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屠呦呦

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个人简介: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 年12 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她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青蒿素研究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她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 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

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声音铿锵有力。

60 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高分例子:1.“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2015 年10 月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20 世纪60 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 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众多荣誉,但她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继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向屠呦呦学习,为科学奉献”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二、解析。

1. 立意方面。

从屠呦呦的事迹中,可以立意为学习她的奉献精神。

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这种长时间的坚守体现了对科学的无私奉献。

也可以立意为学习她的攻坚克难精神。

在研究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发现青蒿素,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这启示我们在科学探索中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还可以从她获得众多荣誉后仍坚守科研一线的角度立意,强调不被名利所累,不忘初心,持续为科学事业奋斗的品质。

2. 内容方面。

开头可以通过简述屠呦呦的主要成就引出主题,如“屠呦呦,一位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闪耀着光辉的科学家,她以60多年的坚守,创制出青蒿素,为人类健康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激励我们为科学奉献。

”主体部分可以详细阐述屠呦呦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精神、不忘初心等品质的具体表现。

例如,讲述她在研究青蒿素过程中,如何筛选大量的中药,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体现攻坚克难);如何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科研上,即使面对艰苦的科研条件也不放弃(体现奉献精神);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忙碌,不被外界的名利干扰,继续探索中医药的更多奥秘(体现不忘初心)。

结尾部分可以联系自身或者当代青年的实际情况,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向屠呦呦学习。

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在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屠呦呦的事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要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为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文范例屠呦呦创新议论文素材

作文范例屠呦呦创新议论文素材

屠呦呦创新议论文素材一、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

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年代,尽管今人看来“封闭、保守”,但充满了激情和必胜的信念。

屠呦呦及其团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土法上马,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可谓百折不挠。

“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胰岛素均不例外,都源自信念的力量。

不仅如此,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有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邓稼先等),即便拿自己身体做实验也在所不惜。

这对当下某些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还得益于文化自信。

青蒿素研究源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正是基于对传统古典医药典籍的崇信,他们锲而不舍,终成正果。

反观,中国当下的科技教育界,最缺乏不是科研条件而是学术与文化的自信。

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蹂躏,被简单地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愚昧”。

这种文化自卑感至今仍未消除,如中医药“伪科学”论仍不绝于耳。

因此,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势,使亦步亦趋地追随变得似乎天经地义。

如果他国研究超音速4倍的发动机,中国步其后尘而不是创制新的航空器,那终将受制于人。

如果留洋经历和SCI论文变相地成为某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任用和绩效评价的尺度,那中国科技人员就有沦为欧美学府奴仆的危险,国家科技与文化安全都令人堪忧。

如果传统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文字学、民俗学、中医(药)学科研人员,也被迫为稻粱谋而留洋,那文化消解与瓦解则势所难免。

二、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

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者既无院士头衔,又无博士称号,更无留洋经历,这给中国人才任用和评价体制带来了尴尬。

笔者虽不赞同网上有关废除中国院士制度的偏激论,但制度本身的“弱踵”因素值得考量。

由于现代人缺乏公心,即便有蔡元培式的伯乐,也不敢贸然不拘一格用人。

为了规避任人唯亲,诞生了中国化一刀切式的系列管理办法。

如上世纪90年代要进科研院所和高校,须硕士学位;随着博士雨后春笋般“孵出”,如今要进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须博士名号外加留洋经历。

最新高考阅读与作文素材_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屠呦呦

最新高考阅读与作文素材_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屠呦呦

最新⾼考阅读与作⽂素材_中国第⼀位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屠呦呦最新阅读与写作素材(⼀)引⾔:没有思想碰撞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没有思想碰撞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写作。

让我们在思想的交锋中得到洗礼和升华。

⼀、概述和运⽤屠呦呦是第⼀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科学家、第⼀位获得诺贝尔⽣理医学奖的华⼈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获得的最⾼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奖项。

