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5595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2.png)
审核报告编制
汇总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向管理层报告审 核情况。
外部认证机构选择及合作方式
01
02
03
04
机构选择
考虑机构的权威性、专业性和 服务质量,选择合适的认证机
构。
合作方式
与认证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明 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认
证流程和费用。
认证准备
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准备相 关文件和资料,接受现场审核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
CONTENCT
录
• 质量体系概述 • 质量体系核心要素 • 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 • 质量体系审核与认证 • 质量体系在企业运营中应用 • 质量体系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质量体系概述
质量体系定义与重要性
质量体系定义
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由组织机构、 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今,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全面质量提升,追求顾客满意和组织的长期成功。
常见质量体系标准
ISO 9001
ISO 14001
ISO 45001
IATF 16949
ISO 2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 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强调满足顾客要求和持 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 指南,帮助组织实现环保 目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精益生产
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和方法,消除生 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非增值活动,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 牌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户
和市场份额。
汇总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向管理层报告审 核情况。
外部认证机构选择及合作方式
01
02
03
04
机构选择
考虑机构的权威性、专业性和 服务质量,选择合适的认证机
构。
合作方式
与认证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明 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认
证流程和费用。
认证准备
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准备相 关文件和资料,接受现场审核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
CONTENCT
录
• 质量体系概述 • 质量体系核心要素 • 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 • 质量体系审核与认证 • 质量体系在企业运营中应用 • 质量体系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质量体系概述
质量体系定义与重要性
质量体系定义
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由组织机构、 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今,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全面质量提升,追求顾客满意和组织的长期成功。
常见质量体系标准
ISO 9001
ISO 14001
ISO 45001
IATF 16949
ISO 2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 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强调满足顾客要求和持 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 指南,帮助组织实现环保 目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精益生产
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和方法,消除生 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非增值活动,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 牌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户
和市场份额。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PPT课件(精)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43b05c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5.png)
收集和整理外部优秀讲师资源,形成公司外部的讲师库,为培训提供有
力支持。
线上线下培训资源融合
线上学习平台
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满足员工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线下实践活动
组织线下实践活动,如工作坊、研讨会等,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线上线下相结合
将线上课程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提高培训效果。
01
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包括教学质量、学员满意度、课程创新
等方面,全面评价培训师的工作表现。
评估方法
02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学员评价、同行评议、教学观摩等,确
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反馈与改进
03
及时向培训师反馈评估结果,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
议,帮助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
培训课程设计
03
培训课程目标设定
明确培训目标
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能力差距, 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如提升技 能、转变态度、增强团队合作等
。
目标可衡量
确保培训目标可量化、可评估, 以便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
。
与企业战略相符
培训目标应与企业整体战略和业 务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培训成果
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优化培训流程
规范培训管理流程,包 括需求分析、计划制定 、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 等环节。
外部培训资源引入与合作
01
引入优质课程
积极寻找和引入市场上优质的培训课程和讲师资源,为员工提供更广泛
的学习选择。
02
合作办学
与相关培训机构或高校合作,共同开发培训课程,提升培训的专业性和
实效性。
03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1604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9.png)
持续改进和监督审核
持续改进:对质量管理 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 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 效率。
监督审核:对质量管理 体系进行定期的监督审 核,确保管理体系符合 相关标准和要求。
审核员要求:监督审核 的审核员需要具备相应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 够对管理体系进行深入 的评估和检查。
纠正措施:在监督审核 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 采取纠正措施,对管理 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管理体系的 建立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 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 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 信誉。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程序文件:规定各项工作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过程控制:对各个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改进,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资源管理:提供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 顺利实施。
