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环烷烃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1)乙烷的构象
H3C CH 3
当C-C键旋转时, 可产生无数个构象
有两种典型conformation:
乙烷的两种典型构象的表示方法
优势构象
交叉式 staggered
H
重叠式 eclipsed
作业:P130 /1, 6, 7 ,8; P105 / 8(3) (4) *C2-C3键旋转 阅读Section 1. Alkanes and Cycloalkanes 全文
翻译 1.1第一段,1.2.2第一段,1.2.3 第四段
CH3 CH3 CH C Br
CH3 CH3
四、环烷烃的异构现象
1. 顺反异构 cis-trans isomer (P84) 环烷烃环中C-C单键受环约束不能自由旋转,导致产生顺反异构
HH
H
CH 3
CH 3 CH 3
顺-1,2-二甲基环丙烷
CH 3 H
反-1,2-二甲基环丙烷
练习:写答出案: 1-甲基-3-乙H基环己烷的顺反异构体CH 3
伯碳(1°):一级碳原子,只与1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仲碳(2°):二级碳原子,只与2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叔碳(3°):三级碳原子,只与3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季碳(4°):四级碳原子,只与4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CH3
CH3
H3C
C CH2
3° 2°
H
伯氢(1°H):伯碳上的H
仲氢(2°H):仲碳上的H
练习:预测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进行氯代反应所得的一氯代物
Cl
答 案 : C3 C H H C2C H H 3 +C 2l 光 C3 C H C2 C H H 3
烷烃和环烷烃

烷烃与环烷烃区别
一、结构不同
1、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saturated group),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环烷烃: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有单环脂环和稠环脂环。
含有1个脂环且环上无取代烷基的环烷烃,分子通式为CnH₂n。
二、范围不同
烷烃包括环烷烃,环烷烃是烷烃的一种。
三、性质不同
1、烷烃: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即第七主族元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2、环烷烃:环烷烃有很高的发热量,凝固点低,抗爆性介于正构烃和异构烃之间。
化学性质和烷烃相似。
其中以五碳脂环和六碳脂环的性质较稳定。
有机化学-烷烃和环烷烃

成键的电子云并不沿轴向重叠,而是形成一种弯曲键。 造成重叠程度小, 键能下降,产生角张力。
开链或较大脂环化合物 中轨道可达到最大重叠
Banana bond
环丙烷分子中 轨道部分重叠
H
H
C
105.5°
H
60°
H
C
C
CH2
亚甲基
CH
次甲基
系统命名法
关键是如何确定主链和处理取代基的位置
分三步:一选主链、二编号、三写全称。 1.选主链(母体):选取代基最多的最长碳链 2.编号: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开始 3.写全称:按先小后大,把取代基的位次、数
目及名称列在母体前。
在英文命名中,取代基按词首的字母排列顺序先后列出
烷烃系统命名法的要点:
张力学说:
1885年,Baeyer AV 假定,环烷烃具有平面正多边形的结构 :
60° 90° 108° 120°
128.6 135°
• 环上C-C之间的键角偏离正常键角109°28′,
•环丙烷每个键必须向内偏转24.75°,就会产生角张力。
•环丁烷、环己烷分别向内偏转9.75°, 0.75°。
•环己烷每个键向外偏转5.25°。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IUPAC法)
(一)普通命名法
• 1~10以内的碳原子数用天干字表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从十一个碳原子开始用中文数
字表示。
• 直链的烷烃称“正某烷”,“正”(n-)一般 略去。如:
CH3CH2CH3
丙烷
CH3(CH2)10CH3 十二烷
鉴别烷烃和环烷烃的方法

鉴别烷烃和环烷烃的方法一、前言烷烃和环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重要类别,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因此,正确鉴别烷烃和环烷烃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鉴别方法。
二、外观1. 环状结构环状结构是环烷烃的一个显著特征。
环状结构使得环烷烃分子相对于线性分子更加紧密,因此其密度更大。
此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时,环状结构会表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态。
2. 分子大小由于分子量不同,同样数量的分子量下,环状分子比线性分子更大。
