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

合集下载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作者:刘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1期摘要: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刻画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时细腻动人,被誉为戏剧芭蕾的典范,是俄罗斯著名音乐人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谱写的配乐,是最经典的芭蕾舞配乐之一。

它不仅贴合准确的表达了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是通过音乐的配合加强了对舞蹈的感情渲染。

本文首先概述了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其次,就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特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特点中图分类号: J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83-01一、前言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刻画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时细腻动人,被誉为戏剧芭蕾的典范,是俄罗斯著名音乐人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1935至1936年间,剧本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

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谱写的配乐,是最经典的芭蕾舞配乐之一。

它不仅贴合准确的表达了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是通过音乐的配合加强了对舞蹈的感情渲染。

本文就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进行赏析。

二、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概述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共51的段落,开始并不为人们所接受,1936年,作曲家将其改编成两首管弦乐组曲和一套钢琴组曲,在音乐会上演出并受到欢迎。

直到1940年该剧舞剧才在列宁格勒上演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台上的著名剧目。

1944年,作曲家又由此改编了第三部交响组曲。

这部舞剧剧情与同名歌剧基本相同。

它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以特有的深刻抒情性和戏剧性著称于世。

美妙动人、丰富多彩的旋律与和声,复杂多样化的节奏以及雄魄壮阔、精致华丽的配器,把舞剧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时代高度。

“苏联时期的最伟大的舞剧”丨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

“苏联时期的最伟大的舞剧”丨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

“苏联时期的最伟大的舞剧”丨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戏剧芭蕾的典范,由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作曲,充分体现了音乐是舞蹈的生命与灵魂的含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芭蕾舞剧细腻地刻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舞剧中主人公在现实的压力下坚强地生长着的爱情深深地触动着观众的内心,使音乐与舞蹈都焕发出光彩,并助其成为享誉世界的芭蕾舞剧。

文章主要分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探讨这部芭蕾舞剧是如何让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艺术的巅峰。

芭蕾是由法语ballet音译得来的,是欧洲古典舞蹈。

芭蕾舞又称脚尖舞,最初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来在17世纪传到法国,随后传到俄国,发展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在舞蹈技巧方面则发展到脚尖站立。

芭蕾舞在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流派。

20世纪出现的现代芭蕾学派,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

芭蕾舞剧涉及的元素主要有舞蹈、戏剧、音乐等,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展示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1910年改编后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音乐表现方面达到了高峰,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这也是前苏联芭蕾舞剧艺术的成功,曾被芭蕾史学家盖斯特称为“苏联时期出现的最伟大的舞剧”。

笔者主要分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探讨这部芭蕾舞剧如何让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艺术的巅峰。

一、普罗柯菲耶夫与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谢?普罗柯菲耶夫谱曲的。

普罗柯菲耶夫是前苏联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在5岁的时候就试着写出了第一首钢琴独奏曲,9岁的时候就试着写歌剧,14岁时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20岁时举办了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此后又旅居美国和法国,其间进行创作与演出,后回国定居依然热衷于音乐创作与作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论文题目:对流行歌曲的鉴赏心得姓名赵越学号 120601114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对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鉴赏我可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看过的音乐剧里最吸引我的了,我喜欢音乐剧不只是因为它有好看的情节或是好听的音乐,更是因为我喜欢舞台上每个演员那赋有戏剧性的夸张的表演,音乐剧把戏剧表演,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综合起来,然后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让观众不管是在视觉还是听觉或是情感上都受到了很强的冲击,这也是音乐剧为什么如此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冲击,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

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

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

同时,批叛门阀观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压迫的种种表现,也揭示资本主义所暴露的一些丑恶。

1595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惟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2000年2月14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首演,立刻轰动了全法国,被许多专家和观众推举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音乐剧,不但风靡法国,许多不懂法语的人也纷纷爱上了这部音乐剧,事实上,由于这个故事内容早已家喻户晓,就算听不懂法语,欣赏起来也不会有多大的障碍。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精选全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名作,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高中新课本节选该剧的最后一场戏,是全剧的精华部分。

品读这场戏,可以窥斑见豹,揣摩、领悟全剧的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

下面试着作些赏析。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复杂性我们先看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经典论述:“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用他的语言说,就是‘爱’。

他的作品就是‘爱’的观念多方面的表现。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莎氏作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这些言论可以为我们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的意义提供参照。

