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

合集下载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调整表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调整表
1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
050104.评价期应补税款1万元以上且占评价期应纳税款1%以上,已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缴纳罚款的
3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lO0%)
3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
0502.大企业税务审计信息
同050102
1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lO0%)
1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
同050104
3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lo0%)
3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
06.税务稽查信息
0603.发现少缴税款行为,作出补缴税款处理
同050102
1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lo0%)
1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
同050104
3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IOo%)
3分+(评价期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10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试行)调整表税务内部信息
非经常性指标信息
一级指标
二皴指标
三级指标
原扣分标准
调整后的
评价方式或扣分标准
05.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信息
0501.纳税评估信息
050102.评价期应补税款不满1万元且占评价期应纳税款1%以上,已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缴纳罚款的
1分+(应补税款/评价期应纳税款Xlo0%)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

1分
1分+(应补税款/评价期 应纳税款×100%)
3分
050104.补税金额1万元以上且占当年应纳税额1%以 3分+(应补税款/评价期 应纳税款×100%) 0501.纳税 上,已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缴纳罚款的 评估信息 050105.无补税,行为罚2000元或以下且已缴纳(按 1分 次计算) 050106.无补税,行为罚2000元以上且已缴纳(按次 计算) 050107.在规定期限内未补交或足额补缴税款、滞纳 金和罚款 050108.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纳税评估的 同050101 同050102 同050103 0502.大企 业税务审计 同050104 信息 同050105 同050106 同0
……
----
直接判D
----
直接判D
----
直接判D
同050101 同050102 0603.发现 少缴税款行 同050103 税 务 06.税 为,作出补 同050104 非经常 内 务稽 缴税款处理 性指标 部 查信 同050105 信息 信 息 息 同050106 0604.拒绝 060401.拒绝或阻止税务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开展入户 、阻挠税务 检查时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的 机关执法 一级 指标 外部参 考信息
评级 标准
仅记录 不扣分
外 部 信 息 外部评 价信息
银行 银行账户设置数大于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数 工商
房管、土 地管理部 门或媒介
扣11分 扣11分 扣11分
已经在工商部门完成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或其他涉税变更登记的纳税人至评价年度结 束时未向税务机关报告相关信息 欠税5万元以上纳税人处置其不动产或大额资产之前未向税务机关报告 进口货物报关数小于增值税进项申请抵扣数 ……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1)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1)

中财讯瑞昌财学院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纳税评估参考指标税局在每季季后25日向发布如下指标:(一)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自省统计局统计月报。

(二)全省及各市税收完成情况。

数据来自税收会统月报表。

(三)全省及各市当年税收应征入库率。

税收应征入库率=当年累计入库税收÷当年实现应征税收×100%。

(四)全省及各市欠税增减率。

欠税增减率=(期末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100%。

(五)全省宏观税负。

全省宏观税负=全省税收完成情况÷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00%。

(六)全省及各市重点行业税负。

行业税负=本行业入库税收÷本行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100%。

数据来自全省重点税源企业报表。

(七)重点行业税负预警指标。

二、营业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A)=(本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预警值:A<—0.2测算结果分析:通过本指标分析评估对象本期申报税款与基期申报税款是否出现突减现象,若申报税款下降幅度超过0.2,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收入或申报不实问题。

(二)营业税税收负担率÷营业税税收负担率(A)=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营业税行业平均税收负担率(B)=某行业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某行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行业营业税平均税负为营业税税率)预警值:A—B<0测算结果分析:对于不同行业或一个纳税人提供多种不同税目、税率的劳务,评估对象的实际测算税负如果等于营业税税率,说明纳税人足额进行了纳税申报,低于同行业营业税税率,应首先分析评估对象是否存在减免税、抵减税款或差额征税情况,否则可能存在混计收入、申报不实等问题。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一、方法:1.实地调研:评估人员可以深入到纳税人的经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了解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包括生产线的规模、设备的使用情况、员工的数量等。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纳税人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状况,有助于评估其应缴纳的税款。

