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
中国的降水特点
![中国的降水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eb70fd04a1b0717fd5dd0e.png)
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 远离海洋和山脉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阻挡 _____。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读图回答
9、季风区和非季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阴 贺兰 岭 、___山、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山、______ 冈山为界。 底斯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读图回答
。 。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张家口
。
3、400毫米等降 大兴 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安 ___岭、张家口市、 兰州 市、_____ 市至 拉萨 ____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读图回答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想一想 七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徐艳从北京
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记带雨衣。
九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徐艳要去广州
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徐艳爸、妈
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为什么?
我国de 降水 特点
判断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只来自于太平洋。 ( ×)
陆递减?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de 降水 特,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太平 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 东南 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 西南 印度 的_____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de 降水 特点
八年级地理我国降水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我国降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614c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1.png)
八年级地理我国降水知识点我国的降水是气候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我国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八年级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我国降水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我国降雨时空分布我国的降雨时空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
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南方则气候湿润,年平均降水量较多。
特别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最多,平均年降水量能够达到2000-3000毫米。
另外,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各个地区的降水和气候特征也有很大的变化。
二、我国降水季节分布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也非常不同。
南方地区的雨季一般出现在夏季,而北方地区的降水则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
华北地区的降水则主要分布在夏季,而西北地区的降水则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如西藏和青海,全年都较为干燥。
三、我国降雪和冰雹分布除了雨水之外,我国还有一些地区会出现降雪和冰雹的现象。
其中,我国三大雪区是长白山、大兴安岭和秦岭一带。
另外,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也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降雪。
冰雹则较为多见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如江南和华南一带。
四、我国降水量的经济影响我国的降水量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南方的海拔低,雨季长,年降水量多,农业发展更容易,而北方地区的雨水较少,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较多。
另外,降水量也影响着水电、水运等行业的发展。
对于一些雨量充足的地区,如三峡、长江等,其发展潜力非常大。
总之,我国的降水气候非常复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到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季节分布、降雪和冰雹分布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
![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c39746f04afe04a1b071defd.png)
4、 5 月
春旱 严重) (雨带到达南部沿海,此时华北地区_____
长江中下游梅雨:时间: 6月
表现:一个多月的绵绵细雨 实质:准静止锋 6月
梅雨
(6月份:雨带推移到江淮地区 ,此时 长江 流 长江中下游地区 出现 域和华南地区降水较多, 梅雨天气;)
长江中下游伏旱:
时间: 7、8月 表现:高温晴朗 原因:雨带推移到华北、 东北,本地区被副热带 高气压控制。
伏旱
7、8月:雨带推移到 华北、东北 地区,此时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伏旱 ,东部其它地区降 水较多;
9月份:冬季风增强,雨带迅速南撤到 长江流域以南 ;此时 东南沿海地区 和 西南地区 降水较多,东部其它地区较旱;
10月
10月:雨带退出中国大陆,雨季结束。
7 - 8月 华北、东北
6月 长江中下游 4 - 5月 南部沿海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岭 、 ________ 阴 山、 贺兰 山、
巴颜喀拉 山、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冈 底 斯 山为界。
玉门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东部
西南
地区,
地区。
(强盛时可影响到黄河中下游)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东南季风 、 西南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1、干湿地区划分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干湿状况 (mm) >800 植被
森林
降水>蒸发
400-800
200-400 <200
森林草原
草原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降水<蒸发
荒漠
蒸发量实际上是在蒸发皿中测得的数据,只说 明这一地区的蒸发能力,而不是实际蒸发量。
中国降水分布特点(蓝本)
![中国降水分布特点(蓝本)](https://img.taocdn.com/s3/m/214a8473a417866fb84a8e6b.png)
森林 草原 草原
年降水量<200mm 干旱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荒漠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四地在降水量分配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都集中在夏秋季—季节分配都不均。 不同点: 降水量多少不同;雨季长短不同。
1.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 带 高原气候区 黑龙江省最北部 干旱地区 华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半干旱地区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半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 湿润地区
危害:
农业、建筑、交通通信、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
减灾措施:
兴修水利、监测预报、救援安置
山西朔州朔城区第七中学地理组 贺长青
降水和干湿地区
吐鲁番
1.降水: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⑵时间分配:
季节变化: ①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夏秋受夏季风、冬春受冬 季风的影响 ②沿海和南方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降水 量变率小于内陆和北方; 原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 原因:
⑶南北方雨季长短: 南方开始早而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 吐鲁番托克逊 原 练习:降水最少的地方________
