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2017_2018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教案人民版选修1
![2017_2018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教案人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67627375f0e7cd184253682.png)
一 雅典往何处去教材整理1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早期雅典国家(1)王政时代①时间:公元前8世纪初。
②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的建立。
③形式:初期实行王政,实际上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后来,君主退出了权力中心。
(2)贵族共和国①时间:公元前7世纪初。
②国家权力中心: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雅典的社会矛盾(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
他们在经济上富裕,但仍遭到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3)社会矛盾的影响:公元前7世纪后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5“学习思考”,雅典社会平民阶层有何特点?【提示】 (1)在政治上,雅典的平民阶层处于无权地位。
虽然也是雅典公民,但是在贵族专权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无法获得真正的公民政治权利,无力采取合法的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但是雅典的平民保持着早期氏族社会时期的民主思想,并不赞成采取建立僭主政治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生活。
(2)在经济上,绝大多数平民极端贫困,他们大都欠了贵族的债,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
很多人以自己的人身作为抵押,一旦无法还债,就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
最生动的写照是“六一汉”:丧失土地的平民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要将土地收入的1/6交给贵族,他们绝大多数人连同家人都成为贵族的附庸,失去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政治上和经济上极端不利的处境,使得平民阶层呼唤改革。
教材整理2 解决危机的尝试1.基伦暴动(1)目的:企图建立僭主政治。
(2)概况①公元前631年,基伦准备发动叛乱。
②平民与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基伦逃脱,其同党遭到镇压。
(3)影响: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的编订(1)背景①基伦暴动失败后,雅典社会矛盾继续激化,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1.1 雅典往何处去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1.1 雅典往何处去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26fc4d6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1.png)
一雅典往何处去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
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
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材料二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拉古法典》基本上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
为什么?(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各是什么?贵族阶级。
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关联,贵族凭借财产优势独占一切政治权利。
(2)形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马克思眼中,某某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从根本上讲,某某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并最终服务于经济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某某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某某是一种价值,因而,它又是人们所要争取达到的目标。
——俞可平《马克思论某某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材料二雅典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确为某某制产生造就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而推动古代雅典某某政体演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
雅典相对广大的地域,众多人口,加上既能发展农业又能发展工商业、采矿业的自然条件,为中小所有者队伍即平民力量的扩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些独立的中小所有者数量众多并且有力量,是发展某某、巩固某某不可缺少的因素。
——沈芝《浅析欧洲某某的渊源》(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认为某某是什么。
梭伦推动雅典某某政治发展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某某政治的经济基础。
推动雅典某某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和阶级因素分别是什么?某某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服务于该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 教案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f532ea5fbfc77da269b14c.png)
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一】课标要求:知道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政治和经济表现;了解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是是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的表现,萨拉米危机是梭伦改革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二】重点:理解和认识雅典贵族和平民对立的基本情况和典型表现,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知识体系。
认识萨拉米危机对于雅典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三】难点:把握贵族与平民对立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具体表现,理清贵族与平民对立和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以及萨拉米危机之间的关系,并且知道它们对于梭伦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导入:回忆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内容,回答: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改革家是谁?其中把雅典引上民主政治轨道的是哪一位?【五】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一)雅典国家形成1、王政时代--提修斯立国公元前8世纪初,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这一时期的雅典国家实行,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国,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执政官掌握各种具体权力。
(二)公元前7世纪的社会危机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1)政治上:贵族把持政权,包揽,制定,压迫平民。
(2)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剥削平民。
剥削方式:、、。
生动写照:汉。
2、贵族与工商业者的矛盾原因: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在经济上,但在政治上。
3、主要矛盾及影响:主要矛盾:与、的矛盾。
其中,与的矛盾更为尖锐。
影响: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解决危机的尝试〗(一)基伦暴动1、过程:公元前631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政治。
雅典贵族和联合起来反抗,暴动失败。
2、影响: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度,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二)《德拉古法典》1、背景:①暴动的失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试图改革体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4d1084179563c1ec5da71b3.png)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课标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目标导航] 1.掌握地理环境对雅典城邦兴起的作用、雅典贵族政治和平民的矛盾。
(重点)2.了解公元前8世纪后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各自的政治主张。
(重点)3.认识梭伦当选执政官的因素和改革的必要性。
(难点)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自然环境(1)环境优越:雅典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上,有小块的平原。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富藏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2.城邦国家(1)出现: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
(2)机构:设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3)成员:由贵族和平民两部分构成,平民主要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
3.社会矛盾[思维点拨]1.自然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1)古代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形成了发达的大河文明。
(2)古代希腊,千形万态的海湾,小块平原,三面环海,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海洋文明。
2.雅典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1)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压迫、剥削平民。
(2)平民无法参与政权,还受贵族剥削。
(3)工商业奴隶主出现、壮大,要求在政治上获取地位。
二、工商业发展1.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2.表现(1)手工业和造船业取得进步,木器加工、纺织和制革等行业均有所发展。
