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关于运输的物流课程设计

关于运输的物流课程设计

关于运输的物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运输中的常用运输方式及其特点;3. 学生能够了解物流运输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如交通线路、地理位置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物流运输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地图等,获取物流运输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运输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2. 学生通过学习物流运输,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基础知识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方式及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在此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运输概述- 物流运输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物流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 常见物流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特点、适用范围、运输网络- 铁路运输:特点、适用范围、运输网络- 水上运输:特点、适用范围、运输网络- 航空运输:特点、适用范围、运输网络- 管道运输:特点、适用范围、运输网络3. 物流运输与地理知识- 运输线路的规划与优化- 交通运输枢纽的作用与布局- 地理位置对物流运输的影响4. 物流运输方案设计- 货物运输需求分析-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成本与效益分析5.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探讨实际物流运输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评价物流运输方案的设计合理性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物流运输概述、常见物流运输方式第二课时:物流运输与地理知识第三课时:物流运输方案设计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运输与配送 教案全集

运输与配送 教案全集

《运输与配送》教案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运输、配送及相互关系一、运输及其功能1.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所谓运力,是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

关于人的运输称客运,货物运输称货运,本书专指货运。

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运输的功能(1)空间效用。

运输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物品远距离的位置移动,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或称“场所效用”。

(2)存储功能。

运输除创造空间效用外,还创造时间效用,具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二、什么是配送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4月发布的《物流术语》标准中对配送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日本出版的《物流手册》对配送的解释是:“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

配送的内涵(1)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根据用户的要求,包括品种、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物品安全、经济性、环保、方便等多个方面。

(2)“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以“送”为主。

(3)是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的。

(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

三、运输与配送的区别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是线路活动。

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但它包含有点活动,因此是线活动与点活动的结合。

(1)活动范围不同。

(2)功能上存在差异。

(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

四、运输与配送的关系运输与配送是一种互补关系。

一般来说,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移,然后由配送完成短距离的输送。

五、运输原理运输原理,是指一次运输或配送活动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是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最基本的原理。

关于运输的课程设计

关于运输的课程设计

关于运输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构成及特点;3.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4. 学生能够掌握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跟踪与管理系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作出合理选择;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运输路线和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货物跟踪与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在运输活动中考虑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习惯;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运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运输的定义、功能及作用- 运输的分类及各类运输的特点2.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与布局- 我国主要交通枢纽及其作用3.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及优缺点- 不同运输方式的适用场景及选择依据4. 运输路线与方案设计- 运输路线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运输方案的设计步骤与优化5. 货物跟踪与管理- 货物跟踪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在货物跟踪与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X章“交通运输”的相关内容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课时:运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2课时: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第3课时: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第4课时:运输路线与方案设计第5课时:货物跟踪与管理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课本内容,系统讲解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指导书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指导书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从物流的角度,尤其是从运输与配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出发,进一步掌握运输与配送的有关概念、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模拟实习平台的操作,通过本软件系统来扮演物流与配送的各种角色,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受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训练。

如有条件,可让学生到物流公司进行现场调研,参加物流企业的一些基本的活动环节。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供应链管理教学软件模拟操作实验条件:每人一台计算机1)根据实例数据编写合理的实验数据2)标明所模拟的公司3)画出流程图4)完成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实验一制造商物流询价、物流公司客户管理实验流程(1)制造商部分)物流询价:(2)物流公司部分)询价处理:(3)制作报价单:(这里不须要再次新增)(4)报价单发送(5)制造商部分)物流报价处理(6)物流公司部分)报价审核:审核对应报价单。

