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实验的实验误差分析
全息照相及全息干涉法实验的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报告性实验报告
. /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全息照相与全息干预法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改良方法第一 **:第二 **:目录摘要2一、实验目的2二、实验原理21.全息照相:2〔1〕透射式全息照相3〔2〕反射式全息照相42.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5三、实验仪器6考前须知:7四、实验步骤71、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72、二次曝光法测定铝板的杨氏模量8五、数据记录与处理81、原始数据记录82、数据处理8六、结果分析101、误差分析102、改良建议133、感想体会14七、参考资料15摘要本报告对全息照相和全息干预法实验的原理、步骤、仪器进展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实验数据进展处理以及误差估算。
通过分析实验室条件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展准确计算,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本钱实验,使之呈现更加清晰的图像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实验,最后说明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息照相的根本原理,熟悉反射式全息照相与透射式全息照相的根本技术和方法;2、掌握在光学平台上进展光路调整的根本方法和技能;3、学习用二次曝光法进展全息干预测量,并以此测定铝板的弹性模量;4、通过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冲洗,了解有照顾相的一些根底知识。
二、实验原理1.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所记录和再现的是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和位相在内的全部信息。
但是,感光乳胶和一切光敏元件都只对光强敏感,不能直接记录相位,从而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预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然后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再现物光波前,这时人眼便能看到物体的立体像。
根据记录光路的不同,全息照相又分为透射式全息和反射式全息,假设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干板〕的同侧,则称为透射全息;假设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的异侧,则称为反射全息。
(1) 透射式全息照相1) 投射全息的记录◆ 两束平行光的干预将感光板垂直于纸面放置,两书相干平行光o 、r 按照图1所示方向入射到感光板上,他们与感光板法向夹角分别为o ϕ和r ϕ,并且o 光中的两条光线1、2与r 光中的两条光线'1和'2在A 、O 两点相遇并相干,于是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产生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预条纹,亦即在感光板上形成一个光栅。
中学物理教学中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的误差分析的文献综述
中学物理教学中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的误差分析的文献综述中学物理教学中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的误差分析的文献综述摘要:薄透镜测焦距的误差来源,主要是分析测量时引入的统计误差、光心引入的误差、清晰成像位置不确定引入的误差以及厚度引入的误差。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是几何光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但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准确判断理想成像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像的位置不确定引入的误差,大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物屏、像屏、使用分光计,分光计和读数显微镜结合关键词:凸透镜误差分析实验改进(一)引言1.把玻璃或塑料凳材料磨成薄片使其两表面都为球面或有一面为球面,即成为透镜。
凡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凡中间比边缘部分薄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连接透镜两球面曲率中心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包含主轴的任一平面,称为主平面,透镜都制成圆片形,并以主轴为对称轴。
圆片的直径称为透镜的孔径,物点在主轴上,由于对称性,任意主平面内的光线分布都相同,故通常只研究一个主平面内的情况。
透镜两表面在其主轴上的间隔称为透镜的厚度。
若透镜的厚度与球面的曲率半径相比不能忽略,则称为厚透镜;若可略去不计,则称为薄透镜。
2.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的原理:设薄透镜的像方焦距为f',物距为s,对应的相距为s'。
在近轴光线条件下,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f s '=-'11s 1(1),故'''s s ss f -=(2)。
薄透镜焦距测量的基本方法有:(凸透镜)物距像距法、二次成像法(贝塞尔公式法)、自准直法;(凹透镜)虚物成实像法、辅助透镜法。
3.测量凸透焦距的方法:(1)用实物成实像求焦距用实物作为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汇聚透镜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成实像,可用白屏接取实像加以观察,通过测量物距和像距,利用公式(2)即可计算出f ’。
(2)由透镜两次成像求焦距当物体与白屏的距离l 大于'4f 时,保持其相对位置不变,则会聚透镜置于物体和白屏之间,可以找到两个位置,在白屏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像,透镜两为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绝对值为d,运用物像的共轭对称性,容易证明l d l f 422'-=(3)。
光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
光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光学实验是研究光的性质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光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误差。
误差的存在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对光学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校正是非常重要的。
一、误差的来源光学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仪器误差:光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有其自身的误差。
例如,光谱仪的刻度可能存在误差,导致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