湿润地区
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黑龙江也有湿润区 纬度高. 蒸发小 原因是 __________
练习: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 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120cb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0.png)
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
一、季节性变化
我国降水量在季节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春季(3月至5月)和夏季(6月至8月)是降水的主要季节,尤其是夏季。
这两个季节受到季风的影响,大量水汽从海洋输送到内陆,导致降水量显著增加。
相比之下,秋季(9月至11月)和冬季(12月至2月)的降水量较少,主要是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水汽输送减少。
二、降水带分布
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而西北内陆地区则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几十毫米。
这种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是受到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三、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是我国东部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
这个时期,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内
陆的冷空气在我国东部地区交汇,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梅雨季节的降水量约占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台风影响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每年夏季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台风带来的暴雨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洪涝、泥石流等。
因此,防范台风带来的灾害是我国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受到季风、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国的气候预测、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降水和地区分界线
![我国的降水和地区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255ee51ffc4ffe473368ab30.png)
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属半湿润地区。淮河流域及秦岭山地大部在八百到一千毫米。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为五百到七百五十毫米。再往北去,到东北区,降水量仍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面对海洋上湿润气流来向的长白山地,是东北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米。而位于长白山地背风一侧的东北平原,年雨量一般只有六百到七百毫米。靠近内蒙古的东北西部地区,则已减少为四百毫米了。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二百到四百毫米,属半干旱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可达四百到六百毫米外,其他地区年雨量都在二百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并且降水量向新疆南部、甘肃西部我国最干旱中心地区迅速减少。这些干旱中心区,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内部尚不及二十毫米。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五点九毫米,有些年份甚至滴雨不降,是我国降雨最少的地方。
当夏季风开始登陆时,水汽最为丰富。当它向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沿途降雨,水汽逐渐减少。距水汽来源越近的地区,降雨就越多,反之,降雨就少。我国夏季风来自东面或南面的海洋,华南地区首先迎来东南季凤,西南地区最先迎来西南季风,形成我国东南和西南两个多雨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成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若以四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可把我国分为两大部分。以东为东亚季风所控制的湿润、半湿润区;以西大部属中亚干旱、半干旱区。这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大体相当。这条界线是我国气候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在东部季风区,等雨量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以大致与秦岭一淮河线相符的八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是半湿润气候区,南面是湿润气候区。
18�
第二个特点,我国的雨量分布山地多于平原,山地的迎风波多于背风坡。在我国降水量分布图上出现许多闭合的多雨中心或少雨中心就反映这一特点。台湾岛,中央山地南北纵列,北、东、南三面都是迎风玻,面对来自热往自每洋上的暖湿气流,由于高山地形的抬升、滞留作用,迎风面的年雨量竟达三千毫米以上,而位于背风面的台湾西部平原和澎湖列岛,年降水量已减少到一千二百毫米以下,澎湖列岛的澎湖则不足一千毫米。海南岛五指山东南坡,全年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年雨量在两千毫米以上,而背风面的西南海岸,只有一千毫米左右。南岭山地和武夷山脉的迎风玻,年雨量可达两千毫米以上,而其背风地带的两湖盆地只有一千五百毫米左右。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东南气流受地形拾升致雨,年雨量多达约两千毫米,最多的一年竟达七千六百零九毫米,故有“湿岛”之喻。华北地区的山东丘陵降水较多,年雨量在七百到八百毫米以上。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波也有六百到七百毫米。而位于其间的华北平原只有五百毫米左右。东北的情况与华北类似。长白山地降水最多,其次是大兴安岭山地迎风面,而东北平原降水较少。滇西高山深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西被降水比东坡丰沛。这与东南季风影响地区相反。例如高黎贡山西坡龙陵,年雨量高达两千一百六十毫米,而东坡保山则为九百五十八毫米,附近的怒江谷地则不足七百五十毫米。喜马拉雅山东段南翼的门达旺、洛瑜、察隅地区,地处西南季风迎风酒,年降水量一千到四千毫米。而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以南和康托山以西范围内,是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麓雨影带”,年雨量不到三百毫米。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特别明显。全区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北麓三个多雨中心,和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三个少雨中。柴达木盆地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而其附近的祁连山却有三百到五百毫米。
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d0587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8.png)
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气候多样的国家,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各个地区的降水特点也有所不同。
我国的降水量整体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是我国的降水重点地区,年降水量较多,分布相对均匀。
而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则是降水较少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呈现出明显的干旱特征。
我国的降水量在纬度上也有一定的变化。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的影响下,季风气候的特点使得我国的降水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南方地区的降水量较多,主要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夏季是南方地区的主要降水季节。
而北方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主要受到干冷气流的影响,冬季是北方地区的主要降水季节。
我国的地形也对降水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西藏和青海地区成为我国的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是我国的降水中心之一。
而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较多,这与其地势较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有关。
