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火灾时期安全疏散模型

合集下载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研究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研究
间的相关因素 , 采用世界先进统计 软件 SS 1 r nos PS 2f dw 进行 多元线性 回归分 析 , 立人员 疏散 o Wi 建
时间 回归模型。该研究技术科学、 进 , 果可信 。研 究结果将 充实我 国人员疏 散心理 和行 为反 先 结 应数据库 , 筑防火性 能化设计 , 为建 尤其是设计人员密集建筑提供 基础数据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 建筑火灾 ; 人员疏散 ; 时间模型 ; 研究
h voa h rcei isw e e 1 i rsa d o e meg n isso l s o s ee e eal .O eb s f a irlc aa tr t h n t ya nf t re re ce h uda ob c ni rdg n r y n t ai o sc h ℃ i e n h l e d l h s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2 期 2 0 年 4月 06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 u a fSft ce c n eh ooy o rl o aeyS in ea dT c n lg nVo . No. 12 2
A r 06 p .2 0
h e r n iiu e a ai i i d y rn rn z o me n ye a u t f s t e m au me t fidvd a v u t n t r . so a i d fre r e c v c ain o r n e d i o i s e o n l c o me n I 1 g e g o e p o l n a e mb — n
( .hn cdm f a t Si cs n eho g,e i 10 2 , h ) 3 C a A ae yo Sfy c ne dTcnl y Bin i e e a o j g 00 9 C i a n

火灾安全疏散模型研究

火灾安全疏散模型研究

火灾安全疏散模型研究在我们生活中,火灾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大型商场、剧院等密集人群的场所,需要具备完善的火灾疏散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保证人员的安全是首要的任务。

火灾疏散模型是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对人员,包括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等在特定场所内进行疏散和带领的模型,这是如何保证人员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从当今专家选择的火灾安全方案,到最新的火灾疏散模型,救援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进化。

疏散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损失,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但是,如何建立可靠、准确的疏散模型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模型研究的实践中,人们常采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实验模拟,这种方法通常利用仿真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以得到有关机构的动态行为、瓦斯分布和糖类排放能力的数据。

第二种方法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建立在对机构本体、热固体辐射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详细了解上,从而通过近似、数值、统计理论推断出物体的所行为和气体/物质的传递路径。

第三种是实验数据分析,根据人员行为、逃生路径、建筑结构和通风条件等因素分析火灾救援需要的数据。

在众多的模型研究中,死亡概率模型和现金流模型可能是最常用的模型。

死亡概率模型基于逃生者和火灾发生位置的距离、火灾强度和通风条件之间的关系,推断逃生者生存的概率。

现金流模型则构建了一整套基于时间和空间有限元的火灾疏散过程,通过模拟逃生过程,即时获取有关火灾风险分析和有效救援策略的信息。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警报声响起并且建筑物内的人们安静地排队准备逃离时,火灾疏散模型并不适用。

实际上,应该意识到,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感到惊慌失措,如果疏散没有受到指导、监督和管理,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研究火灾疏散模型,旨在设计和改善火灾安全方案,让人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离,观察并模拟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行为,将数据和观察结果反馈给改进规划师,以改进建筑物和每个场所的疏散系统、计划和标志等。

火灾烟气流动与人员疏散模型研究

火灾烟气流动与人员疏散模型研究

实验设计:模拟火灾场景,设置不同的烟气流动条件
模型预测:使用模型预测烟气流动情况
结果对比: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收集:记录烟气流动速度、温度、浓度等参数
人员疏散模型
疏散模型:描述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的数学模型
疏散行为:火灾中人员从危险区域撤离到安全区域的过程
疏散模型分类:基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网络模型的疏散模型
疏散模型应用:预测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为火灾救援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模型假设:假设人员具有理性行为,能够根据火灾情况做出最佳决策
模型建立: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建立人员疏散模型
模型验证:通过实际火灾案例和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模型参数:包括人员数量、疏散时间、疏散路径等
烟气流动方向:烟气在空气中的流动方向
烟气流动影响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对烟气流动的影响
烟气扩散模型:描述火灾烟气在室内的扩散过程
烟气浓度模型:预测火灾烟气在不同位置的浓度
烟气温度模型:预测火灾烟气在不同位置的温度
烟气速度模型:预测火灾烟气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烟气毒性模型:预测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火灾烟气流动与人员疏散模型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火灾烟气流动和人员疏散行为
模型在火灾救援和疏散规划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部分数据可能存在偏差或缺失
模型验证:模型验证过程可能存在不足或遗漏
应用范围:模型可能只适用于特定场景或条件,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情况
烟气控制模型:研究如何控制火灾烟气的扩散和危害
火灾类型:确定火灾类型,如室内火灾、室外火灾等