因此,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密度或比表面积来区分两者。
三、物理性质1. 沸点由于环形结构使得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环形化合物沸点通常较高。
2. 溶解度由于环形结构使得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在某些溶剂中(如水),环形化合物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四、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由于环状结构相对于线性结构更加稳定,因此在氧化反应中,环状分子通常比线性分子更难被氧化。
2. 反应活性由于环状结构使得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因此环状分子通常比线性分子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例如,环烷烃可以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烷基化合物。
五、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
在气相色谱中,可以通过样品在某些固定条件下从某个固定位置到达检测器的时间来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
由于两者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因此它们在某些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六、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是一种非常灵敏和精确的方法。
通过观察样品中不同原子核所发射出来的信号来确定样品中不同类型分子所占比例。
由于两种类型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此它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核磁共振信号。
七、总结鉴别烷烃和环烷烃的方法有很多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总体来说,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使用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等高级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
有机化学第章烷烃和环烷烃

脂环烃: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成环,其性质类似链烃 的碳氢化合物。
脂环烃
饱和脂环烃,又称环烷烃,通式:CnH2n
不饱和脂环烃
环烯烃 环炔烃
单环脂环烃:分子中只有1个碳环。 环丙烷
环丁烷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结构的脂环烃称为双环或 多环脂环烃。
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烃,称为螺环烃(spiro hydrocarbon)。“螺”字表示两个碳环只共用一个碳原子,此 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Alkyl group names are obtained by removing the –ane from the alkane name , and replacing it with -yl
中文名 英文名 中文名 英文名 甲烷 methane 甲基 methyl 乙烷 ethane 乙基 ethyl 丙烷 propane 丙基 propyl 丁烷 butane 丁基 butyl
2. 编号:从第一桥头(共用碳原子)开始,沿最长桥路到第二桥 头,再沿次长桥路回到第二桥头,然后编最短的桥路。(先编大 桥,再编小桥)。取代基的位置最小。
3.命名: 某基二环[n.m.p]某烷。 n.m.p---指各桥路上碳原子数。
2 1
3
7
4
6
5
8 6
4 5
7 1
2
3
1-甲基二环[4.1.0]庚烷
Homolog
同系物: 同系列中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同系列差:相邻两个同系物在组成上的不变差数 CH2。
烷烃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伯碳原子:只与1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primary) 也称一级碳原子,以1° 表示。 仲碳原子:只与2 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secondary) 也称二级碳原子,以2 ° 表示。 叔碳原子:只与3 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tertiary) 也称三级碳原子,以3 ° 表示。 季碳原子:与4个 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quaternary) 是四级碳原子,以4 ° 表示。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第二节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一、同系列和同系物 • 烷 烃 的 分 子 通 式 为 CnH2n+2 , 环 烷 烃 的 分 子 通 式 为 CnH2n。 • 凡是具有同一分子通式和相同结构特征的一系列化合 物称为同系列(homologous series)。 • 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homolog)。 • 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也随着碳链的 增长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第 二 章 烷烃 环烷烃
