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D核磁共振谱
合集下载
2D核磁共振谱2
化合物6的二维C,H-COSY谱
2. COLOC(远程氢碳化学位移相关谱) • 在C,H-COSY谱中季碳原子不出现相关峰 • 确定分子骨架和推断结构很重要 • COLOC谱图形式类似于C, H-COSY谱
3. 1H检测的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
• C,H-COSY和COLOC谱是对13C采样的,因13C核 灵敏度比1H核低得多,测试样品多,累加时间长。 把检测13C信号变为检测1H信号,将大大提高相关 谱的灵敏度。1H检测的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实验 称为反转实验(inverse实验)。包括: • HMQC(1H检测的异核多量子相干实验) • HSQC(1H检测的异核单量子相干实验) • HMBC(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干实验)
HA CA
HB CB
Hc CC
Hd C
He C
TOCSY (TOt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1
MLEV17
AQ
Pulse sequence for a TOCSY spectrum.
H1 H2 H3 H4 H H H H
H1 H2 H3 H4 H H H H
H1 H2 H3 H4 H H H H
(1) 氢接力的H, H-COSY谱(H-Relayed H, HCOSY)
• 磁化矢量从HA转移到HB,再由HB转移到HC 的接力,可检测出通过二根键、三根键和四 根键连接的质子间的交叉峰
HA CA
HB CB
Hc CC
谷氨酸 的氢接力H, H-COSY谱 (p207)
氢接力的C, H-COSY (H-Relayed C, H-COSY) • 磁化矢量从一个1H核(HA)磁化转移到邻 位的另一个1H核(HB)上,再通过HB把磁 化转移到与其相连的CB的磁化矢量上,称之 HA→HB→CB接力。如果已确认了HA,就可 以通过HA指认邻位CB的化学位移
【2024版】核磁共振光谱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
在记录碳谱时,需设置足够的谱宽,以防止峰的折叠现象。由于常规碳谱不能反映碳原子的级数,而这对推导未知物结构或进行结构的指认是不利的,因而必须予以补充。早期多采用偏共振去耦,自80年代以后,陆续采用各种脉冲序列,最常用的叫做DEPT。DEPT脉冲序列中有一个脉冲,其偏转角为θ。当θ=90°时,只有CH出峰,当θ=135°时,CH,CH3出正峰,CH2出负峰,这两张谱图的结合,可指认出CH,CH2和CH3。对比全去耦谱图,则可知季碳(它们在DEPT谱中不出峰),于是所有碳原子的级数均可确定。
E=-μHHo
HO为外加磁场强度,μH为磁矩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μH=mh/2,所以
E=-mh/2Ho
由于自旋核在外磁场中有(2I+1)个能级,这说明自旋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同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E。根据量子力学选率,只有△m=±1的跃迁才是允许的,则相邻能级之间跃迁的能极差为
△E=△mh/2Ho
4核磁共振的产生
4.1拉莫尔进动
如图3-1所示,在外加磁场Ho中,自旋核绕自旋轴旋转,而自旋轴与磁场Ho又以特定夹角绕Ho旋转,类似一陀螺在重力场中运动,这样的运动称为拉莫尔进动。进动频率(又称拉莫尔频率)由下式算出
Wo=20=H0
而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其在磁场方向的分量Pz和磁量子数(m)关系为Pz=mh/2,因为m共有2I+1个值,与此相应,Pz也有2I+1个值,与此相对应自旋核在z轴上的磁矩:
R为照射线圈,提供一定频率的电磁波;Helmholtz线圈为扫场线圈,其通直流电所产生的附加磁场用以调节磁场的强度;D为接收线圈,与放大器和记录系统相连。这三组线圈互相垂直,互不干扰。若所提供的照射频率和磁场强度满足某种原子核的共振条件时,则该核发生能级跃迁,核磁矩方向改变,在接收线圈D中产生感应电流(不共振时无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被放大、记录,即得核磁共振信号。
E=-μHHo
HO为外加磁场强度,μH为磁矩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μH=mh/2,所以
E=-mh/2Ho
由于自旋核在外磁场中有(2I+1)个能级,这说明自旋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同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E。根据量子力学选率,只有△m=±1的跃迁才是允许的,则相邻能级之间跃迁的能极差为
△E=△mh/2Ho
4核磁共振的产生
4.1拉莫尔进动
如图3-1所示,在外加磁场Ho中,自旋核绕自旋轴旋转,而自旋轴与磁场Ho又以特定夹角绕Ho旋转,类似一陀螺在重力场中运动,这样的运动称为拉莫尔进动。进动频率(又称拉莫尔频率)由下式算出
