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出血大病历
![脑出血大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4af9d3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2.png)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下面将详细描述脑出血的病历:患者信息:姓名:匿名性别:男年龄:47岁职业:务农住址:宜兴婚姻状况:已婚供史者:患者家人主诉:患者于13日上午9时许在工地干活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站立,左手不能持物,伴有头痛、恶心,但未吐出。
急来我院急诊。
现病史:患者一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半小时之内,即可出现单侧的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偏侧的凝视等等,甚至意识水平状态会从嗜睡逐渐进展到昏睡,还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情况。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未规律服药治疗。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
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个人史:患者长期居住于宜兴,无外地久居史。
平素体健,无特殊嗜好。
否认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家族史:患者父母健在,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言语欠清,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左侧巴氏征阳性。
余无异常发现。
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30ml。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等一般治疗。
同时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奥拉西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药物治疗。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头痛、恶心等症状消失。
住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住院15天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清晰,左侧鼻唇沟变浅消失,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左侧巴氏征阴性。
余无异常发现。
医嘱继续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并定期复查头颅CT等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
同时加强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发作且生活自理能力良好。
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5b27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1.png)
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格外注意。
以下是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8 岁,有高血压病史。
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2 小时入院。
头颅 CT 检查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 30ml。
2. 护理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 0 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言语不清。
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3.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体位与活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 15-30°,以减轻脑水肿。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3)饮食护理: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给予鼻饲饮食,注意饮食的温度、速度和量,避免发生误吸。
(4)口腔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5)排便护理:患者大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导尿管和留置灌肠,注意观察尿液和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
(6)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康复训练和言语康复训练。
(7)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4. 护理效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清晰度逐渐提高。
患者的心情也逐渐好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总之,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个性化,注重病情观察、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e7abbc0da32d7375a41780c0.png)
• ②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产生较明显感觉障碍,短暂的同向性偏盲;出血灶压迫 皮质语言中枢可产生失语症,丘脑局灶性出血可出现独立 的失语综合征,预后好;丘脑出血特点是:上下肢瘫痪均 等,深感觉突出;大量出血使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向 下偏斜,如凝视鼻尖;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丘 脑下部或破入第三脑室则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出现去皮
2015年12月护理查房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苏甜甜
• 基底节区出血
• 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典型可见 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 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大量 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 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现血性 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
疾病病因
•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 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 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 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会细胞增多证和镰状 细胞病等),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Moyamoya病、脑动脉炎、硬膜静脉窦血栓形成、夹层动脉 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 疗等。
12月2号静脉输入血塞通400mg治疗,以活血化瘀,并予复查 头颅CT。
•病员于12月7日08:53办理自动出院手续
• 11月18日 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血肿,较大约1.8cm X1.2cmX3.0cm,血肿部分破入脑室系统,中线未见 偏移,脑萎缩件白质脱髓鞘改变。
• 11月20日 脑出血复查:(与2015.11.18片比较)
基底节区脑出血
![基底节区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8401f9109e31433238689352.png)
Company Logo
概述
❖ 基底节(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从胚胎端 脑神经节小丘发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杏仁核、纹状体 和屏状核。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豆状 核,豆状核又可分为:壳核和苍白球。壳 核是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
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 最常见部位
❖入院时查体T36.6度,P84次/分 R21次/分 BP170/100mmhg,神志嗜睡,被动体位, 淡漠表情,精神欠佳,急性病容。双侧瞳 孔等大等圆,约2.5mm,光反应迟钝。右 侧肢体肌力为4级,左侧肢体肌力为3级。
❖入院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分:50分 跌倒 坠床评分50分 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7分
型,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50%以上,其出 血是由于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枝破裂造成; 分为外囊出血和内囊出血两类;
☻高血压脑出血的其他好发部位为:丘脑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 室出血等等。
8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脑解剖图
9
Company Logo
10
Company Logo
3 - 异常屈曲(去皮 层状态)
2 - 异常伸展(去脑 状态)
1 - 无反应
Company Logo
15
辅助检查
CT检查
.
