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组合体投影图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课件-组合体尺寸标注
二、要分清组合体表面轮廓和交线的投影情况, 要注意分析形体之间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避免在交线上标注尺寸。
三、对于用挖切方法形成的组合体,有时可按照假想 挖切过程(由外到里、由大到小),依次确定 挖切结构的定形和定位尺寸,从而正确合理地 标注尺寸。
四、对初学者来说,应记住组合标注尺寸四个基本要求。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概述 2 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3 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 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形状大小及相 对位置的尺寸标注完全,不遗漏, 不重复。
清晰 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基准
⑶ 方柱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⑷ 截切平面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⑸ 正交相贯圆柱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三、标注定形、定位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⒈ 截切立体,要标注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和截平面 的定位尺寸。
不好!
4×
4×R好!Fra bibliotek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⒉ 相互平行的尺寸,应布置成小尺寸在内,大尺寸 在外。
尺寸自相交 不好!不清晰!
好!
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3. 按形体分析法分析,将同一个形体的定形和
定位尺寸尽量集中布置于同一投影图中标注。
4×
R
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4. 多个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投影图上。 定形定位尺寸可集中布置于同一投影图上。
三、对于用挖切方法形成的组合体,有时可按照假想 挖切过程(由外到里、由大到小),依次确定 挖切结构的定形和定位尺寸,从而正确合理地 标注尺寸。
四、对初学者来说,应记住组合标注尺寸四个基本要求。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概述 2 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3 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 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形状大小及相 对位置的尺寸标注完全,不遗漏, 不重复。
清晰 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基准
⑶ 方柱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⑷ 截切平面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⑸ 正交相贯圆柱的定位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二、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三、标注定形、定位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⒈ 截切立体,要标注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和截平面 的定位尺寸。
不好!
4×
4×R好!Fra bibliotek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⒉ 相互平行的尺寸,应布置成小尺寸在内,大尺寸 在外。
尺寸自相交 不好!不清晰!
好!
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3. 按形体分析法分析,将同一个形体的定形和
定位尺寸尽量集中布置于同一投影图中标注。
4×
R
八、尺寸标注——满足“清晰”要求
4. 多个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投影图上。 定形定位尺寸可集中布置于同一投影图上。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
对位置的方向作为正立面图方向。
建筑形体的画图步骤举例
(3)布置视图,画底稿。画底稿的次序是:先画出各投影
的基准线;然后从主要形体入手,按各自之间的相互位置及
“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先整体后细部。
建筑形体的画图步骤举例
(4)加深。底稿完成后,检查各部分的投影是否完整,各投
影之间是否符合投影规律。在校核无误后,擦去多余图线,按
尺寸标注
尺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尺寸标注的要求是:准确、完
整、清晰。
准确:是指投影图上标注的尺寸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中关 于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完整:是指这些尺寸标注可以唯一地确定形体的形状、大 小及各部分的相互位置; 清晰:是指标注的所有尺寸在投影图中的位置明显、整齐、 有条理并符合施工的要求。 为此,在标注尺寸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形体上应