Wo=20=H0
而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其在磁场方向的分量Pz和磁量子数(m)关系为Pz=mh/2,因为m共有2I+1个值,与此相应,Pz也有2I+1个值,与此相对应自旋核在z轴上的磁矩:
R为照射线圈,提供一定频率的电磁波;Helmholtz线圈为扫场线圈,其通直流电所产生的附加磁场用以调节磁场的强度;D为接收线圈,与放大器和记录系统相连。这三组线圈互相垂直,互不干扰。若所提供的照射频率和磁场强度满足某种原子核的共振条件时,则该核发生能级跃迁,核磁矩方向改变,在接收线圈D中产生感应电流(不共振时无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被放大、记录,即得核磁共振信号。
高聚物结构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
B:
CH2 CH
CH
CH2
S:
CH
CH2
38
举例2: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
CH CH2
CH3 CH2 C O C
MMA
O
CH3
S
A为δ=7ppm处峰面积 A总为所有峰的总面积 苯乙烯单元摩尔分数x:
39
举例3: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40
4.4.3 高聚物立构规整性测定
CH3 CH2 C n O C O
μ =γP
式中γ是磁旋比,是核的特征常数 P由自旋量子数I决定,I 的取值可为0,1/2,1, 3 /2等, P的绝对值由下式表示:
h P = I ( I + 1) 2π
6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 是核自旋时有磁距产生。
μ =γP
P = I ( I + 1)
h 2π
只有当核的自旋量子数不等于零时,核自旋才具有一定的自旋角动量, 产生磁距。因此I为0的原子核,没有磁矩,不能成为NMR研究的对象
CH3
PMMA中有三种氢:亚甲基,α-甲基,甲氧基 不同立构中α-甲基的化学位移不同:等规最大 1.33ppm,无规1.21ppm,间规最小1.10 ppm 亚甲基 等规中 氢不等价 4重峰 间规中 氢等价 单峰
41
42
4.4.4 高聚物序列结构
(h)
(i)
(j)
43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NMR
23
4.2.3.3 其它影响因素
氢键:有去屏蔽效应,能使质子在较低场发生共振,提高温度 或使溶液稀释,具有氢键的质子的峰移向高场(化学位移减 小)。加入少量D2O,活泼氢的吸收峰就会消失。 溶剂效应:在溶液中质子受溶剂影响,化学位移发生改变。
2D核磁共振谱
SI
1024
MC2
TPPI
SF
500.1300144 MHz
WDW
SINE
SSB
2
LB
0.00 Hz
GB
0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NH
3 NH
NOESY用于多 肽序列 的归属
H1
1 12 3
H
CH2O
CH2O
CH2 O
H2N C C N C C N C C OH
H
HH
HH
H
精品课件
2
GPNAM1
sine.100
GPNAM2
sine.100
GPNAM3
sine.100
GPX1
0.00 %
GPX2
0.00 %
GPX3
0.00 %
GPY1
0.00 %
GPY2
0.00 %
GPY3
0.00 %
GPZ1
50.00 %
GPZ2
30.00 %
GPZ3
40.10 %
P16
1000.00 usec
vX
F2
精品课件
δ
vA
对角峰
F1
vA
vA
δ
交叉峰
谷氨酸的H, H-COSY 谱(500MHZ)
1
HO OC
C H (2 )
2
CH
NH 2
3
CH 2
4
4
CH 2
5
COO H
C H 2(4 )
C H 2(3 )
C H 2(3 ) C H 2(4 )
C H (2 )
ppm
2 .2 0
图谱解析核磁共振图谱-氢谱_OK
• NMR 图谱可以区分分子中含有多少种不同的 质子。
• 通常,质子为化学等价时,它也是磁等价的。
CH3 CH3 O CH2 C CH3
CH3
O CH3 C CH2 O CH3
2021/10/10
3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9 积分
NMR图谱显示分子中含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 在 NMR 图谱中, 每一个峰的的面积同产生这个峰的 氢原子数目成正比。
图的左边出现吸收峰。
26
B. 脉冲信号傅里叶转变移 (FT)
脉冲信号同时激发了分子中所有的磁性核。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一个频率范围
图4.14短脉冲信号 (a) 原始脉冲; (b) 同一脉冲信号的频率含量
27
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FID)
当脉冲信号连续时,被激 发的原子核将释放它们的 激发能,回到原始的自旋 状态,或者称弛豫。 当每一个激发的原子核都 发生弛豫时,它将放射出 电磁波。不同频率的电磁 波同时发射。这种放射信 号称为 FID 信号.
