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形容音乐的词语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欢迎阅读。
1、丝竹之音:是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
指音乐的声音。
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3、游鱼出听: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6、余音袅袅: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7、龙言凤语:是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0、轻歌妙舞: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1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2、周郎顾曲: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3、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
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4、靡靡之乐:是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15、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6、弦外之音:是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7、大乐必易:是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8、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9、桑间之音:是指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20、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22、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2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形容音乐的成语精选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形容音乐的成语精选形容音乐的成语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
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音乐相关的成语
音乐相关的成语1、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2、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
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
也比喻结局很好。
3、歌声绕梁:拖:转盘;梁:房屋的大梁。
歌声转盘于房梁之间。
形容歌声迷人悦耳。
4、遗音余韵: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
形容作品美妙。
5、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
余音:鼎沸之音。
形容音乐完结后琴声动听的声音仍然延绵不绝,回响在耳边。
同“余音袅袅”。
6、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7、绕梁之音:形容歌声奇妙悦耳,长久回到人们耳中。
参看“余音绕梁”。
8、鸾鸣凤奏:弹奏演唱的美称。
9、凤歌鸾舞:神鸟歌舞。
比喻奇妙的歌舞。
1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成语大全)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1、琴歌酒赋:弹琴、唱歌、饮酒、赋诗。
旧有皆逸人、高士之事。
12、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3、八音迭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泛称;迭:可视化,轮流。
八类乐器轮番弹奏。
则表示器乐齐全,弹奏场面盛大。
14、笙箫管笛:泛指吹奏乐器。
15、玉箫金管: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16、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17、北鄙之音:所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作亡国之声。
亦并作“北鄙之声”。
18、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19、燕歌赵舞:①和古燕赵人仁义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奇妙的歌舞。
②用来形容文辞奇妙。
20、清歌妙舞: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21、清歌曼舞:温润的歌声,妩媚的舞蹈。
22、正始之音:①指魏晋玄谈风气。
②指纯正的乐声。
23、歌台舞榭:榭:建筑在低台上的房屋。
弹奏乐曲、演出歌舞的场所。
24、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25、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26、村歌社鼓:民间的歌谣、鼓乐。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导读:音乐的成语1、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2、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3、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4、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5、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6、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7、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8、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9、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10、若即若离音乐的成语解释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描写音乐的成语:1、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2、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3、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4、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5、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6、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7、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8、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9、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17、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动听的成语
形容音乐动听的成语1、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2、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
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3、喧宾夺主:之句:声音小。
客人的声音压过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有了旧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边线。
4、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
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5、无声无息:没声音,没气息。
比喻没名声,不被人晓得。
6、莺声燕语: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
原形容大好春光。
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7、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泛指各种乐器。
也形容各种声音。
8、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9、林籁泉韵:吹林木和泉石社尾庄而产生的动听声音。
泛指天籁。
10、绵言细语:绵:柔软。
绵言:柔和的语言。
细语:低细的语句。
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著。
指洪亮而迷人的声音充满著双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动听悦耳。
12、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3、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悦耳迷人。
比喻文章迷人,音调铿锵。
14、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奇妙悦耳。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所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指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奏;大赏:赞许。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许。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音乐的成语1、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2、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3、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4、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5、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6、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7、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8、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9、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10、若即若离音乐的成语解释1、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2、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4、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5、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同“引商刻羽”。
6、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8、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
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
比喻冒充内行。
9、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0、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3、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
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
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4、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5、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
余音:不绝之音。
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同“余音袅袅”。
16、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
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17、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18、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19、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0、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21、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