“呦呦⿅鸣,⾷野之苹”,《诗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名⽣药学专业学⽣,屠呦呦考⼊北⼤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中医研究院来,她⼏⼗年如⼀⽇,埋⾸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民。

屠呦呦⼊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体很快受到损害,⼀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外,她还常常“⼀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吸⾍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作。

屠呦呦最引⼈瞩⽬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中产⽣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句话中找到答案:“⼀个科技⼯作者,是不该满⾜于现状的,要对党、对⼈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颁奖词:寄⽣⾍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类,并⼀直是全球重⼤医疗健康问题之⼀。

寄⽣⾍疾病对世界贫困⼈⼝的影响尤其严重。

今年的诺贝尔⽣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疾病防治⽅⾯做出了⾰命性的贡献。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这两项发现为全⼈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屠呦呦,中国著名的药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以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作用而闻名于世,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她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青蒿素,是一种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药物,被证实对疟疾有着极佳的疗效。

而青蒿素的发现者,正是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勤奋好学,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家。

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期间,通过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并证实了其抗疟作用。

这一发现不仅在医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为世界范围内的抗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呦呦的发现,拯救了无数患有疟疾的人们的生命。

在她的努力下,青蒿素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治工作中。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的品德。

她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为了发现青蒿素,她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险,不懈努力。

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年轻科学家,成为了他们的楷模和榜样。

屠呦呦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科学家中的骄傲。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的品德。

她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为了发现青蒿素,她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险,不懈努力。

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年轻科学家,成为了他们的楷模和榜样。

屠呦呦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科学家中的骄傲。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她的发现不仅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第一篇: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

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

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

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

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

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素材解读:“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

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迎难而上屠呦呦作文素材

迎难而上屠呦呦作文素材

迎难而上屠呦呦作文素材《迎难而上的屠呦呦》素材一《青蒿之路的开始》屠呦呦的科研之路那可真是从重重困难中开始的。

她开始研究青蒿的时候啊,啥都缺,就是不缺难题。

那时候研究条件就一个字,差。

实验设备呢,就像破旧的老古董,仿佛一碰就会散架。

研究的场地也不像现在的那些大实验室,宽敞明亮设备先进,而是小小的挤在角落里。

而且,要知道她研究的方向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前人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就好像在一片黑暗里摸索,而且周围还布满了荆棘。

我就想起我自己有一次参加学校的小发明比赛。

老师给了个任务,让做个能自动浇水的花盆。

我一听觉得挺简单啊,就开始动手。

结果呢,发现材料不好找,找了半天在一个破旧的小仓库里翻到一些铁片子啥的,当时那个仓库又黑又脏,就像屠呦呦的简陋实验室一样。

一开始的方案那也是漏洞百出,水一会儿浇多一会儿浇少。

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时肯定也是这种感觉,试了一种又一种方法,总是失败,每一次失败都像是一盆冷水泼下来,但她可没有放弃。

她就不断地在那些青蒿里找啊找,提取这个提取那个,一遍又一遍的测试。

我在我的小发明里也不断调整水管粗细,找合适的控制水流的装置。

她在青蒿里探索,我在花盆装置里折腾,都是迎着困难上。

素材二《面对失败不放弃》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失败简直就像她的家常便饭。

据说她尝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改变。

有多少次觉得似乎有点希望了,可最后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这要是换了一般人啊,可能早就不干了。

但是屠呦呦没有,她就像一个执着的寻宝者,明知道可能宝藏前面藏着无数的机关陷阱,可还是一往无前。

就好比我学骑自行车,那摔得叫一个惨啊。

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平衡,刚上去车把就不听使唤,扭来扭去的就像个醉汉,然后“哐当”就摔地上了。

