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讲义)PDF.pdf
汉字—汉字的结构(现代汉语课件)
二年级:称、秤、利、秧、积
三年级:梨、秒、程、稻、稼、科
四年级:稀、穗、稿、移、秩、私
五年级:稳、愁
六年级:巍、租、俐、稍、揪、稠、稚、瞅、魏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捺变点
“又”作为合体字部件时第二笔捺要变为点。
例:对、双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捺变点
一年级:对、双、欢、树
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形,即
横(一)、竖(丨)、撇(丿)、
点(丶)、折()。
汉字的结构
现行汉字笔形表
汉字的结构
现行汉字笔形表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笔画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统计,
7000个现行汉字平均每字10.75画,
最少是一画(“一”、“乙”)最
多是36画。(“齉” nàng)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笔画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横变提
“牛、车”作为合体字部件时最后一笔横变提,同时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例:物、轻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横变提
二年级:物、特、轻
三年级:牧、载、软、轮、渐、较
五年级:辆、斩、轧、崭
六年级:牲、牺、轴、轿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竖钩变竖
二年级:坏、城、坡、场、堆
三年级:墙、坛、塘、堤、堵、均、坑、填、址
四年级:埋、坝、坤
五年级:塌、境、塔、堪、坦
六年级:坪、增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横变提
“王”字作为合体字部件时最后一笔横要变为提。
例:玩
小学语文常用汉字易错笔画分析
笔画变化—横变提
汉字的构造(讲义)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讲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类型,可称为“结构类型”;一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样形成的,可称为“造字方法”。
结构类型肯定都是由某种方法形成的,这样看,它们二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例如,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其结构类型就是象形;反过来说,象形结构的字,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
但是,一个静态,一个动态,二者有时又不完全一致,例如,我们用形和声共时结合的方法(即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肯定是形声结构类型;但是,不能说形声结构的字都是用形和声共时结合造出来的,有很多形声结构类型的字都是历时累积而成的,那这些字就不是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不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是指人的认识,客观是指古文字资料),有的人把这两个问题当成是一回事儿,结果就使有的问题难以解决,例如“转注”,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甚至有学者提出别谈这个问题了。
一、传统的“六书”说“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如《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汉字的构造方式》课件
培养良好习惯
规范书写有助于培养细心 、认真的习惯,对学生的 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
04
CHAPTER
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和思想。
汉字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通过研究汉字的构造和演变,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THANKS
谢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汉字在 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逐渐 提升,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 语言符号。
汉字在计算机输入中的处理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的 输入方式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写到 拼音输入、五笔输入等多种方式
。
目前,智能拼音输入法已成为主 流,通过语音识别、手写识别等 技术手段,实现了快速、准确的
现代科技在汉字传承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汉 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使得汉字文化 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05
CHAPTER
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汉字在现代语言中的地位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
在现代社会中,汉字是重要的 文化传承和交流工具,也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汉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中华文化 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字中的文化元素
汉字中的天文、地理、动植物等意象
汉字中包含了丰富的天文、地理、动植物等意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想象 。
汉字中的礼制、宗法、道德观念
汉字中还蕴含了古代的礼制、宗法、道德观念等文化元素,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 价值观念。
汉字的构造
古漢語通論(五)漢字的構造我們在討論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時候說過,文字學家主要是憑字形來辨别本義,這是因為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意義有密切的關係,分析字形有助於對本義的了解。
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有必要了解漢字形體的構造。
關於漢字形體的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
《周禮·地官·保氏》說,保氏(官名,掌教育)以六藝教國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書是六藝之一,但是沒有說明六書的內容。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古者八歲入小學。
