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异同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异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两种规划形式,它们在内容和目标上存在一些异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异同之处。
一、定义和目标1.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为了指导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而制定的,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规划控制和约束,实现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以达到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2.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主要目标是在控制性规划的框架下,确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设计要求,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质量达标。
二、内容和要求1. 控制性详细规划:a.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城市功能分区、用地类型、用地面积等规划内容,以及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控制标准。
b. 建筑规划:包括建筑物的布局、高度、容积率、建筑风格等规划要求,以及建筑物的保护和改造措施。
c. 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网络、交通组织、公共交通设施等规划内容,以及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d. 环境规划:包括绿地系统、景观设计、水体保护等规划要求,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措施。
2. 修建性详细规划:a.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结构设计等具体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的功能、形式和风格等方面的考虑。
b. 基础设施设计: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具体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c. 绿化设计:包括公共绿地、景观绿化、植被配置等具体设计内容,以及绿化设施、植物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d. 环境保护设计:包括噪音控制、污水处理、废物处理等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要求,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措施。
三、编制程序和参与主体1.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一般包括前期调研、规划编制、方案论证、公示听证、审批核准等阶段。
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城市规划部门、相关专业设计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引言概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目的。
本文将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和实施阶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总体规划1.1 定义: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第一步,是对城市整体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规划的过程。
1.2 内容: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1.3 实施阶段:总体规划一般由政府主导,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2.1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区域进行细化规划,明确各功能区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控制要求。
2.2 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各功能区的界线、用地性质、建筑密度、道路布局等具体规划内容。
2.3 实施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部门牵头,经过专家论证和相关部门协商,最终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划文件。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3.1 定义: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细化规划,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施布局等内容。
3.2 内容:修建性详细规划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方案、绿化布局、道路交通设计等具体细节规划。
3.3 实施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或开发商负责编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作为建设项目的施工依据。
四、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4.1 目的不同:总体规划是规划城市整体发展方向,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城市区域的功能分区和控制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细节。
4.2 范围不同:总体规划涵盖整个城市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针对城市区域进行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针对具体建设项目。
《控制性详细规划》课件
建筑色彩
对建筑的颜色搭配提出建 议,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交通组织与管理
构建高效、便捷的道路网络,满足交 通出行需求。
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加强交通管理, 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停车设施规划
合理配置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问题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规划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城市用地性质、规模、开发 强度和配套设施等要求,实现对城市建设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
意义
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有利于规范城市建设行为,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有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 力。
模拟技术
利用城市模拟、环境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 ,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智能化工具
开发和应用智能化规划设计工具,提高规划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调整
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
政策调整
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适应城市 发展的需要。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 各类用地的性质、范围和 比例等要素。
土地利用强度
对不同地块提出相应的开 发强度、建筑密度、容积 率等控制指标。
土地兼容性
允许一定程度的土地用途 转换,但需满足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划要求。
建筑形态与风貌规划
建筑高度
根据地块条件和城市天际 线控制要求,确定建筑的 高度限制。
建筑风格
监督与评估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科学管理 。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三个概念。
它们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
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制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目标,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具体来说,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 城市发展定位:总体规划要明确城市的定位,即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地位定位。
功能定位包括城市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等,地位定位则包括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要对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包括城市的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等。
这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布局规划:总体规划要对城市的布局进行规划,包括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等。
这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的交通流动性,提高城市的可达性。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化和落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为城市的具体发展提供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控制措施。
具体来说,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 建筑物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对建筑物的规划进行控制,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容积率、用地面积等。