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运 行。
持续改进:通过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等方法,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03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经验分享
对未来质量管理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持续改进:不断 完善质量管理体 系,提高质量管 理水平
引入新技术:利 用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质量检测和 监控能力
增强员工意识: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质量 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沟通协作: 加强部门之间的 沟通和协作,实 现质量管理的全 面提升
04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历程
系统培训课件ppt
![系统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d702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c.png)
提升员工技能 解决问题
促进团队协作 适应业务变化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系统操作 和维护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培训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 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内容和安排
01
系统概述
介绍系统的基本功能 、特点和应用场景, 帮助员工全面了解系 统。
02
操作指南
详细讲解系统的操作 流程和注意事项,以 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
直观认识。
效果评估
03
展示系统应用实例的实际效果,包括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等方面。
案例二:用户自定义功能实现
需求分析
收集用户对自定义功能的需求,明确功能目标及实现方式。
设计实现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自定义功能的界面、数据库及逻辑代码。
测试与上线
完成功能开发后,进行测试并修复问题,最终上线供用户使用。
系统架构和功能
技术架构
本系统采用B/S架构,前端使用 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 ,后端使用Java、Spring Boot等
框架。
功能模块
本系统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 权限管理、数据报表等多个功能模 块,支持PC端和移动端访问。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进 行数据存储,设计合理的数据库表 结构和索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查 询效率。
系统应用场景
办公自动化
通过本系统实现流程审批、文档 管理、通讯录等功能,提高企业
办公效率。
业务处理
本系统支持订单管理、库存管理 、财务管理等业务处理功能,帮
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本系统提供数据报表和图表展示 功能,方便企业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决策提供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d90e2702768e9950e7382d.png)
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
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
呢?”
•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
设备控制等)
• 8 测量、分析和改进(顾客满意、内部审核、产品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纠
正和预防等)
15
大家认真学习一下ISO9001的条款……
• ISO总共六、七 十个条款,几百项 要求,让我们来仔 细研究一下
zzzzz……
zzzzz……
zzzzz……
16
強制性要求的程序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4.2.3> 2.记录控制程序<4.2.4> 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3> 4.內部审核程序<8.2.2> 5.纠正措施程序<8.5.2> 6.预防措施程序<8.5.3>
响亮?”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
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但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
是要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但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
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若是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呢?”
从上面• 这个小小故和事尚我们听可后以,看面出:有小愧和色尚。没能自将后钟潜撞心好,建被练住,持成换去为劈一柴代挑名水,僧似。乎在情
职责分工
我做菜,儿子 洗菜、老公切菜
持续改进 测量分析改进
柴米油 盐钱锅
2024年《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2024年《质量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2dac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a.png)
2024/2/29
3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 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它是组织内部 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 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
重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质量 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提 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2024/2/29
10
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
2024/2/29
持续改进的意义和方法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企业需要不断 寻求改进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产品和服 务的质量水平。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风险管理是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 风险的过程,旨在降低潜在问题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 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2024/2/29
4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 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并进行 事后把关。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运用数理 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进入统计质 量控制阶段。
2024/2/29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全面质量 管理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 制、全面预防和改进。
05 质量管理体系外部认证与 监管
2024/2/29
20
外部认证机构选择与申请流程
选择认证机构
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广泛认可的认 证机构,确保其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提交申请材料
2024/2/29
按照认证机构要求,准备并提交相关 申请材料,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企
业基本情况介绍等。
ISO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PPT课件
![ISO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bae0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 动。
质量管理
质量方针 和目标
制定并实现质 量目标。体系 、过程、产品
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增强满足 质量要求 的能力!
质量改进
满足质量 要求!
提供要求 会得到满 足的信任
!