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鄭衆注《周禮》,以為六書是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
許慎《說文解字·敘》以為六書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由此看來,三家對於六書的解說基本上是相同的。
清代以後,一般人於六書的名稱大致採用許慎的(只有形聲有時也稱諧聲),於次序則採用班固的。
這樣,六書的名稱和次序如下表:(1)象形(2)指事(3)會意(4)形聲(5)轉注(6)假借許慎在《說文·敘》裏解釋六書時還各舉了兩個字為例。
象形以日月為例,指事以上下為例,形聲以江河為例,這都容易了解。
會意以武信為例。
武字本作武,從止從戈,《左傳》宣公十二年說:“夫文,止戈為武”,意思是以武力止息干戈,保衛和平,這雖然是春秋時代的思想,但是可以說明武字是會意;信字從人從言,表示人言以誠信為貴。
假借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以令長為例。
令本是“發號”的令,後來借用為“縣令”的令;長本是“久遠”的長,後來借用為“縣長”的長(zhǎng)(注:此據《說文解字·敘》段玉裁注。
《說文》:“令,發號也。
”又:“長,久遠也。
”漢律:縣萬戶為令,滅萬戶為長。
)。
這也比較容易了解。
最不好懂的是轉注。
許慎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後代的說文家對於轉注的解釋,爭論最多,這里不需要一一列舉。
值得介紹的有三家:第一家是江聲,他認為所謂“建類一首”是指《說文》部首,而《說文》在每一部首下都說凡某之屬皆從某(如“凡木之屬皆從木”),那就是“同意相受”。
汉字的构造ppt课件
46
4.改换形声字偏旁:
振 :“振”引申有赈济的意思,后来把“振” 字的“手”旁改换成“贝”旁,分化出“赈” 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又 如:绵—棉、赴—讣 改变意符的:暖—煖、说—悦 改变音符的:袴—裤、螾—蚓 声符、意符全换的:村→邨。
汉字的构造
1
“六書”的說法最初見於《周禮·地 官·保氏》:
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 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 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 數。
2
漢代的學者把六書解釋爲關於漢 字構造的六種基本原則。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古 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飬 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 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 之本也。
象形字在汉字系统中占比不大,《说 文解字》收字9353个,象形字仅为264 个,约占2.8%。
是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表示意义抽 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 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 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
18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 也。”“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 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 能发现意义所在。
又如:戚—慼 、舍—捨
43
2)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
取:本表示“获取”,后来引申而有 “娶妻”义,为了区别,加注“女”旁 分化出“娶”字来表示这个引申义。
士:本义是男子、君子,因古代只有男 子才能做官,故引申而有“做官”义, 后加注“人”旁分出“仕”来表示此引 申义。
又如:昏—婚
44
3)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
38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 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 的优越性:
汉字的构造(讲义)教学文稿
汉字的构造(讲义)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讲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类型,可称为“结构类型”;一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样形成的,可称为“造字方法”。
结构类型肯定都是由某种方法形成的,这样看,它们二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例如,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其结构类型就是象形;反过来说,象形结构的字,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
但是,一个静态,一个动态,二者有时又不完全一致,例如,我们用形和声共时结合的方法(即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肯定是形声结构类型;但是,不能说形声结构的字都是用形和声共时结合造出来的,有很多形声结构类型的字都是历时累积而成的,那这些字就不是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不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是指人的认识,客观是指古文字资料),有的人把这两个问题当成是一回事儿,结果就使有的问题难以解决,例如“转注”,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甚至有学者提出别谈这个问题了。
一、传统的“六书”说“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如《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汉字的构造(讲稿)2010.05.23
上课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一章文字的第二节汉字的构造。
象形、指事、会意竹简出现时导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
她的构造千变万化,形体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她的发音优雅圆润,极富音乐性,宛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她的意韵隽永深远, 意义与形体构造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汉字给了我们另一张表情达意的脸。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的神圣殿堂,探讨汉字的构造——六书,共同来领略汉字形体构造的美丽与奇妙吧!(幻灯片1、2、3、4、5循序出,自动)“课程导航”展示课堂内容(根据“课程导航”)介绍“教学目标”一、“六书”概说1.六书之名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周礼》。
