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目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篇1一、填空题(120分)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和。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类;一类区执行级标准;二类区执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和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系数是指。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
通常把、和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7、空燃比定义为,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
9、燃烧烟气分为、;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三种粒径。
12、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数分布还是表面积分布,它们的相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的直线。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等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等四大类。
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力和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和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即、、速度。
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小的主要速度分量。
外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在处气流切向速度最大。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Fc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F D。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8
第 1 页 共 19 页《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 2.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 ,1atm B 20℃,1atm C 0K ,1atm D 273K ,100Pa 3.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4.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 、B 、C 、D 、E 、F 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 为哪个级别A 稳定B 不稳定C 中性D 极不稳定 5.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是A 质量中位粒径B 个数中位粒径C 分割粒径D 平均粒径6.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7.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 8.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 D 海水吸收法9.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C 85%D 95%10.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 ,SO 2排放率为170 g/s ,当大气稳定度为C 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 ,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 ,σy =200m ,σz =120m 。
计算SO 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A 0.053mg/m 3B 0.06 mg/m 3C 0.11 mg/m 3D 0.011 mg/m 311.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 Nm 3/s ,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 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 Nm 3/s ,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 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目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篇1一、填空题(120分)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和。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类;一类区执行级标准;二类区执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和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系数是指。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
通常把、和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7、空燃比定义为,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
9、燃烧烟气分为、;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三种粒径。
12、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数分布还是表面积分布,它们的相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的直线。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等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等四大类。
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力和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和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即、、速度。
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小的主要速度分量。
外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在处气流切向速度最大。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Fc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F D。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 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练习题及答案(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是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
4、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烟囱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
(P22)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P45)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P71)10、温度层结: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P71)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1g/cm3)的圆球直径。
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题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政府对空气污染问题采取的一种常用措施是()
A.政策管理
B.发展排放技术
C.法律法规
D.有效控制
答案:C.法律法规
2.空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就是()
A.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B.限制车辆的行驶
C.减少汽油的使用
D.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答案:A.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3.根据环保部的规定,下列污染物中,可以被称为“重点污染物”的是()
A.硫化氢
B.颗粒物
C.甲烷
D.一氧化碳
答案:B.颗粒物
4.以下哪项排放是属于“温室气体”()
A.酸性气体
B.甲烷
C.硫化氢
D.氨
答案:B.甲烷
二、多选题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A.燃料燃烧
B.森林砍伐
C.裂解产物
D.工业排放
答案:A.燃料燃烧 B.森林砍伐 D.工业排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广域性的大气污染( C)A一个工厂的污染 B一个城市的污染C跨行政区划的污染 D全球性的污染2. 某市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的API值为85,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为( B )A 优秀B 良好C 轻度污染D 中度污染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大气污染面源( C )A马路上运行的车辆污染 B一个孤立的烟囱污染C工业区的污染 D城市的污染4.可吸入颗粒污染物(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A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没有规定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DA TSPB NO xC SO2D HCl6.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 B 类,其中一类区执行级标准。
A 三,三 B三,一 C 四,一 D四,四7.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B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二、判断题1.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城市冬季的大气污染程度高于夏季的大气污染程度。
(√)2.气态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
(√)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存在的特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4.根据影响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
(√)5.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0μm的颗粒状污染物。
(√)三、简答题1.简述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1答:(1)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及答案
在空气过剩 20%条件下完全燃烧。计算烟气中 SO2 的浓度。 首先将煤的质量分数转化为摩尔分数, 然后列出每种元素燃烧所需要的理论氧气量和燃烧后 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以 1kg 煤为基准,计算结果如下表:
元素 C H O N S 质量/g 795 37 47 9 6 摩尔数/mol 66.25 37 2.94 0.64 0.19 需氧量/mol 66.25 9.25 -1.47 0 0.19 理论烟气量/mol 66.25(CO2) 18.5(H2O) 0 0.32(N2) 0.19(SO2)
11 10 11 10
5
尘荷电量 q=0.3×10-15,计算该粉尘的驱进速度和除尘效率。 根据公式(6-33)得粒子的驱进速度为:
0.3 × 10−15 × 100 × 103 ω= = = 1.77 × 10−4 m / s −4 −4 3πμ d p 3 × 3.14 × 1.8 × 10 × 1.0 × 10 qE p
试计算:①燃油 1kg 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②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 ③当空气的过剩量为 10%时,所需的空气量和产生的烟气量。 ①首先将重油的质量分数转化为摩尔分数, 然后列出每种元素燃烧所需要的理论氧气量和燃 烧后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以 1kg 重油为基准,计算结果如下表:
ΔH =
Vs D T −T 20 × 0.6 405 − 293 (1.5 + 2.7 s a D ) = (1.5 + 2.7 × 0.6) = 5.84m 4 405 u Ts
因此, H = H s + ΔH = 30 + 5.84 = 35.84m 地面最大浓度 ρ =
2Q σ z H 35.8 . ,出现在 σ z ( ρ max ) = = = 25.34m 2 π uH e σ y 2 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目及答案)..
