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原理
课堂教案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课堂教案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课堂教案: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引言】本次课堂教案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并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其中涉及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电荷转移。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过程。
这类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例子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相互作用等。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可以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进行理解。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同时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同时被氧化。
这种电荷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多个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电镀、电解和合成化学等过程中。
此外,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比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4. 电化学的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领域。
它研究电解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并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技术中。
通过电化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5.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反应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电解和电池反应。
电解反应指的是通过外加电势将化学反应逆向进行,从而使得反应物转变为产物。
而电池反应则是通过回路中的电流驱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
【6. 电化学的实际应用】电化学的应用广泛涵盖了绿色能源、电镀、电解等多个领域。
例如,电池作为一种能源储存装置,在航天、交通、家电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此外,电镀技术也借助于电化学的原理实现对金属表面的镀层处理。
【结语】通过本次课堂教案,学生们将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过程,并为今后学习和实践化学领域的知识奠定基础。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辅导教案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考点突破】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例如:方法点击为了方便记忆、快速解题可采用如下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升失氧、降得还”即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考点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①非金属单质:如Cl2、O2、Br2等。
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KClO3、K2Cr2O7等。
③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离子:Fe3+、Ag+、Pb4+、Cu2+等。
④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2)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金属:K、Na、Mg、Al等。
②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S2-、H2S、I-、SO2、H2SO3、Na2SO3等。
③低价阳离子:Fe2+、Cu+等。
④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H2、C、CO、NH3等。
方法点击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SO、H2SO3等。
Cl2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H2、SO2、-23SO、H2SO3等。
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23O2与金属、H2S、S2-、HI、I-、Fe2+、P、Si、H2等。
考点3 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1.依据反应式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口诀: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一、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之一,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指在反应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为带正电的离子或原子,同时另一种物质将这些电子接受,被还原成带负电的离子或原子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物和还原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是核心。
电化学反应是指通过电子转移来实现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电化学反应中,当电子从氧化物转移到还原物时,会在电池中产生电流。
电化学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解反应,即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流使化学反应发生;另一类是电池反应,即通过自发产生电流来实现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认为是电化学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的应用1. 腐蚀和防腐蚀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金属处于接触氧气和水的环境中,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的腐蚀。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如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
2. 电解和电镀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电解可以使离子在电解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可以用于制备金属、制取化合物,以及进行电镀等。
3.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设备。
燃料电池常见的有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乙醇燃料电池等。
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电子和离子,并通过电解质传导的过程实现电能输出。
4.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取氢气的过程,即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这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制氢方法,可以用于氢能的储存和应用。
5.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检测和测量物质浓度、pH值、氧气浓度等参数的设备。
它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
三、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的实验教学1. 实验目的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熟悉相关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一、导入部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化学现象都是以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
本次教案将围绕着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展开,带领学生了解这两个重要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和问题探究来加深理解。
二、氧化还原1.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
简单地说,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元素,而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元素。
具体来说,一个物种如果能够从其他物种那里接受电子,则它被称为“还原剂”;相反地,如果一个物种能够向其他物种提供电子,则它被称为“氧化剂”。
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基本的特性。
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在描述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使用“半方程式”的形式来表示。
其中,“半方程式”就是把整个过程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描述氧化反应,另一部分描述还原反应。
例如,对于铁的氧化反应和氯离子的还原反应,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如下半方程式:Fe → Fe2+ + 2e-2Cl- → Cl2 + 2e-通过将两个半方程式相加,我们就得到了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Fe + 2Cl- → Fe2+ + Cl2三、电化学反应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除了氧化还原,电化学反应也是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电化学反应是指由于外加电流而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
在电池中,有两种关键元素:阳极和阴极。
当外加电流通过导体时,在阳极上会发生氧化反应(即失去电子),而在阴极上会发生还原反应(即获得电子)。
这种通过外加电流促使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被称为“电解”。
2. 金属腐蚀与防腐措施金属腐蚀也是一个与电化学密切相关的现象。