2. 环境误差: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光学实验通常需要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小环境误差的影响。
3. 操作误差:实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测量光强时,操作者的手颤抖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
二、误差的分析方法对于光学实验中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析。
1. 统计分析: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可以作为测量结果的近似值,标准差则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2. 误差传递:在光学实验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测量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误差传递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最终结果的误差。
例如,对于两个测量量A和B,它们的误差分别为ΔA和ΔB,它们的和或差的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A±B) =√(ΔA² + ΔB²)。
3. 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是指由于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固定的偏差。
通过对系统误差的分析,可以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例如,如果光谱仪的刻度存在偏差,可以通过对刻度进行校正来减小系统误差。
三、误差的校正方法在光学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校正方法。
1. 仪器校正:对于仪器的误差,可以通过仪器校正来减小。
例如,对于光谱仪的刻度误差,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波长的标准光源进行校正,使刻度与真实波长对应。
2. 环境控制:为了减小环境误差的影响,可以对实验环境进行控制。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及其误差分析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教学目的1、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成像规律及视差原理的实际应用;2、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技术,掌握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重难点重点:1)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2)透镜焦距的测量。
难点:1)光学系统共轴调节;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时3学时一、实验简介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兀件,是构成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基础。
焦距是表征透镜成像性质的重要参数。
测定焦距不单是一项产品检验工作,更重要的是为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学习透镜焦距的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对几何光学中透镜成像规律理解,而且有助于训练光路分析方法、掌握光学仪器调节技术。
最常用的测焦距方法大都是根据物像关系设计的,如:物像法、大小像法、辅助成像法等。
二、实验目的1、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及成像规律;2、学会光学系统共轴调节,了解视差原理的实际应用;3、掌握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会用左、右逼近法确定像最清晰的位置,测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处理,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薄透镜是透镜中最基本的一种,其厚度较自身两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及焦距要小得多,厚度可忽略不计,在近轴条件下,物距、像距、焦距满足高斯公式:符号规定:距离自参考点(薄透镜的光心)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一)凸透镜焦距的测定1、自准法自准法测焦距光路如上图所示,若物位于焦平面上,则由平面镜反射后成一与原物等大倒立的像于冋一焦平面上。
2、物像法(选做)物像法测焦距光路如上图所示,测出物距和像距后,代入透镜成像公式即可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3、共轭法(贝塞尔法、位移法)贝塞尔法测焦距物屏与像屏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且,当凸透镜在物屏与像屏之间移动时,可实现两次成像。
透镜在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镜在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理实验技术中光学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物理实验技术中光学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答物理实验技术中,光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光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研究光的性质和规律。
然而,光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问题1:在透镜实验中,为什么成像会模糊?解答:透镜实验中,成像模糊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可能是镜面上有灰尘或者指纹等污物,影响了透镜的透明度,导致光线不能明确地通过。
解决办法是用纯净的棉布轻轻擦拭透镜表面。
其次,有可能是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合适,导致成像模糊。
调整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其符合透镜成像的规律。
问题2:在干涉实验中,为什么干涉条纹是弯曲的?解答: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弯曲可能是由于光的波长不一致造成的。
光的波长不一致导致干涉条纹位置的偏移,形成弯曲的现象。
解决办法是在干涉实验中使用单色光源,确保光的波长一致。
另外,干涉条纹的弯曲也可能是光程差不均匀引起的,可以调整实验装置,使光程差保持均匀,避免干涉条纹的弯曲现象。
问题3:为什么在衍射实验中,光斑会变得模糊?解答:衍射实验中,光斑变得模糊可能是由于光源不够亮造成的。
光源不够亮会导致衍射现象不明显,光斑的边缘模糊。
解决办法是使用光强较强的光源进行衍射实验,增强光斑的亮度。
此外,还要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避免灰尘等杂质对光斑的干扰。
问题4:如何避免实验中的误差?解答:在光学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保持实验仪器的精确度。