图. 4.15苯乙酸乙酯1H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FID)信号
28
时域信号
以丙酮为例,所有的六个氢 原子都是等价的。
随着原子核的弛豫,它们的 逐渐消失,这种信号随时间 呈指数衰减。
观测到得FID 实际上是一种 无线电波和激发原子核放射 信号的干涉信号。
图4.16 (a)丙酮氢原子的 FID 曲线; (b)随 着信号逐渐消失,FID信号出现。
6
自旋状态+1/2 具有 较低的能量,因为其 磁矩与磁场方向相同; 自旋状态1/2具有较 高的能量,因为其磁 矩与磁场方向相反.
2021/10/10
图4.2 条形磁铁的顺磁和逆磁排列
7
• 通常,质子为化学等价时,它也是磁等价的。
CH3 CH3 O CH2 C CH3
CH3
O CH3 C CH2 O CH3
2021/10/10
3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9 积分
NMR图谱显示分子中含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 在 NMR 图谱中, 每一个峰的的面积同产生这个峰的 氢原子数目成正比。
图的左边出现吸收峰。
26
B. 脉冲信号傅里叶转变移 (FT)
脉冲信号同时激发了分子中所有的磁性核。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一个频率范围
图4.14短脉冲信号 (a) 原始脉冲; (b) 同一脉冲信号的频率含量
27
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FID)
当脉冲信号连续时,被激 发的原子核将释放它们的 激发能,回到原始的自旋 状态,或者称弛豫。 当每一个激发的原子核都 发生弛豫时,它将放射出 电磁波。不同频率的电磁 波同时发射。这种放射信 号称为 FID 信号.
图. 4.15苯乙酸乙酯1H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FID)信号
28
时域信号
以丙酮为例,所有的六个氢 原子都是等价的。
随着原子核的弛豫,它们的 逐渐消失,这种信号随时间 呈指数衰减。
观测到得FID 实际上是一种 无线电波和激发原子核放射 信号的干涉信号。
图4.16 (a)丙酮氢原子的 FID 曲线; (b)随 着信号逐渐消失,FID信号出现。
6
自旋状态+1/2 具有 较低的能量,因为其 磁矩与磁场方向相同; 自旋状态1/2具有较 高的能量,因为其磁 矩与磁场方向相反.