TGAS模型及其在建筑火灾中人群安全疏散的应用

TGAS模型及其在建筑火灾中人群安全疏散的应用
参考文献 :
[ 1 ]张 学 魁 , 张家明. 美 国实 体 火 灾 消 防 训 练 的 研 究 与 解 析 E J ] . 消 防 科 学 与 技 术 ,2 0 1 1 , 3 0 ( 1 o ) : 9 4 8 —9 5 2 . E 2 ]张 青 松 , 纪欢 乐 , 杨 一楠. 通 风对飞 机客舱 火灾 烟气影 响模拟 [ J ] . 消 防 科 学 与 技 术 ,2 0 1 2 , 3 1 ( 1 0 ) : 1 0 4 1 —1 0 4 4 . [ 3 ]李 庆 功 , 宋文华 , 陈阵 , 等. 基于 F DS的 大 型 原 油 储 罐 防 火 堤 内 池 火
( Col l e g e o f Ae r on a ut i c a l A ut o ma t i on,Ci vi l Av i a t i o n Un i —
v e r s i t y o f Ch i n a ,Ti a n j i n 3 0 0 3 0 0,Ch i n a )
_ _ 建 筑 谚 炎 设 计 _
TGAS模 型及 其 在 建 筑 火 灾 中人 群 安 全 疏 散 的应 用
冉海 潮 ,焦凤龙 ,孙丽 华 , 郑 斌。 ( 1 . 河北科技 大学 ,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1 8 ; 2 . 张 家 口市消 防 支队 , 河北 张家口 0 7 5 0 0 0 ;
… “ I l l * l “ I I h l “ I l l I | I _ p l l I -… … l - ・ … 一
层温度高于 1 8 0 ℃时 则 对 人 体 达 到 这 种 程 度 ; 当 烟 气 层
l ・’ 。 … ^ “ ’ I h l 。 “ I h l。 ‘ 。 I l l l }’ I l l … ’ I h … ’ “ I ’ ‘ I I i , o I , I I I … 。 I I … ‘ ‘ I I … ‘ I I I I I l k '  ̄ O q l I ¨ ” I l l … I h … - ”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模版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模版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模版建筑安全疏散设施是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和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设置的一系列设备、通道和标志,以便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避难。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建筑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模版。

一、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基本原则1. 疏散通道设置原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道,保证疏散时的通畅性和快速性。

2. 疏散门设置原则:设置安全可靠的疏散门,保证人员顺利疏散。

3. 避难场所设置原则: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和人数确定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规模。

4. 安全标志设置原则: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安全标志,以便引导人员熟悉疏散路线和设施。

二、疏散通道的设置1. 主楼梯通道: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进出口附近,通畅舒适,宽敞明亮。

2. 辅助楼梯通道:设置在建筑物的非主要进出口处,可作为备用通道。

3. 楼梯间通道:设置在不同楼层的楼梯间,保证楼梯疏散通道的畅通。

4. 楼道通道:设置在建筑物内部各个楼层的走廊、通道等地方,确保内部人员的疏散。

三、疏散门的设置1. 安全防火门:设置在各个楼层的走廊入口和隔火墙通道入口处,具备防火性能。

2. 应急出口门:设置在各个楼层的连接通道、走廊等地方,标示清晰,易于打开。

3. 避难门:设置在各个楼层的避难场所入口处,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

四、避难场所的设置1. 室内避难场所:设置在各个楼层的避难门背后的房间或空间,具备防火、防烟、防爆等安全要求。

2. 室外避难场所:设置在建筑物周围的露天空地,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难。

五、安全标志的设置1. 疏散指示标志:设置在疏散通道的关键位置,指示人员疏散方向和距离。

2. 疏散标识标牌:设置在疏散通道、通道交叉口等地方,标示清晰、易于识别。

3. 灭火设备标志:设置在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附近,提醒人员熟悉并使用。

4. 避难场所标志:设置在避难场所的入口和内部,提醒人员找到安全避难点。

六、其他设施的设置1. 扩音广播系统:设置在各个楼层的走廊、室内等地方,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广播通知。

大型公共建筑物人员应急疏散模型

大型公共建筑物人员应急疏散模型

第29卷,第4期 中国铁道科学Vol 129No 14 2008年7月 C HINA RA IL WA Y SCIENCEJ uly ,2008 文章编号:100124632(2008)0420132206大型公共建筑物人员应急疏散模型王富章1,2,王英杰2,李 平2(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发的大型公共建筑物人员应急疏散模型有20多种,基本上可归结为网络节点模型。

