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课程体系改革

合集下载

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改革

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改革

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改革【摘要】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人才紧缺,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起步比较晚,所以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够满足物流岗位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0今年的物流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也就是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物流专业的教学。

物流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属于新型的专业,物流专业开设的时间很短,物流的实训工作做的不够,多数学校只是把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这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很多毕业生找工作很困难,企业对毕业生的抱怨也很多,要化解这种供求的矛盾,就要以就业为教学的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提高中职学校物流人才的质量。

课程改革要以行业特点为根据,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原则。

1、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很多中职学校在设置物流专业课程的时候只是照搬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的方式,这种做法忽视了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和培养人才的定位的差别,对中职学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没有明确的定位。

很多中指学校知道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更加重视技能,所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都是招聘懂得企业物流的流程,有相关的岗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可是这些教师却缺乏教学工作的相关经验。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却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物流的岗位需求的要求不是很清楚,在编写教学计划的时候都是借鉴高职学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这造成了理论与实际脱节。

为了使得物流人才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很多中职学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给学生授课,派教师进入企业来学习物流技能。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Absr c: T e a r p i s u ta te e n o o it s rfsin r e pa e n w e u rme t n h pa t M ta t h p pe ont o t h t h d ma d f lgsi p oe so a mak t lcs e rq ie n o te r i c l c c e u a o o oainl cle e a d te rb e i h c re tlssis pa t a e u ain s se as nal i eom .T u ,i d c t n fv c t a olg s n po lms n te u rn o it rcil d c t y tm o e ti t rfr h s t i o h c c o l s prp sse tr rs-sh o o p rt n a ibemensfrs c eom. o o e nep ie c o l o eai Sava l a o u h rfr c o
王在勤, : 等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d i O3 6 4i n1 0 - 5 X.0 10 .5 o: .9 9 .s .0 5 1 2 2 1 .80 1 l s
齐 鑫 物 流 教 育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的思考
王在勤 , 戚海成
( 江苏省 盐城技师学 院, 江苏 盐城 240 ) 2 0 7
Th ug  ̄ o f r fM o e n Lo i c a a e n a tc l u a o y t m o h n Re o m o d r g s sM n g me tPr c a i t i Ed c t n S s e i
WAN a— i, IH ic eg G Z iqn Q a—h n (i guY nh n eh ii oee Yace g2 40 , hn ) Ja s a ee gT cnca C l g, nh n 2 0 7 C ia n n l

我国物流学科教育改革探析

我国物流学科教育改革探析

我国物流学科教育改革探析摘要:本文从物流业及物流学科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并结合当前物流教育发展的特点,阐述了我国高校物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物流学科教学与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流学科;发展现状;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53-01最近几年,随着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竞相开设了物流课程,部分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

虽然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程度和数量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我国物流教育领先于世界。

相反,大多数院校不具备开设物流专业的基本条件,无限度的扩张只会给这个新生的专业带来很多问题。

如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作为从事物流教育的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对高校“物流热”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物流学科特色不突出、体系设置不合理高等教育有着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发展规律。

在物流专业教育方面,许多高校由于教学设施和教学试验场所、设备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办学中没有认真研究物流专业高等物流教育的规律、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没有体现现代物流的科学理念,高等院校物流教育缺乏培养应用性、技能性人才的特色。

我国物流教育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严重不足。

现有的物流理论并不成熟,且几乎都从国外引进,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

虽然近年来高校编辑并出版了大量的物流专业教材,但是大部分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技能性、实用性。

此外,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对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

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课程建设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不利于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物流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高校新增专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但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尚没有建立起来,专业基础不扎实,甚至完全没有专业化背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研究