罗密欧和朱丽叶是代表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贵族青年,他们与贵族家庭的斗争映现着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斗争是尖锐、残酷而悲壮的。

年轻的一代带着“爱”的理念和精神走上历史舞台,尽管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萌芽生长的必然性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但他们毕竟稚嫩,无力抗拒封建势力的遏制和扼杀,他们的“爱”也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海市蜃楼”。

他们为了“爱”和自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从这意义上说,人文主义的悲剧是必然的。

然而斗争基础。

矛盾集中爆发之时,也正是它们结束之时。

最后象征着政权的亲王调解两大家族的矛盾冲突,意义是多重的:封建主义开始进化,良心发现,向人文主义理想精神的妥协和认同;人文主义斗争不彻底,对封建主义抱有幻想;现实政权在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维护“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矛盾的多重性导致作品意义的多元性。

三、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尽管有不同势力、不同方面的矛盾冲突,但全剧的发展最后落到人心向善的归结点上,表现了矛盾冲突的同一性和人群根性的同一性。

在这种同一性之下,人物性格仍显其多富多彩,值得玩味。

同是人文主义化身的罗朱二人,性格有较大的不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外的著名悲剧(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外的著名悲剧(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亚四⼤悲剧之外的著名悲剧(⼆)【艺术特⾊】戏剧冲突戏剧的冲突与巧合是作家们惯⽤的艺术⼿法,莎⼠⽐亚的戏剧也是这样,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制造了⼀系列的冲突与巧合,使得悲剧情节中充斥着许多的偶然性因素。

两个家庭充满仇恨⽽仇⼈的孩⼦却互相喜欢;仇⼈家⾥举办舞会,罗密欧化装潜⼊,竟然没有被揭穿,⽽且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见倾⼼,造成了⽭盾的纠结,构成了全剧冲突的基础。

舞会结束,罗密欧不肯回家,偷偷地来到朱丽叶卧室的阳台下⾯,巧合是他意外地听见朱丽叶在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两个⼈有了彼此表明⼼迹机会;接下来乳母传信让双⽅更加确定⾃⼰的感情,劳伦斯神甫⼜帮助两⼈秘密结成夫妇,加快了情节进展;王⼦的从轻判决反⽽让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地分离,使得冲突发⽣转折并进⼀步深⼊。

劳伦斯神甫派去传信的朋友恰巧遇到⼀个需要拯救孩⼦的⽗亲,耽搁了⾏程,⽽这时表弟班伏⾥奥恰巧早⼀步告诉了罗密欧朱丽叶的“死讯”。

朱丽叶的⽗母要⼥⼉嫁给伯爵帕⾥斯,朱丽叶不敢公开违抗,劳伦斯神甫却帮她出主意,给她⼀瓶昏迷四⼗⼆个⼩时后会醒过来的药,结果造成了悲剧的结局。

戏剧的冲突仿佛起于偶然因素,提尔伯特当时在舞会上认出了被姑⽗拦住的罗密欧,恰巧⾃⼰也喜欢表妹,世家的仇恨加上⾃⼰的私情,提尔伯特去找罗密欧决⽃也在情理之中。

罗密欧与朋友偶遇提尔伯特发⽣冲突,结果⼗分惨烈。

罗密欧的朋友、提尔伯特和帕⾥斯三个年轻⼈先后被杀,不仅加剧了戏剧冲突⽽且预⽰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结局。

然⽽,悲剧中的偶然性与社会现实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先是青春与爱情是⽣命成长中必然选择,⽽且与个⼈美好的理想不能分离,“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那是因为它表达的是全⼈类共同拥有⽣命之花。

其次是欧洲中世纪爱情婚姻的现实基础⾸先是家庭、家族的需要,与世界其他地⽅⼀样,个⼈⼏乎没有选择的权⼒,这必然与爱情发⽣的偶然姻缘性发⽣冲突,⽽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恰恰违背了家族的意志和利益,失去了合法的现实基础。

211154463_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性

211154463_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性

王佳美: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2021级研究生。

关于“戏剧性”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学界尚且没有一个广受认可的明确的定义,但无论是美学研究,还是艺术作品的批评都绕不开“戏剧性”这一视角。