2.财务数据分析:评估人员可以对纳税人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

分析财务数据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从而评估其应缴纳的税款。

评估人员可以根据财务数据的变动情况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纳税人的税务情况。

3.参考行业平均水平:评估人员可以参考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参考指标,从而评估纳税人的税务情况。

例如,可以比较纳税人的销售额、利润率、税负率等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从而判断纳税人的税务情况。

4.对比分析:评估人员可以将纳税人与类似规模和经营状况的其他纳税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估其税务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纳税人的税务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

二、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1.销售额增长率:评估纳税人的销售额增长率可以反映其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能力。

销售额增长率高的纳税人通常意味着其盈利能力强,税务情况良好。

2.利润率:评估纳税人的利润率可以反映其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

利润率较高的纳税人通常意味着其税负较高,应缴纳较多的税款。

3.应纳税额占销售额比例:评估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占销售额的比例可以反映其税负水平。

应纳税额占销售额比例较高的纳税人通常意味着其税负较重,应缴纳较多的税款。

4.纳税申报准确率:评估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准确率可以反映其纳税遵从程度。

纳税申报准确率高的纳税人通常意味着其遵守税法,应缴纳的税款较为准确。

通过以上方法和行业纳税评估指标的试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纳税人的税务情况,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公正。

同时,也可以促使纳税人加强自身的税务管理,提高纳税合规性,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附件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一步判断。

与预警值对比。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为评估重点,查证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骗抵进项税额、不按规定申报抵扣等问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2 -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

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国税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推出通知(doc 29页)

国税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推出通知(doc 29页)

国税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推出通知(doc 29页)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2005-03-11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为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总局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对在试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总局。

附件:1.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三月十一日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结合税收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纳税评估工作遵循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的原则。

第三条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重点税源和重大事项的纳税评估也可由上级税务机关负责。

前款所称基层税务机关是指直接面向纳税人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是指基层税务机关所属的税务分局、税务所或内设的税源管理科(股)。

对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纳税评估,由其汇总合并纳税企业申报所在地税务机关实施,对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的纳税评估,由其监管的当地税务机关实施;对合并申报缴纳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评估,由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实施。

第四条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评估的期限以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为主,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往期或以往年度。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一、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1.征税规模指标:征税规模指标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征税额、纳税户数、纳税人数等指标来衡量。

2.税源稳定性指标:税源稳定性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纳税人的增减情况、税收收入的增长情况等指标来衡量。

3.税负水平指标:税负水平指标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纳税人平均税负、税收与GDP的比例等指标来衡量。

4.税收结构指标:税收结构指标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增值税在税收中的比重、不同行业的税收结构等指标来衡量。

5.税收管理指标:税收管理指标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征税环节中的税收征收效率、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来衡量。

二、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方法1.横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是指将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2.纵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是指将同一时间段的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发展趋势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3.对标分析法:对标分析法是指将增值税纳税情况与同行业、同类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4.离差分析法:离差分析法是指根据增值税纳税情况的变动情况,对发展趋势和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进行评估。

5.客观指标法:客观指标法是指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对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以上是关于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的简要介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采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增值税的发展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增值税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评估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等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纳税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行业纳税评估指标。

一、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方法1.比较法:将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状况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纳税额、纳税负担比例等指标,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同行业企业纳税情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2.趋势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历年的纳税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评估其纳税状况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评估纳税人的发展动态和风险程度。

3.比例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额与其产值、销售收入等关联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纳税评估。

4.财务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利润、资产负债表等指标,来评估其纳税状况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财务信息相对完备和准确的纳税人。

1.纳税额: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税务合规性的重要指标。

纳税额越大,说明纳税人的税负较重,但也可能意味着纳税人的纳税合规性较高。

2.纳税负担比例:计算纳税额与净销售额(或净收入)的比值,用来衡量纳税负担的重量。

纳税负担比例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负担相对较重。

3.行业平均纳税负担比例: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纳税负担比例的统计分析,计算得出的行业平均值。