(2)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3.影响(1)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各派别改革呼声高涨[归纳总结]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起源于原始自然经济,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
(2)在手工业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3)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场。
[思维点拨]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而梭伦的社会威望、政治立场成为当选执政官,缓和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c481bfe4733687e21aafd.png)
古代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而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完备的,而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主要讲述雅典在梭伦的带领下怎样从贵族政治转向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三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能力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知道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和梭伦改革的内容。
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课文,获取有效信息。
运用梭伦的诗歌,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观点。
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梭伦改革,使学生感受改革者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重点: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设计思想】1、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导课】图片展示:下列各图体现了公民在民主政体下行使自己的哪些权利?图1: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积极投票。
图2: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举手表决。
图3:美国国会议员聆听政府报告。
图4:英国议会议员进行辩论。
答:图1:选举权图2:表决权图3:知情权图4:发言权追溯这些公民权利的起源,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古希腊。
让我们走进欧洲文明的摇篮寻访作为雅典民主政治基石的一次改革——梭伦改革。
历史 专题一《梭伦改革》学案(人民版选修一).doc
![历史 专题一《梭伦改革》学案(人民版选修一).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54919f19e8b8f67d1cb943.png)
专题一梭伦改革【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形势,主要是雅典的政治结构和贵族与平民在经济上对立的情况,从而深刻地认识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2)掌握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措施的深远影响,认识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意义,认识到只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才会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重点:⒈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⒉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改革的基本特点。
难点: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作用。
【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严重(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在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在经济上肆意剥削平民,使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
(2)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虽经济富裕,但政治上没有地位,不满于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与平民站到了一起。
2、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1)基伦暴动: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但当时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并不认同,基伦暴动失败。
雅典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2)德拉古法制改革: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法典——《德拉古法典》。
该法典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
但法典基本上是维护贵族的利益,因此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
3、萨拉米危机:公元前6左右,雅典社会危机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雅典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
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梭伦改革的措施1、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1)颁布“解负令”内容:释放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制定“遗嘱法”作用: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鼓励发展工农商业内容:发展农业生产;大力促进手工业发展;改革币制和度量衡;推动外贸作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者的队伍发展壮大,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429005059eef8c75fbfb393.png)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目标导航] 1.掌握梭伦改革中除旧布新的措施。
(重点)2.分析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梭伦民主政治改革的关系。
(重点)3.探究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
(难点)一、颁布“解负令”1.内容(1)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
(2)废除“六一汉”制度: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3)颁布土地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4)制定“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2.影响(1)贵族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2)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3)并未废除奴隶制,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易错提醒]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并非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思维点拨]1.颁布“解负令”的背景是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解负令”中废除了“六一汉”制度,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1.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提高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2.标准: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改革。
3.内容:把雅典所有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
4.影响(1)进步性①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2)局限性:未实现公民间真正的平等。
[重点精讲]1.财产等级制是以财产多寡取代门第世袭,是历史的进步;但是财产的不平等决定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对于该制度的认识主要应看到其进步性,即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议政是工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进一步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一 雅典往何处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一 雅典往何处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278b15fc5da50e2524d7f75.png)
一雅典往何处去1.早期雅典国家(1)国家演变:①雏形:公元前8世纪,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②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由贵族控制的元老院和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社会成员:初期形成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
2.贵族与平民的对立(1)平民: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却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2)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3)“六一汉”: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3.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原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出现。
(2)影响:工商业奴隶主不满于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到一起。
4.主要矛盾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
[深化认知]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雅典社会的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这就需要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1.基伦暴动(1)目的: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
(2)概况:①基伦招募军队,联合朋友,在奥林匹亚节那天发动叛乱。
②平民和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并平定叛乱。