看图步骤一——形体分析法
1.看视图抓特征分线框 看视图 —— 以正面图为主,配合其它 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 —— 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 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 概的了解。
2.对投影
对投影 —— 利用“三等”关系,找出 每一基本形体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 形状。
线面分析法
用线面分析法读图,首先要知道线和线框在投影图中 的含义。 2)投影图中的线框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框表示面
图线表示线
(曲面投影的 转向轮廓线) 图线表示线
(曲面)
能表示一个平面,也
可能表示一个曲面, 还可能表示一个孔。
图框表示面
(平面) 曲线表示曲面
(两个面的交线) 直线表示平面 (投影有积聚 性的平面)
标注方法。如球体、圆柱、圆锥。
第四章立体的投影
③判别可见性。
❖ ㈡两平面立体的表面交线
相交形体的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两平面立体相贯线的特征:一般情况为空间折线,特殊情况为平面折线,每 段折线是两立体棱面的交线,每个折点是一立体棱线与另一立体的贯穿点。 立体的相贯形式有两种:
一是全贯,即一个立体完全穿过另一个立体,相贯线有两组; 二是互贯,两个立体各有一部分参与相贯,相贯线为一组。 求两平面体相贯线的方法:有两种 (1)交点法——先作出各个平面体的有关棱线与另一立体的交点,再将所有交 点顺次连成折线,即组成相贯线。连点的规则是:只有当两个交点对每个立体 来说,都位于同一个棱面上时才能相连,否则不能相连。 (2)交线法——直接作出两平面立体上两个相应棱面的交线,然后组成相贯线。
(3)投影分析
(二)棱锥体 (1)形体特征: 底面是多边形,棱 线交于一点,侧棱面均为三角形。 (2)安放位置: 底面△ABC平行于H面。 (3)投影分析
【例4-1】 作四棱台的正投影图 解:(1)分析
1)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与H面平行, 前、后两棱面为侧垂面,左、右两棱面 为正 垂面。 2)上、下两底面与H面平行,其水平投 影反映实形;其正面、侧面投影积聚为 直线。 3)前、后两棱面与W面垂直,其侧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V面倾斜,投 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4)左、右两个面与V面垂直,其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W面倾斜,投 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5)四根斜棱线都是一般位置直线,其投影都不反映实长。
3)连点。 4)判断可见性。
❖ 三、同坡屋面交线的画法
单坡屋面 坡屋面 双坡屋面
四坡屋面 同坡屋面:既屋檐高度相等、各屋面与水平面倾角相等的屋面。 同坡屋面交线的画法,其实 质是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
同坡屋面上各种交线的名称
❖ ㈡两平面立体的表面交线
相交形体的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两平面立体相贯线的特征:一般情况为空间折线,特殊情况为平面折线,每 段折线是两立体棱面的交线,每个折点是一立体棱线与另一立体的贯穿点。 立体的相贯形式有两种:
一是全贯,即一个立体完全穿过另一个立体,相贯线有两组; 二是互贯,两个立体各有一部分参与相贯,相贯线为一组。 求两平面体相贯线的方法:有两种 (1)交点法——先作出各个平面体的有关棱线与另一立体的交点,再将所有交 点顺次连成折线,即组成相贯线。连点的规则是:只有当两个交点对每个立体 来说,都位于同一个棱面上时才能相连,否则不能相连。 (2)交线法——直接作出两平面立体上两个相应棱面的交线,然后组成相贯线。
(3)投影分析
(二)棱锥体 (1)形体特征: 底面是多边形,棱 线交于一点,侧棱面均为三角形。 (2)安放位置: 底面△ABC平行于H面。 (3)投影分析
【例4-1】 作四棱台的正投影图 解:(1)分析
1)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与H面平行, 前、后两棱面为侧垂面,左、右两棱面 为正 垂面。 2)上、下两底面与H面平行,其水平投 影反映实形;其正面、侧面投影积聚为 直线。 3)前、后两棱面与W面垂直,其侧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V面倾斜,投 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4)左、右两个面与V面垂直,其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W面倾斜,投 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5)四根斜棱线都是一般位置直线,其投影都不反映实长。
3)连点。 4)判断可见性。
❖ 三、同坡屋面交线的画法
单坡屋面 坡屋面 双坡屋面
四坡屋面 同坡屋面:既屋檐高度相等、各屋面与水平面倾角相等的屋面。 同坡屋面交线的画法,其实 质是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
同坡屋面上各种交线的名称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4章 组合体的投影
拉伸成三维空间物体的过程。因此,读图的过程就是拉伸平面