我国的降水量还受到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
例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台风的影响,夏秋季节的降水量较多;西北地区则受到干冷气流的影响,冬季的降水量较少。
总的来说,我国的降水量分布规律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降水特点
![中国的降水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850a29941ea76e59fa0448.png)
第二节气候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理解我国气候特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1 降水: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成因:距离海洋远近及季风影响。
注意: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它与1月份0°C等温线走向大体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2000毫米年等降水量水经过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缸底斯山一线。
2、降水的时间分布:(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
北方大于南方,西北干旱地区变化率更大。
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成因;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有关。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的进退迟早有关,(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我国的干湿地区: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中国干湿区划分知识拓展:东北三省东部为湿润地区的原因: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小,气候较为湿润不同干湿地区产生的影响植被:湿润区——森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是、沙漠。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99fcc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c.png)
空间规律: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原因:中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到秦岭--淮河附近减少至800毫米,再向西北方向到大兴安岭--阴山--兰州--青藏高原东南部减少为400毫米,再向西北到贺兰山--青藏高原中部减少为200毫米,再向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时间规律:全国大部分地区在20°C以上,气温南高北低。
青藏高原和一些高海拔地区气温明显低。
形成原因:夏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是白昼比南方长。
因此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温差不大。
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低。
扩展资料: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0935毫米,据记载,在1861年曾达到20447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或“湿极”。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到1971年为止,那里已有400年没有下一场雨。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藏南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9000毫米以上。
我国最干旱少雨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是5.9毫米。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2f60a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4.png)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 我国降水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量较多,主要受到季风和暖湿气流影响,其中南方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降水较为充沛。
而西北地区则是我国的干旱区,降水量较少。
2. 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较为充沛。
而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3. 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
我国虽然整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在不同年份中,降水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例如,有些年份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南方地区降水偏少,而有些年份则相反。
4. 山地和平原地区的降水分布也存在差异。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降水量通常较大,而平原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地域差异明显、季节变化明显,并且受到地形、气候和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
![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c49a5e90c69ec3d5bb75d1.png)
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毫米,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有时也称为雨量。
降水量大凡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包含有雪以及少量的露、霜和雾凇等。
在自然资源研究中,常用的降水量有年、季、月、旬和生育期的降水量。
中国全国平衡年降水量为630毫米,呈自沿海向内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
1.地域分布情况: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以及台湾等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000~1600毫米;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500~750毫米;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200~400毫米;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不够50毫米,盆地中心不够20毫米。
2.季节分配不匀:
春季降水:长江流域中下游占全年30%~45%,新疆占30%~35%,全国其他地区小于20%;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部分地区占全年50%以下,其他地区都大于50%;秋季降水:西南地区占全年25%,其他地区不够20%;冬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大部、新疆地区占全年10%~15%,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 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初中地理知识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初中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d87069960590c69fc376cf.png)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知识点的认识】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巴山和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北方仅长白山局部地区可达到 1000 毫米左右)其中华南沿海、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东南丘陵许多地区还可超过 1500﹣2000 毫米.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 6558 毫米.东到大兴安岭西止中尼边境的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于 400 毫米其中内蒙古、宁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均在 200 毫以下,柴达木、吐鲁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 25﹣50 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 5.9 毫米,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分析:中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解答: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 10%.