仓储 、运输 等物流业 务 ,如何通 过与 战略合作 伙伴 的合作 提高 客户服务 水平 、降低 物流成 本 。
同时 ,物流管 理人才 需求从 底层 到高层 ,不 同档次 有 不 同素质 的要 求 。宏 观物 流人才 、高级 物流 管理人 才 、物
业 领域 和职业 岗位 的任职要 求 , T学 结合人 才培 养模式 在 下 突 出物 流专 业课程 体系 的应用性 、实 践性和 操作性 显得
养为核 心 ” 的 职业 教 育 理 念 ,是适 应 社 会 发 展 变 化 的产
22 根据市 场调查 , 确定位 专业 培养 目标 . 准 笔 者认 为 ,培养 目标 和规格 是对人 才 的定 位 。 目前 国
内物流人 才 的需求方 包括 物流企 业 、企 业物 流部 门 、政府 机关 、科 研 院所 以及 少量 外企 。物流企业 包括 由铁 路 、公 路 、航空 、河 海运输 、港 口、仓储 、邮政 等传统 行业 嬗变 过来 的物流 行 业 ,还 包 括 新 兴 的第 i 方 、第 四方 物 流 企 业 ,他们 需要 大量 的初级 物流人 才和 少量 中高级人 才 。而 物流业 涉及 面较广 ,既 有 生产 性 任务 ,也 有 服 务性 业 务 ,
基 于物 流企业 岗位 工作任务 的物 流专业课 程 ,改革教 学方 法与手段 ,探 索 以 岗位工作 任务 为驱动 ,以缩短 学校 教 育与 用
人 单位 需求之 间的 差距为 目的 的课 程体 系改革 与整合 思路 。
[ 关键词 ] 工学结合 ;物流 专业 ;课 程体 系改革 ;人 才培养模 式 [ 中图 分类号 ] F5 22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 10 — 42 (0 2 9 0 l — 2 0 5 63 2 1 )1 — 1 1 0

物流教学改革探析

物流教学改革探析

物流教学改革探析【摘要】目前,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物流人才瓶颈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物流教学的滞后,物流教学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不足,师资不足等问题使高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上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物流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企业物流需求为导向确立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及加强师资建设。

【关键词】物流人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新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物流人才瓶颈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照目前的现状,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是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但实际是,由于现有物流教学滞后于物流发展,与物流实际脱节,导致企业急需物流人才和高校物流毕业生就业难的供需矛盾突出。

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有效的进行物流教学改革。

1 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培养目标不明确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北京物资学院最早开始设置物流专业开始,相关高校纷纷物流类专业。

其中很多学校没有通过实际调研就仓促开设物流类专业,根据现有条件开设课程或盲目开设课程的现象依然存在,课程的针对性较差,导致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缺乏特色,由于对物流类人才需求要求不了解,出现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甚至有些院校物流类专业定位跟其已有其他专业类似的现象;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操作,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中存在着教材体系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传统课堂教授形式为主导和课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

结果表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应加强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课程考核的多元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现代采购人才是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紧俏人才,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作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现代高职教育,基于工作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应不断加强采购管理课程的建设。

《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地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一、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一)传统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导采购活动既是一项古老业务,同时也是一门新兴学问。

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的搭配,都与现代企业的要求差距甚远。

限于学校的实际条件,相应的专业师资不足,学校配置的实训条件相对滞后,并且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也缺乏系统且成熟的采购案例相以辅佐。

因此,课程的分析讨论更多的是围绕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讲授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教材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采购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地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作为指标性、方向性的课程教材,应该紧密跟随市场需求。