⼤⽓污染控制⼯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及答案)..⼤⽓污染控制⼯程题篇1⼀、填空题(120分)1、⼤⽓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和。
2、按⼈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为污染源主要有三⽅⾯:、、。
3、环境空⽓质量分为级;环境空⽓质量功能区分为类;⼀类区执⾏级标准;⼆类区执⾏级标准;三类区执⾏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的基准主要有、、和四种。
5、理论空⽓量是指单位燃料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量,它由的组成决定。
⼀般把超过理论空⽓量多供给的空⽓量称为,过剩空⽓系数是指。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
通常把、和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7、空燃⽐定义为,它可以由燃烧⽅程式直接求得。
8、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
9、燃烧烟⽓分为、;燃烧烟⽓中的⽔蒸⽓主要来⾃三⽅⾯:、、。
10、实际烟⽓体积等于、之和。
11、⽤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三种粒径。
12、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论是质量分布、粒数分布还是表⾯积分布,它们的相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的直线。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种(任意说出四种)。
14、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等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体系统的⼀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使颗粒的速度减⼩到它的初速度的时所需的时间。
16、⽬前常⽤的除尘器主要有、、、等四⼤类。
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的作⽤外,还利⽤了⼒和⼒的作⽤。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重⼒、惯性⼒和离⼼⼒等)的作⽤使颗粒物与⽓流分离的装置,包括、和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流的运动⾮常复杂,为研究⽅便,通常将⽓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即、、速度。
速度是决定⽓流速度⼤⼩的主要速度分量。
外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在处⽓流切向速度最⼤。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Fc和向⼼运动⽓流作⽤于尘粒上的阻⼒F D。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 C 10μm D 介于10μm100μm 2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1atm B 20℃1atm C 0K1atm D 273K100Pa3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4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 为哪个级别 A 稳定 B 不稳定 C 中性 D 极不稳定5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是 A 质量中位粒径 B 个数中位粒径 C 分割粒径 D 平均粒径6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7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8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D 海水吸收法 9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95 10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SO2排放率为170 g/s当大气稳定度为C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σy200mσz120m。
计算SO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A 0.053mg/m3 B 0.06 mg/m3 C 0.11 mg/m3 D 0.011 mg/m3 11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 5.5 Nm3/s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 5.1 Nm3/s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判断1.大气与空气是同一概念。
(×)2.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混合型。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4.粉尘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而雾则是属于气态污染物。
(×)5.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
(√)6.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雨。
(×)7.我国最大的酸雨区是华南、西南酸雨区。
(√)8.无烟煤是形成年代最久的煤。
(√)9.燃料中的所有成分均可燃烧。
(×)10.天然燃料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11.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含炭量就越高。
(×)12.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后,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3.天然气中不含有硫化物,因此燃烧后不排放有害气体。
(×)14.煤中的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均能够被氧化生成SO2。
(√)15.燃煤旋风炉产生的热致NOx比其它燃烧炉要多得多。
(√)16.燃料中的氮约有20%~70%转化成NOx。
(√)17.燃烧中产生的多环化合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
(×)18.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越多。
(×)19.如果适当的增加空气过剩系数,能够降低碳粒子的生成。
(√)选择题20.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A)的污染。
A.颗粒污染物、SO2;B.SO2、NO x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重金属铅2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A.吸附法B.燃烧法C.吸收法D.催化转化法22.影响燃烧过程的“3T”因素是指(A )A.温度、时间、湍流B.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C.温度、时间、空燃比D.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23.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24.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广域性的大气污染( C)A一个工厂的污染 B一个城市的污染C跨行政区划的污染 D全球性的污染2. 某市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的API值为85,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为( B )A 优秀B 良好C 轻度污染D 中度污染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大气污染面源( C )A马路上运行的车辆污染 B一个孤立的烟囱污染C工业区的污染 D城市的污染4.可吸入颗粒污染物(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A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没有规定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DA TSPB NO xC SO2D HCl6.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 B 类,其中一类区执行级标准。
A 三,三 B三,一 C 四,一 D四,四7.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B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三、简答题1.简述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1答:(1)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2.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因素。
2答: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主要取决于:(1)源强;(2)气象条件;(3)地形地貌;(4)排放源高度。