MRI检查
Company Logo
16
病史简介
❖患者 张厚新 男性 汉族 60岁 农民 于3月 12日平车推入。急诊查CT示右侧基底节区 脑出血。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小时。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行活动有关
❖1 评估患者皮肤受损的原因,皮肤弹性肢体 活动受限的程度 。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62fcbf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3.png)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一、患者的一般情况1.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程度。
记录患者的意识水平评分,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2.观察患者的体位,是否能主动转动身体,有无翻身困难或四肢无力等。
3.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和姿势,是否有面瘫、肢体瘫痪等症状。
4.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和温度,是否有出汗、发绀等表现。
二、神经系统评估1.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2.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情况,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正常。
3.询问患者的头痛情况,包括头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
观察颈项肌张力是否增加。
4.询问患者的意识改变情况,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等方面。
5.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疼痛感觉、触觉、温度感觉等。
6.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包括语言流利性、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
7.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包括四肢的主动活动程度、松紧度等。
三、生命体征监测1.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记录并及时反馈。
2.监测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度,观察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
3.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是否有心律不齐、ST段改变等异常。
四、并发症的预防1.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及时翻身,使用弹力袜等。
2.预防尿潴留和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排尿,保持尿道畅通。
3.预防压疮的出现,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特殊床垫。
4.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进行常规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其他护理1.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保持水平衡。
2.给予患者情绪支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3.定期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等情况,以及大便的次数和质量。
4.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抗凝、降压、降脂等药物的给予和监测。
5.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恢复、功能训练等。
总结起来,对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神经系统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旨在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查房护理课件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查房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7307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9.png)
• 基底节区脑出血概述 •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 •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预防与保健
01
基底节区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指发生在大脑 基底节区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出血量、病因和病情严重程 度,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分为不同 类型。
认知康复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认知康复计划,包括注意力、记忆力 、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 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进行穿衣、进食、洗漱 、如厕等训练,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背景和兴 趣,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 训练,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休闲娱乐活动
组织患者参加各种休闲娱 乐活动,如绘画、手工艺 、音乐等,提高生活质量 。
言语疗法
语言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语言训练, 帮助患者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
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确诊基底节区脑出血。CT检查可快速诊断出血部位和 出血量,而MRI检查可更准确地诊断微小出血灶和鉴别其他颅内疾病。
02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
急性期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 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情恶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常见部位
![脑出血常见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1d37dfbaa8956bec0875e3c2.png)
快速学会脑出血部位辨识脑的解剖示意图:常见脑出血部位:(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
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putamen hemorrhage):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
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内囊外型出血1。
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2。
多由外侧豆纹动脉破裂引起3。
内囊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偏瘫)+失语②丘脑出血(thalamic hemorrhage):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
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内囊内型出血偏身感觉障碍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脑干出血(brain stem hemorrhage):①脑桥出血(pontine hemorrhage):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常规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075012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d.png)
4 ③根据降压药物特点,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5 4.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警惕脑疝发生
6 5.血糖的管理:监测血糖,注意危急值;警惕低血糖和高血糖风险
7
6.呼吸道管理:若意识障碍程度重,排淡不良或肺部感染者可考虑气管插营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防治 肺部感染。怀疑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NEXT
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降压治疗做到个体化,准确动态监测血压。①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2 无创血压监测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3
②根据医嘱制订血压监测时间计划。如收缩压>200mmHg或平均动脉压>150mmHg持续静脉降压治疗,每5 分钟监测血压1次,根据实际血压情况调整监测时间。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左右
9.营养管理:所有患者开始经口进食前都要进行正式的吞咽困难筛查,以降低肺炎风险。进行营养不 良风险评估,评估机体需要量,实行个体化营养支持
THANKS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常规
doctor
SPEAKER : 123
-
目录 Content
01
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PART 1
