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编版

合集下载

社工就业个案案例

社工就业个案案例

社工就业个案案例一、案主背景。

小李,男,25岁,大专学历。

他性格有点内向,不太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为人踏实、肯吃苦。

小李之前在一家小工厂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作,后来工厂效益不好倒闭了,他就失业了。

失业后的小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二、接案过程。

我在社区组织的失业人员帮扶活动中遇到了小李。

当时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眼神很无助。

我主动走过去和他打招呼,他一开始还有点紧张,说话结结巴巴的。

我笑着跟他说:“兄弟,别紧张,我又不是啥吃人的怪兽,今天就是来和你唠唠找工作的事儿。

”这一句话,让他放松了不少,我们就这样开始聊起来了。

三、问题分析。

1. 职业技能单一。

小李在之前的工厂只学会了简单的流水线操作技能,这些技能在其他行业的通用性不强。

这就限制了他能够应聘的岗位范围,就像他只会用一种工具,而现在需要不同的工具来打开不同的就业之门,他却没有。

2. 自信心不足。

由于长期在流水线上工作,小李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其他能力,再加上失业的打击,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他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在找工作的时候看到招聘要求就觉得自己肯定不行,就像还没上场比赛就自己先认输了。

3. 缺乏求职技巧。

小李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一份吸引人的简历,也不知道面试的时候该怎么表现。

他之前找工作就是在工厂门口看看有没有招聘启事,然后进去问一下,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太落后了,就好比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找工作,他还在用传呼机呢。

四、服务计划。

1. 职业技能提升。

帮助小李了解当地就业市场需求,发现他对电脑操作有一点基础,于是为他联系了一个短期的办公软件培训课程。

这个课程就像是给他的就业武器库增添了几把新武器,让他有更多的本事去应对不同的工作岗位。

鼓励小李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一些与他感兴趣的行业相关的知识,比如他对物流行业有点兴趣,就推荐他看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入门书籍和线上课程。

2. 自信心重建。

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每当小李取得一点小进步,哪怕是简历上一个表述改得更好了,我都会大力夸奖他。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一一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贵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福祉和个体心理健康的专业,其实践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儿童保护、家庭咨询、老年关怀、残障服务、社区发展等。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将精选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案例一,儿童保护。

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异后,由于家庭暴力和经济困难,小明的父母无法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症状,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社会工作者介入后,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同时联系相关部门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援助。

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快乐,学业和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老年关怀。

李奶奶是一位独居的80岁老人,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定期上门探访,陪伴李奶奶聊天、做家务、购物,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老年人活动,让李奶奶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社会工作者的关爱和帮助下,李奶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案例三,残障服务。

小芳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她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歧视。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芳的家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社交训练计划,帮助小芳逐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倡导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关爱,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和宣传教育,促进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小芳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她的自信和独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每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工社会服务案例

社工社会服务案例

社工社会服务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我们社区里,有一位李大爷,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儿也去世了,就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生活。

李大爷身体不太好,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平时生活有不少难处。

而且因为长时间一个人,他变得有些沉默寡言,很少跟邻居们交流互动,整个人看起来很消沉。

二、服务对象需求评估。

1. 生活照料需求。

李大爷由于关节炎,行动不太方便,像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日常家务做起来有些吃力。

他需要有人定期陪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拿药之类的。

2. 心理慰藉需求。

长期独居使他内心很孤独,渴望有人陪伴聊天,分享生活点滴。

他对子女的思念也比较强烈,需要一个情感的出口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服务计划。

1. 组建关爱小组。

我这个社工就发动社区里的志愿者,组成了一个专门关爱李大爷的小组。

这里面有会做饭的王大妈,有懂医疗知识的张医生,还有几个热心肠的年轻小伙子。

2. 制定服务时间表。

我们安排好每天的任务。

周一、周三由王大妈去李大爷家帮忙做饭、打扫卫生;周二、周四由年轻小伙子陪李大爷去小区花园里散散步,晒晒太阳;周五则是张医生去给李大爷检查身体指标,看看血压啥的,顺便提醒他吃药的注意事项。

3. 开展心理陪伴活动。

我们每个周末都会组织一个小型的聊天聚会,就在李大爷家的小院儿里。

大家带上些小点心、水果,围坐在一起,听李大爷讲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我们也会分享一些社区里的新鲜事儿。