(7)客户资料:新增对应客户信息。

(8)客户合同管理:第一步:新增对应客户合同。

第二步:审核新增合同。

第三步:合同管理,维护客户合同内容。

(9)供应商维护:进行物料的供应商信息维护。

(为物料维护做基础)(10)物料维护:新增、修改及删除物料信息实验三物流公司车队合约实验流程(1)车队资料:新增车队资料。

(2)司机信息:新增司机信息。

(3)车辆资料:新增车辆资料。

(4)车队合同:第一步:新增车队合同;第二步:新增明细单。

(5)合同审核(6)合同管理:对合同的维护,可取消、终止合同。

实验六普通订货、物流公司原材料入库1、普通订货实验流程(1)采购订货:新增采购订货单,填写订货明细。

(2)采购订货审核:(3)采购入库:新增采购入库单。

如果用户生成的入库订单的订车性质是:物流运输,则不走配送管理模块,直接进入仓储管理进行装卸作业。

2、物流公司原材料入库实验流程(1)(订单部分)入库订单新增后审核:选择入库单号,点击“审核”按钮。

运输与配送课程教案

运输与配送课程教案

河北政法学院运输与配送课程教案(14)河北政法学院运输与配送课程教案纸(14)项目3: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任务3-1:认识铁路货物运输【任务描述】李明今年即将从石家庄某高校毕业,准备到广州一家公司工作。

现在,他有许多书籍和生活用品。

请为李明制定一个铁路运输计划。

要求:按照铁路货运的相关规定及李明托运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制定一份合理、经济的铁路货运计划。

【任务目标】通过制定铁路货物运输计划,使学生了解铁路货运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熟悉铁路货运的车辆类型及其运输的货物;理解铁路货运的有关名词;掌握铁路货物运输的三种形式及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程序。

【相关知识】一、铁路货运的概念(讲授)【核心概念】铁路货物运输:利用铁路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运输方式。

二、铁路货运工具(图片展示+学生讨论总结)(一)铁路机车铁路机车是铁路车辆的动力源,其台数和牵引力大小均影响列车的行驶速度和服务质量。

机车按照其采用的原动力不同,分为蒸汽机车、内源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种。

其中,电力机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铁路车辆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它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需要把车辆连接在一起由机车牵引,才能在线路上运行。

【知识链接】我国的货车按载重量可分为20吨以下,25—40吨,50吨,60吨,65吨,75吨,90吨等各种不同的车辆。

为适应我国货物运量大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多装快运和降低货运成本,我国目前以60吨车为主。

铁路车辆按轴数分为四轴车、六轴车和多轴等,我国铁路以四轴车为主。

三、铁路货运的种类(讲授)(一)按照运输条件分类根据运输条件划分为普通货物运输和特殊货物(二)按货物数量、体积、形状及铁路车辆和设备等情况分类根据托运人托运货物的数量、体积、形状等条件,结合铁路的车辆和设备等情况,铁路货物运输的形式分为整车、零担和集装箱。

【知识链接】整车货物以一车为一批,但跨装、爬装及使用游车的货物,可以每一车组为一批;零担货物以每张货物运单所托运的货物为一批;集装箱货物以每张货物运单所托运的集装箱数为一批,每批必须同一箱型,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铁路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

物流运输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功能及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能够了解物流运输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理解物流运输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输方式,设计合理的物流运输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运输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物流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物流运输案例分析,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运输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物流运输相关职业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关注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动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物流运输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运输概述- 物流运输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物流运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 物流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运输3. 物流运输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运输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输策略4. 物流运输方案设计- 影响物流运输方案设计的因素- 物流运输方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5. 物流运输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物流运输案例,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小组合作,探讨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6. 物流运输与环境保护- 物流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货运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选择运输方式的原则。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主要的运输方式,并理解各自的运作原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进行简单的物流规划;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货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各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其次,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够理性地评价和选择;接着,讲解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决策;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其次,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运输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首先,教材《交通运输货运》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再次,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感受;最后,实验设备,如物流模型、运输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整合,我们将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物流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学生能掌握物流配送的主要环节、流程和关键要素;3. 学生了解物流运输与配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影响;4. 学生掌握物流成本计算和优化方法,提高物流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物流运输与配送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优化方案;2. 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物流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学生能运用物流软件或工具,进行物流线路规划和运输方案设计;4.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承担相应角色,共同完成物流运输与配送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认识到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提高物流活动的绿色意识;3. 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增强对物流行业的热爱,激发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兴趣和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流运输与配送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物流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运输基本概念:介绍物流、运输的概念,物流运输的分类、功能及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运输概述2. 物流运输方式及特点:分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教材章节:第二章 物流运输方式及选择3. 物流配送流程与环节:讲解物流配送的主要流程、环节和关键要素;教材章节:第三章 物流配送管理4. 物流成本计算与优化:学习物流成本的概念、构成及计算方法,探讨物流成本优化策略;教材章节:第四章 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5.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输与配送:介绍物流运输与配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6.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了解条形码、RFID、GPS等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输与配送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六章 物流信息技术7. 物流运输与配送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物流运输与配送案例,提出优化方案;教材章节:第七章 物流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运输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报告运输与配送是现代物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满足当下物流行业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我设计了一门名为“运输与配送”的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业务实践技能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该课程的设计报告。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输与配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输与配送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运输与配送概述介绍运输与配送的概念、分类、作用及现代物流中的地位等基础知识。