对于“戏剧性”的概念,我国的学者已达到几点共识:所谓“戏剧性”,指的是“戏剧特性在作品中的集中体现”,或“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作为一个审美概念,“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是一切戏剧艺术的生命核心和美感源泉”。

[1]我更赞同的定义为:凡是剧中能激起观众感官兴奋和情感反应,或能迫使观众深入思考并产生寻求解释与结果的欲望,使其能吸引观众持续看下去的那些思想、艺术要素,均为“戏剧性”。

[2]本文也是基于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一、音乐剧也要具有戏剧性 音乐剧作为舞台剧的一种,其表现要素丰富,主要有音乐、舞蹈、台词、舞美、人物、情节、形象、主题等等。

虽然音乐剧的艺术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形式,戏剧表达是其根本诉求。

歌舞作为音乐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最终导向“音乐承载戏剧”的法则。

[3]因此音乐剧的本质不过是以音乐、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结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特定情节内容,塑造艺文/王佳美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性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海报40术形象,表达一定主题的戏剧形式。

因此,“戏剧性”也应该是衡量一个音乐剧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杰哈·皮斯葛维克很好地保留并展现了莎翁原著中强烈的戏剧矛盾冲突和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展现也是作品戏剧性的来源之一,而作品既要有外部矛盾又有内在矛盾。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外部矛盾主要来源于凯普莱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之间的仇恨。

在音乐剧的开头就通过音乐和舞蹈的方式展现了两个家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无法化解的仇恨,这也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奠定了社会现实基础。

剧中第一首唱段Verone(《维罗纳》)中的歌词提到:“这是一个互相仇恨的城市”“在这里仇恨之毒,在生活中流淌,就像在我们的血管里面”“这里就像是个人间天堂,然而我们的灵魂如在地狱之中”,这些歌词直接明了地展现出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整部音乐剧的表演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第一次看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高中的音乐选修课上,老师断断续续为我们播放了其中的经典段落。

那还是没有字幕的片段,但绚丽的场景,咏叹调似的唱腔却深深震撼了我,当那个已非常熟悉的故事在小小的舞台上用音乐剧演绎时,还是会不禁被它所吸引。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古老而沉闷的主题。

但是没有想到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面,法国人可以把这个古老沉闷而又美丽的主题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完美。

法国人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多的情感和唯美元素,虽然服装设计上面更趋于现代的,但是却表现得很自然,使人没有丝毫抵触之情。

而且整部剧的服装设计非常精美,加上灯光效果整部剧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音乐剧的主角是两位新人而非名角,他们的年龄也更接近人物本身,所以在演绎的时候更加有贴切感。

女主角所表现出来的朱丽叶那种甜美、纯洁和对真爱的渴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而男主角所有的那种柔情也是经过锤炼才达到炉火纯青的。

剧中两人的默契和看对方时眼中流露的温情都会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现实生活中也是情侣。

虽然年龄小,但两位主角的音域都十分广,看过有评论说有大海的感觉,但我每次听到都有一种在草原上的感觉,天很高,地很远,让人非常舒服。

剧中的人物除了两位主角外,还有很多出彩的角色,比如BENVOLIO ,他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贯穿全剧,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流浪诗人一般;还有蒙太古、卡布莱特夫人,以及朱丽叶的奶妈等我都非常喜欢。

他们都各有自己经典的唱段。

剧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死神,她不同与我们想象中的死神,是一位年轻美艳的女子,身着白纱,漆黑的发髻,漆黑的眼线,冷峻而狡猾的神情,赤足而行,虽然她未曾开口演唱,却是全剧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游走于各位主人公之间,被她“青睐”的人也往往逃不开死亡的命运。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歌曲的角色,有的只是舞蹈,但她却贯穿于全剧,成为一种宿命的象征。

一开场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她,当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冲突的时候,当墨古修被提伯尔特刺死,提伯尔特被罗密欧刺死的时候她便在其跟前不停地跳着死亡之舞。

法国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物塑造及音乐风格研究

法国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物塑造及音乐风格研究

理论广角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0期233幸福生活指南法国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物塑造及音乐风格研究骆京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5摘 要:本文从法国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音乐旋律的起伏跌宕、死神角色的经典塑造等两方面着手,着重分析了背景音乐在呈现角色情绪、故事情节勾勒等层面所营造的音效氛围,以及在虚构角色时“黑白”两色鲜明对比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人物塑造;音乐风格;研究1、引言每每拜读莎翁的著作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会为主人公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潸然泪下。