图框的过程,如图4.12所示。 对于简单立体,图框容易找到,而对于复杂立体,要区分图框 就要运用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首先在投影图上划分 出封闭线框,即按线框将组合体划分成若干基本形体,然后运用投 影规律,找出对应投影,想出各部分的形状,最后根据相对位置和 连接形式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线型的变化,并从具有积聚性或反映形状特征最明显的投影图画
起。如图4.11所示为切割型组合体的绘图步骤。
13 页
退出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4 页
退出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3.3 综合型组合体画法 对于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综合型组合体,同样需要进行形体 分析和选择正立面图的投影方向,然后遵循先实(实形体)后虚(挖 空部分)、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轮廓后细节、3个视图联
图4.9 挡土墙的形体分析
10 页
退出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选择正立面图的投影方向
画图时,首先要确定正立面图的投影方向。将挡土墙按自然 位置摆正后,其正立面图按最能反映出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和形状 特征的原则选择。 (3)绘图步骤 叠加型组合体的画图步骤如图4.10所示。 画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画叠加型组合体时,按照形体分析的结果逐个画出各组成 部分。 ②画每一基本体时,先从反映其形状特征的投影图开始,再
27 页
退出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8 页
退出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5.3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 两曲面立体相交,在一般情况下其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从相贯线的性质可知,求作两曲面立体相贯线的作图可归结为求 两曲面的共有点问题。 例4.4 如图4.26所示,求作轴线垂直正交的两圆柱相贯后 的正立面图。 1)分析 小圆柱垂直水平投影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是小圆柱的水平 投影;大圆柱垂直侧面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是大圆柱与小圆 柱的公共部分的侧面投影,即一段圆弧。只需求出两圆柱及相贯 线的正面投影。
(完整word版)建筑识图与构造4
(a)(b) (c)(d)
图4—13正六棱柱的正等测画法
(二)圆柱:作图:如图4—14。
(a)(b)(c)(d)
图4—14圆柱的正等测
[例4-1]如图4-16所示,已知具有四坡顶的房屋模型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测。
[解](1)看懂三视图,想象房屋模型形状。
(2)选定坐标轴,画出房屋的屋檐。
(3)作下部的长方体。(4)作四坡屋面的屋脊线.
图4—9绘制组合体草图底稿
图4—10在台阶模型草图中标注尺寸
4.2轴测图
一、内容:
1、轴测图的特点、适用范围;
2、轴测投影的形成;
3、轴测图的类型、绘制方法。
二、要求及重点:
1、掌握轴测图的特点、适用范围、类型;
2、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
3、了解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步骤。
三、教学方式:
利用模型、教具、例题,使学生掌握、了解.
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a)(b)(c)
图4—24剖面图与断面图
3、剖面图画法
(1)用单一的剖切面剖切,如图4-25。
(a)(b)图4-25用单一剖切面剖切
(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如图4—26所示。
图4-26用两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
(3)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进行剖切,该剖面图的图名后应加注“展开”二字。如图4—27所示。
(a)正投影图(b)轴测投影图
图4-11正投影图与轴测投影图比较图4-12轴测图的形成
1、轴测投影面:用于画轴测图的投影面;
2、轴测轴:空间三根坐标轴(投影轴)O1X1、O1Y1、O1Z1、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OZ;
3、轴间角:两根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图4—13正六棱柱的正等测画法
(二)圆柱:作图:如图4—14。
(a)(b)(c)(d)
图4—14圆柱的正等测
[例4-1]如图4-16所示,已知具有四坡顶的房屋模型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测。
[解](1)看懂三视图,想象房屋模型形状。
(2)选定坐标轴,画出房屋的屋檐。
(3)作下部的长方体。(4)作四坡屋面的屋脊线.
图4—9绘制组合体草图底稿
图4—10在台阶模型草图中标注尺寸
4.2轴测图
一、内容:
1、轴测图的特点、适用范围;
2、轴测投影的形成;
3、轴测图的类型、绘制方法。
二、要求及重点:
1、掌握轴测图的特点、适用范围、类型;
2、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
3、了解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步骤。
三、教学方式:
利用模型、教具、例题,使学生掌握、了解.
