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对话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对话式”教学
作者:温陆琼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年第07期
【摘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习惯相当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对话式”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角色;巧设对话的话题;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无疑是让我们语文教师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往往受旧观念和旧思维方式的支配,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许多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培养的学生是有创新意识、能主动学习、有合作精神的人。因此,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习惯就显得相当重要。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对话式”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角色
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控制着知识和信息的话语霸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目标。当然,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在转变角色。
笔者认为,在对话前,老师应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应做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什么是话题,设置怎样的话题,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话题,学生是否有话可说,设置这个话题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能收到怎样的效果等。只有教师能把这些问题了然于胸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倡导的“总设计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
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时,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喧闹的情景。教师要敏锐地弄清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在小组讨论时要格外留心,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情况。如在对话过程中生生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冷场等现象。教师要善于发挥主持人的机智,及时弄清讨论不下去的原因,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最后,教师还应是对话的参与者。教师作为对话参与者之一,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主要起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用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在这里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而是平等对话团体中的首席,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被确认,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二、巧设对话的话题
对话有三要素:说者、听者、话题。话题设置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到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设疑,使课堂时时激荡灵动之气。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我设置了师生情的话题,即:在你的读书生涯中,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学生都有切身感受。有了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双向的交流。这个话题的展开直接切入了文章中心,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投入,教师教得轻松。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因此,对话的话题除了由教师设置外,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设置。当然布置学生设置话题前,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提出一定的话题要求和必要的范围,注意与文本的联系,使话题既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又不脱离文本,让“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三、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相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所以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与平等就不可能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对话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对话中,由于对话双方在认识上多寡有别,在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上,双方的观点,会有偏差甚至会截
然相反,这时教师不应肆意批判或否定,因为学生对文本乃至对现实的理解是多元的,在它后面往往会展现精彩的风景。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设置了由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点评的话
题。这时就有一位平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高举着手。我示意让他回答后,他说:“这两个骗子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这一句回答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此时我环顾教室四周,微笑着示意让他接着回答:“为什么?”他冷静地说:“他们的骗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为自己编织的衣服定下了这样一个特性:任何不称职和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骗子这种敏捷的思维,善于洞察
人们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话音刚落,一片热烈的掌声震耳欲聋,这表示同学们对这一答案的认同。学生的这一回答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回想备课前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想通过
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揭示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倡导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高尚品质。学生这一富有创意的答案让
我对他刮目相看。此时,我便先肯定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
维和洞察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其行为不值得我们学习。这位同学欣然接受了建议。我觉得,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对话,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解放,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在
对话的过程中得到协调发展,他们不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学习的主人,是掌握自己学习进程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对话式”教学不仅打破了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独语”状态,它还实现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能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
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6)
(责编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