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志(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宣和元年(1119年), 他父亲从京师太学回故里, 卒于姑苏 (今江苏苏州), 年仅16岁的他赶赴苏州护父丧回莆田葬于 越王山。从此以后, 郑樵谢绝人事, 不应科举, 在越王山下 搭了个茅屋, 一边守墓, 一边读书。
• 后来, 郑樵又在夹漈山中筑了三间草堂, 这就是名闻遐迩的 “夹漈草堂”。 他励志自学, 立下宏愿, 要读尽天下古今 之书, 通百家之学。与郑樵一起读书的还有他的堂兄郑厚, 兄弟俩志趣相投, 朝夕相处, 两人以古之贤者为榜样, 节义 文臣武将为楷模, 身处山林, 心怀天下, 立志要扶危定倾。 所以, 当郑樵、郑厚“讲学于芗林, 四方从游者云集”。
• 2 学习生活环境优美恬静,利于治学。 • “堂后青松百尺长, 堂前流水日汤汤, 西窗尽是农岐城, 北脑无非花葛
乡。”(《 夹涤遗稿》卷一《夾漈草堂》诗) • “萝林苍翠甚, 极目可吟诗, 梅子风前落, 杏花雨夜移。(《 夹涤遗
稿》卷一《梦林间居》诗) • 3 当时福建的刻书印书和私人藏书极为兴盛, 麻沙刻书刊行数量之多,
言、注意实学的基点上, 对《通志》进行详而实的编著, 并 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中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对当时社 会的刻画。
• 第三, 善于“ 创新” , 成一家之言。郑樵修《通志》独出 心裁, 有志求是, 受到‘’ 言史意” 而‘’ 议一家著述” 的章学诚极端推崇。他说. “ 古人著书, 即彼陈编, 就我创 制, 所以成专门之业。. . 专门之业, 别出心裁。” 今郑樵 “ 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 运以别识心裁, 盖承通史家风, 而自为经纬, 成一家之言者也” 。
• 郑樵请求回归山林, 说: “臣是麋鹿之性,草茅小民, 终爱山 林, 还请陛下体谅。”高宗下旨, 授郑樵为右迪功郎、礼兵 部架阁文字, 后改监潭州南岳庙, 让他回家继续把《通志》 写完
• 第三次献书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 郑樵带着 200卷近700万字的《通志》, 步行两千里来到临 安, 进《上殿通志表》。时适“高宗幸建康(今南 京)”, 无缘得见, 经辗转传递, 得一道诏书, 升他为 “枢密院编修”, 兼权“检详诸房文学”。最使他 高兴的是朝廷居然允许他入“秘书省翻阅书籍”。 郑樵满以为可以实现渴望已久的夙愿, 他幻想着要 博览秘府宝卷, 计划着借此机会整理一番古往今来 的天下图书, 然而遗憾的是官场黑暗, 希望成了泡 影。次年春天, 宋高宗自建康回临安, 记起郑樵献 书之事, 于是命郑樵呈献《通志》, 就在高宗诏旨 下达的当天, 郑樵由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海 内之士知与不知, 皆为痛惜。太学生三百人为文以 祭”。
通志
_张艳飞(组长) 许广良 吕佳淑 李春燕 葛乙舟 黄水珍 史海英 王玲玲 王慧
• 作者生平 • 成书背景 • 体例思想 • 评价 • 小组总结
•
黄水珍 葛乙舟 史海英 王玲玲 李春燕 吕佳淑 张艳飞 许广良
王慧(ppt)
体例思想
• 《通志》南宋郑樵撰,共二百卷,五百多万字。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一部较有系统的 史学巨著。全书分为六部分,依次为:“本纪” 十八卷,“世谱”、“年谱”共四卷,“二十略” 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列传”(四夷传) 共一百一十五卷,“载纪”八卷。
• 第四, 注重历史的发展变化, 探明社会发展的根由。郑樵强 调全面地总汇各种史料, 按其年代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 操其源流, 从而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 即所谓“ 总 《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 然后能极 古今之变。’, 郑樵从典章制度的损益变化中, 都不同程度 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变化, 而且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 他通过考察姓氏起源, 姓氏分合演变, 姓氏学的发展, 职官 制度的演变, 各种职官设置年代, “ 财货之源流” , 学术源 流等, 表现了某种历史进化的思想
• 郑樵成才因素