不同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的空间划分、疏散人员特征的处理和疏散人员个体行为特性的处理3个方面。

模型的空间划分大体分为细网格和粗网格2类;疏散人员特征处理方法分为个体或群集2种;疏散人员个体行为特性处理方法分为不考虑人员的行为、方程式行为分析、行为隐含、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模拟5大类。

国外比较典型的模型有EXIT T ,EVACN ET ,SIMUL EX ,EXODUS 和BFIRES 。

国内比较典型的模型有疏散时间计算模型、群集疏散模型、地下商业建筑疏散预测模型、网格疏散模型和地下大型商场疏散模型。

铁路大型客运站应研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三维多尺度模型、预警及疏散模型和多维可视化预案。

关键词:应急疏散模型;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U298:X91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201215;修订日期:2008205206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基金项目(NCSTE2007206) 作者简介:王富章(1962—),男,江苏泰州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城市的交通枢纽、体育场馆、购物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拥挤踩踏、恐怖袭击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如果处置不当,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概述大型公共建筑物应急疏散问题研究方法、国内外典型的公共建筑物应急疏散模拟软件及数学模型,以供研究建立我国铁路大型客运站旅客应急疏散模型借鉴。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模版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模版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模版一、背景介绍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是指为了在火灾等灾害事件发生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进行的建筑物设计和设备配置。

合理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可以提高人员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合理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二、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人员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便捷性原则疏散通道的设计应该合理,路径明确,不应该设置障碍和狭窄的通道。

同时,应该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方便人员辨认和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3. 可靠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保证设施的质量和致命性,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4. 容易维护性原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维护和检查,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要点1. 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应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围,避免设置在易受火灾侵袭的地方。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进行合理的计算,通常不应小于1.2米。

2. 疏散通道的标识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识应具备易识性、易理解性和易辨识性。

标识应设置在容易被人员注意到的位置,例如电梯口和楼梯口等。

3. 安全出口的配置建筑物应根据人员数量和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安全出口配置。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没有火灾侵袭的地方,并且应保证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顺利疏散。

4. 疏散楼梯和通道的阻燃材料疏散楼梯和通道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的材料进行装修,避免使用易燃和易爆材料。

同时,应注意通风系统的设置,以防止烟气积聚和蔓延。

5. 疏散通道的照明和照明设备疏散通道应配备明亮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识别疏散通道的位置和方向。

6.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建筑物应配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保护人员的安全。

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

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

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火灾发生时,疏散是人们保命的关键。

而传统的火灾疏散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疏散路线不清晰、人员紊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来进行火灾疏散的规划和指导,可以提升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

一、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的优势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手段,将火灾场景以逼真的三维模型呈现出来,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相比传统的平面图或文字说明,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可视化直观:通过真实的三维场景模拟,可以清晰地展示建筑物内部的布局、疏散通道的位置、人员密集区等关键信息。

这样一来,疏散过程中的路线选择和避开危险区域变得更加直观和可理解。

2. 情景模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模拟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疏散情况,包括火势蔓延、浓度分布等因素的变化。

借助这一技术,可以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火灾疏散实验和演练,提前规划和测试疏散路线的安全性。

3. 个性化定制: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包括建筑结构、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数量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贴合实际场景,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火灾疏散方案。

二、三维可视化火灾疏散的应用案例1. 建筑物疏散模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类型建筑物中的火灾疏散情况,比如住宅楼、大型商场、办公楼等。

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寻找最佳的疏散路径、定位安全出口以及排除疏散中可能出现的瓶颈等问题。

2. 网络游戏中的火灾教育:火灾教育是提高公众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游戏中,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火灾场景融入游戏情节中,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正确的火灾疏散方法和技巧。

3. 智能家居安全应用: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给火灾疏散带来了新的可能。

通过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智能家居设备相结合,可以在家庭中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模拟火灾场景仿真与建筑疏散模型优化

模拟火灾场景仿真与建筑疏散模型优化

模拟火灾场景仿真与建筑疏散模型优化模拟火灾场景仿真与建筑疏散模型优化引言: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事件,发生时常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高效、迅速地疏散人员并减少伤亡,建筑疏散模型的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模拟火灾场景为基础的建筑疏散模型,并探讨了优化这一模型的方法。