(3)认识:暴动的失败,说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的颁布(1)原因:①社会矛盾激化:基伦暴动被镇压之后,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②吸取基伦暴动的教训,人们试图改革。
③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社会改革的方向之一。
(2)制定: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订。
(3)特点:《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刑峻法。
(4)评价:①积极性: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
法律成文化、公开化,有利于雅典走向民主政治。
②局限性:维护贵族的利益,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化解社会矛盾。
3.萨拉米岛危机(1)概况:①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西部邻居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
高二历史 改革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一节 雅典往何处去学案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
![高二历史 改革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一节 雅典往何处去学案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df81c422bed5b9f3f90f1cb8.png)
知识与能 力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的场景。 一、诗人政治家 改革原因: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诗人政治 家) 1、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年,全权负责立法,改革运 动政治制度的积弊。 2、原因:①雅典 与 矛盾再度激化, 一触即发。 (这是 客观原因,以下为主观原因) ②从事过 活动,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是希 腊“ ”之一。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收复 ,声望大增。 ④中庸政策获得 和 的支持。 (中庸政策: 对贵族……,对平民……) 。 二、改革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改革内容: 1、颁布解负令 ⑴内容:废除一切 和 ;禁止以 和 做抵押; 限制 兼并.(土地和债务) ⑵影响:取消 ,保护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 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 ⑴内容:①手工业:父母必须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鼓励 移居雅典并赋予公民权。 ②农 业:鼓励谷物 和限制谷物 ,鼓励出 口 、橄榄油。 ⑵影响:①从短期看:稳定 ,保障 。
【重点难点】如果你是雅典最高统治者,你将采取什么方法来克服雅 典所面临的社会危机?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 借贷, 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 他又制定法律, 下令取消公私债务, 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 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 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 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 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 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庭就是起源于此。然而, 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 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 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 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梭伦的诗歌 请回答: (1)概括梭伦改革“解负令”的主要内容。 (2)材料一中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驳斥诽谤梭伦改革的观点。 【课后反思】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06a5551a37f111f0855b52.png)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教案古代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而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完备的,而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主要讲述雅典在梭伦的带领下怎样从贵族政治转向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三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能力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知道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和梭伦改革的内容。
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课文,获取有效信息。
运用梭伦的诗歌,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观点。
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梭伦改革,使学生感受改革者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重点: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设计思想】1、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导课】图片展示:下列各图体现了公民在民主政体下行使自己的哪些权利?二、梭伦改革的内容:诗歌二: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司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他备受奴役,而如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问题:梭伦如何“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对其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措施有何评价?答: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证平民的利益。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课堂互动学案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课堂互动学案人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6b0b87cddccda38376bafb5.png)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课堂互动学案人民版选修1三点剖析一、雅典改革的必然性1.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雅典,一方面,由于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着各种行政组织,再加上贵族对平民的种种盘剥,许多平民自身甚至其全家都有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趋尖锐。
另一方面,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反对贵族专权成为雅典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共同目标,雅典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2.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尖锐的社会矛盾,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动荡,这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这就需要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由于雅典的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雅典附近的麦加拉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赶上并超过雅典,麦加拉甚至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岛,沉重地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通过改革,加快平息雅典的动荡,加快雅典经济的发展,成为雅典有识之士特别是工商业奴隶主的强烈要求。
学以致用【例1】公元前8~前6)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平民与奴隶的矛盾D.雅典与希腊其他城邦的矛盾解析: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一般来说是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但雅典有其特殊性,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构成了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A变式提升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解析:“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
“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答案:B二、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形成及其在早期雅典社会的作用1.形成:①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雅典的社会经济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雅典往何处去教案(高二历史)
![雅典往何处去教案(高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4b8b884dd3383c4ba4cd200.png)
为最高决策机关、检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做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成文法。
)
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
其他低级官员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
高级军队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的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公民大会由401人组成,从全体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通过抽签产生。
在所有的人轮过之后重新开始第二轮抽签,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连任两次。
如果有人拒绝任职,富人罚款3德拉克玛,中等阶层罚款2德拉克玛,下层罚款1德拉克玛。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人可以向其提出申诉。
请回答:
(1)材料援引自哪一部文献?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摘引材料加以说明。