• 1 郑樵的成才与典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和不慕名利的超然 态度有着极大关系。
• 2 郑樵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有一套比较科学的治学方 法。他在丈涤山中住了三四十年, 对各门学问做了有计划 有系统的研究, 并日研究成果分门别类, 撰成专著。
• 3 郑樵治学不死守书本, 而是主张通过实践获得真实可靠 的学问。他反对空言著述, 大力提倡实学, 并身体力行。他 认为学者必须走出书斋, 深入实际, “ 广览动植, 洞见幽潜, 通鸟兽之情状, 察草木之精神, 然后参之减籍, 明其品汇。” (《通志·总序》),
成。
• 《通志》的“略”即前史的“志”,所以 称“略”,取其概略之义,表示只是举其
大纲,共有二十略,依次为氏族略、六书
略、七音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
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
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 金石略、灾详略、昆虫草木略(书p60第三 段)
《七音略.七音图》
“略”的部分,作者用力最深,为全书精华,所记历 代典志沿革,性质与《通典》、《文献通考》相近, 它注意到了以往历史家忽视的文化史,并吸收了一
• 所叙时间断限,各部分稍有参差。大抵“本 纪”“谱”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 “二十略”从远古到唐,“世家”只记周代诸侯, “载纪”只记东晋南北朝时期除东晋与宋、齐、 梁、陈以外而建立在各地的地方割据政权。
•
除纪、传和以前纪传体史书相同外,“本纪”“列传”系 抄录汉——隋诸史旧闻,略加删改而成;“谱”即各史的 “表”,“年谱”系仿《史记》诸表而作,都无新意;“略” 即各史的“志”,“世家”一体仿自《史记》,“载纪”一 体仿《晋书》,文字多袭前史旧书,经过删削节略,连缀而
• 第二次献书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 年), 55岁的郑樵应高宗 召对。《福建兴化县志》详实记述了高宗与郑樵的一段对 话:郑樵上殿向皇帝奏说: “臣处山林30多年,写书共50种。 未完成的这部史书以历代史籍为依据, 始自三皇, 终止五代, 取名《通志Hale Waihona Puke Baidu。此书参考司马迁的体例, 但与《史记》又 有不同之处。臣摘取纲目十二篇, 名叫《修史大例》,先呈 给陛下。”接着, 郑樵陈述了对《史记》和《资治通鉴》 的看法, 并谈到自己写史是参照前人的史体, 时又有创新的 地方。高宗不胜钦佩地说: “朕听到你的大名久了, 讲说古 学, 自成一家, 何其相见之晚呢?”不觉间已是三班漏下十 数刻, 郑樵请允退朝。高宗道: “听你的高远议论, 朕都忘 记了疲倦。”
些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 “二十略”提到的课题
《器服略》:考察的礼器与日常器物的关系问题 《图谱略》:提出的保存和搜集形象话史料问题 《金石略》;强调的金石铭刻对研究的价值问题 《昆虫草木略》:提出的生物分类以及搜集标本与
书本记载参证的问题
• 《通志》的史学思想
• 首先郑樵在《通志》总序中, 很是强调史学的“ 会通” 思 想, 他强调. “ ‘会通’ 之义大矣哉仲尼之为书也, 凡典、漠、 训、诰、誓命之书, 散在天下, 仲尼会其书而为一, 举而推 之, 上通于尧、舜, 旁通于秦鲁, 使天下无逸书, 世代无绝 绪, 然后为成书” 。/ 因此, 郑樵极力推崇司马迁上自黄帝, 下至汉武, 贯穿三千年的通史—《史记》, 说是“ 司马氏 司典籍, 工于制作, 故能上稽仲尼之意, 会《诗》、《书》、
• 《通志》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至治二年福 体刻本。明清两代版本较多,较通行的是 清武英殿本。最近较好的版本是1935-1937 年上海商务印书书馆万有书库二集的《十 通》合刊本,附有索引,使用方便。
作者生平
• 郑樵(1104- 1162年), 字渔仲, 自号溪西逸民。据《郑氏族 谱》记载, 郑樵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其先祖为“南湖 三先生”之一的郑庄。祖父宰, 熙宁三年(1070)进士, 任浙 江漕举。父国器, 是贡元出身的太学生。
• 4 郑樵成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他勇于突破和超越 前人。他对前人的成就一直采取审慎和批判的态度, 主张 “凡著书者, 虽采前人之书, 必自成一家言” (《通志·总 序》)
• 郑樵的成才除他个人主观上的努力以外, 还有当时经济文 化比较发达这一良好的客观环境。
