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与新高考

合集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调查

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调查

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调查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打造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为根本任务。

为了适应新高考,为了探索更好的适应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清楚的了解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梳理,从而提出改进的相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仍然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农村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陈旧,课堂教学仍旧是词汇语法讲解为主,形式训练仍旧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课堂活动的设计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新课标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要不断提高。

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标教学只适用于条件好的学校,我们这条街落后的农村学校无法实施新的教学模式。

2教学中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唤醒不足调查显示英语并非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而其学习的主要动机是“高考要考”。

这反映学生普遍对这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学习动机明显具有功利性色彩。

而内在动机来自于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浓厚兴趣。

内在动机持续的时间较长,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与发展学生的内在动机,否则将会从根本上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缺乏兴趣,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3英语交际化功能未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较差,没有语音室,教室没有网络。

教师课堂采取翻译法、听说法训练较多,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阅读能力。

没有从英语口语交际的角度让学生有效的对话训练,创造语言情境。

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但在具体语境中却难以表达自己和与别人沟通,教师未能创造足够的教学情景,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

面对新课程下的新高考的困惑和思考

面对新课程下的新高考的困惑和思考

面对新课程下的新高考的困惑和思考面对新课程下的新高考的困惑和思考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推行已经两年了,明年将面临新的高考,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说它是机遇,是因为通过高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否到位;说是挑战,是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谁都没有经历过,我们能否适应它?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虽有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

一、存在的困惑1.学生的学习心态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几乎没学习过历史,上了高中后,为了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急于求成,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基础过弱,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历史课失去信心;一些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只是上课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课后从不预习和复习,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甚至还有些学生对历史课持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业应付了事。

对于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越是临近高三,问题越是突出。

2.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测试新课标实行学分制,本来是很好的事情,有助于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完成学习科目。

但在实际操作中,过程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自己评定,即便是小组互评,也只是形式而已。

这样,即便考试成绩很差,也可以拿到学分,反而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惰性。

新课程主张实行学分制,但高考却以分数论英雄,过程评价的作用、自主创新的精神难以体现。

更让人无奈和尴尬的是,学业水平测试采用开卷考试,许多理科班的学生对历史课完全放弃,这给老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开卷考试,历史课到底该怎么上?3.高考新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按类别进行整合,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复,同时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拓宽了学习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更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这种体例还是不太习惯,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将同时期密切关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人为割裂,破坏了历史事物的整体性。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一、挑战一:英语课程内容需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新高考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英语课程内容需要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并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难以满足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对策:英语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学科知识、现实社会和国际问题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创新性实践活动。

二、挑战二:英语教学需要更多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试卷的改革中,英语科不再设置翻译和填词语填句子的题型。

这就意味着学生更需要注重英语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语法知识和词汇。

对策: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际情景的语言训练、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真正的运用技能。

三、挑战三:英语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具备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传统英语教学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对策:英语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课题研究、作品设计等)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挑战四: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联动新高考改革强调了跨学科的融合,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英语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忽略了与其他学科的联动。

对策:英语教学应当跨学科联动,与其他学科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集成各学科的资源,使英语教学具有更广阔更丰富的内涵。

五、挑战五:英语教学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教学不同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策:英语教学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山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残疾学生、贫困生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影响其参与高考的机 会。
考生志愿填报方面的问题
填报指导不足
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填报失误或不合理。
信息不对称
考生获取高校招生信息渠道有限,影响其志愿填报的准确性。
04
高校招生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采 取的对策
完善招生政策
确保公平公正
01
政策解读不到位
新高考改革政策涉及多方利益, 政策解读不准确,导致高校在执 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学科选择不平衡
新高考改革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科 目,容易导致学科选择不平衡, 影响高校学科体系建设。
招生录取方面的问题
录取标准不统一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同省份的录取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招生录取不公平。
特殊群体保障不足
0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主选择考试科目,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综合素质评价有待完善
02 虽然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引入高考,但是评价标准和流
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校招生透明度有所提高
03
通过公开招生信息和加强监管,高校招生透明度得到
提高。
03
高校招生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面 临的问题
招生政策方面的问题
制定明确的招生政策和程序,确保招生过程中公平、公正、透
明,避免出现不公现象。
强化监管
02
建立健全的招生监管机制,防止不正当手段和行为,确保招生
的质量和信誉。
优化录取标准
03
根据新高考改革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录取标准和方式,以
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元能力。
加强招生管理
规范招生行为
加强对高校招生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规范招生行为 ,提高招生工作的专业化 水平。