周围人还笑,当时那脸啊,火辣辣的。

我就想放弃呗,这么难学。

可是我又不服气,这就像屠呦呦不服输一样。

她在面对一次又一次青蒿素研究的失败时不放弃,我在面对这个小小的自行车时也不能退缩啊。

屠呦呦作文素材

屠呦呦作文素材

屠呦呦作文素材屠呦呦,一个名字在中国医学界闪耀着光芒,她是中国科学家、药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更是因为她对青蒿素的发现和研究,为世界各地的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屠呦呦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家境贫困,但她却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艰苦的环境中,她顽强地学习,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系。

在大学期间,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教学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致力于中药的研究。

屠呦呦的成名之作是对青蒿素的研究。

青蒿素是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疟疾药物,历经数千年的验证,被证实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然而,其提取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

屠呦呦花费多年时间,深入研究,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发现了其抗疟机制,为疟疾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药物基础。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

她深知青蒿素的重要性,但也深知其在贫困地区的传播和应用困难重重。

因此,她不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了世界卫生组织,还积极推动青蒿素的生产和应用,使更多的疟疾患者受益于此。

她的努力使得青蒿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抗疟药物之一,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屠呦呦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医学事业,她的成就不仅仅为中国医学界带来了荣耀,更为世界各地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希望。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医学工作者,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索,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屠呦呦,她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医学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

有关屠呦呦话题的作文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屠呦呦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在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她虽历经数百次失败,但始终坚持不懈。

她查阅大量古代医学典籍,走访众多老中医,还亲自以身试药,最终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事迹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获得了诺贝尔奖等众多荣誉。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坚持与奉献”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解析。

1. 主题分析。

本题明确要求以“坚持与奉献”为主题。

屠呦呦的事迹很好地体现了这两个主题词。

她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数百次失败仍不放弃体现了坚持;她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贡献,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2. 立意角度。

从坚持的角度:可以阐述坚持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屠呦呦如果没有坚持,在经历多次失败后就放弃,就不可能发现青蒿素。

如“坚持是成功的基石,屠呦呦的坚持让青蒿素得以问世”。

从奉献的角度:可以写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屠呦呦的奉献不仅仅是对中国,更是对全球疟疾患者的奉献。

例如“奉献让生命更有价值,屠呦呦的奉献照亮了疟疾防治的道路”。

从坚持与奉献的关系角度:论述二者相辅相成。

因为坚持才有成果,有了成果才能奉献,而奉献的精神又支撑着坚持。

如“坚持成就奉献,奉献激励坚持:屠呦呦的启示”。

3. 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通过引用屠呦呦的事迹或者与坚持、奉献相关的名言警句引出主题。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历程,正是对坚持与奉献的最好诠释。

”主体:阐述坚持的内涵和意义时,可以列举屠呦呦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如实验环境艰苦、缺乏先进设备、研究方法难以突破等,但她依然坚持。

论述奉献时,强调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的巨大推动作用,拯救了无数生命,这是她奉献的体现。

如果从关系角度写,可以采用对比论证,比如有些人缺乏坚持无法取得成果也就谈不上奉献,而屠呦呦因为坚持而有奉献。

议论作文屠呦呦素材摘抄

议论作文屠呦呦素材摘抄

议论作文屠呦呦素材摘抄一、屠呦呦的坚持与奉献屠呦呦,这位杰出的药学家,在抗疟药物研究的道路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坚持与奉献精神。

在那个科研条件艰苦的年代,屠呦呦带领着她的团队,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却从未放弃。

她遍阅古籍,尝试了无数种草药组合,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一心只为找到对抗疟疾的有效药物。

这种坚持,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源于她对拯救生命的坚定信念,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无私奉献。

她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更是为了千千万万饱受疟疾折磨的人们。

二、勇于创新的精神屠呦呦在研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观念,勇于创新。

当常规的研究路径陷入困境时,她从古老的中医药文献中汲取灵感,另辟蹊径。

她大胆地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种创新精神,使她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创出全新的研究方向。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发现和突破。