• 1 经济的繁荣为人才的涌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则扩 大了人们的眼界, 增长了人们的见识, 启迪了人们的智惫, 这些都有利 于人才的成长。
• 他还写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如“金革久不息, 遐方徒弹指。 谁为民请命, 皇天犹未喜。茂德自不绥, 眷眷我梓里。伤哉 古王道, 樵夫亦冷齿”。郑樵心忧时事,多次上书枢密宇文 虚中,请缨抗金, 报效国家。在昏君奸相当道的年代,郑樵 只能是“有心报国, 无路酬君”。绍兴五年(1135年), 郑厚 再举礼部奏赋第一, 不久到外地做官去了。此后, “形单影 只”的郑樵潜心于夹漈深山, 在“困穷之极”、“厨无烟 火”的情况下, “风晨雪夜, 执笔不休”,把自己的忧国情思 和追求统一的心愿, 寄托在自己的修史著述之中
价钱之廉, 乃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宋金交战期间,福建不受兵火, 前 代书籍, 多半都保存完好。 • “所赖闽无兵火之厄,可似见天下之书。”(周华《福建兴化县志》 卷六《上殿通志表》) • 4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私人著述立说的比较多, 学术思想颇为活 跃, 这就为郑樵洽学开辟了新思路,
• 目录学思想及成就: 一、提出了图书的著录原则: 1.贯通古今,通录有无 2.详今略古,官私备 3.金石图谱,各有其用 二、提出了图书著录方法 :1.类书
2.“泛释无义” 三、 以学术分类为基础,强调剖析学术源流 四、 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分类体系
• 据方志史料记载, 郑樵写成一些著作之后,三次从兴化赴南 宋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书。第一次是绍兴十九年 (1149 年), 他献出所著的一百四十卷书“诏藏秘府”。在 《献皇帝书》中, 给人们开出一份珍贵的时间表和研究成 果目录单:“十年为经旨之学”。著有《书考》、《诗辨 妄》、《春秋考》等, 其中《诗辨妄》在诗学界的影响很 大, 连朱熹也不得不佩服其见识之高明。“三年为礼乐之 学”。写出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谥法》、《系声 乐府》等。“三年为文字之学”。如《象类书》、《续汗 简》、《梵书编》等著述在中国文字学、音韵学史上都占 据着重要的位置。“ 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 为虫鱼草木 之学, 为方书之学”。写出了一批很有分量的著作, 如《天 文书》、《春秋地名》、《尔雅注》、《诗名物志》、 《本草成书》等。“八九年为讨论之学, 为图谱之学, 为亡 书之学”。写出了《求书阙记》、《校仇备略》、《书目 正讹》、《图书志》、《集古系地录》等在中国图书目录、 校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品。
• 生活于十二世纪的郑樵,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 乡居数十年,经历坎坷,拼接自己惊人的毅力和 不懈追求,经历了十年访求图书,三十年艰苦的 艰苦历程,四十年如一日,发愤攻读,笔耕不止, 取得了丰硕成果,著述可考者达九类五十七种, 但多数已失传,至今能见到的有《通志》、《夹ji 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 以及一些零散文章。其中《通志》是众多著作中 工程最浩大的著作
《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 秋》之言, 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 勒为一书. 使百代而 下, 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可见郑樵的 “ 会通” 思想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是相似的, 故而《通志》 成为一部有价值的通史。
• 第二, 郑樵在著史方面极力主张实学, 反对空言。主张凡 “ 秉史笔者, 皆准《春秋》事事褒贬’郑樵提出实学治史 的主张, 反对任意褒贬。他认为义理、辞章之学, “ 皆非实 学” , 指出当时‘’ 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 而以虚无为 宗, 至于实学, 则置而不问” 的严重情况。心并讥笑那种 不知留意宪章、徒尚空言的史家犹如“ 当家之妇, 不事妻 餐, 专鼓唇舌, 纵然得胜, 岂能肥家 ” 郑樵反对“ 欺人之 学” 。他认为《春秋》是纪实事的, “ 主在法制, 而不在 褒贬” 所谓《春秋》“ 寓褒贬于一字间之说, 不符史实的 主观臆测, 是“ 欺人之学” 。 郑樵主张把史学从“ 说 教” 、“ 浮言” 中解脱出来, 成为“ 详于事实” 、 “ 留意宪章” 的有益于社会的一门科学。郑樵在反对空