exit
烃(hydrocarbons):
只含有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 碳氢化合物
碳原子之间均以C-C单键相连,其 余的价键均为H原子所饱和。 (saturated 烷烃 (alkanes) :甲烷、乙烷等; hydrocarbons) 环烷烃(cycloalkanes):
三级戊基 (Tert or t )
三级丁基 叔丁基
新戊基 (neo)
*3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的基本格式
构型 +
R, S; D, L; Z, E; 顺,反
取代基
+
母体
官能团位置号 +名称
取代基位置号 + 个数 + 名称
(有多个取代基时,中文按顺 (没有官能团时 序规则确定次序,较优的在后。 不涉及位置号) 英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 直链烷烃的命名: 含10个碳原子以内的直链烷烃, 从1-10依次用 天干名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加上烷来命名; 而含碳原子10个以上的直链烷烃, 用数目加上烷来命名(P27) 。
(2) 支链烷烃的命名 *1 碳原子的级
CH3 H3C C CH3 CH2 CH3 CH
1oH 2oH 3oH
有机化学课件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_图文

烷烃熔点的特点 (1) 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而增大。 (2) 偶数碳烷烃比奇数碳
烷烃的熔点升高值 大 (如右图)。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 烃,叉链增多,熔点 下降。
偶数碳 奇数碳
(二) 沸点
沸点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烷烃沸点的特点
(1)沸点一般很低。 (非极性,只有色散力)
H2O2 + Fe2+
RCOO-
-e-
电解
HO• + HO- + Fe3+ RCOO •
自由基的稳定性
均裂 H=359.8kJ/mol (88kcal/mol) 共价键均裂时所需的能量称为键解离能。 键解离能越小,形成的自由基越稳定。
苯甲基自由基
稀丙基自由基 三级丁基自由基 异丙基自由基
乙基自由基 甲基自由基 苯基自由基
Hammond假设:过渡态总是与能量相近 的分子的结构相近似。
甲烷氯代反应势能图
甲烷氯代反应势能图的分析
1、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比较大,是速控步骤。 2、第二步反应利于平衡的移动。 3、反应 1 吸热,反应 2 放热,总反应放热,所以反应 只需开始时供热。 4、过渡态的结构与中间体(中间体是自由基)相似, 所以过渡态的稳定性顺序与自由基稳定性顺序一致。 推论:3oH最易被取代,2oH次之,1oH最难被取代。
甲烷氯代反应的适用范围
1、 该反应只适宜工业生产而不适宜实验室制备。 2 、该反应可以用来制备一氯甲烷或四氯化碳,不适 宜制备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3、无取代基的环烷烃的一氯代反应也可以用相应方法 制备,C(CH3)4的一氯代反应也能用此方法制备。
(2) 甲烷卤代反应活性的比较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C H3C H2C H2 C H3C H2C H2C H2 C H3C HC H 2 C H3
(正)丁基 Bu 异丁基 i -Bu
C H3C HC H C H3 仲丁基 2 s-Bu C H3 C H3 C C H3 叔丁基 t-Bu
在生理状况下,机体自由基一方面不断产 生,另一方面又不断清除,活性氧处于产生与清 除平衡状态。一旦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失去平衡 ,过多的自由基就会造成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引 起多种疾病,并可诱发癌症和导致衰老。 天然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过 氧 化 氢 酶 ( CAT)、 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GSH-Px)
构象异构
(一) 烷烃的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戊烷有3种碳链异构体
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正戊烷 异戊烷
CH3 CH3-C-CH3 CH3
新戊烷
碳原子数 异构体数 4 5 6 7 2 3 5 9