新高考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新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然而,在新高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新高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挑战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需要在众多的学科组合中进行选择,这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合理安排师资、教室和课程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选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学校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学生的选课需求,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出现师资短缺、教室紧张、课程冲突等问题。

2、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新高考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课自主权,但由于学生对自身兴趣、特长和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不够清晰,在选课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

一些学生只是跟风选择热门学科组合,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些学生则是根据家长或老师的建议进行选课,缺乏自主思考和判断。

这种盲目选课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在未来的高考中处于不利地位。

3、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新高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如分层教学、走班教学、个性化教学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高考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

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但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此外,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难以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新高考改革遭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新高考改革遭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新高考改革遭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1.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而新高考改革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打破传统的升学制度,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新高考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对新高考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问题分析2.1. 考试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然而,目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书本知识的评价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导致了高校招生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

2.2. 考试评价方式的单一当前的新高考改革在考试评价上过于单一,主要以笔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技能能力。

这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多地追求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培养。

2.3.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新高考改革在理论上提倡公平,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有些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高考成绩的差距。

这一不公平现象加剧了社会阶层差距的存在。

3.对策研究3.1.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提高高考考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

可以引入面试、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评价方式,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3.2. 推行多元化评价模式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应该鼓励学校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论文、作品展示、实际操作等形式,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应试学习的过度依赖,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

3.3.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不仅要加大对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支持。

增加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公正。

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对于千千万万的学生来说,它是人生的分水岭。

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政策层面不断出台相应的调整措施,旨在适应时代变革和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以期提供参考和思路。

目标一:培养独立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单一的知识学科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综合素质。

这意味着高考分数不再是唯一评判学生成败的标准,更多的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这样的改革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问题一:评价体系的转变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传统的高考制度强调记忆能力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如何建立起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

评价体系的转变需要从教育教学模式到考试内容与方式、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这样的改革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从业者来说,需要制定更加细致的政策和方针,确保高考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对策一:综合能力评估的引入为了推动考试评价体系的转变,可以引入综合能力评估。

这种评估应该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个维度。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场考试的分数。

同时,评价体系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论文、实践成果等相结合,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学生。

目标二:减轻考试压力传统的高考制度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家长和学生过度关注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的培养。

因此,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减轻考试压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问题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减轻考试压力的同时,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老高考过度面临的困难问题与建议

新老高考过度面临的困难问题与建议

新老高考过渡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
1. 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老高考制度对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可能产生变化,学校和老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建议学校和老师提前了解新的教学要求,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学习,确保能够有效地实施新的教学内容。

2. 学生心理压力:学生在过渡期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因为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考试形式。

建议学校和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关怀,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3. 资源准备不足:学校和老师可能需要调整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规划和投入,确保能够满足新的教学需求。

4.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转变:新老高考制度可能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老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建议老师进行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5. 知识体系的重构:新老高考制度可能对知识体系有所调整,学校和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

建议学校制定详细的教
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新的知识体系。

总之,新老高考制度的过渡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充分的准备和配合,可以有效地应对过渡期面临的困难,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已经提上了教育改革的议程。

新高考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评价相结合,这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本文将从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入手,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只注重分数的取得。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对策:1.更注重课程灵活性:将课程设置为一种灵活的结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

2.开设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问题:1.课程内容过于繁杂:过多的课程内容会导致课程负担过重,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掌握。

2.课程缺乏跨学科性: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缺乏跨学科的结合,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策:1.减少课程负担:对于过于繁杂的课程内容,应适当减少或调整,突出重点,精确把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加强跨学科合作:鼓励学科之间的合作,开设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之间进行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师教育的完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因此,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问题:1.教师缺乏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经验: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教学。

对策:1.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教学水平,使之能够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2.鼓励教师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新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新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新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建议以下至建议部分均为引用,可以不看跳至建议部分本文主要对当前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如有偏颇,敬请谅解。

高考只是人生极短的一个片段,但它是一个重要片段。

不可否认,对于一些社会底层而言,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虽然高考不可能决定人的一辈子,日后的人生还要面对无穷无尽的考验,但在这样一个公平竞技的起点,未来人生能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是绝对平等的机会,对每一个人都不存在差别。