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四、基底节脑出血护理常规 基底节出血中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占50%-60%,丘脑出血占24%,尾状 核出血少见。(一)评估要点 1.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 2.头痛的性质及伴随症状 3.肢体瘫痪部位及程度 4.抽搐的性质、时间,抽搐的部位、次数及间隔时间,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大 小便有无失禁,是否是去脑强直性抽搐等 5.再出血及脑疝先兆,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 忽小等 6.有无压疮、坠床的风险。(二)护理常规 1.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继续出血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af5bfc07de80d4d8d15a4f15.png)
• 2.清理呼气道无效
此病人为气管切开的病人,密 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的管理。保 持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时给与有效的吸痰,保证气管套管 松紧适宜,保证气囊的正常压力 • 对于人工气道给予以下相应的护理措施 人工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温湿化是人工气道的管理目 标之一,有效的管理人工气道可有效的防止痰栓形成,降 低肺部感染。 • 预防感染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 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过虑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 用,可造成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逆行,气囊上滞留物下 流,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污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因此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的机会
临床特点
• 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 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 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 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 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 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 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 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 07-18 07:40: 气管切开处痰量中等,黄色Ⅱ 度易吸出;抽吸胃管为正常胃液;右颈内 静脉以66.6微克/分持 续泵入,血压波动在138-194/84-107毫米 汞柱之间;按时翻身、拍背。
• 继发复发出血的危险 • 降低颅内压和避免颅内压增高:床头抬高 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 肿;控制液体匀速输入,认真记录24H出入 量;给与定时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 吸道通常 • 密切观察减压窗张力;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 今日请北京专家刘佰运主任会诊后建议 • 1,患者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多,丘脑、 基底节区破坏明显,该区血管脆弱,血供 差,损伤后恢复慢, • 2,患者目前无特殊治疗,注意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热量供应充足,注意加强肺部护 理,患者年龄大,监测各项指标,预防器 官功能障碍,给予补充浓钠,改善神经功 能治疗。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a015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0.png)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引言概述: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病例进行讨论和总结,探讨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病情评估1.1 病情观察: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
1.2 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患者的肢体活动、感觉、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1.3 病情变化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
2. 病情干预2.1 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等问题。
2.2 血压控制:监测和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3 营养支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2.4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2.5 神经功能保护: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如定期翻身、床垫保持干燥等。
3. 康复护理3.1 早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肢体活动和功能恢复。
3.2 语言康复: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3.3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3.4 家庭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4. 并发症预防4.1 肺部感染预防:采取措施预防肺部感染,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等。
4.2 压疮预防:采取压疮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床垫保持干燥等。
4.3 颅内感染预防:注意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避免感染的发生。
5. 出院与康复5.1 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
5.2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5.3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总结:通过对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 (2)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 (2)](https://img.taocdn.com/s3/m/4f6f68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6.png)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引言概述: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一例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出对该病例的护理要点,以期为类似病例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1. 病情评估1.1 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力、感觉等方面的评估,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的观察和记录。
1.2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 病情观察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2 病情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征、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3. 护理干预3.1 病情稳定: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3.2 神经功能恢复:进行神经功能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感觉训练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3.3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4. 并发症预防4.1 脑水肿:监测患者的头颅CT结果,及时发现脑水肿的迹象,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2 感染:加强患者的卫生护理,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预防感染的发生。
4.3 肺部感染:及时进行气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5. 康复护理5.1 早期康复: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5.2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5.3 家庭护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帮助他们适应康复阶段的生活。
总结:通过对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我们总结出了几个重要的护理要点。
首先,在病情评估方面,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和生命体征监测。
其次,在病情观察方面,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脑出血护理教学查房
![脑出血护理教学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50f32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8.png)
观察下肢有无肿胀,双侧对比,遵医嘱予肢体气压 否密认切“观肝察3炎.病”“情结,核病”史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心率加快、发绀,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处理。 治疗。 葡萄糖测定:葡萄糖 13.
瞳孔的形状: 正常情况下, 瞳孔呈圆形,位置居中, 边缘整齐, 两侧等大等圆。
大便正常。 睡眠:意识模糊状态。 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帮助,重度依赖。 嗜好:既往无不良嗜好。
六心理社会