将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比例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

4.稳定性指标:衡量纳税人纳税状况的变化稳定性,例如纳税额的变异系数、纳税负担比例的变异系数等指标。

稳定性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状况相对稳定。

5.纳税申报准确率:衡量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指标。

准确率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比较合规,并且遵循税法规定。

综上所述,增值税纳税评估方法包括比较法、趋势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和财务分析法等。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分析方法1.税收收入增值税是按照企业增值额和相应税率计算纳税的,因此,税收收入是评估增值税纳税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计算其增值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比较不同企业的增值税贡献情况。

2.纳税人数纳税人数是衡量增值税负担的指标。

纳税人数较多,说明企业数量多,税基广泛,税收分布相对均匀;纳税人数较少,说明税基狭窄,纳税主体较为集中。

通过比较纳税人数的变化,可以评估增值税征收政策的效果。

3.累计纳税额增长率累计纳税额增长率是评估增值税税源规模的指标。

通过计算不同年度的累计纳税额增长率,可以评估增值税税源规模的增长速度,判断税务部门的税收征收能力和管理水平。

4.纳税人税收贡献度纳税人税收贡献度是评估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

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企业的纳税额占总纳税额的比例,比较不同企业的纳税能力和税收贡献情况。

5.纳税人遵从度纳税人遵从度是评估企业遵守税法纳税的指标。

可以通过计算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次数和被罚款金额,反映纳税人的遵从度和税法执行情况。

1.纳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是按照企业利润和相应税率计算纳税的,因此,纳税收入是评估企业所得税纳税水平的重要指标。

可以计算企业所得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比较不同企业的所得税贡献情况。

2.纳税人数纳税人数是衡量企业所得税负担的指标。

纳税人数较多,说明企业数量多,税基广泛,税收分布相对均匀;纳税人数较少,说明税基狭窄,纳税主体较为集中。

通过比较纳税人数的变化,可以评估企业所得税征收政策的效果。

3.累计纳税额增长率累计纳税额增长率是评估企业所得税税源规模的指标。

通过计算不同年度的累计纳税额增长率,可以评估企业所得税税源规模的增长速度,判断税务部门的税收征收能力和管理水平。

4.纳税人税收贡献度纳税人税收贡献度是评估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

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企业的纳税额占总纳税额的比例,比较不同企业的纳税能力和税收贡献情况。

5.纳税人遵从度纳税人遵从度是评估企业遵守税法纳税的指标。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二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为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总局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对在试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总局。

附件:1.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二○○五年三月十一日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结合税收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纳税评估工作遵循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的原则。

第三条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重点税源和重大事项的纳税评估也可由上级税务机关负责。

前款所称基层税务机关是指直接面向纳税人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是指基层税务机关所属的税务分局、税务所或内设的税源管理科(股)。

对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纳税评估,由其汇总合并纳税企业申报所在地税务机关实施,对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的纳税评估,由其监管的当地税务机关实施;对合并申报缴纳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评估,由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实施。

第四条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评估的期限以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为主,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往期或以往年度。

第五条纳税评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宏观税收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结果以及相关数据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筛选评估对象;对所筛选出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为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等。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一、纳税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一)评估方法。

审核评析可选择趋势分析法、结构百分比法、比率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报表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及幅度。

结构百分比分析是指测算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比率分析是指同一期报表上的若干不同项目之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二)审核分析的内容包括:1、综合评估(1)企业总体情况的审核评析。

专业评估人员应充分搜集研究、分析纳税人生产经营、购销管理、会计核算、税收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执行情况,对纳税人财务核算及纳税情况做出基本判断:①企业有无内控制度的规定;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③企业近三年的总体经营情况、申报纳税情况;④是否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或当年弥补亏损额占当年纳税调整后所得50%以上;⑤当期纳税申报情况与上年有无较大差异;⑥本期盈利水平与同行业差异情况;⑦关联企业间业务交易是否占业务总量的20%以上;⑧进入征税期后,当年利润额与免税期比较是否出现异常波动;⑨纳税申报与日常掌握的情况有无较大差异;⑩年度会计报告或中介机构年度审计报告中涉及的税收问题是否已按税收规定进行了纳税调整。