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也为人才晋升、社会选拔建立了直达通道。

教育选拔,本质上是对人的发现,没有高考这样的选拔机制,各种因素都可能掺杂进来,影响着一个人的教育前途,而高考提供了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身份、地位、财富的作用统统屏蔽,知识学习成果得到直接反映,也使得万千学子的教育晋升通道变得透明,社会晋升的机会也是人人平等。

作为一种公平选拔机制,高考是一个标杆。

以公平公正为保证,公开化、标准化操作,这样的选拔机制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企业招聘,以及许许多多的人才选拔中。

考试之外,诸如政务考评、绩效考核等等,往往体现了与之相通的思维。

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成为了一种社会规范的示范,一个处处讲规范的社会,才会为真才实干大开方便之门,而不是讲人情、讲关系,以及种种靠努力奋斗无法获取的力量。

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原由新高考政策的产生有三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即2010年,国家颁布了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分省命题方兴未艾,自主招生大战如火如荼。

而围绕分省招生指标,各种意见尖锐对立,山东省三个考生状告教育部,说为什么山东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什么上大学就那么容易?同时,高考加分也引起激烈争论,原本是为了弥补高考唯分数论的缺陷,但特长加分引起一些学校的质疑,被认为含金量不高。

此外,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缠斗不休,“这些问题推动了当时新一轮的高考改革”。

韩宁说。

新高考实施中的困惑与探索

新高考实施中的困惑与探索

新高考实施中的困惑与探索近年来,新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这一改革旨在打破传统高考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然而,在新高考的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解决。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选科制度的推行。

学生不再被固定在文科或理科的框架内,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自主选择科目组合。

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首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就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方向并非易事。

他们可能对各个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估,导致在选科时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其次,选科的组合众多,不同组合在高考志愿填报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限制也各不相同,学生和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比较,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新高考模式下,课程安排和教学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学生的选科组合各不相同,学校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班级模式,实行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

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所选课程的学习;如何保障教学质量,避免因走班导致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降低等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这些都是学校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新高考的评价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困惑。

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

这一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是一个难题。

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难以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1. 教学内容的改变:新高考改革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高考的要求。

新高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评价标准的变化:新高考改革强调考试功能向评价功能转变。

传统的基于知识记忆的单一考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新高考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需要突破以往的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将学生培养成了对考试成绩的追求者,而忽略了英语学习自身的乐趣。

2. 教学资源的不足:新高考改革中,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

然而,目前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尚不完善,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 教师教学方法的束缚: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关注,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三、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 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应积极寻找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首先,分析了新高考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包括知识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变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包括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等。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地理教育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解决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高考模式的实施给传统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高考对地理教学的影响1. 知识结构的调整新高考模式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地理教学需要调整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基础知识,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

同时,对一些传统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精简和优化,增加了与时代发展相关的内容,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等。

新高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改变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地理教学内容也需要相应调整。

传统地理教学注重地理事实和地理概念的传授,而新高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外,还需要融入相关的经济、政治、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高考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高考改革的问题与思考自2014年开始实施高考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总的来说,高考改革是朝着多元化、公平化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迈进,但高考改革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考改革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目前的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1. 学科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考考试学科设置不合理,部分省市的学科设置过多,造成了考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考试的难度也变得异常。

2. 综合素质评价缺乏科学性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难免产生矛盾和争议。

3.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成为高考改革中的一大问题,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是实施中存在许多不一致和重复,造成了混乱。

4. 教育公平缺乏保障高考改革是提高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当前仍存在很多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重点学校集中的问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干部和教师缺乏优秀人才,教育公平缺乏保障。

二、如何解决高考改革中的问题?1. 优化学科设置优化学科设置是高考改革的关键一环,应该通过智库的调研分析,建立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需要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避免互相抵消的风险。

3. 加强沟通协调为了避免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要加强省市间、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形成统一的政策和标准。

4. 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要通过优惠政策和综合扶贫等措施,吸引优秀师资,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

总之,高考改革是学生教育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各方面能够携手共同推动改革,切实解决高考改革中的问题,使教育公平得到更好地保障。