故答案为:东南;西北;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点评:考查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1/ 1。
中国降水分布与特点
![中国降水分布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f3e44d59eef8c75fbfb3e7.png)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和山脉阻挡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
在 东南沿海地区(台、 闽、粤、琼大部,浙、 赣、湘、桂局部,青 藏高原东南部)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800毫米等降水 量线通过秦岭、 淮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年降水量200毫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西北内陆地区
台湾火烧寮年平均 降水量达6558mm, 降水最少的新疆托 克逊年平均降水将 仅5.9mm.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我国降水的 地区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 致以_大__兴__安___岭 、 _阴__山、贺__兰__山、 __巴__颜__喀__ 拉 山、
冈 底 斯 山为界。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注七意·观八察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注意九观月察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53b17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png)
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我国降水地区分布是由气候局势引起的空间分布现象。
因地形不同,受不同类型气候的降水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将我国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降水地区来分析其降水分布特点。
首先是我国的沿海地区,这个地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江南、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
这些地区通常是风雨量较大的地方,总体降水量大于其它地区,是特大降水量中心之一。
它们受太平洋副高气团广泛影响,从5月份起,就出现频繁的暴雨或强降水,这种降水是涉及江淮流域的最大来源。
其次是长江流域,长江流域覆盖地区广,横跨重庆、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
长江流域处于地壳下垒的洱海穹隆上抬,以及其上游地区的大江大河两侧地形平坦,处在具有良好气流条件的流域,把主要降水带聚集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发,总体降水量较高,夏季降水量丰富,雨季与冬季转换特别快。
再次是山西和河南沿边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和江西等省,因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沿山脊分隔湖南和江西两大盆地,由于气流不能很容易在两个方向进行冲刷,因此降水时常会出现积累的现象。
夏季降水在云蒸发上升以及太阳辐射吸收上存在着较大的竞争,降水量小,但受雨季降水带气流的影响,夏季居然发展出较强的夏季降水带。
最后是西北地区,它覆盖地有陕西、青海等省,它们降水量大小受其地理位置及高原效应的结合影响,大气压力低,降水量少;随着高原效应的强度增强,降水活动增强,降水量逐年增加,年均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量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不同的气候局势引起的,因为地质、地理环境差异,催生出不同的降水分布状况,如沿海地区降水量大,长江流域夏季多雨,典型山地地区夏季短暂多雨,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这就形成了我国不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2.2.2我国降水的特点
![2.2.2我国降水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818215647d27284b73514d.png)
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word链接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
以游牧为主。这反映出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是( B )
A.由东到西地势逐渐降低
B.由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C.由东到西气温逐渐降低
D.由东到西河流逐渐增多
【点悟】 本题考查气候(降水)与植被的关系。内蒙古高原东部和西部植被不
课时作业
1.[2016·广元]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D ) A.夏秋多、冬春少 B.均匀分布 C.内陆多、沿海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图中瀑布一般水量最大、最为壮观的季节是( B )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2018·保定]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都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 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 2 000 km 以外的杭州、上 海等地。读图,完成 3—4 题。
3.降水量之最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 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1.划分依据 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 况,可以将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
8.读表格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①②
③
④
⑤
⑥⑦
海拔/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12
年降水量/mm 559 5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年平均气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中国降水分布及特点
![中国降水分布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a35463a6c30c2258019e26.png)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0 日星期 四上午 4时27 分12秒0 4:27:12 20.12.1 0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4时27 分20.12. 1004:2 7December 10, 2020
2020 4:27:12 AM04:27:122020/12/10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0/
谢 谢 大 家 2020 4:27 AM12/10/2020 4:27 AM20.12.1020.12.10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0-Dec-2010 December 202020.12.10
森林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森林
高原东南部
草原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冷气流
注意五观月察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004:27: 1204:2 7Dec-20 10-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27:1 204:27: 1204:2 7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020.12. 1004:2 7:1204: 27:12D ecembe r 10, 2020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8848c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6.png)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大致如下:
1.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来看,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北一秦岭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
