标准化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答:机电标准化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一一. 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二. 简答题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哪几种?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分为: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测试传感部分、执行机构、控制性处理单元以及接口等部分组成。

2. 接口技术的作用?答:是系统中各单元和环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连接界面,是外设和数控装置之间的桥梁。

其功能为:变换、放大和传递。

第二章思考题1一.名词解释1. 误差:是对某一特定的物理量进行度量时,所测得数值与真值得差值。

2. 准确度:通常用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是从随机误差的角度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 精确度则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3. 传动精度:是指机械传动链单向传动时,其输入端与输出端瞬时传动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

4. 装配精度:是是指不同零件或不见按照特定要求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精度,包括零件或不见的相对位置精度、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5. 机床加工精度:是一项综合型精度指标,即指机床在加工工件时所能达到的精确度。

6. 机床定位精度:是指机床或仪器主要部件在运动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的精度。

(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精度指标,其定位形式大致可分为手动定位、自动间歇定位和连续定位三种形式。

)二.简答题1.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的作用?答: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起着传递功率、支撑、连接、执行的功能。

2.机床精度与机床加工精度有什么不同?(判断)答:二者的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机床加工精度是指在加工时体现出来的精度,与机床设备本身使用的时间年限、加工时的切削力、环境温度等都有关系,而机床精度所描述的是机床的原始精度,不考虑上述这些情况。

4.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答:任何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系OXYZ 来说,都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 、Y 、Z 三个坐标轴的移动,以z y x 、、表示,及绕着X 、Y 、Z 轴的转动,用z y、、x 表示,如图所示。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新概念。

2.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3.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___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和智能化。

4.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和执行元件系统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构成。

6.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包括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和环境接口。

7.机电一体化系统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

8.机电一体化系统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和机电组合法。

9.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包括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包括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和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包括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和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包括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和双推—自由式。

15.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齿轮传动形式包括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包括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和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包括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和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包括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定稿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定稿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机电一体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三、单项选择题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B 脉冲的数量C 脉冲的相位D 脉冲的占空比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s<2B.0<s 1C.-1<s<1D.-1<s<03.PWM指的是(C)。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 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 A )方法实现。

A.插补B.切割C.画线D.自动四、填空题1. 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2.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通道一般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新)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新)

电气控制与PLC试题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空白处,每题1分,共10分)1. 触点系统的结构形式有桥式触点___________ 、指形触点。

2. 工作在交流电压1200 V、或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叫低压电器。

3. 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系统分为主触点________ 和辅助触点,用来直接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4. 热继电器有多种结构形式,最常用的是 _________ 结构,即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用机械碾压而成,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5•熔断器主要作为电路的短路保护元件。

6.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一般采用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其中电气制动方法有:反接制动_________ 、能耗制动、再生制动等。

7. 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失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及弱磁保护等。

8. PLC的基本结构由中央处理器 ____________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通信接口、编程工具、智能I/O接口、智能单元等组成。

9. 按PLC物理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_________ 和模块式两类。

10. 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_____ 、指令表、高级语言。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8分)1. 电磁机构中,吸引线圈的作用是:(A )A. 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量B.将磁场能转化成电能2. 用来分断或接通控制电路的是交流接触器的(A)A. 辅助触点B.主触点3. 电磁式交流接触器和交流继电器的区别是:( B )A. 交流接触器有短路环,而继电器没有B. 交流接触器有主、辅助触点之分,而继电器没有C. 没有区别4. 下列对PLC输入继电器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输入继电器的线圈只能由外部信号来驱动B. 输入继电器的线圈只能由程序来驱动C. 输入继电器的线圈既可以由外部信号来驱动又可以由程序来驱动5. 把线圈额定电压为220V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误接入380V的交流电源上会发生的问题是:(C )A.接触器正常工作B.接触器产生强烈震动C.烧毁线圈D.烧毁触点6. 中间继电器的电气符号是:(C )A. SBB. KTC. KAD. KM7. 自动空气开关的电气符号是:(B )A. SBB. QFC. FRD. FU8. 下列对PLC软继电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有无数对常开和常闭触点供编程时使用B. 只有2对常开和常闭触点供编程时使用C. 不同型号的PLC的情况可能不一样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OR指令的作用是:(D )A. 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连接B. 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C. 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连接D. 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10. 用于驱动线圈的指令是:(D )A. LDB. ANDC. ORD. OUT11. 逆变桥由4个晶闸管组成。

机电一体化考试习题加答案

机电一体化考试习题加答案

一、填空题1.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检测部分,执行机构。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大致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参数性设计。