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a)(b)(c)
图4—24剖面图与断面图
3、剖面图画法
(1)用单一的剖切面剖切,如图4-25。
(a)(b)图4-25用单一剖切面剖切
(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如图4—26所示。
图4-26用两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
(3)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进行剖切,该剖面图的图名后应加注“展开”二字。如图4—27所示。
(a)正投影图(b)轴测投影图
图4-11正投影图与轴测投影图比较图4-12轴测图的形成
1、轴测投影面:用于画轴测图的投影面;
2、轴测轴:空间三根坐标轴(投影轴)O1X1、O1Y1、O1Z1、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OZ;
3、轴间角:两根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工程制图-4组合体的投影
11
投影面的垂直面:一斜两类似 投影面的平行面:两线一实形
p'
q'
p''
r'
s'
q''
s'' r''
p
r
q
s
12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以轴承座为例,阐述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轴承座由圆筒、支承板、肋板、 底板组成。
➢ 支承板、肋板和底板均是平面体。 ➢ 支承板的左、右侧面与圆筒的外圆
G面 F面
24
② 视图上封闭线框里面套小线框可能是凹孔(坑) 或凸台。
25
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
读图时:一般先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分析 不出时用线面分析法。
读图的步骤:
划线框 分形体
对投影 想形状
定位置, 综合起来 想整体
(a)划线框,分形体
以特征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 和空间分析,划出线框,分出基本形体。
下图所示的组合体,可分解成由两个长方块和一个竖 板三大块叠加而成。
9
用形体分析法画出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
• 形体分析:可分为两个基本体(一个L型棱柱和一个三棱 柱)或三个基本体(两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
• 逐个画出各基本体。
10
(2)线面分析法
组合体也可以看成是由若干面(平面或曲面)、 线(直线或曲线)所围成的。线面分析法就是分析 组合体视图中的某些线、面的投影关系,以确定组合 体该部分形状的方法。以下图所示压块为例说明线 面分析法的应用。
D
2)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特征;
投影面的垂直面:一斜两类似 投影面的平行面:两线一实形
p'
q'
p''
r'
s'
q''
s'' r''
p
r
q
s
12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以轴承座为例,阐述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轴承座由圆筒、支承板、肋板、 底板组成。
➢ 支承板、肋板和底板均是平面体。 ➢ 支承板的左、右侧面与圆筒的外圆
G面 F面
24
② 视图上封闭线框里面套小线框可能是凹孔(坑) 或凸台。
25
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
读图时:一般先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分析 不出时用线面分析法。
读图的步骤:
划线框 分形体
对投影 想形状
定位置, 综合起来 想整体
(a)划线框,分形体
以特征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 和空间分析,划出线框,分出基本形体。
下图所示的组合体,可分解成由两个长方块和一个竖 板三大块叠加而成。
9
用形体分析法画出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
• 形体分析:可分为两个基本体(一个L型棱柱和一个三棱 柱)或三个基本体(两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
• 逐个画出各基本体。
10
(2)线面分析法
组合体也可以看成是由若干面(平面或曲面)、 线(直线或曲线)所围成的。线面分析法就是分析 组合体视图中的某些线、面的投影关系,以确定组合 体该部分形状的方法。以下图所示压块为例说明线 面分析法的应用。
D
2)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特征;
第04章组合体的视图ppt课件
14. 对称机件
120 20
160
当对称机件的图形只画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时,尺寸线应 略超过对称中心或断裂处的边界线,并在尺寸线一端画出箭头。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全: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形状大小及相
对位置的尺寸标注完全,不遗漏, 不重复。 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除第三章介绍的内容外还应注意:
1.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
俯视图为形状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⒉ 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3.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主视图、俯视图形状相同,但物体的形状可不同
• 对投影确定形体
利用“三等”关系,划分出每一部分的三个投 影,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 面形分析攻难点
当形体由切割方式形成时,常采用面形分析法 对形体主要表面的形状进行分析,进而准确地想象 出形体的形状。
• 综合起来想整体
抓住位置特征视图,分析各部分间的相互位置 关系,综合起来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例:已知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 过渡关系
5.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5.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由基本形体叠加或切割而成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及表面过渡关系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叠加
切割
2. 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方式 平齐 相错
相切
4×
第四章 组合体(2)----组合体的识读共63页文档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是指:给定V、 H、W,想象其空间真实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
一.组合体投影图识读要领
1.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看
一个投影图不能确定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3. 定位置,想整体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7
线面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读图总结
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图线和线框所代表 的意义和相互位置,从而看懂视图的方法,称为线面分析 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分析视图中的局部复杂投影。
看图时要注意: 平行面的投影具有实形性和积聚性 垂直线的投影具有实长性和积聚性 垂直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和类似性 一般位置面的投影具有类似性
