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导演艺术的特性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导演艺术的特性和创新
电视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导演十分重视创作电视剧的质量。导演艺术的水平,不仅表现在个人的造诣方面,也表现在他关于激发艺术合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想象方面。导演艺术的独创性,不仅在于表现技巧或形式上的新颖,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觉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因而是表现内容所需要的最恰当的表现技巧和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并为广大观众所欣赏的。
一、电视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
1.导演艺术是在剧本创作基础上的再创作艺术尽管现在电影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导演的创作习惯有所不同,但在常规情况下,创作一般都是从文学剧本开始着手的。文学剧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一部作品最终完成的质量高低,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剧作者深入生活、提炼生活,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塑造出文学形象,以此反映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感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度创作。而导演则是在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重新读解和阐释文学剧本,遵循影视艺术的特性,运用影视导演艺术手段将文学剧本中的文学形象转换成视听结合的银幕形象或银屏形象,从而创造性地把剧作的情感、思想及哲学思考或哲理内涵传递给观众,就是人们常说的导演的二度创作。这里所说的二度创作,其实包含着两个层面,其一是阐释剧本,其二是创造性地呈现,也就是在剧
本基础上,导演所进行的再创造。再创造的意思,既有导演对原剧
本的尊重与遵循,也有导演基于自身的美学观念和哲理思考的崭新的阐释。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这种提法已经是定理性的公论。但在具体的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还是有着各式各样的创作方式。
2. 导演艺术是全面综合的艺术导演艺术的特征应是导演艺术本身特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导演艺术是总体艺术,综合艺术,甚至在导演艺术的核心构成元素表演艺术中就已经融会了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导演艺术创造舞台演出,而舞台演出是一种综合艺术,导演艺术则是使各种艺术集合融会,它是综合的艺术。因为,导演艺术把各种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综合起来,使之统一于完整艺术构思之中的总体艺术。着眼点是整体把握,总体效果、全局效应。
二、建立导演机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作用
设立导演职能,建立发展的导演机制,完善导演艺术,不仅是艺术实践即创演实践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使得艺术革新与发展,循着自觉的方向不断迈进的历史需要,是艺术在现代的历史发展之中,艺术体系趋于完善,艺术创演更加自觉的重要标志。所谓导演机制,就是运用相应的导演艺术手段,对节目进行整体构思和
协调处理的艺术创演机制,是导演艺术整体
创演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演职能或曰导演艺术机制的建立,是艺术生产分工趋于细致而明确具体化的结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生产机制在20 世纪后半期的历史变化,艺术的创
演分工,也日益明确和具体化。其对提高艺术的文学品位,确实功不可没。或者这正是艺术创演上的具体分工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由此看来导演机制的建立,实属艺术发展即艺术生产分工具体化之后的一种历史必然。同时,艺术发展的不够自觉,也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导演艺术机制,来进行艺术创演的理性把握。一般说来,一门艺术的自觉发展,首要的条件是理论上的成熟。而理论上的成熟,需要通过相应的艺术教育机制,来对其艺术的文化传统,包括艺术理念进行传承与传播。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文化行业的艺术教育,时至今日,也没有建立起适应自身事业发展的文化传承体系来。从业人员的形成,依然主要是通过个人的业余爱好和偶然的工作机遇来决定的。导演艺术的形成,一方面要从古代文献和历代艺术的创演实践之中,进行钩沉发掘和总结整理;另一方面,还要从导演艺术库之中,拿来借鉴并提取和化用适宜自身艺术导演创造的方法技巧,以此来熔铸和构筑属于自身导演艺术的精神魂魄与逻辑体系。20 世纪下半叶,一些演出团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艺术创演和发展进入比较自觉时代的导演艺术机制,会得到逐步的普及与完善。
三、导演艺术的创新
“创新”是现代社会对艺术家的职业需求,它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坏。从90 年代末到现在,导演艺术家们的存在,在商业剧场与消费文化的局面下,的确起着一个平衡作用,保护着艺术的个性。只不过,“导演艺术家”在这个职业的“创新”压力下,容易把“创新”视为导演这一职业最重要的工作甚至是目的,而忽略了导演应该承担起内连接公众生活、在一个破碎的时代里建立公共性的任务。这样,导演的关怀就被局限在舞台技艺上,因为分外狭小,也就难免被“形式主义”所羁绊。与公共性擦肩而过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代导演很容易从一个概念或一种观念去阐释(或创作)作品。一方面,这与创新的冲动不无瓜葛,概念总是容易翻新的;另
一方面,这也与艺术发展的脉络相吻合,“观念艺术”的形态构成了当代艺术的总体格局。在这样一种艺术创作的脉络中,导演们的创作,往往是把对作品直接的概念化的读解看作是“思想”的简约形式。其实,“思想”从来也不可能简约!它隐藏在一个作品中,必须从社会现实的多样面貌,人的情感的复杂性中,捕捉住作品里传达的丰富信息,才能去接近它、显现它一一这些,斯坦尼和丹钦科都已经留在写实主义舞台上了,就看你能不能去发展延续。而当导演在创新的压力下,粗暴地以概念来阐释(或创作)作品时,他就恰恰丢失了与公众生活沟通的丰富性,也就无法去建立公共性了。那么,当代导演建立一种公共性的任务就真的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也就无法完成了
么?那也未必。以色列卡梅隆的《安魂曲》以及莫斯科契诃夫艺术的《小市民》,无不是公共性的良好典范。这两部作品的导演技艺都无比精湛。《安魂曲》以诗意的、童话般的构型,连接了人们在生与死的终极命题前的挣扎与“净化”;《小市民》的导演在高尔基写于一百年前的台词中,贯穿的是现代人生活的情感与节奏感,因此也充溢着勃勃生机。虽然导演也同样拥有职业艺术家的身份,但仍然胜任在一个破碎的时代里恢复艺术与社会统一性的挑战。
导演创造意识的觉醒,还表现在一批中青年导演艺术家,
理直气壮地呼唤重视演出的形式感,精心地创造演出的形式美。
美术家和导演艺术家几乎是同时进发出追求演出样式的热情,他们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