电影版由莱奥纳多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演员阵容庞大,剧情设计扑朔迷离,渲染手法新颖奇特、别具一格,但是总觉得缺少改故事应该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冲击——那就是震撼力。

而法国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带给了笔者视觉上的享受,更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触发了对人生、对情感的一些思考和感受!2、灵动的流行音乐将凄美的古典爱情娓娓道来该音乐剧一大亮点在于,它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摇滚乐的灵动、轻盈风格,将此动人、经久传颂的古典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这就一改莎翁剧中传统的美声唱法的古板、冗长与正统的风格,使该剧融入进了了一些清新、绚丽、活泼的因子,这就拉近了音乐剧与现代观众的距离,使我们觉得这个原本遥远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一个现代版的爱情故事。

在音乐剧序曲中,舞台一片漆黑,接着两束强光,蓝色和红色,突出了舞台两侧互相对立、互相仇视的凯普兰家族和蒙泰古家族。

这两个家族在争斗、厮杀中采用的是摇滚音乐加上夸张、特写、干净、利落的现代舞来演绎的。

该序曲中所采用的大量重金属乐器所带来的听觉上的冲击将两个家族的世怨以喧嚣争鸣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又不使人感觉嘈杂、杂乱无章,抑或认为这仅是一场闹剧;相反,它却不失一种错落有致、一顿一扬的立体音效感。

这就在开篇就为该剧开了个好头!一阵喧嚣过后,紧接着是罗密欧的出场。

至死不渝的永恒悲剧——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至死不渝的永恒悲剧——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702018/42018年春天,以莎士比亚经典同名悲剧改编而成的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将再次登上中国的舞台。

对资深剧迷来说,原版制作中罗密欧的扮演者“大米”达米安·萨格(Damien Sargue )时隔七年的再度回归,无疑是最让人激动的消息。

去年达米安来中国参加GALA 音乐会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画饼”,如今居然真的美梦成真。

想当年此剧推出时,这个黑色长发飘飘、歌声磁性的俊美少年成功迷倒了无数观众,自此成为“罗密欧”的代名词。

当然,这也得益于该剧词曲作者杰哈·皮斯各维克(Gérard Presgurvic )以及两位制作人,当时他们为了更贴近莎士比亚原著中主角的年龄而公开征选新人,于是才有了19岁的达米安版罗密欧与16岁少女希西莉亚(Cécilia Cara )饰演的朱丽叶,成就了剧迷心中的最佳“罗朱”。

而这部历时两年完成、古典与现代音乐风格兼具、舞美制作炫目的作品,也成为又一部轰动世界的法语音乐剧。

有一种爱叫悲剧本剧在莎翁原著基础上加入了新角色“死神”。

在服装非红即蓝的卡普莱家族和蒙太古家族中,一身白衣的死神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从始至终,她一手主导着故事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命运的代言人。

所有人都是被命运牵引操纵的傀儡,被死神推搡着前行。

这一角色让人不禁想到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中同样拟人化的“死神”,但此剧中的“死神”并没有唱段和台词,完全是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无声胜有声。

她俯视众人、游离于外,在关键的时刻出手——比如提伯特与迈丘西奥打斗时的推波助澜,再如把劳伦特神父传给罗密欧告知朱丽叶假死消息的信件撕得粉碎,让罗密欧误以为爱人真的死去——她的出现意味着死亡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众人,如影随形。

剧中,劳伦特神父在《以爱之名》(Par amour )和主题曲《爱》(Aimer )的歌声里见证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坚贞,但他的仁慈至死不渝的永恒悲剧——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The tragedy will never change until death:On Roméo et Juliette, de la haine à l'amour文:冯珮珺OUTLINE / Roméo et Juliette: de la Haine à l’Amour is a French musical based on William Shakespeare’s play Romeo and Juliet , with music and lyrics by Gérard Presgurvic. It premiered in Paris on January 19, 2001. Since then, the musical has been performed in many countries and has be e n translate d intoseveral languages.2001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位主演© BestImage712018/4和爱也间接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

《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

《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第一篇:《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罗密欧与茱丽叶》1990悲剧动漫版本简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世界戏剧的一朵奇葩。

后人为其创作的音乐剧也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1990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也是一部比较优秀的音乐剧。