ISO简介
•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 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负 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 准化活动。ISO现有110多个成员,包括110多 个国家和地区。
做最专业、最系统化的企业全员培训平台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14
17
>大海航行靠舵手; >2000版强化了领导作用; >领头雁而非牧羊人; >创造人文环境,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是受群体心理制约的; >提出目标—落实职责—提供资源—促进参与—检查绩效—实施改进; >全能人才(质量法律法规+质量成本的基本知识+管理基本原则+体系及审
理解并满足要求;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过程方法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顾客
管理职责
顾客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和改进
满意
要 输入 求
增值活动 信息流
产品实现
产品 输出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 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培训体系》PPT课件_OK
![《培训体系》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e278b03f33d4b14e842468d8.png)
19
图8-2
新员工导向培训流 程图
新招聘人员进公司
第一周理论培训
第二周业务培训
考试(笔试、实际操作)
合格:两周见习
不合格:淘汰
合格:定岗实习
不合格:淘汰
总结评定
20
合格:转正
不合格:淘汰
表8-4
日期 7月8号
7月9号 7月10号 7月11号 7月12号 7月13号
某电信企业导向培训时间 表(一般性内容)
9
引言
•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员工加盟一个企业组织后,如何才能使新员工 真正融入该企业?从新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对其进行导向培训,使新员工对公司留下 一个深刻的、良好的印象,这很重要。
10
• 一、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 • 新员工导向培训(employee orientation)亦称岗前或职前培训,指为新员工提供有关公
• 2、野外郊游:通常安排在深圳的大、小梅沙海 滨。全部培训结束,学员们在宁静的大海边放松 自己,体会生活的美好。同时,还对培训进行最 后的总结,提交书面的培训总结报告,并评选出 本次培训的各种奖项(如最有成就的小组、最富 有合作精神的小组、康佳之歌唱得最好的小组、 本次培训最潇洒先生、最靓小姐、最有前途的组 长等),由康佳学院予以表彰。
工进行考核。考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考核表,另一种是让参训人员写心得报告。 直道者根据受训人员的新的报告进行评价。
18
• 4.上岗通知 • 参训员工经过岗前培训评估后,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发放上岗通知书或上岗证书,
作为新员工取得上岗资格的证明。上岗通知书的颁发应该以岗前培训考试、考核是否 合格为依据。目前,一般公司都是采用差额岗前培训的办法进行培训,也就是说公司 招聘员工后经过不断的培训、考核而不断进行淘汰,从这一过程中选择出比较优秀的 员工。所以员工岗前培训的流程也就变得比较复杂(见图8-2)。
图8-2
新员工导向培训流 程图
新招聘人员进公司
第一周理论培训
第二周业务培训
考试(笔试、实际操作)
合格:两周见习
不合格:淘汰
合格:定岗实习
不合格:淘汰
总结评定
20
合格:转正
不合格:淘汰
表8-4
日期 7月8号
7月9号 7月10号 7月11号 7月12号 7月13号
某电信企业导向培训时间 表(一般性内容)
9
引言
•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员工加盟一个企业组织后,如何才能使新员工 真正融入该企业?从新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对其进行导向培训,使新员工对公司留下 一个深刻的、良好的印象,这很重要。
10
• 一、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 • 新员工导向培训(employee orientation)亦称岗前或职前培训,指为新员工提供有关公
• 2、野外郊游:通常安排在深圳的大、小梅沙海 滨。全部培训结束,学员们在宁静的大海边放松 自己,体会生活的美好。同时,还对培训进行最 后的总结,提交书面的培训总结报告,并评选出 本次培训的各种奖项(如最有成就的小组、最富 有合作精神的小组、康佳之歌唱得最好的小组、 本次培训最潇洒先生、最靓小姐、最有前途的组 长等),由康佳学院予以表彰。
工进行考核。考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考核表,另一种是让参训人员写心得报告。 直道者根据受训人员的新的报告进行评价。
18
• 4.上岗通知 • 参训员工经过岗前培训评估后,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发放上岗通知书或上岗证书,
作为新员工取得上岗资格的证明。上岗通知书的颁发应该以岗前培训考试、考核是否 合格为依据。目前,一般公司都是采用差额岗前培训的办法进行培训,也就是说公司 招聘员工后经过不断的培训、考核而不断进行淘汰,从这一过程中选择出比较优秀的 员工。所以员工岗前培训的流程也就变得比较复杂(见图8-2)。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a652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2.png)
内审员管理体系 基 础 知 识培训
2024年04月28日
CONTENT
01/ 体系概念解析 03/ 内审员审核标准
0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
01 体系概念解析 -什么是体系管理?
