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
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引言: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过去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往往更注重功能性和经济效益,忽略了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扬·盖尔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旨在将人的需求放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位置。
一、理论分析1. 人的需求扬·盖尔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包括身心需求、社交需求和文化需求。
身心需求指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便利的需求,社交需求指人们对于彼此交流、碰撞和合作的需求,文化需求指人们对于文化遗产和城市历史的需求。
2. 人的参与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扬·盖尔主张人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只有让居民、专家和政府等不同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创造出具有活力和创意的公共空间。
3. 人的体验扬·盖尔强调了人的体验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体验,如美感、互动和参与感。
二、方法探讨1. 参与式设计扬·盖尔提倡采用参与式设计的方法,即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居民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可以进行公开征集意见、举办座谈会和工作坊等活动,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和数据分析,开展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2. 多功能设计扬·盖尔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多功能性,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时间段,打造出灵活和可变的空间。
例如,可以设置多个区域,包括娱乐区、休息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 体验式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扬·盖尔强调注重人的体验感。
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因为它是满足城市居民各种需求的重要载体。
扬·盖尔以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探讨扬·盖尔的“以人为本”设计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方法。
首先,我们将讨论扬·盖尔的“以人为本”设计理论。
他关注人们在城市中的需求和体验,并将这些需求和体验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盖尔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具有文化氛围的环境。
他主张设计师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了解人们在城市中的行为模式、社交需求和情感期望。
只有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才能设计出能够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公共空间。
其次,我们将研究扬·盖尔“以人为本”设计的实践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他强调设计师应该与居民和使用者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设计师应该通过调研和观察来了解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他们的期望和满意度。
设计师还应该注重创造多样性和交互性,通过灵活的布局和多样的功能设置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设计师还应该注重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的衔接,创造一个有机统一、协调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在实践中,扬·盖尔的“以人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他主张通过提供舒适的座椅、绿植和阴影来满足人们的休息和社交需求。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他主张通过提供不同功能的区域,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和休闲区,来吸引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
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他主张通过改善人行道和骑行道的条件,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和步行体验。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扬·盖尔的“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和方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挑战,设计师需要与时俱进并运用新的技术和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一、三种城市空间设计理论(THREE THEORIES OF URBAN SPATIAL DESIGN)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2、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二、图--底理论1、“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1)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2)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3)城市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研究,更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4)“空间即主体”---城市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诺利地图” (Giambattista Nolli,1748)(1)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私人肌理(tissue)与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的关系非常协调,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2)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虚体系统。
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活动。
(3)? 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虚体(void就是实体(figural)。
3、现代城市环境(1)建筑空间设计----从重实体到重空间;(2)城市空间设计----从重空间到重实体。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 城市隙地空间寻找失落的空间5、? 空间印象转变(1)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围合性的广场、标志性的建筑以及整体性的街廓;(2)现代城市空间----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在降低、广场的围合性弱化、街廓的整体性消退,仅仅是建筑实体凸现在城市环境之中。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绿色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环保为主导,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其总体规划和设计要以生态和资源保护、环境质量改善、低碳循环经济、人文建设等为目标,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和恢复,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城市基础设施,并通过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如今,绿色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
规划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强调以下方面:1. 环保和生态系统保护: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恢复,包括城市绿地的保护和建设、湿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治理和管理等。
2. 低碳循环经济: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能源消耗的节制和低碳化,促进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广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低碳技术和模式。
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建设,包括低碳交通、低排放建筑、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等方面。
4. 城市人文建设: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的人文建设和社会和谐,包括住房和社区规划、文化和旅游建设、医疗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健康和舒适。
方法探究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体系之上,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区规划等不同级别的规划体系。
这些规划体系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保护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
2. 强化生态系统调控和管理: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景观得到保护和恢复,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包括生态红线划定、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3. 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设计的流程与方法研究