汉代班固最早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六书”的内容:“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许慎作《说文解字》不但说解了“六书”的含义,而且用”六书理论详细说解了汉字的构造。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唐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说法、班固的次序称说“六书”,对“六书”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历代研究“六书”的学者,或继承或发展,有学者还提出了对于“六书”本质的认识。
2.“四体二用”清代戴震认为六书中只有前四种才与造字有关,后二种是与用字有关而不与造字相干,故提出“四体二用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体,造字法转注、假借———二用,用字法3.许慎简介许慎,字书重,东汉汝南召陵(河南漯河召陵区)人,经学家、文字学家,精通五经,有“五经无双许书重”之称。
历时二十一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首创540部首排列汉字,依据小篆形体,解说了9353个汉字的形体、本义和读音。
(播放“许慎短片”)4.《说文解字》简介《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首部按照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汉字的构造(课件)
1.象形①整體象形“日”,《說文》:“實也。
太陽之精不虧。
從囗一。
象形。
”既曰“從囗一”,便是會意字,不得又謂“象形”。
許慎因不明“日”字形體的變化,誤將字形析作“從囗一”。
早期金文作,象太陽之形;或於中間加點作飾筆,如、。
甲骨文作、、,與金文一致。
小篆作,圓形訛成橢圓。
隸書進一步將圓轉的筆道改成方折的筆劃,如“日”。
“月”,《說文》:“闕也。
大陰之精。
象形。
”甲、金文作、,象彎月之形;或於其中加飾筆,如、。
飾筆引長則作,小篆作正由此而來。
隸書作“月”。
“自”,《說文》:“鼻也。
象鼻形。
”甲骨文作、,象人鼻之形。
金文或稍訛,作、、。
小篆作,隸書作。
“隹”,《說文》:“鳥之短尾總名也。
象形。
”金文作、,甲骨文作、,象短尾鳥之形。
小篆作,猶存古意;隸書解散篆體,作、、,完全失去象形意味。
“魚”,《說文》:“水蟲也。
象形。
魚尾與燕尾相似。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後來於左右各增飾筆作、。
小篆作,省去了兩邊的鰭形。
隸書作“魚”,只是將圓轉的筆道改成方折的筆劃而已。
“犬”,《說文》:“狗之有縣蹄者也。
象形。
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
金文後來作、、;春秋時作,戰國時或訛變作;小篆作,則是其進一步訛變。
隸書作。
②附體象形“眉”,《說文》:“,目上毛也。
從目,象眉之形。
上象頟理也。
”甲骨文作、,或作、、、,因為如果不畫出“目”形,便難以使人明瞭是眉毛。
金文或同甲骨文,如;或字形稍訛,毛與“目”離析為二,如、、。
小篆是其進一步訛變。
許慎據已訛之小篆將本象毛形的“”當作頟理,誤甚。
《段注》附會許說,謂“”“象眉之形”, 謂“在兩眉上”“象頟理”,與古文字不合。
隸書作,只是將改用方折的筆劃而已。
“齒”,《說文》:“,口齗骨也。
象口齒之形。
止聲。
,古文齒字。
” 甲骨文作、、、,或作、,象口中有齒之形。
戰國時作、,下半很明顯是由甲骨文後二形演變而來,《說文》古文“”即源於此。
因為字形訛變後與“(臼)”字難以分辨,於是在上面加“止”作聲符以區別之。
汉字的构造课件
睬 雅 室 恭 哀 衷 赖 旗
昭 切 雾 驾 莽 戚 题 寐
练习: 练习: 旗,施,旌,旗 滕,胜,腾,縢,誊 条,倏,修,修 栽,裁,载,哉
注 意: (1)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形声字中,既可以充当意符,也可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形声字中,既可以充当意符, 以充当声符. 以充当声符. 等字中, 充当意符; 如:"闺","阁"等字中,"门"充当意符;"问", 等字中" 充当声符. "闻"等字中"门"充当声符. 福视,剑到, 福视,剑到,孟,和 (2)形声字不管结构多么复杂,都要按照义符和声符两部分 )形声字不管结构多么复杂, 划分. 划分. 鸿,撕,薄,虽
(三)会意 1,定义 ,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信是也. 撝:huī,指向. ,指向. 2,特点 , (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不是偏旁的意义 )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 简单的相加. 简单的相加. (3)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 )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 分析会意字通常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 从某, 分析会意字通常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用"从某,从 来表述. 从止,从戈. 某."来表述.如"武"是"从止,从戈." "信"是 从人,从言. "从人,从言."
5,与形声字有关的几个概念 与形声字有关的几个概念 (1)亦声 )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
娶:《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说文》 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说文》 妇家也. 取妇以昏时.从女,从昏, 婚:《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从女,从昏,昏亦 声." 说文》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礼:《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说文》 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忘:《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第一章 第三节 汉字的构造
(2)象形是画成其物,而这个“物”是具 体的实体, 所以象形字反映的是实体名称。 象形描绘一个完整的实体,要‚随体诘 诎‛,因而象形字形是完整的,不可再分 割。文字学称之为‚独体字‛;象形字没 有任何表音成分,直接同语言的某个词的 音、义联系。 因而是纯表意字。
(3)在文字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 方法. 因为,指事字是象形字与指事字符号的结 合;会意字常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 字结合;形声字也是两个象形字结合,不 过其中一个象形字,取义而弃音;一个象 形字取音而弃义。从这个角度而言,象形 字是汉字音、义之源。 因之在汉字构形系统中占有重要位臵。
会: 1、会合二字(形)。 2、体会出新义。 意: 1、意思比事更抽象。 2、新意。
判定会意字的条件
•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有关联 的字组成。 • (2)必须有新义。
会意与象形指事的区别
• 象形和指事,是独体;会意是合体。
会意字分类:
1.按照组成会意字的各构件表意形式来划分:
1)以形会意——比类会意 即通过意符结合后体现出的具体形象表示其义。 2)以义会意——合谊会意 即通过意符组合后体现出的意念间的联系来表示字 义。 2、按照各构件的异同来划分(书上): 1)同体会意字 2)异体会意字 3)对文会意字
《说文解字》中象形字约300余字。 汉代用象形的方法造的字只有几个.