新高考视角下的导数新授课:切线问题专题研究

新高考视角下的导数新授课:切线问题专题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切线问题研究一.基本原理1. 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方法步骤: ①求出切点00(,())x f x 的坐标;②求出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0()f x ' ③得切线方程00()()()y f x f x x x '-=- 2. 求过点A 处切线方程方法如下:设切点为00(,)P x y ,则斜率0()k f x '=,过切点的切线方程为:000()()y y f x x x '-=-,∵过点(,)A m n ,∴000()()n y f x m x '-=-然后解出0x 的值,0x 有几个值,就有几条切线. 3.若函数)(x f y =的图象在点),(11y x A 处的切线与函数)(x g y =的图象在点),(22y x B 处的切线相同(公切线),则等价于)(x f 的图象在点A 处的切线:))(()(11'1x x x f x f y -=-与)(x g 的图象在点B 处的切线:))(()(22'2x x x g x g y -=-重合.进一步等价于下列方程组有解:⎪⎩⎪⎨⎧⋅-=⋅-=)()()()()()(2'221'112'1'x g x x g x f x x f x g x f . 4.若动点C 为函数)(x f y =图象上任一点,直线l 与)(x f y =图象相离,则C 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函数)(x f y =图象在点C 处的切线与l 平行时产生,故此时最小距离即为切点到直线l 的距离.5.切线不等式求解双参数恒成立问题,分离性常见的两个不等式:(1)与xe 有关:0,1≥+≥x x e x;0,≥≥x ex e x.(2)与x ln 有关:0,ln 1>≥-x x x几何解释:凸函数的图象上切线总在图象的下方;几何解释:凹函数的切线总在的上方; 可以看到,分离性是导数中切线放缩的理论依据. 二.典例分析例1.已知直线21y x =-与曲线ln(3)y x t =+相切,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依题意,设切点坐标为00(,ln(3))x x t +,由ln(3)y x t =+求导得:33y x t'=+,于是得000323ln(3)21x t x t x ⎧=⎪+⎨⎪+=-⎩,即00332321ln 2x t x ⎧+=⎪⎪⎨⎪=+⎪⎩,解得:33ln 22t =-,所以实数t 的值为33ln 22-. 故答案为:33ln 22-例2.(2021新高考1卷)若过点(),a b 可以作曲线e x y =的两条切线,则( ) A .e b a < B .e a b < C .0e b a <<D .0e a b <<解析:在曲线xy e =上任取一点(),tP t e,对函数xy e=求导得e x y '=,所以,曲线xy e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tty e e x t -=-,即()1tty e x t e =+-,由题意可知,点(),a b 在直线()1tty e x t e =+-上,可得()()11tttb ae t e a t e =+-=+-,令()()1tf t a t e =+-,则()()tf t a t e '=-.当t a <时,()0f t '>,此时函数()f t 单调递增,当t a >时,()0f t '<,此时函数()f t 单调递减,所以,()()max af t f a e ==, 由题意可知,直线y b =与曲线()y f t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max ab f t e <=,当1t a <+时,()0f t >,当1t a >+时,()0f t <,作出函数()f t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0a b e <<时,直线y b =与曲线()y f t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故选:D. 例3.(2022新高考1卷)若曲线()e =+x y x a 有两条过坐标原点的切线,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易得曲线不过原点,设切点为()000,()e +x x x a ,则切线斜率为:000'()(1)e =++x f x x a .可得切线方程为00000()e (1)e ()-+=++-x x y x a x a x x ,又切线过原点,可得00000()e (1)e -+=-++x x x a x x a ,化简得0020=-+a ax x ,又切线有两条,即方程有两不等实根,由判别式042>+=∆a a ,得4<-a ,或0>a .例4.若过点()(),0a b a >可以作曲线e x y x =的三条切线,则() A .0e b a b << B .e 0a a b -<<C .20e 4a b <<+D .()24e 0a b -+<<解析:由题可得()1e xy x '=+,设切点()00,ex x x ,则()00000e 1e x x x bx x a-+=-,整理得()0200e x xax a b --=-,由题意知关于0x 的方程()0200e x x ax a b --=-有三个不同的解,设()()2e x f x x ax a =--,()()()2e x x x f x a '=+-,由0fx ,得2x =-或x a =,又0a >,所以当2x <-时,0f x,()f x 单调递增,当2x a -<<时,0fx,()f x 单调递减,当x a >时0f x,()f x 单调递增,当x →-∞时()0f x →,当x →+∞时,()f x →+∞,且()242eaf +-=,()e 0a f a a =-<,函数()f x 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因为()f x 的图像与直线y b =-有三个交点,所以240ea b +<-<,即()24e 0a b -+<<. 故选:D.例5.(2022浙江卷)设函数()ln (0)2ef x x x x=+>.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已知a ,b R ∈,曲线()y f x =上不同的三点1(x ,1())f x ,2(x ,2())f x ,3(x ,3())f x 处的切线都经过点(,)a b .