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需监测:(1)心率和心律(2)症状和体征,注意有无洋地 黄中毒相关症状。(3)肾功能和电解质:监测血钾、钙、镁水平。(4)
地高辛血药浓度: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在开始使用地高辛1~ 2周后监测,每1~3个月复查。应在服用地高辛至少6~8 h后抽血, 建议血药浓度维持在0.5-0.9ug/L。在出现病情变化或联合用药改变 时应及时复查血药浓度。
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绝大部分洋地黄类药物均经肾脏代谢,此外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合 并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不能清除体内的地高辛,且在透析后4-8 h,地高辛血药浓度可出现“反跳”现象,平均升高20%一30% 。肾功能不全患者如须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宜酌情减量或选用主 要经肝代谢的洋地黄毒苷,并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心衰
3.对于LVEF<35%,有严重心衰症状、低血压无法耐受ACEI/ ARB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也可将地高辛添加到初始方 案中。
4.对于已服用地高辛但尚未使用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 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待这些药物逐渐加量后,重 新评估患者症状、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如果确定足以控 制症状,可考虑停用地高辛。
洋地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侯兴志
洋地黄的前世今生
1.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南部山区,现在我国浙江、 上海、江苏与山东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2.英国的威瑟灵医生,得到一民间偏方,发现 对水肿病人有效,潜心研究偏方9年,发现了偏 方对水肿病人有效的主要是洋地黄,并治疗了大 量的水肿病人。
3.1874年,德国最优秀的药物学家施秘迪勃格终 于从植物洋地黄中提纯了有效的强心成份—— 一种苷类,也就是现代临床上被称之为的强心甙。
5.心衰症状严重的HFrEF患者可考虑使用地高辛降低心衰住院风 险(Ⅱa,B)。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心衰
注意事项: 1.地高辛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运动耐量。心衰患者长期使用
地高辛对病死率的影响是中性的,但可降低其住院风险。 2.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5-0.9ug/L时,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全因
住院、因心衰住院均减少。 3.无症状的患者(NYHA心功能I级)不宜使用地高辛。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心衰
5.不推荐地高辛用于HFpEF患者,除非房颤伴快速心室率,β受体 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有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房颤
1.地高辛可用于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I,B); 2.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合并心衰者(LVEF<40%)可选用静脉洋地黄类
药物(I,B)。
洋地黄类Fra Baidu bibliotek物适应症-房颤
注意事项: 1.洋地黄类药物是否增加房颤患者病死率尚无定论,低剂量地高辛
(每日剂量≤0.25mg,对应地高辛血药浓度0.5-0.9ug/L)较为 合适。 2.地高辛不宜作为房颤患者长期心室率控制的首选药物,β受体阻 滞剂可作为所有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房颤
2.急性心衰合并房颤(心室率>110次/min)的患者可首选静脉洋 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Ⅱa,C);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心衰
3.NYHA心功能I~Ⅲ级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若应用β受体阻滞 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时,可考虑应用地高辛控 制心室率(Ⅱa,B);
4.NYHA心功能Ⅳ级的心衰患者合并房颤时,可考虑静脉应用洋 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Ⅱa,B);
3.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常联合使用。
β受体阻滞剂能较好的控制活动后心率增快,地高辛对静息心率控制较好,且不降低血压。
适应症
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方法
一.用法及用量 1.地高辛:口服常用剂量为0.125-0.25 mg/d,7d可达稳态血 药浓度。对于≥80岁、体重指数<18.5 kg/m2和肾功能异常 者可采取0.0625 mg/d或0.125 mg隔日用药。 2.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静脉应用的方法为首剂0.2-0.4 mg稀 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4 h后可再用0.2 mg,24 h总量不超过 1.2 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地高辛维持。
特殊人群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
1.老年人 老年患者用药前应全面评估,去除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小剂量 (0.125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使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
2.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 地高辛(FDA)妊娠分级为C级,但目前未观察到母体及胎儿有不 良反应。地高辛可通过胎盘,孕晚期地高辛的蛋白结合率下降 ,肾脏清除增加,导致药物排泄增加,另外妊娠期间P糖蛋白活 性也会增加,应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地高辛剂量。地高辛可通过 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且在静脉应用洋地黄 类药物2 h内避免哺乳。
2.影响心脏电生理: 洋地黄类药物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及心 内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 速度,故能减慢心率,有负性频率作用。洋地黄类药物可提高 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并缩短其有效不应期;诱导的细胞内Ca2+ 增多会引起延迟后除极,从而引起期前收缩和持续性室性心律 失常。
体重指数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警惕。 3.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应在服用药物至少6h后检测血药浓度 4.应避免可能促发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各种因素,如电解质紊乱(低
钾血症、低镁血症、高钙血症、高钾血症)、心肌缺血、低氧血症 、酸碱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5.地高辛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不仅可能影响疗效,还可能增加 中毒风险,合用时要及时调整剂量、监测血药浓度。
(4)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失眠、昏睡、谵妄等。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处理
1.停药(停洋地黄类药与可导致低血钾的药物) 2.补钾(4.5-5.0mmol/L) 3.快速性心律失常禁止电复律,除非本身是室颤(容易诱发室颤) 4.苯妥英钠可与洋地黄类药物争夺Na+-K+-ATP酶,具有解毒效应,
可采取100~200 mg加注射用水20 ml缓慢静注。出现室性心律失 常可选用利多卡因。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 上腺素,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植入临时起搏器。
肝功能异常患者,如需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应避免使用洋地黄毒 苷,因其脂溶性高,大多经肝代谢,可选用地高辛,同时也应注 意监测肝功能和血药浓度。
• 谢谢!
