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57bd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8.png)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范文小学教育是教学领域的基础教学部分,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启蒙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方法在小学,作为基础课的英语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合理使用直观教具。
充分运用各种各样学生喜爱的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发掘内在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
如教水果类的单词:apple、banana、orange等时,教师可以带上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学玩具类的单词:game、car、ball等时,就让学生自带喜爱的玩具。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容易记住教学内容;又如在教new―old、big―small等一类对比性强的单词时,可以准备略带夸张的图片或利用身体语言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英语字母时,可以组织学生用身体模仿字母,发动全班同学动动身体,这样不仅让字母教学摆脱了沉闷的气氛,而且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把字母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面。
2、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教师要尽量将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如:book , pencil , rubber 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 , pear , orange 等水果或My family , My mother , My father 等又都是如实的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电大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选集(优秀范文9篇)
![电大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选集(优秀范文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8c8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f.png)
电大小学教育毕业论文选集(优秀范文9篇)论文1: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研究条件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师资队伍、改善学生研究环境等。
通过改进农村小学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论文2: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家长过度溺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与学校沟通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如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等。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论文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研究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水平不齐等。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等。
通过实施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论文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足、阅读能力较弱、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策略,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通过运用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论文5: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等。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优秀论文集(8篇佳作)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优秀论文集(8篇佳作)](https://img.taocdn.com/s3/m/823b56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a.png)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优秀论文集(8篇佳作)1. 优秀论文一:小学生中英文教育的启蒙方法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中英文教育的启蒙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游戏化教学的新方法。
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家庭教育在中英文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模式,以促进小学生中英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2. 优秀论文二: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模式。
该模式将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协调发展的策略,既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能提高学术成绩。
3. 优秀论文三: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实践与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4. 优秀论文四: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体育教育模式。
该模式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相结合,既注重学生体质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体育教育与学业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又能提高学业成绩。
5. 优秀论文五: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提出了一种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又能提高学术成绩。
小学教育学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22734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b.png)
⼩学教育学毕业论⽂⼩学教育学毕业论⽂(通⽤7篇) ⼩学教育事业建设其实并不是⼗分的完善,有待我们积极地去开发和改进。
下⾯就随⼩编⼀起去阅读⼩学教育学毕业论⽂,相信能带给⼤家启发。
⼩学教育学毕业论⽂篇1 【摘要】 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议题。
如何将沉闷、枯燥、凝重的⼩学数学课堂教学旧貌换新颜,使⼩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充满⽣机、充满信⼼是⼴⼤⼩学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
【关键词】 教学风格⼩学数学⼩学教师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追求形成的、并逐步完美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观点、教学⽅式⽅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点与审美风貌。
那么,探讨研究那些因素影响⼩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从⽽成为名师名家。
⼀、影响⼩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内在因素 1、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和更新知识的理念 记得初为⼈师时,我们把“教师要有⼀桶⽔,才能给学⽣⼀杯⽔”作为座右铭,认为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临下,驾驭⾃如,向学⽣输出知识的精华。
⼀个知识贫乏的教师,即使⽤最好的教学⼿段也教不出好学⽣。
固然,教师⾃⾝受教育的程度的确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前提。
⼀般来说⼀个教师⽂化层次越⾼,他的知识越渊博,在教学过程中能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新知识的含量,要给学⽣⼀碗⽔,教师必须具有⼀桶⽔。
但常识告诉我们,⽔也是有区别的,有清⽔、活⽔,也有死⽔、脏⽔,甚⾄腐⽔、臭⽔,那么,⽼师有了⼀桶⽔是不是就够了呢?显然是不⾏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
具备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理念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促进作⽤。
2、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以其光辉的⼀⽣铸造了教师的理想⼈格:热爱学⽣,尊重学⽣,对教学严肃认真,⼀丝不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新创造,时刻坚持“学⾼为师,⾝正是范”。
详解小学教育专科:八篇毕业论文
![详解小学教育专科:八篇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3e2b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b.png)
详解小学教育专科:八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1:小学生英语教育的有效方法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英语教育的有效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小学生英语研究效果的实用方法,包括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等。
毕业论文2: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这篇论文分析了小学生科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研究小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研究动机,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激发小学生科学研究兴趣的教学方法和环境创设。
毕业论文3:小学生数学教育的差异化教学策略这篇论文讨论了小学生数学教育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通过研究小学生数学研究的个体差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
毕业论文4:小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表达能力,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小学生艺术发展的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5:小学生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这篇论文分析了小学生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通过研究小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培养,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推动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方向。
