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复习:政治的国家机构
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
![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84a90d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四、国家机构1、含义2、特征3、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4、组织体系我国的国家机构: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职权3、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含义、体现 (2)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及途径(3)依法治国原则:a、含义、本质及目的、意义 b、途径 c、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推荐下载】高三政治基础知识点:国家机构
![【推荐下载】高三政治基础知识点:国家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c09d06525acfa1c7ab00cc04.png)
[键入文字]
高三政治基础知识点: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
1、含义2、特征3、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4、组织体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职权
3、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含义、体现(2)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及途径
(3)依法治国原则:a、含义、本质及目的、意义b、途径c、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1)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的性质反映国家性质。
(2)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
(国家机构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而变化。
)
3、组织体系:根据国家的职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暴力机关等。
4、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
按类别: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
按层次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
1。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b784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d.png)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组织和行使职权的机构。
一般来说,国家机构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通常由国家主席、国家议会等组成。
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具体的国家行政事务,包括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等。
国家司法机关则是负责审判和司法活动的机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
主要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君主制度等。
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人民通过普选产生,并通过选举实行代表制的政治制度。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掌握,不进行普选,并采取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君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君主或皇帝继承或选举而来,并由君主或皇帝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三、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组织和政党政治活动方式。
主要包括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等。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多个政党存在,并且政党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政治制度。
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主要由两个大的政党统治,并且两党之间存在势均力敌的政治制度。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只有一个,并且该政党具有独裁和垄断的政治制度。
四、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一个国家进行选举活动的方式和规定。
主要包括普选制、定额代表制、单一议席制等。
普选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公开的、自由的和平等的普遍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定额代表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代表数量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单一议席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每个选区只选出一个代表。
五、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价值和政治形式。
主要包括民主政治文化、专制政治文化、君主政治文化等。
民主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者普遍认同和信奉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理念的政治文化。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bd40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e.png)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才能够在考场中获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高考政治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国家政治制度1.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央政府的机构: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中央纪委、公安部等。
3.地方政府的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乡,村。
4.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体现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5.宪法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依据。
第二部分:中外历史和文化1.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包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诸子百家文化、民间文化”等。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2.中共的历史:中共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的领导党派,经历过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时期、反右斗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历史阶段。
3.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晚清政治危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
4.世界近代史:从17世纪起,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历史事件。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事件。
第三部分:社会生活与矛盾运动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领域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矛盾成为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
2.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是指社会在人员职业、收入、教育、地位、财富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各种群体,如劳动人民、城市小康、新中产阶级等。
【推荐下载】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
![【推荐下载】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79aed43a866fb84ae55c8d0d.png)
[键入文字]
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
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
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高三政治常识国家制度知识点:国家机构,以供大家参考。
四、国家机构
1、含义2、特征3、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4、组织体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职权
3、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含义、体现(2)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及途径
(3)依法治国原则:a、含义、本质及目的、意义b、途径c、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1。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85b1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1.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运行方式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组织制度等。
3.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4.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包括法治的基本内容、法治社会的特征、法律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等。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人大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6. 国家行政制度:包括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7. 单一的国家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权力制约等。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法定义务等。
9. 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0. 参政议政和人民民主监督:包括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团体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1. 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包括我国土地制度的性质、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等。
12.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
以上是政治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高考的考试。
政治背诵知识点总结录音
![政治背诵知识点总结录音](https://img.taocdn.com/s3/m/24dbf1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9.png)
政治背诵知识点总结录音一、国家机构1. 国家权力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 国家行政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地方行政机构。
3. 国家立法机构:国家立法机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宪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3. 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法律。
4. 全国人大是宪法的制定者。
5. 宪法规定人权。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6. 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
三、国家治理体系1.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2.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特色,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
3. 国家治理体系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4. 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方式:依法治国、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依法治党等。
四、党的基本理论1. 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作用的再确认和发展。
6.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新要求、新发展。