(2)企业税收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审核评析①相关财务、税收指标是否在参照值范围之内。

②相关财务、税收指标超出值域范围的原因;③收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差异是否已按税收法规规定调整。

2、项目评估(1)预缴评估:企业当期所得税申报的收入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的审核;《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纳税调整前所得与《利润表》利润总额的审核。

(2)后续管理项目的审核:取消审批的后续管理项目是否符合税前扣除及减免税条件。

(3)其他评估项目是否符合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1、选案指标:(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销售收入(纵、横比)数据来源:实际应纳所得税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38行;销售收入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1行该指标为最基本的评估指标,反映企业有无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和费用问题等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
式(试行)》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
•【公布日期】2014.08.25
•【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8号
•【施行日期】2014.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
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8号)为规范纳税信用管理和评价,保证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统一性,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根据《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
2014年8月25日附件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纳税义务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是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首先,财务比率分析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分析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计算关键财务比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纳税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比率,评估纳税人的相对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其次,税收遵从度评估是纳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申报行为的评估,了解纳税人是否存在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从而进一步评估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税收风险评估模型、税务风险指数评估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纳税人的税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提出遵从度改进措施。

第三,行业对比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所在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与水平。

行业对比分析可以分析纳税人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水平等关键指标,从而评估纳税人的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最后,时间序列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纳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纳税变化趋势和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通过构建纳税模型,对未来的纳税数据进行预测,从而提前进行纳税规划和布局,降低纳税风险。

总之,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关键指标,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建议和措施,帮助纳税人实现合法降低税负、提高税收遵从度的目标。

国税局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国税局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1合肥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为适应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便于基层评估人员掌握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国税机关评估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进评估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现提供增值税纳税评估经常使用的部分指标,供纳税评估管理部门和评估人员参考使用。

1、三个月以上连续零、负申报异常分析(1)三个月以上连续无销售额零申报但有发票购领记录的异常户(剔除出口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免退税外贸企业、全部销售免税货物企业)分析目的:分析发现纳税人有开具发票未申报纳税的嫌疑。

计算公式:评估所属期(连续三个月)各月申报主表(1+5)行=0,评估所属期及其前一月有发票购领记录。

结果分析: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为异常。

(2)三个月以上连续有销售额负申报异常分析(剔除出口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免退税外贸企业)分析目的:计算并发现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异常。

计算公式:评估所属期(连续三个月)各月申报主表第1行>0,申报主表(11-12-13+14)行≤0。

结果分析: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为异常。

2、税负异常分析(1)一般税负异常分析分析目的:计算并发现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异常。

计算公式:税负=[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合计×17%或13%-(进项税额合计-进项税额转出合计+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应税货物销售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合计)×100%。

结果分析:低于全省(市、县)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的为异常。

(2)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异常分析(仅用于商业企业)分析目的:计算并发现评估所属期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异常。

计算公式: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缴增值税-(期初存货-期末存货)×(1+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主要产品适用税率]÷[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存货-期末存货)×(1+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

结果分析:低于全省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的为异常。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采用的主要指标。

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专用分析指标两大类,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算术、加权平均值以及合理变动范围。

算术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假设干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可以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进行确定。

纳税评估的分析方法1、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照,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2、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3、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4、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5、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勾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税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6、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累计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7、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五号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评估结果的处理1、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2、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3、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4、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的通知【法规类别】增值税【发文字号】国税函[2008]647号【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日期】2008.06.30【实施日期】2008.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的通知(国税函〔2008〕647号2008年6月3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了落实增值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指导基层深入开展增值税纳税评估,进一步提高全国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水平,税务总局成立了5个课题组,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卷烟生产和销售等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部分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参数卷烟行业一、行业征管难点(一)集团公司统一在总部核算地申报缴纳增值税,下属卷烟生产企业和卷烟经销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无法掌握充分的资料,难以有效开展增值税纳税评估,而集团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则缺乏实物监控的手段。