四、服务实施过程。

1. 生活照料方面。

王大妈可真是个热心肠,每次去李大爷家都像到自己家一样。

她知道李大爷爱吃软和的饭菜,就经常做些红烧肉炖得烂烂的,还有蒸蛋羹。

打扫卫生的时候,连墙角的蜘蛛网都不放过。

年轻小伙子们陪李大爷散步的时候可有意思了。

他们一开始不太会跟大爷聊天,就总是问大爷“您今天感觉咋样啊?”后来熟了,就开始聊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像什么手机游戏啊,李大爷虽然不懂,但是听着也觉得新鲜,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张医生每次去都特别仔细。

他给李大爷专门做了个小本子,记录每次的血压、心率这些数据。

社会工作法律案例(3篇)

社会工作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家庭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稳定。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将结合一起家庭暴力案件,探讨社会工作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二、案例简介小丽(化名),28岁,是一名家庭主妇。

小丽与丈夫结婚五年,育有一子。

婚后,小丽发现丈夫有家庭暴力倾向,时常殴打她。

起初,小丽忍受着丈夫的暴力,但情况愈演愈烈。

在一次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小丽向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1. 建立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小王(化名)首先与小丽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她的基本情况。

在初次访谈中,小王认真倾听小丽的诉求,尊重她的感受,给予她情感支持。

2. 评估风险,制定干预计划小王对小丽的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她面临着身体伤害、心理创伤、经济困境等多重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小王制定了以下干预计划:(1)心理疏导:为小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法律援助:协助小丽申请法律援助,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3)资源链接:为小丽寻找临时住所,确保她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4)社区支持:联系社区资源,为小丽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她融入社区生活。

3. 实施干预计划(1)心理疏导:小王每周为小丽提供一次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她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2)法律援助:小王协助小丽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为她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服务。

(3)资源链接:小王联系当地慈善机构,为小丽提供临时住所,并协助她办理相关手续。

(4)社区支持:小王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为小丽提供生活照料、就业信息等支持。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丽在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心理方面:小丽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自信心增强,能够勇敢面对家庭暴力。

2. 法律方面:小丽成功获得法律援助,丈夫被法院判决禁止家庭暴力。

专职社工典型案例

专职社工典型案例

专职社工典型案例小李负责的社区是那种老旧小区,邻里之间的关系有点复杂,就像一团乱麻。

小区里老人多,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对社区事务也不怎么上心。

社区环境也不太好,垃圾乱扔,公共设施破旧。

一、初次碰壁的社区活动。

小李刚到社区的时候,雄心勃勃地想搞个大型的社区联欢活动,促进邻里关系。

他又是贴海报,又是在社区群里发通知。

结果活动当天,来的人稀稀拉拉,大部分还是些好奇的小孩和一些退休没事干的大爷大妈。

那些年轻人一个影子都没见到。

小李就有点懵了,他拉住一个路过的大妈问:“大妈,您知道为啥年轻人都不来吗?”大妈白了他一眼说:“他们啊,都忙得很,哪有空来参加这个,再说你这活动都是我们老年人爱玩的,年轻人可不感兴趣。

”二、转机——了解需求。

小李这下知道了,搞活动不能想当然。

他就开始一家一家地走访,特别是那些有年轻人的家庭。

他发现年轻人其实也想参与社区事务,但是他们的需求和老人不一样。

年轻人希望社区能有更多健身设施,方便他们下班后锻炼;还有希望能有个共享书房之类的,能看书学习。

而且他还发现社区里有很多闲置的劳动力,一些退休的大爷是以前工厂的技术能手,还有些大妈手特别巧,会编织之类的。

三、对症下药的行动。

小李就开始对症下药了。

他先联系了一些企业,争取到了一些捐赠的健身器材。

然后在社区的一个小角落,打造了一个简易的健身区。

这一下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接着,他把社区里一间闲置的屋子改造成了共享书房。

里面的书一部分是社区居民捐赠的,一部分是他向图书馆申请的。

这个共享书房不仅可以看书,还经常举办一些读书分享会,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年轻人和小孩。