• 后来, 郑樵又在夹漈山中筑了三间草堂, 这就是名闻遐迩的 “夹漈草堂”。 他励志自学, 立下宏愿, 要读尽天下古今 之书, 通百家之学。与郑樵一起读书的还有他的堂兄郑厚, 兄弟俩志趣相投, 朝夕相处, 两人以古之贤者为榜样, 节义 文臣武将为楷模, 身处山林, 心怀天下, 立志要扶危定倾。 所以, 当郑樵、郑厚“讲学于芗林, 四方从游者云集”。
• 2 学习生活环境优美恬静,利于治学。 • “堂后青松百尺长, 堂前流水日汤汤, 西窗尽是农岐城, 北脑无非花葛
乡。”(《 夹涤遗稿》卷一《夾漈草堂》诗) • “萝林苍翠甚, 极目可吟诗, 梅子风前落, 杏花雨夜移。(《 夹涤遗
稿》卷一《梦林间居》诗) • 3 当时福建的刻书印书和私人藏书极为兴盛, 麻沙刻书刊行数量之多,
言、注意实学的基点上, 对《通志》进行详而实的编著, 并 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中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对当时社 会的刻画。
• 第三, 善于“ 创新” , 成一家之言。郑樵修《通志》独出 心裁, 有志求是, 受到‘’ 言史意” 而‘’ 议一家著述” 的章学诚极端推崇。他说. “ 古人著书, 即彼陈编, 就我创 制, 所以成专门之业。. . 专门之业, 别出心裁。” 今郑樵 “ 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 运以别识心裁, 盖承通史家风, 而自为经纬, 成一家之言者也” 。
• 郑樵请求回归山林, 说: “臣是麋鹿之性,草茅小民, 终爱山 林, 还请陛下体谅。”高宗下旨, 授郑樵为右迪功郎、礼兵 部架阁文字, 后改监潭州南岳庙, 让他回家继续把《通志》 写完
• 第三次献书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 郑樵带着 200卷近700万字的《通志》, 步行两千里来到临 安, 进《上殿通志表》。时适“高宗幸建康(今南 京)”, 无缘得见, 经辗转传递, 得一道诏书, 升他为 “枢密院编修”, 兼权“检详诸房文学”。最使他 高兴的是朝廷居然允许他入“秘书省翻阅书籍”。 郑樵满以为可以实现渴望已久的夙愿, 他幻想着要 博览秘府宝卷, 计划着借此机会整理一番古往今来 的天下图书, 然而遗憾的是官场黑暗, 希望成了泡 影。次年春天, 宋高宗自建康回临安, 记起郑樵献 书之事, 于是命郑樵呈献《通志》, 就在高宗诏旨 下达的当天, 郑樵由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海 内之士知与不知, 皆为痛惜。太学生三百人为文以 祭”。
通志
_张艳飞(组长) 许广良 吕佳淑 李春燕 葛乙舟 黄水珍 史海英 王玲玲 王慧
• 作者生平 • 成书背景 • 体例思想 • 评价 • 小组总结
•
黄水珍 葛乙舟 史海英 王玲玲 李春燕 吕佳淑 张艳飞 许广良
王慧(ppt)
体例思想
• 《通志》南宋郑樵撰,共二百卷,五百多万字。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一部较有系统的 史学巨著。全书分为六部分,依次为:“本纪” 十八卷,“世谱”、“年谱”共四卷,“二十略” 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列传”(四夷传) 共一百一十五卷,“载纪”八卷。
• 第四, 注重历史的发展变化, 探明社会发展的根由。郑樵强 调全面地总汇各种史料, 按其年代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 操其源流, 从而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 即所谓“ 总 《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 然后能极 古今之变。’, 郑樵从典章制度的损益变化中, 都不同程度 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变化, 而且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 他通过考察姓氏起源, 姓氏分合演变, 姓氏学的发展, 职官 制度的演变, 各种职官设置年代, “ 财货之源流” , 学术源 流等, 表现了某种历史进化的思想
• 郑樵成才因素
• 1 郑樵的成才与典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和不慕名利的超然 态度有着极大关系。
• 2 郑樵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有一套比较科学的治学方 法。他在丈涤山中住了三四十年, 对各门学问做了有计划 有系统的研究, 并日研究成果分门别类, 撰成专著。
