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中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中世纪文学

2.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

1.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

(1)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

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2)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①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上。

②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这主要体现在欧洲的本土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构成上。

③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基督教与世俗文化形成的两种交流关系

基督教在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程中与世俗文化形成的两种交流关系:

①基督教文化在对古希腊以来的世俗文化精神大肆排斥和毁灭的同时,又将某些世俗文

化的材料(如古代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奇等)、体裁(如故事、诗歌、戏剧传奇等)和艺术手法等,经过改造,纳入到了基督教文化体系之中。

②在中世纪出现的很多世俗作品里,都包含着宗教性的内容,有些作品宗教的因素还很强烈。

正是在上述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经过中世纪独特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的矛盾斗争)的作用,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新质文化和文学。

2.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1)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虽然当时的作家所受的影响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在基督教思想逐渐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印迹。

②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③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2)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

①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②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较起来,艺术形式更为成熟。

③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寓意、象征、梦幻、哲

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都流行于一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写成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

④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挖掘是当时出现的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分类:按其性质分,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1.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天主教势力区)、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东正教势力区)。

(1)地位: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公元5至10世纪,这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11世纪之后,教会文学的势力仍然很大。

(2)基本文学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教会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

(3)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4)主要功用:它用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幸福诱惑欺骗被压迫、受剥削的人民,使其俯首帖耳忍受社会的苦难,以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血腥统治。

(5)评价

①一般来说,教会文学思想价值不大。但是,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许多非宗教性的思想感情。

②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并将这些

艺术形式和手法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是对古希腊古罗马以来艺术形式的巨大发展。

2.史诗与谣曲

中世纪出现的史诗与谣曲,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

(1)英雄史诗

①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两大类

a.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b.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

中世纪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族人民的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文学特征

a.这些作品大都产生在氏族部落发展和大迁徙前后,主人公是氏族部落英雄。

b.内容描写的是他们为氏族部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所进行的血亲复仇斗争以及同自然所进行的斗争,表现出了浓郁的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

c.早期英雄史诗形成期间,人们的思想和认知结构尚未越出神话意识范畴,因而史诗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和多神教成分;虽然经文人编订加进了基督教教义,但却多游离于史诗主体内容之外。因早期史诗具有异教精神,所以受到教会势力的严重摧残,许多史诗没有保留下来。

③流传的作品: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仅存68行片段)、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意为“话语”,原不是书名)、芬兰人的《卡列瓦拉》(又名《英雄国》)等。

《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3100余行。它反映的是北欧人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生活。史诗中现实成分和神话因素交织在一起,以传说和幻想的形式反映氏族制末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贝奥武甫是理想的氏族英雄形象,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