城市设计的流程与方法研究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每个城市都需要进行城市设计,以探讨如何为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是实现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参与城市设计的人员必须理解并掌握这些流程和方法,以下将对城市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城市设计的目标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和生活舒适度。
城市设计旨在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为城市民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设计关注建筑、交通、绿化、水资源、社区空间等多个方面,通过规划、设计和建造,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设计的流程城市设计的流程是一个有机的过程,需要广泛的讨论和参与。
城市设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城市设计的研究过程是城市设计师在开始设计前,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设计师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同时还需要了解材料、成本和环境等因素。
借此了解,城市设计师可以设计出行之有据的城市规划。
2. 规划城市设计的规划是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阶段,规划决定了城市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规划通常包括分区规划、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
分区规划决定了城市每个区域的用途和规划内容,宏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总体形态,微观规划决定了细节设计。
3. 设计城市设计的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实现过程。
城市设计师根据规划,设计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创造城市产品和服务。
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趋势,如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屋顶、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等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实施城市设计的执行阶段是一个最终实现城市设计目标的过程。
通过施工,城市设计的各个部分变为可见的产品和服务。
这个阶段需要高效的项目管理、协调和监督,以确保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城市设计。
三、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的方法是设计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城市设计时使用的道具,它们有助于创造理想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它包括了城市的交通、建筑、环境、社区等各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在城市设计中,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可用于进行分析,以帮助设计师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策略性分析方法,它通过研究城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来评估城市设计的潜力和可行性。
在分析中,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了解城市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分析城市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设计重点,制定出最佳的城市设计方案。
2.需求调查与分析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居民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城市设计更贴近实际需求。
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获取居民的意见和反馈。
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通过需求调查与分析,可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环境评估城市设计中的环境评估是为了评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评估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了解城市的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环境承载能力等,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数据、遥感技术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4.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城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分析工具,它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现状和分析,确定城市的规划和布局。
空间分析包括对城市的土地利用、道路网络、建筑物分布、绿地空间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在空间分析中,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以提供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方案。
5.可持续性评估可持续性评估是评估城市设计方案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定位研究
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定位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定位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城市定位旨在根据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结构,为城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实现城市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的整体效能和综合竞争力。
一、城市定位的定义与意义城市定位,指的是将城市按照其所拥有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各个区域在城市的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规划的战略性布局和理性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目标。
城市定位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定位能够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大利用。
其次,城市定位能够避免城市功能过于混杂,空间利用率低、交通拥堵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最后,城市定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定位的原则城市定位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从城市整体规划出发首先,城市定位的制定需要从整体规划出发,考虑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空间的规模和结构,以及城市的宏观战略需求。
只有从整体角度出发,才能够全面考虑城市的各种因素,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多种需求城市定位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多种需求,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只有从多方面角度出发,才能够实现城市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城市定位的制定需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照顾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
只有着眼于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才能够实现城市功能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城市定位的制定需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只有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环境,才能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民众的生态福祉。
三、城市定位的划分方法城市定位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根据城市经济特点划分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的,将城市划分为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产业基地等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写城市规划论文常用的18种研究方法
写城市规划论文常用的18种研究方法城市规划论文通常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回答研究问题。
以下是城市规划论文中常见的18种研究方法:1.面试法:通过与相关利益相关方,如城市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和居民等的面对面交流,获得深入的理解和观点。
2.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等工具来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了解和分析城市规划问题。
3.实地考察法:对实际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城市区域、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以获取详细的情境信息。
