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说课《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fd9abcc1c708a1294a4402.png)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f764d471fe910ef12df8f3.png)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A model essay on the teaching draft of the nat ure and use of oxyge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 emistry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章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篇章1: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促使化学不断的发展,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
因而,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而产生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学生猜想、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而且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增大了课堂容量,整个教学过程以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制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本册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性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氧气性质和用途》说课稿6篇
![《氧气性质和用途》说课稿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b4940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e.png)
《氧气性质和用途》说课稿6篇《氧气性质和用途》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点击鼠标)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点击鼠标)基础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演示实验: [ 实验2-2 ] 至 [ 实验2-5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二、说教法:(点击鼠标)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之欧阳理创编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之欧阳理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b9b4eadfde80d4d8d05a4fc4.png)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粤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也是我们近年来中考考察的重点、难点内容,无论是实验操作考试还是理论考试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空气的成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空气中氧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结合生活实际,氧气在人和动物呼吸作用中所起重要作用。
认识了氧气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对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记录方法与描述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学生的主要障碍点。
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引导帮助。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81571aaeaad1f347933f43.png)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说课稿列位评委.列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处》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授教养进程四个方面谈谈本身对这节课的教授教养设计.一.说教材:(一).教材剖析:粤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处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间,因为物资的用处重要决议于物资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进修中体系地熟悉具体物资及其变更纪律的开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也是我们近年来中考考核的重点.难点内容,无论是试验操纵测验照样理论测验我采取由浅入深.由简略到庞杂的次序,并慢慢使学生学会控制物资(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体系模式.为今后摸索此外物资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熟悉物资性质的程序.(二)学情剖析本节课是在进修了空气的成分的基本上进修的,对空气中氧气已经有了必定的熟悉.联合生涯现实,氧气在人和动物呼吸感化中所起重要感化.熟悉了氧气对性命运动的重要性.对试验探讨的科学办法.对试验现象的不雅察办法.记载办法与描写以及对试验现象的剖析得出结论,是学生的重要障碍点.学生的认知程度处于初级阶段,须要引诱帮忙.(三).教授教养目标:常识与技能:1.控制氧气的化学性质,懂得氧气物理性质和重要用处.2.懂得化合反响的概念 ,懂得氧化反响的概念.进程与办法:1.经由过程本节课的进修,使学生懂得物资的性质决议物资的用处,用处又表现性质的辨证关系.2.经由过程氧气化学性质的探讨性试验,使学生获得不雅察才能.说话表达才能和分解剖析才能.使他们慢慢学会经由过程试验来研讨物资极其变更纪律的科学办法.情绪立场与价值不雅:1.经由过程氧气化学性质的试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树立优越.融洽的师生关系.2.经由过程氧气化学性质的探讨性试验,使学生获得自立.合作.探讨的进修立场.(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响的概念.难点:经由过程试验来探讨氧气化学性质及对试验现象的精确描写.二.说教法:1.探讨式试验教授教养法该教授教养法的教授教养模式是:设疑—不雅察(试验)—思虑—总结—运用.依据目标设疑,引诱学生着手试验,体验试验的进程.教给学生经由过程试验.不雅察.探讨得出科学结论的进修办法.2.互动式教授教养法在教师的讲授进程中,有学生的猜测.评论辩论.抢答,在学生的试验进程中有教师的指点.答疑.师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有助于学生留意力的分散和进修积极性的进步.3.常识比赛法这相符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声誉感强的特色.在抢答比赛中,学生自立介入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常识进行巩固和运用.4.质疑释疑经由过程质疑释疑,造就学生自立发明问题的摸索精力.三.说学法:1. 探讨进修:经由过程试验来探讨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试验现象的精确描写,造就学生的不雅察才能.说话表达才能和分解剖析才能.2. 自立进修:指点学生以现实生涯的经验和对教材的浏览,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立地获取常识.四.说教授教养进程:新课程尺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成长的须要动身,将科学探讨作为课程改造的冲破口,激发学生的自立性和创新意识,从而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以,这节课我是如许安插的.(一).接洽现实.导入新课:起首以[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喷鼻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须要,分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资(氧气).设问:“人的日常生涯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评论辩论,从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 然后提出一些罕有生涯中现象,如:人须要呼吸,假如一小我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如何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如许不单能天然导入课题,并且切近学生生涯现实,是以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摸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授教养. 引入新课.(二)层层深刻.讲述新课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涯接洽的异常慎密,由生涯现实动身,让学生依据本身生涯的积聚说说本身已经熟悉了哪些有关氧气的性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资的物理性质?研讨物理性质平日从那几个方面动身?然后我经由过程展现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不雅察并浏览教材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在平日情形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供给材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 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涯,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光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轻易消融于水)(4)假如前提转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色彩?