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完整版)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绪论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1、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2、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3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

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

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

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

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

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

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

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

西方哲学史——精选推荐

西方哲学史——精选推荐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1、始基本原: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他的本意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的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逻各斯:本义为言语、思想、思维、理性等等。

作为哲学术语最早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意为世界的普遍规律性。

3、理念: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指理智的对象,亦即心灵之眼看到的东西。

4、实体:亚里斯多德哲学的概念。

他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一切事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联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他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

”(或者:斯宾诺莎的哲学概念,他说:“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5、流射说:原子论者关于感觉的性质的解释,认为感觉是可感的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们的感官中所造成的印象。

6、同类相知说:恩培多克勒的认识论思想。

他认为,事物与事物相似,因此对一种事物的感觉与这种事物相似,它设定了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对象的符合论。

7、异类相知说:阿纳克萨戈拉的认识论学说,认为事物和事物之间相对立,因此感觉与事物相反,即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的活动。

8、文艺复兴运动: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9、三表法:培根将材料的分门别类称为“三表法”。

即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又称比较表)。

从而清晰地根据这些例证推导出一般结论。

10、四假相说: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成假相,归结为4个:“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人的感性理性缺乏科学所需的重力态度和客观性,导致主观与客观相混淆;“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的误解;“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古希腊罗马哲学●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指爱奥尼亚Ionia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Ephesus,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

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的问题。

●一、希腊哲学●1.希腊哲学概述:在西哲史,古代哲学也称为“古希腊哲学”或“希腊哲学”。

从古代希腊发源,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而有时亦被称为“希腊罗马哲学”。

“罗马哲学”是希腊哲学的延续,实际上相当于希腊哲学的后期阶段,一般称之为“希腊哲学”●2.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1)希腊哲学产生的条件●①“惊异”和“闲暇”是两个必要条件。

●②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

●(2)希腊民族具有思辨禀性的原因●①政治层面的原因:希腊城邦社会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而形成,这种适应商品生产和公平交换所建立的城邦奴隶制国家,其政治形式必然会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

●②思维方式的原因:城邦生活中将普遍性的法律确立为不可动摇的圭臬的做法,使希腊人养成把抽象原则看得比感性生活更加具有本质性的思维习惯。

黑格尔认为,希腊的精神就是“尺度”和“限制”,将规定性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

●(3)哲学含义:哲学=爱智慧●①广义上,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可纳入哲学的范围,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探索,是世界各个古老文化共同具有的。

●②狭义上,只有探寻事物一般原理、追问自然万物本原根据的知识,才能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即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希腊民族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注: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哲学的划分为:●①“第一哲学”是指关于“存在本身”or“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即实体哲学or形而上学;●②“第二哲学”指广义的物理学or自然哲学。

西方哲学史重点

西方哲学史重点

西方哲学史重点第一篇古希腊罗马哲学希腊古风时期(前6-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希腊古典时期(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希腊化时期(约前3—5世纪)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选择题居多)线索:唯物主义:伊奥尼亚派→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心主义:毕达哥拉斯派和爱利亚派为主特点:①哲学家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宇宙生成问题,即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

②哲学与科学不分,许多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他们常常从哲学的角度对自己无法解释的自然想象进行推测。

③哲学与宗教神话有密切关系。

④带有朴素直观的特点,并逐步向抽象思辨和概念思维的方向发展。

认识发展史: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本源问题,有两对矛盾:一和多的矛盾以及变和不变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或气,或水,或火)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不变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元素论者所认作的本原是“变化的多”(或根,或种子,或原子)一、伊奥尼亚派(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组成)伊奥尼亚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那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即爱琴海东岸的希腊爱奥里亚人定居地。

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

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

1、米利都派(1)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泰勒斯(鼎盛年约公元前585—前584)是米利都派创始人。

被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首先开始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

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他提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图示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

评价:“水本原”说看似幼稚,但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的做法,表现出哲学思维的本质。

(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①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他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作者: ————————————————————————————————日期:ﻩ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