2.物流配送重点介绍物流配送的意义、流程、要素及如何进行合理的配送方案设计。

3.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介绍各种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输等。

4.多式联运重点介绍多式联运的概念、类型、流程、优缺点及案例分析等。

5.运输安全管理介绍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方法及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等内容。

6.运费结算及运输保险介绍运费结算的方式、计算方法及运输保险的种类、涵盖范围及保险理赔流程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学生研讨、仿真练习及实地考察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及技能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考试方式本课程评价以学生参与度、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小组项目成果等多种方式进行。

考试方式主要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论述题和实操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设置课程手册、教学PPT、教材、图书资料、在线课件、实地考察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

通过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六、教学保障本课程的教学保障主要包括教师、机房、实验室、设备、教材及学生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课程设计运输方案设计

课程设计运输方案设计

课程设计运输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运输方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运输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掌握运输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运输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备解决实际运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运输方案设计对于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运输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介绍运输方案设计的定义、目标和原则,使学生了解运输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2.运输方案设计的方法:讲解运输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如运筹学、优化算法、决策树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运用。

3.运输方案设计的步骤:介绍运输方案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和处理、模型建立、方案生成和评价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熟悉这些步骤的实施。

4.运输方案设计的应用:介绍运输方案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物流、交通、供应链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输方案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运输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输方案设计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悉运输方案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软件工具等,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配送与运输方案设计

配送与运输方案设计


7-11的物流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 方式的变革。 起初,7-11并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它的货物 配送是批发商来完成的。以日本的7-11为例, 早期日本7-11的供应商都有自己特定的批发商, 这个批发商就是联系7-11和其供应商间的纽带, 也是7-11和供应商间传递货物、信息和资金的 通道。供应商把自己的产品交给批发商以后,对 产品的销售就不再过问,所有的配送和销售都会 由批发商来完成。对于7-11而言,批发商就相 当于自己的配送中心,它所要做的就是把供应商 生产的产品迅速有效地运送到7-11手中。为了 自身的发展,批发商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 经营,尽力向更多的便利店送货,并且要对整个 配送和定货系统作出规划,以满足7-11的需要。
二、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程序
(一)划分基本配送区域 (二)车辆配载 (三)暂定配送先后顺序 (四)车辆安排 (五)选择配送线路 (六)确定最终的配送顺序 (七)完成车辆积载
车辆安排:自营还是外包?
费 用
1.外雇车辆 2.自有车辆
运输量(t.km)
在各阶段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有:
■明确订单内容; ■掌握货物的性质; ■明确具体配送地点; ■适当选择配送车辆; ■选择最优的派送线路; ■充分考虑各作业点装卸货时间。
车辆种类 大型车 中型车 小型车 货运量/ t 运送水泥 20 10 580 运送盘条 10 20 400 运送玻璃 车辆总数 20 20 30
10
第三节 配送车辆积载技术
一、影响配送车辆积载因素 轻泡货物吨位利
◆货物特性因素 ◆货物包装情况 ◆不能拼装运输 用率降低 如车厢尺寸不与货物包装容器的尺寸成整 倍数关系,则无法装满车厢
三、车辆调度方法
(一)图上作业法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建立正确的物流概念,掌握物流概念理论,熟悉物流运输、配送管理方法及其具
体实施过程,掌握服务业务模式。