7.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 党的基本路线是始终不渝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以上是政治背诵知识点的一些总结,政治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和发展方向。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国家机构与决策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国家机构与决策知识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e6215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8.png)
高中政治国家机构与决策知识点总结(全)一、国家机构概述国家机构是指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各个部门、机关和组织的总体。
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二、___1.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___2.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地方行政机关3.国家审判机关___、地方各级人民法院4.国家检察机关___、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三、地方行政机构1.省级机构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2.市、县级机构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市、县级人民法院、市、___四、国家决策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国务院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___5.___五、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1.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行使立法权、宪法解释权和其他国家权力。
2.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实施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事务;行政管理和指导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
3.国家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类案件。
4.国家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监督法律的执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六、国家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前期准备阶段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论证、研究和评估。
2.决策方案的制定阶段提出不同方案;进行选择、讨论和比较;决策方案的制定。
3.讨论、决策和实施阶段进行辩论和讨论;作出最终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并执行。
结论以上是关于高中政治国家机构与决策知识点的总结,包括国家机构概述、___、地方行政机构、国家决策机构以及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等内容。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第二轮总复习 第23课时 我国的国家机构
![高考政治第二轮总复习 第23课时 我国的国家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b587e6f7482fb4daa48d4bb4.png)
①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②提升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
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品课件
解析①是错误的,中共坚持科学执政。③政府构建网 格与公民的民主权利无关。
精品课件
【答案】 C
精品课件
观点型论述题 一、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要求对一些经济和政治现象、哲学观 念等作出判断和证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 般情况下会有提示语说明,重在考查考生对事实的 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23课时 我国的国家机构
精品课件
例 1: (2011年全国新课标第17题)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
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
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
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品课件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向公 众开放,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是我国民主政治的进 步与发展的体现。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人大会议 向公众开放,不是让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而是保障公 民的知情权,②④是错误的。
精品课件
C.①③④
D.②③④
精品课件
解析材料中政府的工作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 生活,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是错误的,人民权利是我 国宪法赋予不是政府赋予。
【答案】 B
精品课件
例 3: (2011年山东第23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
高三政治课件-高三我国国家机构复习提纲 精品
![高三政治课件-高三我国国家机构复习提纲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d147b6227284b73f2425059.png)
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 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 畴,属于政治文明 属于精神文明 依法治国以法律手段规范 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以德治国主要依靠道德手段 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联系
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当 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两者 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中,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我国国家机构按类别可分为五部分:国家权 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 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
3)按层级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2、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最高 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 检察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
三、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由我 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决定的。
4、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i. 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民主意识)
ii. 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公仆意识) iii. 依法治国原则 (树立法制意识)
三个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充分行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家机构 1、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机构
决定(性 质) 体现、维护
决定(设置)
物质载体
国家性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决定
反映 国家职能
2、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国家元首: 一个国家在实际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
高代表
国 家 机 构
立法机关: 指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
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b669b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a.png)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1.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2.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特色。
3. 国家主席的权力和职责: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负责对外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主持国务院工作,签署法律、决议和命令。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 国务院的职责和权力: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行政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政策。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是全国的最高机关,地方政府是各级地方的政府组织,根据宪法和法律明确的权限进行管理。
8.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进行
多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9. 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国的政治参与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参政权和监督权等,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权益。
10.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高考政治常识考点复习大全
![高考政治常识考点复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46cbed941ea76e58fa04d1.png)
高考政治常识考点复习大全(一)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还具有主权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国家性质即国体①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因此,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④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历史上存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它是与专制制度相对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佳。
对国家的管理只是统治阶级的事,被统治阶级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专政的含义:专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同样具有专政的职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政的统一体。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国家权力的两个方面,是国家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优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首要标志: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政治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政治综合知识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3523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9.png)
政治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宪法法律基础1.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宪法制定和修改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2. 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依据,具有法律约束力。
-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民都要依法行事。
3. 宪法原则:- 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和法治、平等和保障等基本原则。
- 宪法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国家机构和政权制度1.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主要代表和元首。
2. 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最高机构,负责行政管理和国务活动的组织。
3. 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机关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及其他法律。
4.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察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打击腐败和滥用职权。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1.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基础,确保人民的权力得以充分发挥。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4. 政治生活规范:- 政治生活规范要求党员和干部要坚守党的纪律,勤勉工作,廉洁奉公。