学生进行思虑,加深学生的感性熟悉.经由过程思虑剖析.评论辩论,学生能归纳出:物理性质 1. 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轻易消融于水4.氧气–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症结.是以我重要采取探讨性试验进修的模式进行教授教养.因为学生刚开端进修物资的性质,所以,授课时留意引诱学生想到(或不雅察到),这些物资在空气(或纯氧)中点燃前其实不跟氧气产生反响;点燃后再不雅察它在空气中可否中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不雅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磨练.以上这一系列有目标的思维性不雅察,是造就学生不雅察才能.练习学生科学立场.科学办法的有用之路.在教授教养中留意启示,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纵试验的技能.留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说话描写及文字表达式.[问题评论辩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答复]物资在化学变更中表示出来的性质.[教师]依据物资的元素种类,我们把纯净物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如今我们从这两类物资中拔取柴炭.铁丝.白腊,看看他们会与氧气产生如何的反响.[演示试验一]柴炭与氧气的反响[不雅察与思虑]1.把柴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燃烧,先不雅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形,然后将柴炭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不雅察现象.2.待燃烧停滞后,立刻向瓶中参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加以振荡,再不雅察石灰水产生什么变更,卖力不雅察试验现象后思虑.[学生运动]:问题评论辩论1.柴炭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合?为什么?2.柴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资产生?用什么试验可以验证?现象:激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学生书写)C + O2→ CO2[问题探讨]柴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激烈程度显著不合,原因是什么?(请同窗们联合教材69页,思虑答复)[师生评论辩论归纳]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分子,氧气分子含量相对较少,物资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机遇较少,而在纯氧中则大大增长了如许的机遇.[演示试验二]铁与氧气的反响[设问]铁丝也能燃烧吗?在什么前提下才干燃烧?铁丝燃烧是什么样的?[不雅察与思虑]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不雅察现象.2.把红热的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不雅察产生的现象(集气瓶内应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湿的细砂).[问题评论辩论]1.细铁丝在氧气瓶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态物资(四氧化三铁)融化而溅落瓶底,这些现象说清楚明了什么?2.本试验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先铺一薄层湿的细砂?不雅察试验.[学生运动]:卖力不雅察试验现象.[总结板书]:2.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激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响可用文字式暗示如下: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学生书写)Fe + O2→ Fe3O4[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炽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演示试验三] 白腊与氧气的反响氧气除了和碳.铁等单质反响外,还可以和哪些物资反响呢?把铁丝固定的点燃着的一小段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不雅察现象.待燃烧停滞并冷却后,细心不雅察瓶壁上有什么现象?[学生运动]:卖力不雅察试验现象.现象:火焰十分通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无色气体生成.结论:白腊+氧气→二氧化碳+水(学生书写)[问题探讨]你若何经由过程试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品?[评论辩论]经由过程以上试验,你能知道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吗?[小结]师生配合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提下能与很多单质或化合物产生反响,能支撑燃烧.[剖析]不雅察今天试验的前两个反响文字表达式,有什么配合特色,三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雷同点和不合点?[小结]化合反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资生成一种物资的反响.(A+B==AB)氧化反响:物资与氧产生的反响.(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问题]氧气性质活泼,那么它有什么用处呢?下面我们一路不雅察几幅生涯中罕有图片,来看看氧气有什么用处.1.浏览课文,及71页图示.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本上查材料或与怙恃攀谈如许有易于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向学生参透“常识的获取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室只是个中的一种方法”这种不雅念.让学生多存眷常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涯本身就蕴涵着丰硕的天然科学常识.[小结]炼钢.气割气焊.供应呼吸.支撑燃烧.演习检测:ppt展现[要求支援]我有两瓶掉去标签的气体,只知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谁能帮忙我把它区分开?如今我又碰到一个难题,我将三瓶气体弄混了,只知道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谁能再帮忙我把他们区分开?[ 教室小结]经由过程学生起来谈收成,总结本节课重难点(六)教授教养反思:这节课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备.在教授教养设计中始终贯串一个思惟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能积极介入评论辩论.进修,学生爱好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试验,是以我就想借此课题增长学生的进修兴致,经由过程试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以知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会不雅察并精确描写试验现象.这也使我觉得在往后的教授教养中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努力为他们创造各类前提让他们本身着手.动脑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现本身的机遇与平台,而不是约束他们的四肢举动.多让他们有亲自实践.煅炼的机遇,如许才是进步他们的各方面才能的最好办法.进修化学最重要的一个身分是试验,是以,无论是教师演示试验照样学生探讨试验都必须做到试验操纵精确,现象显著.尤其是教师演示在确保安然性操纵的前提下进行操纵,引诱学生不雅察试验现象并会描写,本节课还要会书写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会本身归纳总结.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顺遂地完成了教授教养义务,教室教授教养后果优越,氛围活泼,学生的自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师生合作融洽,什么缺少之处还愿望列位引诱赐与斧正和点评.本身必定虚心接收积极改良.愿望可以或许在往后的教授教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大全15篇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大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49c2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c.png)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大全15篇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碳的燃烧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板书2. 硫的燃烧实验实验1-3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板书3. 磷的燃烧补充实验磷的燃烧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板书4.铁丝的燃烧实验实验1-4归纳板书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黒色固体。
初中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初中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4216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b.png)