3.当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其接触面要产生摩擦。

摩擦可分为静摩擦力,库仑力和,粘性摩擦力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反。

4.同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打滑,摩擦,跳齿和承载绳疲劳拉断。

5.在机身结构设计中,助板按布置形式可分:横向,纵向和斜向助板三种。

6.在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负载角加速最大原则原则选择总传动比,以提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7.实现环形分配的方法有硬件,软件和专用。

8.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大功率器件的开关作用,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电压,通过对方波脉冲的控制,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9.从设计思路看,设计数字调节器可归纳为连续化设计法和离散化设计法。

10.可靠性技术包括工程和管理。

11.衡量可靠性技术高低的数量指标有概率指标和寿命指标。

它们一般都是时间函数。

12.常用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有:最小目标法,按重量分配法,等同分配法以及拉格朗日乘数法等。

13.从干扰源把干扰能量递送到干扰对象有传导和辐射两种方式。

14.工业机械人控制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轨迹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

15.柔性制造系统按机床台数和工序数可分为FMC ,FML ,FMS 和柔性制造工厂(FMF)四类。

16.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仿真调试三个部分。

17.选择微型计算机的方案不是唯一的,从控制的角度出发,微型计算机应能满足中断系统,,和实时时钟等方式。

18.齿轮传动副的设计中,总传动比分配原则有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重量最轻原则和输出转角误差最小原则三种。

19.摩擦对伺服系统的影响主要由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引起系统的动态滞后,产生系统误差和低速时产生爬行20.步进电动机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磁电式和反应式两大类21.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种类很多,按其采用的功率元件来分有功率驱动和。

机电一体化综合练习及其答案

机电一体化综合练习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1、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放大、_________________。

4、对直线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稳。

二、简答题1、简述PWM脉宽调速原理。

2、简述直流伺服电机两种控制的基本原理。

3、控制系统接地通的目的。

三、计算题:1、题图所示为双波传动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原理图。

已知:柔轮的齿数为200,刚轮的齿数为202,波发生器的转速为1280r/min。

求:(1)刚轮固定、波发生器输入时,柔轮输出的传动比。

(2)刚轮固定、波发生器输入时,柔轮输出的转速。

(3)柔轮固定、波发生器输入时,刚轮输出的转速。

2、3、某五相步进电动机转子有36个齿,采用双拍的运行方式,4、四、设计题:!!!!!!!!!!!!!!!!!!!!!!!!!!!!!!!!!!!!!!一、填空题1、系统精度稳定性响应特性工作频率2、通常有取代法整体设计法组合法3、数据格式转换、通信联络4、导向精度高 耐磨性好 足够的刚度 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二、简答题1.图中的开关S 周期性地开关,在一个周期T 内闭合的时间为τ,则一个外加的固定直流电压U 被按一定的频率开闭的开关S 加到电动机的电枢上,电枢上的电压波形将是一列方波信号,其高度为U 、宽度为τ,如右图所示。

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为:U U U d t U T T T d ρτ===⎰01式中 ρ=τ/T=U d /U ,(0<ρ<1) ρ为导通率(或称占空比)。

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目录机电一体化技术第1 章习题-参考答案 (1)1-1 试说明较为人们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1)1-4 何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1)1-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1)1-8.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 (1)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功能有哪两种? (1)1-16.什么是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 (1)机电一体化技术第2 章习题-参考答案 (2)2-1 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常提出哪些要求? (2)2-2 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2-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2-10 现有一双螺母齿差调整预紧式滚珠丝杠,其基本导程λ0=6mm、一端的齿轮齿数为100、另一端的齿轮齿数为98,当其一端的外齿轮相对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2个齿时,试问:两个螺母之间相对移动了多大距离? (2)2-16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 (2)2-17 已知:4 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的转角误差为Δφ1=Δφ2=Δφ3=…=0.005 rad,各级减速比相同,即?1=?2=…=?4=1.5。

求:该传动系统的最大转角误差Δφmax; 为缩小Δφmax,应采取何种措施? (2)2-18 谐波齿轮传动有何特点?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2-19.设有一谐波齿轮减速器,其减速比为100,柔轮齿数为100.当刚轮固定时,试求该谐波减速器的刚轮齿数及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输入轴的转向相比较) (3)2-20.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3)2-25.轴系部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机电一体化技术第3 章参考答案 (5)3-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5)II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3-3 简述控制用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及比功率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各国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1~3)答: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试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电技术的区别。

(P2)答:传统机电技术的操作控制主要以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设计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机械本体和电气驱动界限分明,整个装置是刚性的,不涉及软件和计算机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机械部件和电器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整个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3.试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技术。

(P1~3)答: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

其技术组成包括:机械技术、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等。

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甚至还包含了光、声、化学、生物等技术等应用。

4.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我们将这些部分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之间,形成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运动传递、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等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

5.试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直要坚持贯彻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方法,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各个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从而确定系统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并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手段,进行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6.试述现代设计的概念。