象形字的分类:
• 一类是独体象形字,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 示该事物,如日 、月 、鸟 、鱼 、鹿 、山、水、 牛、羊、象 等字,它们的甲骨文写法,就像这些 物的形状。 • 一类是合体象形字(又称烘托象形,依附象形), 这类字描画的往往是事物的分体,即便是整体,特 征也不鲜明,容易造成对象间的混淆,需要附加背 景,用相邻近,相关联的事物加以烘托,陪衬.
汉字的构造(讲义)word.doc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讲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类型,可称为“结构类型”;一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样形成的,可称为“造字方法”。
结构类型肯定都是由某种方法形成的,这样看,它们二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例如,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其结构类型就是象形;反过来说,象形结构的字,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
但是,一个静态,一个动态,二者有时又不完全一致,例如,我们用形和声共时结合的方法(即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肯定是形声结构类型;但是,不能说形声结构的字都是用形和声共时结合造出来的,有很多形声结构类型的字都是历时累积而成的,那这些字就不是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不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是指人的认识,客观是指古文字资料),有的人把这两个问题当成是一回事儿,结果就使有的问题难以解决,例如“转注”,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甚至有学者提出别谈这个问题了。
一、传统的“六书”说“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如《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古代汉语 汉字的构造
(四)六書的“四體二用”說
• 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法(體) • 後二書:轉注、假借——用字法(用)
字秦 ,統 書一 同六 文囯 文
点古 成 战 、今 为 国 分文 正 出 水字 式 现 岭的 文 , 转字西 折,汉
古文字
綫條→筆畫
今文字
例字1
龍龍
例字2
例字3
(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漢字 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隸變不仅關 係到書寫风格,而且也關係到漢字的結構。
會意· 形象會意
會意· 形象會意
會意· 形象會意
會意· 抽象會意
• 劣、 歪、 尘、 尖
• 甦、 掰、 昶
(四)形聲
•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形聲字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 ——形符(或意符),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 ——聲符,表示該字的讀音。 • 《說文》的術語:從某,某聲。
•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3 •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 •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漢字的構造
本講綱要
• 漢字結構分析的基本理論“六書”說
• “六書”(重点是前四書)的具體介紹
• 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一 、漢字結構分析和“六書” 說
(一)漢字結構分析的依據和意義
• “永字八法”:點、拐、竖、勾、横、撇、斜撇、 捺 • “結構法”:上下、左右、包圍、半包圍……
汉字的构造方式讲课文档
• 吠,犬叫; 咩,羊叫; 鸣,鸟叫
岩,山石; 嵩,山高; 岐,山的分支; 岚,山风、山雾
仙,山中隐居的人; 佃,田中耕作的人;
休,靠着树歇息的人;伐,拿斧头砍树的人;
戎,扛着武器守卫边疆的人 信,人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不骗人; 诬,巫言,巫婆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第四十六页,共51页。
第三页,共51页。
1. 象形 用线条描画事物形状
的造字方法
果
牛
人
眉
第四页,共51页。
游戏二:
“慧眼识字”
游戏规则:
举手抢答。要求:快速地认出象
形文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到 的。
第五页,共51页。
云
第六页,共51页。
牛
第七页,共51页。
羊
第八页,共51页。
口
第九页,共51页。
目
第十页,共51页。
汉字的构造方式
第一页,共51页。
汉字的六书
象形
指事 会意
造字法
形声
转注
假借
用字法
第二页,共51页。
象形文字
• 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 记录事情,就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这种 用图画方法来记事方法很有趣,可是时间 一长,人们觉得这个方法并不方便,于是 人们创造了既像画又像字的符号,我们把 它们叫做象形文字。
雨
第三十四页,共51页。
第三十五页,共51页。
第三十六页,共51页。
知识拓展
象形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包装盒
第三十七页,共51页。
知识拓展
耳环
装饰瓶
第三十八页,共51页。