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

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

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

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

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

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

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ﻫ(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

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西方哲学史第三章引言西方哲学史是研究西方哲学发展和思想演变的一门学科。

本章将讨论西方哲学史的第三章,重点关注西方哲学在古希腊时期的发展和主要思想家的贡献。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其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苏格拉底哲学时期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时期。

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是古希腊哲学的起源,主要包括自然哲学和柏拉图学派。

自然哲学自然哲学主要关注宇宙的起源和本质。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理性和观察来解释和理解。

例如,推动自然哲学发展的梯子学派,他们提出了对宇宙起源的不同解释,如提出了世界是由四个元素(地、水、火、气)组成的。

柏拉图学派柏拉图学派是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哲学思想以对形而上学的关注和对理想国的构想而闻名。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一系列永恒的、不变的形式构成的,这些形式超越了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

形式被视为真理和现实的根源。

苏格拉底哲学时期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进行。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是人的认识和德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通过思考和探索,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道德。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时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对新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理性、实证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的形而上学思想区分了物质和形式,并认为物质没有形式就是无意义的。

他还提出了逻辑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西方哲学史的第三章主要关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和思想家的贡献。

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包括自然哲学和柏拉图学派。

苏格拉底哲学时期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主要特征。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希腊哲学二、欧洲中世纪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四、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哲学五、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六、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向上延伸的阶梯。

哲学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继承,因此研究哲学不能不研究哲学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哲学就等于研究哲学史。

完全脱离哲学史研究的纯粹哲学研究只能是海市蜃楼,它不现实,也无可能。

因此研究西方哲学不能不研究西方哲学史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宝库。

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更确切地说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峡和希腊半岛。

所以,通常认为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这个时期是欧洲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派众多,观点杂陈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种环境其实对哲学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所谓真理不辩不明,正是在不同流派和观点的激烈论争中,希腊哲学形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时期的哲学论争围绕世界本原和世界的存在方式等问题而展开。

泰勒斯(Thales)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数是万物本原";而赫拉克利特(Herakleitas)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地转化的活火"。

这时期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

从这些哲学家那里我们可以把希腊哲学的精神大致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精神,如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是思辩精神,论辩、推理等思维方式在苏格拉底等先哲的言论和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这两个精神是理解希腊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

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主要发展阶段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

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

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相反,爱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

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肩负着这样的任务。

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在讨论西方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时,我们也很有必要将西方的史学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利于分析和讨论的进行。

在这里,我主要根据陈启能研究员的观点,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第二阶段为西方中世纪史学。

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第四阶段包括整个20世纪,可以说是现当代史学.1这个阶段又可以二战结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

古典史学第一阶段是古典史学,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包括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是西方史学的开创时期.西方古典史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1、求真探索精神。

2 、人文主义观念.3、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中世纪史学西方史学的第二阶段是中世纪史学。

欧洲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

圣·奥古斯丁(354-439)和托马斯·阿奎那(1255-1274)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著名的大历史学家,但与古典史学思想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必须加以关注,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中世纪史学的几个特点:1、完全摒弃了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 、由于基督教是一个普世性的宗教,重视统一性和传教的神圣性,因而在世界史的体系上,其任务便是阐明上帝之命在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的实现过程,而不再限于某一地区。

这无疑是受了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的影响。

3、强调神意,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人对上帝旨意的服从,压抑了人性。

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丧失殆尽。

4、在史观上,基督教史学打破了古典史学的“循环论”和“灾变论",提出了“千年王国"的说法,是一个单线不断发展的历程。

人文主义史学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

在这一时期,首先登场的是人文主义史学。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名词解释新历史主义正确答案:文论意义上的“心理式主义”是指美国批评家格林布拉特所代表的一种批评倾向。

简单地说,这种倾向主要是力图抛弃结果主义以来的“共时性”批评方法,主张在美学、(江南博哥)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