4.数据分析法:利用已有的城市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揭示规律和问题。
5.文献综述法:对过去的研究和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并从中得出结论。
6.案例研究法: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城市案例,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规划问题和实践经验。
7.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城市、区域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规划政策和实践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8.模拟模型法:建立数学或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城市规划问题,如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用于预测和优化。
9.空间分析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城市空间和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城市规划问题的空间关系和影响。
10.概念分析法: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澄清概念的含义和适用性。
11.参与研究法:通过与城市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和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进行共同研究和决策。
12.系统评估法:通过评估城市规划政策和项目的效果和影响,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建议。
14.效益评估法: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规划项目和政策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16.整合研究法:将多个方法和途径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17.可视化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如地图、图表、模型等,呈现城市规划问题和解决方案。
18.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城市规划假设和评估政策措施的效果。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在城市规划论文中采用,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标来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获得准确、全面和可行的研究结果。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基于此制定出更合理、可持续性更强的城市规划方案。
本文将简要介绍基于GIS 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一、城市规划设计方法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通过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土地利用、交通、人口分布等等,以及建立起可靠的数据库。
这些数据将成为规划师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的基础资料。
2. 现状分析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和问题,例如绿地覆盖率、交通拥堵、污染源等等。
3. 规划目标的设定制定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目标和指标,如人口密度、交通通畅度、空气质量、能源利用率等。
4. 方案设计和模拟基于收集、分析和设定的信息,制定合理、系统、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方案。
GIS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模拟和比较各种不同的城市规划方案,确定最优方案。
5. 结果呈现和评估通过可视化技术(如三维建模、动画等),将规划方案呈现给决策者和公众,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规划方案。
二、应用研究1. 环境规划基于GIS的环境规划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识别城市污染源和环境脆弱区域,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规划方案。
此外,GIS技术也可以用于评估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监测环境污染。
2. 交通规划基于GIS的交通规划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预测城市交通流量、优化交通系统的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等。
3. 城市用地规划基于GIS的城市用地规划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 建筑设计和管理基于GIS的建筑设计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预测建筑物的能耗、优化建筑物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GIS技术也可用于建立建筑物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城市布局设计、建筑设计、交通设计和绿地设计等。
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的方向和建议。
1. 引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结构,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等。
2.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特征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和可塑性。
多样性是指城市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复杂性是指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城市空间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动态性是指城市空间形态的动态变化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形态会随着城市发展而发生变化;可塑性是指城市空间形态的可塑性和可调整性,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形态。
3.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物和绿地,可以减少城市的污染和能源消耗,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
其次,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绿地,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布局商业设施和交通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商业活力和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4.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4.1 城市布局设计城市布局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物、道路和绿地等,优化城市的空间形态。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讲解
• 5.5空间标记分析
•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 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 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视察效果。
• 所谓注记,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使用纪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 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
•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指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在 害,它还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创造过程。
4.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
• 城市结构“线”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 1)物质线,是城市域面上各种实存的、可以清楚辨认的“线”。 • 2)心理线,是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形成的
会空间便交织在一起,构成名副其实的场所。 • 3)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城市设计者就可以做出设计和建设的对策研
究,同时结合了对若干规划设计辅助线、控制红线等“人为线”的分 析探讨。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上述诸“线”叠加,便形成城市的各种网络,如道路结构网络、 开敞空间体系及其分布结构、空间控制分区网络等,对该网络进行综 合分析和研究,设计者便可最终理解给定的城市分析域面的种种特质 和内涵,并为下一步微观层次的空间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限制条件。
• 他的生态设计方法是: • 1)自然过程规划:视自然过程为资源。 • 2)生态因子调查:土地信息。 • 3)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分级,构成单因素图。 • 4)规划结果表达:生态规划的结果是土地适宜性分区。
• 3.2西蒙兹和“大地景观”
• 西蒙兹是当代美国“受到最广泛尊敬的景观建筑师”。他的学术思想集中反 映在《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中。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第3讲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
1
教学重点
城市设计空间分析的三种研究方法: 图底理论 联系理论 场所理论
2
罗杰·特兰西克在《Finding Lost Space》(1986 )一书中提出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和联系 理论(linkage).
