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de6edf4808a1284ac950434d.png)
积累运用古诗文 8.古诗理解默写
整体感知
9.把握诗歌情感
二、古 描绘画面 诗文阅 古诗鉴赏
读 理解文言词语 (21) 理解、迁移
10.古诗画面描绘 11.古诗赏析词句 12.文言文解词 13.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理解文言内容 14.文言语句翻译
详略安排的目的 15.语句作用分析
谈感悟
三、名 著阅读
积累运用
理解情感、对联
20.分析语句作用 21.选择结尾 22.题目含义 23.关键语段作用 24.表达情感
形成解释
25.赏析语句作用
五、作 文(40
分)
写作
26.写人要写出人物精神 26.写事要抓住细节描写 26.学会抒情
总计
2 4 3√ 4 3
√
原创 60%
√
选编 80%
√
选编 50%
√
原创 65%
√
选编 70%
原创
得分率
100% 85% 70%
70%
80% 90% 90% 100% 60% 75% 65% 90% 85% 90% 75% 85% 90% 65%
易
中难
2 2
2
22
2 2 4 2
2 2
1 2 2 2
2 2 2
3
理清思路
19.概括事件中心
品味赏析
四、现 体会主旨
代文阅 读(20
理解标题作用
分) 分析评价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试题难度:6:2:2
内容 考查能力点
分项题号及细目
多音字辨析
1.判断字音
词语理解、运用
一、基 础·运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b8eadb38e9951e79a8927c7.png)
√
填充
3
三、诗歌赏析(5分)
9
诗歌内容理解
√
填充
2
10
诗歌简要赏析
√
√
√
填充
3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11
解释文言词语
√
√
选择
2
12
翻译文言句子
√
√
填充
4
13
分析理解内容
√
√
填充
2
14
分析综合与评价
√
√
填充
2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15
概括内容
√
√
√
填充
2
16
句意理解
√
√
填充
3
17
文段赏析
√
填充
3
18
主题感悟
√
√
填充
2
19
文题理解
√
√
填充
2
20
人物形象分析
√
√
填充
3
21
内容理解
√
√
填充
2
22
主题感悟
√
√
填充
3
23
综合运用
√
√
√
√
填充
3
六、写作(40)
24
作文
√
40
七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七年级试ຫໍສະໝຸດ 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层级
题型
分值
题号
内容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应用
欣赏评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
字音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83040c9c960590c69ec3764e.png)
分值
3 3 3 3 2 4 1 2 2 5 50
题 型
能 力 要 求
试题难度 易
3 3 3 3
主观 客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3 3 3 3 2 4 1 2 2 5 50 3 3 3 3 2 4 1 2 2 5 5 50 2
主观 客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2 2 2 2 2 2 8 2 8 8 2 2 2 2 2 2 2
中
难
考查知识内容的目的性
备注
字词积累情况 字词积累情况 词语运用能力 语感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文学常识积累情况 古诗词积累情况 语文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2
2 2 2 8 2
语文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语文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10 11
12
宣传标语 诗句赏析
诗歌内容理解
2 2
诗歌阅读能力 诗歌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14 15 16
重点字词 句子翻译 文句对比赏析 文意理解
试题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考查内容 知识点
文句动词理解 文句理解 理解概括 文句理解 拟标题 概括 理解主旨 引用诗歌的作用 文句理解 句子赏析与语言运用 写作
主观 客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试题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知识点 知识块
题 型
能 力 要 求
试题难度 考查知识内容的目的性 备注 易 中 难
主观 客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请注意累计各大题分值和合计全卷分值。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双向细目表 成都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双向细目表 成都](https://img.taocdn.com/s3/m/d916db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d.png)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双向细目表成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试卷及双向细目表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以下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 横冲直撞B. 忠言逆耳C. 寸步不离D. 缓步维艰2. 下列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丫头B. 空阶C. 竞态D. 程序员3.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的“文”、“武”指的是()A. 诗歌和小说B. 书法和绘画C. 文明和武器D. 文学和武术4. 下列成语中,与“慢条斯理”意思相反的是()A. 急不可待B. 引人入胜C. 来去匆匆D. 从容不迫5. 对下列成语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湖光山色:指美丽的山水风景B. 人声鼎沸:指人们的谈笑声连成一片C. 滔滔不绝:指说话话题很多,说个不停D. 挑肥拣瘦:指挑选食物贵重的或肥胖的一个部分......二、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庄公为了名利,欺压人民。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得苦不堪言。
可公卫庄却整日里怡然自得,不以官己民为念。
好在黎民经过多次漫长的抗争,终于向国君提出了弭平的要求。
但公卫庄觉得顶住不住的口风,便在一天的集市上唱起了“横有太山,侧有陵谷,中国可平”的曹衣城。
多数百姓可不会被这种虚伪的言辞所欺骗。
有力士建言道:“国君啊,您就是太阳,而我们是蚊子,没有您就活不下去。
但如果您把房门关上,不让蚊子飞进房里咬咬骚扰,结果会如何?”庄公听后,沉默半晌,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
躙着大步走下庭,除却了集市街中的小贩们,仓皇而逃。