一、火灾场景模拟1. 模拟建筑结构和人员分布在火灾场景仿真中,首先需要建立建筑的模型,并确定人员在建筑中的分布。

这可以通过建筑的平面图或三维模型来实现。

建筑内部的房间、通道和出口等元素都需要精确地建模,以便能够准确模拟火灾发生时人员的运动轨迹。

2. 模拟火灾蔓延在建筑模型中引入火灾蔓延的模拟是关键的一步。

火灾蔓延的模拟可以基于多种因素,如可燃物的存在、温度分布和风的影响等。

通过模拟火焰的传播,可以预测火灾的蔓延速度和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人员疏散。

3. 模拟人员疏散行为人员疏散行为的模拟是模拟火灾场景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人员的疏散行为包括寻找最短的逃生路径、避免火源和烟雾的侵袭、遵循逃生标志的指引等。

通过将人员的行为建模为复杂网络和智能算法的结合,可以更真实地模拟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行为。

二、建筑疏散模型的优化1. 优化逃生路径选择逃生路径的选择对于人员疏散的速度和效果至关重要。

疏散路径的选择通常可以基于最短路径、最少火源和烟雾侵袭的路径等标准进行优化。

2. 优化逃生标志和疏散指引的布置逃生标志和疏散指引在火灾发生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逃生标志和疏散指引的布置位置,可以更好地引导人员找到最短的逃生路径。

3. 疏散模型的参数优化建筑疏散模型中往往有许多参数需要优化。

通过对疏散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疏散效率并减少人员伤亡。

例如,可以优化人员的行走速度、逃生标志的亮度和大小等参数。

4. 优化建筑结构和防火设施为了更好地进行疏散,建筑的结构和防火设施也需要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提高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完善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器材的设施等。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发生火灾事故时,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能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这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因此,建筑物的疏散与逃生路线的规划与设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事故中建筑物疏散与逃生路线的要点。

1. 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建筑物应当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安全区域。

首先,疏散通道应当足够宽敞,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人员密度进行合理设计。

其次,通道应当尽量避免与火源区域相通,以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此外,为了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通道应当尽量直达出口或安全区域,避免复杂的弯道或盲区。

2. 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对于人员疏散十分重要。

标识应当清晰易懂,能够引导人员迅速找到疏散通道与出口。

常见的疏散标识包括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门标志、疏散通道标志等。

这些标识应当在建筑物内明显可见,且配备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任何人都能够轻松识别。

3. 配备逃生设施与器具在建筑物中设置适当的逃生设施与器具对于人员的疏散非常重要。

例如,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消防灭火器、疏散通道的防烟设备等都应当配备齐全,并定期检查与维护,以确保其可靠性。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安装逃生楼梯、防烟楼梯、紧急避难层等生命安全设施,能够大大提高人员逃生的效率与成功率。

4. 建立有效的疏散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应当建立相应的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预案需明确指出各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包括安全人员的职责与疏散流程等。

这有助于提高人员的疏散意识与应变能力,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疏散措施。

5. 培训与宣传建筑物的管理方应当定期组织火灾疏散培训与宣传活动,提高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技巧、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熟悉疏散通道与逃生器具等。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消防演练,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人员对疏散与逃生的认识与了解。

建筑物火灾时期安全疏散模型

建筑物火灾时期安全疏散模型
火 灾 时期楼 梯 问入 1 安全 疏散过 程 的研 究及 疏 散设 施的 设置 具有 一 定的理 论指 导 意义 。 3处
关 键 词 :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疏散波
中图分类号 :T 9 U98
文献标识码 Βιβλιοθήκη A S f t v c ai n mo e u l i g f e aeye a u t d l nb i n r o i d i
在瓶颈 之 前 的路段 出现 紊流 现象 ,这就 是疏 散人流 的波 动行 为川。本 文 将建 立疏 散波 模 型来 描述 建筑
摘 要 :为了 更准确计算火灾时期建筑物 内 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的问 , 题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 研究 了 火灾时期人员疏散的规律。由于
建 物密 筑 集人员 过程 l波传 律, 此 疏散 服从 播规 因 提出了 波概 建 疏散 学模 并介绍了 波数学 意 该模型 建筑 疏散 念, 立了 波数 型, 疏散 模型 义。 对 物
Z HENG n LI J a Da , U in,J A iz a g I Jn h n
( l g f aeyS i c n n ie rn , io igT c nc l nv ri , u i 2 0 0Chn ) Col eo ft ce e dE gn e ig L a nn eh ia U es y F xn1 3 0 , ia e S n a i t
人流在即将进入瓶颈时会产生一个 与人流运行 方
向相 反 的波 ,类 似于 声波 碰到 障碍物 时的反射 或者
管道 内 的水流 突然 受 阻时后 涌 的情 况 。这 个波 导致
发生 火灾 时 ,人 员 的疏散 行为 路线基 本 和烟 气
的流动 路 线相 同 ,即 ,房 问- 走 廊 - 楼 梯 问 。通 过 ÷ ÷ 统计 调查 可知 ,由于楼 梯 间入 口处 的宽度 没 有走 廊