这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城市的整体风貌,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2.2 绿地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对绿地的规划进行控制,包括绿地的面积、布局、植被等。
这是为了提供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2.3 城市设施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对城市的设施进行规划,包括交通设施、水利设施、供电设施等。
这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落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层面)汇报
绿化覆盖
绿化覆盖率较高,公园绿 地布局较为均衡,但部分 街区绿地不足。
生态保护
区域内生态本底较好,拥 有多处自然山体和水体, 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 修复工作。
0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前期准备工作
明确规划目标
根据上位规划和相关政策,明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目标和定位。
教育设施
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基本合理 ,但部分学校存在学位紧张现
象。
医疗设施
医疗设施较为完善,大型医院 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合理
。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相对缺乏,难以 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
市政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部 分老旧小区存在设施老化、管
网破损等问题。
环境保护及绿化现状
环境质量
景观风貌
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 然景观资源,提升城市 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05 实施策略与措施建议
政策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规划 实施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强化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符合规划要求的产业、项目和 设施发展,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层面)汇报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现状分析 •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解读 • 实施策略与措施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城市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正处于由增 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关键时 期,面临着城市空间优化、功能 提升、环境改善等多重挑战。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学科整体框架: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作用与地位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容积率与哪些参数相关,如何确定)三、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在它之上有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在它之下有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渡与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
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中相脱节给城市发展事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健全规划管理法制化制度,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即提供事先确定的、公开的、适当的城市规划作为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指导。
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控制什么,怎么控制都有章可循,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应的规划法规,也使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它提供的依据和指导将保证公平的长期实行,使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和协调的整体框架,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措施,相对于城市规划原则来说,城市政策的针对性更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储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吸引开发者的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 道路红线、地块界线、面积、性质、建筑密度、 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地块编号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三)文本要求
• 1、总则
– 规划目的、依据、原则、范围、适用范围、强 制性内容、执行主体、管理权限等。
•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3、土地使用
1.中国特色的法定规划
借鉴区划技术,变革传统详细规划形成的具有中国 特色的规划类型,基本方法是“地块指标”加“图 则”;
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之一; 反映各个利益主体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控制和引导土地开发的依据,建设主管部
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法范 畴); 公众参与最具实效性的内容; 法律严肃性越来越高; 编制技术不断探索与进步。
– 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群体组合 控制与引导、历史文化遗传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 9、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 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规划等的控 制规定
• 10、其他
– 成果组成、附图、附表、附录等
(四)说明书要求
• 1、前言 • 2、概况 • 3、背景、依据 • 4、目标、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5、土地使用规划 •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各类用地界线、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公共 设施、等
图件成果要求
•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 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交叉口坐标标高、 停车场位置、地坪规划标高等
• 5、公共设施规划图
– 位置、类别、等级、分布、服务半径等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控规文本基本内容要求
(1)总则 (说明规划目的、依据、 规划原则、规划范围、适用范围、 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等内容)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 结构;
(3)土地使用;
(4)道路交通;
(5)绿化与水系;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五线规划 (8)市政工程管线; (9)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 (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11)城市设计引导; (12)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13)其他;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 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 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
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一般为 小数点后两位,每块用地不可 有重叠部分。
用地面积(Ap)和征地面积(Ag) 是有区别的
代征地——Ag-Ap,代征道路用地面积、代 征绿化用地面积、代征其他用地面积
用地边界
征地边界
一、用地面积
资料收集简单,计算简易、依赖性强,适应 性不够,只适应与居住为主的地块
三、典型实验法
形态规划
计算规划 控制指标
根据经验 指标确定
指标
先进行城市设计,确定出主要的城市控制要素和 指标
然后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缺陷在于工作量大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四、类比法
分析比较与规划建设在性质、类型、规模等方面 相类似的控规案例,选择相关控制指标
14.2 规定性控制要素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控 制 体 系
6个方面,12 个控制指标
土地使用 环境容量 建筑建造 城市设计引导 配套设施
行为活动
用地面积 用地边界 用地性质 土地使用兼容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居住人口密度 绿地率
建筑限高 建筑后退 建筑间距
建筑体量 建筑形式 建筑色彩 建筑空间围合 建筑小品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规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质量达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步骤,并提供一些编写规划的指导。
1. 制定目标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目标可以是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需求可以是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明确目标和需求对于后续的规划和控制非常重要。
2. 划分工作包将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工作包,每个工作包对应一个具体的任务或阶段。
划分工作包的原则是明确、具体、可行可控制。