碳原子数 8 9 10 20
异构体数 18 35 75 366 319
天然抗氧剂(自由基清除剂):VE、 Vc、 2巯基乙胺、谷胱甘肽、辅酶Qn(泛醌)、-硫辛酸 等
第二节 环 烷 烃
一、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 分类 C3-C4
根 据 环 数 多 少 分
小环 普通环
单脂环烃
C5-C6
C7-C12
中环
C13以上 大环 多脂环烃 桥环 螺环
(二) 命名
1. 单脂环烃: 在相应的烃名前加“环”字;英文名加词头cyclo
2.烷烃和环烷烃

③ 写出少二个碳原子的直链式为主链
CH3 H3C C CH3
CH3
新戊烷
第一节 分类、构造异构和碳原子的级
烃: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烷烃 脂肪烃 烯烃 烃 脂环烃 炔烃
芳香烃
(2)单环烷烃的构造异构 环的大小和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 与单烯烃互为异构。
C4H8
H2C C CH3 CH3
e
四、环己烷的构象
1、椅式、船式和扭船式构象 角偏差(α) = (109.5o-120o) / 2=-5.25o 较大。
通过环内C-Cσ键旋转,调整其内角接近109.5o, 使完全无角张力——椅式和船式构象。
(1)椅式构象
H
H
H
5
H
6
H
1
H
4
3H
H
H
2
H
H
① 无角张力。
② C1、C3、C5上或C2、C4、C6上处于竖直向上或 向下的三个氢原子间距离为2.3Å,约等于氢原子范 德华半径之和(2.5Å)——无范德华排斥力(跨环张力)。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
1、常见的烷基: 相应的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留下的原子团。
通式:CnH2n+1
常以 R- 表示
甲基(Me)—— CH3乙基(Et) —— C2H5-
异丙基(i-Pr)—— H3C CH
CH3
正丁基(n-Bu)—— CH3CH2CH2CH2-
异丁基(i-Bu)—— H3C CH CH2
一、烷烃的结构
结构
C:sp3 Csp3-Hs Csp3-Csp3 σ键
1、σ键:轴向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头碰头), 呈圆柱形轴对称。
2、σ键特性 ① 原子轨道轴向重叠(重叠程度大,键较牢固)。 ② 成键轨道呈轴对称,可“自由旋转”。
第四章 烷烃和环烷烃

构造异构
(一)、碳链异构 (isomerism): 具有相同分子式,仅由于碳链结构不同而产
生的同分异构现象称为碳链异构。
由于碳链的连接次序不同而产生的 异构现象称为碳链异构
CH3 CH2 CH2 CH2 CH3
CH3 CH CH2 CH3 CH3 CH3
2, 4, 5 2, 3, 5
1. 确定主链: 最长链为主链。 号: 第一行 取代基编号为2, 4, 5; 第二行 取代基编号为2, 3, 5; 根据最低系列原则, 用第二行编号。 3. 命 名: 中文名称:2,3,5-三甲基己烷 英文名称:2,3,5-trimethylhexane
8 例1 CH3-CH2
4 3
43
2 5
61
2,4-二甲基已烷
(最长碳链;编号方向,从先遇到取代基 的一端开始编号;相同的取代基合并) 命名书写中常见错误: 2-二甲基己烷、 2,4-甲基己烷、 2,4-2甲基己烷、 2,4二甲基己烷
实 例 一
2. 编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CH3CHCH2CHCHCH3 CH3 H3C CH3
在英文命名中,取代基按词首的字母排列顺序先后列出
3-ethyl-4-isopropyl-3-methyl-5-propyloctane
课堂练习:写出化合物的名称,并指出各碳原子的类型。
C2H5 CH3 CH3 CH3 (2) CH3 CH3 CH3CCH2CCH3 CH3 CH3
(1) H3C
四、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The phenomenon of isomerism)
支链
CH3CH2CH2CH3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连,剩余一个键与氢结合的碳原子 称为三级碳原子,也称叔碳原子。用3O表示。
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相连,不与氢结合的碳原子称为四级 碳原子,也称季碳原子。用4O表示。
C6 H3 C7 H3
H3C1
⑶ 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以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 的原子。
第一节 烷烃 一 烷烃的结构
在烷烃中,C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价键分呈四面体形, 且又由于σ键可以自由旋转,所以烷烃的结构不象我们所写的 那样一成不变,而是运动的,一般以锯齿形存在。 甲烷中的碳为sp3杂化,四个杂化轨道完全一样,分别与氢形 成σ键,故呈四面体。这种σ键,电子云重叠是沿键轴方向, 键的旋转不影响电子云的重叠,故可以自由旋转。
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次序大)的基团为较优基团, 原子序数小(次序小)的基团为较小基团,同位素中质量高 的为较优基团。例如:
I>Br>Cl>S>……>C>D>H ⑵ 若取代基为多原子基团,则比较与碳原子相连的原子的