毕业论文6: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施策略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施策略。
通过研究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培养,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7:小学生社会教育的实践与创新这篇论文讨论了小学生社会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通过研究小学生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小学生社会教育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毕业论文8:小学生语文教育的阅读策略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阅读策略。
通过研究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多元文本阅读、阅读策略教学等。
以上八篇毕业论文涵盖了小学教育专科的不同领域和方面,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实用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参考。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b91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5.png)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书包范文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育的论文篇一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着重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并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着重强调了在人类的认知构成中,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有一样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教育应该对每一种智能都平等的对待,不能以传统的观念来看低一些智能。
但它更深层的意义是强调每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自己智力优势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能的力量输入到到弱势智能领域中,进而促进弱势智能的发展。
委员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特殊才能。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初步而又关键的时期,把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并进一步发展弱势智能,是现今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于1983年提出的。
它包括以下八大技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八种智能大体上可以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方面的整合。
每个人的智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
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核心的认识能力,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的智能结构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和个别差异性。
小学教育学论文(5篇)
![小学教育学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152a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5.png)
小学教育学论文(5篇)学校教育学论文(5篇)学校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学校教育类论文一养成教育是一种培育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实现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在促进学校生身心和谐进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宏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这一观点对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非常重视习惯的培育。
他指出:“老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育同学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
”教育就是培育习惯。
行为习惯不只是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更是其内在素养,尤其是思想品德素养的外化[1].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注意学校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顺应社会经济的进展对培育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学校阶段的养成教育,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共性全面稳定进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学校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培育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校生的健康成长。
1 学校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1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状况下学校更注意同学的成果,而忽视了对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相对较差,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而学校平常的德育教育也只是要求同学背诵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条款款,通常老师只是通过口头要求来对同学进行说理教育,并没有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同学的日常学习过程中。
因此,就错过了对同学不良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力量培育的最佳时机。
可以说,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只是把目光聚集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果的提高上,却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育,只要孩子学习成果足够优秀,他的娇蛮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习惯都会被视若无睹。
这足以说明,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对同学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学校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f681f0029bd64793e2c4f.png)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5 篇【篇一】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
关键词:劳动教育;智慧;人格;幸福;2018 的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之间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领学生崇尚并尊重劳动。
学生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才能辛勤且有创造性地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谈“劳动素养“一词,他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
“本文将结合书中理论简述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小学教育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双手灵活、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探究的智慧。
手所掌握的或正在学习的技能越高超,儿童就越聪明,他对事实现象、因果联系和事物之间的规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现得越明显。
(一)劳动与智慧的结合是智力情感的首要源泉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
我们学习的绝大部分来自做事、创造,以及靠双手去感知。
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相连,对手的刺激就是对脑的刺激,削弱动手的能力也会削弱大脑活动的能力。
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种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因此,劳动中的创造是激发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二)通过劳动发展儿童的才能和爱好依靠学生的独立性来组织劳动,能有效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
对某一种劳动的共同热爱有利于把学生聚集到这个或那个集体里去。
我们学校会组织“巧手折趣““水果拼盘““开心农场“等活动,把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到一个劳动集体当中,互相帮助,完成一个需要创造性的、有挑战的劳动项目。
小学教育专科研究:八篇毕业论文精编
![小学教育专科研究:八篇毕业论文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34661b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3.png)
小学教育专科研究:八篇毕业论文精编论文一: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大量实证数据,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对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的影响,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成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二:农村与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与城市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家庭教育在农村与城市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从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资源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村与城市小学生的教育公平。
论文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措施。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四: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认为,教师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小学生注意力分散。