精神状态:一般。 对疾病认识:缺乏疾病相关的知识。 心理状态:意识模糊,未能评估。 性格及交往能力:正常 经济状况:自费 家庭:家庭和睦
实验室检查
葡萄糖测定:葡萄糖 13.89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0.9 %; 血常规:白细胞 12.66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病史,服用“二甲双胍早 一片”,未监测血糖;2月前“脑梗死”病史,遗留 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否认“高血压”“冠心病” 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重大外伤、 手术史,否认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五方面
饮食:鼻饲流质饮食; 排泄:自主排尿,尿量约1500-2000ml/d,尿色淡黄。
1.潜在并发症:脑疝、上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
患者目前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有咳嗽咳痰,为黄粘痰,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肢体偏瘫。
护理措施: 脑脑动出脉 血的恢外复膜期及鼓中励层并在协结助构病上人远做较渐其进它性器活官动的。动脉薄弱,血压升高时血管容易破裂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有无脑疝先兆。 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 开放气道,取下活动性义齿,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防止舌根后坠、 窒息、 误吸或肺部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苏甜甜
• 基底节区出血
• 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典型可见 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 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大量 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 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现血性 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
疾病病因
•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 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 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 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会细胞增多证和镰状 细胞病等),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Moyamoya病、脑动脉炎、硬膜静脉窦血栓形成、夹层动脉 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 疗等。
• 11月20日 脑出血复查:(与2015.11.18片比较) • 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血肿,较前血肿稍增大,周围血肿 带形成,血肿部分破入脑室系统,中线未见偏移。脑 萎缩件白质脱髓鞘改变。
• 12月2日 脑出血复查:(与2015.11.20片比较) • 右侧基座姐——外囊区血肿,血肿较前明显吸收,密度 减低,周围水肿减轻。 • 破入脑室系统内血肿较前明显吸收,中线违建偏移, 脑萎缩件白质脱髓鞘改变。
• 典型可见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 等),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 室,出现血性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 • ①壳核出血:主要是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通常引起对侧 肢体运动功能缺损,持续性同向性偏盲,可出现双眼向病 灶对侧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 • ②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产生较明显感觉障碍,短暂的同向性偏盲;出血灶压迫 皮质语言中枢可产生失语症,丘脑局灶性出血可出现独立 的失语综合征,预后好;丘脑出血特点是:上下肢瘫痪均 等,深感觉突出;大量出血使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向 下偏斜,如凝视鼻尖;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丘 脑下部或破入第三脑室则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出现去皮
治疗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 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 或继发的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
1、患者简介 2、病情介绍 3、护理评估 4、护理诊断 5、护理目标 6、护理措施 7、护理评价 8、健康教育
病历介绍
• • • • • • • • 姓 名:肖宽兴 住 院 号:15029294 床 号:17床 性 别:男 年 龄:64岁 诊 断: ①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②2型糖尿病
好发部位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大宗病例统计, 55%在壳核(外囊)区, 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 10%在丘脑, 10%中桥脑, 10%在小脑半球。 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
病理生理
• 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它们被 内囊后肢所分隔,下行运动纤维、深行感觉纤维以及视辐 射穿行其中外侧(壳核)或内侧(丘脑)扩张血肿压迫这 些纤维产生对侧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 病员,男性,64岁,于2015年11月18日22:35因“头晕头 痛、左侧肢体乏力1+小时”入院,入院查体病员神志清楚,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对光反射均灵敏,病员左侧 上肢肢体肌力I级,左下肢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腱 反射减弱,浅感觉减弱。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予持续吸氧3-8L/min, 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示SPO2为97%。测指尖血为 17.6mmol/L. 予静脉推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u,以控制脑出 血量,静脉输入奥美拉唑钠、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 保护胃肠粘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急抽血送检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予脑外科护理常规,1级护理,禁食 q1h测BP波动于108-152/70-108mmHg,p波动于68-88次/ 分,R 18-24次/分。观察神智瞳孔。病员跌倒/坠床评分为 3分,braden评分为15分,barther指数评分为30,疼痛评 分为3分
11月26日停q1h测BP、P、R观察神志瞳孔,改为q8h测BP。口 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每日三次,卡马西平片0.1g每 日三次以保护胃肠功能及抗癫痫治疗。 12月2号静脉输入血塞通400mg治疗,以活血化瘀,并予复查 头颅CT。 • 病员于12月7日08:53办理自动出院手续
• 11月18日 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血肿,较大约1.8cmX 1.2cmX3.0cm,血肿部分破入脑室系统,中线未见偏 移,脑萎缩件白质脱髓鞘改变。
临床特点•ຫໍສະໝຸດ 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 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 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 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 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 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症状体征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⑴现病史:病员1+小时前患者于家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 痛、并伴左侧肢体无力,无确切缓解以及家中因素,伴恶 心,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抽出。无气紧,无呼吸困难 ,无心悸,无意识障碍。无奈平尿急尿痛,患者家属立即 将患者送至我院急诊科,立即行头颅CT检查后,收入我科 。 ⑵既往史:既往三年糖尿病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具体控制效果不详。半年前因消化道溃疡出血于我院消 化内科住院治疗。确认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 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慢支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
病员于11月19日09:04停禁食改为糖尿病饮食,测空腹 及三餐后2h血糖。于20:00测餐后血糖示22.3mmol/L,报告医 生予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12u治疗1小时后测血糖示 20.1mmol/L嘱观察。于11月20日每日皮下注射混合忧必林6u, 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每日一次预防便秘。 病员q1h测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11月21日予停持续吸 氧,停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停氧气吸入治疗后未诉胸闷, 气紧等不适。 病员近几日血糖波动于10.0—20.1mmol/L ,11月22日停 混合优必林6u改为8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请中医康复科会诊。 11月24日行TDP理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