在现有的高职教材市场中,突出实践操作性的这方面教材还是凤毛麟角,虽然有的也体现出创新,或以模块形式来重新编排知识结构体系,但是其主要内容仍是知识分析的传统模式,学生反馈仍不太满意。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科 技与 创新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2 0 1 4 年 第2 期
物流管理人 才培养和课程体 系改革研究
陈 克坦 , 波
( 枣 庄科 技职业学 院 ,山东 枣庄 2 7 7 5 0 0 ) 摘 要 :结合 目前社会物 流企 业对人 才的需求,分析 高校物流 管理 专业人 才定位 ,提 出培养的具体方案 ,并对 高校物流
管理专业课程设 置的改革提 出了建设性 意见 ,以供 大家研 究。 关键词 :物流管理 ;人 才定位 ;课 程体 系改革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2 0 9 5 -6 8 3 5( 2 0 1 4)0 2 —0 1 3 2 —0 2
从高职人才 的培养方 向来看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 的对象主 要是各 岗位 的操作人员 , 例 如仓储 管理 、运输管理 、客户关系 管理 、报关等 。他们 既要熟 悉物流行业有关 的运输 、包装 、流 通和商贸等方 面的专业 知识 ,还要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 。物流 企业对人才 的需求 还包 括第 三方物流营销人才 ( 一种 复合 型的 人才 ) , 但它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方 向。 从物流人才 的需求来说 , 不 同地 区有不 同的差异 , 例如沿海地带是物流发展最快 的地 区,
珠江三角洲是最早 的物流产业发展 区 , 它们对水上运输 、 报关 、 仓储 、货 代等方面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 大。只有 了解 了人才的 需求 ,才能科学地培养人才 ,使人才培 养方 案具 有可行性 ,使 课程 体系改革更具科学 性。 1 物流管理人才定位 1 . 1 战 略型物流管理人才 战略型物流管理人 才主要是从事企业未来发展 的高级管理 人才。这种人才具有对物流全局发展的观察能力 , 有一定的前瞻 性, 他们至少熟知一个行业或者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并具有应用 能力 ,能从战略角度对未来物流 的发展趋势进行必要 的分析。 1 . 2 管理 型的物 流人 才 管理型 的物 流人 才就是物流管理人才 。它 的特点是对 现代 物流商务 活动 比较精通 ,并具备一定 的物流基础 知识 ,能够及 时地针对发展形势提 出各种方案 ,满足物流 客户 的需求 。 1 . 3 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对 现代 经贸 、 运输和物流方面 的知识 、 技 能比较了解 , 此 外 ,还具有一定 的国际贸易专业 知识 ,能够把物流专业知识 应 用于不同 岗位 的技能操作 中。这 主要 是指在物流管理方面从 事 具体 工作 的初级和 中级实用型人才。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整体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既要关 注市场需求 ,还要结合企业调研 。在 此基础上 ,笔者认 为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必须注 重物 流技 能要求 、职业 素养要求 和知识要 求的培养。合理构建课程设置 , 科学地做好课程教学计划 ,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 ; 另外 , 还要提 高师资队伍水平 、课程与教材 的实用性 和校内外实训的 基地建设等 内容 。 2 . 2 具体 的培养要 求 2 . 2 . 1 对 知 识 能 力的 培 养 要 求 物 流管理专 业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物 流管理 方面的基础知 识 和相关 理论 ,还要掌握运输 、仓储 、配送 、采购 、信息 、营 销 、流通 、加工等方面 的知识 ;对 管理 职能 、经济分析 、基础 会计等 方面的知识要 比较熟悉 ,并 具有 一定的外语能力 ;对计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基础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基础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基础课程为例摘要:在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需要将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放到同步高位,促进两者之间的同向同行,以此来形成协同效应。

物流基础课程作为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关乎学生的职业成长,同时也对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

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列举了几点创新中职物流教学模式的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理教学;物流基础一、前言对于当前的中职学生而言,除去要重点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将思政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专业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尽快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为此,中职院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现物流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以此来促进教学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中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落实教书与育人任务,相比较来看,育人的地位要高于前者。

为了能够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要考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实现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

基于此,作为中职物流课程中的专业课教师,务必要摆正自身的专业态度,在专业课教育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但就目前来看,部分中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在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因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相对有限,使得教学改革任务目标难以落实到位。

为此,校方要快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具备丰富思政教育经验的教师团队。

以物流基础课程为例,为了贯彻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目标,校方专门组织了以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精英以及具备工匠精神的人物代表来共同组成授课团队,根据物流专业的教学现状来全面开发课程思政内容。

与此同时,校方还要督促专业课教师尽快调整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培训活动中,利用课下时间来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通过校方的多方牵头,将让当前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中职学生形成职业自信,为其正确三观的树立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
知 识 与 能 力并 重 .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现代 教 育 观 : 三 是 突 破 理 论 课 程 与 实践 课 程相 互 分 割 的教 学 观 . 树 立 两 者 相 互 融 合 的教 学 观 , 做到“ 你 中有我 , 我 中有 你 ” , 相互 渗透 . 相 互促 进 . 协 同 培 养
2 O 1 3 . 1 2 Nhomakorabea中职 教 育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
朱锦 饰
( 佛 山市 顺德 区陈 村 职 业技 术 学校 广 东 佛 山 5 2 8 3 1 3 ) 摘要 : 结合物流 专业课程 改革实践 , 从 课程模 式 、 课程 教学框架 、 教学模式 、 项 目课 程 开 发 、 课程
化 调整 呢 ? 构 建能 力本 位型 课 程模式

