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合集下载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一、孔子经典语录:1、君子不器。

【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5、君子,俞于义。

小人,俞于利。

【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

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二、孟子经典语录:1、仁者无敌出处:《孟子·梁患王上》【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

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虽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而支做出格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他。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沉迷安逸享乐可以使人或国家消灭。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八、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十二、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十三、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十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十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十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十八、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十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十、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1、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1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巧言令色,鲜矣仁!1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2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5、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9、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30、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孟子的名言与赏析101、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学说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

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学说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0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

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

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

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

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

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

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

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精选50句)孔孟给我们留下的经典名言语录至今读来仍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以下是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孔孟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 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人 3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18、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3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0、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1、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5、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4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一、《老子》的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来源:《道德经》第1章】翻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认识,但是道却在不断的改变。

名字可以被命名,但是名字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来源:《道德经》,第2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丽,是因为有丑陋;世人皆知善,皆因有恶。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说明】有与无,相生相克,艰难与困难相辅相成,长短相比较,高低相依,音律相合,形成一首乐曲,前后连贯。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来源:《道德经》。

译文:天地没有怜悯之心,它把一切都当作是草狗(古时用稻草做成的祭祀);圣人也不在乎什么怜悯之心,他把人民当成了一条稻草(古代用稻草做的祭祀),让他们自己去死。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来源:《道德经》。

翻译:有些版本是“多言数穷”.这意味着:多说没有用,多说也没有用。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来源:《道德经》,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他们不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运转,因此可以长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来源:《道德经》,第8章。

最好的善应该像水,它善于滋养万物,与万物相溶,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只能停留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因此,水是最贴近大道的。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来源:《道德经》,九章。

译文:过多的人会溢出来,应该适可而止;过多的人,不能保证持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富贵不能长久;因为财富而骄纵,很可能会招来灾祸。

如果他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撤退,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孔孟经典语录(二十则)带译文

孔孟经典语录(二十则)带译文

孔孟经典语录(二十则)带译文孔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孔孟经典语录(二十则)译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1.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 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那样谦恭谨慎,治理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祭祀活动那样严肃慎重。

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

(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为国家办事就没有了怨恨,处理家里事也没有了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所有的人都所希望的,但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就不能够接受。

贫贱是人们都不喜欢的,但不通过正当途径,也不能随便摆脱。

君子违背了“仁义”道德,怎么可能成名呢?君子即使在吃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流离失所时要这样做,动荡变乱时也一定要这样做。

”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

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孟子的名言

孔子孟子的名言

孔子孟子的名言孔子孟子的名言先秦儒家的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顶级的语言大师。

承载着他们睿智、深邃思想的语言广为流传,绵绵不衰,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孔子孟子的名言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孔子孟子的名言的资料,仅供参考。

孔子孟子的名言【经典篇】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论语译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孔子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孔子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孔子家语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经典名言

孟子经典名言

孟子经典名言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9.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0.仁者必有勇也;义者必有礼也;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11.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之不能行其志也。

1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4.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1 —
1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6.士无贤不肖而有志焉;夫然后知仁义礼智根于心而寄于行矣。

— 2 —。

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名言孔子名言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吾日三省吾身。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3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影响,被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行被后人整理成了《论语》,其中包含了他们的对话和一些经典名言。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并给出它们的中文翻译。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要以同理心对待他人。

这是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互相尊重的道德准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么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我们将陷入危险之中。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观点。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与谁一起行动,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要选择优秀的人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对于不好的方面,我们要加以改正。

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恐惧。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类内在品质的理解。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卫灵公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胸怀宽广,胸怀坦荡,所以感到愉快而自在;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常常感到苦闷和不满。

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温习旧知识,我们才能够获取新知识。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够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孔子名言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2、朽木不可雕也。

3、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礼之用,和为贵。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9、有教无类。

1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2、不迁怒,不二过。

3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3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4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孔子孟子谏言名句译文孔子名言1、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5、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孔子十大经典名句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十大经典名句,哪句让你难忘呢?孟子十大经典名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十大经典名句,哪句让你难忘呢?老子十大经典名句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十大经典名句,哪句让你难忘呢?庄子十大经典名句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4、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导读:名人名言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孔子的人生哲理名言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9、听其言而观其行。

2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3、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33、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5、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3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四大圣贤(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经典名言名句及解释

四大圣贤(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经典名言名句及解释

四⼤圣贤(孔⼦、⽼⼦、孟⼦和庄⼦)经典名⾔名句及解释⼀、孔⼦经典名⾔名句:1、⾔必信,⾏必果。

(论语·⼦路)解释:说话⼀定守信⽤,⾏动⼀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安下必来。

3、朝闻道,⼣死可矣。

(论语·⾥仁)解释: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佾)解释: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解释:(教学⽣)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形的)⼀个⾓,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解释:聪明,爱好学习,向下⾯的⼈请教⽽不以为耻。

分7、⼰所不欲,勿施于⼈。

(论语·颜渊)解释:⾃⼰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

8、仰之弥⾼,钻之弥坚。

(论语·⼦罕)解释: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努⼒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不厌,诲⼈不倦。

(论语·述⽽)解释:学习永不满⾜,耐⼼地教导别⼈⽽不倦怠。

10、⼈⽆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解释:⼈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解释:学习知识并按⼀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兴的吗?12、⼯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解释:做⼯的⼈想把活⼉做好,必须⾸先使他的⼯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解释:过去的已经⽆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坦荡荡,⼩⼈长戚戚。

(论语·述⽽)解释:君⼦⼼胸平坦宽⼴,⼩⼈局促,经常忧愁。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语录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语录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语录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语录孔子和孟子都是我们古代伟大的思想教育家、文学家,他们所留下来的种种文化,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语录,欢迎阅读参考!孔子经典语录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17、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20、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2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孟子的经典语录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

儒家名言名句60条

儒家名言名句60条

儒家名言名句60条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派学说,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儒家名言和名句:1.孟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孟子:仁者爱人,智者爱物。

6.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8.孔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孟子:人皆可为尧舜。

10.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孔子: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13.孟子:人皆有善恶之心焉,其善者亦恶之,其恶者亦善之。

14.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15.孟子:仁者以为己任,不仁者以为得己利。

16.孔子:君子不器。

17.孟子:仁爱之心,智慧之性。

18.孔子:德不孤,必有邻。

19.孟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0.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1.孟子:人之言然后可与交,言不然则断交。

22.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孟子:人莫不有善,莫不有欲。

24.孔子:中庸之道,中通外直。

25.孟子:仁者以一言让诸侯,一行让天下。

26.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孟子:仁者寿。

28.孔子:巍巍乎,舜发于中天而德配四海。

29.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

30.孔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1.孟子:不读书,不知义。

32.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3.孟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4.孔子:德薄而位尊,贤贱而能使民有所施。

35.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6.孔子:与其毋适也,宁可无告。

37.孟子:为人臣子以忠。

38.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9.孟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0.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

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

(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

(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17、尽信书,——《孟子?尽心下》 18、以其昏昏,——《孟子?尽心下》 19、不以规矩,——《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名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语录·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语录·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名言·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名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名言·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

——孟子名句·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力假仁者霸。

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名句·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名言·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

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孟子语录·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

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孟子名句·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

言必杀夺——孟子名句·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贤者而後乐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