3. 制定时间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需求和工作包的划分,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
时间计划应该明确每个工作包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里程碑节点。
通过时间计划可以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资源和优化其他计划。
4. 制定成本计划在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制定成本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成本计划包括项目的总预算、各个工作包的预算和相关资源的成本管理。
通过合理的成本计划,可以控制项目的成本,防止超出预算。
5. 风险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响应措施的制定。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及时应对风险,减少项目的损失。
6. 质量管理高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包括对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质量管理,可以保证项目交付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7.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包括项目团队的组建、培训、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等。
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项目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8. 沟通管理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沟通的良好管理。
因此,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制定沟通管理计划。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引言概述:在城市规划领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虽然它们都是规划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内容和实施阶段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规划的特点和区别。
一、总体规划1.1 总体规划的定义总体规划是城市、乡镇、村庄等地区的长远发展规划,是对一个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整体规划设计。
1.2 总体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定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内容。
1.3 总体规划的特点总体规划具有长远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的规划,主要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用地性质、用地强度、建筑密度等进行规范控制。
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用地性质划分、建筑密度控制、绿地比例规定等具体规划内容。
2.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划和控制。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3.1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定义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进行规划,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外观设计、功能设置等。
3.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绿化规划等具体建设内容。
3.3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具体性和细致性,是对建筑物具体实施的规划和指导,是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南。
四、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联系4.1 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
4.2 三者的协调性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需要协调一致,确保城市规划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筑性详细规划的区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筑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三种规划方式。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结尾总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三种规划的区别。
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筑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它们在规划的层次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总体规划1.1 定义和目的:总体规划是对城市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
其目的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布局和功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1.2 内容和要求:总体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包括土地利用布局、交通网络规划、公共设施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
要求综合各种资源和利益,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的福祉。
1.3 编制程序和实施:总体规划的编制需要经过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公众参预等多个阶段。
实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法规的要求,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2.1 定义和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某个区域或者特定用途进行详细规划。
其目的是对土地利用、建造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具体控制,确保城市的有序发展。
2.2 内容和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考虑具体区域或者用途的特点和需求,包括建造密度、绿地比例、道路宽度、建造风格等方面。
要求统一规划标准,保证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的实现。
2.3 编制程序和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商议。
实施时需要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修筑性详细规划3.1 定义和目的:修筑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详细规划。
其目的是对建造物、道路、园林等进行具体设计和施工,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区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区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领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规划的定义、特点和具体区别。
一、总体规划1.1 定义: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第一步,是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宏观规划,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布局等。
1.2 特点:总体规划具有长远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1.3 区别: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是为了指导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涉及具体的建设细节和技术要求。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2.1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划,具体规定了城市各个区域的建设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要求。
2.2 特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具体性和操作性,是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南。
2.3 区别: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是为了规范城市建设,保证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3.1 定义: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划,具体规定了建筑的位置、高度、外观等具体要求。
3.2 特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和操作性,是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
3.3 区别: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了具体指导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符合规划要求。
四、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系4.1 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4.2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具体化,规范城市建设。
4.3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指导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五、总结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建设。