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 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 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 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 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8
城市轴线的表现形态 A、有的呈显形状态 B、有的呈隐形状态
城市轴线的空间范围 城市轴线可分为城市整体轴线和城市局部轴线。 城市整体轴线(又可称为城市主轴)贯穿城市
的大部分地域,连接城市中的主要公共活动节点 和景观节点,往往既是发展轴线又是景观轴线, 由一条或以上的交通走廊来确保轴线的可达性。
19
城市局部轴线(又可称为城市次轴) 只贯穿 城市局部地段,往往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轴线。 常见的如市政中心的纪念轴线,集中了市政建 筑(政府机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美术 馆和大剧院),以及与城市的特定历史背景有 关的纪念建筑(如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和巴黎的 凯旋门等),是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
20
城市轴线的组织方式
28
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及延续
29
华盛顿中心区的城市中轴线
30
31
32
33
34
35
36
3、 场所理论 (Place Theory)
————是把文化、社会、自然和人的 需求等方面加入到城市空间研究中的理 论。
37
38
39
40
41
4、三种理论比较
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
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来提出改善城市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方案。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许多方法和工具帮助规划师进行决策和实施。
一、城市调查和分析:城市调查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它包括人口、用地、交通、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分析等。
通过调查和分析,规划师可以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并作为制定规划方案的依据。
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
规划师可以通过可行性研究来评估规划方案的优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空间模型和模拟:空间模型和模拟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城市功能和结构的方法。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规划师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空间布局和交通运行等。
常用的空间模型和模拟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增长模型、交通仿真等。
四、参与式规划:参与式规划是一种民主和协商的规划方法,它通过邀请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决策,来提高规划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实施效果。
参与式规划可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来实施。
五、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和目标。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优化资源利用和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包括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
六、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绿化、景观雕塑、水体设计等方式来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七、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规划。
交通规划的方法包括交通调查、交通模型、交通仿真和交通管理等。
以上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方法和工具,但实际上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地运用科技和创新思维。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和设计。
它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对于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环境科学、社会学等。
城市设计方法包括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城市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社会调查等。
这些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指导城市设计者合理地思考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在城市设计理论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指导着城市设计的方向与方式。
比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城市设计需要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未来的发展,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友好性。
以人为本的理论强调城市设计要以人的需求和行为为出发点,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方法中,空间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地形地貌、道路网格、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空间特征,为城市设计提供依据。
模型模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建立城市发展的模型,可以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另外,社会调查也是城市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城市居民的需求、生活习惯、出行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城市居民的真实需求,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提高城市的品质。
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科学的城市设计也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
在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推动下,很多城市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比如,新加坡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将城市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样,中国的深圳和上海等城市也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城市设计的方法
A
25
2004.2
C. 设计导引:就是为保证城市物质环境质量, 对城市特色地区(如历史保护区)和特定设 计元素(如广场)所规定的
E. 工程设计。按不同设计要求,具体确定。
A
26
2004.2
A. 人的行为调查研究
了解人们,把握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行为和 人如何使用这空间环境;
从人的行为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出带规律性 的东西,抽象概括成为城市空间设计的准则;
运用这些设计准则于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 各种不同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做到合理安 排,从而使人们和其使用的环境空间配合默 契。
A
10
2004.2
A
14
2004.2
B. 调查研究成果