物体形状
修正
物体的投影图
物体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6
形体分析法读图总结
形体分析法是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把比较 复杂的视图,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运用三视图的投 影规律.分别想象各形体的形状及相互连接方式,最 后综合起来想出整体。
看图的一般步骤:
1.分视图,划线框
2.对投影,想形体
水平投影为形状特征投影图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
一.组合体投影图识读要领
1.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看 2.找出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的投影图
位置特征投影图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是指:给定V、 H、W,想象其空间真实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
一.组合体投影图识读要领
1.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看
一个投影图不能确定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3. 定位置,想整体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7
线面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读图总结
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图线和线框所代表 的意义和相互位置,从而看懂视图的方法,称为线面分析 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分析视图中的局部复杂投影。
看图时要注意: 平行面的投影具有实形性和积聚性 垂直线的投影具有实长性和积聚性 垂直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和类似性 一般位置面的投影具有类似性
物体形状
修正
物体的投影图
物体形状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6
形体分析法读图总结
形体分析法是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把比较 复杂的视图,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运用三视图的投 影规律.分别想象各形体的形状及相互连接方式,最 后综合起来想出整体。
看图的一般步骤:
1.分视图,划线框
2.对投影,想形体
水平投影为形状特征投影图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
一.组合体投影图识读要领
1.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看 2.找出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的投影图
位置特征投影图
02.06.202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识读组合体投影图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 13 页
【例5-3】试根据图5-20所示的投 影图,想象出该形体的形状。
分析:(1)形体分析。该形体的大致 形状是由梯形块组成的,其水平投影可看 成是由3个封闭线框组成,但正面投影和侧 面投影无法分成3个封闭线框。因此,可初 步从线框较多的水平投影着手,逐个线框 分析其形状。
图5-16 分析图线的含义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8 页
二、识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方法
识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 法。
1.形体分析法
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思路如下: (1)从能够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的投影图入手,以轮 廓线所构成的封闭线框为基本单元,将正面投影图分为几个 相对独立的部分(线框),每个独立的部分(线框)基本上 可对应某些简单形体的一个投影。 (2)按“三等关系”在其他投影图上找出每个线框所对 应的投影,然后想象出这些线框所代表的简单形体的形状。 (3)分析各简单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综合想象出 整个物体的形状。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5 页
3.注意利用虚线分析相关部分的形状和位置
利用好虚线这个“不可见”的特点对看图很 有帮助,尤其对想象其形体、表面或交线的位置 (该部分处于物体的“中部”或“后部”)非常 有用。如图5-14所示正面投影图中的三角形,图 (a)为实线,说明从前向后看时该直角三棱柱的 轮廓线均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叠加在形体上的; 图(b)为虚线,说明从前向后看时该三棱柱不可 见,故该三棱柱是在基本形体上切割而成的。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相互关联的,不能截然分开。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先从形体分析获得形体的 大致整体形状后,不清楚的地方再针对每一条图线和每一个 封闭线框加以分析,以弥补形体分析的不足。由此可见,识 读组合体投影图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结合线面分析法综合 想象得出组合体的全貌。
工程体投影图—组合体的投影
1 形体分析 2 投影图的确定
3 选比例、定图幅 4 布置投影图 5 画底稿 6 检查、描深
1 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的 投影图首先要进 行形体分析,分 析它是由哪些基 本体组合而成的, 同时要分析这些 基本体彼此间的 相对位置,然后 再根据形体的复 杂程度用恰当的 投影图表达。
挡土墙形 体分析
2 投影图的确定
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一、形体分析 二、选择主视方向: 选择摆放位置、特征方向、减少虚线 三、作图: 1、选比例,定图幅,画基准;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
面图(即画完一块基本体的全部三面 图后,再画另一块); 3、检查去、留、变,并描深。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1、选比例,定图幅,画基准;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投影画法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叠加、切割、相交和相切等。 1. 叠加
正圆锥 正圆柱 正圆柱 正六棱柱
叠加
画图时,先 将组合体分解成 若干基本体,分 析清楚各基本体 的形状和相互位 置。然后按相对 位置逐个画上各 基本体的投影, 并依次叠加,如 图a、b所示,综 合起来便可得到 组合体的投影。
1. 确定立面图
一般应按自然位置放置立面图,应把 能较多反映组合体形状和位置特征的某一 面作为立面图的投影方向,并尽可能使形 体上主要面平行于投影面,以便使投影能 得到实形,还要兼顾其他两个投影图表达 的清晰性,即尽可能减少其他投影图中的 虚线。
以图a所示形体为例,A、B、C、D四个方向都可以作为 立面图的的方向,但比较起来A向反映形体的特征要比B向更 充分一些,它即能反映支承板和底板的形状特征又能表达出立 墙和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选A向作为立面图方向较好。
1 剖面图和形成及标注
第4章 组合体
将一个复杂的物体(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 对它们各自形状特征、组合方式、相对位置及其表面交线进行投 影分析,最后形成整体,这种分析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应着重分析组成方式、表面交线。
(1)该组合体由那些基本形体所组成,其组合方式各是什么?