2、强化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加强对物流行
业的深刻理解,对有关物流配送的运筹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物流设计、相关管理机制
和物流贸易及经济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入的认识,准备进入物流行业从业人员。

二、课程内容
1、物流概念理论:本课程主要涵盖物流管理的内涵、定义和特点等,以及物流管理
的体系结构,主要活动,关联分析,网络解析,辅助决策,战略决策和项目管理技术等内容。

2、物流运输管理:本课程将按照运输技术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讲解物流运输技术、物流运输技术的科学阐述和运输货物的配送和管理模式,以及仓库运作模式和运输订单的
参数控制管理等内容;
3、物流配送管理:本课程将对物流配送策略、总体物流系统设计、车辆调度算法、
自动确认报表系统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培养学生对物流业务管理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的
熟悉程度。

4、物流服务业务模式:这是目前物流行业所采用的模式,也是物流模式中运用最多
的一种模式。

本课程将对物流服务业务模式的概念、特点、方法、优势和缺点等内容进行
讲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技术和企业文化指导,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物流服务新人。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物流系统和GIS的概念与其发展过程,指出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

其次,重点对经典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重心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描述,指出他们的不足。

模糊聚类法和启发式算法分别对重心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GIS技术对他们进行了优化。

启发式算法弥补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的不足,专门解决非线性问题,它不仅考虑了运输成本、固定成本(配送中心建设费),而且还考虑了因保管产品产生的可变费用、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损失费等。

之后,又详细地介绍了整个改进和优化过程,并结合实例证明其改进和优化的有效性,求出最佳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

最后,结合GPS技术,设计出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实施方案。

关键词:GIS 运输与配送物流第一章绪论1.1 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与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它将地学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操作与模型分析,产生对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它自六十年代出现以来,已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地学的重要技术学科与定量化途径之一。

GIS作为一种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它按照一种新的方式组织和使用数据,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产生新的信息;同时GIS的应用也改变了地理信息分发和交换的方式。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的方式。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RogerF.Tonilinson 和美国的D撇eF.Marble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

1952年,Tomlinson博士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字地图,并存入计算机的想法,以便利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与面积测量等。

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运行与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题目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姓名孙晔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 09 物流一班学号 22 指导教师高文兵日期 2021 年 6 月 11 日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材料一表达:上海现有6家造船厂,由于造船用钢板用量大,品种规格复杂,专门是单家工厂下料、剪裁的进程中,由于难以形成批量下料,造成材料的浪费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难以知足生产的需要,也无益于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预备一起组建钢板配送中心,这是一种面向生产的供给型配送中心。

其要紧业务环节为依照这六家船厂的生产打算安排,组织钢板的进货、下料剪裁加工、配送运输。

经营钢板种类因材质、规格的不同,约有600种左右。

要紧效劳对象是上海市这6家大型造船厂。

送货频率依各自生产打算而定,一样为船厂将造船的生产打算及钢板需求打算,提早两个月送交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以此进货、下料、送货,送货要求为生产头一天送达,知足第二天的生产需要。

没有给出的条件请自行假设。

一、钢板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计划,及经营模式、建设与计划程序方面的具体思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咱们深知合作的重要性。

俗语说,同行是冤家,可是在当下相互的合作取得的效益一样远比对抗来得多。

国内船舶市场庞大,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市场占统治地位,因此摒弃相互倾轧,采取合作的态度,是企业降低消耗,减少本钱的有效方式,犹如本案例,六家造船企业一起成立配送中心,就大大提高了该配送中心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单独设立配送中心的本钱。

案例中六家船厂位于经济和交通都高度发达的地域,因此钢板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计划应该完全能够知足其生产头一天送达、第二天生产的要求。