2021/10/10
图4.2 条形磁铁的顺磁和逆磁排列
7
4-2核磁共振(NMR)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a.诱导效应 化学位移是由核外电子屏蔽作用引起的, 因此任何影响核外电子密度的因素均会影响 化学位移. 电负性大的取代基(如卤素,硝基,氨基, 羰基,羧基等)的诱导效应均会降低核外电子 的密度从而起了去屏蔽作用,产生的与外磁场 方向相反的诱导磁场强度(B诱)减小.根据B扫 =B0+B诱可知共振所需磁场强度相应降低,即 共振在较低磁场发生,则δ增大
(2)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中子与 电子一样具有自旋运动,因而核也产生磁矩. 并非所有原子核自旋都具有磁矩,实验证明 只有那些原子序数或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自旋 才具有磁矩.例如:1H,13C,15N,17O等. 其大小 其大小为:
= γ N M = γ N I ( I + 1)
(二 )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实验部分
初步掌握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 理及谱图解析 (2) 实验步聚: 实验步聚: a. 制备样品 b. 将样品置于强磁场内,通过辐射频率 发生器产生固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辐射 c. 同时在扫描线圈通入直流电使总磁场 梢有增加(扫场)
d.当磁场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满足式: γNNB0 v= h 辐射能等于两种不同取向自旋的能差,则 会发生共振吸收 e. 信号被接受,放大并被记录仪记录
3)化学位移δ 在一个原子核周围总有电子运动.在外磁 场作用下这些电子可产生诱导电子流,.从而产 生一个诱导磁场,该磁场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 相反(如图B所示).这样使核受到外加磁场的影 响(B)要比实际外加磁场强度(B0)小这种效应叫 屏蔽效应. 屏蔽效应 因此,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为 B=B0共振图为例 :
(3) 核磁共振结构图
样品管 射频发生器 射频接受器
核磁共振氢谱解析2
3.05
电负性大的原子越多, 影响越大
Br CH3 2.68
I CH3 2.60
距离越远,影响越小
H3C Br H3CH2C Br CH3(CH2)2 Br
2.68
1.65
1.04
CH3(CH2)3 Br 0.90
• 电负性大的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可使邻近氢 核的电子云密度减少(去屏蔽效应),导致该质 子的共振信号向低场移动,δ值增大。
蔽作用很强,一般化合物的峰大都出现在TMS峰 的左边,即一般化合物的δ均为正值 • TMS沸点仅27℃,很易于从样品中除去,便于样 品回收 • TMS与样品之间不会发生分子缔合 • 在氢谱、碳谱中都规定δTMS=0
低场 δC 200 去屏蔽 δH 10
高场 屏蔽
CH3CH2OH: δ(CH2) =148Hz/60MHz×106 =247Hz/100MHz×106 =2.47
HH
CCH
HH
CH3 C CH3 H
1:6:15:20:15:6:1
1:1
1H核与两组等价1H核相邻时,裂分峰数:(n+ n´+1) 个;
1H核与几组不等价1H核相邻时,裂分峰数: (n+1)( n´+1)……个;
Hb Ha Hc CCC
C
Hd
(nb+1)(nc+1)(nd+1)=2×2 × 2=8 Ha裂分为8重峰
H3C C
~3.0
~1.8
H 3C N H3C C C
~3.7 H H3C O
H CC
~0.9 H3C C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化学位移 δ(ppm)
2D核磁共振谱PPT课件
WDW
QSINE
SSB
0
LB
0.00 Hz
GB
0
32
HMBC 与HMQC的区别
HMQC是通过异核多量子相干实验把1H核和与其直接相连的 13C核关联起来。
HMBC则是通过异核多量子相干实验把1H核和远程偶合的13C 核关联了起来,其作用类似于COLOC谱
.
H1 H2 H3 H4 —C1 —C2 —C3—C4 —
氢-氢化学位移相关谱 (H,H-COSY) 氢-碳化学位移相关谱 (H,C-COSY) 二维接力相关谱2D RELAYED 总相关谱(TOCSY谱)
20
(1) 氢-氢相关谱 H,H-COSY(同核相关)
V icinal
HH
Ge m inal
CCH
.
21
AX自旋体系的H,HCOSY 示意图
5 CDCl3
32 1
ppm
32 1
30
CDCl3
O
3
CH3
40 50
1 H 3C N 8 4 N
60 70
7
5H
80
O
N6 N
90
4
CH3
100
2
110
120
130
876 5
140
150
160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ppm
.