(2)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如何?
(3)基本形体之间的各邻接表面的关系如何?是共面、相 交还是相切?若相交其交线又处于什么位置?
一、正确地标注尺寸
100 50
符合GB4458.4-2003要求
40 80
水平、垂直、大小尺寸的标注
40°
角度、倾斜尺寸的标注
圆、圆弧尺寸的标注
Φ3
5 55
小尺寸的标注
60 60
二、尺寸标注要完整
1、定形尺寸( 确定几何体的大小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2、定位尺寸 (确定各形体或平面之间相对位置的尺 寸)不多不少: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形式,常见的是这两种形式的 综合
综合形 叠加形
切割形
1) 叠加式 — 基本几何形体互相叠合、相切或相贯;
同轴叠加
对称叠加
非对称叠加
2)切割式 — 基本形体被平面截切或开洞、挖槽等;
3)综合式 —— 既有叠加方式,又有切割方式;
4.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
4.1.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为了便于画图,通过分析,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搞清 它们之间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D
肋板 C
底板
B
A
大圆筒
小圆筒
由若干个基本体(或经切割后的基本体) 组合而形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任何 一个复杂的物体,从形体角度来看, 总可把它分解成一些基本体来认识。
形体分析法应着重分析组成方式、表面交线。
(1)该组合体由那些基本形体所组成,其组合方式各是什么?
(2)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如何?
(3)基本形体之间的各邻接表面的关系如何?是共面、相 交还是相切?若相交其交线又处于什么位置?
一、正确地标注尺寸
100 50
符合GB4458.4-2003要求
40 80
水平、垂直、大小尺寸的标注
40°
角度、倾斜尺寸的标注
圆、圆弧尺寸的标注
Φ3
5 55
小尺寸的标注
60 60
二、尺寸标注要完整
1、定形尺寸( 确定几何体的大小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2、定位尺寸 (确定各形体或平面之间相对位置的尺 寸)不多不少: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形式,常见的是这两种形式的 综合
综合形 叠加形
切割形
1) 叠加式 — 基本几何形体互相叠合、相切或相贯;
同轴叠加
对称叠加
非对称叠加
2)切割式 — 基本形体被平面截切或开洞、挖槽等;
3)综合式 —— 既有叠加方式,又有切割方式;
4.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
4.1.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为了便于画图,通过分析,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搞清 它们之间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D
肋板 C
底板
B
A
大圆筒
小圆筒
由若干个基本体(或经切割后的基本体) 组合而形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任何 一个复杂的物体,从形体角度来看, 总可把它分解成一些基本体来认识。
组合体的投影
作业中的立体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画台阶三视图
一、读图应具备的知识
1、熟练的运用“三等”关系 2、灵活运用方位关系 3、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 4、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 5、线条、线框的含义 6、尺寸标注
左侧立面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前后关系,即 高度和宽度。
三视图的投影联系规律
正立面图和平面图——长对正; 正立面图和左侧立面图——高平齐; 平面图和左侧立面图——宽相等。
三面视图的形成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立体图画三视图
补线
三视图补线
三视图补线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法 此法多用于叠加型组合体 2、线面分析法 此法一般用于不规则的组合体起来灵活运用,以形体分析法为主,以线 面分析法为辅。
三、读图的步骤
四先四后 1、先粗看后细看 2、先用形体分析法后用线面分析法 3、先外部(实线)后内部(虚线) 4、先整体后局部
组合体的投影图
1、概念 2、立体图画三视图 3、三视图的阅读 (1)三视图补图 (2)三视图补线
组合体的分类
1、叠加型: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叠加而成的组 合体。
2、截割型:由一个基本体被一些不同位置的 截面切割后而形成的组合体。
3、相交型:由基本形体相交而成的组合体。
组合体的分类图
叠加型
读图
1、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分析 2、要善于捕捉特征视图 3、理解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
斜面的投影—类似性
斜面的投影—类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确定组成建筑形体的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尺寸, 包括长、宽、高、直径、半径、厚度等 确定组成建筑形体的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尺寸, 轴线、对称线、中心线等。
