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引言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制度的制定1.安全制度的目的–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经营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合规法律法规的要求2.安全制度的适用范围–所有生产经营场所–所有设备和设施3.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安全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巡检和检查–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二、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1.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要求在生产经营场所内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2.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在生产经营场所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标识和标志要与员工的安全培训相匹配3.安全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对生产经营场所内使用的安全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4.灭火设备的摆放和管理–按照合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生产经营场所内配置适量的灭火设备–对灭火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5.安全培训和教育–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三、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必须按照厂家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2.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使用–保养和维修记录要详细,明确责任人3.设备的更新和更新–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和更换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评估和决策4.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5.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处理–对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及时处理,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四、设施安全管理1.厂房和办公室的布局和设计–厂房和办公室的布局要符合安全要求,合理设置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设计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便于员工的辨识2.环境和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厂房和办公室,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合理安排储存和处理危险品3.能源管理–对电力、水、气等能源的使用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设备的用电安全要符合相关标准4.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对厂房和办公室内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5.废物和废水的处理–合规处理废物和废水,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五、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定期安全巡检和检查–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对责任人进行追责3.外部监督和检查–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安全监督和检查–配合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和审计六、紧急事故应急预案1.制定紧急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要体现科学和有效的处置措施2.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根据演练和评估的结果修改和完善预案3.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组建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结论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关键。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合、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场合的安全,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并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事件,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生产经营场合、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管理标准2.1 生产经营场合安全管理1.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场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职责,订立相应管理措施,确保场合的安全与防范。
2.生产经营场合的选择、布局和装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确保建筑结构、照明、通风、电气以及消防设施等符合标准,并确保隐患得到及时修复。
3.确保场合的出入口的通畅和安全,订立进出场合的管理制度,落实门禁、门卫保安等安全措施。
4.针对生产经营场合的不安全源、安全风险等进行全面认定和评估,并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紧急疏散和自救本领。
2.2 设备安全管理1.企业应依照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并定期进行设备检验、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并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2.设备的选购、安装和调试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3.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立设备操作员岗位,并组织培训和考核,定期更新操作手册,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
4.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订立保养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执行频率,及时维护和修理故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设施安全管理1.企业应建立健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办公场合、厂房、库房、车辆等设施进行安防规划和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和保护。
2.对于生活区域、洗手间、食堂等公共设施,应定期检查和清洁,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标识等。
3.维护设施的卫生与乾净,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处理并记录异常情况,保持环境乾净,避开引发安全事故。
三、考核标准1.对于生产经营场合的安全管理,可依据以下指标进行考核:–场合安全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满性,责任分工是否明确;–事故应急预案的订立和演练情况;–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和依据为保障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维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1.生产经营场所责任人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
3.生产经营场所的员工应当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自身安全,并发现不安全行为和隐患应及时上报。
三、生产经营场所安全基础设施1.灭火系统:(1)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灭火。
(2)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供应足够的灭火水源。
2.通风设施:(1)保证生产经营场所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正常的温度。
(2)定期清理通风设施,以确保其畅通无阻。
3.照明设施:(1)保证生产经营场所的照明设施正常运行,以提供安全有效的照明条件。
(2)定期检查和维修照明设施,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1.设备和设施的规范使用:(1)员工应按照设备和设施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2)不能滥用设备和设施,以免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2.设备和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1)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2)将设备和设施的维护情况记录在册,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废弃设备和设施的处理:(1)废弃设备和设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乱堆乱放。
(2)废弃设备和设施的处置应经过环保部门的批准,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巡视1.定期进行安全巡视:(1)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和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巡视记录应如实填写,并及时整改不安全行为和隐患。
2.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1)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目的:通过加强对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责任:本单位领导层要对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负总责,各级管理人员要负责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工作,员工要严格按照安全制度和规定要求操作、使用设备和设施。
第五条监督: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员工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设备和设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第六条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符合以下安全管理要求:1. 建筑结构稳固,无倾斜、开裂等缺陷。