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岗位设置、职责权限等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总称。通过明确职责、整合资源、规范过程和实施控 制,所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结构化、文件化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旨在确保组织 的各项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并持续优化,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INPUT
OUTPUT
6
02 管理体系要求-如果你不是内审员或专兼职体系人员,那么不妨这样去了解体系
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策划的体系,了解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岗位的质量控制(4M1E:人、机、料、法、环); 持续改进才是体系的精髓!
7
管理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满足顾客要求——市场的导向
16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推行ISO9001的作用
人人有职责 事事有程序 作业有标准 体系有监督 不良有纠正
17
04 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好处
1、 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合理利用,提 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2、 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 建设牢固的“质量大堤”,预防事故、降低成本; 4、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素质; 5、 是一种增值投入。
15
03 内审员审核标准-怎样贯彻和实施质量体系标准,审核什么?
了解职责;(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责是什么?) 了解职责中的相关流程以及流程中涉及的相关标准;具体工作流程是什么?执行的标准是什么? 看标准是否有效,如果涉及法律法规要求,是否能予以说明;(是否建立有效的文件标准,是否 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按照规定流程做事,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果流程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那么请出示严格执 行流程的证据,那就是记录) 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开具不合格项,纠正;(对体系文件/流程的执行是否有不符合之处,是 轻微的观察项,影响局部的一般不合格还是对区域或整个体系或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的严重不合 格) 限期整改和整改的验证,验证须验证其有效性,即此问题不再发生。
2024年04月28日
CONTENT
01/ 体系概念解析 03/ 内审员审核标准
0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
01 体系概念解析 -什么是体系管理?
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岗位设置、职责权限等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总称。通过明确职责、整合资源、规范过程和实施控 制,所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结构化、文件化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旨在确保组织 的各项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并持续优化,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INPUT
OUTPUT
6
02 管理体系要求-如果你不是内审员或专兼职体系人员,那么不妨这样去了解体系
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策划的体系,了解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岗位的质量控制(4M1E:人、机、料、法、环); 持续改进才是体系的精髓!
7
管理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满足顾客要求——市场的导向
16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推行ISO9001的作用
人人有职责 事事有程序 作业有标准 体系有监督 不良有纠正
17
04 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好处
1、 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合理利用,提 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2、 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 建设牢固的“质量大堤”,预防事故、降低成本; 4、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素质; 5、 是一种增值投入。
15
03 内审员审核标准-怎样贯彻和实施质量体系标准,审核什么?
了解职责;(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责是什么?) 了解职责中的相关流程以及流程中涉及的相关标准;具体工作流程是什么?执行的标准是什么? 看标准是否有效,如果涉及法律法规要求,是否能予以说明;(是否建立有效的文件标准,是否 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按照规定流程做事,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果流程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那么请出示严格执 行流程的证据,那就是记录) 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开具不合格项,纠正;(对体系文件/流程的执行是否有不符合之处,是 轻微的观察项,影响局部的一般不合格还是对区域或整个体系或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的严重不合 格) 限期整改和整改的验证,验证须验证其有效性,即此问题不再发生。
《培训体系建设》PPT课件
![《培训体系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21d3db763231126fdb11c7.png)
可整理ppt
3
培训目的与作用
一、长期目的: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短期目的:满足企业年度计划的需要 三、职位目的:满足职位技能标准的需要 四、个人目的: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可整理ppt
4
衡量培训效果的几个标准
一、培训结束的感受
二、个人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 三、良好组织工作习惯的养成 四、企业核心能力养成 五、经济效益提高
意识
工作标准
专 业 技 能
组织 教学
了 解 教 能 组 织 单 科 能审核单科
学 工 作 教 材 选 编 、 教材,确认 能 设 计 总 课
组 织 的 推 荐 讲 师 、 任课讲师资 程,实施教学
程 序 和 开 展 教 学 活 格,指导教 评估
要求 动
学活动
可整理ppt
52
技能标准层次设计
技能类别
可整理ppt
39
培训战略项目
一、企业家培养 二、组织变革 三、核心能力培养 四、中高层管理干部培养 五、企业文化推动 六、其他战略项目
可整理ppt
40
分析与研讨
1. 根据上述内容,请草拟本公司的培训战略
与培训项目 2. 小组分析与研讨
可整理ppt
41
培训战略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补课 第二层次:推进 第三层次:超前
50
专业技能内容
经营销售 产品开发 证券融资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 财务会计 信息管理 生产制造等
可整理ppt
51
技能标准层次设计
技能类别
技能层次
名称
1
2
3
4
一 般 客户 技 意识 能
树 立 用 了解客户需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9882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3.png)
质量体系培训ppt课件完整 版
contents
目录
• 质量体系概述 •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 质量策划与过程控制 • 持续改进与顾客满意度提升 • 质量保证与风险防范 • 质量体系审核与认证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质量体系概述
质量体系定义与作用