证明:(ⅰ)若a e >,则0b f <-)(a 1(1)2ae<-;解析:证明:设经过点(,)a b 的直线与函数()f x 的图象相切时切点坐标为000(,)2ex lnx x +, 则切线方程为0000:()()2yl lnx f x x x x -='-,2001()2e f x x x '=-+,∴切线l的方程为020001()102e ex y lnx x x x -+-++-=, 020001()102e ea b lnx x x x ∴-+-++-=, 令21()()12e eg x a b lnx x x x=-+-+++-,(0)x >, 曲线()y f x =上不同的三点1(x ,1())f x ,2(x ,2())f x ,3(x ,3())f x 处的切线都经过点(,)a b , ∴函数()g x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322311()()()()e e x e x a g x a x x x x x --'=--+=, a e >,x e ∴<,或x a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e x a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从而()g x g =极大值)(e 0>,()g x g =极小值)(a 0<,∴102a b e -+>①,且02e lna b a+-<②, 由②得b f -)(a 02e b lna a =-->,由①有12ab e<+, b f -)(a 2e b lna a =--,∴要证明b f -)(a 1(1)2ae<-, 只需证明11(1)222a e a lna e a e +--<-,即322e lna a +>, 令h )(a 2e lna a =+,则2212()022e a eh a a a a -'=-=>,h ∴(a )在 ()e,+∞上单调递增, h ∴)(a h >)(e 32=,b f ∴-)(a 1(1)2a e <-,综上,若a e >,则0b f <-)(a 1(1)2ae<-. 例6.若曲线与曲线存在公切线,则的最值情况为( )A .最大值为B .最大值为C .最小值为D .最小值为解析:设公切线与曲线1C 切于点()211,x x,与曲线2C切于点()22,x x ae,由''2xy x y ae⎧=⎪⎨=⎪⎩可得:22211212x x ae x x ae x x -==-,所以有221111221122222x x x x x x x x x ae ⎧-=⇒=-⎪-⎨⎪=⎩,所以2244x ae x =-,即()2241x x a e-=,设()()41xx f x e-=,则()()'42xx fx e-=,可知()f x 在()1,2单调递21x y C =:xae y C =:2a 28e 24e 28e 24e增,在()2,+∞单调递减,所以()max 242a f e ==例7.(2015年新课标卷)已知曲线ln y x x =+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221y ax a x =+++相切,则a =_______ 解析:'11y x=+,所以'1|2x y ==,切线方程为()12121y x y x -=-⇒=-,联立方程()22212021y x ax ax y ax a x =-⎧⎪⇒++=⎨=+++⎪⎩,从而由相切可得:2808a a a ∆=-=⇒= 例8.已知函数1()e ln x f x x -=+,则过点(,)a b 恰能作曲线()y f x =的两条切线的充分条件可以是( ) A .211b a =-> B .211b a =-< C .21()a b f a -<<D .211b a <--由1()e ln x f x x -=+,得11()e (0)x f x x x-'=+>,设切点为0100(,e ln )x x x -+,则切线的斜率为0101e x k x -=+,所以有00110001e ln e ()x x x b x a x --⎛⎫+-=+- ⎪⎝⎭,整理得010000e (1)ln 10(0)x ax a x b x x ----++-=>,由题意可知此方程有且恰有两个解, 令1()e (1)ln 1(0)x a g x x a x b x x -=---++->,11(1)e (11)ln11121a g ab b a -=---++-=+-,112211()e ()()e (0)x x a g x x a x a x x x x --⎛⎫'=--+=--> ⎪⎝⎭,令121()e (0)x F x x x -=->,则132()e 0(0)x F x x x-'=+>>,所以()F x 在(0,)+∞上递增,因为11(1)e 10F -=-=, 所以当01x <<时,()0<F x ,当1x >时,()0F x >, ①当1211a -<-<,即01a <<时,当0x a <<时,()0g x '>,则()g x 递增,当1<<a x 时,()0g x '<,则()g x 递减,当1x >时,()0g x '>,则()g x 递增, 所以只要()0g a =或(1)0g =,即1e ln ()a b a f a -=+=或21(1,1)b a =-∈-;②当211a -≤-,即0a ≤时,当01x <<时,()0g x '<,则()g x 递减,当1x >时,()0g x '>,则()g x 递增,所以只要(1)0<g ,即21b a <-,而211a -≤-;③当211a ->,即1a >时,当01x <<时,()0g x '>,则()g x 递增,当1x a <<时,()0g x '<,则()g x 递减,当x a >时,()0g x '>,则()g x 递增, 当x a =时,1()e ln a g a b a -=--,所以只要(1)0g =或()0g a =,由(1)0g =,得211b a =->,由()0g a =得1e ln ()a b a f a -=+=; ④当1a =时,121()(1)e 0x g x x x -⎛⎫'=--> ⎪⎝⎭,所以()g x 在(0,)+∞上递增,所以函数至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综上:0a ≤时,211b a <-≤-;01a <<时,1e ln ()a b a f a -=+=或21(1,1)b a =-∈-;1a >时,211b a =->或1e ln ()a b a f a -=+=,故A 正确,B 错误,C 错误,D 正确.故选:AD.例9.已知函数()ln a xf x b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为220x y --=.(1)求()f x 的解析式;(2)求函数()f x 图象上的点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解析:(1)∵函数()ln a xf x b x =+,∴()f x 的定义域为()0,∞+,()()21ln a x f x x-'=, ∴()f x 在1x =处切线的斜率为()12k f a '===,由切线方程可知切点为()1,0,而切点也在函数()f x 图象上,解得0b =,∴()f x 的解析式为()2ln xf x x=; (2)由于直线220x y --=与直线230x y -+=平行,直线220x y --=与函数()2ln x f x x=在()1,0处相切,所以切点()1,0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d =故函数()f x 图象上的点到直线230x y -+=例11.