这一理论倾向在美国也被称为“文学诗学”,在英国则有“文化唯物主义”之说。

不过一般而论,人们通常是用“新历史主义”予以概括的。

新历史主义的两个关键词是由蒙特罗斯提出的,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

这构成了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立场。

2、单选圣奥古斯丁固定了一直到宗教改革为止的教会神学,以及以后路德与加尔文的大部分()。

A、教会B、宗教C、教义正确答案:C3、单选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的诗里。

A、《论自然》B、《论哲学》C、《论神学》正确答案:A4、问答题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建立在“逻各斯”思想基础之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和原则。

这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逻各斯”,它即是火的内在本原。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1)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再朝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万物皆变,无物常驻”。

(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

(3)同一的关系。

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

(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对立面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

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后来哲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

巴门德尼否认了他所表达的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感觉对象。

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否定了它的逻辑可能性。

但后人却从中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

5、问答题简述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历史辩证法对后世哲学、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生平背景、历史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黑格尔生于1770年,逝世于1831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9世纪初的欧洲思想界。

黑格尔的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他曾在图宾根大学担任过教授,后来又在柏林大学任教。

黑格尔的学生中包括许多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人物,如费尔巴哈、恩格斯等。

黑格尔的思想体系庞大而复杂,其中历史辩证法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历史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黑格尔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总结。

历史辩证法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的结果。

在历史的发展中,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最终实现了新的统一,这种统一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推动历史的不断发展。

历史辩证法强调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按照一定的辩证法则进行的。

根据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客观精神、主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客观精神阶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主观精神阶段是指人类思想、艺术、宗教等精神文明的发展,包括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绝对精神阶段是指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历史的终点。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发展。

古希腊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四大哲学流派简史(附详图)

古希腊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四大哲学流派简史(附详图)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介绍古希腊四大哲学学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

今天我们首先介绍伊壁鸠鲁学派,以及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 。

在介绍伊壁鸠鲁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哲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

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

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

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伟大的哲学家,比如提出“气本原论”的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当然也包括提出“数本原论”的毕达哥拉斯等等。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都偏向“自然哲学”,探讨的主题是“本体论”也就是对世界的起源,万物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虽然他们的观点和思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荒谬,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的束缚,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第二阶段: 是从公元前400多年的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之后便是古希腊最为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这一时期的思想特点是从外部的自然界,转向了关注人类自身。

从探索万物的构成,转向关注人性的善恶、道德以及知识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话题。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并一生致力于启迪他人思考,传播知识。

之后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了西方此后上千年的思想和文明。

而亚里士多德显然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百科全书的思想家,是逻辑性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也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形而上学”这一概念和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他的“四根说”“十范畴”等等。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一、结论1、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世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即探讨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本原问题。

列宁认为,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哲学史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

当时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先在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

黑格尔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并不是科学的哲学史。

科学的哲学史是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研究哲学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西方哲学史作为整个人类哲学史的一部分,是研究西方哲学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所谓“西方”,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指欧美各国,主要是西欧各国。

这里的哲学思想,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起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

就是说,西欧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欧美各国、其中主要是西欧国家从公元前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一般规律。

3、西方哲学史按其本身发展逻辑,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17-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18世纪未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开端。

它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

哲学最初关注的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即“多”与“一”的关系问题。

早期希腊哲学有两种本原论,一种是以具体的感性事物如“水”、“气”、“火”、“土”等为万物的本原;一种是以某种被抽象化了的事物属性如“存在”、“数”等为万物的本原。

4、唯物主义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他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成就。

唯心主义以柏拉图为代表,他的理念论是最早的唯心主义的系统理论。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的结束和封建制时代(中世纪)的开始。

公元5至10世纪,是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思想领域为粗陋的教父学所统治。

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是封建制度巩固和繁荣时期。

5、教父学和经院哲学的主题是论证上帝存在和创世,这是古希腊以来万物本原问题在“中世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表现。

西方哲学史讲义 邓晓芒 赵林(可打印).