2.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 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 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讲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类型,可称为“结构类型”;一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样形成的,可称为“造字方法”。
结构类型肯定都是由某种方法形成的,这样看,它们二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例如,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其结构类型就是象形;反过来说,象形结构的字,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
但是,一个静态,一个动态,二者有时又不完全一致,例如,我们用形和声共时结合的方法(即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肯定是形声结构类型;但是,不能说形声结构的字都是用形和声共时结合造出来的,有很多形声结构类型的字都是历时累积而成的,那这些字就不是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不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是指人的认识,客观是指古文字资料),有的人把这两个问题当成是一回事儿,结果就使有的问题难以解决,例如“转注”,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甚至有学者提出别谈这个问题了。
一、传统的“六书”说“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如《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三家的说法同出一源:《汉书·艺文志》是班固根据西汉末年古文学派大师刘歆的《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编成的,所以,《艺文志》的说法,也就可以看作是刘歆的说法。
郑众的父亲郑兴是刘歆的学生;许慎是贾逵的学生,而贾逵的父亲(也是他的老师)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
三家的“六书”说同源,所以大同小异,只是在名称和次第上稍有差别,大概是传承造成的:班固:1、象形 2、象事 3、象意 4、象声 5、转注 6、假借郑众:1、象形 2、会意 3、转注 4、处事 5、假借 6、谐声许慎:1、指事 2、象形 3、形声 4、会意 5、转注 6、假借后人关于“六书”多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6、假借关于“六书”的次第,会意和形声是利用已有的所谓独体之“文”来构字,故将二者置于象形、指事之后,学术界并无异议。
至于象形和指事何者为先,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象形该在先,理由是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而成;也有人说指事在先,因为也有一部分不依赖象形字而存在的完全抽象的指事字,而且这些字应该还是比较早就出现了的,如数字“一、二、三”等。
“六书”说是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但是,必须指出,古人并是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才造字的。
文字是社会历史发展一定阶段自发的产物,创造文字的也并不是某一个人,不可能事先订好条例再着手造字。
“六书”说也只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
汉代的学者创立“六书”说,对汉语文字学的发展是有巨大功绩的。
其中的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术语,直到今天大家仍在使用。
但是,汉代在文字学发展史上毕竟属于早期阶段,汉代学者对汉字构造的研究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书,既可以看作是四种造字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四种结构类型;而假借是利用已有的字形,它并没有造出新的形体来,也不是一种结构类型,因为被假借的字无非还是由前四书造出来的四种结构类型之一,所以,假借与前四书似乎不可以并列。
至于“转注”,更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大家一致的看法。
所以,后代不断有学者对传统“六书”提出修正。
二、“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是清代学者戴震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传统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是汉字结构类型,称为“四体”;“转注”和“假借”是使用文字的方法,称为“二用”。
三、“三书”说唐兰:象形、象意、形声。
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
裘锡圭:表意、假借、形声。
四、“六书”分析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代表符号。
可以分为整体象形和附体象形两类。
日、月、山、水、人、手、目、弓、车、虎、止、又、女、行、贝、鼎、眉、皿、页、文、州、瓜、果、龟、虫、鱼、木、鸟、牛、羊、马、犬等等①整体象形所谓“整体象形”,即描摹出事物的整体形象。
如:“日”,《说文》:“,实也。
太阳之精不亏。
从囗一。
象形。
”既曰“从囗一”,便是会意字,不得又谓“象形”。
许慎因不明“日”字形体的变化,误将字形析作“从囗一”。
早期金文作,象太阳之形;或于中间加点作饰笔,如、。
甲骨文作、、,与金文一致。
小篆作,圆形讹成椭圆。
隶书进一步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如“日”。
“月”,《说文》:“,阙也。
太阴之精。
象形。
”甲、金文作、,象弯月之形;或于其中加饰笔,如、。
饰笔引长则作,小篆作正由此而来。
隶书作“月”。
“自”,《说文》:“,鼻也。
象鼻形。
”甲骨文作、,象人鼻之形。
金文或稍讹,作、、。
小篆作,隶书作。
“隹”,《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
象形。