Current Data Parameters
4.3.1 二维J分解谱
二维J分解谱一般不提供比一维NMR谱更多的
信息,只是将谱峰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分 别在两个不同的坐标轴上展开,便于解析复 杂谱峰的偶合常数。
4.2D核磁共振谱
远程相关谱则是将相隔两至四根化学键的13C 和1H 核关联起 来,甚至能跨越季碳、杂原子等,交叉峰或相关峰比直接相 关谱中多得多,因而对于帮助推测和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非常 有用。
异核位移相关谱
在异核位移相关谱测试技术上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异核(非氢核)进 行采样,这在以前是常用的方法,是正相实验,所测得的图谱称为“C,H COSY”或长程“C,H COSY”、COLOC(远程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Via Long Rang Coupling)。
映3J耦合关系。
它的解谱方法是:取任一交叉峰作为出发点,通过它作垂线 ,会与某对角线峰及上方的氢谱中的某峰组相交,它们即是 构成此交叉峰的一个峰组。再通过该交叉峰作水平线,与另 一对角线峰相交,再通过该对角线峰作垂线,又会与氢谱中 的另一峰组相交,此即构成该交叉峰的另一峰组。
要注意的是 COSY 一般反映的是3J 耦合关系,但有时也会出 现少数反映长程耦合的相关峰,另一方面,当3J 小时(如两 面角接近 90 ,使3J很小),也可能没有相应的交叉峰。
一维多重接力磁化转移 (1D HOHAHA)
在解析复杂的1H NMR谱时,如有一种方法能把各偶合系统从 原光谱中分离并检测出来,这对结构解析提供极大的帮助
要注意的是cosy一般反映的是耦合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少数反映长程耦合的相关峰另一方面当小时如两面角接近90hh相关谱hhcosyhhcosyionone通过cosy谱可以了解质子间偶合的全部情况而且可以知道远程偶合是否存在以及与其偶合的对方质子突出表现远程偶合的hhcosy谱用以区别偕偶和邻偶的cosy45谱hhcosycosy45noesy和roesy二维noe谱简称为noesy它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核与核之间空间距离的关系而与二者间相距多少根化学键无关
异核位移相关谱
在异核位移相关谱测试技术上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异核(非氢核)进 行采样,这在以前是常用的方法,是正相实验,所测得的图谱称为“C,H COSY”或长程“C,H COSY”、COLOC(远程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Via Long Rang Coupling)。
映3J耦合关系。
它的解谱方法是:取任一交叉峰作为出发点,通过它作垂线 ,会与某对角线峰及上方的氢谱中的某峰组相交,它们即是 构成此交叉峰的一个峰组。再通过该交叉峰作水平线,与另 一对角线峰相交,再通过该对角线峰作垂线,又会与氢谱中 的另一峰组相交,此即构成该交叉峰的另一峰组。
要注意的是 COSY 一般反映的是3J 耦合关系,但有时也会出 现少数反映长程耦合的相关峰,另一方面,当3J 小时(如两 面角接近 90 ,使3J很小),也可能没有相应的交叉峰。
一维多重接力磁化转移 (1D HOHAHA)
在解析复杂的1H NMR谱时,如有一种方法能把各偶合系统从 原光谱中分离并检测出来,这对结构解析提供极大的帮助
要注意的是cosy一般反映的是耦合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少数反映长程耦合的相关峰另一方面当小时如两面角接近90hh相关谱hhcosyhhcosyionone通过cosy谱可以了解质子间偶合的全部情况而且可以知道远程偶合是否存在以及与其偶合的对方质子突出表现远程偶合的hhcosy谱用以区别偕偶和邻偶的cosy45谱hhcosycosy45noesy和roesy二维noe谱简称为noesy它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核与核之间空间距离的关系而与二者间相距多少根化学键无关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ppt课件
PPT课件
33
用NOESY方法对异构体的鉴别
•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会经常出现异构体 ,在异构体构型的鉴别 中,NO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NOE谱对有机化合物结构、构 型、构象的鉴定能够提供重要信息. NOE谱可以采用一维方式或 二维方式 ,我们通常都采用二维谱图的方式,因为二维谱方便快 捷,可观察的信息全。 • NOE主要用来确定两种质子在分子立体空间结构中是否距 离相近。要求两种质子的空间距离小于5A. 从以上可以看出 NOE和空间因素很有关系,和相隔的化学键数无关,所以在分析 NOE谱图时候,一定要能画出结构的立体构型以便解析。下面是 用NOE方法来鉴别异构体的简单例子。
下面是四氢糖醇的结构图,可以看出手性碳对2,3,4,5位氢的空间上的影响.