从城市设计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观点来看,本阶 段的成果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包括人工制约 与现状分析): a. 现状综合分析; b. 使用功能和交通分析; c. 空间环境分析(包括自然条件); d. 广场、绿化需要与可能分析; e. 防灾与安全分析; f. 现有建筑质量与环境分析; g. 城市政治、文化传统与艺术风貌分析; h. 社会生活与心理分析; i. 投资效益分析。
A
17
2004.2
A
18
2004.2
B. 采用建“树”的方法
1. 即用系统的方法建立目的“树”,来 处理城市空间这个复杂而有组织的整体问 题,表达出所设计空间的目标和功能,逐 次解决。目的树的基本陈述结构包括行为 信息、对象和约束信息,用适当的联系方 式,客观地表达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A
19
2004.2
A
15
2004.2
3. 方案设计与设计成果
① 方案设计内容
方案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主体。方案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意象构思、空间设计、 环境景观和细部构造与小品设施设计等。
城市设计 研究方法
城市设计研究方法
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综合已有的城市设计相关文献,了解和把握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包括书籍、期刊、学术论文、报告等。
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城市现状,了解城市的居民、空间、功能和问题,以及城市与环境、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3. 数据分析:通过搜集和分析城市的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遥感数据等,以及居民调查等数据,揭示城市发展的特点、趋势和问题。
4. 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城市设计的需求、期望和评价,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态度和行为。
5. 模型建立与模拟:通过建立城市设计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模拟城市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
6. 参与式设计:通过居民参与和合作,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地位和智慧,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性。
7. 案例研究:通过对已实施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取
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指导新的城市设计实践。
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方法,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的特点、问题和需求,为城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设计毕业设计研究思路
城市设计毕业设计研究思路城市设计毕业设计的核心是深入研究城市空间中的各种要素,并基于对城市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以下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城市设计毕业研究思路:选题和前期准备:首先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题目,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改造”等。
然后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研究案例,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同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空间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基础。
现状分析:对城市空间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空间测量等方法,探究城市空间的现状和问题,明确设计的需求和目标。
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查阅相关的理论书籍和学术论文,了解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同时,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城市设计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概念设计和方案评估:基于对城市空间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进行创造性的概念设计。
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从功能、空间、景观、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和深化完善:在确定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详细设计。
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包括建筑立面、景观设计、公共空间、交通组织等方面。
同时,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成果表达和答辩:通过图纸、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将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表达和展示。
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进行总结和阐述。
最后进行毕业答辩,接受导师和评审专家的质询和建议。
后续研究和总结:在答辩后,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同时,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通过以上研究思路,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完成城市设计的毕业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B、 由于意象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无法 直接观察,所以需要一些间接的方法使 之外显出来。座谈或书面描述、默画城 市意象和简略地图、作简单模型。
C、 认知地图和意象的概念运用于城市 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设计。对相当数量的 受试者调查的归纳与分析,找出心理意 象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联系。
D、认知意象对城市环境的两个基本要求: 易识别性(Legibility)---基础; 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目标。
7、 认知意象分析
(1) 认知意象分析是建立在居民对 城市空间形态认识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 础上的。“意象可以定义为个人积累的、 组织化的,关于自己和世界的主观知 识。”
(2) 《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City, Lynch)
A、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不仅仅是凭客观 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 受来判定。
A、 拍摄序列照片 B、 草图透视分析 C、 电脑模拟分析
(3) 戈登.卡伦的《城市景观》(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
A、 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还应该通过 运动穿过它。 B、 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 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4) 小结:过多的是强调专业人员的 视觉感受,忽略了群众参与和社会活动。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
(1) 空间节点----标志性建筑对城市 的空间环境有相当的影响范围,对城镇 景观、居民生活、心理感受和交通组织 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对空间节 点的影响分析是对城市局部空间环境分 析的重要方法。
(2) 对标志性空间节点的空间影响进 行空间调查。
A、 视觉影响范围 B、 空间视角分析 C、 空间视觉评价 D、归纳总结分析
(3) 空间注记分析方法:全景式的、 带有强烈行为主义色彩的空间分析途径。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 •