直 以来 . 物 流 专 业 的 课 程 教 学 受 学 科 型 教 学 思
想 的影 响 。在课 程 改 革过 程 中 . 必 须 打 破 学 科 本 位 型 课 程模式 , 以“ 实用 、 够用 、 致用” 为原 则 , 建 立 能 力 本 位 型课 程 模式 这 种课 程 模 式 坚持 以人 为本 . 以 就业 为导向. 以学 习者 为 中心 . 以职 业实 践 为主线 , 以项 目 课 程 为 主体 , 实行三个突破 : 一 是突破“ 重理论 、 轻 实 践 ”的 传 统 课 程 观 , 树 立厚基 础 、 重 实 践 的 新 型 课 程 观 . 在 物 流专 业 人 才 培养 过 程 中 . 始 终 将 强 化 实 践 能 力 的培 养 作 为课 程 改 革 与教 学 改革 的重 中之 重 : 二是
通 过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能 让 学 生 在 仿 真 的 工 作 环 境 氛 围 中 对 自 己 未 来 的 职 业 岗 位 有 比较 具 体 、 综 合 的 理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我的系会位。业现流舞 3 =‘ f教就专出物要代发要,一 - 『 学从业 舞 应物的就- : : j 体社岗:专 化展, … 7 专 业 用 适 需 ' 二 喜 流 t  ̄ 1 l , 二
洲 的… 一 ,来自又掌握了“ 仓 。
强化有特色的 、 新型的 、 的主干课程。如物 : 实用 往实践 、 实训环节只体现在学期末开设课程实 :
求, 我们在组织物流专业的学生学 -企业原 材 : B 积极性、 参与意识 , 使同学们的实际能力得到提 :
[] 3余姚. 目 项 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职业
程的理论教学 , 同时配合这些理论教学 开设了 : 机会 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

儿实实课。 个 圳 习 程
j 3加 流 训 间 管 实 . 物实时与理践 增
桂 老 开 了项 教 法 创 考 : 朱 华 师 展 《目 学 的 新


二、 细化人才市场需求 , 提高教育教学的针
当前 , 物流新设备 、 新技术 、 新标准不断地 :
} 》研 ,高 学 匕 的 究提 了 较
发, 按照“ 实际、 实用 、 实践” 的原则 , 深入改革课 : 需了解现在化物 流设备的应用和物流流程。为 1. . 仓储设备和装卸搬运设备” 要求
程体系 、 教学 内容 、 教学组织方法 和教学手段 , 此 , 我们增加了实践 、 实训环节 的比重 , 改变了 储设备和装卸搬运设备” 的技能
是泛泛地参观 几个 企业 , 对企业 生产 、 售和 : 销 通过组织学生信息管理模式的实操训练和练习 : 握了部分仓储技术 、 配送技术和流通J _技 术 JT H- 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 , 了解物流的信息管理的内容、 : 信息作业的方法 , 学实 践 , 学生 的收获 是 : 1 干 自己想千 的事 ()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高职物流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高职物流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以就业为导 向实施高职物流专业群
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木
口 苏 彩
(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4 2 7 )
【 摘
要】 目 前, 伴 随我 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物流业早 已 跨 越 了传 统物流 的概 念 , 已经形成 涉及 国际 贸易、 报关
与国际货运 、 港 口业务管理 、 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一体的物流专业群概念。建立以就 业为导向 , 以能 力为核心 , 面向市场 需 求、 面向技术应用 , 培养综合素质优 良的高级 物流技能型人才 , 是 当前确 立高职物流专业群课程理念 的依据。 因此 , 以就 业为导向深入行 业实际发展不 断进行课程体 系的改革研 究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 n d u s t y r i n v o l v e d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c u s t o ms a n d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f r e i g h t ,p o r t o p e r a t i o n s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e—c o mme r c e f o r ms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c e p t o f“ l o g i s t i c s g r o u p ”.wh i c h h a s s u r p a s s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 .I n o r d e r t o c u l t i v a t e p r o f e s s i o n l a
1 高职物流专业群的教育现状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开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开发
的职责所需具 有的知识 、 技能 、 力也应该是 非常 接近 , 能 甚至 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目前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制造业发 达 区域 , 同时也是 中国物流发展最快 的区域 , 我国东部沿海 是
和能力 的科学编码 。从社会对物 流人 才的需求分析可 以看 出, 作为高 职院校开展物 流教育 , 在物流专 业设 置上 , 应体 现
况,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的“ 精操作 、 能管理 ” 高素质技能型基层
运营管理人 才。开设 的专门化方向有 : () 1企业物流 ( 生产制造企业物 流管 理方 向和商贸企业 含 仓储 配送 物流管理方向 )( )国际物流 ( ;2 含港 口物流管理方 向)职业 范围定 位在 面向物流服务企业或 工商企业生产一线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的 目标定 位应该是物流企业或工 商企 业物流部门管理层 中的运营者 、 操作层 中的管理者。即面向物 流服务企 业或工商 企业生产一 线 ,培养 拥护党 的基本 路线 ,
德、 、 、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 身心健康 , 具有 与本专业相 适应 的文
化知识 、 良好 的职业道德 和职业素养 , 握本专业 基本概念 、 掌 基 本知识 、基本技能 ,了解物流服 务运营过程和经 营管理状
JN Ro g i I n -l
(hj n nent nl ri eC l g, huhn3 6 2 , hn ) Z ei gIt ao a Maim o ee Z osa 10 1 C ia a r i t l
Ab ta t F c sn n t ek yprbe n te cu s eom flgsisma a e n p cat n hs e rfsin du ain sr c: o u ig o h e o lmsi h o re rfr o o itc n g me ts e i y i ih rp e so a e c to , l o l fo wokfed t e rigfed h a e rp s san w d ao sg d d v lp n fs eilyc u s ytm. rm r l olan n l,tep p rp oe e ie nt dein a e eo me to p cat ores se i i o he n