对于那些退休的大爷大妈,小李组织了一个“社区技能传承班”。

大爷们教年轻人一些简单的维修技能,大妈们教女孩子编织。

这样一来,不同年龄段的人就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四、最后的大成功。

随着这些小改变,社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好。

后来小李再组织社区活动的时候,来的人可多了。

有一次他组织了一个社区美食节,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

推选社会工作典型案例

推选社会工作典型案例

推选社会工作典型案例一、社区环境改善案例。

1. 案例背景。

在咱们那个老旧的阳光小区啊,以前那环境简直没法看。

垃圾到处都是,小区里的公共花园都快变成垃圾场了,花草都被踩得乱七八糟的。

而且那些个楼道里,堆满了居民们乱放的杂物,消防通道都被堵住了,这要是万一有个火灾啥的,可就麻烦大了。

2. 社工介入过程。

咱们社区的社工小李就出马了。

他先挨家挨户去做调查,了解居民们为啥把垃圾乱扔、杂物乱放。

有的居民说没有足够的垃圾桶,有的说不知道该把杂物放哪儿。

然后小李就开始组织居民开大会。

在会上,他那口才就发挥出来了,像个说书的一样,把小区环境差的危害说得清清楚楚,什么影响健康啦,房子贬值啦。

接着呢,他联系了环卫部门,在小区里增加了好几个垃圾桶,还专门设了垃圾分类的标识。

对于楼道杂物,他又找来了一个小仓库,让居民们把有用的杂物都放到仓库里去,没用的就扔掉。

为了让大家自觉遵守,他还制定了一个小区环境公约,组织了一个居民监督小组,谁要是违反了公约,就会被提醒。

3. 成果与影响。

你还别说,没过几个月,阳光小区就像换了个新模样。

垃圾都乖乖地进了垃圾桶,楼道里干净整洁,消防通道也畅通无阻了。

居民们在干净的花园里散步聊天,心情也好了。

这个案例就特别典型,说明社工只要肯用心,就能把一个乱糟糟的社区环境变得像花园一样美。

二、关爱弱势群体案例。

1. 案例背景。

在咱们社区有个王大爷,他是个孤寡老人,身体还不太好,患有心脏病和关节炎。

他住的房子又破又旧,家里那叫一个冷清。

平时他想买个菜、做个饭都特别困难,生活过得很艰难。

而且他也没啥朋友,整天一个人待着,精神状态也不好。

2. 社工介入过程。

社工小赵知道了王大爷的情况后,就像王大爷的亲人一样开始照顾他。

小赵先联系了社区的维修队,把王大爷家破窗户、漏水的水管啥的都修好了。

然后他又组织了一群志愿者,每天轮流去王大爷家给他做饭、打扫卫生。

小赵还担心王大爷孤单呢,就联系了社区里几个同样是孤寡老人的,把他们聚在一起,搞了个老年小俱乐部。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 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社工个案案例:家庭暴力在某市A社区,社工B接到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报案电话。

报警者是一名邻居,报警内容是他们听到了来自一户家庭的尖叫声和物体撞击声。

社工B立即出发前往该家庭所在的地址。

社工B到达后,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开门,他们随即联络了警察前来协助。

经过与警察的合作,他们成功进入了家中。

社工B在进入时,发现现场的情况十分混乱,桌上、地上都是打碎的碎片和衣物。

他们发现家中有一位妇女受伤,额头上有一道伤口在流血。

她非常惊慌,不敢说话也不敢看社工B。

社工B察觉到她的恐惧和困惑,开始通过温柔的声音和亲切的表情来和她建立联系。

他们告诉她他们是来帮助她的,她可以保持安全,不用害怕。

接着,社工B开始询问妇女的安全情况,询问她是否受到家人的虐待。

妇女开始有些犹豫,最开始时只是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随着与社工的交流,她开始逐渐打开心房并讲述了她被家人长期虐待的经历。

妇女告诉社工B,她的丈夫酗酒成性,每次在喝醉后都会对她动手动脚,甚至也不放过孩子。

而她一直忍耐着,不敢报警或寻求帮助,因为她害怕失去孩子,也担心社会对她的偏见。

社工B听完妇女的叙述后,对她的勇气和坚强表示钦佩,并告诉她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虐待,她和孩子有权利过上安全的生活。

社工B随即与警察一起协助妇女报案并获得法律保护。

接下来,社工B给妇女提供了一些紧急援助,包括提供临时住所、食物和衣物,并向她提供了各类家庭暴力应对的支持和指导资料。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社工B多次拜访了妇女,并与她进行个案工作。