西方哲学史讲义 邓晓芒 赵林(可打印).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绪论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

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

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

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

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

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

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

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

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张力。

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引言: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理解人类思想发展以及解答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是大学四年级哲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一、古代哲学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起点。

分别介绍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核心思想,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2. 古罗马哲学古罗马哲学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接纳和继承。

介绍斯多葛派哲学的主要观点,例如宇宙论和伦理学,以及其对罗马帝国社会秩序的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1. 基督教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以基督教思想为基础,介绍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以及其对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2. 斯克拉学派哲学斯克拉学派哲学是中世纪哲学的重要分支,阐述亚里士多德哲学在教会学者中的影响,以及他们试图整合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努力。

三、近代哲学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注重人本主义和人类理性能力的发展,介绍人文主义者们的思想,如伊拉斯谟和托马斯·莫尔。

2. 启蒙时代的哲学启蒙时代的哲学批判了中世纪信仰的盲从和专制主义,介绍休谟、洛克、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对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的强调。

四、现代哲学1. 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知识和行动的联系,以及对经验和实践的重视,介绍詹姆斯、杜威等实用主义者的思想。

2. 分析哲学分析哲学从事言语和概念的批判性分析,强调逻辑和语言的重要性,介绍维特根斯坦、罗素等分析哲学家的思想。

结语:通过学习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哲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和他们对人类思维的贡献。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运用哲学思想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演变,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更为丰富的思维工具和精神支持。

哲学进化史

哲学进化史

哲学进化史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

这是哲学的萌芽时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

2. 中世纪哲学:公元5世纪至15世纪。

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是基督教哲学和经院哲学。

3. 近代哲学:16世纪至18世纪。

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

4. 现代哲学:19世纪至今。

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包括存在主义、实证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

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

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

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

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

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

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

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

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过渡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培根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真正开始。

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那些使人类得以不断地从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的学说才是真正深刻的。

这也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新科学的要求。

因而,哲学家们仅仅研究客观世界(即纯粹客体)是很不够的,而要努力地研究真理的主体--人。

“我去思索我的世界。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考察的核心内容。

哲学家们充分研究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考察,使人类在纯粹理性的层面上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

因而这一阶段的哲学是以对主客体之间内部关系的分析为主。

对主客体之间的同一关系的自觉,是人类走向成熟思维方式的前兆。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醉心于建立关于存在的体系性学说--从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寻找客观世界的最后根据。

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必然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

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个时期却是人类认识领域不断开阔的时期。

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中心状态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中心状态),使自我意识的空间不断拓宽。

否定宗教迷信,突出科学与理性的位置。

在认识论哲学的最后阶段终于出现了人类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成果--对一切独断论、决定论思维方式的全面否定。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易于把哲学视为一门真正的事业来追求,因而在这个阶段必然呈现出充满着理性的冷峻的精神特征。

(三)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马克思主义、唯意志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诞生宣告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康德之后的西方哲学界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种学派风起云涌。

大致说,现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路线、人本主义哲学路线。

科学主义哲学路线。

但殊途同归,它们都在各自的哲学领域里探讨着关于人的问题,处处隐藏着人类学的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无疑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不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在于为自觉的人们寻找一种在现实世界里站立起来的方法。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青、老年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其实所有这些争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

青年马克思自发地研究人(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中老年马克思自觉地投身于对人的本质遭受异化的社会现实进行改造的革命洪流中。

狂飙突进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其根基就是马克思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同于一切以往时代的旧哲学的地方恰恰在于,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人作为整体--主要地把人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考察,人面对自然世界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面,相反,人如何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的自我解放的学说。

据此,我们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存在着最为严重的问题仅仅在于: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离开人--主体来抽象谈论纯粹客观世界本身,从而形成本体论哲学与认识论哲学的争论。

人本主义哲学路线则醉心于从本体论到人生哲学的圆圈中寻找人的存在内在根据。

人如何在世界中存在是这条路线的根本问题。

应该说,叔本华等是西方哲学史上把人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第一批哲学家,他的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人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把握的时代精神已经降临。