(2)这部文献有哪些进步的政治意义?【课后反思】。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c4db9227284b73f34250d8.png)
一雅典往何处去在群星闪烁的古希腊,雅典最为璀璨夺目.它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文化艺术,一直为后世所赞叹。
然而,在早期阶段,它却笼罩在贵族政治阴霾中……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状态。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早期雅典国家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状态吗?巴特农神庙提示: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的失败使雅典社会危机加剧;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造成严重的外部危机.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雅典国家的形成(1)公元前8世纪初,________________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这一时期,雅典国家实行_________,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2)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___________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关于贵族制的政治机构: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出现,使雅典废除了个人独裁,建立起集体统治,为民主政治做了准备。
2.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1)原因:①贵族在政治上把持了________,包揽官职,制定法律。
②贵族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2)表现:在贵族的盘剥下,许多平民失去土地,陷入赤贫,广大平民受到债务奴隶制的威胁。
“___________”的状况是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贵族的专权与剥削激起平民阶层的普遍不满。
3.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矛盾的尖锐(1)原因:随着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然遭到____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2)表现:工商业奴隶主不满于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____站到一起.任何社会危机的形成,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社会危机,主要是由雅典复杂的社会矛盾造成的。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导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e664ecc7931b765ce1583.png)
1.1雅典往何处去设计:王海峰审核:高二历史集研组班级:学号:小组:组内号:姓名:评价【课标要求】:知道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政治经济表现;了解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是贵族和平民激化的表现,德拉米危机时梭伦改革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重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雅典贵族和平民对立的基本情况和典型表现,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知识体系。
认识萨拉米危机对于雅典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难点:把握贵族和平民对立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具体表现,理清贵族与平民对立和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以及萨拉米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知道他们对于梭伦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宏观思维能力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自主学习】(一)雅典国家的形成1、王政时代:提修斯改革1)确立:改革,建立王政2)内容:⑴以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权。
⑵以为中心,建立起和各种行政组织。
3)影响:奠定了希腊国家的雏形。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1)确立:公元前7世纪初2)机构:⑴元老院——是国家机关,拥有权(元老院由组成)。
⑵执政官——有名(从中选出,任期年)。
3)评价:A.进步性;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在民众中树立一种反对专权新的观念,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B.局限性;是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
缺少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侵吞贫民财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贵族统治危机。
知识点二、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改革根本原因: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矛盾的激化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但因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②贵族把持,包揽官职,压迫平民。
⑵经济上:①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②平民因欠债而沦为或买到海外抵债,“”是典型代表。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⑴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元前7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家致富,成为。
⑵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裕,但没有地位,仍受到贵族歧视,他们逐渐与站在一起。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学案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往何处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4e8501ed9ad51f01df2dc.png)
第1课 雅典往何处去[课标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目标导航] 1.梭伦改革前的阶级矛盾。
(重点)2.认识梭伦当选执政官的因素和改革的必要性。
(难点)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雅典国家的形成(1)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初,提修斯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实行王政。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并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贵族与平民的对立(1)表现:在雅典国家形成初期,雅典社会形成了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
(2)影响: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贵族的专权与剥削激起平民阶层的普遍不满。
3.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1)原因:公元前7世纪,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借此发财致富,成为工商业奴隶主,他们大多出身平民阶层,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2)表现:工商业奴隶主不满于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到一起。
(3)影响: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思维点拨]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的三个焦点问题: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问题。
2.“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他们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一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五。
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重点精讲]1.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平民阶层,经济上富裕,但政治上无权,不满贵族政治。
这一阶层是梭伦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受益者。
2.当时雅典主要有三大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前两对矛盾是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解决危机的尝试1.基伦暴动(1)概况: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平民和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叛乱,基伦逃脱,但其同党遭到镇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雅典往何处去学习目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2.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重点:把握雅典的政治结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
2.重难点:深刻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材整理1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早期雅典国家(1)王政时代①时间:公元前8世纪初。
②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的建立。
③形式:初期实行王政,实际上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后来,君主退出了权力中心。
(2)贵族共和国①时间:公元前7世纪初。
②国家权力中心: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雅典的社会矛盾(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阶层政治上经济上贵族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占有大量财富,通过高利贷、债务奴隶制和土地兼并等方式剥削平民平民虽享有公民权,但无法真正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大多经济贫困,被迫租种土地,被称做“六一汉”(2)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