使用高质量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例如,在实验中保持温度恒定、湿度恒定等,减小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多次实验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问题5: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学实验仪器?解答:选择合适的光学实验仪器可以提高实验效果。
在选择实验仪器时,要考虑实验的需求和目的。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定量分析及其他应用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
研究性物理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定量分析及其他应用院(系)名称专业名称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干涉仪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于1881年为研究光速问题而精心设计的精密光学仪器,它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光的波长为参照,首次把人类的测量精度精确到纳米级,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各种应用就更为广泛。
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
本文主要就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并简要表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其他应用。
关键字:干涉仪误差应用Abstract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optical interferometer, which is designed by American physicist Michelson (AAMichelson) in 1881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the speed of light . It determines the small length,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 transparent body with high accurac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laser wavelength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experiment discussed and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experimental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Keywords: quantitative ,inaccuracy ,applicatio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实验原理 (1)1.1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 (1)1.2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 (1)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3)3.2 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 (4)3.3 实验注意事项 (4)4 数据处理 (4)4.1原始数据表格 (4)4.2数据处理过程 (5)4.2.1用逐差法计算及 (5)4.2.2计算不确定度 (5)4.2.3得出最终并给出相对误差 (5)5 讨论 (6)5.1误差来源分析 (6)5.1.1 常见误差来源 (6)5.1.2 圆环吞吐计数误差 (6)5.1.3空气折射率的变化引起实验误差 (7)5.2对于实验仪器改进的建议 (7)5.3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 (8)5.4实验感想 (8)6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其他应用 (8)6.1 引力波探测器 (8)6.2 非线性迈克耳孙干涉仪 (9)7 参考文献 (9)1 实验原理1.1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光路入右图所示,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一对精密磨制抛光的平面反射镜,其中M1是固定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
光栅衍射实验报告误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栅衍射的基本原理;2. 掌握光栅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3. 分析光栅衍射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及影响;4. 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栅衍射是指当光波通过一个具有周期性结构的障碍物时,光波在障碍物后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栅衍射条纹的位置与光波的波长、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以及入射角有关。
光栅衍射的公式为:d sinθ = k λ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k为衍射级次,λ为光波的波长。
三、实验器材1. 光栅;2. 准直器;3. 分光计;4. 单色光源;5. 滤光片;6. 硬纸板(用于接收衍射条纹);7. 秒表;8. 记录本及笔。
四、实验步骤1. 将光栅放置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调整光栅与分光计的垂直方向;2. 调整准直器,使光束垂直射向光栅;3. 调整分光计,使光束垂直射向光栅;4. 通过分光计观察衍射条纹,并记录衍射条纹的位置;5. 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4,记录不同入射角下的衍射条纹位置;6.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光栅常数、波长等参数。
五、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1)光栅放置误差:光栅放置不垂直于入射光,导致衍射条纹位置偏移,影响测量结果。
(2)入射光束不垂直:入射光束与光栅不垂直,导致衍射角θ偏大或偏小,影响测量结果。
(3)光栅常数误差:光栅常数测量不准确,导致计算出的波长存在误差。
2. 偶然误差(1)读数误差:观察者读取衍射条纹位置时,因个人生理差异导致读数误差。
(2)测量误差:测量过程中,因仪器精度限制导致测量误差。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六、减小误差的方法1. 仔细调整光栅与分光计的垂直方向,确保光栅放置准确;2. 调整准直器,使光束垂直射向光栅;3. 选用高精度的光栅,提高光栅常数的测量精度;4.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5.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环境因素的稳定,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1.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光栅常数、波长等参数;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 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的实验中的误差以及减小方法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的实验中的误差以及减小方法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和光谱。