现在有一则消息传遍天下:卫庄公最终被百姓们弹劾下台,赶着马车逃入乡野,在数天里消失于人间,再也没有人看见过。
1. 在公卫庄唱的曹衣城中,“横有太山,侧有陵谷”的含义是()A. 国家内外环境优越,蒸蒸日上B. 国家面临战争危机,内忧外患C. 国家安宁无事,富庶强盛D. 国君称霸天下,统治全国2. “但如果您把房门关上,不让蚊子飞进房里咬咬骚扰,结果会如何?”中的“不让蚊子飞进房里咬咬骚扰”是()A. 利用门门推理B. 拟人手法C. 比喻手法D. 自然描写法三、作文(共40分)请你以“我眼中的成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2c48a2f3770bf78a65295470.png)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双向细目标
考查范围 考点
考查方向 能力 类型 其 他
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基础积累、运用
识记
理解 能力
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词语的准确运用
现代诗歌
复述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诗意的理解
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及抒情方式。
联系上下文,概括诗文中主要意象(形象)的
含义、特点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 文言文
解释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
文言工具的
积累,古诗文文意理解 划分句子停顿;掌握诗文中互文句的翻译方法;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掌握意动词、被动词的翻译方法
复述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 联系上下文,推断关键语句的语言特色,分析
其深层含义;
通过找起止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插叙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指出句中运用恰当的词语,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分析 能力 通过分析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句段,概括人物形象的内涵(思想、态度、追求等)
创造 能力
评价能力
推断尾段、开头段的内涵和作用;
结合相关语段,分析从第三人称的视角间接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谈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及文中主要内容给自己的启示;
综合性学习 一、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综合考查 作文 记叙文——命题或半命题
写作能力 理解 能力
课后前五首古诗 能说出诗文情境,把握主要内容。
考查诗意 名著 《童年》《昆虫记》《朝花夕拾》
考查阅读。
七年级期中语文联考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期中语文联考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f40e359177232f60dccca12d.png)
记叙文的概括
4
√
√
0.8
9
记叙文的理解
2
√
√
0.8
10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4
√
√
0.7
11
记叙文叙事方法作用
4
√
√
0.6
12
写景散文的概括
4
√
√
0.7
13
写景散文语言赏析
3
√
√
0.6
14
写景散文手法作用分析
2
√
√
0.7
15
写景散文的理解
2
√
√
0.8
古诗文阅读
16
课内外文言文词语理解
4
√
√
0.8
17
课内文言文翻译
2020-2021学年上期七年级联考试题语文双向细目表
板块
题号
内容
分值
认知水平
题型
预测难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应用
填空
选择
简答
作文
积累与运用
1
字音字形
4
√
√
0.8
2
词语运用
2
√
√
0.7
3
语序
2
√
√
0.8
4
文化常识
2
√
√
0.8
5
古诗文默写
8
√
√
0.8
6
名著阅读
4
√
√
0.7
7
综合性学习
8
√
√
0.6
现代文阅读
4
语文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语文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fa80efcb0912a216157929dc.png)
大题号
小题号
知识点
分值
题型
识记
理解
掌握
运用
主观
客观
难易
备注
易
中
难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
运用(30分)
1
汉字书写
2
填空
√
√
√
2
字音、字形
5
填空
√
√
√
3
词语运用
2
选择
√
√
√
4
成语使用
2
选择
√
√
√
5
病句
2
修改
√
√
√
6
名著
2
填空
√
√
√
7
通假字
2
选择
√
√
√
8
文言词语释义
2
简答
√
√
√
9
文言诗文
9
填空
√
√
√
10
修辞
2
仿写
√
√
√
二阅读与积累(60分)
(一)文言文(10分)
11
字音辨析
3
填空
√
√
√
12
⑴
文言句子翻译
2
简答
√
√
√
⑵
内容比较分析
2
简答
√
√
13
⑴
文意理解
1
简答
√
√
√
⑵
感想感受
2
简答
√
√
√
(二)记叙文(18分)
14
词语运用
七下语文综合测试卷试题双向细目表(倪娜)
![七下语文综合测试卷试题双向细目表(倪娜)](https://img.taocdn.com/s3/m/e26b141090c69ec3d5bb75ee.png)
试卷范 试卷类型 围(课 内外) 课内 课内 选 择 题 课内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内
题号 1 2 3 4 4
5 6 7
考试内容(题目要点) 字音 字形 成语的使用 病句的判断 标点符号使用 句子排序 文学常识
难易程度 分值合 所占 分值 计 比例 易 中 难 识记 理解 运用 √ √ √ √ √ √ √ 2 2 2 2 2 2 2 √ 14 10﹪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诗歌中重点词语的作用 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 翻译文言句子 对文章情节内容的理解 侧面描写的作用 句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景物描写的方法 句子中重点词语的作用 修辞及其作用 概括文章内容 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读后感 √ √
√
3 2 4 √ 2 3 3 2 4 3 3 3 4 2 3 3
4 √ √ 13 √
√
文言 阅读
阅
课内 阅读
√ √ √ √ √ √ √ √ √ √ √
√ √ 36.7 ﹪ √ √ √ √ √ √ 15 √ √ √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12
读
记叙 文阅 读
作文
课外
26
1. 请以“难忘那段时光”为题写一篇 600字以上记叙文。 2.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 作文。
诵读古代诗歌,理解基本内容