当金属暴露在湿润环境下时,它会与周围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出现氧化物。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金属腐蚀。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镀层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或者利用阴极保护原理,在需要保护的金属周围放置一个更容易氧化的“牺牲阳极”。
高二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
高二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高二化学教案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实验【引言】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电池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常见的实验方法和应用场景,同时也能够理解电化学电池的结构与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电池的相关知识。
【实验一】- 氧化还原反应初探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探究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实验材料:铜(Cu)片、锌(Zn)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只玻璃容器,将硫酸铜溶液倒入容器中;2. 分别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容器中的溶液中;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二】- 构建电化学电池实验目的:通过构建简单的电化学电池,探究电化学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镁(Mg)片、铜(Cu)片、镁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塑料容器,将镁硫酸溶液倒入容器中;2. 在溶液中分别插入一根镁片和一根铜片,注意不要让两个金属片接触;3. 连接电路,通过导线和电阻连接金属片,形成电池;4.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三】- 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测量实验目的:测定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了解电化学电池的放电性质。
实验材料:锌(Zn)片、铜(Cu)片、锌硫酸溶液、铜硫酸溶液、酒精灯。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半电池,一个半电池包含锌片和锌硫酸溶液,另一个半电池包含铜片和铜硫酸溶液;2. 将两个半电池通过导线连接;3. 使用酒精灯加热连接处,促使反应发生;4. 测量并记录电化学电池的电势差。
【实验四】- 电化学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电化学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碳(C)棒、铝(Al)棒、盐水、导线、灯泡。
实验步骤:1. 将盐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其中一端插入碳棒,另一端插入铝棒;2. 连接导线和灯泡,组成电路;3.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最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变化。
它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种失去电子被氧化为较高价态(即氧化),而另一个物种则从中获得电子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即还原)。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简称“红ox白red”反应,是指在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伴随有电荷的粒子(即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元素或离子由于与其他物质接触而改变了其电荷状态。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首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必须存在具有可供交换电子能力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是同种元素不同电荷态之间进行转变,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之间进行互相转移。
其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必须存在有相互联系且共存于同一反应体系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则能够提供电子。
二、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应用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外部施加电势差(即电压)时,发生的一种以电子转移为基础的化学反应。
它包括两个主要过程:电解和电池,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重要的应用领域。
2.1 电化学反应的定义电化学反应是指由于外界施加一个合适大小和方向的外部参量,如温度、光照或者特定环境中通过两极产生差异性质的物理或者物理性质导致固相中离子重新排列行为产生引起固相自身进行内部构型改变带来焓变换引起固相气味状况改变符号运动引起物纳新成因功能切换在固态材料表桅制备技术能源转换储存装置类实际工艺中出现。
它主要涉及了物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包括了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过程。
2.2 电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过程和条件的不同,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电解和电池。
在电解中,外部施加的电压使得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导致物质在两极之间分解成离子。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原理详细讲解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原理详细讲解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红ox与黑red反应,其中“氧化”指的是物种失去电子,增加氧化态;“还原”指的是物种获得电子,减少氧化态。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包括两个基本的半反应,即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指的是发生氧化的化学反应,还原半反应指的是发生还原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1.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
2. 氧化还原数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被氧化的物质的氧化态增加,被还原的物质的氧化态减少。
3. 反应的伴随现象: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着电荷的转移、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产生新物质等现象。
三、电化学原理1. 电化学基础知识电化学是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
其中,电流指的是电子或离子的流动。
电池是典型的电化学装置,它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势与电动势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用V表示。
电动势是指在电池两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用E表示。
电动势可以用于衡量电池的输出能力。
3. 电解与电沉积电解是利用外加电压在电解质溶液中使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沉积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离子被还原成为固体物质的过程。
四、应用于电化学的化学反应1. 腐蚀:腐蚀是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破坏的过程。
在腐蚀过程中,金属被氧化成金属离子。
2. 电解池和电池:电解池是利用外加电压使非自发反应发生的装置,用于分解化合物或产生化合物。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
3.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其中离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电化学的基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会发生电荷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这种电荷转移过程伴随着电流的流动,因此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密切相关。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可以观察到电子的转移与氧原子的参与。
在一些反应中,物质会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Oxidizing Agent),而另一些物质则会获得电子,被称为还原剂(Reducing Agent)。
这种电子的转移与氧原子的参与使得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腐蚀现象就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电镀等方面。
3.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电解反应(Electrolysis)和电化学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两个方面。
3.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化学反应逆转的过程。
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部电压提供能量,使得自发不利反应变得可逆,从而实现物质的分解或转化。
3.2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分别包含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这两个半电池通过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或电解质桥(Salt Bridge)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4.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半电池中同时进行。
在氧化反应中,电子流从还原剂移动到电解质溶液中;而在还原反应中,电子从电解质溶液流向氧化剂。
这一过程中,电子的流动经过外部电路,形成了电流。
根据电化学电池反应的性质和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将电化学电池分为两类: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和电池(Galvanic Cell)。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池的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池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被称为氧化还原(Redox)反应。