2. 地面平整,无坑洼、凹凸不平等隐患。
3. 安全出口设置合理,清晰标识,便于疏散。
4. 防火设施完备,消防器材齐全,易于使用。
5. 电力设施合规,电线、插座等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无松动、裸露等现象。
6. 化学品存储区域符合安全管理规范,设有明确的标志和防护措施。
7. 机械设备操作区域有合适的防护设备和安全警示标识。
8. 生产排放物有合法的处理措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9. 生产噪音、振动等有合适的控制措施,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第七条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1. 定期进行场所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检查记录和整改报告。
2. 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场所安全,明确工作职责和安全任务。
3. 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装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建立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明确禁止、警告等安全提示。
6. 制定灾难、事故应急预案,做好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引言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顺当进行的紧要规范和保证,其紧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订立和执行程序、实在管理措施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企业供给参考和帮忙。
第二部分:必要性安全管理制度的订立和执行对于各类企业而言都至关紧要。
依据安全生产的基本准则,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订立现行的安全生产制度,并通过制度的执行,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
充分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规避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和隐患,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制度的严格执行还能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激发员工自发遵守制度遵守规范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第三部分:订立和执行程序安全管理制度的订立和执行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管理制度的范围和目标、组建制度订立工作组、收集安全管理资料、订立制度文本、审核、发布、培训、执行跟踪和修改完善。
(一)确定管理范围和目标:首先要明确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包括哪些方面,例如厂区安全、设备维护保养、安全培训等,并设置实在目标和管理指标。
(二)组建订立工作组:一般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牵头,由各部门主管、安全环保等专业人员构成订立工作组,全面搜集资料,订立制度文本。
(三)收集安全管理资料:首先要了解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同时进行现场调研,搜集其他相关资料。
(四)订立制度文本:依照已经搜集到的安全管理资料和有关规定,订立出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五)审核、发布:经过订立工作组审核后,进入审核发布阶段,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审批并颁布。
(六)培训:对全部产业群体进行制度的培训,确保员工能正确地操作制度。
(七)执行跟踪:严格执行制度,实施跟踪掌控,不断改进制度。
(八)修改完善:不断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碰到问题随时修改完善。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 管理目的和范围1.1 管理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事故风险,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1.2 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经营场所的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厂房、仓库、生产线设备、机器设备、办公设备、供电设备、供气设备、供水设备、供暖设备等。
2. 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2.1 设备和设施保养2.1.1 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定期维修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正常。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升级,时刻关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运行状态,如有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可持续运行。
•对于不能正常运转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1.2 设施保养•对于建筑物、管道、电缆、空调等设施,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保持设施干净、整齐、美观,定期进行保洁消毒。
•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如修缮墙面、更换灯具等。
2.2 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维护2.2.1 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防止灰尘积累造成设备故障。
•定期更换设备耗材,如滤网、灯泡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生产经营中常用的设备,要进行全面的设备维护记录,随时掌握设备状态。
2.2.2 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对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换、修缮设施。
•根据使用需要,对设施进行调整、改造、升级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2.3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保护2.3.1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护•按照行业和政府的规定,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护进行必要的加强。
•对于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设备和设施,要建立管控制度,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操作。
•设备和设施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各种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的使用环境。
2.3.2 设备和设施的消防保护•设备和设施内部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以备火灾应急。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
第二章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第四条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第五条确保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需落实以下措施:(一)履行消防安全义务,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检查。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工作权限。
(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四)组织进行生产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六条生产经营场所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标识:(一)设立明确的安全标识牌,包括安全出口、危险区域、紧急避难等。
(二)设置明显的紧急电话和求救装置,方便员工报警和求助。
第三章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七条本单位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八条确保设备的安全需落实以下措施:(一)设备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设备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定期检测和检修,及时消除隐患。
(三)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证书。
第九条设备必须有明确的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禁止擅自修改设备参数和进行不安全操作。
第十章设施的安全管理第十条本单位的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十一条确保设施的安全需落实以下措施:(一)设施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设施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栏杆、紧急呼救设备等。
(三)设施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4篇)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引言: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不含以上分段语句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2. 成立安全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安全负责人、工会代表等组成,定期开会讨论安全管理事宜;3. 设立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并检查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情况。
二、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控制措施1. 安排专人负责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控制工作;2.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3. 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生产经营场所的监控控制。