他们在经济上富裕,但仍遭到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3)社会矛盾的影响:公元前7世纪后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学习思考”,雅典社会平民阶层有何特点?【提示】(1)在政治上,雅典的平民阶层处于无权地位。
虽然也是雅典公民,但是在贵族专权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无法获得真正的公民政治权利,无力采取合法的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但是雅典的平民保持着早期氏族社会时期的民主思想,并不赞成采取建立僭主政治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生活。
(2)在经济上,绝大多数平民极端贫困,他们大都欠了贵族的债,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
很多人以自己的人身作为抵押,一旦无法还债,就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
最生动的写照是“六一汉”:丧失土地的平民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要将土地收入的1/6交给贵族,他们绝大多数人连同家人都成为贵族的附庸,失去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政治上和经济上极端不利的处境,使得平民阶层呼唤改革。
教材整理2 解决危机的尝试1.基伦暴动(1)目的:企图建立僭主政治。
(2)概况①公元前631年,基伦准备发动叛乱。
②平民与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基伦逃脱,其同党遭到镇压。
(3)影响: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的编订(1)背景①基伦暴动失败后,雅典社会矛盾继续激化,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②由于雅典没有成文法,贵族利用自己把持法庭的机会肆意歪曲法律,欺压平民。
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社会改革的方向之一。
(2)编订: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
(3)特点:严刑峻法。
(4)评价①进步性: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于抑制贵族专权和雅典政治走向民主有重要意义。
②局限性:法典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维护贵族的利益,不能平息公民的严重不满,也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
3.萨拉米危机(1)背景①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都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矛盾。
②平民开始酝酿暴动,雅典社会危机更加严重。
(2)概况①公元前600年左右,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
②雅典国内矛盾重重,无法夺回该岛,贵族禁止再讨论夺回萨拉米岛之事。
(3)影响①萨拉米危机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
②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课中思考] (1)阅读教材P6“学习思考”,结合雅典平民阶层的特点,谈谈基伦暴动失败的原因。
【提示】雅典的平民并不期望建立僭主政治。
雅典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有公民身份的,他们对于雅典过去实行的氏族制度比较认可,他们重视公民的荣誉。
僭主往往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的。
基伦的举动只不过是一次政治冒险,他并没有采取什么有利于平民的措施,所以他的暴动对于改善雅典平民在政治、经济上的处境并没有实际的帮助。
相反,僭主政治有着独裁的一面,并且如果一旦建立起来,就是一个恶劣的开端,会在雅典原本已经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埋下定时炸弹,有势力的家族会效法基伦的做法。
这对于原本处境悲惨的平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他们改善生活的期望更加遥遥无期,所以他们没有支持基伦暴动,这就决定了基伦暴动必然失败。
(2)阅读教材P7“学习思考”,德拉古立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提示】德拉古立法失败的根源是回避了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没有改善广大平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不利地位。
与之相反,德拉古立法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严刑峻法镇压平民的反抗,没有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
严刑峻法的方式强化了债务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虽然它作为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审判权完全掌握在贵族手中,法典变成了平民受压迫地位的象征,所以它必然失败。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贵族在政治上独占国家政权,制定法律;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2.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3.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4.《德拉古法典》虽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并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矛盾。
5.萨拉米危机进一步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探究点梭伦改革的必然性史料史料一下面是反映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状况的图片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橄榄油出口解读由史料一中“陶瓶”“橄榄油出口”可知反映的是雅典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史料二梭伦的诗作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由史料二中“……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卑贱境遇”进行分析概括。
【史料应用】(1)解读史料一中的图片信息,这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经济状况: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影响:工商业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结合诗作探究,史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提示】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3)结合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探究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提示】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政治动荡不安。
【史论拓展】雅典梭伦改革的必然性1.政治方面在雅典,一方面,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工商业奴隶主也不满贵族专权,造成雅典内部阶级矛盾尖锐,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经济方面尖锐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并进行深刻的改革。
3.外部环境由于雅典社会动荡,附近的麦加拉等城邦赶上并超过雅典,甚至占领了出海门户萨拉米岛。
通过改革,可以平息社会动荡,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力,改革成为雅典有识之士的共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
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
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
走投无路的平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
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1/6交给地主。
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
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1)上述材料反映出雅典怎样的社会特征?(2)若平民的债务不能按期还清,他的命运如何?(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判断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规范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意味着贵族执掌政权。
第(2)问,可直接根据材料二进行分析归纳。
第(3)问,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1)政治上,贵族专权,广大平民没有实际的权力;经济上,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
(2)无力偿还债务的平民,一是沦为为贵族耕种土地的“六一汉”;二是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3)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1.公元前8世纪前后,雅典建立了城邦国家的雏形,其标志是( )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建立C.元老院成为最高决策机关D.债务奴隶制被彻底废除【解析】国家形成的标志是国家机器的出现,按照这一标准衡量四个选项,只有B 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2.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外邦商人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平民【解析】由材料中“财物山积、丰衣足食”“抑制……平等”等信息,再结合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可判断题干言论是针对雅典贵族而言。
【答案】 B3.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基伦发动暴动,企图建立( )A.平民政治B.贵族政治C.民主政治D.僭主政治【解析】公元前631年,雅典形势动荡,贵族青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发动了武装暴动,但最终失败。
【答案】 D4.基伦暴动后,雅典国家为了调解社会矛盾,司法执政官德拉古于公元前621年受命编订法典。
雅典国家制定的《德拉古法典》其实质是( )A.维护雅典贵族的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B.维护奴隶主阶级对贵族的专政C.共和制的管理形式D.雅典公民阶级的自我管理形式【解析】德拉古属于贵族阶级,他制定的《德拉古法典》虽然对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但它的主要目的还是维护贵族的利益,维护雅典社会的统治秩序。
【答案】 A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作坊主、商人和船主)。
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会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利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商业奴隶主与下层平民提出的共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