四、国家安全和国防1. 国家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政权巩固和人民生活安定无忧。
2.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包括军队建设和现代化装备的发展。
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1. 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
2.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包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政治复习提纲之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考点整理
![政治复习提纲之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17596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8.png)
政治复习提纲之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考点整理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是政治学中的重要考点,它们涉及到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
在政治学的学习和考试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的相关考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和权力运行的规范体系。
它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决策过程等方面。
政治制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权力合法性、权力制衡、权力运行规范等。
2. 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国家元首的性质,可以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按照政府组织形式,可以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按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单一党制和多党制等。
3. 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不同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
例如,君主制可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共和制可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但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和决策效率低下。
二、国家机构1.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功能国家机构是指国家组织中负责决策、管理和执行职能的各种机构和部门。
它们承担着国家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国家机构的功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
2. 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两个层面。
中央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地方机构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各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3. 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制约机制包括宪法的约束、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舆论监督等方面。
三、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
政治制度决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而国家机构的运行和效果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总结: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是政治学中的重要考点,对于理解和掌握国家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e44893352d380eb62946d55.png)
第八课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要点精讲国家机构的含义(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
从纵向看它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
从横向看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2)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同国家的性质相适应。
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本质。
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类型国家,一类是剥削阶级性质的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
前者的国家机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是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机构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并为这服务。
(3)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实施的物质载体。
如二次大战时,日本政府为了对外侵略的需要,增设了大东亚省、军需省、情报局。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如,英国与日本资本阶级革命不彻底,都保留了君主作为国家元首。
国家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国家机构组织体系(1)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这就是说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国家,国家元首的称谓、产生方式及权限不同,称谓不同。
称谓不同: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有国王、皇帝、沙皇、女王等的称谓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有总统、主席等的称谓。
产生方式不同: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的是世袭制,即父传子,子传孙的继承制。
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其中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如奥地利、墨西哥等国的总统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如美国、意大利,总统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国家元首的职权:君主制国家,凡封建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历史上有“朕即国家”的说法,意思是国家集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于一身,等于说我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我;议会君主制国家元首不掌握行政权,是形式上、礼仪上的国家元首,比如,日本、英国就是这种情况。
高三政治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PPT课件
![高三政治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c5969a6c30c2258019e4f.png)
课后作业:
辨析: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变,国家
机构也不能变。
提示: (1)国家机构的含义 (2)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3)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及国家机构的 变化
(总结)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含义
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性质和国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机构的作用体现国家性质
国家机构和国 国家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职能 家职能的关系 决定的,。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
物质载体
国家机构的产 国家机构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
生和变化
随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4)不能把国家政权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相混。前者包括后 者。
(5)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 代表,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实质或象征行的首脑地位。因此,不 是所有国家的国家元首都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习题: 1、我国有农业部,日本有农林水产省;我国有外交部,日本有 外务省。这表明 A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B 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C 任何国家都有相同的机构设置 D 国家机构形式相同其职能也相同 2、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为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经批准,外经 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共新增设了5个局,即:世界 贸易组织司、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 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产业损害调查局。 上述现象反映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
国家机构的组 近、现代国家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
政治机构的知识点总结
![政治机构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f094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9.png)
政治机构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机构的定义和作用1. 政治机构是指由政治权力控制和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政治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场所和载体。
政治机构包括国家的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
2. 政治机构的作用是管理国家事务、制定政策、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推动国家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二、政治机构的种类和特点1. 行政机构: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包括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等。
特点:权力集中、管理职能强大、组织机构复杂。
2. 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监督政府工作,代表民意。
特点:权利平等、民主监督、法律决策。
3. 司法机构:负责审判案件、解决纠纷、维护法律权益。
特点:独立性、公正性、法律适用。
4. 政党组织:负责参与政治竞选、制定政策和纲领、培养干部。
特点:思想一致、组织纪律、服从领导。
三、政治机构的组成和职能1. 行政机构的组成:国家元首、行政首脑、部长、官员。
职能:管理国家事务、执行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 立法机构的组成:国会、人大、议会等。
职能:立法、监督政府、代表民意。
3. 司法机构的组成: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等。
职能:审判案件、保障法律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 政党组织的组成:中央委员会、地方委员会、党员等。
职能:制定政策、组织选举、培养干部。
四、政治机构的运行机制和方法1. 决策机制:政治会议、议事规则、决策程序。
2. 监督机制:问责制度、审计机构、检查机关。
3. 运行方式:中央集权、分权管理、协商民主。
4. 决策方法:政策分析、专家咨询、民意调查。
五、政治机构的改革与发展1. 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重组、法律体系完善、宪法修改。
2. 政治制度完善:选举改革、权力分立、司法独立。
3. 政治体系转型:由单一党制向多党制、由集中权力向法治国家。
4. 政治文化建设:法治观念普及、公民权利意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六、国际政治机构的特点和作用1. 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推动国际合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复习:政治的国家机构备考2011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的国家机构●考点突破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1)从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的关系说,国家机构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同时,国家性质又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表现出。