民办高校物流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民办高校物流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o o it s s e i l e u r u u et g o h rv t o lg ,c mb n d wi p c f i ai n n l s h d a o o it s c r n l gsi p c ai d c ri l m s t n f te p a e c l e o ie t s e i c st t ,a a y e t e i e f l gsi u c z c i i e h i u o c r uu s se e om f p v t c l g ,p o o e s e i c o re eo mi g p a . i l m y t m r fr o r ae o l e r p s p cf c u s s r fr n l n c i e i Ke r s o it s p oe so a;lg s c o pe s se y wo d :l gsi r fs in l o it s c u y t m;ta h n l n c i e c ig pa
随着经 济全球化 和信息化进 程的加 速。物 流行业 已经成 为企业 在降低资 源消耗 、提 高劳动效率 以外的 “ 第三
利 润 源 ” 现 代 物 流业 正 在 全球 范 围 内广 泛 兴 起 ,被 称 为 “ 1 纪 最 具 前 景 的行 业 ” 0 9年 2月 2 日, 国务 院 。 2 世 。2 0 5 总 理 温 家 宝 主 持 召 开 了 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 ,审议 通 过 了我 国 物 流 业 调 整 振 兴 规 划 。 会 议 指 出 ,物 流 业 是 融 合 运 输 、 仓 储 、货 运 代 理 和 信 息 等 行 业 的 符 合 性 服 务 产 业 ,涉 及 领 域 广 ,吸 纳 就 业 人 数 多 ,促 进 生 产 、拉 动 消 费 作 用 大 。 由此 物 流 行 业 作 为 唯一 的 服 务 业 行 业 人 选 十 大 振 兴 产 业 .可 见 物 流 行 业 在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文章就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展开探讨,就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角度进行阐述。

标签: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1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关于课程体系改革依据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教师“双师型”建设和学生“双证”教学。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以物流的行业特点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物流企业行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采购员、仓管员、单证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做到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上(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做到实践性课程单独设置,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训练。

2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2.1 修订现行的培养方案修订现行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体优化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2.2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根据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所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并分解为若干能力要素。

再根据能力分析来确定课程设置体系,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转化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2.3 推进课程的体系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将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物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一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物流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物流工程是一门融合了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物流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物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涵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核心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

包括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线路的优化、物流设施的布局等方面。

这需要学生掌握数学建模、优化算法、仿真技术等相关知识和工具,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把握物流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

物流运作管理则侧重于物流业务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学生将学习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控制等具体的物流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

了解如何制定合理的仓储策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配送路线、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掌握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门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物流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物流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等技术。

包括条形码技术、RFID 技术、GPS 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等。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管理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物流运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物流运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工程教育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它涵盖了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包括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销售与物流协同等内容。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
上 ,企 业 招 聘 不 到 满 意 的具 有 实 践 经 验 的 高技 能 物 流 人 才 , 职 业 类 院 校培 养 的物 流人 才 义 感 叹 很 难 找 到 与 物 流 岗位 对 口 的称 职 工 作 , 已就 业 的 高 职 物 流 人 才流
业课程 。
[ 键 词 ] 高职 ;物 流 管理 专 业 ;课 程体 系 ;校 企深 度 合 作 关
[ 中图分类 号 ]G 2 0 4 3. 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l 7 一 3 6 2 0 ) l 0 7 - 3 l 4 2 ( 0 8 0 一 0 7 0 6
t e ea es m ep o l m s F x m p e t ec re r o e ai nal h h or t a n r ci a e c i gd o h r r o r b e . or a e l , h ou s sa en ts t to ly t et e e i l d p a tc lta h n o n t r c a
GOU in u Ja h a
( t n tn l ui sA mii r t nC l g , hj n d ct n Isi t Ha gh u3 0 1, h ) I e ai a B s es d ns ai ol eZ e a g ua o n tue n zo , 1 0 2 C i nr o n t o e i E i t , a n
c p r ton oo e ai
近1 来,物 流礼 会化 、精 细化 程 度越来 越 突 出, 0年 物 流专 业人 才 的 需 求 缺 口较 大 , 而 高职 物 流 管理 专 业 的人 才培 养 目标 定位 是 高 技 能 人 才 , 冈 高技 能 物 流 专业 人 才在 就 业竞 争 中 应体 现 其 应 有 的 优 势 。但 实 际