同时上海拥有我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比重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

因此那个钢铁配送中心的建设应该依托宝钢集团,由六家船厂协同出资,一起建设。

因为那个配送中心要紧目的确实是专门效劳于这六家船厂钢板业务的配送业务,因此其经营模式和经营职能与其它物流配送中心、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有专门大的区别。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题目: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系:经济与管理专业班级:物流1082 指导教师:刘芬学生姓名:2011年 1 月 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试构建A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图、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㈠组织结构图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的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成为物流企业对内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对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各部门职责:物流部总经理:主要是管理企业的物流活动,权利同其他总经理一样,直接对总裁负责,企业的物流活动受他监控和管理。

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协助总经理管理企业物流部门的各种文案工作,计划和安排一线员工的日常工作,为总经理准备工作资料。

业务部:主要职责是拓展公司物流部的物流业务和服务对公司有物流需求的客户。

仓储部:主要职责是接收和保管仓库货物;加工、包装和配装货物;管理叉车等活动。

配送部:主要由车队组,装卸组,运输组,调度组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调度车队;管理和调度装卸、运输人员;管理和调运装卸设备、运输设备以及送货等活动。

信息管理部:主要职责是采集公司内部物流方面的信息和市场上有关物流方面的信息;发布公司高层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决策和最新管理要求;对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工作。

人事部:物流人事部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司物流管理的要求和物流管理战略招聘物流管理人才;同时对公司物流部在职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

财务部:主要职责是审核公司物流部人员账务报销和拨付物流采购费用;收取物流配送中心货物营业额;支付员工工资;进行账务管理。

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图(包括进货作业、发货作业、运输作业、退货作业、结算作业)。

此图主要是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作业流程,它不仅包括配送中心对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流程活动,还包括配送中心对下游客户的配送作业流程活动,简单表示是:上游供应商→配送中心→下游客户。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

水路运
优点
运输能力大,成本低,适合长距 离和大宗货物运输,尤其适合国
际贸易。
缺点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如天气、 水位)影响较大,难以实现门到
门服务。
选择依据
货物类型、运输距离、国际贸易 需求等。
航空运
1 2
优点
速度快,适合急需、高价值、小件货物的运输。
缺点
成本高,受天气影响较大,运输能力有限。
3
选择依据
转型措施
该快递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和客户需 求多样化的挑战下,决定进行智能化 转型。
该快递公司引入了物联网、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运输和 配送过程进行了全面优化。例如,通 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货物的实时追踪 和自动化仓储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 了客户需求和交通状况,制定了更合 理的配送计划;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 现了车辆的自动化驾驶和智能调度等 。
企业背景
介绍某电商企业的基本情况, 包括业务范围、市场规模、竞 争状况等。
存在问题
指出现有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如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 设备陈旧等。
实施效果
预测改进方案实施后的效果, 包括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营 成本等方面。
04
库存管理与控制策略
库存分类及作用
原材料库存
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零 部件存储,确保生产线的连续
• 优化措施:该企业采取了优化运输路线和计划、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实行集中 配送和共同配送、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来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例如,通过 对历史运输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合理规划了运输路线和计划;采用了先进的 装卸搬运设备和工艺,提高了装卸搬运效率;实行了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减 少了车辆空驶和重复配送;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各环节的信 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

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运输与配送》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五堰商场配送中心设计方案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 T1153-13 刘翔 20210531314何波课程设计报告摘要:配送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直接面对用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子系统。

从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来看,在企业经历了以自我服务为目的的企业内部配送中心的发展阶段后,政府、社会、零售业、批发业以及生产厂商都积极投身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