它是通过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在氧化过程中,某个化学物质会失去电子;而在还原过程中,某个化学物质会获得电子。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其中包括两个半反应: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两个半反应分别发生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上。
在氧化半反应中,电子从金属或其他物质上转移到电解质中的阳极;而在还原半反应中,电子从电解质中的阴极转移到金属或其他物质上。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基于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的过程。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会向阴极迁移,而负离子会向阳极迁移。
这种离子的迁移产生了一个电荷差异,导致了电子的转移。
通过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够进行。
电化学反应在电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的化学反应是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在电池中,两个半反应分别发生在正极和负极上。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这个过程产生了电子流动,从而形成了电流和电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干电池。
干电池的正极是一个氧化剂,负极是一个还原剂。
正极的氧化反应产生了电子,而负极的还原反应接受了这些电子。
在干电池中,两个半反应通过电解质的离子迁移和电子的转移相互联系。
这种转移和迁移产生了一个电势差,使得电子能够流动。
总而言之,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与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相关的化学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发生在阳极和阴极上,产生了电能。
电池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能量转化的装置。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电池和电化学过程的工作原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案(教师)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教师版)【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5)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重要的还原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3)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4)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2S等。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教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3.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4. 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 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的转移电荷守恒3. 判断方法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方向4. 配平方法升降价法电子守恒法强制法5. 应用实例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的习题,检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的掌握。
3. 配平练习:让学生尝试配平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检查其配平能力。
4. 应用问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检查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的掌握情况。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一、引言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电池技术、电解过程和腐蚀现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在反应中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因此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征为以下反应方程式:一般反应方程式: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物 + 还原物其中,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物是被氧化剂形成的物质,还原物是被还原剂形成的物质。
三、电化学反应的概念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压使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化学反应包括两个部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称为半反应;两种半反应相互结合并与外电路相连,使电荷得以平衡的过程称为全反应。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在电解池内,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称为电解反应;在电池内,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称为电池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流的产生和流动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电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外加电压来驱动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将电化学反应看作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过程。
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应用1. 电池技术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电池技术的基础。
例如,常见的干电池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
在干电池中,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电子,而二氧化锌是氧化产物;而在负极的电解质中,二氧化锰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锰酸锌。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电池能够持续地产生电能。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简称为Redox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种物质则获得这些电子(被还原)。
这样的反应在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也与电化学电池的原理密切相关。
氧化还原反应有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
其次,一种物质的氧化和另一种物质的还原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形成了氧化还原对。
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核心。
氧化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而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则被称为氧化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1. 单质反应:某些元素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单质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后发生爆炸性反应,氢气被氧气氧化成水,氧气被还原成水。
2.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可以与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被酸氧化,酸则被金属还原。
例如,硫酸与铁发生反应形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被酸氧化成亚铁离子,酸则被还原成水。
3. 电荷平衡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不可以自由存在的,因此需要通过其他物质来承载电子。
这些物质称为电子受体或电子给体。
在电子受体与电子给体之间进行电子转移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接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失去电子。
这种电子转移的反应被称为电荷平衡反应。
三、电化学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中都有一个电极以及与之相连的电解质。
其中,一个半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称为氧化半反应,而另一个半电池则发生还原反应,称为还原半反应。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半反应之间的电子转移。
在一个半反应中,电子由氧化剂通过电解质传递到电极上;而在另一个半反应中,电子从电极上经电解质传递给还原剂。
这种电子的转移在电路中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使得电子能够流动,而在电解质中则发生离子传输。
高中化学解题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
高中化学解题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一、引言在化学学科中,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化学方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教案将重点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子转移、氧化还原的定律以及如何编写平衡的电化学方程。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其中电子的失去称为氧化,电子的获得则称为还原。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包括电子的转移、原子的氧化态的变化以及新物质的生成。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变化,可以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三、电子转移1. 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使得反应物的氧化态发生变化。