体会词语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识记重要文言词语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能梳理文章的情节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考查文章句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味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考查修辞及其作用 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能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看法。
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0e3b8f0e8762caaedc33d43e.png)
题号
知识领域或章节或单元
分值
试题素材来源
水平要求及赋分
分值
题型
预设难度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掌握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基础题80%
稍难10%
难10%
一
整册书
识记生字
8
教材改编
√
√
8
填空题
8
二、四
整册书
对词语的掌握
12
教材改编
√
√
12
填空题
12
三
查字典
2教材Leabharlann 编√2填空题
2
五
整册书
句子运用
10
教材改编
√
√
10
解决问题
10
六
整册书
积累运用
14
教材及改编
√
√
14
课文内容填空
14
七
本册书
古诗默写
5
教材
√
5
古诗默写与解决问题
5
八
第六单元及课外
阅读理解
19
课内与课外
√
解决问题
9
10
九
习作
30
√
30
运用
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双向细目表
![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16965da3be1e650e53ea9972.png)
水平层级
难度
要求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
应用
鉴
赏
评
价
探究
基础知识
1
2
字音
√
易
2
2
字形
√
易
3
2
文言解词
√
易
4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
易
5
2
语法知识(复句)
√
易
6
2
标点
√
中
7
2
修辞
√
易
8
2
文学常识
√
易
课内小说
(散文、诗歌
、记叙文
)阅读
9
2
理解(概括)事物的特点
√
易
10
2
感受、体会内容的情感
√
难
写作
33
40
成长中的体验
√
中
规律总结:“基础知识”考点比较固定,训练有规律可遵循,可操作性强。“课内阅读”注重体裁的多样性,新授课时注重文体知识点和解决此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课外文言文”考点固定,以课内养课外,足以应对该考题。“课外现代文阅读”选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考点也比较容易把握,可采用“文科理科化”的思路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考点也在教师的可操纵范围之内。
√
中
课内
议论
文阅读
19
2
分析句子的表情达意
√
中
20
2
感受内容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
中
21
2
增强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
2024地区2诊语文细目表
![2024地区2诊语文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58e3ff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b.png)
语文科双向细目表版块设置考查内容及选材要求题号考点分值题型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能力层级试题情境考查要求预估难度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选材类型:语言学论文——以汉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体现民族自信这一大的时代主题。
选文主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核心价值”指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选文字数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
题干及选项字数应控制在500字左右。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3选择题体现“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指标内涵概念、标题、观点、句子筛选关键信息、理解重点词句BC认知情境中的重要概念阐释句展开句基础性0.752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选择题论点、论证、论据、论证思路分析文本逻辑、获取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过程C认知情境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综合性0.73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3选择题观点、态度、推断、逻辑辨识观点态度、掌握推断种类C认知情境中的文本内容的推断与延伸综合性0.65(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类型:复合文本阅读——知识性读物、人物访谈题材指向:主题指向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选材主题指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核心价值“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情感”。
选文字数为1200字左右。
题干及选项字数应控制在400字左右。
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3选择题体现“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情感”的内涵指标;体现创新精神。
对象概念与文字的对应关系获取概念信息、本质,将核心概念与选项对应辨析的能力B根据社会生活中心主题选取不同类型的文本构成微情景基础性0.75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选择题相关概念的分类、核心概念知识围绕问题从多个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推断能力C同上综合性0.65 6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考查文本特质,不同读者对象的文本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6简答题分析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本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C根据微情景设置问题情境应用性0.55(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类型:中国当代小说作品,参照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特点选材。
七上语文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
![七上语文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e37e333968011ca30091d6.png)
∨ ∨ ∨
B卷