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管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对策,以提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
论文五: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本文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策略,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论文六:小学生品德教育研究摘要本文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8024d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41.png)
⼩学教育专业毕业论⽂(精选5篇) 艰苦的⼤学⽣活即将结束,⼤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较正规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整理的⼩学教育专业毕业论⽂(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教育专业毕业论⽂1 ⼀⼀.读⽂题时提问题。
⽂题,犹如⼈的眉眼,是⽂章最精采、最醒⽬之处,它那精练的⽂字有着⽆⽐深刻的蕴含。
课⽂的题⽬是作者对全⽂思想内容最精炼的概括,有些题⽬每字每词都有它的作⽤。
如《飞夺泸定桥》,就抓住“飞夺”这两个词,指导学⽣提问。
学⽣进⾏⽐较分析,选择最有价值的⼏个问题:为什么在“夺”的前⾯加上“飞”这个词?为什么不⽤“强夺”或“抢夺”⽽⽤“飞夺”呢?我认为这个“飞”⼀定有它的作⽤等。
这样仔细推敲之后,再要学⽣带着问题去反复读课⽂,学⽣对“飞夺”真实⽣动的写照体会得淋漓尽致,使学⽣掌握看课题提问的⽅法。
再在其它课⽂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巩固,逐步养成审题提问的习惯,并使这种本领不断地有所提⾼。
⼆.围绕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提问题。
⼆ 所谓重点词句,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章中⼼内容的词语、句⼦,它于课⽂有牵⼀发⽽动全⾝之功能。
抓住它,对于把握全篇课⽂⼗分重要。
像《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程师”⼀句,《海底世界》中的“海底真是景⾊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均属此类词句。
《草船借箭》通篇都是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展开的,理解了⼀个“诸葛亮是怎样‘神机妙算’”,也就是把握了理解全篇课⽂的关键。
同样,《詹天佑》的全篇⽂字都是围绕“杰出的⼯程师”展开的。
“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字形线路”等⽂字是对“杰出”、“爱国”的最好诠释。
从这些重点词句提问题,也就是把握全篇的线路。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中⼼句提问题。
三 分析⼩学语⽂教材的“例⼦”,⽆疑这⼆类⽂章占多,⼀类以事情发展写的⽂章,⼀类按事物的⼏个⽅⾯或说明的问题写的⽂章。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cd52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c.png)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各位需要的朋友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论文吧!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 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一、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其基本流程为: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实际验证1。
确定内容。
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
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发现教师的问题意识。
教学问题的类型很多,有的来源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比如:如何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有的来源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比如:为什么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为什么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会出现分化现象),还有的来源于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比如:我的理想的课程形式与结构是什么)。
2。
观察分析。
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
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收集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
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
如针对“为什么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会出现分化现象”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观察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出现分化,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前人或优秀教师在探究这个问题时,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哪些经验?这些经验是否存在不足之处?★自己在探究这个问题时,教学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以上的观察分析,将会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形成新策略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专科结业论文精选(全套8篇)
![小学教育专科结业论文精选(全套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d818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d.png)
小学教育专科结业论文精选(全套8篇)论文一: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本论文探讨了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文得出了品德教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同时,论文还提出了一些实施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品德教育工作。
论文二: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本论文研究了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论文分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
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论文三: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研究了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论文分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困难,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途径,如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
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四: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本论文探讨了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文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综合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实施艺术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如培养创造力、开展艺术活动和提供艺术资源等。
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论文五: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意义与实践本论文研究了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论文分析了体育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体育教育实践方法,如合作学习、循序渐进和培养运动兴趣等。
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生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和特长的培养。
论文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有效策略本论文研究了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论文分析了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有效策略,如实验教学、观察与探究和科学实践等。
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论文七:小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本论文探讨了小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论文分析了社会教育对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观培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实施社会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如情景模拟、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讨论等。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华版(8篇佳篇)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华版(8篇佳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3181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9.png)
小学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华版(8篇佳篇)导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小学教育的精华版毕业论文,其中包括了8篇佳作。
这些论文涵盖了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小学教育的深入了解和启发。
以下是这8篇佳作的简要介绍。
篇章一: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分析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论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并讨论了创造力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篇章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论文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并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篇章三: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角色与挑战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角色与挑战。
