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四、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能源 的分类: (1)可再生/非可再生 可再生:风、水、太、地热、潮汐、生物 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传统能源/新能源 传统:化石能源、生物能 新能源:风、水、太、地热、潮汐 (3)来源: a.太阳:太、风、水、波浪、生物、化石能源 b.地球内部:核能、地热 c.地月引力:潮汐能 (4)有无污染: 有污染:化石、生物 ; 清洁能源:风、水、地热、潮汐、太
3.优势产业:( ? )工业
4. 问题:产业方面: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
生态环境:资源短缺、环境恶化(P33思考2)
5. 原因:
产业: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产业落后、结构单一;
环境:重工业:开采+加工→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小结:全优P37 思维导图
6.措施:全优P37 疑难诠释1.2.3.4. 1. 原产业:
P154 14(1-4) 二、问题及成因 10月考:24(5);全优P37探究三(1), 小白P92:12(2); 作测p160:14(23)
三、措施 国2.13(4);10.28:12(5); 全优P37探究三(2); 小白P92:12(3); 作测P160:14(4)
以区域农业生产为例
一、农业发展条件(自/社,利/弊) 作业测评:P114.13(3) P138.14(2) P140.13(1-3) P156.13(1) P158.13(1)(2) P162.13(1) P164.13(2) P166.14()1 ,13(4)
4 . 开发条件 a.全优P34 疑难1 (1)为何“能”开发 - 供应
资源状况: 储量、品种、品质、埋藏深度、 厚度、开发难度(科技、成本) (2)为何“要”开发 - 需求 市场(需求大小、位置、距离),交通 练习:全优P33 思考2;
第二十四讲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十四讲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把握考纲有的放矢】1.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学会分析能源基地建设、发展的条件。
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治理措施4.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及方向。
5.掌握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理解流域开发的主要措施。
6.学会评价流域开发条件及方式的方法。
【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能源分类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1)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核能,重力能,化学能等(2)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再现的能源,称为可更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反之,称为不可更新能源或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矿物能源。
3.按照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汽油、焦炭等。
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知识点二能源资源的开发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资源集群状况市场开发前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交通等基础设施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优势条件(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a.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a.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三一文库()/高二〔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内容: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关于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1)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轻纺工业、高新技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9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产业链条
煤炭生产—原煤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 铁—钢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1)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 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 生态 问题。 ②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的发展,易造成 大气 污染、 水 污 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①加强技术 创新 ,提高煤炭化工业
③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④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发电
除尘
【关键能力突破】 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
原因或影响
应对措施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
【必备知识落实】 1.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回答问题。
(1) 结 构 : 我 国 能 源 以 A 煤炭 、 石 油 为 主 ; 世 界 能 源 以 B 石油 、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__石__油___等。
答案:A
解析: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即煤—电— 铝、煤—焦—化、煤—铁—钢,故选A。
2.形成该地产业链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答案:A
解析:该地的产业链均是以当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因此主导因素为 原料,故选A。
3.山西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主要是为了(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增加附加值,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C.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D.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期末知识梳理

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总结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一)按能源的可再生状况分类: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2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矿物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二)按能源的基本特征:1一次能源: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如煤炭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成人类需要的另一种能源:电力,石油,焦碳(三)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分类:1来自太阳的能源: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2来自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聚变裂变3来自天体间引力能:引潮力(四)按照能源技术状况:1常规能源:使用多年且大规模使用,如煤炭,石油2新能源:刚被利用或已被利用并有新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五)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六)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2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一)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2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山西能源基地的机遇与挑战1.能源资源的分类补: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图补:判断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技巧一是根据定义:只要能够循环利用,不断更新的能源就是可再生的只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而且用一点少一点的就是非可再生的二是根据分类:除矿产能源外,其他的都属可再生能源2.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2)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3)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3.地位——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二、资源开发条件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好)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有煤田分布)③煤种齐全(10大煤种)④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⑤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含有煤层气)补:山西主要的煤田和煤矿(1)山西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主要的煤田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其中面积较大的是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3)主要的煤矿有:大同、平朔、阳泉、西山、霍州、晋城等。
补:诗歌记忆煤田位置:河东煤田黄河东,沁水煤田沁水中,霍西煤田霍州西,宁武煤田北大同。
2. 市场广阔①能源消费大国②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③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②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补: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南北向(五纵):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①扩大开采规模②增加产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②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补:山西能否发展黄河水运?(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运(2)黄河水量不大,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典题例析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 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 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 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 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 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 支持。(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 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 交通;发展科技。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 善区域生态环境。
由考点到热点·预测押题
一、国内热点区域——辽中南工业基地 [在哪里]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部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
2 100 km。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 [有什么] 东北地区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毗邻,是
答题策略
(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 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利用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 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1.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 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越之处。
新高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高考

(2)保护与治理 ①改进煤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田纳西河流域 环境要素
特征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地形、地 多山,地势起伏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势 大。
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
亚热带气候,温 流域内水量较为丰富。
暖湿润。
气候
冬末春初降水 河流流量很不稳定。 多,夏秋季降水
流域内部协作(以黄河为例)
1 [2020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
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 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 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 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 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 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建立公园、风景区和野生动物管理区等促进了旅游业
旅游 的发展,使其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收入成为该流域重要的收入来
措
源,并且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施
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设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结构,实行退耕
土地
还林、还草;稳固河、湖岸线,防治水土流失;对矿区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 开发利用
必备知识 1 能源资源的开发 2 流域的综合开发
能力提升 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方向分析 2 区域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的分类
划分依据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拟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立的内容: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立坑口电站;开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1)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拟便利。
(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开展;大力开展轻纺工业、高新技产业和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立做出了重大奉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
你认为应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使经济开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开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于流域、水系的几个基本概念流域:又称供水区,是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
水系:河流干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分水界)。
★河流流域综合开发的原则1、考虑流域整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2、考虑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开发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山地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植被生态保护河流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上游中游下游特征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冲积扇、河漫滩发育河曲发育,水流不畅。
水量大,水面宽,水深大。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问题水土流失;泥石流水土流失;泥沙;洪水洪水;污染措施梯级开发水能,有条件的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发展河谷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兴建水库,拦蓄洪水;兴修水利,灌溉农业疏浚河道;巩固堤防;发展航运;防治污染;农渔结合★河流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具体特征,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属于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多山(利:水力资源丰富;弊:陆路交通不便(河水航运作用突出)) 气候:1、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雨,夏秋季相对较少水系:1、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可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辟利用1.两类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自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辟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开采条件(1)煤炭资源丰裕,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裕、漫衍范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进步晋煤外运能力(3)增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成长炼焦业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终于山西省产业布局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简略布局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布局,原料产业逐步超过采掘产业而占到主体身分,实现了产业布局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进步煤的利用技能;(2)调解产业布局;(3) “三废”的治理3.流域的发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来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相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来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结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辟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派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辟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流动大,蕴藏着丰裕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裕,大部分可通航,并议决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天下大部分地区;地形流动大,河漂泊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固。
矿产资源:特殊丰裕。
流域的早期开辟及厥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生齿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生齿急增,对资源举行劫夺式开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标题:土地退化;植被毁坏;环境混浊。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能源分类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直击考点-30|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直击考点-30|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直击考点-30|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一、规律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越来越多,主要是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因此,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状况,然后利用综合思维分析评价资源开发条件、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最终落实到人地协调这一发展理念。
1.巧用综合思维解答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
(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①基础好②拉动强③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落脚人地协调观,理清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①实行战略性转移。
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
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3.从综合思维角度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及意义(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②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4.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3)单位产值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七、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八、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2.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