设点P 在曲线2()2ln f x x x =-上,Q 在直线32y x =-上,则PQ 的最小值=________. 解析:函数2()2ln f x x x =-的定义域为(0,)+∞,求导得1()4f x x x'=-,当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32y x =-平行时,PQ 最小,最小值为切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即切点到直线的距离.设(,)P m n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143m m -=,解得11,4m m ==-(舍去),故切点为(1,2)P ,点P 到直线32y x =-的距离d ==,所以PQ例10.若直线y ax b =+和()ln f x x =的图象相切,则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解法1:设y ax b =+和()f x 的图象相切于点()()000,ln 0P x x x >, 因为()1f x x'=,所以()f x 的图象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0001ln y x x x x -=-,即001ln 1y x x x =+-,从而01a x =,0ln 1b x =-,所以001ln 1a b x x +=+-, 设()()1ln 10x x x x ϕ=+->,则()22111x x x x xϕ-=-+=',所以()01x x ϕ'>⇔>, ()001x x ϕ'<⇔<<,故()x ϕ在()0,1上,在()1,+∞上,从而()()min 01x ϕϕ==,所以a b +的最小值为0.解法2:如图,a b +表示切线y ax b =+上横坐标为1的点的纵坐标,易得()f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对于这条切线,()110a b +=+-=,而对于其它切线,显然切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M 必在x 轴的上方,所以0a b +>,故a b +的最小值为0.下面把上述问题一般化到恒成立,其实可以看到临界条件还是相切时产生. 例11.已知直线y kx b =+是曲线x y e x =+的一条切线,则k 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设切点为(),a a e a +,()1x x e x e +=+',所以切线方程为()()()1a a y e a e x a -+=+-,整理得:()()11a a x y e a e ++--,所以1a k e =+,()1a b a e =-,从而()21a k b a e +=-+,设()()()21a f a a e a =-+∈R ,则()()1a f a a e '=-,所以()01f a a '>⇔<,()01f a a '<⇔>,从而()f a 在(1),-∞上,在(1,,)+∞上,故()()max 11f a f e ==+,即k b +的最大值为1e +.例12.已知函数()ln f x x =,2()1g x ax bx =++,其中,a b ∈R .(1)当0a =时,直线()y g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相切,求b 的值; (2)当0a ≠时,若对任意0x >,都有()()f x g x ≤恒成立,求ba的最小值.解析:()()f x g x ≤恒成立,转化为ln 1ax b x x≤-+对任意0x >恒成立,即等价于 )]([1ln a b x a x x --≤-,故只需使得a b -最大即可,即函数xx x h 1ln )(-=的切线横截距最大,那么当e x =时取得,故ba的最小值为e -.。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及策略应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研究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及策略应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研究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及策略应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育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成为教育界和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针对此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任务群是指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与特定知识或技能有关的作业或任务。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任务群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然而,目前在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评价标准不够清晰。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但现实情况是评价标准常常过于宽泛,没有明确具体的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另一方面,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常见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笔试方式,这种方式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则相对较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首先,要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评价目标应该与新高考要求相适应,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也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评价标准要具体细化,量化指标要明确,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哪些方面会被评价。