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1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17、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8、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9、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20、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
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21、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描写音乐的成语汇总
描写音乐的成语汇总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接下来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描写音乐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描写音乐的成语1、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2、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3、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4、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5、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6、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7、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8、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9、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10、若即若离音乐的成语解释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一):1、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一样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0、妖歌曼舞:曼:柔和。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2、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1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2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2、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乐曲美妙的四字词语
形容乐曲美妙的四字词语
形容音乐美妙的四字成语有:余音袅袅、余音缭绕、余音绕梁、回肠伤气、乐以道和、顿挫抑扬、黄钟大吕、感心动耳、箫韶九成、绕梁三日等。
1、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4、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5、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6、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7、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
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8、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
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9、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
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10、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描写歌曲动听的四字词语
描写歌曲动听的四字词语余音绕梁、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靡靡之音如泣如诉天籁之音高耸入云琴瑟之好、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剑飘零、琴瑟调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心剑胆、鸣琴而治、一琴一鹤、和如琴瑟、如鼓琴瑟弦外之音改弦更张更弦易辙扣人心歌舞升平长歌当哭莺歌燕舞轻歌曼舞高歌猛进四面楚歌声震林木阳关三叠繁弦急管曲高和寡靡靡之音绕梁三日珠落玉盘出谷黄莺一唱三叹五音不全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若即若离虚无飘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震耳欲聋不绝如缕出神入化优美动听、珠落玉盘身临其境哀丝豪竹高唱入云顾曲周郎流水高山绕梁遏云声情并茂响彻云霄穿云裂石歌楼舞榭肠回气荡变徵之声高山流水豪竹哀丝靡靡之乐绕梁三日铁板铜琶歌声绕梁回肠伤气靡靡之音绕梁之音如泣如诉清脆悦耳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余音缭绕、变幻无穷、歌声绕梁、娓娓动听一、绕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表述】:形容音乐高昂迸发,虽过了有很长时间,似的仍在回响。
【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粮食,经过雍门,依靠卖艺喝,返回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跑了。
二、余音缭绕[yúyīnliáorào]【表述】:迷人悦耳的音乐长久地荡漾。
形容动听的歌声或乐曲并使人听到了无法一下子忘记。
【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粮食,经过雍门的人,依靠卖艺维生,返回后,动听的歌声长久地荡漾,三日不停。
三、变幻无穷[biànhuànwúqióng]【表述】:变化多种多样,没诸般。
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
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有哪些,大家知道怎么用成语形容音乐优美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3.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4.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5.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
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6.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8.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9.龙言凤语:比方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0.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11.单独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单独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方自己享乐必定导致脱离群众。
12.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杰出。
1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1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6.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17.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
敲打锅子,碰撞陶器。
比方粗俗的音乐。
18.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
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9.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方邪扰乱了正。
20.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21.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一):1、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一样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0、妖歌曼舞:曼:柔和。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2、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1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2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描写音乐响亮的四字词语
描写音乐响亮的四字词语轻灵飘逸、清柔如水、幽兰飘香、空灵震神、晨雾朦胧、情如烈焰、飘丝如雪、绕梁三晖、仙弦轻舞、馨心淡雅、欣步闲庭、游水媛萱、洋洋盈耳、莺声婉转、黄莺出谷、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高山流水、宛转悠扬、抑扬顿挫、袅袅余音、余音饶梁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生词本基本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褒义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近反义词近义词绕梁三日反义词不堪入耳余音绕梁、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靡靡之音如泣如诉天籁之音高耸入云琴瑟之好、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剑飘零、琴瑟调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心剑胆、鸣琴而治、一琴一鹤、和如琴瑟、如鼓琴瑟弦外之音改弦更张更弦易辙扣人心歌舞升平长歌当哭莺歌燕舞轻歌曼舞高歌猛进四面楚歌声震林木阳关三叠繁弦急管曲高和寡靡靡之音绕梁三日珠落玉盘出谷黄莺一唱三叹五音不全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若即若离虚无飘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震耳欲聋不绝如缕出神入化优美动听、珠落玉盘身临其境哀丝豪竹高唱入云顾曲周郎流水高山绕梁遏云声情并茂响彻云霄穿云裂石歌楼舞榭肠回气荡变徵之声高山流水豪竹哀丝靡靡之乐绕梁三日铁板铜琶歌声绕梁回肠伤气靡靡之音绕梁之音如泣如诉清脆悦耳悦耳动听声如洪钟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人声鼎沸余音绕梁珠圆玉润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惊天动地雷霆万钧轩然大波燕语莺声人生鼎沸娓娓动听嘹亮,洪亮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声如洪钟声音铿锵有力声音响亮,字字句句打动人心声情并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铿锵有力:声音响亮有力。
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口口声声:每一次张开口,每一次发出声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
形容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描写音乐和绘画的四字词语
描写音乐和绘画的四字词语声动梁尘、游鱼出听、绕梁之音、绕梁三日、余音绕梁。
一、声动梁尘白话释义:歌声嘹亮动人出处:《别录》:“发声尽动梁上尘。
”朝代:汉作者:刘向译文:歌声竟然就是梁木上的灰尘都晃动下来二、游鱼出听白话释义:形容音乐奇妙悦耳。
出处:《琅玡代醉编》:“伯牙鼓琴,游鱼出听。
”朝代:清作者:张鼎思译文:伯牙鼓琴,水里的鱼游至水面上来听音乐。
三、绕梁之音白话释义:形容歌声奇妙悦耳,长久回到人们耳中。
参看“余音绕梁”。
出处:《演连珠》:“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朝代:晋作者:陆机译者:歌声奇妙悦耳,长久回到人们耳中,使人思念起至那弦音拖耳。
四、绕梁三日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迸发,虽过了有很长时间,似的仍在回响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朝代:春秋作者:列子译者:音乐高昂迸发,虽过了有很长时间,似的仍在回响,三日都还没暂停。
五、余音绕梁白话释义:后用以形容歌声迷人,给人遗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