他们一起探讨了她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她恢复经历暴力后的心理创伤和重新建立自信。

同时,社工B也联络了相关部门和机构,为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确保她能够获得合法的庇护和财产保护。

社工B还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支持,帮助她找到稳定的工作并实现经济独立。

通过社工B的帮助和支持,妇女最终成功脱离了家庭暴力的困境。

她重新找到了自我,过上了安全、独立、有尊严的生活。

法律援助社工案例(3篇)

法律援助社工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女士,30岁,居住在某市,是一名普通职员。

2018年,张女士与丈夫小李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然而,由于家庭琐事和性格不合,两人感情逐渐破裂。

2019年,张女士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离婚并抚养孩子。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女士遇到了诸多困难,于是寻求法律援助。

二、案件分析1. 法律援助需求张女士在离婚案中,面临着以下法律援助需求:(1)了解离婚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以便在诉讼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了解离婚案件的诉讼程序,确保诉讼过程顺利进行;(3)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提高胜诉的可能性。

2. 案件特点(1)家庭矛盾突出,涉及孩子抚养问题;(2)离婚案件涉及财产分割,可能引发财产纠纷;(3)张女士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需要专业法律人士提供指导。

三、法律援助过程1. 接受援助张女士通过当地法律援助机构了解到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于是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了申请。

经审核,张女士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了一名专业律师。

2. 律师介入律师在接受援助后,对张女士的离婚案件进行了详细了解,包括家庭背景、感情状况、财产状况等。

律师向张女士讲解了离婚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帮助她了解自身权益。

3. 制定诉讼策略针对张女士的案件特点,律师制定了以下诉讼策略:(1)在离婚诉讼中,争取抚养孩子的权益;(2)在财产分割中,争取合理分配夫妻共同财产;(3)在诉讼过程中,注意保护张女士的个人隐私。

4. 协助诉讼律师协助张女士收集证据,包括婚姻登记证明、子女出生证明、财产清单等。

同时,律师代表张女士出庭应诉,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5. 案件调解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律师积极与对方沟通,争取达成调解。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张女士成功离婚,并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

四、案例总结本案中,法律援助社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张女士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帮助,使其在离婚案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以下是本案的启示:1. 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 专业律师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受援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3. 法律援助社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受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援助服务。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养老院里呀,住着一位李大爷。

这李大爷呢,以前可是个特别精神的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呢,是个老英雄。

但是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太行了,再加上子女都在外地,不能经常陪伴在身边,李大爷就变得有点孤僻了。

他整天就自己待在房间里,不怎么跟其他老人交流,对养老院组织的活动也没什么兴趣。

二、接案过程。

我作为养老院的社工,注意到李大爷这个情况后,就决定要和他建立个案关系。

我第一次去敲李大爷房间门的时候,那心里还挺忐忑的。

大爷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就赶紧笑着说:“大爷,我是咱养老院的社工呀,今天就是来跟您唠唠嗑儿的。

”大爷一开始有点冷淡,就说:“没啥好唠的,我就想自己静静。

”我可没被这冷水浇灭热情,我就说:“大爷,您可是英雄呢,我从小就崇拜英雄,您就给我讲讲您当年打仗的事儿呗。

”这一句话可算是说到大爷心坎儿里了,他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然后就把我让进了屋里。

三、问题预估与分析。

1. 孤独感。

大爷的子女不在身边,缺少家人陪伴,这在情感上让他觉得很孤独。

而且在养老院这个新环境里,他还没有真正融入进去,没有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

2. 心理落差。

大爷曾经是个很能干、很有活力的人,现在身体不行了,很多事情做不了,这种从能干到需要别人照顾的转变,让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从而变得有些消极。

四、服务计划。

1. 陪伴与倾听。

每周至少去李大爷房间三次,陪他聊天,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这不仅能让大爷感受到有人关心他,还能让他把心里的事儿都倒出来。

2. 社交融入。

鼓励大爷参加养老院的集体活动。

我先从比较小型、轻松的活动开始,比如下棋小组。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看这下棋啊,就跟打仗似的,得有策略。