三、设备的安全管理1. 设立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和修理;2. 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3. 做好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设施的安全管理1. 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2. 定期维修和保养设施,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3. 做好设施的消防安全管理,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五、应急管理1.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2.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3.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培训员工基本的急救知识。
六、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1. 开展员工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2.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熟悉安全规章制度;3.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七、安全奖励和惩罚措施1. 对安全工作出色的员工予以奖励和表彰;2.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予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警示他人。
综上所述,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安全控制措施的掌握、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奖励和惩罚措施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和稳定,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第三条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进行分类,并按照管理要求实施安全管理。
第四条安全管理应当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风险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处理,促进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五条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执法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六条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应当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委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第七条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能力和知识,及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应当及时了解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状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确保整改到位。
第九条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应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预案练习,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条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应当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发生的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生产经营场所的设备和设施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也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和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经营场所的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机床、生产线等)•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仪器设备(测量仪器、测试设备等)•建筑设施(门窗、楼梯、消防设施等)3. 管理要求3.1 设备/设施需求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应满足生产工艺和安全要求;•办公设备/设施应满足工作需要和相关安全规定;•选型采购时应考虑质量、技术、安全、环保、经济等综合因素;•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设备/设施保养和检修记录应打印并保存,方便查阅管理。
3.2 设备/设施存放管理•生产、办公、仪器设备应分别存放,不得存放于不相关场所;•存放场所应注意防盗、防火、防潮、防尘等安全措施;•冷热设施(如空调、加热器等)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3.3 设备/设施使用管理•设备/设施使用期间应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设备/设施使用前应检查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禁止超时、严酷、超负荷、非法使用设备/设施;•使用设备/设施前,涉及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禁止未经授权、不会使用设备/设施的人员进行操作;•设备/设施故障、失灵应立即停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4 设备/设施检查管理•每日、每班次、每周定期检查设备/设施,消除故障;•对异常设备/设施及时进行处理和修理,确保安全恢复;•检查前应调取设备/设施使用记录,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对于检测不合格设备/设施,应立即予以清理、整改或者提出报废建议。
3.5 设备/设施保养管理•设备/设施保养应遵循制造厂家的技术规定或者行业规范;•对于有特殊要求、较为复杂的设备/设施,应进行专项保养;•设备/设施保养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证保养标准和质量;•工艺设备/设施保养计划应作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当发现设备/设施存在长度时间不用或是被废弃的情况下,应及时对其进行清理、整理或是处理。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 简介本制度旨在确保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防范和减少人身、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产秩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
3. 责任人及职责3.1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责任人企业领导任命本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责任人,主要负责:1.制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负责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运作工作;3.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4.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管控工作;5.安排企业内部安全部门相关人员,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2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使用人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使用人是企业内各部门、车间等相关人员,主要职责如下:1.严格按照设备和设施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方法和设置;2.及时汇报设备和设施的异常现象,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3.负责设备和设施周围的卫生和清洁工作,防止污染设备和设施;4.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不得疏忽职责。
4. 管理要求4.1 设备和设施检查企业应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认问题消除后再投入使用。
4.2 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使用人应按照设备和设施的说明书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设备和设施的异常现象,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防止因设备和设施故障造成生产经营和办公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产秩序。
4.3 设备和设施的调试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调试结束后进行试运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后进行正式投入使用。
4.4 设备和设施的更换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使用寿命到达或有严重损坏的情况下,企业应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发生损失。
4.5 设备和设施的存放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存放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将设备和设施存放在相应的专用仓库、库房或专用房间内,防止受潮、受热;2.各类设备和设施应分门别类,数量清点,并标明设备和设施的规格、型号、编号、使用日期和存放地点;3.每个设备和设施的仓库、库房或专用房间应设置专人看管,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 介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场所、设备和设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管理制度的内容2.1 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2.1.1 安全环境的监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在安全达标的环境下进行。
因此,企业应当对生产场所进行常态化的安全监控,定期对生产场所的安全环境进行评估,以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1.2 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物的存在会对生产场所的安全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企业应当制定废弃物的处置计划和处置标准,并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2 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2.2.1 设备选型和购置企业在进行设备选型和购置时,应当兼顾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选择符合行业安全标准和企业实际需求的设备,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