三、团队合作的力量屠呦呦的成就并非一人之功,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协作与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正是这种团队合作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漫长而艰辛的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追求伟大目标的过程中,团队的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四、屠呦呦的成就对社会的影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在疟疾肆虐的非洲地区,无数患者因她的研究成果而重获新生。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智慧,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树立了典范。

屠呦呦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而努力拼搏。

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科学的史册上,成为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源泉。

五、淡泊名利的品质尽管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至高荣誉,但她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品质。

屠呦呦申论作文素材

屠呦呦申论作文素材

屠呦呦申论作文素材
1.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科学家。

2. 中国抗疟药:屠呦呦与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中国传统药材青蒿,并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研制出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数以亿计的生命。

3. 国际贡献:屠呦呦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传统抗疟药物的疗效,受益人口遍及非洲等疟疾流行地区,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草根科学家:屠呦呦从农村出身,没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凭借其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成为了中国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5. 科学家的艰辛:屠呦呦在科研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包括资源缺乏、技术突破等问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为了科学事业默默奉献,展现了科学家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6. 科学成果的推广:屠呦呦对于她的研究成果并不满足于仅仅舒适于实验室,她坚持将青蒿素的疗效向全世界推广,使得更多患者受益,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7. 屠呦呦的影响力:屠呦呦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她也成为了一个引领时代的女性典范,激励了无数的年轻科学家坚持追求科学事业,努力创新。

8. 科学与人文:屠呦呦的研究成果,无疑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草药疗法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1“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

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

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

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

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

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

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

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

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

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

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

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屠呦呦语文作文素材

屠呦呦语文作文素材

屠呦呦语文作文素材《屠呦呦的伟大成就》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的故事,她叫屠呦呦。

屠呦呦奶奶可了不起啦!她一直在努力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

疟疾是一种很可怕的病,会让很多人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屠呦呦奶奶不怕困难,一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她试了好多好多的草药,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放弃。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屠呦呦奶奶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就像是一个小战士,能打败疟疾这个大坏蛋,拯救了好多好多人的生命。

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屠呦呦奶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呢!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要向她学习,不怕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屠呦呦的伟大成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屠呦呦奶奶吗?她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以前呀,有很多人得了疟疾,这病可不好治。

但是屠呦呦奶奶特别勇敢,她决定要找到办法来帮助大家。

她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忙碌,看很多很多的书,做很多很多次实验。

有时候累了也不休息。

有一次,她尝试了一种叫青蒿的植物,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终于,她成功啦!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治好疟疾。

因为屠呦呦奶奶的努力,好多人都恢复了健康,她真的太厉害了!我们要记住她,向她学习!《向屠呦呦学习》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屠呦呦奶奶。

屠呦呦奶奶是我们的榜样,她特别特别有耐心。

为了找到治疗疟疾的办法,她试了不知道多少次,从来都不着急。

比如说,有一次实验失败了,她没有哭鼻子,也没有生气,而是静下心来想想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接着再试。

咱们写作业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不能着急,要像屠呦呦奶奶一样,耐心地想一想。

她还特别坚持,一直不放弃。

我们也要学习她这一点,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让我们一起向屠呦呦奶奶学习,变得更棒!《向屠呦呦学习》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屠呦呦吗?她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哟!屠呦呦奶奶做事情特别认真。

她为了找到能治疟疾的药,仔细研究每一种草药。

就像我们画画一样,要认真画好每一笔。

屠呦呦奶奶也是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材料关于屠呦呦的作文材料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素材一:创新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

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

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

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

1967年5月23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明确——找到防治疟疾新药。

两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参与进来。

高考素材人物类:屠呦呦(附:佳句积累和真题点击)

高考素材人物类:屠呦呦(附:佳句积累和真题点击)

高考素材人物类:屠呦呦(附:佳句积累和真题点击)话题词面对挫折、安静与喧嚣、责任感、奉献、创新人物介绍屠呦呦屠呦呦,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后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