(二)卷烟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后,受财政体制制约,存在增值税核算与申报缴纳相分离的实际情况,增大了增值税纳税评估的难度。

(三)主管税务机关对跨省、市重组的卷烟工业企业总厂、分厂之间原辅材料与卷烟的内部调拨价格难以控管。

逃避国家专卖管理、非法生产经营或者隐瞒销售、人为调控关联交易价格等是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评估指标参数(一)滤嘴棒标准消耗量的参考指标(二)主要原料标准消耗量的参考指标(三)增值税弹性(四)本行业平均增值税税负率2006年:10.54%2007年1月至11月:11.51%三、评估方法根据卷烟行业生产经营和增值税管理的特点,以按照规定独立核算并缴纳增值税的集团性公司或企业作为评估单位,采用以下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分析。

(一)投入产出法1.滤嘴棒购进数据比对全国滤嘴棒(滤棒醋纤丝束或烟用丙纤)生产企业包括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和西安惠安化工厂等4家,卷烟生产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可通过上述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采集本地卷烟生产企业购进滤嘴棒的数量、金额,进行购进对比以及产量测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试行)第一部分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一、税负对比分析法税负即税收负担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它比较直观地体现了一个企业实现税收的能力和负担水平。

行业内全部企业的应纳税总额与课税对象总额之比,即行业税负。

行业税负反映了行业内企业的总体负担水平。

行业中单个企业的税负在一定时期内对行业税负的背离,造成企业税负与行业税负的差异。

而税负对比分析法是税务部门对企业税负背离行业税负进行有效监控的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企业税负与行业税负的对比,对税负异常的企业围绕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企业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税负对比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基本上对所有行业均可适用。

模型:税负差异率=(企业税收负担率-行业税收负担率)宁行业税收负担率X100%税负对比分析法属于综合分析法,影响因素较多,涉及税基的多个方面。

因此,用该法发现企业税负异常时,应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多角度分析。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季节性因素。

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的影响变化,本期进入销售淡季,造成应税销售收入降低,同时,为销售旺季准备生产,购进货物大幅增加,造成购销失衡等。

( 2)政策性因素。

出口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业本期出口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突然增加,直接免抵税额增加,应纳 税额减少,税负降低。

(3 )价格因素。

受市场竞争影响,企业经营的货物 价格本期大幅度下降,增值额减少,税负降低。

(4)经营范围发生较大变 化等特殊情况。

二、工业增加值评估(一)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1 .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评估模型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系数 应纳税额增长率其中: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评估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一般情况下,应 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系数为 1 ,对弹性系数v 1的,可根据造纸行业 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确定一定区间作为预警值。

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 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

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评估指标与评估方 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 评估。

(二)工业增加值税负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1.工业增加值税负评估模型工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二〔本企业工业增加值税负宁同行业工业增加 值税负〕x 100%。

其中:本企业工业增加值税负二本企业应纳税额宁本企业工业增加值同行业工业增加值税负二同行业应纳税额总额宁同行业工业增加值2.评估方法 应用该指标分析本企业工业增加值税负与同行业工业增加值税负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当期工业增加值 基期工业增加值 基期工业增加值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的差异,如低于同行业工业增加值平均税负,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缴税款等问题,结合其他相关评估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三、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就是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定额)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投入产出法主要适用于产品相对较为单一的工业企业。

由于测算、分析侧重的内容和角度不同,不同的行业适用的投入产出测算指标和模型不同,以及投入产出表现形式的不同,分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定耗的分析;按其侧重面的不同可分为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废料的产出及再利用率、单位产品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定额的分析等。

