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基本特点为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种自然观来自天才的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虽然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地联系;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同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总体上去把握自然界,但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对构成总体的部分和细节尚不清楚,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这就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哲学的思辨来编制自洽的理论,因而古代人的自然观念是笼统的,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补充(可看可不看)

历史地位: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上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正是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得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如古希腊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巴门尼德的充实说(认为“存在“充实空间,不存在虚空)、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在近代科学诞生后,先后发展成为哥白尼—开普勒的日心说、道尔顿的原子论、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它不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自然界看做是按某种必然规定的机械的构成,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只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具有严整的秩序,不存在偶然性,而运动只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的外部即外力的推动。这种观点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观点相比,显然是一种倒退。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虽然是原始的、素朴的,然而在本质上却是正确的。所以恩格斯指出:“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希腊时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

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希腊时代。”

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的方法密切相关的。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要素)和简单的关系,即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别研究各个部分(要素)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但是,这样所得到的一般只是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它对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是必要的,然而,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做是运动的,而是看做静止的;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不是看做活的,而是看做死的。“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理论自然科学的出现,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便显得愈来愈不适用了。

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

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因为机器的自然图景是同机器的制造者相关联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有神论者信仰的超验的上帝相联系的。比如,对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无限多样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类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最初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机械论者最终不得不用超自然的原因来说明。这就不难理解,牛顿用神的”第一推动力“来说明行星最初的运动;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用上帝的安排来解释动物和植物物种的产生;至于人类的产生问题,也只好用上帝创造人类来回答。因此,“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最高的普遍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的思想,是浅薄的沃尔弗式的目的论,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这种目的论实际上是根本否定了科学,使科学又回到了神学的怀抱之中。

3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44)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关系问题,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实现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从形而上的视角来看,也就是如何超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对立的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成的存在,只有在生成的意义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于人与自然的相互生成,在马克思看来,人并不是超自然的存在,并不是纯精神性的,其生存的根基就深深地植根于自然界之中。从肉体的方面来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个体一样,只有依靠自然提供的产品才能生活,无论这种产品是以食物、衣服、住房等何种形式表现出来。不但如此,人的精神世界亦是在自然中现实地生成的。因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和自身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现实地生成一个意识的、精神的世界。因此,人的生存就其整体来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然界中的生活。

但是,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自身的活动在自然中现实地生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先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因为对象之所以成为对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