1969年1月底,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抗疟中草药的研发。

经过无数次失败,屠呦呦终于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提取物。

典型事例1.寻药之旅最初,课题组只有屠呦呦一个人。

阅读大量历代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她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基础上编辑成包含640个方药在内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此后,屠呦呦以常山、胡椒、青蒿等为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研究。

截至1971年9月初,她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各种实验,但结果都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脾气倔强的屠呦呦又开始用心阅读中医典籍,从中寻找灵感。

一天,她在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被其中的一段话“醍醐灌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经过周密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案,从1971年9月起对既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十种后补药物,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10月4日,在历经数百次的失败后,“幸福终于来敲门”: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2.以身试药获得有效样品只是第一步,要应用还必须先进行临床试验,这就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

屠呦呦材料作文审题讲析

屠呦呦材料作文审题讲析

• 诺贝尔奖昨日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 一半奖金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 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 学家。85岁的屠呦呦曾被称为“离诺奖最 近的中国女人”,也被戏称为没有博士学 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 家。
“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 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 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 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 才出现的。”屠呦呦曾在采访中回忆说。这一步, 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 所在。 •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 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 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 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 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 成功。 •

“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 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 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 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 《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 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 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 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 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据当时报道记录显示,2011年9月23日, 81岁的屠呦呦面带笑容地站上了美国纽约 拉斯克奖的领奖台,用双手捧起了沉甸甸 的奖杯。站在奖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 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 物。”

“屠呦呦发明了青蒿,但她没有专利, 相关技术材料好多部门都有,谁都抢着和 外商合作,唯独没有她的事”,《青蒿素 发现始末》一文报道说,屠呦呦当时所得 到的最高奖励是1979年国家发明奖中的一 个二等奖,奖金5000元,分到她手中的只 有200元。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屠呦呦作文素材 ( 五大角度)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屠呦呦作文素材 ( 五大角度)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屠呦呦作文素材( 五大角度)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

虽然生活很拮据,但父母依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和哥哥一样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

14 岁时,屠呦呦的哥哥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说:“学问是无止境的。

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

学问绝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1951年屠呦呦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作为新中国首批女大学生,屠呦呦参加了为期两年半的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

1969年1月,屠呦呦第一次接触了代号“523”的神秘抗疟药物研究项目,认准了“523”任务就是她自己的担当,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屠呦呦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屠呦呦,她把学问的冷板凳坐热了。

更不易的是,荣誉接踵而至,在屠呦呦身上,我们仍能清楚地看见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品质。

情景聚焦失败190 多次后提取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疟疾疫情难以控制。

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彼时,全球的疟疾疫情都难以得到控制。

两年后,39 岁的屠呦呦加入“5·23”。

她经过200 多种重要的380 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了青蒿上。

又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她决定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作文中使用屠呦呦的例子

作文中使用屠呦呦的例子

作文中使用屠呦呦的例子说起屠呦呦,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科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屠呦呦的经历,那是充满了挑战和坚持。

记得我最初了解到她的事迹时,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时候,我正埋在一堆书籍和资料里,为一篇关于坚持和创新的作文抓耳挠腮。

就在我觉得脑子要被掏空,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时候,屠呦呦的名字跳进了我的视线。

当时我了解到,疟疾这种病,那可是个大麻烦。

它像个恶魔,在世界的很多角落肆虐,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为了找到对抗疟疾的办法,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那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一头扎进了古老的医书里,在那些泛黄的纸张中寻找着可能的线索。

一本又一本的古籍,被他们翻了个遍。

屠呦呦的眼睛都看花了,可她没有放弃。

那认真的劲儿,就好像在大海里捞针,哪怕希望渺茫,也要试一试。

后来,他们从大量的药方中,锁定了青蒿。

可这青蒿,要怎么才能变成治病的良药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

实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那滋味可不好受。

但屠呦呦就是有股子倔劲儿,她不相信没有办法。

我仿佛能看到她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着那身白大褂,头发有点乱,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坚定。

