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5;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这时的儿童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C)。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必须依靠(A)。

A.材料的投放

B.活动规则的制定

C.活动中的指导

D.明确活动目标

3.“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里阐述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C)。

A.实践性

B.整合性

C.发展性

D.活动性

4.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时间是(D)。

A.3岁前

B.4-6岁

C.6-8岁

D.9岁之后

5.以下有关幼儿行为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幼儿一般能够严格遵守规则

B.幼儿违反规则一般并没有主观的动机,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规则的真实含义,同时也没有学会遵守规则

C.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与成人的自私是一样的

D.对于孩子的说谎,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惩罚

6.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东西对幼儿属于(A)。

A.消费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活动性强化物

7.某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C)。

A.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B.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C.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D.正常的行为

二、是非判断题

8.研究发现,让2-4岁幼儿对某种信号不作反应比让其作出反应更为困难。(对)

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错)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对)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

12.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教师应该经常为儿童在活动中分配角色。(错)

13.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绪,从而使其产生安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则。(对)

14.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陶冶法的要求。(对)

15.区域活动应该像教学活动一样有严密的计划。(错)

16.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对)

17.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是一种不良品德行为。(错)

18.羞愧感是道德良知发展的基础。因此,让幼儿长久地处于羞愧感中对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是有益的。(错)

19.幼儿园应当将对学前儿童的评价结果与年终或学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挂钩。(错)

20.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

21.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相关后果法。(错)

22.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是指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对)

三、简答题

2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与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

第二,情绪情感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

第三,社会交往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

24.简述导致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因素。

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

(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2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答: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作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2)创设积极的环境;(3)树立榜样;(4)以鼓励表扬为主。

四、案例分析题

26.小可一进幼儿园就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似乎比同龄的小伙伴精力旺盛。经常就像旋风一样,到处乱冲乱撞,把所到之处的东西都破坏掉。在区域活动时,他总是不断地从这项活动转到那项活动,在他身后留下各种玩具。吃饭的时候,他很容易打翻饭碗,而且不停地说话。在操场上和同伴玩时,他反应过激的倾向已经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如果同伴不小心撞到他,他就打人,老师教育了好几次他都没有改进的倾向。老师与他父母沟通,小可的父母说:“男孩子就是男孩子,不要担心,他长大一点就会好的。”

小可的行为表现是属于行为问题吗?如果是,其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干预和指导,如果需要又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指导?

答:小可的行为应属行为问题。因为他在多个方面、多种场合表现出了行为过度的问题,而且经老师的多次教育皆无改进的倾向。因此需要教育者对小可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小可形成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过度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是其本身的气质性因素造成的,其次可能是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其产生影响,第三还可能是受到了媒体(电影电视等)的不良影响,这需要教育者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或家访深入了解并分析。

可从这样一些方面进行指导:与家长沟通,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在家长配合下不再让孩子看暴力性质的视频、书籍等;对其实施共情训练法和自然后果法,使其感受到他人遭受暴力对待时的不愉快,感受到其他小朋友因他的行为而不与他交往时他的不良情绪;多给他分配任务,让他建设性地消耗旺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