(P4)设计这个词有两种概念。

机电一体化习题集和规范标准答案

机电一体化习题集和规范标准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和答案>一.填空I. 通常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动力___________ 、执行器_____________ 、传感器、计算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五部分。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___________ 、灵敏度、迟滞度、分辨力______________ 和重复度_______________ 等。

3.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感量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位移。

4. 滚珠丝杠副中采用双螺母是为了便于螺旋弧轴向_______________ 间隙的调整。

5. 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对光栅的栅距起到了放大作用。

6. 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刚轮 ___________ 、柔轮和谐波发生器________ 。

7. 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扭矩大______________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无换向器、可控性好和稳定性好—等。

8.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与微电子的结合;10. 传感器的灵敏度反映了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______ 的变化量的比值。

II.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容变化的装置。

12. 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13. 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越大,其线性度越好。

14.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指在电脉冲 _______ 的作用下,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

15、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指当电枢电压一定时,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调节特性指在负载转矩一定时,电枢电压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16、滚珠丝杆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17、在谐波齿轮传动中,若柔轮固定、谐波发生器主动、刚轮从动,则主、从动件转向_相同 ________ 。

18、传感器的迟滞特性是指输入量在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同一输入量下其输出量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和答案>一.填空I.通常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动力_________ 、执行器__________ 、传感器、计算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五部分。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_________ 、灵敏度、迟滞度、分辨力___________ 和重复度 ____________ 等。

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感量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位移。

4.滚珠丝杠副中采用双螺母是为了便于螺旋弧轴向 ___________ 间隙的调整。

5.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对光栅的栅距起到了放大作用。

6.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刚轮 _________ 、柔轮和谐波发生器______ 。

7.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扭矩大 ____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无换向器、可控性好和稳定性好—等。

8.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与微电子的结合;10.传感器的灵敏度反映了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____ 的变化量的比值。

II.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容变化的装置。

12.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13.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越大,其线性度越好。

1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指在电脉冲_____ 的作用下,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

15、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指当电枢电压一定时,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调节特性指在负载转矩一定时,电枢电压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16、滚珠丝杆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17、在谐波齿轮传动中,若柔轮固定、谐波发生器主动、刚轮从动,则主、从动件转向_相同_______ 。

18、传感器的迟滞特性是指输入量在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同一输入量下其输出量的差别。

19、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中压电元件变形后所产生的电荷量_________ 与加速度成正比。

20、若max是传感器的最大非线性误差、y FS为输出量的满刻度值,则传感器的线性度可表示为max /y FS。

21、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原理方案设计中,其功能元的组合方式常用的有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环形 _____________ 三种形式。