PPT课件
2.5
1.188 2.373
2.0
2.944
4 5
4
1.000
1.5
1.955 1.941 1.936 1.922 1.918 1.910 1.907 1.904 1.899 1.895 1.884 1.867 1.853 1.848 1.664 1.658 1.650 1.645 1.638 1.632 1.628 1.619 1.610 1.602 1.589
10-14 (DMSO); 7-10 (CDCl3) 8-10 (峰型尖锐) 5-8 (并且两个氢会分开) 7-13 9-12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3 .射频信号接受器 (检测器):当质子的 进动频率与辐射频率相 匹配时,发生能级跃迁, 吸收能量,在感应线圈 中产生毫伏级信号。
4.样品管:外径5mm的 玻璃管,测量过程中旋 转, 磁场作用均匀。
-OH TMS
-CH2
高分辨率NMR仪器
8.0 7.0 6.0 5.0 4.0 3.0
μ
+△ E
讨论:
产生共振条件: 0 = H0 / (2 ) =
(1)对于同一种核,磁旋比 为定值, H0变,射 频频率 0变。
氢核(1H): 1.409 T
2.305 T
共振频率 60 MHz
共振频率 100 MHz
磁场强度H0的单位:1高斯(GS)=10-4 T(特拉斯) (2)不同原子核,磁旋比 不同,产生共振的条件 不同,需要的磁场强度H0和射频频率 0不同。
H0
m=I , I-1 ,I-2,….-I
2I+1个取向
如1H , I=1/2 ,m=2I+1,磁量子数有2个取向。
对1H而言, 其核在外加磁场中有两个 自旋取向,即 m=+1/2,-1/2 m= -1/2, μ与外加磁
场方向相 反
H0 μZ
E
m=-1/2
μ H0=0
m=-1/2
△E
m=+1/2, μ
要求:了解P289 图14-11
小
结
1、化学位移值随着其邻近原子(或基团)的 电负性增强而增大。 2、烃基氢的值为芳环上氢 > 烯基氢 > 炔基氢 > 饱和碳原子上的氢。
3、饱和碳原子上的氢的值为3 > 2 > 1
第四章 核磁共振-碳谱
现象,称为化学位移,表示:δ/ppm。
共九十三页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 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
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 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 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
团的影响(yǐngxiǎng),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
实验时,所用的磁场强度越高,发生(fāshēng)核磁共振所需的 射频(shèpín)频率也越高。
共九十三页
要满足核磁共振条件,可通过(tōngguò)二种方法来实现:
1. 频率扫描(扫频):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频(shèpín)频率 2. 磁场扫描(扫场):固定射频频率,改变磁场强度
实际上多用后者。
1. 诱导(yòudǎo)效应: 氢原子核外成键电子的电子云密度(mìdù)产生的屏蔽效应。
拉电子基团: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左移,即增大。 推电子基团:屏蔽效应, 化学位移右移,即减小。
共九十三页
CH3F
/ppm 4.26
CH3OH 3.40
CH3Cl CH3Br
o how are they connected ?
NMR谱的结构(jiégòu)信息
1 化学(huàxué)位移
2 偶合(ǒu hé)常数
3 积分高度
共九十三页
4.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1.1 原子核的自旋、磁矩
1924年,Pauli 预见(yùjiàn)原子核具有自旋和核磁距。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
各种核的共振条件不同,如:在1.4092T(特斯拉)的磁场,各种
核的共振频率为:
1H
60.000 MHZ
共九十三页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 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
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 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 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
团的影响(yǐngxiǎng),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
实验时,所用的磁场强度越高,发生(fāshēng)核磁共振所需的 射频(shèpín)频率也越高。
共九十三页
要满足核磁共振条件,可通过(tōngguò)二种方法来实现:
1. 频率扫描(扫频):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频(shèpín)频率 2. 磁场扫描(扫场):固定射频频率,改变磁场强度
实际上多用后者。
1. 诱导(yòudǎo)效应: 氢原子核外成键电子的电子云密度(mìdù)产生的屏蔽效应。
拉电子基团: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左移,即增大。 推电子基团:屏蔽效应, 化学位移右移,即减小。
共九十三页
CH3F
/ppm 4.26
CH3OH 3.40
CH3Cl CH3Br
o how are they connected ?