定义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 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 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课程亮点与特色
本次培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 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技能提升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质量体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实用的质量管理 工具和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协作与沟通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活动,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 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质量体系核心思想
预防为主
注重事前预防,通过过 程控制减少不合格品产
生。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 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
顾客满意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 注顾客满意度和反馈, 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
量。
全员参与
强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
技能水平。
0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 读
ISO9000族标准简介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目标与内容概述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原 则和方法,提升质量管理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质量体系的 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等。
学员学习成果
contents
目录
• 质量体系概述 •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 质量策划与过程控制 • 持续改进与顾客满意度提升 • 质量保证与风险防范 • 质量体系审核与认证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质量体系概述
质量体系定义与作用
定义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 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 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课程亮点与特色
本次培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 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技能提升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质量体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实用的质量管理 工具和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协作与沟通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活动,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 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质量体系核心思想
预防为主
注重事前预防,通过过 程控制减少不合格品产
生。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 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
顾客满意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 注顾客满意度和反馈, 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
量。
全员参与
强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
技能水平。
0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 读
ISO9000族标准简介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目标与内容概述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原 则和方法,提升质量管理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质量体系的 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等。
学员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的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四、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的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外部供方 --业主,股东 --银行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非政府组织及地方社区团体
四、组织环境
内部因素包括:内部审核结果和自我评价结果; 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技术趋势 信息的分析;竞争性分析;顾客评审、审核、投诉和反馈的结果;实际的内部价值 观和文化与组织预期的对比;组织绩效;组织的最佳实践与行业标杆的对比;员工 满意度数据分析。
c) 用于标识的标记或标签应字迹清楚,牢固耐久。从该物资的接收直到最终 目的地,其上的标识须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便于识别。
d) 当有追溯性要求时,材料或成品应使用唯一性标识并规定追溯的起点与终 点,并做好记录。
e) 公司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由品管部统一策划,生产 部实施。
八、运行
3)办公室组织定期评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八、运行
标识和可追溯性 公司制定《标识管理规定》
a) 根据产品的可识别程度,生产部应使用适当的形式,在进货、制程、产品 发货的所有阶段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防止混淆。
b)对生产过程产品标识由生产部负责,对所有经检验和试验的产品,品管部 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五、领导作用
总经理任命常务副总经理为管理者代表,并授予其以下职责: a)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 强制性认证标志。 e)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所需要的任何改进; f)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g)负责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a) 当在销售合同中规定顾客提供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物资时,在销售合同中应明确提供产品 的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质量要求等。
b) 顾客提供的产品入库时,品管部应及时按合同中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信息进行验收。检 验结果及时通知顾客。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予隔离并记录,并将不合格信息及时通知顾客联系 解决。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
八、运行
技术研发部制定并实施《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技术文件控制程序》,对公 司设计和开发活动进行管理。
1)设计和开发策划 2)设计和开发输入 3)设计和开发控制 4)设计和开发输出 5)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八、运行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采购部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根据 采购材料、外协加工、外包运输等对最终产品影响程度,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采 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2)根据采购的类别,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应商的准则; 3) 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由采购部予以保持; 4)对外部供应商提供过程的要求进行控制并对相关方施加影响。