初中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氧气的性质。
2.学生能够了解和归纳氧气的应用范围。
3.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了解氧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环境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铸造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氧气的性质。
2.氧气的用途。
2.2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并将它们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中。
2.学生需要对氧气的应用范围有整体的认识和记忆。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2.讨论式教学法。
3.讲解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1.老师先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物品和它们的作用。
2.简单介绍“氧气”这个名词和它的发现者。
4.2 活动一:探究氧气的性质(40分钟)1.让学生围成小组,进行氧气的实验探究,了解氧气的特点,并进行记录。
2.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3.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氧气的性质。
4.3 活动二:氧气的用途(30分钟)1.老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氧气的短片,并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氧气在现实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2.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整理氧气应用的领域和方法。
3.学生展示调研结果,介绍氧气的使用领域和方法,并把它们分类整理。
4.4 活动三:应用探究(40分钟)1.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氧气的问题,学生进行探究。
2.学生按照小组分工进行讨论,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行展示。
4.5 总结(5分钟)1.老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理解复习的效果。
2.老师进行评价,以期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复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阐述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3.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氧气在现实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562903ba1aa8114431d997.png)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4、教学用具
提供仪器:镊子、燃烧匙、坩埚钳、集气瓶、酒精灯。 莲都中学
1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② 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
③ 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认识化合反应的特点和氧气的用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如下: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莲都中学的李碧玉老师。我的说课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可以说本节是:如何认识物质的一个范例。
初中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初中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088a2465ce050877321301.png)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text of "The Nature and Use of Oxyg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点击鼠标)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点击鼠标)基础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演示实验:[实验2-2 ]至[实验2-5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二、说教法:(点击鼠标)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6902a4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c.png)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之后,对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氧气进行深入研究。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其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氧气在通常状况下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气的氧化性。
最后阐述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成分,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氧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1)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氧气的某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优秀2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某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优秀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439d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c.png)
初中化学《氧气的某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优秀2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某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促使化学不断的发展,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
因而,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而产生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学生猜想、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而且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增大了课堂容量,整个教学过程以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个某形成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制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本册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某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氧气的物理某质、氧气的化学某质和氧气的用途。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某质为中心,尤其的它化学某质,因为物质的某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本节课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某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从而使学生掌握认识物质某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物理某质和一些主要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某质,并了解有关的实验现象及某作步骤。
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化学某质的探究某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进而使学生感悟和理解氧气的某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页4]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页4]](https://img.taocdn.com/s3/m/0c3027371711cc7931b71671.png)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页4]得出结论:(点击鼠标)一、氧气的用途如果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1、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
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点击鼠标)(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点击鼠标)物理性质1、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解于水4、氧气–183c 液态氧-218c 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三、氧气的化学性质:(点击鼠标)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