您这么聪明,去给他们指点指点呗。

”然后我就陪着大爷去参加了下棋小组,还给他介绍了几个同样喜欢下棋的老伙伴。

3. 重拾兴趣。

了解到大爷以前喜欢写毛笔字,我就从仓库里找来了笔墨纸砚,送到大爷房间。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这一手好字可不能荒废了呀,您要是写好了,咱还能在养老院办个书法展呢。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问题的学科,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帮助个体或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社会工作案例的精选。

案例一,家庭暴力幸存者的救助。

小玲是一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她在咨询中向社会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遭遇。

社会工作者首先对小玲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她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接着,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玲寻找安全的住所,并联系法律援助机构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最后,社会工作者还为小玲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帮助,帮助她重新融入社会。

案例二,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张是一位丧偶的老人,他孤独地生活在家中,没有子女孝顺。

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和交谈,了解到老张的实际需求。

他们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老张,陪伴他聊天、散步,帮助他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张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照料,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案例三,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小明是一名青少年,他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滑。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明的深入沟通,了解到他的内心困扰和困难。

他们为小明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重拾自信。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与学校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了关爱和教育计划,为小明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这些案例只是社会工作中众多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都展现了社会工作者们的责任与担当。

在社会工作中,关爱与帮助是永恒的主题,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与关怀。

家庭教育社工_个案案例(2篇)

家庭教育社工_个案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均为国有企业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然而,小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且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家庭教育和学习状况,社区社工决定对小明进行个案辅导。

二、问题分析1. 学习问题:小明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 性格问题: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缺乏自信,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

3. 家庭教育问题:小明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沟通。

4. 社交问题:小明在社交场合表现出紧张、拘束,难以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干预目标1. 提高小明学习成绩,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小明良好的性格,增强他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3.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4. 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融入集体。

四、干预措施1. 学习辅导:社工定期与小明进行学习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鼓励小明参加兴趣小组,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2. 心理辅导:社工对小明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通过游戏、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小明改善性格,增强自信心。

3. 家庭教育指导:社工定期与小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社交技能培训:社工组织小明参加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他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提高社交能力。

五、干预过程1. 初步接触:社工通过与小明的父母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学习、性格、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干预方案。

2. 深入了解:社工与小明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和期望,调整干预方案。

3. 执行干预:社工按照干预方案,对小明的学习、心理、家庭教育、社交等方面进行干预。

4. 跟踪评估:社工定期对小明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方案。

社会工作失独老人个案服务案例范文

社会工作失独老人个案服务案例范文

社会工作失独老人个案服务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张大爷(化名),68岁,是一位失独老人。

他唯一的儿子在几年前因意外离世,这对张大爷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从那以后,张大爷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开朗乐观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与外界接触。

他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关节炎。

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张大爷的情况,于是联系了我们社工机构,希望我们能够为张大爷提供一些帮助。

二、问题预估。

1. 心理创伤与孤独感。

儿子的突然离世让张大爷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每天看着儿子的照片发呆,晚上也常常失眠,脑海里都是儿子的影子。

由于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张大爷在家庭关系上变得非常孤独。

他没有了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2. 社交隔离。

张大爷自从儿子去世后,就不再参加社区的活动,也很少和邻居们打交道。

以前经常一起下棋聊天的老伙伴们来家里找他,他也总是闭门不见。

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害怕别人提到孩子的话题,所以选择逃避社交。

3. 健康问题。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缺乏运动,导致张大爷的高血压病情有些不稳定。

他也不太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一个人吃饭没有什么胃口,常常随便对付一口,这对他的身体恢复很不利。

轻微的关节炎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也会让他疼痛难忍,但他又不愿意去医院定期检查和治疗。

三、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1 3个月)建立与张大爷的信任关系,让他愿意接受社工的服务。

缓解张大爷的孤独感,鼓励他与外界有一定的接触,比如和邻居简单打个招呼。

改善张大爷的饮食习惯,确保他能规律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2. 中期目标(3 6个月)帮助张大爷处理部分心理创伤,能够面对儿子去世的事实,减少过度的悲伤情绪。

促进张大爷恢复一定的社交活动,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小型老年人健康讲座。

监督张大爷对高血压和关节炎的治疗,提高他的健康管理意识。

3. 长期目标(6 12个月)帮助张大爷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让他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