次序大小,若取代基为多原子基团,且与碳直接相连的原子 B均相同时,则比较与B相连的原子的次序大小,比较时,按 原子序数排列,先比较原子序数大的,若相同,再向下依次 比较。
B Staggered
乙烷分子构象转化能量示意图
HAHA
HCHA
HH BA
HAH A
CHH C
HHB B
BHHC
HHAB
AH H
C
H HB
C
CH H
C
HHB B
E
0
HC HC
60
120
180
240
烷烃和环烷烃

烷烃分子中只有σ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燃烧,也可以发生 卤代反应。
1、 燃烧
CnH2n+2
+
3n 1
(
2
) O2
n CO2 + (n+1)H2O
陈明
2、 卤代反应
(1) 甲烷的氯代
H
H
D or hv
H C H + Cl2
HC
H
H
H
D or hv
D or hv
H C Cl
H
根据碳原子数称某烷,前面不加“正”。
CH3CH2CH2CH3 丁烷 CH3(CH2)13CH3 十五烷
2) 支链烷烃 (1)把其看作直链烷烃的衍生物,把支链 作为取代基。在整个名称中包括母体和取代 基两部分,取代基部分在前,母体部分在后。
陈明
CH3CHCH2CH2CH3
CH3
2-甲基戊烷
(2)主链的选择: a、最长碳链为主链
陈明
Step 1 链的引发
D or hv
Cl Cl
Cl + Cl
Step 2 链的增长
H
H
H C H + Cl
H C + HCl
H
H
H
H
H C + Cl Cl
H C Cl+ Cl
H
H
陈明
Step 1 链的中止
H
HC
H H
+ Cl H
HC H
+ CH H
Cl + Cl
H H C Cl
H HH H CC H HH
陈明
二、命名( Nomenclature)
1、烷基 (alkyl) 的名称
烷基是烷烃去掉一个或几个 H 后剩下的 原子基团,用 R-表示,通式:CnH2n+1; 甲基常表示为 Me、乙基表示为 Et 。
烷烃和环烷烃课件

环烷烃
2
常见用途。
医药、香料、化妆品、橡胶等广泛应 用于生产和制造工业。
烷烃和环烷烃的合成方法
烷烃合成
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加氢法等多种方法可用于 烷烃的合成。
环烷烃合成
金属催化、酶法和化学合成等多种方法可用于环 烷烃的合成。
总结和要点
1 重要性
烷烃和环烷烃是有机化 合物中重要的类别。
2 特性
烷烃具有直链和支链结 构,而环烷烃具有环状 结构。
环烷烃的结构和构,具有稳定 性和不反应性。
由多个环状结构组成,具有药理活性和生 物学功能。
烷烃和环烷烃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
都是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原子组成。
区别之处
烷烃是直链或支链,环烷烃是环状结构。
烷烃和环烷烃的应用领域
1
烷烃
汽车燃料、热水剂、溶剂、润滑剂等
烷烃和环烷烃ppt课件
烷烃和环烷烃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别,它们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有广泛 应用。
烷烃和环烷烃的定义
烷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一类无环脂肪烃化合物,而环烷烃是由碳原子组成的 环状结构。
烷烃的结构和特性
直链烷烃
由一根直链上的碳原子组成,具有高熔点和 沸点。
支链烷烃
含有一个或多个支链,对流动性和燃烧性能 有影响。
3 应用
烷烃和环烷烃在化学和 生物学领域中有广泛的 应用。
烷烃、环烷烃

烷烃、环烷烃烷烃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类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的碳原⼦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所饱和。
烷烃分⼦中,氢原⼦的数⽬达到最⼤值,它的通式为CnH2n+2。
分⼦中每个碳原⼦都是sp3杂化。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中,每个碳原⼦都是四价的,采⽤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形成牢固的σ键。
连接了1、2、3、4个碳的碳原⼦分别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分别叫做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最⼩,连接在同⼀个碳上的四个原⼦形成四⾯体(tetrahedro n)。
甲烷是标准的正四⾯体形态,其键⾓为109°28′(准确值:arccos(-1/3))。
理论上说,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
但⾃然界中存在的烷烃最多不超过50个碳,最丰富的烷烃还是甲烷。
由于烷烃中的碳原⼦可以按规律随意排列,所以烷烃的结构可以写出⽆数种。
直链烷烃是最基本的结构,理论上这个链可以⽆限延长。
在直链上有可能⽣出⽀链,这⽆疑增加了烷烃的种类。
所以,从4个碳的烷烃开始,同⼀种烷烃的分⼦式能代表多种结构,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数的增多,异构体的数⽬会迅速增长烷烃还可能发⽣光学异构现象。
当⼀个碳原⼦连接的四个原⼦团各不相同时,这个碳就叫做⼿性碳,这种物质就具有光学活性。
烷烃失去⼀个氢原⼦剩下的部分叫烷基[1],⼀般⽤R-表⽰。
因此烷烃也可以⽤通式RH来表⽰。
烷烃最早是使⽤习惯命名法来命名的。