六、策划
管理体系的变更: a) 重要岗位的人事变动和结构调整; b) 新产品的开发和投入; c) 工艺变更; d) 内、外部环境变化; e) 涉及应对风险和机遇的变更; f) 管理评审后涉及形成的重大决定的变更; g) 合同变更; h)其它有关管理体系的变更。
七、支持
总则: 为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同时为改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全状况,增进顾客满意,公司制定了《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控 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程序》,公司同时应确保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 力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监视和测量保证、知识管理等方面。
五、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方面应证实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做出承诺: a) 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b) 确保制定管理体系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方针和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 向相一致; c) 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d)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 确保为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配备适宜的资源; f) 确保实现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g) 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尽职尽力; h) 进行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 i) 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c) 仓库管理员应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标识、贮存和维护。 d) 若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时,应及时报告顾客,并保存 相关记录。 e) 对顾客提供的涉及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财产,由营销部负责进行管理和保护。
当出现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财产时,营销部制订《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管理规定》。
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和趋势;国内国际商务条件;竞争性产品和服务;与外包 有关的机会和条件;技术趋势;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及价格;法规和规则的潜在变化; 当前市场内外最佳绩效的标杆。同时还要考虑与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潜在相互关联
公司制定《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对组织环境进行管理,每年在管理 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以确保其充分、适宜和有效。
满意并增强顾客满意。
二、引用文件
GB/T19001--2016 GB/T24001—2016 GB/T28001—201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三、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使用的供应链为:供方—公司—顾客 管理体系:组织用于建立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
各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对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定期测评资源配置是否充分、适 宜、有效。 当顾客要求变化导致资源需求变化时(包括寻求获得外部资源),公司应确保及时提 供所需的资源,满足顾客要求,进而增强顾客满意度。
七、支持
形成文件化信息 本公司形成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由以下四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第三层次:管理文件、规定、作业文件(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文件等); 第四层次:记录表单等。
九、绩效评价
本公司制定《管理评审程序》,管理评审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一般不超过12个月),由本 公司总经理主持对管理体系(包括公司方针和目标)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评审包括评价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包括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客户审厂等的结果; b)顾客满意度及顾客抱怨、投诉; c)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 d)来自内、外部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交流信息,包括投诉、抱怨、处置); e)市场动态及竞争对手情况,竞争策略; f)管理体系纠正措施、风险评价的实施状况,持续改进项目的进展情况; g)环境事件、安全事故的调查、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h)质量损失情况分析; i)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及部门工作绩效; j)公司环境绩效。
八、运行
生产和服务提供 公司制定并实施《销售订单管理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以确保在受控条件下 进行生产和服务。受控范围可包括: 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如图样、标准、工艺、规范、实样或其它合适方法提供的信息, 由技术研发部提供; 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指导书由技术研发部提供; c) 提供使用合适的设备,设备应能实现产品特性及过程能力的要求,并做好维护保养; d) 配备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做好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控制; e) 对产品和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f)对产品转序、入库等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按规定要求实施控制; 为防止人为错误,充分识别、并制定必要的防错措施,公司制定了《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识管理规定》、《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特殊过程:浸漆、铸铝
三体系手册培训课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作者:我思悠落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5 领导作用
6 策划 7 支持 8 运行 9 绩效评价 10 改进
15 10 15
一、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家用小功率电机所有产品,并 在合同条件下,顾客和认证机构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 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达到顾客
八、运行
应急准备和响应 1)公司制订《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响
应,以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环境影响和职业伤害,由办公室负责管理。 2)根据潜在的环境事故或安全事故由办公室组织制定紧急预案,规定应急组织