社工部优秀案例

社工部优秀案例

社工部优秀案例在我们社区的角落里,住着一群容易被忽视的孤寡老人。

他们就像被时光遗忘的星星,孤独地闪烁着。

我们社工部就像一群寻找星星的孩子,决心让这些老人重新绽放光彩。

一、案例背景。

我们社区有一位李大爷,老伴儿早早就走了,孩子又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

李大爷每天的生活就是简单地做做饭、看看电视,几乎没有什么社交活动,整个人都显得很消沉。

每次看到他那落寞的背影,我们社工部的小伙伴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二、介入过程。

1. 初次接触。

我们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和满满的热情敲响了李大爷的门。

刚开始,李大爷对我们还有些防备,毕竟是陌生人嘛。

但是我们可不会轻易放弃,就像推销快乐的小天使一样,我们开始和大爷唠家常。

从天气说到菜市场的菜价,慢慢地,大爷紧绷的脸放松了下来,话匣子也打开了。

2. 个性化关怀。

了解到李大爷喜欢下棋后,我们社工部专门组织了一场社区象棋比赛,还特意邀请李大爷参加。

大爷一开始还推脱,说自己好久没下了,怕下不好。

我们就鼓励他:“大爷,您这是深藏不露呢,就当是和老朋友们娱乐娱乐。

”比赛那天,大爷可精神了,和其他老人在棋盘上杀得难解难分。

看到大爷那专注又开心的模样,我们知道我们找对了方向。

3. 建立社交圈。

光下棋可不够,我们还想让大爷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于是,我们挨家挨户地动员社区里的其他老人和志愿者,一起成立了一个“老年互助小组”。

这个小组可厉害了,大家轮流组织活动,今天去公园散步赏花,明天一起包饺子。

李大爷在这个小组里结交了不少新朋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4. 持续跟进。

我们可没有把大爷丢在一边不管哦。

每周都会有社工去看望李大爷,问问他的身体情况,了解他在互助小组里的趣事。

有一次,大爷感冒了,我们知道后,马上联系了社区的医生上门给他看病,还给他熬了粥。

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就像我的亲孩子一样啊。

”三、成果与影响。

经过我们社工部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大爷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再是那个整天闷在家里的孤独老人,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活跃分子。

精防社工个案案例

精防社工个案案例

精防社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

阿强,男,35岁,未婚。

几年前因为遭受了一次重大的职场挫折,再加上感情上也受到打击,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之后就一直住在父母家里,靠父母照顾日常生活。

阿强平时不爱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有时候还会突然自言自语或者无端发笑,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

二、接案过程。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躲在房间里,只露出半张脸偷偷看着我。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说我是来和他做朋友的,他却一声不吭。

阿强的父母在旁边无奈地叹气,说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让阿强好起来了。

我告诉他们别着急,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阿强。

三、问题评估。

1. 社交障碍。

阿强由于患病,对与人交往产生了恐惧心理。

他觉得周围的人都会嘲笑他,所以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使他缺乏社交技能的锻炼,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正常交流。

2. 自我认知偏差。

阿强因为患病,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他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拖累了父母,整天都很消沉。

3. 病情管理问题。

阿强有时候会抗拒吃药,觉得吃药让他很不舒服,这就导致他的病情时不时地反复。

四、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

建立与阿强的信任关系,让他能够接受我的帮助。

改善阿强抗拒吃药的情况,稳定他的病情。

2. 中期目标。

提升阿强的社交技能,帮助他结交一两个朋友。

纠正阿强的自我认知偏差,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3. 长期目标。

帮助阿强重新融入社会,找到一份适合他的简单工作或者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五、介入过程。

# (一)建立信任关系(第1 2周)1. 我每周都会去阿强家两三次,每次都给他带一些小零食,像他以前爱吃的薯片或者小糖果。

刚开始的时候,阿强还是对我很警惕,但是我也不着急,就坐在客厅里跟他父母聊天,偶尔会跟他搭话,说说今天天气之类的小话题。

2. 有一次,我发现阿强在偷偷看我带来的一本漫画书,我就主动把书递给他,说:“阿强,你要是喜欢看就拿去看吧。

”阿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

社会工作典型案例3

社会工作典型案例3

社会工作典型案例3第一篇:社会工作典型案例3戒毒社会工作案例一、案主基本情况姓名:殷某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年1月;文化程度:初中;婚姻状况:离婚;户籍所在地:X区y路x号;职业:目前无业1990年5月因盗窃被收容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1997年7月因吸毒被强戒三个月。