但是这种命名法对于碳数多,异构体多的烷烃很难使⽤。
于是有⼈提出衍⽣命名法,将所有的烷烃看作是甲烷的衍⽣物,例如异丁烷叫做2-⼀甲基丙烷。
现在的命名法使⽤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个以天⼲(甲、⼄、丙、丁、戊、⼰、庚、⾟、壬、癸)代表碳数,碳数多于⼗个时,以中⽂数字命名,如:⼗⼀烷。
第4章 烷烃和环烷烃

烷烃和环烷烃
Alkanes and cycloalkanes
烃的类别
烃(Hydrocarbons) 仅由C、H构成的有机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之母体。 饱和烃:烷烃 烯烃 不饱和烃 炔烃 脂环烃 苯型芳香烃 非苯型芳香烃
脂肪烃 烃 芳香烃
链烃
环烃
内容提要 一、烷烃的结构 二、烷烃的物理性质 三、烷烃的化学性质 四、环烷烃
三、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的C-C、C-H都是σ键 , 极性小,键能大,因而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 室温下,烷烃不与强酸、强碱、强还原剂 (Zn+HCl、Na+C2H5OH)、强氧化剂(KMnO4、K2Cr2O7) 起反应或反应很慢。
但高温、高压、光照或有催化剂存在时,烷 烃可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在石油化工占 有重要的地位。
各种氢的取代活性对应着各种碳所生成的自 由基稳定性,次序为: 3°> 2° > 1° > · CH3
(2)卤代反应取向,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
自由基的构型和稳定性:
CH3
越稳定的自由基 越容易形成
CH3CHCH3 397
~ ~ ~ ~
H
kJ/mol
C H
H
435 CH CH 3 2 410
CH3CCH3 CH3 381
原因:烷烃在结晶状态时,碳原子排列很有规律, 碳链 为锯齿形:
分子间距离紧凑,分子间力大,晶格能高
分子间距离松散,分子间力小,晶格能低
直链烷烃的熔点:
直链烷烃的熔点与碳原子数的关系图
② 烷烃的熔点变化除与分子量有关,还与分子的
形状有关。
对于分子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
对称性越高,晶格能越大,m.p越高;
有机化学第2章_烷烃和环烷烃

以甲烷的氯代反应为例,有如下反应事实: (1)在室温、黑暗中不反应;加热或光照下 进行,一经开始便可自动进行; (2)产物中有少量乙烷; (3)如有氧或有一些能捕捉自由基的杂质存 在,会推迟反应的进行。
以上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是为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反应大多可被光照、高温、过氧化物 所催化,一般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H 一氯甲烷
生成的一氯甲烷还会继续被氯代,生成二氯甲 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四种产物的混合物。
CH2Cl2
二氯甲烷
CHCl3
三氯甲烷
CCl4
四氯甲烷
(二)卤代反应 2、卤代反应的反应机制
反应机制(反应历程):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 径或过程 ,是根据实验事实,对反应做出的 详细描述和理论解释。
研究反应机理的目的是认清反应本质,掌握反 应规律,从而达到控制和利用反应的目的。
σ(s-sp3)
键角为109.5°
σ(s-sp3)
(2)乙烷(CH3CH3)分子的结构
除了H原子的s轨道电子与C原子的sp3轨道 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s-sp3共价键外 ,也存在两个C原子的sp3轨道电子之间的配对
。σ(s-spσσ3) 键键可:沿旋键转轴不“影自响由轨道”重转叠动程;度重叠,程即
自由基
概念: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自由基
结构特点:三种可能结构(1)刚性角锥体, (2)迅速翻转的角锥体,(3)平面型。
C
C
C
自由基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
CH2 > CH2 CHCH2 > (CH3)3C > (CH3)2CH
> CH3CH2 > CH3 >
烷烃和环烷烃

(2)熔点
• 基本上随分子量 的增加而增加。 (奇数和偶数碳) • 烷烃的熔点变化: 是因为晶体分子 直链烷烃的熔点与分子中所含 间的作用力不仅 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取决于分子的大 小,也取决于他们在晶格中的排列。 分子的对称性增加,它们在晶格中的排列越紧 密,熔点也越高。
例: (正戊烷-129.8 ℃ ,异戊烷-159.9 ℃,新戊烷-16.8 ℃)
2.3.2 其它烷烃的结构
•乙烷的C- C 键
Stuart模型
乙烷分子中C-C键(C-H键用直线表示)
其他烷烃:据测定,除乙烷外,烷烃分子的碳链并不排 布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曲折地排布在空间。这是烷烃碳 原子的四面体结沟所决定的。如丁烷的结构:
注意:键线式书写烷烃的分子结构:
•为了方便,只要写出锯齿形骨架 , 用锯齿形线的 角 (120º )及其端点代表碳原子.不写出每个碳上所连的氢 原子.但其它原子必须写出.