指挥机构、人员、应急物资、救援方法与外部机构的联系等。对可能发生潜在的 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岗位人员进行应急响应的培训,每年一次组织公司有关人员对 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九、绩评价
:内部审核 1、办公室制定并实施《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进行 管理。 2、 办公室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规定审核的依据、范围、 频次和方法。公司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策划的安排、本手册的要求以及管理体系文件信息的要求; b)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c)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d) 不合格报告责任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e) 审核员应对所采取的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 f)办公室负责保存内部审核中产生的各类记录。
八、运行
不合格品的控制 1、品管部制定并实施产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 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各职 能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 2、针对不合格品可采取以下一项或几项措施: 1) 采取返工、返修等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或执行退出流程; 2) 当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时,应得到主管领导的批准; 3) 采取标识、隔离等方式,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4)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后,应再次进行验证,以确保符合规定或使用要求。 3、 品管部应保存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的记录。 4、 当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时,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合格所造成 的后果和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四、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的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外部供方 --业主,股东 --银行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非政府组织及地方社区团体
四、组织环境
内部因素包括:内部审核结果和自我评价结果; 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技术趋势 信息的分析;竞争性分析;顾客评审、审核、投诉和反馈的结果;实际的内部价值 观和文化与组织预期的对比;组织绩效;组织的最佳实践与行业标杆的对比;员工 满意度数据分析。
c) 用于标识的标记或标签应字迹清楚,牢固耐久。从该物资的接收直到最终 目的地,其上的标识须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便于识别。
d) 当有追溯性要求时,材料或成品应使用唯一性标识并规定追溯的起点与终 点,并做好记录。
e) 公司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由品管部统一策划,生产 部实施。
八、运行
3)办公室组织定期评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八、运行
标识和可追溯性 公司制定《标识管理规定》
a) 根据产品的可识别程度,生产部应使用适当的形式,在进货、制程、产品 发货的所有阶段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防止混淆。
b)对生产过程产品标识由生产部负责,对所有经检验和试验的产品,品管部 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五、领导作用
总经理任命常务副总经理为管理者代表,并授予其以下职责: a)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 强制性认证标志。 e)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所需要的任何改进; f)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g)负责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a) 当在销售合同中规定顾客提供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物资时,在销售合同中应明确提供产品 的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质量要求等。
b) 顾客提供的产品入库时,品管部应及时按合同中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信息进行验收。检 验结果及时通知顾客。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予隔离并记录,并将不合格信息及时通知顾客联系 解决。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
八、运行
技术研发部制定并实施《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技术文件控制程序》,对公 司设计和开发活动进行管理。
1)设计和开发策划 2)设计和开发输入 3)设计和开发控制 4)设计和开发输出 5)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八、运行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采购部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根据 采购材料、外协加工、外包运输等对最终产品影响程度,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采 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2)根据采购的类别,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应商的准则; 3) 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由采购部予以保持; 4)对外部供应商提供过程的要求进行控制并对相关方施加影响。
六、策划
管理体系的变更: a) 重要岗位的人事变动和结构调整; b) 新产品的开发和投入; c) 工艺变更; d) 内、外部环境变化; e) 涉及应对风险和机遇的变更; f) 管理评审后涉及形成的重大决定的变更; g) 合同变更; h)其它有关管理体系的变更。
七、支持
总则: 为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同时为改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全状况,增进顾客满意,公司制定了《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控 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程序》,公司同时应确保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 力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监视和测量保证、知识管理等方面。
五、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方面应证实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做出承诺: a) 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b) 确保制定管理体系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方针和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 向相一致; c) 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d)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 确保为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配备适宜的资源; f) 确保实现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g) 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尽职尽力; h) 进行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 i) 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c) 仓库管理员应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标识、贮存和维护。 d) 若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时,应及时报告顾客,并保存 相关记录。 e) 对顾客提供的涉及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财产,由营销部负责进行管理和保护。