22、在单圆弧型螺纹滚道的滚珠丝杠副中,其接触角会随轴向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23、对于以提高传动精度和减小回程误差为主的传动齿轮系,应按输出轴的转矩误差最小_____________ 原则分配其各级传动比。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输出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其在滚珠丝杠副中,预紧调整是为了消除其在交流伺服电机中,控制绕组与励磁绕组在空间相差的电角度是MCS — 51的每个机器周期包含状态周期数为 (D)2. 3. 4. 5.6.7.8.9.10.11.A . 70年代 B. 50年代 C. 40年代D. 80年代“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A . MachineB. Electronics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力与驱动部分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动力B.传递运动在同步齿型带传动中,同步带的齿形为A .梯形 B.矩形(C )C . MechatronicsD . A 和 B(D )C.传递动力D . A 、B 和C(A )C.渐开线 D .摆线(A)A .机械特性B. 调节特性C. 力矩特性D. 转速特性(B)A .径向间隙B.轴向间隙C.预应力D.(D )A . 60 °B. 45D.90若X 为传感器的输入量, y 是其输出量,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C )XB . ——D.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中,同一继电器线圈在梯形图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为(B)B. 1C. 3D.A . 12B. 24C. 10D.在滚珠丝杠副 JB3162.2-91 的标准中,最咼的精度等级是(A)B. 10级C. 7级D.13.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属于14.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15. 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与光栅条纹的排列方向几乎成16. 在同步齿型带传动中,节线的长度在工作过程中 (A )A .不变B.变长C.变短D.几乎不变17. Mechatro nics 是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名称的组合,这两个不同的学科是(B )A .机械学与信息技术 B. 机械学与电子学 C. 机械学与自动化技术 D. 机械学与计算机 18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包括(D)A. CAD 、CAPP 、CAMB. FMSC. 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B. B WC. B WD. B1.5W(C )A .涡流式B.自感型C.互感型D.可变磁阻式(B)A .开环控制B. C 和 DC.全闭环控制D.半闭环控制A . 90B. 0°C. 45 °D. 60(A)D.A、B 和C19.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力一一电压等效法,此时机械系统的阻尼等效于电系统的C)A .电容 E.电荷 C.电阻 D.电感20.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电压与输出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其(B)A •转速特性 E.调节特性 C.工作特性 D.机械特性21.滚珠丝杠副的基本导程指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 2 n弧度时,螺母上基准点的(B)A .径向位移 E.轴向位移 C.螺旋线长度 D.坐标值22.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趋于无穷大,则输出电压与转速(B)A .成反比 E.成正比 C.成平方关系 D.成指数关系23.在MCS—51 中,MOV 指令用于访问(B)A .内部程序存储器E.内部数据存储器C.外部数据存储器D.外部程序存储器24.在两级齿轮传动中,若传动比的分配方案是i1 i2 ,则其遵循的原则是(A)A .重量最轻E.等效转动惯量最小C.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D.加速度响应最快25.谐波齿轮传动中的柔轮相当于行星轮系中的(B)A .中心轮 E.行星轮 C.系杆 D. B和C26.在MCS—51 单片机中,用于对外部程序存储器读的信号是(A)A. PSEN E. RD C. WR D. ALE27.步进电机在转子齿数不变的条件下,若拍数变成原来的2 倍,则步距角为原来的(A)A. 0.5 倍B. 2 倍C. 0.25 倍D.不变28.传感器在零输入状态下,输出值的变化称为传感器的(C)A .线性度 B.精确度 C.零漂 D.分辨率2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C)A .半闭环控制 B.闭环控制 C.开环控制 D.前馈控制30.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的旋转精度,滚珠丝杠副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B)A •调整径向间隙 B.预紧31.感应同步器可用于检测A .位置 B.加速度32.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接成一个大系统称为A. 顺序控制系统C. 柔性制造系统33.描写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是A. 微分方程C.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34.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的A. 增加而减小C. 减小而减小C.预加载荷D.表面清洗(D )C.速度D.位移计算机辅助规划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统一连(B)B.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 伺服系统(A)B. 代数方程组D. 以上答案都不对(A)B. 增加而增加D. 变化而不变的最大转矩负载。

A. 25N mB. 50 N mC. 2.5 N mD. 1.25 N m36.某伺服电动机最高转速为1200r/min ,通过丝杠螺母传动带动机床进给运动, 丝杠螺距为6mm,最大进给速率可达(B)A.72m/min B.7.2m/minC.5m/min D.3.6m/min37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0.001弧度, 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A. 100mmB. 20mmC. 10mmD. 0.1mm38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39 .下列属于变磁阻电动机的是C)A.直流电动机B.交流感应电动机C .步进电动机 D.永磁同步电动机40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为A. U ak e B. &U aU a C.—k t D. ■Ua-41 .某步进电动机有48个齿,采用五相五拍方式运行,其步距角为44 •某三相步进电动机,转子 40个齿,欲使其步距角为1.5°,应采用的通电方式为 (C )A.单拍制 C.单双拍制三、简述题1.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中常常引入现代设计方法, 简述你所熟悉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

答:1、例如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只是常规设计方法的深化和发展, 所以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所阐明的计算原理、方法和基本公式,对可靠性设计仍然适用。

但其又有别于传统设计方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占: 八、、♦(B)A.0.75°42 .计算步进电动机转速的公式为A.360° mz r cC. T s m COS180°mc43.步进电机一般用于( A )控制系统中。

A.开环C.半闭环B. 1.5° D. 3°(B )60 fB.mz r c°360° D. 180°mcB.闭环B.双拍制 D.细分电路①可靠性设计法认为作用在零部件上的载荷(广义的)和材料性能等都不是定值,而随机变量,具有明显的离散性质,在数学上必须用分布函数来描述;②由于载荷和材料性能等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必须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解;③可靠性设计法认为所设计的任何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失效可能性,并且可以定量地回答产品在工作中的可靠程度,从而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2.比较滚珠丝杠副中单圆弧型滚道与双圆弧型滚道的优缺点。

答:单圆弧型滚道的接触角会随轴向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轴向刚度、传动效率及承载能力也随之改变。

而双圆弧型滚道的接触角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故轴向刚度、传动效率及承载能力基本不变,而且双圆弧型滚道中两圆弧相交处有一小空隙可以使滚道底部与滚珠不接触,并能存一定的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但单圆弧型滚道比双圆弧型滚道容易加工。

3.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设计中黑箱法的基本原理。

答“黑箱法” 是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来研究实现系统功能目标的一种方法。

即根据系统的某种输入及要求获得某种输出的功能要求,从中寻找出某种物理效应或原理来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推求出“黑箱”的功能结构,使“黑箱” 逐渐变成“灰箱”、“白箱”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