1998年3月因注射毒品收容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二、工作情况(一)专业关系的建立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殷某某所住居委干部的充分走访,社区工作者对殷某某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根据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开展工作。

社区工作者:你好!互相认识一下,我是禁毒社区工作者,我的工作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原吸毒人员彻底远离毒品。

案主:我要你帮什么?以前街道干部谁来关心我?社区工作者:我们是禁毒专业人员,以后我们会互相了解。

案主:吸毒真是害人啊!想当初做生意有点钱,感觉上档次才抽起这个。

朋友圈里都在弄,自己就跟着弄了。

社区工作者:你是跟他们接触到毒品的对吧?案主:是的,那时候吸海洛因是有钱人做的事情。

我又喜欢炫耀,觉得光有钱却不做有钱人做的事情很没面子,然后就在朋友的劝诱下试了试。

一开始还没有上瘾,后来就不行了。

社区工作者:吸毒是个无底洞,你辛苦赚来的钱就是这样没了吧?案主:可不是啊!毒品这玩意不要太费钱!我很快就变的一无所有。

社区工作者:你现在家庭怎样?孩子多大了?案主:老婆88年离婚去日本了,小孩85年生的。

社区工作者:小孩跟谁?案主:跟我,他妈妈不要,都是我带他。

社区工作者:那你真不容易!觉得生活上很艰难是吗?案主:对啊,工作没有,又没有经济收入,靠女人吃饭!这种日子也不好过社区工作者:又有女朋友了?打算结婚吗?案主:结啥婚?在一起玩玩呗。

这东西我有三年多不碰了,你们可以随时带我尿检,绝对没问题。

社区工作者:好的,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配合!今天就这样,改天再聊?案主:谢谢你们,今后有人关心了!通过与案主谈心,找到工作切入点是帮助其彻底戒断毒瘾、改善经济困难。

优秀老年社工个案案例

优秀老年社工个案案例

优秀老年社工个案案例一、背景介绍。

李大爷,70岁,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倔老头”。

老伴儿去世后,他就变得越来越孤僻,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和邻居们也很少交流。

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虽然经常打电话,但老人总是没说几句就挂断。

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李大爷对社区组织的活动也不感兴趣,甚至还会拒绝社区志愿者的上门探访。

二、接案。

我作为社区的老年社工,在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决定主动去拜访他。

第一次上门的时候,我在门口敲了好一会儿门,李大爷才不耐烦地打开门,问我有什么事。

我满脸笑容地说:“李大爷,我是社区新来的社工,专门来看看您呢。

”李大爷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看的,我不需要你们关心。

”然后就想关门,我赶忙把脚伸进去(当然这有点小危险,不提倡哈,但当时也是着急),笑着说:“李大爷,您先别关门呀,我就跟您聊两句,我听邻居说您以前可厉害了,我想听听您的故事呢。

”也许是“厉害”这个词让李大爷有点心动,他犹豫了一下,让我进了屋。

三、预估。

在和李大爷的聊天中,我发现他其实内心很孤独,老伴儿的离去对他打击很大,他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了。

而且他对新事物有抵触情绪,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和年轻人也没什么共同话题。

他拒绝社区活动和探访,是因为他害怕被同情,觉得那是一种怜悯。

四、计划。

1. 短期计划。

每周去李大爷家拜访两次,每次和他聊一个小时左右,话题就从他的过去开始,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给李大爷带一些他这个年代的小零食,像麦芽糖之类的,拉近关系。

2. 中期计划。

邀请李大爷参加一些简单的社区活动,比如老年人书法比赛的观摩活动。

先从观摩开始,让他慢慢适应人群。

教李大爷使用智能手机的一些简单功能,比如看新闻、听戏曲,让他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3. 长期计划。

鼓励李大爷加入社区的老年兴趣小组,像象棋小组或者老年合唱团,让他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建立李大爷和子女更紧密的联系,让子女多回来看看,或者定期视频通话。

五、介入过程。

1. 建立关系。

家庭教育社工案例(3篇)

家庭教育社工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教育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

本案例以一位家庭教育的社工介入为例,探讨家庭教育社工在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中的作用。

二、案例概述案例中,小丽(化名)是一名8岁的女孩,父母均为上班族,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然而,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性格内向,与同学关系紧张。