其次,要多元化评价方式。

传统的笔试方式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口头表达、写作、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要注重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展示的能力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注重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反思等过程进行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改进和进步的空间。

最后,要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群评价的认知和理解,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浅谈新高考形势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新高考形势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新高考形势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随着新高考形势的改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在新高考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新高考形势下的变化和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缺乏探究性学习,学生被动接受实验的结果。

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实验操作的过程,而忽略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学校条件和教师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实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新高考形势下的变化和特点新高考形势下,教育部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将从传统的实验操作向探究性学习方向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能力。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1. 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引入探究性学习的元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2. 注重实验的设计与讨论在新高考形势下,实验教学要注重实验的设计与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3. 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讨论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4.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新高考形势下,教师应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实验、数字化实验等,让学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进行实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问题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问题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问题研究摘要:通过访谈法调查宁波市6所高中,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选课走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调查发现各校在“选课走班”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形式化问题,“选课走班”管理机制与学生选课需求的冲突、教师资源匹配的矛盾以及学生管理的单一手段弊端较为明显,同时略显滞后的新技术手段保障和应用给走班制的顺利推行造成了阻碍。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入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选课走班”的内涵式发展;其次在教师层面,需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尝试教师“兼课”机制和导师制;最后从学校角度考虑,要不断完善学校功能布局,利用新技术手段保障“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我国在2014年9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

同年12月,我国又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选课走班”模式的发展。

之后浙江、上海等省市开始了“必修课‘选课走班”’的实践探索,走班制教学体现了改革红利。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高考制度的诸多争议和选考机制的问题思考。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问题,样本选择采用典型抽样原则,选取了宁波6所高中:北仑中学、柴桥中学、姜山中学、惠贞书院、明港中学以及龙赛中学。

学生数量为60人,每所中学的学生分布为高三年级5人,高二年级3人,高一年级2人;教师数量为16人,学科分布涵盖政治、化学、技术以及学校的教导主任。

基于以上的抽样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教学模式形式化问题比较突出新高考中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及心仪高校和专业要求的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而且给予了学生新的发展机遇。

浙江一高中对参加走班教学的师生进行了问卷“其中75.6%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内容更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34.2%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成绩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 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 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 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 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
问题研究与新高考
合肥一中
康体鹏
1958年11月,戴高乐(左)与阿登纳(右)讨 论柏林危机问题 法德可谓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 千年的敌对、厮杀,仅从1792年普鲁士大举入 侵法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算起,150多年间,法 德多次兵戎相见。特别是1870年普法战争和第 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在70年间三次大 规模交战,法国蒙受深重灾难。因此,防止德国 东山再起危害自身安全,是法国的传统国策,是 法国外交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1950年,法国 外长舒曼提出法德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在一 个超国家权力机构管理下,将这两个国民经济的 关键部门实现融合,从而使法德之间的战争"不 仅在思想上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 可能的"。
重学历轻
能力
成风
中国人 还缺少 什么?
剽窃抄袭
实践 精神
缺少实干
精神
事少
开会多办 发文多落
实少
……
鸦片战争后 的新学堂
八国联军入 侵中国后的 “癸卯学制”