物流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物

物流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物
物 流这 一新 兴产 业 的发 展规 律 , 以市 场变 化 为导 向 , 以企业 需求 为核 心 , 以教 学互 动 为基 础 , 以能力 培养
课 程 体 系是 实现 专 业 培 养 目标 的 主要 途 径 , 是 专 业 教学 计 划 的 依托 , 设 置 应体 现 “ 强 基础 、 其 加 拓

之一 。近年 , 福建 省物流业 以每 年 3%的速度快 速增 0 长, 从业 人员 年需 求 量达 万人 以上 , 中绝 大 部 分是 其 对初级 物流管理人才 和物流操作人 才的需 求 。 由于物 流产 业在 国内起 步 时间不 长 ,物 流 人 才 的供 需 矛盾 凸显 ,已成 为制 约现 代 物流 发展 的一 个
习能 力 , 造 物 流专 业 学 生 “ 跟社 会 发 展 、 握 市 塑 紧 掌
场 形 势 、 解 物 流 规律 、 同企 业价 值 、 视综 合 素 理 认 重 养 、 拓知 识视 野 ” 良好 形 象 。 开 的
二、 以职 业能 力为依 据 , 科学设 置 专业课 程体 系
约有 10 00所 , 在校 生约 3 5万 , 却 普 遍存 在专 业 定 但 位不 明 确 、 资 缺乏 、 程设 置不 合 理 、 师 课 实践 教 学 环 节薄 弱 、 教学手 段 落后 等状 况 , 以适 应行 业 发 展需 难 要 。因此 , 效地 培养 社会 所需 的物流 人才 必须 探 索 有
W ULI ULⅡ UNYUS HU I AN
物 流 教 学 改 革 点 思 考 的几
李霓虹 ( 福建省邮 电学校 , 福建 福 州 3 00 ) I 50 8

要 : 物流作 为新兴行 业 , 正逐 步成 为 国民经 济 中一个新 的增 长 点。产业要 发展 , 才是 关键 。中职 物 人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口 XI E Ru—h e,CHEN Ba o—xn ig,ZHOU Ya o—X U
( u ie sS h o f a g h uU i ri , a g h u5 00 Ch a B s s c ol n o Gu n z o n es y Gu n z o 106, i ) v t n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 系改革研 究
口 谢 如 鹤 , 宝 星 , 耀 旭 陈 周
( 州 大 学 商 学 院 , 东 广 州 广 广 5 00 ) 10 6
【 摘
要】 物流管理教流 实验课 程 能够较好 的将
理 论 和 实践 相 结 合 , 高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 文 中对 物 流 管 理 专业 的 实验 课 程 体 系和 实验 内容 体 系进 行 了详 细 的 阐述 。 提
s dn’pat a a it sT i ppreptts o h x r et ur uu t cueo g t smaae et jr n t et rci bli . h a x aae? nt ep i na crclm s utr fl ii ng m n ma d u S c l ie s e i e e m l i r o sc oa
21 0 0年 第 4期 第3 2卷 总第 1 0期 9
L GS ISE GN E I N A A E E T O I C N lE RN A DM N G M N T G
物 流 工 程 与 管 理
教 育 研 究
d i 0 9 9 j sn 6 4- 9 3 2 1 .0 .0 3 o: .3 6 /.i .1 7 4 9 . 0 0 4 6 1 s
e p ime t o t n y t m n deal x er n a c n e ts se i t i. l