仪器设备的声音在耳边响着,她专注地操作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屠呦呦反复地尝试,调整配方,改变实验条件。

每一次的失败,都没有让她灰心丧气。

终于,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当他们发现青蒿素真的对疟疾有效果的时候,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员们,脸上一定是绽放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屠呦呦,一个为了人类健康不懈努力的科学家。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靠坚持和不断的尝试得来的。

在我的作文里,我把屠呦呦的例子写了进去。

我写道:“就像屠呦呦那样,面对重重困难,不退缩,不放弃。

她在黑暗中摸索,只为了给世界带来一丝光明。

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不怕失败,勇往直前。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抗疟药物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消息不仅让我们为中国的科学家感到自豪,也让世界上对抗疟疾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鼓舞。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新闻呢?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的工作。

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她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科学之路。

这样的精神不仅是屠呦呦本人的杰出品质,更是中国科学家们的共同特点。

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也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勇于面对困难,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

抗疟疾药物研究的成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挽救无数的生命。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是一种科学成就,更是一种胸怀人类的情怀。

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科学家们都在为人类福祉做着贡献,他们的付出和成就,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应该树立起这样的理念,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家们的成就对于人类的意义,自觉地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与造福人类结合起来。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信息,那就是一个人不论是在什么领域,只要他真诚地付出,总会赢得成功。

屠呦呦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她的成就在科学领域指导我们奋发向前。

她的奋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

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勇于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总会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

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

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

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

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

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素材解读:“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

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

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

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

而立之年临危受命之后,屠呦呦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她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600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

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

为了科研,屠呦呦不顾家庭,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

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

如果没有对中医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2、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

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实验多达191次。

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

正是由于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科学实验难有建树,更别奢望什么获得诺奖了。

纵观科研之路,不管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最后攻克一道道难关,如愿以偿,成为世界的巨人。

3、谦逊为人,淡泊名利。

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屠呦呦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屠呦呦身先士卒,功不可没。

屠呦呦获得诺奖这样的殊荣,是对她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这个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她受之无愧。

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屠呦呦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和那些好大喜功的人相比,屠呦呦表现出的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

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当年莫言获奖的感言:“我因为写小说因为讲故事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不敢骄傲,内心深处也不敢骄傲。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写作,很多人写得比我好。

我感觉到非常惭愧。

”4、团队合作是成功的铺路石。

同其他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样,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

在“中草药抗疟”的研发工作中,众多同事们和屠呦呦一起,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年轻的同事们同屠呦呦一道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确保安全,屠呦呦的同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

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三人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单人跳舞”,一定舞不出令人仰视的高度。

5、传承与发展。

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从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入手,大量翻阅中医药典籍,地方药志,四处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海量的中药药方,对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最后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

屠呦呦说:“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

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尽管如此,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研究多次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

《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受此提醒,屠呦呦将古典文献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法,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

因此屠呦呦感慨地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

”对于古代优秀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运用方向:勤奋、敬业、奉献、毅力、坚持、恒心、创新、信念、谦逊、淡泊名利、团队合作、继承与发展等。

【喝彩】为屠呦呦喝彩,为中国科学家喝彩!【人物介绍】屠呦呦,药学家,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她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完全没有辜负父母给她取名“呦呦”的美好期待。

科研:她向贫困地区输出生的希望【科学成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的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造福全球】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数亿人感染,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

20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

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上显示了奇效。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素材分析】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

屠呦呦用数年的艰辛尝试让自己的名字与“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几百万感染疟疾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她用苦苦寻找发现的青蒿素给了数亿人健康的保障,善莫大焉。

【适用话题】呵护生命刻苦钻研人格:她把使命看得很重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说。

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

老伴儿李廷钊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