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笔记

一、犯罪的时间特征

(一)抢劫、盗窃一般在18-24点较多,尤以20-24点最多

谋杀、受害一般在10-24点最多,占16%,晚8点-2点占45%

原因:(夜间犯罪)

1、夜间人们身心疲倦,自制力减退,容易受刺激而犯罪

2、短时间假睡,情绪容易兴奋而滋事

3、夜晚天黑人稀,犯罪不容易发觉,人们疏于防备,研究发现扒窃和过失致死等在白天发生的较多,

扒窃在上午9点到下午6点较高。

(二)犯罪的日期特征

1、交通肇事和酗酒在周末(周六、日、一)

外出度假的多为欧美、日本(周末发工资。盗窃案多)

在月初、月中增多(工资制造成)

(三)犯罪的季节特征

1、秋冬:财产性犯罪较多(1)冬季冷(2)大部分节日在冬季(3)冬季夜间长(4)收获的季节

2、春夏:性犯罪较多和人身犯罪

夏季暴力多(1)气温高容易暴躁(2)人们户外活动多,纠纷多(3)工作机会和收入多,容易酗酒滋事。春季和夏季人的性欲容易冲动。

我国刑事立案的特征

1月最高,2月下降。3、4、5月回升(钱花光),6月下降(农忙),7、8月上升。10月下降,11、12月又呈上升趋势。

二、犯罪的地域特征

(一)不同地区犯罪现象的特点

气温高暴力性犯罪多,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财产犯罪比暴力犯罪多,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如车站、码头,侵犯人身的犯罪较多。

(二)犯罪的城乡差距

城市比农村多:

主要表现:1、城市比农村犯罪率高。2、城市财产犯罪多,农村暴力犯罪多,城市的青少年犯罪、职业犯罪和性犯罪多。3、农村初犯多而再犯少,城市再犯比农村多。

城市犯罪率高的原因:

1、城市人口多,生存竞争大,人与人易发生利害冲突和矛盾。

2、城市经济比农村发达,商品流通量大,交易频繁增加经济犯罪的机会。

3、城市李东人口多,休闲娱乐场所多,不良人员容易混迹其中。

4、城市交通方便,为流窜作案提供机会

5、城市中传统控制力量较弱,群体凝聚力较差,而农村生活相对单纯,人员固定,社会生活范围狭小,固定的人际关系格局使社会关系有强大的制约力。

第二节家庭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的缺陷

(一)缺损家庭:由于离异、伤亡使孩子无父无母或者没有的家庭

(二)贫困家庭:在生活条件差又缺少教育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受别人引诱。

(三)不道德违法或有犯罪成员的家庭:父母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引起孩子模仿,未成年好奇心强,易受

暗示,善于模仿。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父母的影响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行为。(四)不和睦家庭

家庭气氛冷漠。紧张,家庭成员不喜欢这个家庭,甚至矛盾激化,造成人身伤害,咋这样的家庭时,子女失去温暖,有人格缺陷,空虚,烦躁不安和失望情绪,容易滑入犯罪人群。

二、家庭教育缺陷

主要表现为:过于严厉:拒绝、敌对、过分干涉、支配、期望过高等

过于放纵:溺爱、过分保护、放任、不关心

差别对待:偏爱

方法缺乏一贯性:矛盾、不一致、反复无常

第三节犯罪的学校教育诱因

一、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

教育结构单一的体制,使考不上的学生只好在家待业,并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少数学生无所事事,结帮成伙养成不良习惯,走上犯罪道路。

二、教育监督管理简单化

不当的教育方法和惩罚方式:停课、停学、开出、净化了学校,但使未成年人流入社会,使犯罪分子低龄化倾向。

第四节犯罪的不良文化特征

文化因素作为犯罪的宏观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价值取向、大众传媒等方面。

一、由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的不良文化

二、大众传媒中不良影响

三、犯罪亚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动因

第一节犯罪需要论

一、需要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有所欠缺,又力求获得满足的一个内心状态,是肌体自身的需求与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需要的类型

1、从对象上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从产生上分: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3、从登记上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相属关系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犯罪人需要的特征

(一)需要的不良性和不正当性。如吸毒、剥夺他人生命的

(二)需要的不现实性。如没到法定年龄结婚的需要

(三)满足需要方式的不合理性。如想过好日子,偷窃的方式,求爱不成,伤害对方。

第二节犯罪动机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需要和胡噢噢的那个之间是间接原因,动机和活动之间是直接原因。

二、犯罪动机及其作用

犯罪动机是推动个人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犯罪动因的作用:

(一)激发:激起和引发个体进行犯罪行为

(二)指向:引导犯罪行为向某种目标或对象进行。

(三)维持和调节:有将犯罪活动进下去的维持作用和在犯罪中调节犯罪行为的时间和强弱的作用。四、犯罪动机的形成

需要两个条件:1、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程度2、必须存在外部条件

犯罪动机的形成经历了从犯罪需要—犯罪意向—犯罪愿望—犯罪诱因—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的过程。

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双避冲突:例如路遇劫匪既不想交钱也不想丢命

3、趋避冲突:例如面对一件事有好工作,但很累,很远

五、犯罪心理学的转化

犯罪动机的转化是指在准备实施犯罪行为及犯罪后,犯罪动机发生的变化。

(一)不同时间的动机转化

犯罪动机形成时,犯罪实施中,犯罪实施后,发生的心里冲突,引发动机转化

(二)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

良性转化和恶性转化

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

主观因素:1、生理状况的变化2、个性的影响3、犯罪经验的影响4、犯罪工具和手段5、共同犯罪人的变化

客观因素:1、环境的变化2、目标的变化3、被害人态度的变化4、突发的障碍因素,警察的出现等六、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复杂的,有时存在着犯罪行为与动机不符合状况,这是因为有隐性犯罪动机的存在。

(一)少年犯的隐性犯罪动机

1、好奇动机

2、娱乐动机

3、自我显示动机

4、寻找刺激动机

5、要求独立动机

(二)精神病和心理变态犯

在他们发作的时候,无犯罪动机可言,精神病人在心里正常下的犯罪,其犯罪动机与正常人也有区别。

第三节犯罪智能论

一、智力概述

智力是指人在认知方面的特性,他是个体有目的的活动,合力的思维有效地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

一个人的智力与其先天素质,教育、环境、个体努力和时间有关。

智力可以用智力测查的方法加以评价。

二、智力与犯罪

早期研究表明,犯罪人的智力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形式的变化,犯罪人的智力状况普遍提高,基本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但在一些犯罪类型中,犯罪人的智力不同。

在我国的研究中得出一下结果:

1、少年犯的智力偏低,有1/4的人是低能边缘或智力缺陷,工读生的智力与正常学生相同。

2、不同犯罪的智力不同,流氓罪的智力较低,强奸的犯罪最低

3、但对于绝大多数犯罪类型来说,犯罪与智力无明显联系,随着社会的关系,高智商犯罪在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