在进行分光计调整和使用的实验中,通常会存在一些误差,本篇文章将介绍这些误差及减小方法。
1. 入光口的垂直与水平调整误差在分光计调整中,如果入光口的垂直与水平方向不正确,会导致测量误差。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互反性平面镜角度,使入光光束垂直于光路。
2. 单色器光栅垂直调整误差单色器光栅的垂直调整不正确,也会导致测量误差。
应该保证单色器光栅的垂直方向与基准面平行。
单色器光栅角度的误差会导致光栅光谱线宽变窄,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此时需要仔细调整光栅相对于基准面的倾角。
4. 光电倍增管的定位误差光电倍增管的定位误差同样会影响测量结果。
此时需要注意在调整过程中,将光电倍增管与经过单色器光栅的光路正交。
1. 光路中的散射误差当光通过分光计中的光学元件时,会发生散射,从而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此时需要注意分光器中各光学元件的清洁,并且使用高品质的光学元件。
2. 光源的稳定度误差光源的稳定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可以使用较好的激光器或汞灯作为光源,并控制光源的电流或电压来保持稳定。
3. 样品池的透光性误差样品池的透光性不同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此时需要使用具有高透光性的样品池,并测定透光性的标准曲线进行校正。
4. 温度误差在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此时需要控制实验室温度稳定,并注意调整样品的温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在进行分光计调整和使用的实验中,存在各种误差。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我们需要注意上述误差,并采取相应的减小方法。
同时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履行实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中学物理教学中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中学物理教学中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摘要:在光学成像作图中透镜的焦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点,而焦距是计算成像位置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本文根据薄透镜焦距测量的原理,综合了常见的改进措施来进行实验,利用误差分析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中学实验中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准确性。
同时,进一步说明误差分析理论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薄透镜;焦距;误差分析;凸透镜成像1 引言薄透镜焦距测量是一个中学物理课程中必做的实验之一[1]。
为提高薄透镜焦距测量的准确性,在尽量减小其他因素引入的误差的情况下,分析实验的误差是很有必要的。
薄凸透镜焦距测量的基本方法有:物距像距法、二次成像法(贝塞尔公式法)、自准直法等。
由于薄透镜焦距测量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简单易做的一个实验,其实验结果直观、实验过程容易,因此实验教学中此实验占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薄凸透镜焦距测量几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在考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分析实验误差的大小,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教学难易程度,得出中学物理实验中相对较好的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方案。
2 薄透镜成像的实验原理把玻璃或透明塑料等光学材料磨成薄片使其两表面都为球面或有一面为球面,对平行光线具有汇聚或发散作用,即成为透镜。
凡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凡中间比边缘部分薄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连接透镜两球面曲率中心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包含主轴的任一平面,称为主平面,透镜都制成圆片形,并以主轴为对称轴。
圆片的直径称为透镜的孔径,物点在主轴上,由于对称性,任意主平面内的光线分布都相同,故通常只研究一个主平面内的情况[2]。
透镜两表面在其主轴上的间隔称为透镜的厚度。
若透镜的厚度与球面的曲率半径相比不能忽略,则称为厚透镜;若可略去不计,则称为薄透镜。
2.1薄透镜成像的公式如图1所示,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3]:f s s '=-'111 (1) 故 ss s s f '-'=' (2) 式中s '为像距,s 为物距,f '为像方焦距。
【精选】凸透镜标准不确定度的误差分析
凸透镜焦距的测定的误差分析林明菊摘要: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光学元件,而透镜焦距是透镜的重要参量之一,透镜的成像位置及性质(大小、虚实)均与其有关。
本文通过对凸透镜焦距测定的研究,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采用两次成像法取不同的d、D值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D值的选取对不确定度影响的规律,为焦距测量实验提供一些数据参考。
关键词:薄透镜;凸透镜;焦距;测量方法;实验误差不同透镜有不同的焦距,而同一透镜的焦距有多种测量方法,对于测量方法的选取应根据不同的透镜、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具体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辅助透镜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两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又称共轭法、贝塞尔法或位移法)、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等。
笔者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及实验条件,对大学物理中常用的两次成像法,选取在各种物屏像屏距离D值(D>4f)的情况下测量凸透镜焦距,并通过不确定度分析总结出在相同条件下,如何选取合适的物屏像屏距离才能测得较精确结果的结论。
1.透镜基本知识透镜是由两个折射面所限定的透明体组成称为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光学元件。
薄透镜是透镜中最基本的一种,其厚度较自身球面的曲率半径及焦距要小得多,厚度可忽略不计。
薄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其中心厚度大于边缘厚度的称为凸透镜,中心厚度小于边缘厚度的称为凹透镜[1]。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参数,指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它是表征透镜成像性质的重要参数。