正确地选择配送系统模式和服务方式,对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显示了巨大优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了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方向,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将是未来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中心目录一、对该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 ........................ 4 二、对已知客观条件的分析 .......................................................................... ................................ 4 三、对配送中心操作流程的设计 ...................................................................... (4)1、订单处理作业 .......................................................................... .......................................... 4 2、采购作业 .......................................................................... .................................................. 5 4、流通加工作业 .......................................................................... .......................................... 5 5、出货处理作业 .......................................................................... .......................................... 5 6、配送作业 .......................................................................... .................................................. 5 四.配送中心操作流程图 ........................................................................... (6)1、订货单 .......................................................................... ...................................................... 7 五.报告总结 ........................................................................... ........................................................ 9 六.参考文献 .......................................................................... ...................................................... 12 七.致谢............................................................................ ............................................................. 12 八.附录............................................................................ . (12)五堰商场配送中心设计方案一、对该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十堰地区零售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激烈竞争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的竞争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物流系统和GIS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指出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

其次,重点对经典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重心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描述,指出他们的不足。

模糊聚类法和启发式算法分别对重心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GIS技术对他们进行了优化。

启发式算法弥补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的不足,专门解决非线性问题,它不仅考虑了运输成本、固定成本(配送中心建设费),而且还考虑了因保管产品产生的可变费用、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损失费等。

之后,又详细地介绍了整个改进和优化过程,并结合实例证明其改进和优化的有效性,求出最佳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

最后,结合GPS技术,设计出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实施方案。

关键词:GIS 运输与配送物流第一章绪论1.1 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与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它将地学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操作与模型分析,产生对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它自六十年代出现以来,已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地学的重要技术学科与定量化途径之一。

GIS作为一种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它按照一种新的方式组织和使用数据,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产生新的信息;同时GIS的应用也改变了地理信息分发和交换的方式。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的方式。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RogerF.Tonilinson和美国的D撇eF.Marble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

1952年,Tomlinson博士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字地图,并存入计算机的想法,以便利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与面积测量等。

到1972年,CGIs 全面投入运行与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

与此同时,D~F.Marble 在美国西北大学研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并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的思想。

同期,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的迅速发展,更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80年代是GIS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与趋向成熟的阶段。

198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了《空间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的报告,基本总结了1979年以前世界各国GIS的发展概况。

进入90年代到现在,GIS在涉及地理信息的各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很多高校开设了GIS课程,GIS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征目前,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有很多种,还存在分歧。

这种分歧起因于地理信息系统本身诞生的历史不长、发展速度快以及应用领域广泛等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池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GIS的重要的特征,使GIS得到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第二章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主功能界面基于通用GIS 软件(如ARC/INFO、Arc/view、M即工nf等),研究与GIS相结合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模型及算法(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主体部分),针对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模块。

2.1总体结构根据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需要实现的目标,本文建立的“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由如下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模块构成:城市物流配送系统GIS数据库、配送中心数目确定模块、配送中心空间布局优化模块、选择配送中心模块以及配送线路优化模块等等2.2功能设计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具备如下功能:(1)配送中心数目确定模块根据规划区域特性(比如:面积、人口等),以及相应的计算准则可以大致确定出规划年度该区域所需的配送中心数目;(2)配送中心空间布局优化模块确定规划年度规划区域内配送中心的最优数目和最优位置;(3)选择配送中心模块是根据一定时段的客肖配送需求来确定具体执行每一次配送任务时需启动哪些配送中心,相应的被启功的配送中心各自负责哪几个客户的配送任务;(4)配送线路优化模块是针对每一个被选中为配送中心以及分配给其的配送任务,确定配送车辆类型及数量、发车时间以及优化车辆配送路线。

其中,城市物流配送系统GIS数据库模块在“纂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规划所需的空间数据和唇性数据。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在数据库中记录地理信息,而且有两种类型的地理信息:物流设施以及客户的详细位置信息和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GIS 软件平台对GIS数据库中的数据作适当的预处理以及相应分析与操作。

2.3规划步骤利用GIS实现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规划和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其规划步骤迥然不同,其规划步骤大致如下:(l)将规划区域的地理图扫描并使地图数字化,即作出待规划区域的电子地图,并建立相应的GIS数据库;(2)利用研究成果“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得出规划方案;(3)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专家意见,对规划方案作适当的调整。