Cl2 光
57/43=2x/6
x=4
*异丁烷氯代反应:
CH3 CH3 CH3 CH3CH + Cl2 CH3-C-Cl + CH3-CH CH3 CH3 CH2Cl 叔丁基氯36% 异丁基氯64% •设y为叔氢原子的相对活泼性 则: 36/64 = y/9 y=5.06
产物混合,复杂,一 般不用氯代来制备卤 代烃
分子式 C3H8
构造式
构造式的简写式
CH3CH2CH3 CH3(CH2)2CH3
丁烷
C4H10
戊烷
C5H12
CH3(CH2)3CH3
(2)烷烃的通式 —— 直链烷烃分子中,一个或几
个 -CH 2 - 基团(亚甲基)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再连 有两个氢原子,因此直链烷烃的通式可写为:
有机化学烷烃和环烷烃

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练习: 1) 5-丙基-4-异丙基壬烷 4-isopropyl-5-propylnonane
8
6
4
9
7
5
2
3
1
CH3
2) CH3CH2CHCH2CHCH2CH3
CH3CHCH3
2,5-二甲基-3-乙基庚烷 3-Ethyl-2,5-dimethylheptane
思考:为什么不是3-甲基-5-异丙基庚烷?
再沿次长桥回到“桥头”碳,最短的桥最后编号。
9
8
4
5
H3C CH3
4 5
6 CH3
6
3
21
3
CH3 7 CH3
2
1
7
(稠环烷烃同二环命名)
1,7-二甲基二环 [3.2.2]壬烷
8, 8-二甲基二 环[3.2.1]辛烷
6-甲基二环[3.2.0]庚烷
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B)螺环烷烃——两个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D)支链上有取代基,从和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将支链碳原子 依次编号,并将取代基位号、名称连同支链名写在括号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CH3CHCH2CH2CHCH2CH2CH2CH2CH3 CH3 CH3—C1—' C2'H2—C3'H3 CH3
2-甲基 -5-(1,1 – 二甲基丙基)癸烷 或 2-甲基 -5-1’,1’ – 二甲基丙基癸烷
2.3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
2.3.1 烷烃的结构 (1)甲烷结构
正四面体,所有C—H键长和 H-C-H键角均相等。
sp3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烃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
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 n+2。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四价的,采用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子形成牢固的σ键。
连接了1、2、3、4个碳的碳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力最小,连接在同一个碳上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tetrahedro n)。
甲烷是标准的正四面体形态,其键角为109°28′(准确值:arccos(-1/3))。
理论上说,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
但自然界中存在的烷烃最多不超过50个碳,最丰富的烷烃还是甲烷。
由于烷烃中的碳原子可以按规律随意排列,所以烷烃的结构可以写出无数种。
直链烷烃是最基本的结构,理论上这个链可以无限延长。
在直链上有可能生出支链,这无疑增加了烷烃的种类。
所以,从4个碳的烷烃开始,同一种烷烃的分子式能代表多种结构,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数的增多,异构体的数目会迅速增长烷烃还可能发生光学异构现象。
当一个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团各不相同时,这个碳就叫做手性碳,这种物质就具有光学活性。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下的部分叫烷基[1],一般用R-表示。
因此烷烃也可以用通式RH来表示。
烷烃最早是使用习惯命名法来命名的。
但是这种命名法对于碳数多,异构体多的烷烃很难使用。
于是有人提出衍生命名法,将所有的烷烃看作是甲烷的衍生物,例如异丁烷叫做2-一甲基丙烷。
现在的命名法使用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
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结构式。
异辛烷是汽油抗爆震度的一个标准,其辛烷值定为100。
对于一些结构简单或者常用的烷烃,还经常用俗名。
如,习惯上直链烷烃的名称前面加“正”字,但系统名称中并没有这个字。
在主链的2位有一个甲基的称为“异”,在2位有两个甲基的称为“新”。
这虽然只适合于异构体少的丁烷和戊烷,出于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甚至给不应该叫“异”的2,2,4-三甲基戊烷也冠上了“异辛烷”的名字。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的化合物。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分为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两大类。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连接的顺序不同的,称为构造异构。
在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相同,而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称为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又分为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立体异构又分为构型异构和构象异构,而构型异构还分为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
在高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构造异构。
对于烷烃来说,异构体的数目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烷烃从理论上讲存在的异构体数目。
这些异构体的数目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
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烃,其实际所得到的异构体的数目与理论推测完全相符,含10个碳原子的烷烃,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异构体有一半已经得到,更高级的烷烃只有少数的异构体是已知的。