NMR谱的结构(jiégòu)信息
1 化学(huàxué)位移
2 偶合(ǒu hé)常数
3 积分高度
共九十三页
4.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1.1 原子核的自旋、磁矩
1924年,Pauli 预见(yùjiàn)原子核具有自旋和核磁距。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
各种核的共振条件不同,如:在1.4092T(特斯拉)的磁场,各种
核的共振频率为:
1H
60.000 MHZ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核磁共振谱的形成
二维谱是两个独立频率变量的信号函数 S(1,2),关键的一点是两个 独立的自变量都必须是频率,如果一个自变量是频率,另一个自变量是时 间、温度、浓度等其他的物理化学参数,就不属于我们所指的二维 NMR 谱,它们只能是一维 NMR 谱的多线记录。我们所指的二维 NMR 谱是专指 时间域的二维实验,这是一种以两个独立的时间变量进行一系列实验,得 到信号 S(t1,t2)。经两次 Fourier变换得到的两个独立的频率变量的 信号函数 S( )。这种实验方法也称为二维Fourier变换实验。一般 把第二个时间变量 t2表示采样时间,第一个时间变量 t1则是与 t2无关的 独立变量,是脉冲序列中的某一个变化的时间间隔。
Fourier Transform
2D NMR: Coupling is the Key
2D detect signals twice (before/after coupling) 90ºpulse
t1
t2
Same as 1D experiment
Transfers between coupled spins
在,它不是必不可少的(视二维谱的种类而定)。 检出期(t2):在检出期内以通常方式检出 FID 信号。
The Pulse FT NMR Experiment
90ºpulse
Experiment
equilibration
(t)
detection of signals
Data Analysis
Time domain (t)
t1
t2 t3
3D NMR Pulse Sequence Experiments are composites acronyms are composites
Acronyms For Basic Experiments
Differ Only By The Nature Of Mixing
Homonuclear Scalar Coupling COSY TOCSY Multiple Quantum Dipolar Coupling NOESY Heteronuclear HSQC Hetero-TOCSY HMQC
象以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的二级结构等)有着重要意义。
NOESY 的谱图与H-H COSY 非常相似,它的 F2维和 F1维上的投影均是氢谱,也有 对角峰和交叉峰,图谱解析的方法也和 COSY 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图中的交叉峰 并非表示两个氢核之间有耦合关系,而是表示两个氢核之间的空间位置接近。 由于 NOESY 实验是由 COSY 实验发展而来为的,因此在图谱中往往出现 COSY 峰 ,即 J偶合交叉峰,故在解析时需对照它的1H -1H COSY 谱将J 偶合交叉峰扣除 。在相敏 NOESY 谱图中交叉峰有正峰和负峰,分别表示正的 NOE 和负的 NOE。
丙烯酸丁酯的同核J分解谱
2 D J 分解 1H NMR谱
Mugineic acid 是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具有输送铁 的功能的一种物质
COO + 1' NH
-
COO1'' + N OH H2
COOH OH
异核 J 谱
异核 J 谱常见的为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产生偶合的 J 分解谱,它的
2方向(水平轴)的投影如同全去偶碳谱。 1方向(垂直轴)反映
10 9
O
O
异核位移相关谱
C—H COSY 是13C 和1H 核之间的位移相关谱。它反映了13C 和1H 核之间的关系。它又分为直接相关谱和远程相关谱, 直接相关谱是把直接相连的13C 和1H 核关联起来,矩形的二 维谱中间的峰称为交叉峰( cross peak)或相关峰( correlated peak),反映了直接相连的13C 和1H 核,在此 图谱中季碳无相关峰。 远程相关谱则是将相隔两至四根化学键的13C 和1H 核关联起 来,甚至能跨越季碳、杂原子等,交叉峰或相关峰比直接相 关谱中多得多,因而对于帮助推测和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非常 有用。
2D 核磁共振谱
胡立宏 研究员
2004-2
Slide number
二维 FT-NMR
是八十年代经 Ernst和 Freeman 等小组的努力发展起来的 NMR新技术,是NMR软件开发和应用最新技术的结果。 二维核磁共振谱的出现对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来说,解决 问题更客观、可靠,而且提高了所能解决的难度和增加了 解决问题的途径。 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H)- (H), (H)-(C), (C)-(C), (H)-J, (C)-J 采用软件对对二维谱进行自动解析