中国东南部有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2.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的暖湿空气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地理资料或咨询地理学家。
雨水的地理分布中国各地的雨季特点
![雨水的地理分布中国各地的雨季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b185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3.png)
雨水的地理分布中国各地的雨季特点雨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珍贵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雨水的地理分布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各地的雨季特点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就中国各地的雨水地理分布和雨季特点进行探讨。
一、雨水的地理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自南向北跨越了广袤的纬度带和气候带,因此在雨水的地理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以长江流域为主,气候湿润,雨量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雨水集中地之一。
主要的雨季在夏季,特点是雨量较多、分布广泛,夏季降雨能量占全年的60%以上。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地。
该区域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特点是雨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由于这里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主要由于对流性降水带来的。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该区域雨季集中在夏季,特点是相对湿润,雨量适中,分布较广。
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降雨主要由于东南风携带水汽带来的。
4.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降雨分布相对多样化,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而西部地区则集中在冬季。
由于地形复杂,雨季特点也决定了其降水量较大,地区性降雨相对集中。
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等省份。
这个地区为中国的干旱地带,全年降水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主要在春季和秋季,特点是降水稀少,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限制。
二、中国各地的雨季特点根据雨水的地理分布,中国各地的雨季特点也各不相同。
以下将从南到北分别介绍各地的雨季特点。
1. 华南地区的雨季特点:华南地区的雨季主要在夏季,由于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夏季降雨充沛。
特点是雨量大、降水时间长、分布较均匀。
炎热的夏季雨水给予了这片土地丰沛的水资源,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华北地区的雨季特点:华北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气候的原因,夏季的降雨量较少。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45c5afcfc789eb172dc8ce.png)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一、知识要点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降水的特点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跟踪训练(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A.哈尔滨B.上海C.北京D.广州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A.哈尔滨北京B.北京上海C.上海广州D.广州哈尔滨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回答6~7题:6.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C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7.四川盆地有季风之利而无季风之害的原因是( D )A.只受夏季风的影响B.只受冬季风的影响C.夏季风影响弱,冬季风影响强D.受地形影响8.【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f44b2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2.png)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总趋势。
在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一般较多。
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其中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江淮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多雨,冬季相对较少。
这主要与东部地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有关。
副热带高压的西边常常会有较强的降水区,而西南季风则会带来大量的水汽,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
此外,东部地区的湿度较大,相对容易产生降水。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区域的主要分布地带,年降水量较低,其中以新疆和内蒙古的降水量最少。
降水量的稀少和不规律,使得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多。
南方地区位于副热带,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量较多。
其中,华南地区的年降水量最多,尤其是云南和广东等地。
这些地区以其丰富的降水资源而闻名,降水量的多寡对当地的气候和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的草原和沙漠地带,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干燥。
尽管北方地区一年四季的降水量都相对较少,但在春季和夏季的降水尤为有限。
这与北方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和西北风的气候特点有关。
总之,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总趋势。
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多,而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这种分布格局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合理利用和调控降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毫米,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有时也称为雨量。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包含有雪以及少量的露、霜和雾凇等。
在自然资源研究中,常用的降水量有年、季、月、旬和生育期的降水量。
中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30毫米,呈自沿海向内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
1.地域分布情况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以及台湾等地区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 000~1 600毫米;
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 000毫米;
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500~750毫米;
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200~400毫米;
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
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不足50毫米,盆地中心不足20毫米。
2.季节分配不匀:
春季降水:长江流域中下游占全年30%~45%,新疆占30%~35%,全国其他地区小于20%;
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部分地区占全年50%以下,其他地区都大于50%;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
秋季降水:西南地区占全年25%,其他地区不足20%;
冬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大部、新疆地区占全年10%~15%,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