具体地说,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讲的是阶级性问题,即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国家机构的阶级性,超阶级的国家机构是不存在的。
同时,国家机构的活动又反映了国家性质。
因为,国家并非抽象物,而是实体,除了军队、警察、监狱、法庭外,还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可以说,国家机构是国家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行使权力、实行统治的表现。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全面地、直接地、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它由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代表广泛自人民群众之中,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掌握国家的一切权力,当然它要受到人民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监督其他国家机关按人民的意志办事,人民也只有主要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所以说,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机构,是为人民服务的。
因此,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2)从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说,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即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第一,国家机构的职能是和国家职能相一致的,国家机构是为执行国家职能、实现阶级统治而建立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职权是由国家职能决定的,是国家职能的体现。
也就是说,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承担者,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第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机构相应地加以调整。
第三,国家机构的设置除了直接由国家职能决定外,还因各国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我国中央军委的双重体制,“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既是国家的一个军事机构,表明军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表明军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这种双重体制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2.国家机构不同于一般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因为,国家机构是国家权力的体现者,其活动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都必须遵守国家权力机构制度的管理。
另外,也不能把人民政协这一统一战线组织与国家机构相混淆。
●误区警示国家机构越少,越有利于行使国家职能解析: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又是由国家机构执行的。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就是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调整减少专业经济部门,精简机构,裁减人员。
这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表现。
国家职能能否有效地实现,主要看国家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情,是否能提高国家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能单纯看国家机构设置的多少。
●真题再现例题(2009·上海单科,1,2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指整个中央一级的国家政权机关,而现在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国务院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点评: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指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机构。
故选。
●考点突破1.关于我国的国家主席(1)它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国家主席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在职权上,不能超越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上,而且也不能与之平行或对立。
(2)从表面上看,国家主席只是个人,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国家机关,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所以,个人担任国家主席,绝不意味着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主席可以一个人“一言九鼎”,个人独断专行。
(3)我国的元首制不同于其他实行个体元首制的国家。
我国实行的是集体元首制,即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行使职权。
(4)国家元首的职权:①国家元首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事权等。
②国家主席不参与国家的行政性工作,因此,他对全国人大不负行政责任。
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③国家主席不参与制定法律,但公布法律必须经过国家主席,这项程序必不可少,否则法律就不能生效。
④国家主席不统率武装力量,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委主席直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因此,国家主席可以免去承担军事指挥和国防建设的实际责任。
()任期:国家元首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2.全国人大的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何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都不能超越它,也不能与它并列,不具有与它相同的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法律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全国人大是全国人民的代表机关,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最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对全国人民负责并受全国人民的监督。
第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废除应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并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三,全国人大产生其他最高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有权任免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有权任免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最高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
第四,全国人大是决定全国重大问题的机关。
第五,全国人大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最高的监督地位,它负责监督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实施,其他各最高国家机关均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委区别性质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代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家最高法律监督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职权或任务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颁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官吏,荣誉授予,外交活动,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法律和决议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工作,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监督地方和专门法院的审判工作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对各种犯罪提起公诉;领导地方和专门检察院的工作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安全,防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产生方式由下级人大差额选举产生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由国家主席提名后,经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总理,然后由总理组阁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联系1从法律上说,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表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掌握国家的根本政治权力,在整个国家权力的纵向体系中处于最高一级;在中央一级国家权力体系中,它处于核心地位。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处于从属被领导地位。
2从组织上说,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产生。
所以全国人大是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直接泉,其他国家机关只是根据它的意志和制定的法律进行具体行政管理或执法活动。
3从工作上说,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每年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并就某方面、某部门的工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或有关专门委员会汇报。
4从行为上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其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全面的监督,这种监督包括: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领导人是否恪尽职守,是否违法、滥用权力和失职的行为等。
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制约因素。
如,最高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它们都不受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务。
6作为同级中央国家机关,任期都是五年。
总之,中央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全国人大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一切国家机关活动的中心。
我国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又存在着制约因素的,各国家机关按职权范围行使职责,不能逾越权限,否则就是越权或滥用权力。
4.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1)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有四层含义:第一,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离开法律规定讲独立审判。
第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审判权上是独立的,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既不是审判员独立审判,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
第三,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并不排斥国家权力的合法干涉。
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当然,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并不是干涉人民法院对具体案的审判。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通过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各级人民检察院有权以抗诉的形式监督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第四,人民法院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不排斥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如向法院推荐干部,而不是由党委包办审案等。
(2)人民法院贯彻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可以使人民法院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独立活动,在审判工作中不受法律以外的任何势力(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和影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对案作出公正的裁决,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严肃性,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误区警示1.把享有立法权的机关等同于立法机关。
解析:我国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是立法机关。
其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各总部、军兵种、军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和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