5.6电脑分析技术 电脑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逐渐使规划者从 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了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 • •
2.3认知意象分析 这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 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 •
1960年,凯文· 林奇根据人们有关城市景观儿时记忆的测验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城市意象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进展,其结论集中发表在《城市的形象》 一书中。 认知意象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可识别性和意象性。 通过研究,林奇概括出城市意象五要素:路、边、区、节点、标志。
• •
5.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可进一步调查分析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 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些标志性节点在所在城 市中一般都有相当的空间影响范围,并且在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和交通组织 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功能。
• •
5.4序列视景分析 过程:在待分析的城市空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 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事先准 备好的平面图上标上箭头,注明视点位置,并记录视景实况,分析的重点是 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使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做 视锥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 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
5.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 • •
5.1基地分析 这里的基地分析是广义的,是指对城市设计地段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 分析,也是场所文脉分析理论的具体深化内容之一。 基地和用途是一对孪生概念。对于城市设计来说它有两重性,一方面,只有 当基地所形成的限制条件被认识时,才能考虑其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同时 又只有在用途提出后,基地分析才可进行。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城市发展为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配置的科学规划过程。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1.空间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以及城市内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是中心地理论、层次化理论和空间选择理论等。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具有各种功能中心,如商业中心、政府中心、文化中心等,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形成中心和辐射地区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层次化理论认为,城市由多个层次构成,每个层次拥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城市按照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发展,上一层次提供下一层次所需要的服务和设施。
空间选择理论主要研究人们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居住和工作的动因,从而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这一理论强调个体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些方法,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等。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低碳城市则是指减少城市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交通。
循环经济则是通过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3.技术手段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城市交通流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规划方案以三维模型或虚拟实境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规划者和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方案的布局和效果。
风险评估是对规划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和社会经济风险等,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城市的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摘要: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而其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巨大系统,城市的发展变化受到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特征、经济水平、科技教育、政府行为、生态环境等诸要素的影响。
通过城市设计对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特色要素的研究,并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人对城市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审美感的满足,及对城市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认识城市设计地段特色结合Keyword:kowledge urban design area characteristic combine正文:一城市设计的认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和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并适时地被广大同仁积极运用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践中。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转变,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也逐渐深化。
城市设计师人工环境的一部分。
因而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它不尽相同的定义界说。
例如美国建筑学会(AIA)1965年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中的建筑》(Urban Design—Arehecture in City And Towns)艺术比较偏重建筑设计及群体效果,一人工环境中的物质要素及历史上著名人工环境分析为特色。
美国规划师培根(E·N bacon)长期担任费城城市规划局长,他在其1974年出版的《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中以费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为背景,从古代中国、欧洲到巴西利亚和堪培拉,讨论了城市物质要素构筑的原则和空间形式问题。
另一个美国规划师科斯林(David Gosling)在1984年出版的《城市设计的概念》(Concept of Urban Design)一书中,认为城市设计应是一种解决经济、政治、社会、和物质形式问题的手段。
但从其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渐呈现出相对明朗的观念势态。
我们的观点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城市设计是整体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所在地段系统中不同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
据此:城市设计的工作包括该地段中的建筑、道路、绿化、自然环境、文化底蕴……城市设计的对象是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居住、工作、休息、购物、通行……和精神需要—审美的满足,安全感的保证,交往心里的实现……城市地段环境特点对城市设计的制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二地段特点的认识对解决城市设计活动与其所处地段环境的关系问题,只有普遍的原理,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