舞蹈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视频,由于时间匆忙,只能看到开头的一部分,深感可惜,但是单是所看到的小小一部分,已经让我难以忘记。

这部音乐剧一改以往的风格,甚至连故事也有了一些的改动。

首先是故事不是发生在豪华的舞会上,而是在海岸的港口。

舞台上的背景则都是一些较大的水管、瞭望塔等等。

相比于以往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部音乐剧淡化了家族之间的矛盾,却加入了现代的元素。

茱丽叶是豪门女儿,而罗密欧则是穷人一个,这就非常明显地凸显了贫富差距的问题,非常具有现代的意义。

在以前的音乐剧中,茱丽叶往往是根据书中的描述在最后用刀自杀而死,而在这部音乐剧中,茱丽叶是用一根红丝带自杀而死。

而这部1990悲剧动漫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在服装上也有相当大的亮点,那就是现代元素相当浓厚。

其中的穿着都是十分的现代,演员动作也都是大胆奔放。

当然,一部好的音乐剧一定是音乐、舞蹈吸引人,而这部音乐剧也恰好满足。

故事开始于一段比较低沉的音乐,港口边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在休息,却被茱丽叶的表哥带着一群人马冷酷地赶走。

在音乐中,两群人起了冲突,演员的动作随着音乐强弱而对应着变化,又比较强的节奏感。

而茱丽叶的出场则是一袭白衣,由两名穿着黑白衣服的女仆伴随,而在音乐和动作中,音乐感觉到茱丽叶事项拜托这两名女仆的监视,而两名女仆,则是纹丝不动地站在一边盯着茱丽叶的举动,可以从中看出茱丽叶有多么的不自由。

而后又是另外一幅场景。

罗密欧和他的伙伴与茱丽叶的表哥及其侍卫在路上相遇,两群人起冲突。

茱丽叶的表哥仗着自己人多,气焰嚣张地挑衅罗密欧,最后两方的人互殴起来。

音乐至此变得深沉、压抑。

眼看罗密欧及其伙伴被打得不能动了,茱丽叶冲破两个女仆的阻拦,救下罗密欧。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赏析学号:112405030* 班级:表演一班姓名:陈砚缘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看过的音乐剧里最吸引我的,我喜欢音乐剧不只是因为它有好看的情节或是好听的音乐,更是因为我喜欢舞台上每个演员那赋有戏剧性的夸张的表演,音乐剧把戏剧表演、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然后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让观众不管是在视觉还是听觉或是情感上都受到了很强的冲击,这也是音乐剧为什么如此受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

两个势力相当的敌对家族间的矛盾导致两人最终无法在一起,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

我喜欢他们的敢爱敢恨,敢爱敢恨是现代人值得歌颂和肯定的。

这也是罗密欧的性格,但处在家族,等级观念站统治地位的时代,他的性格又铸成了他悲剧的根源。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

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了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

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

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首演,立刻轰动了全法国,被许多专家和观众推举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音乐剧,不但风靡法国,许多不懂法语的人也纷纷爱上了这部音乐剧,事实上,由于这个故事内容早已家喻户晓,就算听不懂法语,欣赏起来也不会有多大的障碍。