电子的转移是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来实现的。
2. 氧化态的判定方法氧化态的判定方法包括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化合价规则和氧化态的计算等。
在化学方程式中,根据氧化态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信息。
四、氧化还原的定律1. 氧化还原的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得到了充分体现。
2. 氧化还原的电荷守恒定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数目之和相等,电荷守恒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电化学方程的编写1. 电化学方程的概念电化学方程是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流动的方程式。
电化学方程可以用来表示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其发生的速率。
2. 电化学方程的编写步骤编写电化学方程的步骤包括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配平反应物的个数以及编写方程式。
六、实例分析1. 实例: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可用氧化态的变化来表示。
通过计算和配平反应物及生成物的个数,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化学方程。
2. 实例:电解水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电解水的示例,可以了解到正负电荷在电极之间转移的过程,并得到对应的电化学方程。
七、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化学方程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实验的备课教案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实验的备课教案一、引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也是常见的实验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电化学实验,并提供备课建议和实验设计。
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物质中发生电子的转移。
氧化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指物质得到电子。
这种电子的转移伴随着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传递来完成的。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流向被氧化的物质;在还原反应中,物质得到电子,电子来自被还原的物质。
这个电子的传递过程通常发生在电子受体(氧化剂)和电子供体(还原剂)之间。
三、电化学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电化学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点,学习如何使用电化学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电池(锌-铜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电解槽- 导线和电极(铜片、锌片等)- 电压表和电流表- 盐桥- 盐和溶液(如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3.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 搭建电池电路,将电解槽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
3) 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并放入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
4)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等参数,观察电化学反应的变化。
5)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四、备课建议1.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电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能。
-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学方法- 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模型等辅助工具,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和化学反应。
3. 教学评估- 利用课堂小测验、实验报告和互动讨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高频学问点,应关注社会热点,特殊关注工业生产、环境爱护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点。
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另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某物质含量。
本讲内容与能量改变、电化学基础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它们一起进行综合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测定物质的组成及有限定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命题趋势较强。
高考会以新物质、新材料为载体,结合社会实际问题、社会热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将电化学原理、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等与工农业生产、科学探讨、社会日常生活等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学科内学问的综合应用实力。
主要考查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本质与特征(2).元素化合价的推断先标出熟识元素的化合价,再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Mn +2(OH)2Mn +4O(OH)2Fe +3PO 4LiFe +2PO 4K 2Fe +6O 4CuFe +2S 2-2Cu +1ClCu 2+2(OH)2Cl 2Cu +1H -1As 2+3S 3H 3As +5O 4H 3As +3O 3NaCl +1ONaCl +3O 2NaCl +5O 3Cl +4O 2N 2+1ON 2-2H 4N 2+4O 4Li N -3H 2Al N -3K C +2N -3H 2C 2+3O 4Na 2S 2+2O 3 Na B +3H 4-1K 2Cr 2+6O 7 K 2Cr +6O 4(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实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碳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案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了解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化学教案
了解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化学教案了解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3. 了解电化学中的重要概念:电解质、电解液、电极、电解槽等;4. 知晓电化学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3. 电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教学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2. 电化学中的概念理解。
教学准备:化学实验装置、化学试剂、教学PPT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问题提出引入课题:“你知道汽车发动机燃烧时为什么会冒出白色烟雾吗?”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探究与讲解:(30分钟)1. 教师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氧化和还原的意义与过程。
2. 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示范,展示几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铁与氧气反应、锌与盐酸反应等。
3.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原子的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变化。
梳理与拓展:(25分钟)1. 教师讲解电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如电解质、电解液、电极、电解槽等。
2.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解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离解与游离过程。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电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电解槽中的阳极和阴极反应等。
巩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
课堂作业: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举例。
2.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梳理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和实验演示,提供了学生对电化学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原理【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从多个角度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3.会比较与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4.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6.能配平化学方程式7.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有关计算8.理解原电池原理。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9.通过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探究活动,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
10.知道电解在氯碱工业、精炼铜、电镀、电冶金等方面的应用。
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际意义。
二、命题趋向(1)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2)由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正误。
(3)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正误。