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在建筑物中,人员疏散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建筑物人员疏散行为进行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数学建模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因素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

一、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数学建模1.1 建筑物结构模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对人员疏散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模拟建筑物内部,可以采用图论中的图模型,其中建筑物的房间和走廊可以表示为节点,相邻的房间之间的通道可以表示为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建筑物的结构模型。

1.2 人员行为模型人员的行为对疏散效果有着巨大影响。

在疏散模型中,可以将人员的行走行为建模为随机游走模型。

通过考虑人员的移动速度、行走方向及拥挤度等因素,可以建立人员的行为模型。

1.3 应急情况模型在实际情况中,疏散行为往往发生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

因此,在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中,需要考虑这些应急情况的影响。

可以通过引入外部输入来模拟应急情况的发生,从而建立应急情况模型。

二、仿真分析2.1 人员疏散时间仿真通过建立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可以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出人员疏散所需的时间。

在仿真分析中,可以考虑不同的建筑物结构、人员行为和应急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不同情况的仿真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疏散效果,优化建筑物的设计和管理。

2.2 影响因素分析在进行仿真分析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建筑物结构、人员行为、应急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它们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具体影响程度。

例如,建筑物结构中是否存在狭窄的通道会影响人员疏散的速度,人员行为中是否存在混乱和恐慌会增加疏散时间等。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建筑物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优化建议通过对建筑物人员疏散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得出优化建议。

例如,如果发现某些楼层的疏散时间较长,可以考虑增加通道或重新规划楼层布局以缩短疏散时间。

建筑物模拟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模拟

建筑物模拟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模拟

建筑物模拟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模拟建筑物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件,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疏散模拟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

这项技术可以在建造高楼大厦,火灾研究和灾害救援等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疏散模拟,根据建筑物结构、人员流动、疏散时间等因素,模拟出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情况。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还可以对人员疏散策略进行实验和测试。

建筑物疏散模拟应用非常广泛。

在设计新建筑或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时,可以考虑不同建筑参数(如建筑高度、人员数量和楼层面积等)下的疏散模拟结果,从而指导消防系统的设置和疏散方案的确定。

它还能够被应用在火灾事故的调查和评估过程中,利用华丽的3D可视化效果,在寻找事故原因和确立救援方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疏散模拟一般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

现在许多软件可以支持多种功能的电脑模拟,有效地将火灾疏散模拟 in告细节呈现在现实中,进一步提高了实际效果。

正如搭建房屋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实现高质量的建筑物疏散模拟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尽管在市场上已有很多疏散模拟软件可供选择,但要做出准确的模拟,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首先,模拟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

不同的人员数量、质量和行为模式对疏散过程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建筑物疏散模拟的模型应该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建筑物疏散模拟的模型还应该考虑到人群密度、走姿速度、告警响应时间等因素。

在真实情况下,火灾逃生的速度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要考虑到防止时人员走的路程、避免拥堵、适当的路径选择等因素。

从根本上说,建筑物疏散模拟的目的是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人的疏散行为,并为疏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找到最佳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火源位置和火势的分布,空气流动应该保持均衡,避免人员悲惨的死亡。

此外,模拟程序还应考虑灾难时救援工作的协调性、迅速性和准确性。

这也需要统筹考虑许多因素,因为紧急投入资源的反应速度和专业技能,以及医疗设施的质量和能力,也会直接影响事故现场的救援效果。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研究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研究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这类建筑在提供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进行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的特点使其人员疏散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内部通常有大量的竖向通道,如楼梯井、电梯井等,这些通道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扩散。

其次,人员密集且疏散距离长。

高层住宅容纳的居民数量众多,而从高层疏散到安全区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路程。

再者,烟雾危害大。

火灾产生的浓烟不仅影响视线,还含有有毒气体,对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研究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中的人员疏散情况,仿真技术应运而生。

人员疏散仿真模型主要基于对人员行为和环境因素的模拟。

在模型中,人员的行为特征包括对火灾的感知、反应时间、行走速度以及决策能力等。

环境因素则涵盖了建筑的布局、通道的宽度和长度、楼梯的位置和数量、烟雾的分布等。

通过仿真研究,可以模拟不同火灾场景下人员的疏散过程。

例如,假设火灾发生在建筑的底层、中层或顶层,不同位置的火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各不相同。