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改革
核心 职业 能力 和就业所 需技 能 ,结 合企 业 岗位 ,设置 相应 课程 。在具 体 的课 程体 系开 发过程 中 ,校企合作 ,按 照 图
培 养为 重点 ,校企 共 同进 行基 于物 流工作 过程 的课 程开 发 与设计 ,遵循 职业 教育 规律 ,不 断优化 物流管 理专业 课 程 体 系 。具体 思路 如图 1 所 示 。根据调 查建 立物 流管理 专 业 工 作领 域职业 岗位群 ,如 图 2 所示。 针对 上述 岗位 群 ,将 物 流管理 专业 的课程 系统 分解 为
[ 文章 编号 ]1 0 0 5 — 6 4 3 2( 2 0 1 3 )3 8— 0 1 3 7 — 0 2
的筹 划 ,并 对现 有课 程 内涵 进行 更新 、改造 、使课 程体 系 更具 开放性 、适 应性 、先导 性 、并充 分体现 时代 要求 ,与 社会 发展 和市 场需求 相 吻合 。
教 学
核心课 程 ;结 合物 流 岗位 发展趋 势 ,选 择 专业 拓 展 课程 ;
以工作 岗位 必需 的基 础性 知识 ,确定专业 基础 课程 。根据 物流领 域 的工 作 、学 生个人 发展 和学 习专 业课 程必要 的基 本素质 ,结合 国家基 本政 策 ,确定 公共课 程 。
升 教学 质量 ,提高 教学效 能 的 目的。借助 优化后 的课 程 系 统 ,学 生不但 能够 学 习物流管 理专业 知识 和技 能 ,而且 能 够通 过 工作经 历 、工 作过 程获得 职业 意识 和方法 ,形 成综 合 能力 。物流 管理专 业课 程 系统 优化 是促进 专业 发展 的有 效 途径 ,对 于该专业 实 现教学 目标具 有重 要意 义 。
近 年来 ,广州 白云工 商技 师学 院在物 流管 理专业 课程 系统优 化方 面进行 了积 极探 索与 实践 。主要做 法是 ,首 先

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浅谈

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浅谈

待解决 的问题 。 加强校企合作 , 推行物流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 系 改革是解决 当前问题的理想途径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2 . 2 . 6 编写教学文件 : 编制 《 学习领域课程标 准 》 , 并组织行业 、企 业专家和职教专家进行可行性论 证。 2 . 2 . 7 设计学习情境 ( 学习任务 ) : 在行业 、 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 ,
才 的需求不断扩大 , 人才 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构建 “ 岗位轮训 、 学
做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和形成突 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 系 , 使得职 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 才能为广西 区域物流大发展提供 强有力 的支撑 。
参考 文献
通过顶岗实习养成遵纪守法 、 讲究诚信 的品质 , 练就 岗位技能 , 具备扎
2 . 1 构建 “ 岗位轮训 、学做舍一”人才培养模式
借 助职教集团为平台 , 深人合作企业开展调研 ; 聘请企业 、 行业 专
家指 导 , 构建 基于现代物流企业岗位群能力要求 的 “ 岗位轮训 、 学做 合

课改小组依据课程标准 , 结合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专业师 资、 教学
场地 、 设施设备 的实际情况 , 设计学习情境 , 并组织行业 、 企业专家和
行 “ 教学化 ” 处理 , 将课程内容项 目有针对 性地 分解 、 分类 、 提炼 、 归 纳、 融合成为职业能力模 块 ; 召开行业 、 企业 和职教专 家研讨会 , 对核 心课程基本框架和学习领域进行评 审论证 , 进一 步完善学 习领域 , 充实
课程内涵 ,并经评审认证 ,形成本专业 学习领域 。
是培 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 以企业 岗位职业能力标 准为依据 , 按照各个岗 位技能模块的核心课程 , 有步骤地 实施教 学及技 能训 练。 学生在学习理 论知识的同时 ,进行轮 岗式技能实训 ,边学边做 ,学做合一 。 第三阶段 : 素质提升 + 职业能力 。 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 , 学生进入 企业 顶岗实习进行综合技能 岗位轮训 , 进 入各个 物流企业进行综合技能 轮岗实习 , 让学生真实体验企业各个 工作 岗位 流程 , 熟悉岗位技术标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总结
根据学院骨干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安排,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改革课题组,以教高〔2006:!14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构建了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体现了物流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现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
根据学院骨干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主要包括“三共建、三融合、三阶段、三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8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四项主要任务。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情况及成效
为贯彻教高〔2006〕14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确保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落在实处,建出特色,我们加强了计划组织工作。