以爱之名,为爱献祭——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艺术

以爱之名,为爱献祭——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艺术
除了这些耀眼醒目的色彩之外,音乐剧中也多
作者简介:庄文玲(1971—),女,山东济南人,济南职业学院高级实验师。 ·106·
次出现了素色服装的场景。代表权力的银色统治者、 无奈的灰色神父和冷酷的白色死神,两位主人公在 舞会上的相遇、在阳台上的约会以及罗密欧在被流 放前两人共度良宵之时,也都采用了白色服装,在 色彩众多的舞台上显得格外庄重、圣洁。在他们相 爱的整个过程中,他们是纯粹的、美好的、不掺杂 任何杂质的,在这一刻他们身上不带有任何有关于 家族的色彩,只是简简单单的相爱。爱情,在这一 刻干净美好而至高无上。而最后,两人以米色和棕 色的形象结束自己的生命,彻底摆脱来自家族的限 制,永远地相守在一起。
2019 年第 3 期(总第 134 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Jun.2019 No.3(Serial No.134)
以爱之名,为爱献祭
——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艺术
庄文玲 1 毕若凡 2
(1.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2.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舞台艺术
中图分类号:J652பைடு நூலகம்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9)03-0106-0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 比亚创作的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 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莎翁的原作基于一个意大利的 古老传说,讲述了两位相恋的青年男女,因两个家 族之间的仇恨而遭遇不幸,也因此导致两家和好的 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家喻户晓,自问世以来 转战于舞台剧、芭蕾舞剧、电影甚至百老汇音乐剧 《西区故事》等各个艺术表现领域,且版本不断翻 新,至今此题材仍然活跃在大荧幕和各种舞台上, 深受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根据此戏剧衍生出的各种 表演形式均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但都不乏对爱情 因家族仇恨而不得圆满、以及追求爱情至死方休这 一悲剧主题的诠释。本文将以被誉为“21 世纪最伟 大的流行音乐剧”的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范本,浅析其舞台艺术对戏剧内容表达的影响。 此音乐剧首创于 2001 年,由捷哈·皮斯葛维克集编 剧、作词、作曲于一身创作而成。当时该剧还有一 个标题叫“从仇恨到爱”。首演后,经过多年的排 演和更改,2007 年该剧改名为“维罗纳的孩子们”, 并更换了主要演员、做出较大调整。本文将以新版 音乐剧为主进行分析,其细节更好地诠释出戏剧的 内涵,在主题的传达上也更加深厚高远;也将通过 新旧两版的对比分析,在相同的内容上不同的处理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欣赏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欣赏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经典作品,被人们称誉为戏剧芭蕾的典范,主要讲述了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

该芭蕾舞剧在创作中,最大程度还原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生动饱满形象,尤其是在音乐艺术创作方面,给受众带来了极致的听觉体验享受。

本文将进一步对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欣赏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深入感受理解它的艺术文化魅力。

一、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艺术分析 生动饱满的音乐肖像描绘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实践中,剧中任何一个人物角色形象的塑造,都有独特鲜明的音乐肖像,能够让观众对其产生深刻的记忆印象。

比如,剧中女主角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在其性格刻画上,作者以“骑士舞”音乐化出来的“低音声部迈着沉重的步伐”“咄咄逼人”的高音区图1 古典式和声曲谱内容主导动机描绘具体角色的创作手法在传统芭蕾舞剧创作中,作者都是采用传统舞蹈体裁去描绘剧中主要人物角色,而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过程中,作者普罗科菲耶夫则是创新运用了主导动机描绘具体角色的创作手法。

比如,在该舞剧开头一幕中,女主角朱丽叶的形象特征描绘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例子。

作者选择利用小提琴演奏十六分音符的急进旋律, 能够赋予曲调更好的弹性和艺术美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青少年时期女主角朱丽叶那种无忧无虑、乐观开朗的鲜明个性。

接着,作者又采用了黑管吹奏出优美动听的抒情节奏,展现出天真少女时期对未来美好爱情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这两个主题之间插入运用了低沉情绪的单调、不协调的和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充满悲伤色调的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在这段音乐创作中,虽然仅仅只有八十多个小节,但是却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作者高超的音乐创作手法,作者极为擅长将剧中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在一起,共同融入到主题音乐创作中。

够表现出朱丽叶的单纯天真。

《罗密欧与朱丽叶》浅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浅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浅析一、戏剧文本赏析从戏剧文本上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乐观主义悲剧。

有人曾说:“威廉·莎士比亚全部的作品基本思想都是围绕着人文主义或是人道主义的节奏,用他的语言来说,这就是‘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从两个层面彰显了这种人道主义光辉。

作为一出悲剧,其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对立和两人的爱情,由此可以上升为封建势力与自由爱情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符合莎士比亚当时的年纪,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故事发生在维罗纳城,代表了16世纪末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世时的社会风貌。

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受到广大民众拥护的主权统一的力量;另一方面,两个家族世代的仇恨代表,从中世纪,也就是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而延续下来的互相争夺的封建思想集团,两股旧封建势力夹杂在一起,两大世仇仿佛永不可能改变。

时代在前进,新一代人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从此家族的仇怨与个人的爱情开始冲突,并越发尖锐。