在底层发生火灾时,烟雾向上蔓延,可能会阻塞高层居民的疏散通道;中层发生火灾时,上下疏散路径都可能受到威胁,人员需要做出更复杂的决策;顶层发生火灾时,人员向下疏散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拥挤和堵塞。

同时,还可以研究不同人员构成对疏散的影响。

比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在疏散中的速度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另外,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训练水平也会对疏散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如果居民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迅速行动,那么疏散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在仿真研究中,建筑的结构和设施对人员疏散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楼梯布局和足够宽的疏散通道能够减少人员拥堵。

设置防烟楼梯间和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有效阻止烟雾进入疏散通道,提高疏散的安全性。

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与求解策略

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与求解策略

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与求解策略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恐慌和混乱,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的设计和实施是确保人们尽快安全撤离火灾现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火灾事故背景、现有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探讨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的相关内容。

1. 火灾事故背景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居民住宅、商业建筑还是公共场所,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导致的伤亡主要是因为火灾发生时人群恐慌、混乱和遮蔽物阻碍,使人们在疏散途中遭遇障碍。

因此,设计合理的安全出口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对于确保火灾事故中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2. 现有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在火灾事故中,设计合理的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是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关键。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一些常用的疏散模型包括:离散模型、连续模型和混合模型。

离散模型通常将人群疏散过程视为一系列决策和动作的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并利用算法求解最佳疏散路径。

连续模型则更多地关注人群的运动规律和空间分布,将疏散过程建模为一组偏微分方程,并通过数值方法求解。

混合模型综合了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的特点,既考虑了个体的行为决策,也考虑了人群的整体动态。

除了疏散模型,研究者们还提出了许多求解策略,如路径规划、避让策略和应急响应措施等,以提高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性。

3. 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火灾事故中安全出口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改进空间。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基于智能技术的模型和策略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引入到安全出口疏散模型和求解策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可以对火灾事故中人员的行为和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优化疏散模型和策略。

例如,通过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人员密度、疏散速度和疏散路径的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疏散路径优化。

火灾环境下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

火灾环境下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

火灾环境下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多层建筑的数量随之增加,为城市抗灾准备提供了防护力量。

然而,当火灾发生时,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往往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多层建筑的数量迅速增长,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公共安全。

因此,研究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变得尤为重要。

火灾环境下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物结构特性、火灾热流特性、火灾灭火规划和特殊受灾人群的需要。

首先,需要考虑建筑物结构特性,如建筑物内部分区、通风系统、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以及这些设施在火灾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变化等。

其次,要考虑火灾热流特性。

这包括火灾热量的幅度、发展速度以及火灾散布模式等。

然后,需要考虑火灾灭火规划,包括采用何种灭火方式、谁、多久及如何灭火等。

最后,还要考虑特殊受灾人群的需要,如儿童、老人、行动不便的人等。

研究人员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来开展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首先,采用数学模型,如热流散布模型、热流延伸模型、热流扩散模型、疏散路径跟踪模型等,对建筑物内部的热量进行分析;其次,采用疏散模拟软件,如Evacaluator,对火灾环境下的人员疏散行为进行仿真和分析;第三,采用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如美国国家火灾安全局的《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确定多层建筑的疏散路径;最后,采用建筑物消防安全规划,如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物消防安全规划》,确定特殊受灾人群的疏散路径。

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及其在火灾消防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疏散过程的有效控制,进而有效减少多层建筑在火灾事故中造成的伤害。

因此,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对于消防安全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探索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物设备的改造,以及消防安全教育和训练体系,使消防人员能够熟悉建筑物火灾疏散路径,使建筑物疏散安全工作得以更好地实现。