2.2.2 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是设备保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当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时,应当注重设备的安全检查,并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2.3 设备的安全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是设备保持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操作设备,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转安全。
2.3 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2.3.1 设施选型和建设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型和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设施的安全性和生产的安全需求。
选择符合行业安全标准和企业实际需求的设施,并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建设和使用。
2.3.2 设施的日常维护设施的日常维护是设施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当制定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时,应当注重设施的安全检查,并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定管理制度只是第一步,真正有效的是制度的执行。
企业应当通过上述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为确保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的一套规章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预防事故和灾害发生,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这个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
1. 场所安全管理:包括对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防设施的设立和管理、危险物品的储存和处理、场所的清洁和维护等。
2. 设备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和维修等,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运作。
3. 设施安全管理:包括对生产经营设施、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检查、维护和维修等,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 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5. 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包括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演练等。
6. 安全监督与管理:包括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安全警示标识等的管理。
7. 安全记录和统计分析:对事故和安全问题的记录和统计分析,以便制定改进措施。
总之,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或组织为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而建立的
一套规章制度。
实施这些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和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规范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本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场所的设备和设施。
三、职责分工1. 生产经营场所负责人生产经营场所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职责,责任清晰,保证其有效实施。
同时要定期制定设备、设施的维保计划,并通过内部管理评估检查,不断完善制度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应当负责维护设备、设施,制定设备检修、保养、维护计划。
同时要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施的使用状态,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故障和异常,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如果无法进行修理或处理,应当及时上报生产经营场所负责人。
3.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制定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计划,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改进。
同时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应当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对于重要设备和设施,应当制定特殊保养计划,并加强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设备设施维修管理设备设施维修工作应当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记录应当准确记录,维修结果应当及时上报,并进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3. 设备设施保险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应当按规定对重要设备、设施投保保险,并确保保险及时购买和续保。
同时,要对投保的保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追查问题,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
4. 设备设施安装、拆卸、移动管理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装、拆卸、移动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按照规定程序完成相关手续和文件的办理。
5. 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场所应当制定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责任。
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设备是公司的物质技术基础,公司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坚持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相结合,预防为主,使用、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2、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公司各级领导要重视设备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4、设备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5、本公司生产用设备统一由生产部门管理。
其工作内容包括对设备规划、造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6、生产部门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l)对全厂生产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
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有关规定;实现设备管理的下述指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85%以上;主要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无重大设备事故。
(2)协调好生产和维修的关系,搞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修理工作,组织好维修备件的生产和供应。
生产中不允许拚设备。
(3)要根据上级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目标,负责制定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根据企业长远或年度经营的方针、目标,提出对本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指标;布置检查设备维修、更新改造等管理工作,协调横向关系;掌握及正确使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设备修理费用。
组织审定设备大修理和更新改造计划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拟定费用预算;负责组织对职工进行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教育及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维修竞赛活动,抓典型,总结推广先讲经验;对重大设备事故的处理作出决定。
2023年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2023年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责任和机构1. 公司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处理事故和隐患。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公司领导班子负总责,各级领导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1. 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保证明火禁区设置和管理达到规定标准。
2. 生产经营场所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3. 生产经营场所必须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4. 生产经营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险区域、禁止区域等,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四、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1. 各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员工按规程操作,不得擅自违反操作规程。
2. 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员,负责监督、指导员工的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安全事故和隐患处理1.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和隐患报告制度,员工发现安全事故和隐患需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做出处理决策,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