• 3 郑樵治学不死守书本, 而是主张通过实践获得真实可靠 的学问。他反对空言著述, 大力提倡实学, 并身体力行。他 认为学者必须走出书斋, 深入实际, “ 广览动植, 洞见幽潜, 通鸟兽之情状, 察草木之精神, 然后参之减籍, 明其品汇。” (《通志·总序》),
成。
• 《通志》的“略”即前史的“志”,所以 称“略”,取其概略之义,表示只是举其
大纲,共有二十略,依次为氏族略、六书
略、七音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
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
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 金石略、灾详略、昆虫草木略(书p60第三 段)
《七音略.七音图》
“略”的部分,作者用力最深,为全书精华,所记历 代典志沿革,性质与《通典》、《文献通考》相近, 它注意到了以往历史家忽视的文化史,并吸收了一
• 所叙时间断限,各部分稍有参差。大抵“本 纪”“谱”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 “二十略”从远古到唐,“世家”只记周代诸侯, “载纪”只记东晋南北朝时期除东晋与宋、齐、 梁、陈以外而建立在各地的地方割据政权。
•
除纪、传和以前纪传体史书相同外,“本纪”“列传”系 抄录汉——隋诸史旧闻,略加删改而成;“谱”即各史的 “表”,“年谱”系仿《史记》诸表而作,都无新意;“略” 即各史的“志”,“世家”一体仿自《史记》,“载纪”一 体仿《晋书》,文字多袭前史旧书,经过删削节略,连缀而
• 第二次献书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 年), 55岁的郑樵应高宗 召对。《福建兴化县志》详实记述了高宗与郑樵的一段对 话:郑樵上殿向皇帝奏说: “臣处山林30多年,写书共50种。 未完成的这部史书以历代史籍为依据, 始自三皇, 终止五代, 取名《通志Hale Waihona Puke Baidu。此书参考司马迁的体例, 但与《史记》又 有不同之处。臣摘取纲目十二篇, 名叫《修史大例》,先呈 给陛下。”接着, 郑樵陈述了对《史记》和《资治通鉴》 的看法, 并谈到自己写史是参照前人的史体, 时又有创新的 地方。高宗不胜钦佩地说: “朕听到你的大名久了, 讲说古 学, 自成一家, 何其相见之晚呢?”不觉间已是三班漏下十 数刻, 郑樵请允退朝。高宗道: “听你的高远议论, 朕都忘 记了疲倦。”
些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 “二十略”提到的课题
《器服略》:考察的礼器与日常器物的关系问题 《图谱略》:提出的保存和搜集形象话史料问题 《金石略》;强调的金石铭刻对研究的价值问题 《昆虫草木略》:提出的生物分类以及搜集标本与
书本记载参证的问题
• 《通志》的史学思想
• 首先郑樵在《通志》总序中, 很是强调史学的“ 会通” 思 想, 他强调. “ ‘会通’ 之义大矣哉仲尼之为书也, 凡典、漠、 训、诰、誓命之书, 散在天下, 仲尼会其书而为一, 举而推 之, 上通于尧、舜, 旁通于秦鲁, 使天下无逸书, 世代无绝 绪, 然后为成书” 。/ 因此, 郑樵极力推崇司马迁上自黄帝, 下至汉武, 贯穿三千年的通史—《史记》, 说是“ 司马氏 司典籍, 工于制作, 故能上稽仲尼之意, 会《诗》、《书》、
• 《通志》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至治二年福 体刻本。明清两代版本较多,较通行的是 清武英殿本。最近较好的版本是1935-1937 年上海商务印书书馆万有书库二集的《十 通》合刊本,附有索引,使用方便。
作者生平
• 郑樵(1104- 1162年), 字渔仲, 自号溪西逸民。据《郑氏族 谱》记载, 郑樵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其先祖为“南湖 三先生”之一的郑庄。祖父宰, 熙宁三年(1070)进士, 任浙 江漕举。父国器, 是贡元出身的太学生。
• 4 郑樵成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他勇于突破和超越 前人。他对前人的成就一直采取审慎和批判的态度, 主张 “凡著书者, 虽采前人之书, 必自成一家言” (《通志·总 序》)
• 郑樵的成才除他个人主观上的努力以外, 还有当时经济文 化比较发达这一良好的客观环境。
• 1 经济的繁荣为人才的涌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则扩 大了人们的眼界, 增长了人们的见识, 启迪了人们的智惫, 这些都有利 于人才的成长。