展望未来,不断开展对多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路径模型研究,可以更好地控制火灾环境下的人员疏散行为,进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的抗灾准备和消防安全水平,有助于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的网络网格复合模型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的网络网格复合模型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的网络网格复合模型
袁建平;方正;尹作成;卢兆明
【期刊名称】《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年(卷),期】2009(031)002
【摘要】建筑防火安全设计中,人员疏散问题至关重要.根据划分建筑空间的不同,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的人员疏散模型主要采用网络模拟和网格模拟两种方法,分别介绍了基于这两种方法建立的网络模型和网格模型,并且综合这两种方法开发了建筑物人员疏散的网络网格复合模型,以便对大型复杂建筑进行有效的疏散模拟.用该复合模型模拟了一高层建筑和一大型复杂建筑的人员疏散情况,并将其模拟结果与采用单一网格模型和单一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了网络网格复合模型不仅能进行大型复杂建筑的人员疏散模拟,而且可以形象化地显示详细的疏散过程.
【总页数】6页(P90-94,99)
【作者】袁建平;方正;尹作成;卢兆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香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91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模型的动车组火灾人员疏散研究 [J], 周湘川
2.体育馆人员常态下疏散实验与火灾时疏散模拟分析 [J], 黄丽丽;朱国庆;李欢欢;张娟
3.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研究 [J], 阎卫东;陈宝智;钟茂华
4.基于Evacuation NZ疏散模型火灾人员疏散时间研究 [J], 郭惠;韦晓璐
5.高层建筑物火灾救援人员疏散研究 [J], 于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增 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5月V ol.27 Suppl. Journal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May 2008 收稿日期:2007-12-25作者简介:郑丹(1976-)女,辽宁 阜新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于建筑消防方面的研究。

本文编校:于永江文章编号:1008-0562(2008)增刊Ⅰ-0013-03建筑物火灾时期安全疏散模型郑 丹,刘 剑,贾进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摘 要:为了更准确计算火灾时期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火灾时期人员疏散的规律。

由于建筑物密集人员疏散过程服从波传播规律,因此提出了疏散波概念,建立了疏散波数学模型,并介绍了疏散波数学模型意义。

该模型对建筑物火灾时期楼梯间入口处安全疏散过程的研究及疏散设施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疏散波中图分类号:TU 998 文献标识码:ASafety evacuation model in building fireZHENG Dan ,LIU Jian ,JIA Jinzhang(College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China)Abstract :To calculate the personnel evacuation time, a new calculated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rule of the personnel evacuation is researched as well. For the personnel evacuation process in building obedient the law of wave propagation, the evacuation wave is given out,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evacuation wave was built too, the meaning of which is introduced as well. It has theory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n evacuation process at entrance of stairwell fi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for evacuation facility. Key words :building ;fire ;safety evacuation ;evacuation wave0 引 言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保证其中的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具有重要意义。

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指的是在火灾烟气尚未达到对人员构成危险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为[1]。

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行为路线基本和烟气的流动路线相同,即,房间→走廊→楼梯间。

通过统计调查可知,由于楼梯间入口处的宽度没有走廊的宽度大,所以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流一般都会在疏散过程中会发生滞留,而增加了疏散时间[2]。

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建筑火灾时期人群通过疏散路线上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3]。

利用此规律设计合理的疏散路线和疏散宽度使疏散能满足允许疏散时间的要求[4]。

安全疏散就是科学疏散,只有认识人员疏散中的规律性才能达到安全、高效的疏散目标[5]。

在实际的疏散观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疏散流的某些行为非常类似于流体波的行为[6]。

因此,我们认为:建筑物密集人员疏散过程服从波传播规律。

例如,图1是某一楼层走廊和楼梯间的平面示意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走廊的路段和楼梯间内(即瓶颈段),人流都比较有秩序,按着各自的疏散速度匀速运动。

而在有走廊向楼梯间过渡的部位,人流出现了拥挤、紊乱、甚至阻塞。

这是因为人流在即将进入瓶颈时会产生一个与人流运行方向相反的波,类似于声波碰到障碍物时的反射或者管道内的水流突然受阻时后涌的情况。

这个波导致在瓶颈之前的路段出现紊流现象,这就是疏散人流的波动行为[1]。

本文将建立疏散波模型来描述建筑物内的人流疏散状况。

图1 某建筑楼层人员疏散示意图Fig. 1 personnel evacuation in a buildi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7卷141 疏散波模型的建立如图2,假设在一条疏散路线上有两个相邻的不同宽度的疏散通道,该两个区域中单位距离上人员数量不同,将其定义为疏散路线上的人流密度,简称人流线密度。

用垂直线w 分割这两种密度,称w 为波阵面,设w 的速度为v w ,并规定人流按照图中x 正方向运行。

设v 为人流速度,ρ为人流线密度,q 为人员单位流量。

显然,由流量守恒可知,在时间t 内通过界面w 的人数N 可以表示如下t v t v N p p 2211ρρ== (1)图2 疏散路线上不同宽度通道人员疏散情况示意图 Fig. 2 personnel evacuation on routes with different width令()w p v v v −=11为1区域相对于垂直分界线w的人流的速度;()w p v v v −=22为2区域相对于垂直分界线w的人流的速度。