3.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按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分为哪几类?3 答: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分为:(1)粉尘: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
(2)烟: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
(3)飞灰: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中分散得非常细微的无机灰分。
(4)黑烟: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粒。
(5)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4.按颗粒物大小,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可分为哪几类?4答:按照大气中颗粒物大小,可分为:(1)飘尘:粒径小于10um(2)降尘:粒径大于10um,重力作用下能在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3)总悬浮颗粒物(TSP):大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所有固体颗粒。
5.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5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环境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最重要、最高层次的手段。
(2)严格环境管理: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和换进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绿化造林: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6)安装废弃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治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一、填空题1.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是、、、。
2.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3.燃烧产生的NOx根据生成途径可分为、和。
4.煤燃烧过程中,一般灰分,含水量,则排尘浓度越高。
5.煤中形态的硫,不参加燃烧过程。
1 . 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2. 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燃烧装置的结构3. 热力型NOx 、燃料型NOx 、快速型NOx4. 越高、越少5.硫酸盐硫二、简答题1. 简述燃料完全燃烧需具备的条件。
1. 答:(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相应空气的足够供应。
(2)温度条件: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发生燃烧反应。
(3)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
(4)燃烧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与空气中氧的充分混合是有效燃烧的基本条件。
2 简述煤的元素分析常用四种表示方法。
2 答:(1)以炉前煤试样质量为基数的收到基成分;(2)以实验室条件下自然风干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空气干燥基成分;(3)以烘箱烘干后失去全部水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基成分;(4)以不计入水分灰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无灰基成分。
三、计算题1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85.5% H:11.3% O:2.0% N:0.2% S:1.0%,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1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H 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H 2O 22.5 1.25 0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 重油。
即474.12×22.4/1000=10.62m 3N /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CO 271.25mol ,H 2O 55.25+11.25=56.50mol ,SO 20.1325mol ,N 23.78×99.1875=374.93mol。
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重油。
即502.99×22.4/1000=11.27 m 3N /kg 重油。
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 重油。
SO 2百分比浓度为%07.0%10049.4463125.0=⨯, 空气燃烧时CO 2存在最大浓度%96.15%10049.44625.71=⨯。
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10.62=11.68m 3N /kg 重油,产生烟气量为11.267+0.1×10.62=12.33 m 3N /kg 重油。
2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
(含N 量不计)1)计算燃煤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 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2)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以mg/m 3表示);3)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
石灰石中含Ca35%。
当Ca/S 为1.7(摩尔比)时,计算燃煤1t 需加石灰石的量。
2 解: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质量) mol/100g 煤 mol/mol 碳C 65.7 5.475 1H 3.2 3.2 0.584S 1.7 0.053 0.010O 2.3 0.072 0.013灰分 18.1 3.306g/mol 碳水分 9.0 1.644g/mol 碳故煤的组成为CH 0.584S 0.010O 0.013, 燃料的摩尔质量(包括灰分和水分)为molC g /26.18475.5100=。
燃烧方程式为222222013.0010.0584.078.3010.0292.0)78.3(nN SO O H CO N O n O S CH +++→++ n=1+0.584/4+0.010-0.013/2=1.14951)理论空气量kg m kg m /74.6/104.22100026.18)78.31(1495.1333=⨯⨯⨯+⨯-; SO 2在湿烟气中的浓度为%174.0%10018644.11495.178.3010.0292.01010.0=⨯+⨯+++2)产生灰分的量为kg g /8.144%8010010001.18=⨯⨯烟气量(1+0.292+0.010+3.78×1.1495+1.644/18)×1000/18.26×22.4×10-3=6.826m 3/kg 灰分浓度为310826.68.144⨯mg/m 3=2.12×104mg/m 33)需石灰石kg 21.103%35407.100.32%7.11000=⨯⨯⨯/t 煤 3 煤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S0.6%;H3.7%;C79.5%;N0.9%;O4.7%;灰分10.6%。
在空气过剩20%条件下完全燃烧。
计算烟气中SO 2的浓度。
3解:按燃烧1kg 煤计算重量(g ) 摩尔数(mol ) 需氧数(mol )C 795 66.25 66.25H 31.125 15.5625 7.78S 6 0.1875 0.1875H 2O 52.875 2.94 0设干空气中N 2:O 2体积比为3.78:1,所需理论空气量为4.78×(66.25+7.78+0.1875)=354.76mol/kg 煤。
理论烟气量CO2 66.25mol ,SO2 0.1875mol ,H2O 15.5625+2.94=18.50molN 2mol 54.28078.476.35478.3=⨯ 总计66.25+`8.50+0.1875+280.54=365.48mol/kg 煤实际烟气量365.48+0.2×354.76=436.43mol/kg 煤,SO 2浓度为%043.0%10043.4361875.0=⨯。
4 某锅炉燃用煤气的成分如下:H 2S0.2%;CO 25%;O 20.2%;CO28.5%;H 213.0%;CH 40.7%;N 252.4%;空气含湿量为12g/m 3N ,2.1=α,试求实际需要的空气量和燃烧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
4 解:取1mol 煤气计算H 2S 0.002mol 耗氧量 0.003molCO 2 0.05mol 0CO 0.285mol 0.143molH 2 (0.13-0.004)mol 0.063molCH 4 0.007mol 0.014mol共需O 2 0.003+0.143+0.063+0.014=0.223mol 。
设干空气中N 2:O 2体积比为3.78:1,则理论干空气量为0.223×(3.78+1)=1.066mol 。
取2.1=α,则实际干空气 1.2×1.066mol=1.279mol。
空气含湿量为12g/m 3N ,即含H 2O0.67mol/ m 3N ,14.94L/ m 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