课内文言文阅读 (15分)
∨ ∨ ∨ ∨
课外叙事散文阅 读(15分)
∨ ∨ ∨ ∨ ∨
∨ ∨ ∨ ∨ ∨
出处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内外 教材内外 教材内外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内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内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教材外
内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卷分)
课外简单记叙文 阅读(12)分)
作文(60分) 古诗文积累(8 分) 语言积累及运用 (6分) 课外古诗词赏析 (6分)
七年级上期期末语文检测双向细目表 层级 考点 识记 理解 运用 语音 ∨ 字形 ∨ 修辞 ∨ 成语运用 ∨ 病句修改 ∨ 文学常识 ∨ 文言通假字 ∨ 情景语言运用 ∨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 说明顺序 ∨ ∨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文本拓展延伸 ∨ 整体感知 ∨ 信息提取 ∨ 内容理解 ∨ ∨ ∨ 语言品味 探究发现 ∨ ∨ 作文 ∨ ∨ ∨ ∨ ∨ ∨ ∨
分值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2 2 2 3 3 2 60 8 3 3 3 3 4 4 2 2 3 3 3 3 3 3
难度系数 0.9 0.9 0.8 0.8 0.8 0.9 0.8 0.8 0.75 0.75 0.75 0.75 0.75 0.8 0.8 0.8 0.8 0.8 0.7 0.7 0.6 0.5 0.5 0.5 0.9 0.8 0.7 0.6 0.7 0.8 0.8 0.7 0.8 0.6
单元双向细目表
![单元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99fc67c04a1b0717fd5ddf3.png)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双向细目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课内识记易4分2.默写课内识记易6分3.文学常识填空课内外识记易4分4.修改病句课外运用中2分5.成语运用课外理解运用中2分6.简答课内外理解中2分二、阅读理解7. 筛选信息易3分8. 分析概括中3分9. 理解词语中3分10. 理解细节中3分11. 把握主旨难3分12. 理解语段作用中3分13. 理解细节中3分14. 信息筛选易4分15. 把握主旨难3分16. 表达感受中3分17—20 文言词句中10分三、作文21. 表达中40分附:试卷初一语文月考试卷2007.9(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bì()益zhào()祸鸟cháo()dǎo()告2.默写。
(6分)(1)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2)成功的花,。
(冰心《成功的花》)(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3.文学常识填空。
(4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冰心原名,韩非是战国末期家的主要人物,泰戈尔是(国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4.下列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在原句中修改。
(2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2)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2分)()A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C救援工作进行得非常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政治或殴斗。
D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6.请简要谈谈阅读文学作品的好处。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期中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语文期中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ce27bb10661ed9ac51f36b.png)
0.75
课外一首(和课内相当)
文言文
13分
正确句读(节奏停顿等)(1分)
B
0.8
课内一段,课外难度相当的一段。(课内包括《童趣》《论语十七则》)
实词理解(3分)
A
0.75
虚词理解(2分)
B
0.75
翻译句子(4分)
C
0.65
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理解(3分)
B
0.7
现代文(记叙文和写景抒情散文)
27分
整体把握(内容、线索、顺序、中心等)
D
0.75
记叙文
卷面分3分
整体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数
0.75左右
注:全卷100分
A
0.7
1、课内一段,选自第一到第三单元教读课文。
2、课外选文一篇:深度同前三单元课文。
(总共10题,分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详略)
B
0.75
重要词句理解
B
0.75
语言品析(常见修辞、用词)
E
0.7
写作手法分析(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等)
C
0.75
拓展
D
0.7
作文
命题(有提示语)(30分)
A
0.8
第一到第三单元课文注解和读读写写涉及的字音字形。
(2分)词语的正确运用
D
0.7
1、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
2、课后练习或课文后补充的知识点。
(2分)发现简单的语病
C
0.7
(2分)实用仿句
1
0.8
(2分)常见修辞的辨识
C
0.7
名著阅读(2分)
D
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内容
层 级
题型
分值
题号
内容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应用
欣赏评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
字音
√
选择
2
2
字形
√
选择
2
3
成语运用
√
选择
2
4
病句修改
√
√
选择
2
5
作家作品
√
选择
2
6
诗句默写
√
填充
6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6分)
7
口语交际
√
填充
3
8
语文综合运用
√
√
√
填充
3
三、诗歌赏析(5分)
√
√
填充
2
20
人物形象分析
√
√
填充
3
21
内容理解
√
√
填充
2
22
主题感悟
√
√
填充
3
23
综合运用
√
√
√
√
填充
3
六、写作(40)
24
作文
√
40
9Hale Waihona Puke 诗歌内容理解√填充
2
10
诗歌简要赏析
√
√
√
填充
3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11
解释文言词语
√
√
选择
2
12
翻译文言句子
√
√
填充
4
13
分析理解内容
√
√
填充
2
14
分析综合与评价
√
√
填充
2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15
概括内容
√
√
√
填充
2
16
句意理解
√
√
填充
3
17
文段赏析
√
填充
3
18
主题感悟
√
√
填充
2
19
文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