通过研究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并讨论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研究成绩和品德发展的重要性。
篇章四:小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
通过分析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些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策略,并探讨了性别平等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篇章五:小学生体育教育的优化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体育教育的优化。
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些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策略,并讨论了体育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篇章六: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通过分析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论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兴趣培养策略,并探讨了兴趣培养对小学生研究动力和学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篇章七: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创新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创新。
通过分析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科技教育策略,并讨论了科技教育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篇章八: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专业相关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相关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1426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7.png)
小学教育专业相关毕业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是20世纪末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置的一个新型专业,它以培养高层次高素养的小学教师为目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教育专业相关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教育专业相关毕业论文篇一《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直接关系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在本文中浅谈了有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途径,和广大同行共勉,也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小学素质教育的培养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
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辅助教学,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开发他们潜在的数学意识。
数学素质教育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每个数学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则,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强,相对理性认识比较弱,所以很少有能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上和课下都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反复地强调,让学生反复地实践,从小事做起,并长期坚持下去。
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新颖的授课方式来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去培养自己学习的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会发现真理。
电大小学教育优秀毕业论文集(精选论文8篇)
![电大小学教育优秀毕业论文集(精选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991f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9.png)
电大小学教育优秀毕业论文集(精选论文8篇)论文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对策目录1. 引言2.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3.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4.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5. 实证研究6. 结论论文2: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关系;实证研究目录1. 引言2. 理论基础3. 研究方法4. 结果与分析5. 结论论文3: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为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改进策略目录1. 引言2. 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3. 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4. 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5. 实证研究6. 结论论文4: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就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成就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成就;关系;实证研究目录1. 引言2. 理论基础3. 研究方法4. 结果与分析5. 结论论文5: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目录1. 引言2.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3.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4.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5. 实证研究6. 结论论文6:小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缓解小学生学习倦怠提供理论支持。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8392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9.png)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目前,许多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教育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非常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摘要:本文以教师独特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和课堂教学技巧为依据,分析了理智思辨型、情感感染型和情境渲染型三种类型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不同影响。
并且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关于教学风格的现实有效的改善措施,即要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注入其多侧面发展的新理念;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风格;不断改善个体教学风格的不足,扬长避短。
关键词:教学风格;学习习惯;小学生在教学这样一个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而教师各异的教学风格会对不同阶段学生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有科学研究表明:6至12岁即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所以,反思现存的课堂教学,探索更加适于形成小学生良好惯的教学风格是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的。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的现状。
从实际调查发现有有一少数小学生根本无学习计划,对于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将学习计划流于形式。
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听课时往往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所以,小学生课堂上始终专心听讲的人数比例并不高。
同时,也有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缺乏质疑的习惯。
小学生复习及作业习惯的现状。
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坚持每天复习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致使盲目地去完成作业,甚至还存在少部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
2.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学风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个人特点的教学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1]"。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97da3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3.png)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小学教育事业,顾名思义一个“小”字,但是它并不代表低水平教育专业,有异于综合化的教育专业,当然也不同于中等教育专业,以及不同于教育学专业。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精选五篇]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eaa5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2.png)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策略研究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作者:张泽芳指导教师: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抓好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则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德育的重要阶段,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治小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对策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attention, so do a good job of moral education, developing good work habits to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school system for students is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position is that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of the important place, and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stage to develop a good moral, so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good habits, Correcting the bad habits of students,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cultivate the talent. Key words: Students;Behavior;Measure 苏联教育家曾指出:“对儿童而言,并没有不能做的事,因为他们不知道,他可能做什么,不可能做什么。