物理性质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注意:新戊烷(C(CH3)4)由于支链较多,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
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
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
氧化反应R + O2 → CO2 + H2O 或CnH2n+2 + (3n+1)/2 O2-----------(点燃)---- nC O2 + (n+1) H2O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
以甲烷为例:CH4 + 2 O2 → CO2 + 2 H2O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CH4 + 3/2 O2 → CO + 2 H2OCH4 + O2 → C + 2 H2O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
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
取代反应R + X2 → RX + HX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
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
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
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
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Cl2 → Cl* / *Cl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
CH4 + Cl* → CH3Cl + HCl (慢)CH3Cl + Cl2 → CH2Cl2 + HCl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Cl* 和Cl*, 或R* 和Cl*, 或CH3* 和CH3*.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
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
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
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裂化反应中,不同的条件能引发不同的机理,但反应过程类似。
热分解过程中有碳自由基产生,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
这些极不稳定的中间体经过重排、键的断裂、氢的转移等步骤形成稳定的小分子烃。
在工业中,深度的裂化叫做裂解,裂解的产物都是气体,称为裂解气。
由于烷烃的制取成本较高(一般要用烯烃催化加氢),所以在工业上不制取烷烃,而是直接从石油中提取。
烷烃的作用主要是做燃料。
天然气和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近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
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馏分适用于各种发动机:C1~C4(40℃以下时的馏分)是石油气,可作为燃料;C5~C11(40~200℃时的馏分)是汽油,可作为燃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C9~C18(150~250℃时的馏分)是煤油,可作为燃料;C14~C20(200~350℃时的馏分)是柴油,可作为燃料;C20以上的馏分是重油,再经减压蒸馏能得到润滑油、沥青等物质。
此外,烷烃经过裂解得到烯烃这一反应已成为近年来生产乙烯的一种重要方法。
英文命名对照n Name Formula Alkyl1 Methane CH4 Methyl2 Ethane C2H6 Ethyl3 Propane C3H8 Propyl4 Butane C4H10 Butyl5 Pentane C5H12 Pentyl6 Hexane C6H14 Hexyl7 Heptane C7H16 Heptyl8 Octane C8H18 Octyl9 Nonane C9H20 Nonyl10 Decane C10H22 Decyl例如,2,2,4-三甲基戊烷2,2,4-trimethylpentane烷烃的主要特征碳原子数名称分子式熔点(摄氏度)沸点(摄氏度)常温下的状态1 甲烷CH4 - 183 161 气态2 乙烷C2H6 - 184 89 气态3 丙烷C3H8 - 188 - 42 气态4 丁烷C4H10 - 138 - 0.5 气态5 戊烷C5H12 - 130 36 液态6 己烷C6H14 - 95 697 庚烷C7H16 - 91 988 辛烷C8H18 - 57 1269 壬烷C9H20 - 54 15110 癸烷C10H22 - 30 17411 十一烷C11H24 26 19612 十二烷C12H26 10 21613 十三烷C13H28 6 234...以上是液态17 十七烷C17H36 22 292 固态18 十八烷C18H38 28 308 固态环烷烃naphthenes;cycloalkanes;cycloparaffins;naphthenic hydrocarbons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有单环脂环和稠环脂环。
含有1个脂环且环上无取代烷基的环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
环戊烷、环己烷及它们的烷基取代衍生物是石油产品中常见的环烷烃。
稠环环烷烃存在于高沸点石油馏分中。
环烷烃有很高的发热量,凝固点低,抗爆性介于正构烃和异构烃之间。
化学性质和烷烃相似。
其中以五碳脂环和六碳脂环的性质较稳定。
环烷烃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环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最简单的脂环烃是环丙烷。
脂环烃是不少重要药物的主要成份。
命名法1.确定主体2.取代基定位稳定性1.角张力 2.扭转张力 3.空间位阻具有脂肪族性质的环烃,分子中含有闭合的碳环,但不含苯环。
脂环烃的结构式常用多边形表示,多边形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碳原子和扣除取代基后使碳原子保持 4 价所需的氢原子。
脂环烃也可含有两个以上的碳环,它们可用多种方式连接:分子中两个环可以共用一个碳原子,这种体系称为螺环;环上两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用碳桥连接,形成双环或多环体系,称为桥环;几个环也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笼状结构。
单环烃的命名是用环字表示环烃,用丙、丁、戊等表示环内碳原子的数目,用烷、烯、炔等表示环内只有单键或有双键、叁键,取代基的表示方法与链烃相同。
双环烃是根据环内碳原子的总数称为双环〔〕某烷(或烯),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联结桥头碳原子的每个碳桥上碳原子的数目,先写大环的碳原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