尺寸基准的选择:非对称物体的底面或某个端面、对称 物体的对称面或回转物体的轴线。
总体尺寸 确定建筑形体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返回
1、 常 见 基 本 形 体 的 定 形 尺 寸
返回
1、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形体分析读图方法
在组合体投影图中,各个投影图都是由若干个封闭的图块组 成,每个封闭图块对应一个基本几何形体。首先按投影关系找到 各个封闭图块所对应的其它投影,读懂每个封闭图块所对应的基 本几何形体的形状,然后根据各个封闭图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了 解各个基本几何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进行综合想象出该组 合体的空间形状。
形状特征视图
返回
2.注意抓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 的那个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返回
3、要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
曲面轮廓素线
交线投影
面的投影
返回
4、要弄清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锥面
内外柱面
平曲组合
柱、球面
锥、平面
锥面
平面 圆、平面
圆柱孔
返回
㈡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2、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㈡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㈢ 组合体由二求三举例 ㈣ 补全图中遗漏的图线
返回
㈠ 看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2、要注意抓特征视图 3、要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 4、要弄清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返回
1. 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返回
返回
2.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 的那个视图。
C
B A
返回
已 知 两 投 影 图 求 作 第 三 投 影 图
返回
返回
2、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线面分析法读图方法
在运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局部较难看懂的部位,常运用 线面分析来帮助读图。
投影图中封闭线框,一般是物体某一表面的投影。在进行线 面分析时,可从线框入手,即在一个投影(如正面投影)上选定 一个(一般先选定大的或投影特征明显的)线框,然后根据投影 关系,找出该线框的其它投影——线框或线段(直线或曲线)。 然后从相应的几个投影,即可分析出物体该表面的形状和空间位 置。
④检查无误后,按规定加深图线;
⑤标注尺寸
• 填写标题栏,完成全图
返回
㈣ 绘制组合体投影图示例
返回
【例题1】
作图步骤:
1、形体分析; 2、确定安放位置和正面 投影图的投影方向; 3、确定投影图数量; 4、绘制投影图 5、标注尺寸 6、检查无误后,按规定 线型加深图线
正立面投影方向 返回
步骤一
返回
返回
【例题14】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正面投影。
返回
返回
【例题15】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正面投影。
返回
㈣ 补绘图中遗漏的图线
1、目的与要求 通过补线练习,学会运用投影规律校对图样的基本 方法,进一步掌握叠加、切割和综合的组合形式,以及 物体上相邻表面处不同相对位置时的投影特性。
2、补漏线的方法与步骤 一般从反映特征的主视图入手,联系其它视图看懂 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从主、俯、左三 个方向分别分析:组合体各表面的相对位置是平齐、不 平齐(错开)、相切还是相交?然后补全遗漏的图线。
返回
1、形体分析法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等都称为基本几何形 体。而在工程中所见到的一些形体,可看成是由这些基 本几何形体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组合而成,这些形体称 为组合形体,简称组合体。
在绘制组合体投影图之前,首先要对所绘制的组合 体进行形体分析。
形体分析法:
假象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几何形体,分析该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分析该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几何形 体组成的;分析各基本几何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 方式。
三 棱 柱
四棱柱
六棱柱
四棱锥
四棱台
圆
柱
圆
锥
圆
球
半
球
圆
台
内
环
返回
⑴
⑵ 基准
2、 常 见 形 体 的 定 位 尺 寸
基准 基准 基准 ⑶ 基准
基准
基准
⑴ 一组孔的定位尺寸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⑶ 立方体的定位尺寸
基准
返回
㈢ 组合体尺寸标注应注意事项