在故事的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的势力和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而蒙太古和凯普莱特这两大势不两立的家族也因为这对情人重归于好,用金子在维罗纳城为两个年轻人铸像。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死亡,无疑是悲剧,但也代表了人文主义新价值观念的胜利,是鼓舞人心的,这是人道主义其一;这一对恋人的悲剧,使社会摆脱了更多无谓的纷争和别离的苦果,在悲剧的基调中又透露着乐观主义的意味,使读者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情而感到痛心惋惜的同时,生发出一种“他们这样是值得的”的信心与美好希望,这是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凸显的人道主义其二。

值得注意的是,剧本中有着不同的势力,不同的矛盾冲突,然而落脚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人道主义的大势所趋,最终获胜。

这表现了矛盾冲突的统一性和人物群像的性格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同样作为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化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却又不尽相同,多姿多彩,有着令人信服的多样性。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魅力探究(推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魅力探究(推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魅力探究(推荐)第一篇: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魅力探究(推荐)简介:剧本: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S-普罗科菲耶夫编导:L-拉普罗夫斯基首演:1940年1月11日于列宁格勒首演舞蹈演员: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剧情简介破旧的墙垣孤单单地矗立,瓦砾零乱的散落在各处,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意大利。

她,朱丽叶,象征着对挣脱世俗传统观念与规矩的强烈渴望。

面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她不顾一切地想要摆脱束缚,却最终无法逃脱。

而罗密欧是一个腼腆、内向、羞怯的青年;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和好奇,他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为这段传奇般的浓烈爱情献出生命。

作品对意大利舞蹈戏剧界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它摆脱了其它文献或作品的限制,而是对莎士比亚原作情节进行独立而充满激情的演绎,在情感发展和角色性格中深入挖掘“爆发点”。

故事大纲凯普莱特与蒙太古是维诺那城内两家世代为仇的名门旺族。

有一次,蒙家的儿子(罗密欧)与其朋友(班伏里奥),十分大胆的前往参加凯家所举办的化妆舞会,因此结认了凯家的女儿(朱丽叶)。

两人一见钟情,当夜即在凯家的阳台上秘密约会,并且海誓山盟相约终身。

三日后,当地的劳伦斯神父在教堂为他们私下主持婚礼,而就在新郎回家的路上,再度与新娘的堂兄(提伯尔特)发生严重的冲突,导致亲王的侄儿(茂丘西奥)被刺身亡,罗密欧为了替好友报仇,被迫举剑杀死提伯尔特,为此他遭到流放出境的惩罚。

与此同时,凯普莱特不顾朱丽叶的抵死抗拒,迳行接纳贵族少年(帕里斯)对其女儿的求婚,并且决定即日完婚。

朱丽叶乃转向神父求助,毅然接纳神父的建议,于结婚的前夕服下致人昏迷的药水,以假装死亡来逃避这场婚礼。

不料,通知罗密欧前来坟墓解救朱丽叶的约翰神父因故被延误,使得远在他乡的罗密欧误以为真,悲痛之余,乃携带剧毒潜返归来。

坟墓之前,巧逢前来祭奠的帕里斯,两人拔剑相向,帕里斯不敌被杀,罗密欧终于在爱人面前服毒自尽。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赏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根据意大利的一个民间故事改编的早期悲剧作品。

当时正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产生并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里,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中孕育。

社会制度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思想文化上的改革浪潮。

因此,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人’这个字眼首次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

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追求人性解放和自由意识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戏剧的结尾,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旧仇,言归于好,并且用纯金在维洛那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像。

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为之献身的理想胜利了,他们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典范。

<罗密欧与朱丽叶》即是戏剧,也是一篇长篇叙事诗。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的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中世纪衰朽的伦理观念和封建势力。

其次是赞美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挚的爱情。

剧中的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

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

在与罗密欧相爱之前是一个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贤淑少女。

月夜中,她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当心上人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果断了冲破了封建束缚,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大胆的表白了自己的爱情,是一个坚定果断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资产阶级新女性。

罗密欧也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经典的芭蕾舞剧作品,由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这个故事源于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展现了两位年轻恋人之间深沉的爱情以及他们身处敌对家族之间的无奈与困境。

这部芭蕾舞剧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喜爱,它不仅展现了浪漫的爱情故事,还通过独特的舞蹈和音乐,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部经典作品,探索它的魅力。

首先,这部芭蕾舞剧的舞蹈设计非常精彩。

舞者们通过华丽的舞蹈动作,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用轻盈的身姿和优雅的动作,表达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切的爱意。