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是“协调”、“多样性”、和“特色”。
对城市特定地段特点的分析,要建立在城市的总体观上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地段认识分析。
微观的认识则应以实地探查、了解具体脉络关系和相关数据的方法展开。
对城市形态诸要素的认识包括以下方面:实行:空间中的三度体积感,建筑的实体要素及其组合,涵盖了人的各种活动,构成了城市从功能实现到景观的实体存在。
空间:实体与空间互为环境,朴素支持而存在,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如广场、道路等不仅是实现城市功能的实质内容,而且是精神活动的载体。
界面:实与空物质上的联系,对于观察而言,它被定义成限定手段,因此,其手段处理效果比其他功能表现得更重要一些。
某种意义上,把握了界面也就把握了空间。
脉络:更注重建筑构成与城市形态构成之间的关系,虽然表现为物质形态构成间的朴素关系,但实质上是行为主体------人的行为、心理特征在城市结构各层次的反映。
城市形态结构的脉络关系隐蔽、含蓄,不易被认知,而地段作为城市总体的组成部分,全方位地沿袭上述组织关系,并体现为更具体的地段脉络关系。
地段中的“群体建筑并不是单位建筑算术的集合,而是经过很好脉络化、内部化的建筑”。
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把握了地段特点,也就为新内容的介入找到了存在的契机。
宏观上加强对城市的总体认识,微观上把握地段的特点,城市设计在引入新的建筑内容时,应循城市生长所表现出的有机原则:整体性:城市发展的共时性,决定城市空间形体要素间的紧密关联,就像机械运动中互动的齿轮,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在构成形态上体现出整体的秩序。
与雕塑、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筑群体的列置要形成一定的关系才有存在的意义。
在城市特定的地段中,建筑形态构成的环境秩序表现为一定的主题,在一定范围内被公众认同。
新建筑内容介入时,应体现出对这一整体性主题的尊重。
连续性:对特定地段而言,城市发展的历时性,使物化的人类生活----建筑形态亦表现出主题的连续,它的功能、空间、形体、细部、色彩、象征等构成该地段在功能、景观上的连续性特征。
识别性:人们在认识和体验内外部环境时,把功能、形象及其组织上的清晰易辩当作首发目标。
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清晰易辩不仅给人以安全感,而且可以增强人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
因而建筑形象与其所处地段中其他城市内容结合而形成的图形,只要清晰易辩,就易为人们所理解,给人的行动以支持。
多样性:多样性与整体性并不矛盾。
城市环境中建筑的建造不仅仅是其物质功能的实现,更应体现城市多方面的内涵。
就其特定地段而言,它的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城市设计应当担负起满足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要求的任务,其表现形式必然也是多样的。
三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的结合依据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和其对象是人的需求,城市设计的诸多层次,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方法,环境的概念适用于城市设计的所有层次,这里“环境”是指城市设计的前提和结果,“地段特点”就是城市环境的具体表现,是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
地段特点与城市设计,城市环境特点的制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它是进行设计的前提条件并以其最终结果而体现。
城市设计是针对特定地段而言的,所以应加强其特点的认识分析,对地段中的文化历史、经济水平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多样性和特色进行协调,并将他与城市设计合理的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来满足人的精神的需求,以体现城市的真实性和城市特色而非削弱它。
城市特定地段中,其环境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分析认识,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正如K·林奇所言:“反映地段特点要比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特征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必将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地段级建筑构成可以看作是城市形态的最小体现单位,是城市片断在某种结构关系中的组合单位。
这里所说的地段特点是环境特征的集合,并可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框架,因为环境正是建筑单体或群体构成城市整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人们进行城市设计创造的高效、优美环境,不可能大及整座城市,但至少可以在“地段”这一等级的空间构成单位中发挥作用。
因此,地段特点是以建筑设计介入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其鲜明与否的检验标准不在于该地段的地理特点,而在于人们对这一地段新的记忆和辨认程度。
以工程手段使人们加深对该地段特点的认识,注意到过去曾经忽略的一些显著差别。
那么城市的建设随时间推移而不断积累,地段特点将不断增强。
”(《大英百科全书》)城市设计应注重城市实体构成-----建筑、建筑群体及相关环境,其内涵包括建筑的内外空间,外延则包容组成城市并维持城市运转,能为城市设计确定取向的种种依据。
这些依据如商业繁华地段、交通地段、古迹保护地段等,可以看出,每一城市地段都具如下特征:①是城市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但可以折射出城市的秩序,正如细胞之于生命,分子之于物质;②地段本身具有某些共同的连续特征,是观察者心理可以进入,可以从内部去认识的;③同一地段可以拥有不同属性的主题。
主题可以共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强化地段特征。
如古城保护与商业繁华地段,交通繁忙与城市标志性景观地段之间虽具不同属性,但可以共存。
任何城市地段,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特殊的”,是不同物质存在与人类活动的混合体,它的特殊性虽给设计人员带来了限制,但也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因此地段特点必将反映在建筑构成特征中。
建筑与地段的对应关系在建设活动中不外乎两种形式:①建筑地段既定,建筑内容,如功能、性质、而已、规模的确定;②建筑内容确定,建设地段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良好、高效的城市环境的形成,有赖于上述两者的相互联结,优化组合。
建筑物作为人类活动的容器,以相对固定的形态存在,它的形成与所处地段发生直接关系,而新建筑的落成,新内容的介入,对环境又发生反作用。
这一过程体现出地段特点与建筑活动,条件与结果的互动作用。
城市设计的工作在具体实在的形式中展开。
工作成果-----城市中的建筑------其构成需要遵循一定的“城市语法”,并首先与所处的地段发生关系。
所谓地段特点的概念包括它所处的基地地理条件、人文和社会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限定因素,它是城市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以其特定的内涵限定建筑形体并最终以建筑及其环境来呈现其特色。
以南阳为例,南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曾出现过张衡、张仲景等历史名人,其手汉文化影响最深。
南阳市位于一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之中,在南北分界线上,北领伏牛山,南有白河水,依山旁水。
有武侯祠、汉文化馆等历史文化遗址,又有我国京广大铁路线的贯穿,还有机场,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地段特色。
南阳在时就可以以其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背景、伏牛山和白河的独特的地理为特点,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等要素进行城市设计,来满足城市的发展,满足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并有其独到的特色,给投资者和旅客留下一完好的深刻独特的城市形象参考文献:〔1〕列·《城市规划问答实录》杨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2〕邹德慈·《有关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J]. 建筑学报, 1998, (03)〔3〕/Article/CJFDTotal-XJZJ603.016.htm〔4〕/bbs/〔5〕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