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5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60742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学教育专业毕业论⽂范⽂(精选5篇) ⼤学⽣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准备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毕业论⽂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教育专业毕业论⽂范⽂(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教育专业毕业论⽂1 摘要: ⼩学⽣是校园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学数学是⼩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并且渗透于⼩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的数学素质与学⽣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息息相关,⼩学⽣的数学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数学不仅是学校许多学科中的⼀门学科,数学还被称谓为⼀种⽂化,⼩学数学也不是单调孤⽴的⼀门学科,它与⼩学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学数学的基础运算与⼩学⽣们的⽣活也是息息相关,所占地位和影响也是⼗分地重要。
本⼈从⼩学数学⽼师的⾓度出发,探索研究⼩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法,浅谈⼀下关于素质教育在⼩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学数学;素质教育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的数学能⼒得到提⾼,成为数学教育⼯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要问题。
为切实培养⼩学⽣的数学素质,根据农村⼩学学⽣的特点,我对数学课堂中素质的培养提出⾃⼰的⼀些看法。
⼀、创造性能⼒的培养 能⼒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创造能⼒的培养贯穿整个⼩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的创造能⼒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有趣味性,探索性,再联系⽣活实际中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使学⽣的潜⼒得到提⾼,促进学⽣的学习⽔平和学习能⼒的发展和提⾼,这样能够积极的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学能⼒的培养 孔⼦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是学习的主⼈,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创设⽣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断深⼊探究,启发学⽣思考,⾃主领悟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篇一】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关键词:劳动教育;智慧;人格;幸福;小学教育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双手灵活、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探究的智慧。
手所掌握的或正在学习的技能越高超,儿童就越聪明,他对事实现象、因果联系和事物之间的规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现得越明显。
(一)劳动与智慧的结合是智力情感的首要源泉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
我们学习的绝大部分来自做事、创造,以及靠双手去感知。
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相连,对手的刺激就是对脑的刺激,削弱动手的能力也会削弱大脑活动的能力。
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种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因此,劳动中的创造是激发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二)通过劳动发展儿童的才能和爱好依靠学生的独立性来组织劳动,能有效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
对某一种劳动的共同热爱有利于把学生聚集到这个或那个集体里去。
我们学校会组织"巧手折趣""水果拼盘""开心农场"等活动,把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到一个劳动集体当中,互相帮助,完成一个需要创造性的、有挑战的劳动项目。
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爱好。
保持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点燃创造性的火星,千方百计让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在整个过程当中,要着重培养那些天赋还没有显著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才能和爱好。
二、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有一次做放学做值日,一个孩子竟然不知道怎么将一个垃圾袋从一卷垃圾袋上扯下来。
哭笑不得的我只能耐下心来,让他仔细观察两个垃圾袋连接处的虚线,告诉他从那扯就能把口袋扯下来。
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在家从来不打扫卫生,家长包干了一切。
更有甚者,家长自己也不干活,花钱雇佣钟点工来打扫房间,凡是能花钱解决的都不愿意自己去动手。
有些人教育孩子,总会习惯地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扫马路!"你看,对于体力劳动,人们总认为是羞耻的事。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对学生都是教育,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
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懂得敬重劳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诱导他们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
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
最近,我校组织的"劳动教育月"启动仪式上,邀请了学校的保洁阿姨、保安队长、食堂厨师、家长义工等上台发言,孩子们感受到,有了这些平时在我们身边默默付出劳动的辛勤工作者,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美满。
这是一次极好的劳动教育,更是一次出彩的人格教育。
孩子们感受到教育者对劳动的尊重,更能在生活中敬畏劳动、热爱劳动。
三、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
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一)没有劳动是无法幸福生活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需要自己通过劳动去获取的,唾手可得不是幸福。
要做有一定挑战性和技术性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但是,现代社会有太多获得感官愉悦的捷径,比如电子产品,孩子们很容易地获得愉悦,甚至是狂喜,误以为这就是幸福。
但实际上,这些暂时的舒适和兴奋都不是真正的幸福。
而当你用你的才干和优势去应对一项挑战且顺利完成时,你会有幸福感,这不同于一般的感官愉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瞬间的情绪体验,它是绝对投入的、完全忘我的劳动体验。
(二)幸福的根源在于创造性的劳动人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满足其生活必须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先决条件,但它终究只是幸福的先决条件。
生活的真正幸福,则是源于享受心爱的创造性活动。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儿童可以在某一项劳动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诗人或者艺术家,这种劳动就是精神的创造性活动。
在学校里,不应有一个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点的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上脚步慢,则不应要求他在同样的时间完成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练习。
不然,他就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不能让他从根本上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最好的办法是,提供一个劳动的空间,让学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让他在劳动中探索事物的规则规律。
当下,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切忌把劳动教育变成附加的任务,要探究怎样把劳动教育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形成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因势利导地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
在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中点燃热爱劳动的火花。