当出现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财产时,营销部制订《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管理规定》。
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和趋势;国内国际商务条件;竞争性产品和服务;与外包 有关的机会和条件;技术趋势;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及价格;法规和规则的潜在变化; 当前市场内外最佳绩效的标杆。同时还要考虑与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潜在相互关联
公司制定《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对组织环境进行管理,每年在管理 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以确保其充分、适宜和有效。
满意并增强顾客满意。
二、引用文件
GB/T19001--2016 GB/T24001—2016 GB/T28001—201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三、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使用的供应链为:供方—公司—顾客 管理体系:组织用于建立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
各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对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定期测评资源配置是否充分、适 宜、有效。 当顾客要求变化导致资源需求变化时(包括寻求获得外部资源),公司应确保及时提 供所需的资源,满足顾客要求,进而增强顾客满意度。
七、支持
形成文件化信息 本公司形成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由以下四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第三层次:管理文件、规定、作业文件(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文件等); 第四层次:记录表单等。
九、绩效评价
本公司制定《管理评审程序》,管理评审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一般不超过12个月),由本 公司总经理主持对管理体系(包括公司方针和目标)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评审包括评价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包括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客户审厂等的结果; b)顾客满意度及顾客抱怨、投诉; c)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 d)来自内、外部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交流信息,包括投诉、抱怨、处置); e)市场动态及竞争对手情况,竞争策略; f)管理体系纠正措施、风险评价的实施状况,持续改进项目的进展情况; g)环境事件、安全事故的调查、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h)质量损失情况分析; i)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及部门工作绩效; j)公司环境绩效。
八、运行
生产和服务提供 公司制定并实施《销售订单管理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以确保在受控条件下 进行生产和服务。受控范围可包括: 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如图样、标准、工艺、规范、实样或其它合适方法提供的信息, 由技术研发部提供; 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指导书由技术研发部提供; c) 提供使用合适的设备,设备应能实现产品特性及过程能力的要求,并做好维护保养; d) 配备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做好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控制; e) 对产品和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f)对产品转序、入库等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按规定要求实施控制; 为防止人为错误,充分识别、并制定必要的防错措施,公司制定了《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识管理规定》、《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特殊过程:浸漆、铸铝
三体系手册培训课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作者:我思悠落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5 领导作用
6 策划 7 支持 8 运行 9 绩效评价 10 改进
15 10 15
一、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家用小功率电机所有产品,并 在合同条件下,顾客和认证机构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 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达到顾客
八、运行
应急准备和响应 1)公司制订《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响
应,以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环境影响和职业伤害,由办公室负责管理。 2)根据潜在的环境事故或安全事故由办公室组织制定紧急预案,规定应急组织
指挥机构、人员、应急物资、救援方法与外部机构的联系等。对可能发生潜在的 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岗位人员进行应急响应的培训,每年一次组织公司有关人员对 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九、绩评价
:内部审核 1、办公室制定并实施《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进行 管理。 2、 办公室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规定审核的依据、范围、 频次和方法。公司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策划的安排、本手册的要求以及管理体系文件信息的要求; b)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c)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d) 不合格报告责任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e) 审核员应对所采取的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 f)办公室负责保存内部审核中产生的各类记录。
八、运行
不合格品的控制 1、品管部制定并实施产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 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各职 能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 2、针对不合格品可采取以下一项或几项措施: 1) 采取返工、返修等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或执行退出流程; 2) 当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时,应得到主管领导的批准; 3) 采取标识、隔离等方式,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4)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后,应再次进行验证,以确保符合规定或使用要求。 3、 品管部应保存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的记录。 4、 当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时,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合格所造成 的后果和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