通过对这三种规划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的构建。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针对某个项目或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预期结果进行控制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示例,内容包括计划目标、制定控制指标、确定控制频率、制定控制手段和制定控制措施。
一、计划目标: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制定控制指标: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指标,用于衡量项目的进展和绩效,例如进度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等。
三、确定控制频率: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时间要求,确定控制的频率,即进行控制的时间间隔。
可以根据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重要节点来确定控制的频率。
四、制定控制手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手段。
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项目的控制。
五、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控制指标和控制手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如果进度偏离计划,可以通过增加工作时间、加强资源投入或调整工作安排等方式进行控制。
六、监控和评估: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
可以通过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例如甘特图、里程碑计划和进度表等,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估。
七、调整和改进:根据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项目存在问题或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达成。
八、报告和沟通:根据控制的结果和调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相关的报告,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共享。
可以通过开会、汇报、会议纪要等形式,与项目团队、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
九、总结和复盘:项目结束后,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总结和复盘。
可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总结和分析项目的控制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1. 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控制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在项目管理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的进度、质量、成本和范围进行执行。
本文将介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管理中用于控制和监测项目执行的详细计划。
它通过确定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措施、定义控制指标以及制定监测和报告机制来实现项目的有效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常在项目启动后的早期阶段进行制定,并随着项目的执行逐步完善和细化。
3. 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执行,并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它具体的目标和作用包括:•确定项目的控制目标和要求,明确项目的可控制性;•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定义控制指标和阈值,建立起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提供项目各相关方进行控制和决策的依据;•为项目后续的控制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4. 制定步骤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4.1 确定控制目标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控制目标和要求。
这些目标和要求通常来源于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包括项目的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成本要求等。
通过明确这些目标和要求,可以为后续的控制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4.2 制定控制措施和方法在明确控制目标和要求之后,需要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这些措施和方法应当与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成本和可行性。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规范和流程的制定、关键路径和风险的分析等。
4.3 定义控制指标和阈值为了监测项目的执行情况,需要定义一些关键的控制指标和阈值。
这些指标和阈值应当能够反映项目的关键结果和风险情况,例如进度的偏差率、质量的合格率、成本的控制率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内容、特征与作用1.1.1涵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1.2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1.2.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1.1.2.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1.1.2.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1.1.2.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1.1.2.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1.1.2.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1.1.3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以下特征1.1.3.1控制引导性与灵活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既可以随时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满足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其控制引导性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技术指标来规定土地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以土地使用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环境质量控制为要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控制: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其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主要公共设施与配套设施控制、道路及其设施与内外交通关系控制、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和工程管线控制。
1.1.32法律效应: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法律效应的延伸和体现,是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扩展,法律效应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课重点: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分类和地块划分;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本次课难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于1980年代,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
第一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由于它面向未来,跨越时空,面临的不可预测因素很多,是一种粗线条的框架规划,需要有下一层次的规划将其深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小范围内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总平面布局和空间形体组织。
需要上一层次的规划对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对开发模式和城市景观进行引导。
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渡和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了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指导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控制什么,怎么控制都有章可循,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应的规划法规,也使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宏观的城市设计构想,以微观、具体的控制要求加以体现,按照美学和空间艺术处理原则,从建筑单体环境和建筑群体环境两个层面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建造提出指导性的综合设计要求建议,并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环境景观设计等的编制,为开发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
4.城市政策的载体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诸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各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第二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与土地使用性质的细分一、建立三级控制体系三级控制体系是指“整体性控制-街区控制-地块控制”,既“向上”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又“向下”通过街区控制的提出,对地块控制提供依据和指导,形成了清晰的控制层次。