上世纪20年代盛 行的教育救国论



十年动乱后 的恢复高考
1999年5月8日南联盟 大使馆被袭。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 出《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从而掀起 了中国新一轮教育改 革的序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对策
立足于三年而不是一年来准备高考。高考的能力取向要求

我们要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应考的基本立足点,而这需要 较长期的过程。 突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教学,避免教学中偏、难、繁、 旧的倾向。 将社会热点融合于日常地理教学当中。高三年级可以组织 以热点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教学。 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将教学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适当组织综合地理实践活 动,如地理观测、野外考察等。
为什么 要进行 新课改
重塑国 民性格 的需要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的需要
国家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17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 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
问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给学生一个问题,他能找到答案
给学生一点困难,他能自己解决
给学生一点指导,他能比你做的好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能演的更精彩
看实例
关于高考改革的方针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3条
“……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 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 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 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和选拔制度改革。…… ” 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 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 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国家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条:“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努力为人民服务; 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 及环境意识;……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 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 ”
2007年新课程地理考纲
目标和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地图、图形、表格、文本资料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地理数据、概念,地理事物 的特征和分布,地理过程、原理 ,包括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 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图表绘制,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发现、解决、评价地理问题(强调创 新、解决现实问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5条“……要按照有助于高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5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
1998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2007年 的高考则以综合能力考察为主
新课改与高考内容改革
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改变课程内容“难、


繁、偏、旧” ) 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地 理的基本方法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 本技能 加强课程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突出时代性,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的重大地理问题
从法德和解 看东亚格局
国际竞争让西方人联合 起来,而中日之间甚至是 华人内部依然是矛盾重重
温州企业和意 大利的工业小区
意大利的工业小区通过 分工协作实现规模效益, 而温州乡镇企业之间 因为激烈竞争而自相残杀 一个和尚跳水吃, 两个和尚……三个和尚…… 一个中国人是龙, 十个中国人是虫
从民间俗语看 中国人的性格
中 国 人 缺 乏 创 新 精 神
中国教育精英的水平如何, 它们如果在国外会发展的如何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 谈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中国人缺乏 创新精神的 其他实例
有关合肥公交线路 调整方面的消息
重书本轻
实践
毛泽东很早就提出“没有调 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大力倡导“不唯学历,不唯 资历,但唯能力“的用人之 风 备受我们尊敬的科技大学的 院士也加入抄袭行列了 中国人喜欢出点子,玩心思, 但不愿实干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 机关尤其严重 教育厅不准补课的通知年年 发,从来没有执行过。
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亮点——“问题研究”
1
研究型学习和地理 教学的有机结合
2
“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 有机结合
3
课堂与课外、预设 与生成有机结合
•第二步,制定研究计划 •第三步,开展研究,实施计划
“问题研究”教 •第一步,划分小组,确定主题 学
第四步,小组内总结归纳研究成果 第五步,课堂交流展示成果
考试内容:必修1、2、3;初中相关内容;选修内容因省,
因人而异。
2007年新课改省份高考内容分布
广东省:3+文科综合+1 地理单科满分150分,其中自然
地理占30%左右;人文地理占30%左右;区域可持续发展 占33%—34%左右;选考内容(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占 6—7%左右。 海南省:3+3+基础会考 地理满分100分,其中必修(含 初中相关知识)90分,选修10分。 宁夏:3+小综合 地理在文科综合中间占100分,不设置 跨学科的题目,地理只考必修和初中内容 山东:3+文科综合+基本能力测试。文科综合总分240分, 必作题(192分)和选做题(48分),其中地理必做题全 部来源于必修模块和初中内容,选做题来源于选修模块。 地理必做试题共62分与历史相当,但比政治少了6分。
中 国 人 不 懂 合 作
中国文化传承了5000多年,中国的封建 制度延续了2000多年,中国的科举考试 制度延续了1000多年,“一支粉笔,一 块黑板”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国100多年 没有多少变化。 近一百多年来,对世界和中国影响巨大 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 创新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而来。包括今天 中国市场上的高科技产品从设计和技术 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外,国内企业大部 分是就是仿造。 全球3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间中国 人只有7个,其中只有高行健 一个人是 在祖国大陆接受教育的。改革开放30年 来,中国还没有产生一家在国际上有广 泛影响的高技术企业。
合肥一中 康体鹏 QQ:45532492 E-mail:kangtipe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