3. 发生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并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整改,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检查和评估1. 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2. 安全管理部门必须组织安全评估,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安全生产法》对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有关的设备、设施,应有完备的安全装置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关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特种设备必须由指定专业生产厂家生产并取得安全许可证才能投入使用;应按有关规定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检测管理,淘汰不安全的设备、设施,以确保生产经营场所及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
1.设备、设施设计与制造的安全保障(1)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
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2)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342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安全生产法》对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有关的设备、设施,应有完备的安全装置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关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特种设备必须由指定专业生产厂家生产并取得安全许可证才能投入使用;应按有关规定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检测管理,淘汰不安全的设备、设施,以确保生产经营场所及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
1.设备、设施设计与制造的安全保障(1)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
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2)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023年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2023年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促进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确保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运营单位,包括工厂、工地、建筑、办公室等各类场所和设备。
所有员工和承包商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责任1.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应当确保其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评估、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事故调查等工作,必须具备相关职业素质和技能。
3. 所有员工和承包商都应当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安全评估与预防措施1. 所有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环境评估、设备评估、工艺评估等,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2. 根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安装防火设备、安装监控设备、改善通风系统等,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3. 定期对场所、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故障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四、员工安全培训和管理1.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安全培训,包括基本安全知识、应急逃生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2. 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对特定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安全知识培训,事故预防培训等。
3.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员工行为,禁止酒驾、毒驾和违章行为。
五、应急预案和演练1. 根据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和灾害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在事故和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1. 任何事故和灾害发生后,必须立即报告至安全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启动事故调查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003-82 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
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安全生产法》对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有关的设备、设施,应有完备的安全装置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关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特种设备必须由指定专业生产厂家生产并取得安全许可证才能投入使用;应按有关规定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检测管理,淘汰不安全的设备、设施,以确保生产经营场所及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
1.设备、设施设计与制造的安全保障
(1)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
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
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2)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有关安全设备设计、制造的安全要求,国家或行业部门已颁发了有关的安全标准,设计、制造单位必须执行。
2. 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测的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
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根据这条规定,安全设备使用安全保障应包括安装使用方面的空保障和维护、保养、检测、管理方面的安全保障。
(1)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
设备安装好后,应逐项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的安全项目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静态检查项目在设备不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如设备表面安全性、安全防护距离等;如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可动部件安全防护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设备运行中尘毒、易燃等的产生情况等。
(2)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要求
安全设备使用应建立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操作证制度,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3)设备安全检测的要求
安全检测是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预测设备运行变化趋势的有效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避免安全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保证生产经营安全。
(4)设备的报废与淘汰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设备经长期运行使用,不断磨损、老化,生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不断下降对这些设备就应进行报废处理以避免因设备不安全而引发事故。
《安全生产法》从法律上对设备的报废、淘汰制度加以确认,有利于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设备报废或淘汰后,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已报废、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与设备。
(5)建立设备安全档案
设备的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为生产经营单位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了解设备运行
状态,为设备安全检查、检测、故障诊断、隐患整改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3. 特种设备实行安全许可证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
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易发生事故而危及生命安全、对管理有特殊要求的一类设备,如锅炉、压力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架空索道等。
对特种设备,国家制定专门的管理规定,实行安全使用证制度,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具有设计或生产特种设备的许可证。
对特种设备,国家通常采用定点生产由具备生产能力的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发给生产许可证,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生产特种设备。
(2)检测、检验机构肯有专业资质证。
特设备的检测、检验通常要专门的检测设备,测定要求高,测定过程规范。
为了保证检测检验质量,防止因检测精度不够或检测错误而导致特种设备使用中发生事故,必须由具备检测技术力量,并经认证取得专业资质证的机构进行。
其他没有取得专业资质认证的单位,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
(3)安全使用证。
首先,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安装,有的要求安装图(如锅炉房)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安装;其次,安装完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调试通过后才能试运行;最后,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申报,并申请安全使用证,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才能正式投入运营。
本制度自批准日起正式实行。
拟制:审核:批准:
珠海东精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月日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