2. 测量值不确定度的意义在物理测量中,测量的理想值是获得被测量在测量条件下的真值,但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实验者操作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只能是被测量的一个近似值,但它是在真实值附近的一个测量值范围内,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评定此测量值范围的一个测量质量指标。
若此量值范围越窄,即测量不确定度越小,则测量值表示真实值的可能性就越高[2]。
光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
光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光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然而,在进行光学实验时,误差的存在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对误差进行分析和校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误差的来源1、仪器误差光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本身可能存在误差。
例如,测量长度的尺子刻度不准确,测量角度的仪器精度有限等。
2、环境误差实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误差。
温度、湿度、气压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光学元件的性能和光线的传播,从而产生误差。
3、人为误差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读数不准确、观察判断失误等都可能引入人为误差。
4、理论误差实验所基于的理论模型可能存在局限性,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误差。
二、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例如,仪器的零点漂移、刻度不均匀等引起的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误差。
它是由不可预测的因素引起的,例如测量时的环境微小变化、人员操作的细微差异等。
三、误差分析方法1、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统计,可以发现数据的分布规律,从而判断误差的类型和大小。
例如,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来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
2、对比分析法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值或其他可靠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找出可能存在的误差。
3、误差传递分析法对于复杂的实验,需要分析各个测量量的误差如何传递到最终结果中,从而找出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
四、误差校正方法1、仪器校准对于存在系统误差的仪器,进行定期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与标准仪器对比,调整仪器的参数,减小仪器误差。
2、环境控制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例如控制温度、湿度和气压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于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定量分析及其他应用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
研究性物理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定量分析及其他应用院(系)名称专业名称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干涉仪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于1881年为研究光速问题而精心设计的精密光学仪器,它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光的波长为参照,首次把人类的测量精度精确到纳米级,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各种应用就更为广泛。
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
本文主要就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并简要表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其他应用。
关键字:干涉仪误差应用Abstract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optical interferometer, which is designed by American physicist Michelson (AAMichelson) in 1881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the speed of light . It determines the small length,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 transparent body with high accurac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laser wavelength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experiment discussed and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experimental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Keywords: quantitative ,inaccuracy ,applicatio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实验原理 (1)1.1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 (1)1.2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 (1)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3)3.2 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 (4)3.3 实验注意事项 (4)4 数据处理 (4)4.1原始数据表格 (4)4.2数据处理过程 (5)4.2.1用逐差法计算及 (5)4.2.2计算不确定度 (5)4.2.3得出最终并给出相对误差 (5)5 讨论 (6)5.1误差来源分析 (6)5.1.1 常见误差来源 (6)5.1.2 圆环吞吐计数误差 (6)5.1.3空气折射率的变化引起实验误差 (7)5.2对于实验仪器改进的建议 (7)5.3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 (8)5.4实验感想 (8)6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其他应用 (8)6.1 引力波探测器 (8)6.2 非线性迈克耳孙干涉仪 (9)7 参考文献 (9)1 实验原理1.1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光路入右图所示,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一对精密磨制抛光的平面反射镜,其中M1是固定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
“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误差及改进