• 他还写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如“金革久不息, 遐方徒弹指。 谁为民请命, 皇天犹未喜。茂德自不绥, 眷眷我梓里。伤哉 古王道, 樵夫亦冷齿”。郑樵心忧时事,多次上书枢密宇文 虚中,请缨抗金, 报效国家。在昏君奸相当道的年代,郑樵 只能是“有心报国, 无路酬君”。绍兴五年(1135年), 郑厚 再举礼部奏赋第一, 不久到外地做官去了。此后, “形单影 只”的郑樵潜心于夹漈深山, 在“困穷之极”、“厨无烟 火”的情况下, “风晨雪夜, 执笔不休”,把自己的忧国情思 和追求统一的心愿, 寄托在自己的修史著述之中
价钱之廉, 乃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宋金交战期间,福建不受兵火, 前 代书籍, 多半都保存完好。 • “所赖闽无兵火之厄,可似见天下之书。”(周华《福建兴化县志》 卷六《上殿通志表》) • 4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私人著述立说的比较多, 学术思想颇为活 跃, 这就为郑樵洽学开辟了新思路,
• 目录学思想及成就: 一、提出了图书的著录原则: 1.贯通古今,通录有无 2.详今略古,官私备 3.金石图谱,各有其用 二、提出了图书著录方法 :1.类书
2.“泛释无义” 三、 以学术分类为基础,强调剖析学术源流 四、 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分类体系
• 据方志史料记载, 郑樵写成一些著作之后,三次从兴化赴南 宋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书。第一次是绍兴十九年 (1149 年), 他献出所著的一百四十卷书“诏藏秘府”。在 《献皇帝书》中, 给人们开出一份珍贵的时间表和研究成 果目录单:“十年为经旨之学”。著有《书考》、《诗辨 妄》、《春秋考》等, 其中《诗辨妄》在诗学界的影响很 大, 连朱熹也不得不佩服其见识之高明。“三年为礼乐之 学”。写出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谥法》、《系声 乐府》等。“三年为文字之学”。如《象类书》、《续汗 简》、《梵书编》等著述在中国文字学、音韵学史上都占 据着重要的位置。“ 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 为虫鱼草木 之学, 为方书之学”。写出了一批很有分量的著作, 如《天 文书》、《春秋地名》、《尔雅注》、《诗名物志》、 《本草成书》等。“八九年为讨论之学, 为图谱之学, 为亡 书之学”。写出了《求书阙记》、《校仇备略》、《书目 正讹》、《图书志》、《集古系地录》等在中国图书目录、 校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品。
• 生活于十二世纪的郑樵,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 乡居数十年,经历坎坷,拼接自己惊人的毅力和 不懈追求,经历了十年访求图书,三十年艰苦的 艰苦历程,四十年如一日,发愤攻读,笔耕不止, 取得了丰硕成果,著述可考者达九类五十七种, 但多数已失传,至今能见到的有《通志》、《夹ji 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 以及一些零散文章。其中《通志》是众多著作中 工程最浩大的著作
《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 秋》之言, 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 勒为一书. 使百代而 下, 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可见郑樵的 “ 会通” 思想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是相似的, 故而《通志》 成为一部有价值的通史。
• 第二, 郑樵在著史方面极力主张实学, 反对空言。主张凡 “ 秉史笔者, 皆准《春秋》事事褒贬’郑樵提出实学治史 的主张, 反对任意褒贬。他认为义理、辞章之学, “ 皆非实 学” , 指出当时‘’ 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 而以虚无为 宗, 至于实学, 则置而不问” 的严重情况。心并讥笑那种 不知留意宪章、徒尚空言的史家犹如“ 当家之妇, 不事妻 餐, 专鼓唇舌, 纵然得胜, 岂能肥家 ” 郑樵反对“ 欺人之 学” 。他认为《春秋》是纪实事的, “ 主在法制, 而不在 褒贬” 所谓《春秋》“ 寓褒贬于一字间之说, 不符史实的 主观臆测, 是“ 欺人之学” 。 郑樵主张把史学从“ 说 教” 、“ 浮言” 中解脱出来, 成为“ 详于事实” 、 “ 留意宪章” 的有益于社会的一门科学。郑樵在反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