1、尽可能将尺寸就近标注在最能反映物体特征 的视图上; 2、尺寸标注应尽量集中,并尽量安排在两视图 之间的位置; 3、尽可能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返回
补 全 视 图 中 遗 漏 的 图 线
返回
三、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
㈠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㈡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㈢ 组合体尺寸标注应注意事项
㈣ 组合体尺寸标注举例
返回
㈠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组合体投影图只能表达物体的形状,而各部分的实 际大小及相对位置,必须通过尺寸标注来表达。尺寸标 注是表达组合体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做到:完整、合理、 清晰。
8
40
高度方向基准
85
宽度方向基准
选定尺寸基准
标注定形尺寸
标注定位尺寸 标注总体尺寸
长度方向基准 返回
小 结 重点:
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二、读图与画图的两个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三、掌握正确的画图和读图步骤
四、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注法,要 注意形体分析法和尺寸注法要求
返回
作图步骤:
1、形体分析; 2、确定安放位置和正面 投影图的投影方向; 3、确定投影图数量; 4、绘制投影图 5、标注尺寸 6、检查无误后,按规定 线型加深图线
正立面投影方向 返回
步骤一
返回
步骤二
返回
步骤三
返回
步骤四
返回
步骤五
返回
完成
返回
【例题4】
返回
二、组合体投影图的读图
㈠ 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尺寸不能标注在物体的截交线或相贯线上; 5、尺寸排列要整齐,大尺寸排在外边,小尺寸 排在里边。
返回
㈣ 组合体尺寸标注举例
返回
【例题1】
38
28
Ø25
长度方向基准
70 114
88
高度方向基准
170
选定尺寸基准 标注定形尺寸
R9
标注定位尺寸 标注总体尺寸
宽度方向基准
返回
【例题2】
15
48
8
40
(c) 不平齐
返回
•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无 线
பைடு நூலகம்
无 线
无 线
●
返回
• 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有线
有线
返回
㈡ 正面投影图的投影方向选择
1、确定组合体的安放位置 ⑴ 从稳定性角度来考虑物体的安放位置; ⑵ 按物体的工作位置来安放物体;
2、确定正面投影图的投影方向
⑴ 优先选择最能反映该物体形状特征和结构特征的 投影方向作为正面投影图的投影方向; ⑵ 选择合理利用图纸幅面的投影方向作为正面投影 图的投影方向,即使物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正立 投影面。
返回
返回
【例题5】已知物体的两面投影图,求作侧面投影图。
返回
返回
返回
【例题6】已知组合体的两面投影图,求作侧面投影图。
●
●
● ●
●
●
●
●
●
返回
返回
【例题7】已知物体的两面投影图,求作侧面投影图。 运 用 “ 假 设 法 ” 判 断 对 应 线 框 真 伪
A
B
Ⅰ
Ⅱ
返回
已 知 两 投 影 图 求 作 第 三 投 影 图
返回
㈢ 组合体由二求三举例
返回
【例题8】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水平投影。
返回
【例题9】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返回
【例题10】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侧面投影。
返回
返回
【例题11】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水平投影。
返回
步骤一
返回
步骤二
返回
步骤三
返回
完 成
返回
【例题13】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正面投影。
应县职业技术学校
第四章
组合体投影图
一、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二、组合体投影图的阅读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㈠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形体分析 ㈡ 正面投影图的投影方向选择
㈢ 组合体三投影图的作图步骤
㈣ 绘制组合体投影图示例
返回
㈠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
1、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3、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方式
返回
选择反映形状、结构特征 最多的视图作为正立面图
返回
存在什么问题? 不能合理使 用图纸幅面
返回
选择合理使 用图纸幅面
返回
㈢ 组合体三投影图的作图步骤
作图步骤: • 形体分析 • 确定安放位置和正面投影图投影方向 • 确定投影图数量 • 画投影图
①选择图幅和绘图比例; ②确定各投影图的定位线; ③依次绘制各几何形体的投影图,首先画出反应特征的投影图,然 后根据投影关系作出其它投影图;
返回
返回
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叠加式 —— 基本几何形体互相叠合、相切或相贯;
返回
切割式 —— 基本形体被平面截切或开洞、挖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