“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误差及改进作者:欧国荣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4年第02期【摘要】针对“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提出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菲涅耳双棱镜光波波长实验误差改进【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91-02菲涅耳双棱镜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实验,它同杨氏双缝实验一样,都是古老的物理实验,这两个实验共同奠定了光的波动学的实验基础。
菲涅耳双棱镜的实验原理是在杨氏双缝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的,本质上都是分波面干涉。
虽然菲涅耳双棱镜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实验方法,但是多年来,学生用菲涅耳双棱镜所测的光波波长实验误差相对较大,所测得的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大概在5%左右,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实验误差的来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实验装置的共轴性问题(本实验对各个实验装置的共轴性要求相对较高);条纹间距Δχ的测量问题以及两虚光源的间距d 测量问题等。
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能凭借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经验去判断透镜所成的像的清晰度,这样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各光学元件的共轴性的一致性不是很好,实验所产生的误差就更大。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做了一些实验上的补充和改进,以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效果。
一、“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的实验(一)获得相干光。
基本原理:把一个光源的一点发出的光束设法分为两束,然后再使它们相遇。
两种基本方法:分波阵面法(如杨氏双缝干涉、洛埃镜、菲涅尔双面镜以及菲涅尔双棱镜)和分振幅法(如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二)仪器介绍。
如图1 所示,W是光源(本实验用钠光灯),F 是滤光片(适用于多色光),S 是宽度可调的狭缝,B 是双棱镜,L 是凸透镜,M是测微目镜,所有仪器都安装在有刻度的光具座上。
莫尔效应实验误差分析
莫尔效应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1.莫尔效应简介
莫尔效应(moiré effect)是当注视一组线或点与另一组线或点的叠层时的一种视觉效果,这两组点或线在相对大小,角落或间距上不同。
莫尔效应是几个世纪以前法国丝绸工人发现给的奇怪的现象—两块叠合在一起的薄绸子在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绚丽的花纹。
在日常生活中,莫尔效应可以在通过平常的纱窗看另一个纱窗或背景时被观察到。
莫尔条纹的产生实际是是光的衍射和干涉的总效果。
2.莫尔条纹产生的前提
光栅是在一块长条型(圆形)光学玻璃(或金属)上均匀刻上许多宽度相等、间隔相同的高精度线纹,仅在1 mm的间隔内刻出50~200条线纹,而刻线精度可以达到在一米长度上仅有±3~5 um的刻线误差,这种具有精密刻线的尺叫做光栅。
光栅是可以形成透光与不透光相间排列的光电器件。
光栅分为长光栅和圆光栅两种。
单缝衍射产生误差的原因
单缝衍射产生误差的原因单缝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亮暗条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发现单缝衍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文将探讨导致单缝衍射误差的原因。
单缝衍射产生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光的波动性。
光具有波动性,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现象。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会弯曲并朝多个方向传播,形成一系列亮暗条纹。
然而,由于光的波动性,光波在狭缝边缘处会发生折射和干涉,导致实际观察到的衍射条纹与理论预期存在差异。
单缝衍射误差的另一个原因是狭缝的尺寸和形状。
实际狭缝往往无法做到完全理想的尺寸和形状,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种偏差会导致光通过狭缝时发生不完全衍射,从而使实际观察到的衍射条纹与理论预期产生差异。
此外,狭缝的边缘也可能存在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加了误差。
光的偏振性也会影响单缝衍射的结果。
光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偏振光。
当偏振光通过一个狭缝时,光的偏振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实际观察到的衍射条纹与理论预期产生差异。
这一误差可以通过使用偏振片来进行校正,使光的偏振方向保持一致。
实际观察到的单缝衍射结果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光的传播和衍射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误差。
为了减小这些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在实验进行时控制环境条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光的波长也是导致单缝衍射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衍射理论,衍射角度与波长成反比。
因此,波长越大,衍射角度越小,衍射条纹越接近理论预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源的特性和光的传播介质等因素,光的波长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实际观察到的衍射条纹与理论预期产生偏差。
单缝衍射产生误差的原因包括光的波动性、狭缝的尺寸和形状、光的偏振性、环境条件以及光的波长等因素。
在进行单缝衍射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些误差的影响,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单缝衍射现象,推动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实验所涉及计算表达与误差传递公式
1 薄透镜焦距测定
对于同一透镜,焦距为一定值,取大些,也随之增大,因此这一比值如何变化不好判断,但容易由焦距表达式来求得:
因此误差传递公式可以写成:
这样就容易瞧出:实验测量时1字屏到像屏之间得距离取得越大,同样与得前提下,误差越大,因此只要稍大于即可,这样有利于减小焦距测量不确定度。
2 分光计得调节与使用
其中、分别代表与得综合不确定度
3 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钠灯波长
对于同一光源而言,波长为一定值,由上式容易分析得出:实验测量过程转动微动手轮使得从环心处涌现得条纹数目尽可能多,这样有利提高波长得测量精度.
4 光栅衍射测汞灯光谱
(实验时测量1级谱线得衍射,因此取1)
由此可知:测量光栅常数宜选择衍射角较大得谱线,这有利于提高光栅常数得测量精确度,因此实验过程我们选择546、07n m绿色谱线.