(一)投入产出比模型:测算应税销售收入= (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评估期产品数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X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评估期产品数量二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X投入产出比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应用中该模型的分析重点是:根据已确定的行业或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及企业评估期原材料的耗用数量,测算出产品生产数量,与企业账面记载产品产量相比对,同时结合产品库存数量及销售单价等信息进行关联测算,并与企业实际申报的应税销售收入对比,查找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单位产品定耗模型的应用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测算应税销售收入= (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评估期产品数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X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评估期产品数量二评估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该方法是通过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指标,评估产品实际产量和销售额,进而评估出纳税人是否存在有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可以根据产品配方中的定额直接确定。

单位产品定耗既可以是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也可以是单位产品耗用辅助材料和包装物定额等。

分析应用时要灵活运用,关联分析,及时查找企业可能存在的线索和问题。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对测算分析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目、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证、分析,查找线索; ( 2)注意模型中指标的计量单位,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单位换算,以免出现错误; (3)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收购等企业可利用该法关联分析收购发票开具的真实性。

四、能耗测算法能耗测算法主要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内水、电、煤、气、油等能源、动力的生产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能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

其中耗电、耗水等数据可从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取得核实,相对较为客观。

该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

对账务核算不健全、材料耗用情况难以估算,但可从第三方取得客观能耗信息的小规模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同样适用。

评估模型:评估期产品产量二评估期生产能耗量宁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期末库存数量评估期销售收入测算数二评估期产量X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X适用税率(征收率)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此法就是根据生产耗用的电力、水、煤、气等能量耗用定额指标,测算产品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企业纳税疑点和线索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常的企业非生产性(办公照明、空调使用等)用电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但对差异额较大的,应分析是否存在隐瞒产量,少计销售收入的可能,是否存在将电转售其他企业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情况,少计其他业务收入或多抵进项情况;对需要由电费推算用电量的,应考虑扣除企业缴纳的基本电费。

(2 )应加强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联系,核实企业用电、水量等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要求纳税人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电力、自来水发票复印件;或利用金税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抄税信息核实。

(3)在实际分析中,应选取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具客观实在性、企业不易人为改变、不易隐瞒、便于收集、纳税评估可操作性强的指标。

对能耗指标的分析应用,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指标的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或增设辅助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系数,多个指标并用,便于发现问题和疑点。

五、工时(工资)耗用法工时耗用法是指在单位产品耗用生产时间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按照纳税人在一定时期耗用工时总量,分析、测算该时期内的产品产量及销售数量或销售额,并与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工资耗用是生产耗用工时反映在货币上的金额表现。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基本稳定,工资或工时记录完整、核算规范的工业企业。

由于工时在纳税人的账面不反映,不易于收集。

工时往往反映在工资上。

这部分工资仅仅指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即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可以在会计核算健全的纳税人账簿、凭证中直接反映。

评估模型:评估期产品产量= 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工资总额)或某一主要生产环节工时总量(工资总额)宁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X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问题值二(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生产耗用的工时或者工资测算产品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并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纳税疑点和线索。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或者关键生产环节工时(工资)标准应相对稳定,相关数据应易于收集和计算;(2)参考当地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便于税企双方工时(工资)标准的共同认可;(3)生产工时总量(工资总额)的所属期要与生产产品的所属期配比。

六、设备生产能力法设备生产能力法是指主要生产设备在原料、动力和人员等正常运转下产出的能力。

可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指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或引进的设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验、认可的标准性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是指设备在实际运转时的生产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有一定出入。

随着各个行业国标、强制性国标及行业管理标准的出台和完善,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越来越接近设计生产能力。

设备生产能力法就是按照纳税人投入生产的单位设备生产能力,测算、分析纳税人的实际生产量,进而核实应税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是否存在涉税问题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如造纸业、水泥制造业、微粉、发电等行业。

该方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评估模型:评估期产品产量二评估期若干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X评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测算应税销售收入= (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X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该方法通过设备生产能力、生产耗用的时间测算产品的生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并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涉税疑点和线索。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设备生产能力可从随机文件中得到。

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等。

产品说明书对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设备生产能力较为重要; (2)实地查看时要注意正确区分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和生产能力; ( 3)设备生产能力一般有幅度,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