1D 2 signals overlapped
2D
2 cross peaks resolved
Higher Dimensional NMR: Built on the 2D Principle
3D- detect signals 3 times 90ºpulse
(t3)
Same as 1D experiment
二维核磁共振时间轴
预备期发展期混合期检出期
预备期:预备期在时间轴上通常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它使实验前的体 系能回复到平衡状态。
发展期(t1):在 t1开始时由一个脉冲或几个脉冲使体系激发,使之 处于非平衡状态。发展期的时间 t1是变化的。
混合期(tm):在这个时期建立信号检出的条件。混合期有可能不存
COSY 谱本身为正方形,当 F1和 F2谱宽不等时则为矩形。正 方形中有一条对角线(一般为左下———右上)。对角线上 的峰称为对角峰( diagonal peak)。对角线外的峰称为交 叉峰( cross peaks)或相关峰(correlated peaks)。每 个相关峰或交叉峰反映两个峰组间的耦合关系。COSY 主要反 映3J耦合关系。 它的解谱方法是:取任一交叉峰作为出发点,通过它作垂线 ,会与某对角线峰及上方的氢谱中的某峰组相交,它们即是 构成此交叉峰的一个峰组。再通过该交叉峰作水平线,与另 一对角线峰相交,再通过该对角线峰作垂线,又会与氢谱中 的另一峰组相交,此即构成该交叉峰的另一峰组。 要注意的是 COSY 一般反映的是3J 耦合关系,但有时也会出 现少数反映长程耦合的相关峰,另一方面,当3J 小时(如两 面角接近 90 ,使3J很小),也可能没有相应的交叉峰。
O
8
10 4 6
7
15
HO
用以区别偕偶和邻偶的COSY-45谱
H-H COSY
COSY-4511 1 2 源自 12 13 14O8
10 4 6
7
15
HO
NOESY 和ROESY
二维 NOE 谱简称为 NOESY,它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核与核之间空间距离的关 系,而与二者间相距多少根化学键无关。因此对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构型和构
异核位移相关谱
在异核位移相关谱测试技术上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异核(非氢核)进 行采样,这在以前是常用的方法,是正相实验,所测得的图谱称为“C,H COSY”或长程“C,H COSY”、COLOC(远程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Via Long Rang Coupling)。 因是对异核进行采样,故灵敏度低,要想得到较好的信噪比必须加入较多 的样品,累加较长的时间。 另一种是对氢核进行采样,这种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反相实验,所 得的图谱为 HMQC(1H 检测的异核多量子相干实验,1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iple Quantum Coherence)、HSQC(1H 检测的异核单 量子相干实验,1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 )或 HMBC(1H 检 测 的 异 核 多 键 相 关 实验,1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iple Boan Correlation 或 Long Range 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cel)谱。 由于是对氢核采样,故对减少样品用量和缩短累加时间很有效果。
2 D H-H相关谱---H-H COSY
H-H COSY----ionone
10 7 1 6 8 5 4 9
O
通过COSY谱,可以了解质子间偶合的全部情况,而且可以知道远程 偶合是否存在以及与其偶合的对方质子
突出表现远程偶合的H-H COSY谱 (D COSY)
11 1 2 3 12 13 14
NOESY 相似,同样 ROESY 谱中的交叉峰并不全都表示空间相邻的关系,有一部分
则是反映了耦合关系,因此在解谱时需注意。
突出表现NOE效应的NOESY谱
a a
CHO
b c d
CHO
b c
HO HO
d
OCH3
OCH3 e
突出表现NOE效应的NOESY谱
10 7 1 6 8 5 4 9 7 1 6 8 5 4
NOESY-HSQC NOESY-HMQC
二维核磁共振谱的表现形式
J 分解谱
在通常的一维谱中,往往由于值相差不大,谱带相互重叠(或部分重 叠)。磁场的不均匀性引起峰的变宽,加重了峰的重叠现象。由于峰 组的相互重叠、每种核的裂分峰形常常是不能清楚反映的,耦合常数 也不易读出。在二维 J 谱中,只要化学位移 略有差别(能分辨开 ),峰组的重叠即可避免,因此二维 J 谱完美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t1
t2
2D NMR Pulse Sequence
The 2D NMR Spect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