式中,v 1为1区域人流绝对速度;ρ1为1区域的人流线密度; v 2为2区域人流绝对速度; ρ2为在2区域的人流线密度;即 ()()2211ρρw w v v v v −=− 整理可得:()121122ρρρρ−=−w v v v (2)疏散路线上人流单位时间流量: v q ρ= 则有 111v q ρ=;222v q ρ=代入公式(2)可得:()()1212ρρ−−=q q v w (3)此公式就是疏散波的速度计算公式,还可以写成ρ∆∆=qv w 或ρd dqv w =(4)2 疏散波理论模型的意义疏散波描述了建筑物中在疏散路线上两种疏散状态的转化过程,v w 代表了转化的方向和进程。

v w >0,表明疏散波面的运动方向与人流的运动方向相同,说明后段疏散状态的通过容量大于前一种,则疏散路线上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且仍有富余;v w =0,表明表面维持在原地不动,说明两种疏散状态达到平衡,既不会发生堵塞,也没有富余;v w <0,表明疏散波的传播方向与疏散流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在两种状态的连接处会发生堵塞现象,状态2 达到饱和容量。

在图3~ 图7中,1、2两点代表两种人群流动状态,当这两种人群流动状态相遇时,便产生疏散波,其波速为1、2两点连线的斜率。

由公式(3)可知:如v w >0,则有⎩⎨⎧>−>−001212ρρq q 或⎩⎨⎧<−<−01212ρρq q前一种情况如图3所示,后一种情况如图4 ,图3 表示疏散流从低流量、低密度、高速度区进入到高流量、高密度、低速度区,但这两种疏散流波界面向下游运动,即高密度区并未向上游扩展,如当疏散人群从两个1m 宽的房门(房间内的人数较多)出来跑到一个1.5m 宽的楼梯间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

图3 q 2> q 1、ρ2>ρ1时的疏散流状态 Fig.3 state of evacuation while q 2> q 1 and ρ2>ρ1ρ增 刊 郑 丹,等:建筑物火灾时期安全疏散模型15图4表示的是疏散人群从高流量、高密度、低速度进入低流量、低密度、高速度区,下游疏散状态变好,但因疏散波向前运动,并不改善上游疏散状态,如当疏散人群从楼梯间跑向一层走廊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

图4 q 2< q 1、ρ2<ρ1时的疏散流状态 Fig.4 state of evacuation while q 2< q 1 and ρ2<ρ1图5表示的是v w =0的情形,此时只有q 1=q 2。

这是一种流量相同、速度和密度不同的两种疏散状态的转换,如当疏散流量不大,都会出现这种状态。

此时的疏散波界面在瓶颈处,即不前移,也不后退。

说明在瓶颈处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图5 q 2= q 1、ρ2=ρ1时的疏散流状态 Fig.5 state of evacuation while q 2= q 1 and ρ2=ρ1当v w <0时,则有:⎩⎨⎧<−>−001212ρρq q 或⎩⎨⎧>−<−01212ρρq q 这两种情况都是疏散波向后传播,前一种情况如图6,疏散人群从高流量、低密度、较高速度进入低流量、高密度、较低速度状态。

由于此时疏散流状态将向上游扩展,如疏散人群从走廊进入到楼梯间入口处时。

后一种情况如图7,这是一种疏散流从高密度、低流量、低速度状态进入到低密度、高流量、高速度状态的情形。

由于疏散波向后运动,将对上游疏散状况有所改善,如前方阻碍解除时会出现这种状况。

图6 q2> q1、ρ2<ρ1时的疏散流状态Fig.6 state of evacuation while q2> q1 and ρ2<ρ1图7 q 2< q 1、ρ2>ρ1时的疏散流状态 Fig.7 state of evacuation while q 2< q 1 and ρ2>ρ13 结 论以火灾时期建筑物密集人员疏散过程服从波传播规律为根据,提出了疏散波概念,并建立了疏散波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对建筑物火灾时期各房间的人员进入到走廊、由走廊进入到楼梯间、由楼梯间进入到首层的走廊及由走廊疏散到建筑物外的整个疏散过程进行描述。

该模型可以预测火灾时期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能否满足要求,为疏散路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 陈智明,霍然,王浩波,曾德云.某教学楼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J].火灾科学,2003,12(1): 40-45[2] 张树平.建筑防火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张培红,陈宝智,刘丽珍.大型公共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2):22-26[4] 袁理明,范维澄.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J].自然灾害学报,1997,6(2):28-33[5] 宋卫国,于彦飞,陈涛.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J].火灾科学,2003,12(2)100-104[6] 任福田,徐吉谦.交通工程学导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ρρqρq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