”金文作、,甲骨文作、,象短尾鸟之形。
小篆作,犹存古意;隶书解散篆体,作、、,完全失去象形意味。
“魚”,《说文》:“,水虫也。
象形。
鱼尾与燕尾相似。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后来于左右各增饰笔作、。
小篆作,省去了两边的鳍形。
隶书作“魚”,只是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而已。
“犬”,《说文》:“,狗之有县蹄者也。
象形。
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
金文后来作、、;春秋时作,战国时或讹变作;小篆作,则是其进一步讹变。
隶书作。
②附体象形有些事物单独画出不易辨识,所以要把它所依附的事物一起画出。
如:“眉”,《说文》:“,目上毛也。
从目,象眉之形。
上象頟理也。
”甲骨文作、,或作、、、,因为如果不画出“目”形,便难以使人明了是眉毛。
金文或同甲骨文,如;或字形稍讹,毛与“目”离析为二,如、、。
小篆是其进一步讹变。
许慎据已讹之小篆将本象毛形的“”当作頟理,误甚。
《段注》附会许说,谓“”“象眉之形”,谓“在两眉上”“象頟理”,与古文字不合。
隶书作,只是将改用方折的笔划而已。
“齒”,《说文》:“,口龂骨也。
象口齿之形。
止声。
,古文齿字。
”甲骨文作、、、,或作、,象口中有齿之形。
战国时作、,下半很明显是由甲骨文后二形演变而来,《说文》古文“”即源于此。
因为字形讹变后与“(臼)”字难以分辨,于是在上面加“止”作声符以区别之。
小篆字形是其进一步变化。
隶变作、。
“州”,《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周遶其旁,从重川。
……,古文州。
”商代金文作,甲骨文作、,旁象川流,中央象土地。
西周金文同甲文,如、,《说文》古文稍讹。
小篆字形当是两边笔形受中间同化的结果。
许慎不明,析成“重川”,不确。
隶变作、、。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改为“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一,二,三,上,下; 至,本,末,朱,甘,寸,刃,牟,出,亦,旦许慎对“指事”的定义过于笼统,并与象形、会意的界线含混不清:说“视而可识”,则很似“象形”;说“察而可见”,又似“会意”。
所以,后来学者对“指事”的理解存在分歧。
就所见的指事字来看,实际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指事字,“实际上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的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事物的要点,即在两个符号中,一个是字,另一个不是字,只是个符号。
”(高明)也就是说,有些事物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它所赖以存在的整个事物,于是便在象整个事物之形的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跟附体象形不同:附体象形字所要表示的事物与它所依附的事物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如眉毛和目本是两件事物;而“刃”字所表示的事物,即刀刃,与刀是分不开的);另一类指事字,表示的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这类字虽然看起来字形与某些具体事物类似,但它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这类具体事物,而是另一种抽象的意义,因而不得视为象形字。
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这两类指事字。
①象形字加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大多数的指事字都有两个构成成分,其中一个构成成分是可以独立成字的象形字,另一个则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指事符号。
之所以要将指事符号加在象形字上,就是因为所表示的意义与这个象形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刀”,《说文》:“,兵也。
象形。
”甲骨文作,正象刀之形;小篆作,刀把稍有讹变;隶书作“刀”。
“刀”是个象形字,而刀刃虽在刀上,但却无法直接表现出来。
“刃”,《说文》:“,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小篆作,战国秦文字作,即在“刀”的有刃的地方加指事符号;隶书作“刃”。
字看起来象“刀”,所谓“视而可识”;但表示的并不是整个“刀”,而是刀的刃,即所谓“察而可见”。
“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
从屮,下象其根。
”其实“木”是个整体象形字,甲骨文作,上象枝,下象根,中间是树干。
小篆作是其演变。
隶书作“木”,将上面的树枝形简化作一横划。
“本”,《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战国秦文字作、,都是在木的根部加指事符号。
隶书作“本”。
“末”,《说文》:“,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春秋金文作,在木上加指事符号。
小篆作(点引长成为一横划),隶书作“末”。
“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
从木,一在其中。
”段玉裁注曰:“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
”金文作、,正于木中心处加指事符号;点引长成横划,如。
秦简作,汉隶作、,前一种写法与古文字一致,后一种写法源于秦简。
楷书进一步将树枝形变成一丿一横,以便书写。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
从大,象两亦之形。
”甲骨文作,在正面的人形的臂腋处加指事符号。
小篆作,与古文字一致。
秦简作、,人的两臂与身躯稍讹。
汉隶作、,两臂和身躯变成了一点和一横划,两腿变成了两竖笔,左右两点即是原来的指事符号。
“寸”,《说文》:“,十分也。
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从又从一。
”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