第三章单个配送中心选址规划问题3.1 问题概述单个配送中心选址是指某一区域内仅选取一个地址作为配送中心。

其模型的建立思路通常是利用坐标和费用函数求出配送中心到需求点之间最小配送费用。

模型简化的假设条件通常是:假设需求量集中于一点,一般根据可变成本来进行选址。

总运输成本通常假设运价随运距成比例增长,与配送中心相连接的运输网络节点之间的路线通常被假设为直线。

最常用的是静态连续选址模型,选址因素包括运输费率和该点的货物运输量等,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 (Center一of-gravityAPProach),网格法 (GridMethod),数值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体现现实情况的程度,计算的速度和难度,得出最优解的能力都各不相同。

3.2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用来寻找最优配送中心的数学方法,用以追求配送成本的最小化。

它是一种单设施静态选址方法,运输成本是唯一的选址决策因素。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配送中心、需求点的位置,以及将货物运送到以上位置的需求量与运输费用,进而找到一个最优的地址作为配送中心。

该算法的假设条件是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的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或仓库),或从配送中心运出。

要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点就是该点的运量乘以该点的运输费率,再乘以该点的距离,其乘积之和最小的点(即式中,X、Y为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的坐标;戈、若为生产地和需求地的坐标。

通常具体的做法是将一张方格图叠放在公路地图上,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各点的相对位置,并用几何坐标来表示各生产地(君)和需求点(从)的位置,然后利用上述的重心法,求出配送中的精确位置其即为所求。

重心法的局限性: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配送中心的地址,但是它有局限性,易造成选址的不精确,主要表现在:(l)重心法假设配送中心选址只与运输费用有关,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如竞争力、设施之间需求的分配、设施成本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等),虽然简化了选址的复杂程度,但不符合实际选址。

在现实中我们的选址还要复杂。

(2)重心法是用方格图叠放在纸质地图上,然后在方格图上标出各个产地和市场的相对位置。

由于它是在纸质地图上进行查找、检索、量算,所以很不方便,误差大。

(3)在计算从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到i点之间的距离时用的是上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易偏离实际情况,可能造成极大的误差,使得选址结果不准确。

第四章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4.1原则所谓配送作业就是利用配送车辆把用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用户手中的工作。

车辆配送服务是直接面对用户的服务,服务优劣对企业效益和信誉影响较大。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物流配送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就是能在指定时间内交货。

●可靠性。

完好无缺地把货送到用户手中。

●服务态度。

送货人员是代表公司形象在和用户交往。

为此,必须以最佳服务态度对待用户,从而维护公司形象和信誉。

●便利性。

为让用户方便,一定要按用户要求送货。

如果要求紧急送货应尽力满足要求。

●经济性。

满足用户要求,不仅品质要好,而且价格要合理。

通过精心运作,降低成本,对用户收费低廉,让用户感到实惠。

4.2总体规划和设计现实中的配送管理非常困难。

配送管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订单处理很费功夫,难以制订配送计划,难以选择配送路径,配送效率低,难以按时交货,配送绩效评价基准不明准,司机及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易疲劳以及货物在配送过程中的遗失与损坏,运输车辆及冷藏车的制冷机的完好情况等。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物流配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同时在实际配送的过程中,还受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用户的分布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车辆通行限制、送达时间要求、车流量变化、道路施工、用户变动、车辆变化等。

为此,必须成立一个规划和设计小组,对物流配送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如图4-1所示。

4.3具体规划和设计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分拣、验货、包装等功能,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订出各自的绩效考核指标等。

本文研究的物流配送系统包括七个子系统:信息收集和处理、配送计划制订、配送路径规划、配送车辆选择、配送绩效分析、配送模式选择、配送流程设计。

如图4-2所示4.3.1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收集和处理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两大部分。

如图4-3所示。

1、信息收集主要收集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确定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要求(包括所需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送货时间、送达地点等要求),以此作为配送的依据。

主要包括现行资料收集和未来规划资料收集。

一般收集方法可采用现场访谈记录和厂商实际使用的资料表单收集。

如图4-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