1、强调城市整体性控制首先,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规划地区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厘清规划地区建设发展的调控重点,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地区的建设控制框架。
其次,对规划地区内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总量构成与总量平衡、强制性内容(主要是指道路红线、绿化绿线、水系与湿地蓝线、文物保护紫线、基础设施黄线及公益性的公共设施用地)进行控制。
第三,通过对规划地区的地价、自然环境、通讯、历史文化、景观等因子的综合评价,确定规划地区内建设开发的总容量、建设高度分区、建设开发强度分区等。
2、街区控制城市平面形态是由城市道路、街区和街区内的若干地块三者构成。
由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对零散开发的控制以及促进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等多方原因,各地都强调新区建设应以街区为单位进行土地整体出让。
街区控制指标比地块指标简化,只侧重于若干重要指标控制(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等),而且,街区控制指标比分地块的控制指标要“优惠”(如地块容积率若为1.2,街区容积率可能为1.4),但规定街区容量指标一般不超过分地块累加后的20%。
这样,通过指标“优惠”的办法来促进地块合并开发的积极性,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成街成坊建设,改变以往控规只有“控制”,而无“引导”的状况。
在配套设施上,街区配套设施的控制不但防止了以往无街区概念、分地块控制时,用地规模被划小后,应配设施被随之取消的不利情况,由于提出有些配套设施的布置可根据实际的开发变化再行确定具体的地块选择(但仍在街区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的弹性。
3、地块控制地块控制是地区整体性控制和街区控制的最终落实,它直接关系到控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控规应根据规划地区、街区和地块的区位环境特点,构建适合本地区的规划控制体系,即“地域化的控制体系”。
从控制形式上分,地块控制体系主要分为指标控制体系和要素控制体系。
指标控制主要是通过量化指标对地块的开发建设和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主要由土地使用强度指标、环境控制指标、交通控制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等构成。
二、城市土地使用性质的细分我国的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控规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采用大、中、小分类标准。
可以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用地细分,一般细分到地块,成为控规实施具体控制的基本单位。
地块划分考虑用地现状和土地使用调整意向、专业规划要求如城市“六线”、开发模式、土地价值区位级差、自然或人为边界、行政管辖界限等因素,根据用地功能性质不同、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的区别等,有时可依据有偿出让和转让以及产权划分的要求进行划分。
经过划分后的地块是制订控规技术文件的载体。
1. 定性:确定城市土地具体地块性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代码》,分至小类;2. 定量:确定每片、块建设用地面积及建设用地上所设定项目的用地面积、可开发建筑量;3. 定位:确定大、中、小类城市用地,特别是小类以下建设用地或建设项目(如中小学、幼托等)的规划范围或规划的具体位置、界限。
第三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一、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的内容城市的建设活动按其控制内容分,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和行为活动等五个方面(表1)。
(一)土地使用1、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的兼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
土地使用性质按用地分类标准规定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土地使用兼容性通过土地使用性质宽容范围的规定或适建要求,为规划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2、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队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等指标。
容积率为空间密度的控制指标,反映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的总量;建筑密度为平面控制指标,反映一定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的覆盖程度;人口容量规定建设用地上的人口聚集量;绿地率表示在建设用地里绿地所占的比例,反映用地内环境质量和效果。
这几项控制指标分别从建筑、环境和人口三个方面综合、全面地控制城市环境质量。
(二)设施配套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设施配套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即对建设用地内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等配置要求。
市政设施配套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规定,如给水量、排水量、用电量、通讯等。
设施配套控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做出规定。
(三)建筑建造1、建筑建造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等,还包括消防、抗震、卫生、安全防护、防洪及其他方面的专业要求。
2、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引导是依照美学和空间艺术处理原则,从建筑单体环境和建筑群体环境两个层面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建造提出指导性设计要求和建议。
其中建筑单体环境的控制引导,一般包括建筑风格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高度等内容,另外还包括绿化布置要求及对广告、霓虹灯等建筑小品的规定和建议。
建筑色彩一般从色调、明度和彩度上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建筑体量一般从建筑竖向尺度、建筑横向尺度和建筑形体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对商业广告、标识等建筑小品的控制则规定其布置内容、位置、形式和净空限界。
建筑群体环境的控制引导即是对由建筑实体围合成德城市空间环境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导原则。
一般通过规定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开敞空间的长宽比、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和建筑轮廓示意等达到控制城市空间环境的空间特征的目的。
表1规划控制要素、指标体系及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注:G指由《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所确定的规定性指标;Z为指导性指标(四)城市设计引导城市设计引导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文化保护地带,以创造美好的城市景观环境。
一般从城市空间环境角度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同时辅以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引导。
建筑单体环境的控制引导,一般包括建筑风格形式、建筑色彩和建筑高度等内容,同时还包括场地绿化布置要求及对广告、沿街夜景的规定和建议。
建筑群体环境的控制引导,即是对建筑实体围合成德城市空间环境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导原则,一般通过规定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开敞空间的长宽比、街道空间的高度比和建筑轮廓线示意等达到控制城市空间环境的目的。
(五)行为活动控制行为活动控制既是从外部空间环境的控制角度,对建设项目涉及的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
交通活动的控制在于维护交通秩序,一般规定允许出入口方位和数量,交通运行组织规定,地块内允许通过的车辆类型,以及地块内停车泊位数量和交通组织、装卸场地位置和面积等。
环境保护控制是通过限定污染物排放量最高标准,来防治在生产建设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达到对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规划控制指标的类型与控制方式(一)规划控制指标的类型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中指标类型的划分有:按照所控制的对象,控制指标可分为:土地利、建筑物、设施配套和行为活动;按照控制的方式,控制指标可分为:量化指标、条文规定、图则标定以及城市设计引导;按照构成要素,控制指标分为:土地使用控制指标和建筑空间环境控制指标。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中对控制指标的划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规定性指标是必须遵照执行的指标,指导性指标是参照执行的指标。
前者具有“刚性”的特征,后者具有指导性和建议性的特征。
1、规定性指标规定性指标也称指令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用地面积;(2)用地性质;(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容积率;(6)绿地率;(7)交通出入口方位;(8)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指导性指标指导性指标也称引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人口容量;(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3)建筑色彩要求;(4)其他环境要求。
上面的指标体系内容包含的是基本控制要素,在实际实践中针对不同情况可合理增减控制要素。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内容的确定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制定不同内容的指标体系,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不能“一刀切”。
比如,新发展区、建成区、旧城更新区等,指标体系的控制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
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控规更要建立灵活的控制指标体系,应对瞬息万变的城市环境,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实现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