具体地说,所谓整体的“人”,一方面是指人与客观世界构成统一关系的整体(非常近似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中的“人”;另一方面是指,人是理性与非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中的整体的“人”。

整体的人的出现,从而使哲学领域里的“人”达到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学范畴,“人”在人类学哲学阶段不再是纯粹抽象的。

科学主义哲科路线侧重于对人类知识经验的逻辑实证,具有一种纯粹的方法论化的倾向。

如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等许多流派,从实质上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形而上学。

他们所论证的各种方法已深入到人类知识界的各个领域。

科学主义哲学路线的基本理论仅仅充当了人类学哲学阶段的最高逻辑形式。

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哲学已前进到它的人类学哲学阶段。

人类学即“关于人的科学,”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涵义。

如美国认为,人类学可分为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两种。

我们认为,人类学的定义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起源、进化和人类分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而广义上的人类学就是指人类在各个科学领域里关于人的学说的综合体。

所谓人类学哲学就是要把各个科学领域里关于人的学说从总体上整合起来,从而提供出关于人的最一般的理论阐说。

在人类学哲学阶段,哲学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而是对人类在几乎一切领域里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系统反思。

哲学已经成为人类寻找其存在根源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系统反思。

哲学已经成为人类寻找其存在根源的工具。

如果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反思前的我思哲学,笛卡儿--康德这一阶段的哲学则是处于反思过程中我思哲学;那么当代西方哲学就是反思后的反思哲学--一种关于反思的我思哲学。

现代西方的哲学家们都试图从不同领域里回答人的问题,寻找人的存在的种种根据。

我们稍稍归结一下,现代西方对人的探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作为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人的本体论哲学式的探讨;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存在的根源,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从个体性的角度来寻觅人的存在的根源,把个体的人从庞大的社会必然之网中突出出来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探讨。

在人类学哲学阶段,人类的精神事业已经趋于成熟,充满了各种要求自由发展的心理骚动。

在纯粹哲学领域,哲学家们非常深入地研究了纯存在与人的存在的关系,突出人的非理性(主要是潜意识层次)行为的一面;人类学研究也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学者不惜花费毕生精力扎根于落后民族,了解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心理学已经独立地形成了一个学科,某些最重要的哲学难题是通过心理学的发现来解决的。

弗洛伊德的著作所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并具有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大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皮亚杰的研究是从儿童的行为活动开始的,并创立了心理学与哲学的结合体--发生认识论。

他深刻地指出,人类几百万年的思维发展的历史被一个个体的人缩减在几年、几十年的人生旅程中,他从人类学的立场出发把人类发展的历史演绎为一个逻辑的过程;自然科学领域里最令人激动的发现是关于人的发现,生物化学的发展一反过去的缓慢不前的状态,有不少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人们更容易参与社会、表达个人意志、感知个人的自由......所有这些学说,如果不从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去考察它们,我们就无法能够真正理解它们是如何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关于人类,所有的伟大思想家们都不难获得共同一致的见解。

因此,当我们一旦把人类的整体存在作为现代哲学的出发点,我们就会解决许多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争论。

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名名言:所有大思想所阐述的都是同一个思想。

“人”是一切学说的最终目的。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不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人,而是自为的在世中在的人,是理性的人与非理性的人的统一、社会性的人与个体性的人的统一(现代西方人学的诸多流派都充分地研究了人的非理性活动的一面,并把人的个体性从宠大的社会必然之网中突出出来)。

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把意义和价值引入了人的存在。

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

当然,现代西方哲学还处在分析的时代,在分析的时代里,哲学的工具化倾向将得到加强(这主要是由于哲学的思维方式泛化到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哲学的功能逐渐被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

纯粹哲学(即对传统的本体论命题、认识论命题的研究)将不再对现代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旦我们自觉地认识到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就不难从那华而不实的形而上学迷梦中惊醒。

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对一个整体的人来说,由纯粹理性所笼罩的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