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朝代:春秋作者:列子音乐:1.余音绕梁2哀丝豪竹3大吹大擂4高山流水5黄钟大吕6黄钟毁弃,瓦釜雷鸣7急管繁弦绘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画龙点睛;点睛之笔;活龙活虎;妙笔生辉;惟妙惟肖;妙笔生辉;画龙点睛;笔底春风、笔精墨妙、笔墨横姿、不拘绳墨、丹青不渝、丹青妙手、点屏成蝇、点指画字、画龙点睛、画龙刻鹄、画若鸿沟、画沙聚米、画水镂冰、画脂镂冰、画中有诗、挥翰成风、挥毫落纸、挥洒自如、活色生香、落笔成蝇、眉黛青颦、描神画鬼、妙手丹青、润笔之绢、山节藻棁、山耶云耶、涉笔成趣、神工意匠、铁画银钩、下笔风雷、一挥而就、银钩铁画、银钩玉唾、匀红点翠、醉墨淋漓建筑: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古色古香、别具一格书法: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绕梁三日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
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
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断章取意】: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同“断章取义”。
【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
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精心收集的范文、公文、模板、和其他精品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本地收藏,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一):1、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一样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0、妖歌曼舞:曼:柔和。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2、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1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2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2、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23、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必须不凡。
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2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25、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26、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27、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2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29、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所以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30、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2、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33、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34、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5、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
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36、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37、不一样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8、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39、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40、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
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41、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42、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43、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44、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45、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
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46、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欢乐。
比喻自我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7、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4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49、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
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貌。
比喻冒充内行。
50、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51、龙言凤语:比喻简便悠扬的音乐之声。
52、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53、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
敲打锅子,碰撞陶器。
比喻粗俗的音乐。
54、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5、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二):1、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
余音:不绝之音。
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同;余音袅袅;。
3、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
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5、有板有眼: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6、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7、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
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8、金鼓喧阗:〖解释〗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9、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
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10、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2、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13、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
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6、朱弦三叹:《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后因以;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7、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亦作;北鄙之声;。
18、正声雅音:〖解释〗纯正优雅的音乐。
19、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0、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21、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2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23、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
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24、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
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25、驷马仰秣: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6、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27、南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
原指楚军战不能胜。
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28、北鄙之声: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29、一倡三叹:《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3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31、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32、穷极要妙:形容精妙到极点,多形容音乐。
亦作;穷极其妙;;穷妙极巧;。
33、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4、不一样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5、八音遏密: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
各种乐器停止演奏。
指国家元首去世36、弹丝品竹:〖解释〗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37、龙言凤语:喻简便悠扬的音乐之声。
38、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所以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39、变徵之声: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
指悲凉的音乐40、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41、黄钟毁弃: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
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42、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4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44、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45、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46、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47、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三):1、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2、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3、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
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4、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同;引商刻羽;。
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6、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7、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8、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