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41-266.【篇二】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特色建设摘要: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其德育的特色.特色建设可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着手.关键词:高职高專;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特色;建设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一、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二、德育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篇三】教育游戏在城乡小学教育中应用分析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教育;应用分析文章編号:1004-7026(2017)10-0091-02中国图书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小学生们处于成长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并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教育方式的使用上,应当注重于引导而不是灌输.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们需要合适的方式释放自身飞扬的思维能力.教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育游戏是必要的.1教育游戏的概述教育游戏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们尽早的进入学习的氛围之中,教育游戏的使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急速的发展教育游戏的种类也有着新的突破,当前许多的小学教育者经常使用多媒体的技术使用教育游戏,这是时******展的必然.小学教师们应当认识到仅仅使用教育游戏是不行的,要清晰的认识到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合理的使用教育游戏会使小学生们充分的吸收知识,不恰当的使用教育游戏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2教育游戏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分析2.1可以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是一群对于事物充满无限好奇心的群体,传统的教育方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扼杀.近年来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教育已经进入了数码时代.在这个新的适期如何将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吸收知识是小学教师们的教育目的[1].教育游戏充分的契合了小学生们的心理,据调查,在使用教育游戏之后,多数的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逐渐的变得浓厚,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2可以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们往往会对教师产生害怕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不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的,许多学生由于害怕教师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许多小学生逃课、旷课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教育游戏的出现完全可以拉近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许多的游戏往往不是学生能够完成的,许多游戏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们共同的参与是拉近师生关系最好的方式.2.3可以培养活跃的课堂氛围小学生们的思想尚未独立,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培养活跃的学习氛围是相当的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小学的课堂会有一定的枯燥与压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适当的教育游戏可以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学生们的参与性,从而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吸收和自身能力的提高.2.4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许多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是知识过于抽象化,特别是数学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经常会遇到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许多教师们急于求成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导致学生一头雾水完全不能理解知识核心.所以在这些课程中需要教育游戏的帮助,有助于使小学生们充分理解课程内容.3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分析3.1注重教育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游戏是为了吸引小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游戏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中之重.游戏的趣味性应当体现在游戏运行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力的投入程度,当前的小学生成长的环境面临的娱乐设施是相当多的,因此在游戏的趣味性上需要教师们采用各种手段去体现,这对于教师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学生们有着充分的了解,要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游戏的趣味性得到充分的提高.3.2要注重教育游戏的使用比例教师们应当认识到一点,教育游戏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教育游戏的使用比例上应当控制[2].小学教师们应当将教育游戏和一些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效率.一般来说,使用教育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课堂时间的1/2,要保留学生们吸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时间.教育游戏的使用要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进行使用,这样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才会加深.3.3要注重游戏设置的阶梯性教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许多教育游戏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好阶梯性,要突出从简入难的特点.游戏的阶梯性是为了使学生们可以充分的吸收知识,学生们的思维需要这种方式进行调动.阶梯性的游戏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拥有思考的空间,要让他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所以在实际的设置过程中,游戏的难度跳跃不能太大.4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分析4.1语文学习中教育游戏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将会面临课文知识的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这是不利于知识的吸收的.小学生们的想象力丰富,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使用教育游戏进行语文教学,角色扮演法是教育游戏中比较契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文《神笔马良》的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的扮演,教师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想象力还原出他们心目中的故事.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组织其余学生观看他们的表演,在观看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他们对于课文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4.2数学学习中教育游戏的使用小学生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群体,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加快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教师们可以使用教育游戏和传统板书教学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教师们可以利用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首先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要维持每一个小组的水平相同.其次教师们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道比较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小组讨论才能够解决,因此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合理的控制.最后,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解决问题.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合作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是大有裨益的.4.3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使用英语教学需要教师们寻找合理的教育游戏帮助学生们理解英语的魅力.在实际的游戏设置中,教师们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帮助.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英语影片,这些影片可以富有趣味性,吸引小学生们的关注.在播放之前教师们应当设置一个寻找关键字的任务,让学生们带有任务的观看影片,最后让学生说出关键字出现的片段[4].这种方式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理解英语在语句中的使用方式和语境中的效果.结束语小学教育需要教育游戏的帮助,小学生们是一群活泼的群体,教育游戏充分的契合了他们的心理.教师们在使用教育游戏的时候要调动每一个学生们的参与性,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游戏的使用比例,要让他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参考文献:[1]苗磊.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6).[2]余春芬.浅谈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排箫为例《兴趣、基础、情感——谈排箫教学“三部曲”》[J].新课程(小学),2016(12).[3]姜霞,王雪梅.我国外语教师知识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外语类和教育类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J].外语界,2016(06).【篇四】城乡基层小学教育改革关键词:小学教育;改革;问题;方向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0-0023-01中国图书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1中国小学教育改革主要面临的困境中国小学教育改革主要面临的评分体系与教师水平这两方面的困境.评分体系.中国的小学教育评分体系仍需完善.小学教育的评分体系中,对于教育教学机制考核并不科学.目前的教育教学考核机制,只是单纯的对学生的分数有要求,学生如果成绩好那就说明教学的质量好,如果学生的分数考的不好,那就说明教学质量差,这个评分体系过于单面化.只能分数来当试金石,这种方式本身就不科学.学生是否优秀,分数只能站在少部分的内容,教师是否教的好,分数也只是代表少部分的教学水平.我国目前对于教育评分体系,存在着最大的误区就是对应试教育过于看中,而忽视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等其他方面的教育.中国的小学教育要建立健全的,科学的评分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教师水平.中国目前小学的教师水平偏低,教师队伍中参差不齐,这也是妨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各地区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就业时更偏向于优厚的待遇,方便的地理位置.2中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