此外,芭蕾舞剧还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舞蹈技巧,如转圈、跳跃、转身等,使得舞台上的画面更加生动、多样化。

其次,音乐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魂。

普罗科菲耶夫为这部舞剧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浪漫。

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悠扬的音乐节奏,他成功地将莎士比亚的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音乐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剧情的紧张感和戏剧性,也为观众创造了一种极具情感与感染力的艺术体验。

此外,《罗密欧与朱丽叶》还以其精美的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而闻名。

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以及演员们的服装都精心设计,营造出了一个富有浪漫、诗意和戏剧性的舞台世界。

布景通常会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如华丽的宫殿、宁静的花园和危险的墓地,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角色们所处的环境。

此外,这部芭蕾舞剧还通过舞剧剧情的安排来展示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爱情。

故事中,两位恋人来自敌对家族,面临着家族仇恨的阻碍。

然而,他们无法抗拒彼此的吸引力,最终选择了相爱。

这种冲突和矛盾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加充满激情和戏剧性。

观众在观看这部舞剧时,常常会被情节中的悲剧和无奈所触动,感受到爱情的强烈和脆弱。

总之,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它独特的舞蹈、音乐和剧情设计,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之一。

它不仅展现了浪漫的爱情故事,还通过舞者们的舞蹈和作曲家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激情的艺术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密欧与茱丽叶》1990悲剧动漫版本简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世界戏剧的一朵奇葩。

后人为其创作的音乐剧也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1990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也是一部比较优秀的音乐剧。

舞蹈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视频,由于时间匆忙,只能看到开头的一部分,深感可惜,但是单是所看到的小小一部分,已经让我难以忘记。

这部音乐剧一改以往的风格,甚至连故事也有了一些的改动。

首先是故事不是发生在豪华的舞会上,而是在海岸的港口。

舞台上的背景则都是一些较大的水管、瞭望塔等等。

相比于以往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部音乐剧淡化了家族之间的矛盾,却加入了现代的元素。

茱丽叶是豪门女儿,而罗密欧则是穷人一个,这就非常明显地凸显了贫富差距的问题,非常具有现代的意义。

在以前的音乐剧中,茱丽叶往往是根据书中的描述在最后用刀自杀而死,而在这部音乐剧中,茱丽叶是用一根红丝带自杀而死。

而这部1990悲剧动漫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在服装上也有相当大的亮点,那就是现代元素相当浓厚。

其中的穿着都是十分的现代,演员动作也都是大胆奔放。

当然,一部好的音乐剧一定是音乐、舞蹈吸引人,而这部音乐剧也恰好满足。

故事开始于一段比较低沉的音乐,港口边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在休息,却被茱丽叶的表哥带着一群人马冷酷地赶走。

在音乐中,两群人起了冲突,演员的动作随着音乐强弱而对应着变化,又比较强的节奏感。

而茱丽叶的出场则是一袭白衣,由两名穿着黑白衣服的女仆伴随,而在音乐和动作中,音乐感觉到茱丽叶事项拜托这两名女仆
的监视,而两名女仆,则是纹丝不动地站在一边盯着茱丽叶的举动,可以从中看出茱丽叶有多么的不自由。

而后又是另外一幅场景。

罗密欧和他的伙伴与茱丽叶的表哥及其侍卫在路上相遇,两群人起冲突。

茱丽叶的表哥仗着自己人多,气焰嚣张地挑衅罗密欧,最后两方的人互殴起来。

音乐至此变得深沉、压抑。

眼看罗密欧及其伙伴被打得不能动了,茱丽叶冲破两个女仆的阻拦,救下罗密欧。

第三幕便是茱丽叶与罗密欧在港口相会、缠绵的场景。

两人的动作都是大胆奔放,十分具有现代气息。

两人在一起难分难舍,但是却因为家境相差太大,终是不得在一起。

这部视频我只看到这里,因为不是内行,所以很难用我笨拙的语言描述其中的美。

而其中的演员的舞蹈多是以芭蕾为主,动作是相当优美抑或是潇洒。

而音乐也是配得相当的合适,使得舞蹈要表达的效果更为凸显。

不过这部音乐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或许就是它的现代气息了。

任何一部经典大作搬到舞台上,如果一成不变,会让人觉得倦,而适当地加入时代元素,会让人新鲜却不失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