一是对物流管理专业项目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从整体上对我系骨干院校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出了统一安排;二是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组,组成了“三共建、三融合、三阶段、三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项目组、“课岗融合、学战融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组,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了责任人,调动了项目组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成立了由物流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物流管理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奠定了基础;四是项目办制定了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文件,明确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建设的标准、建设的方法,解决了前期建设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认识不清的问题。

为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形成了校企业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为保证本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保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要,适应内陆物流的发展,我们与宁夏交通物流港、众一物流、港通物流、新华东桥电器物流配送中心、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百良田仓储配送中心、中邮物流有限公司医药配送公司等15家企业的一线职工一起积极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模式,开发过程见下图。

2、构建了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体现了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了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先完成了宁夏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设置调研,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主要面向流通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物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运用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货运代理等技术,立足于物流业务开发岗位群、物流仓储岗位群、物流运输岗位群、物流终端配送和销售配送岗位群中的操作和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和未来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第二、对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进行调査分析,将项实际工作归纳、凝练为物流管理的8个行动领域。

第三、对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与知识、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完成了知识的解构、重构和学习领域转换。

基于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
专业调研
工作任务分析
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情景开发 项目评估 颁布实施
开发主体
工作成果
了基于工作流
程和工作岗位
的物流管理专
业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
职业行动领域
设置了工作过
程导向的课程
名称,并按照由
简单工作到复
杂工作、单一工
作到综合工作
的工作过程,设
置了职业素质、
专业核心学习
领域两个模块,
形成了体现职
业行动领域工
作过程、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
职业成长规律
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职
业素质培养逐渐过渡到物流职业认知能力培养、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作业能力培养,
即满足学生初次任职岗位的工作要求,又满足了学生职业成长的工作要求。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第五、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学分制教学方案
通过基于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我们构建了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符合职业岗位任职能力培养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解决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什么人?需要什么课程来培养?课程如何排?课程如何教?课程如何学?”'五个核心问题,基本体现了宁夏地区经济发展所决定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所对应的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3、完成了 8个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描述及课程标准的编制。

4、2门区级精品课程立项,4门院级精品课程在建并建成课程网站,基本上提供了学生学习所需的全部教学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精品课程列表
5、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及质量监控体系。

在学院质量保障体系框架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成立由系部教学督导小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顶岗实习监控与评价体系构成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为专业教学质量管理、评价、考核提供保障,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

三、特色与效果
1、实践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与物流企业实际工作相契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保证本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保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适应内陆物流的发展,我们针对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将物流企业管理实际工作归纳、凝练为物流管理的7个行动领域,对每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完成了知识的解构,并根据工作内容关联程度、知识与学习的递进关系,对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重新进行排序,完成了知识的重构,实现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

课程的整体设计与物流企业管理实际工作相契合,并增加了与宁夏特色物流和内陆物流相对应的区域性专业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电子商务与物流》、《集装箱运输》等课程,突出了教学服务物流企业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2、 8个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围绕完成每个工作环节相应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再现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突出了学习的职业性。

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及内容设计。

从实际的行业需求中重新定位专业的发展,围绕职业能力调整课程体系,及时确定课程培养的方向和课程内容,修改课程标准,确保毕业生满足市场需求。

基本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形成五个
综合实训项目的课程体系框架。

优化课程模块学时分配,突出实践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比重超过50%,其中整周实践达到28周,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达到或超过50%,每门课程必须通过实训项目设计,保证有30%的时间是实操,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250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超过1700学时。

3、基本形成了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基本形成了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采取了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并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模拟、头脑风暴法等学习方法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需要和能力要求,基本构建了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适用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大胆偿试改革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方式。

遵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要求,改革了以往考核评价体系,从只注重结果性评价逐渐过渡到注重过程性评价。

针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及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效果进行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为主导,突出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改变以往单一的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知识的社会适应性和工作岗位的适用性,即对学生的评价应紧紧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需要和能力需求来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资源库建设
要建物流元素库,因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物流中的所有元素,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收集大量即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的图片、流程、行业标准、活动记录、视频等企业第一手资料,要整理加文字说明、这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

由于专业教师教学教研、科研、项目任务繁重,影响资源库建设。

(二)特色教材使用、推广需要时间
教材已完成,正式使用也已到明年,教材使用记录、学生反馈、同类院校推广还是问题。

(三)课程网站需要完善
因为学院网站未开通,目前还没有完全投入教学使用,部分教学资源还需要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