综合可知,提高波长测量精确度得措施有:(1)汞灯谱线中选择波长较大且衍射级次大得谱线来测量光栅常数;(2)测量级次高得衍射谱线来测相应谱线波长。
5 最小偏向角测棱镜折射率
⎪⎭
⎫ ⎝⎛⎪⎭⎫ ⎝⎛-=⎪⎭⎫ ⎝⎛⎪⎭⎫ ⎝⎛+⎪⎭⎫ ⎝⎛-⎪⎭⎫ ⎝⎛+⎪⎭⎫ ⎝⎛=∂∂2sin 22sin 2sin 2sin 2cos 212cos 2sin 212min 2min min A A A A A A A n δδδ
()()()()()()()22min min 2222
2min min 22min 22
2min 2min min 2sin 22sin 42sin 412sin 22sin 2sin 42sin 12sin 22sin 2sin 22cos ⎥⎥⎥⎥⎦
⎤⎢⎢⎢⎢⎣⎡⎪⎭⎫ ⎝⎛⎪⎭⎫ ⎝⎛-+⎥⎥⎥⎥⎦⎤⎢⎢⎢⎢⎣⎡-⎪⎭⎫ ⎝⎛=⎥⎥⎥⎥⎦
⎤⎢⎢⎢⎢⎣⎡⎪⎭⎫ ⎝⎛⎪⎭⎫ ⎝⎛-+⎪⎭⎫ ⎝⎛⎪⎭⎫ ⎝⎛+-=⎥⎥⎥⎥⎦⎤⎢⎢⎢⎢⎣⎡⎪⎭⎫ ⎝⎛⎪⎭⎫ ⎝⎛-+⎥⎥⎥⎥⎦⎤⎢⎢⎢⎢⎣⎡⎪⎭⎫ ⎝⎛⎪⎭⎫ ⎝⎛+=A u A u n A A u A u A A A u A u A A n u δδδδδδδδ 6 掠入射法测棱镜折射率
根据误差传递规律自己求出上面这个表达式得误差传递公式
7 牛顿环测平凸透镜得曲率半径
8 读数显微镜放大本领测量
因此物体上选取长度应尽可能长一些,这有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
9 光得偏振特性研究
验证马吕斯定律时误差来源:
(1)硅光电池检测光强时,电路中所产生得电流大小与入射到硅光电池上得光强不就是严格线性正比关系,这导致大小无法准确反映得大小。
(2)测量角度元件上刻度盘上一小格就就是1度,没有像分光计上设置两个角游标用以消除偏心所带来得误差
(3)激光器输出激光得功率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精确度提高
10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测钠灯波长
从上式容易分析提高波长测量精确度得措施:
(1) 尽量增大狭缝到观察屏之间得距离,可减小开根号里头第三项得数值
(2) 适当增大狭缝到双棱镜之间得距离,两虚光源之间得距离越大,有利于减小误差传递
公式中第一项数值。
(3) 当与一定,考虑到近轴区域得相邻条纹间隔为一常数,可采用连续测多个条纹间隔,这
样有助于减小开根号里头第二项数值。
《光学实验》复习纲要
1熟练掌握有效数字得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对数、复杂函数有效数字得位数如何确定等),具体参瞧杨述武主编《普通物理实验一:力热部分》得绪论中得有关内容
2主要测量仪器得结构(如主要得部件、刻度盘得特征与规律)、读数原理:如JJ Y型系列得分光计、读数显微镜、迈克尔孙干涉仪
3 牛顿环实验、迈克尔孙干涉仪、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中用什么方法获取两束相干光束得,其干涉条纹分布特征有哪些?
4熟悉各实验调节步骤并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调节;判断得标准就是什么(如光路系统得等高共轴调节、分光计光路系统调节
5、熟练掌握各个实验得数据处理方法并准确求出相应测量量得不确定度,并弄清楚测量结果标准表示方法(如逐差法、作图法)
6、熟练掌握应用误差传递公式来分析误差来源与提高测量精确度得方法(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