8.窦性心率的缩窄性心包炎或二尖瓣狭窄; 9.高钙血症、高钾血症;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存在以下情况者应慎用:心肌炎、低氧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淀粉样变、肾功 能衰竭。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
心衰 房颤
洋地黄类药物适应症-心衰
1.慢性HFrEF患者(LVEF≤45%): 应用了利尿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 受体拮抗剂,仍持续有症状者可使用地高辛(Ⅱa,B);
洋地黄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药物
地高辛 西地兰
口服吸 给药 收率 方式
75% 口服
低 静脉
起效时间
0.5-2h 10-30min
达峰 时间
2-3h
1-3h
持续 时间
4-7d
2-5h
半衰期
36h 22-36h
主要代谢途径
肾脏 肾脏
洋地黄类药物禁忌症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起搏器者除外); 2.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者除外); 3.心率<50次/min; 4.预激综合征; 5.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6.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颤); 7.心肌梗死急性期(<24 h),尤其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
4. 1930年,制药公司的斯密斯成功分离出了这几种 强心类固醇强心甾苷,其中就有地高辛。地高辛 现在仍然是从毛花洋地黄植物中提取。
5.洋地黄使用历史:200多年。
洋地黄类药物药理学
洋地黄类药物是Na+-K+-ATP酶抑制剂 1.正性肌力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 度升高,进而促进Na+与Ca2+交换,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 ,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但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5.对于严重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如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心 脏骤停、高钾血症、器官功能异常和地高辛血药浓度极高时,建 议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预防
1.应视个体情况采用小剂量,如地高辛0.125mg 1次/d或隔天1次 2.开始用药后注意观察中毒先兆,特别是消化道症状和视觉异常,对
电解质紊乱对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的影响: 1.低钾血症时洋地黄类药物与Na+-K+-ATP酶的亲和力增加, 复极化K+电流减少,心肌细胞自律性增加,故低钾血症是 洋地黄类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危险因素。 2.高钙血症以及低镁血症可增加心肌细胞内Ca2+超载和自发 性Ca2+释放,从而增加洋地黄类药物致心律失常的风险。
三、洋地黄类药物不良反应 (1)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常为中毒先兆 ,易被忽视,需与右心衰竭加重鉴别。 (2)视觉异常:视物模糊、黄视、绿视等,视觉异常为中毒先兆, 发现后需及时停药。
(3)心脏表现:是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最危险的毒性反应,各种心律 失常均可出现,特征性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合并窦房或房室传 导阻滞,如房性或交界区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患 者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是多源性室性早搏(呈二、三 联律)、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发生室性心动过 速和心室颤动。心衰一度好转后突然或缓慢加重应警惕洋地黄 类药物中毒。注意,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后心电图出现鱼钩样ST-T改变,称为洋地黄作用,并非洋地黄类药物中毒表现。
3.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治疗浓度的洋地黄类药物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 经活性。同时洋地黄类药物可抑制肾脏的Na+-K+-ATP酶,减 少肾素分泌。目前认为除正性肌力作用外,洋地黄类药物还 可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发挥治疗心衰的作用。
注意:中毒浓度的洋地黄类药物则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导致各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