在了解到小丽的情况后,社区家庭教育社工决定介入,帮助小丽及其家庭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问题诊断社区家庭教育社工通过与小丽的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到以下问题:(1)家庭教育观念错误。

小丽的父母过于注重物质生活,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导致小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小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厉,缺乏耐心和关爱,导致小丽产生逆反心理。

(3)亲子关系紧张。

由于工作繁忙,小丽的父母很少陪伴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小丽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2. 家庭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小丽家庭的教育问题,社区家庭教育社工制定了以下干预措施:(1)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为小丽的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2)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根据小丽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

(3)开展亲子活动。

定期组织小丽及其家庭参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缓解亲子关系紧张。

(4)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小丽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 家庭教育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干预,小丽家庭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1)家庭教育观念转变。

小丽的父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小丽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在社工的指导下,小丽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逐渐提升。

(3)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编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着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
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包括情感支持网络;
(5)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如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等。

案例二: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系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
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
小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被要求来见社会工作者。

从四年级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处于下游水平。

他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太安静,有些孤僻”。

他连续几个寒暑假都参加学习辅导班,但是仍旧没有提高成绩。

老师告诉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学习再不改善,很可能没法升级。

在社会工作者与小明谈话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描述得很简单:“都是因为老师,他们整天冲着我叫喊,让我怎么好好学习?我告诉语文老师没有完成预习时,她就说我太偷懒,太笨。

如果他们都认为我是哑巴,怎么能够指望我学到东西?”在进一步深谈后,小明用一种沉静、闷闷不乐的声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脑子不用指望有什么出息了,我思维慢,老师也无能为力。

只要想起学校我就心惊胆战,我还怕自己会在课堂上说出什么愚蠢的话来让人笑话我。


社会工作者单独会见了小明的父母,对于为什么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问题,他们很快就补充了自己的观点。

母亲承认,当她听到小明说不想去学校或者不会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他;不过她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问题。

可以看得出来,父母对小明都很生气。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由哪些?
上述案例中,小明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其个人、家庭和学校系统中反映出来:(1)如何改善小明自卑、缺乏自信、孤僻的心理状态,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2)如何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3)如何改善小明与父母缺乏沟通的现状,避免母亲对他学业不好的过度责骂;(4)如何改善小明在校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

2、针对小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介入策略:(1)社会工作者为小明进行情绪疏导,鼓励他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重要。

(2)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有针对性制定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3)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及亲自沟通技巧。

目的在于让他们多倾听小明的需要,了解小明的想法,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

要求小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明,帮助解决小明学习上的难题。

(4)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组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老师进行沟通。

一方面,让老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明,避免对学生以侮辱性词汇形容,如“你太笨”等;另一方面,争取老师对小明朋友的支持,鼓励小明与同学交往,同时也在学生面前肯定小明的进步与努力。

案例四:
阿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被判刑,后死在狱中,剩下姐姐和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1999年姐姐结婚出嫁,为筹办姐姐的婚事,母亲到处筹款借钱,给生活拮据的家庭添加了债务。

2000年,阿芳从职校毕业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

为还债务,她经常替小姐妹们加班,也不舍得为自己购置时髦的衣服。

慢慢地,阿芳观察到经常出入于宾馆、打扮时髦的女性及其她们的生活方式,阿芳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偷偷做起了卖淫女。

母亲看到打扮得日渐妖艳、神情懒散的女儿,心里很着急。

当母亲得知女儿已辞退工作偷偷卖淫时痛哭流涕,找到社工站请求社工救救女儿。

问题:1、阿芳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阿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生活现状与生活欲望之间的不协调;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生活观的问题。

2、针对阿芳的困境,作为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介入?
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是:(1)与阿芳沟通,在交谈中让阿芳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比较卖淫前后的生活变化,明白“穷”与“富”的生活和社会尊重度的关系;(2)通过与阿芳的交流,挖掘阿芳的兴趣爱好各特长,努力帮助她克服虚荣心,正确处理欲望与生活现状之间的关系;(3)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成功女性的案例和榜样的力量,对阿芳进行励志方面的辅导,使她增强意志,鼓励她自强、自立;(4)与阿芳母亲沟通,使其多关心阿芳,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正确定位,共同克服虚荣心;(5)帮助阿芳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辅导,增强她的职业能力,并利用社会资源为阿芳寻找合适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