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讲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f5da6622e3f5727a5e9629f.png)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三、说学法:(点击鼠标)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宣恩椒园中学汪定红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演示实验: [ 实验2-2 ] 至 [ 实验2-4 ] 补充”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二、说教法: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学生演示实验—观察—思考—总结—应用。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以怀疑和挑剔的心态去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实验的过程,积极的思考和分析。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
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并查阅有关氧气用途的资料。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
[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设问:“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三)层层深入、讲述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物理性质 1、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解于水4、氧气–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
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讲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实验2-2] 采用学生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提供背景资料]:1、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会逐渐熄灭,将它放在氧气中会怎么样呢?[提供] 仪器:集气瓶、酒精灯、火柴药品:木条、石灰水、氧气学生上前做实验,同学们观察, 相互讨论[注意]:(1)发现问题要思考、讨论[小结]:[实验2-4]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完成,并且对实验的顺序也做了调整3、[实验2-4]:铝在氧气中燃烧活动与探索:1)、铝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如果给它提供足够的氧气,能燃烧吗?怎么样才能让它燃烧起来?2)、在日常生活中,火柴和煤球是如何点燃的?3)、如果温度很高的物体落在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后果?共同讨论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现象和结论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① 剧烈燃烧②放出热量③ 发出耀眼的白光结论:铝 + 氧气三氧化二铝总结:1、为什么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放在纯氧气中也不能燃烧?使学生懂得:反应条件(点燃)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为什么点燃后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1/5),使学生懂得:物质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的总结,使学生在知识、思维上有所创新、提高。
4、[实验2-3]:硫在氧气中燃烧我采用教师先演示 [ 教师解释滴加NaOH溶液的作用——为了防止空气的污染 ],学生观察,然后提示问题活动与探索:1)、硫在空气中和氧气在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2)、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空气污染,因如何改进实验?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初步建立,更达不到具体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引导,让学生大胆的设想、猜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果学生有合理的实验方法,我就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尝到探索、实验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①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结论:硫 + 氧气二氧化硫为了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设计了学生讨论的教学环节,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比较,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组推选一人发言。
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意见,要求各组再讨论,再发言,经过反复讨论,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2)氧气具有氧化性。
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所查阅的资料说说氧气有那些用途?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三、氧气的用途平常呼吸:(利用空气阻力中的氧气)供给呼吸缺氧条件下供氧:登山,潜水,宇航或高空飞行氧气强化呼吸:急救危重病人支持燃烧平常燃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强化燃烧:冶炼钢铁,焊接或切割金属,支持并加速火箭燃烧。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最后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四个文字表达式对比分析,让学生归纳出初中阶段要有氧参加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从而,使学生从逻辑上分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反应类型的方法。
经过讨论,再归纳概念,学生容易接受。
分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采用口诀的形式小结出所学的内容,学生复习起来活泼流畅,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质量,培养并保持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氧气无色又无味,液固淡蓝微溶水;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咱与木炭能化合,生成二氧化碳气;铁丝与我来点燃,火星四射多美丽;硫粉与咱共燃烧,蓝紫火焰好神气;咱和蜡烛来点燃,化为水和碳酸气。
我的用途多又广,支持燃烧供呼吸;我是人类的好朋友,造福人类见功绩。
第一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后两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用途,中间五句形象得概括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四)、知识竞赛:对于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我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对检测题进行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开始同学抢答都很积极,由于不假思索而答错扣分后,学生变的谨慎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各组分数有升有降,学生情绪起伏不定。
同时各组同学又紧密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竞赛题量较大,内容具体,易于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一、选择题: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易溶于水 B.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C.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 D.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2.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硫B.铁丝C.木炭 D.红磷3.下列物质分别与氧气作用,生成物为固体的是 ( ) A.木炭 B.硫黄C.铁丝 D.蜡烛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 A.红磷 B.镁带C.铁丝 D.木炭二、填空题1.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______颜色,______气味的气体。
它______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
3.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______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______火焰,生成一种叫______的有______气味的气体。
4.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盛放氧气的集气瓶里预先放入______或______,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