【考点剖析】普通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处进行,不形成电流,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或光能。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具有两个特点:①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该反应在两处进行,分别叫正极和负极,其结果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也具有两个特点:①是被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②该反应在两处进行,分别叫阴极和阳极,其结果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我们把研究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化学,叫做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作为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前者主要的考查点有: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和计算等。
后者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3)应用电解知识理解电镀铜、电解精炼铜、氯碱工业等化工生产原理。
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和计算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
【知识归纳】一、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离子反应的关系: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3.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规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K Ca Na Mg Al Zn Sn Fe Pb H Hg Pt Au −−−−−−−−−−−−−→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2232222,,,,,,,,,(),,K Ca Na Mg Al Zn Sn Fe Pb H Hg Ag +++++++++++−−−−−−−−−−−−−−−−−→氧化性逐渐增强[说明]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如Cu 2++2-→Cu 远比Na + +e -→Na 容易,即氧化性Cu 2+>Na +,还原性Na> Cu(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F O Cl Br I S −−−−−→氧化性逐渐减弱2,,,,F Cl Br I S -----−−−−−−→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规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已知①2FeCl 3+2KI=2FeCl 2+I 2+2KCl ,②2FeCl 2+C12=2FeCl 3。
由①知,氧化性Fe 3+>I 2,由②知,氧化性C12>Fe 3+,综合①②结论,可知氧化性Cl 2>Fe 3+>I 2(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如:Mn02十4HCl(浓)△MnCl 2+C12↑+2H 20,2KMn04十16HCl(浓)=2MnCl 2+5C12↑+8H 2O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02(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Cu 十C12 △ CuCl 2,2Cu+S △Cu 2SC12可把Cu 氧化到Cu(+2价),而S 只能把Cu 氧化到 Cu(+1价),这说明氧化性Cl 2>S(6)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
如Na 、Mg 、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
②对同主族的金属和非金属可按上述方法分析。
4.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变成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变成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判断反应产物等。
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计算公式如下: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提醒: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在高考中考查较多,但难度不大,通常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来分析,应注意不要漏掉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比。
5.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转移守恒),表现在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升高总数相等。
(2)价态规律:根据元素的价态可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例如:33N H -具有还原性,53H N O +具有氧化性,42N O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H 2S+H 2SO 4(浓)====S↓+SO 2↑+2H 2O ,反应中202H S S -−−→,64242()H S O S O ++−−→浓;Fe 与Fe 2+、Fe 2+与Fe 3+不发生反应。
(4)强弱规律: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反应,先氧化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反之亦然。
例如:Cl 2与FeBr 2溶液的反应,先考虑Cl 2氧化Fe 2+,再考虑Cl 2氧化Br -;Cl 2与FeI 2溶液的反应,先考虑Cl 2氧化I -,再考虑Cl 2氧化Fe 2+。
同样,一种还原剂与几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如Fe 加到H 2SO 4和CuSO 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 先与Cu 2+反应,然后才与H +反应。
二、电化学原理(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要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或石墨或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2.要有电解质溶液;3.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且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二)原电池、电解(镀)池电极名称的确定1.确定原电池电极名称的方法方法一:根据电极材料的性质确定。
通常是(1)对于金属——金属电极,活泼金属是负极,不活泼金属是正极;(2)对于金属——非金属电极,金属是负极,非金属是正极,如干电池等;(3)对于金属——化合物电极,金属是负极,化合物是正极。
方法二:根据电极反应的本身确定。
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
2.确定电解(镀)池电极名称的方法方法一: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一极是阳极、与负极连接的一极是阴极。
方法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阴极。
装置举例形成条件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两极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①两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
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名称负级:较活泼的金属或还原剂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氧化剂阳极:连电源正极阴极:连电源负极阳极:镀层金属阴极:镀件溶液:含镀层金属离子阳极:不纯金属阴极:纯金属溶液:含纯金属离子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正极:还原反应,阳离子得电子阳极:氧化反应,先活泼电极失电子,后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负极经导线————→正极阳极经导线————→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经导线————→阴极溶液中离子流向:阴离子移动方向与电子相同。
1.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一般应满足如下条件:(1)反应放热;(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步骤首先标明电子转移方向,根据电子转移方向判断正负极材料——失电子的为负极,得电子的为正极,其次选择相应的物质构成两个半电池——失电子金属和对应的产物构成一个半电池、得电子的离子和一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构成另一半电池,最后用盐桥和导线组成闭合回路。
例如将Fe+2FeCl3=3FeCl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分析:Fe作负极,FeCl3作电解液,可设计成如下两种装置:(五)金属的腐蚀1.金属腐蚀的实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消耗的过程。
2.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3.化学腐蚀实质:金属和非电解质或其它物质相接触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其腐蚀过程没有电流产生。
4.电化学腐蚀实质:不纯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
电化学腐蚀过程有电流产生。
5.腐蚀的常见类型(1)析氢腐蚀在酸性条件下,正极发生2H++2e-=H2↑反应。
(2)吸氧腐蚀在极弱酸或中性条件下,正极发生2H2O+O2+4e-=4OH-反应。
若负极金属不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直接的反应,则形成吸氧腐蚀的原电池反应。
如生铁浸入食盐水中,会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
6.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可用下列原则判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六)分析电极反应及其产物原电池:负极:M-ne-=M n+正极:(1)酸性溶液中2H++2e-=H2↑(2)不活泼金属盐溶液M n++ne-=M(3)中性、弱酸性条件下2H2O+O2+4e-=4OH-电解(镀)池:阳极:(1)若阳极是由活性材料(除C、Pt、Au等以外的其它金属)做成,阳极反应是阳极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成阳离子;(2)若阳极是由C、Pt、Au等惰性材料做成,阳极反应则是电解液中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阴离子失去电子能力大小顺序为:I->Br->Cl->OH->含氧酸根>F-。
阴极:阴极反应一般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大小顺序为: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
必须注意的是,电镀时通过控制条件,Fe2+和Zn2+得电子的能力强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