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心里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2,服饰的符号建构: ,服饰的符号建构 为了表现快乐的主题,一个传播的节目的各个方面都要精心策划。 为了表现快乐的主题,一个传播的节目的各个方面都要精心策划。 从主持人的服装来看,五位主持人的服饰可以构成一个相互衬托和谐的整体, 从主持人的服装来看,五位主持人的服饰可以构成一个相互衬托和谐的整体,设 相互衬托和谐的整体 计师多是用同样的布料裁出一组适合他们每一个人风格的衣服,因此, 计师多是用同样的布料裁出一组适合他们每一个人风格的衣服,因此,无论你是否是
格式二 答 题 纸(格式二)
---------------------------------------------装--------------------------------- --------- 订 -----------------------------------------线----------------------------------------
课程 成绩
学号
传播学概论
20
10 -20 11 学年第 一
学期
评阅人
评语:
Hale Waihona Puke 姓名==========================================
(题目)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快乐大本营》 (正文) (一)快乐大本营简介:
班级 国家/地区: 国家 地区:中国大陆 地区 电视台: 电视台:湖南卫视 类 型:综艺娱乐节目 主持人: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 主持人: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杜海涛 主题曲: 主题曲:啦啦歌 快乐你懂的
1 受众定位: 全民, 受众定位 : 全民 , 特别是年轻的观众
-
节目分析: (二)节目分析:
一,节目的符号建构分析: 节目的符号建构分析 符号建构
从受众心理诉求论节目主持群的生存_以湖南卫视_快乐大本营_天天向上_为例
从受众心理诉求论节目主持群的生存刘 娟[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7-1330/G4(2010)1-064-3[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数档综艺节目相继推出了个性洋溢的主持群品牌,希望通过不同特色主持人的组合来吸引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受众,达到优化、扩大节目传播效果的目的。
本文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为例,分析其节目形式和群体主持风格,探寻节目主持群如何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受众 心理 主持群 生存随着受众对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主持人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其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主持人是大众传播的核心人物,是被赋予其增强传播效果的媒介人物,是以声音和图像直接面对受众进行个性化传播的人。
从1980年诞生的第一位节目主持人至今,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已走过了27个年头。
受众是指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①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 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为例演红色革命电视剧、电影等。
扩大红歌手的影响力就等于是扩大了江西电视台的知名度,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的关系。
加强市场后期开发与运作,把红色文化与红色经济、红色产业联系起来是“中国红歌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与最终选择。
“中国红歌会”作为江西卫视的优势节目,红色文化作为江西的特色名片,以做好“中国红歌会”这个优势节目更好地推出江西红色文化这张特色名片成为了我们的首要选择。
而把握细节、打造特色则是“中国红歌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突破策略。
[项目信息:本文为江西财经大学创新课题“江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09Zd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①纪 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编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②[美] 艾·莱斯 杰·屈特著,刘毅志译:《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③《演出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网站,/ GalaxyPortal/inner/bqj/include/detail.jsp?articleid=9426&boardpid =176&boardid=11501010111602④《步步高音乐手机“快乐女声”全面启动》,湖南卫视网站,/hntv/20090507/292930.html,2009-5-7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点,而且由媒介、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因此,理解受众就是理解大众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在媒介化社会中被社会化的我们。
快乐大本营分析
受众的节目接收收看也是来自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接触媒体满足其消遣娱乐的目的。在这中,可以说是使用与满足的双向制约下的结果。节目发展的来于是受众的需要,受众得到满足和需要。知识,快乐,等等。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是时下比较热的明星或是电视偶像剧,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个悬念。这样对观众一个不经意的传递,即可以留着大部分对下期节目的嘉宾感兴趣或者对设置的悬念感兴趣的观众。这是大众传播中议程设置功能的体现。
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属于是大众传播范围内。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性。快乐大本营通过这一系列的综艺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平台我们付出时间,而他们得到收视率。不止如此,还收获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像是快乐大本营经常出现的oppo手机。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的商品性。
从快乐大本营中,我们还看到了各种符号的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像是服装符号,形象符号。在快乐大本营中,节目的主持使用主持群的形式。快乐大本营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而最大的何炅虽已经是30多岁但是在节目中风趣幽默,该唱该跳的时候丝毫不含糊。谢娜更是直爽,大胆表演,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形象。吴昕,杜海涛,李维嘉都是爽气,嘻哈大笑。这些主持人的符号都是年轻与活力。其次,服装符号,快乐大本营在每一期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都要穿上特设的一套服装,这是一个新颖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区分主持人和嘉宾。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暗示,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家族的确是很团结。再者这些衣服都是一些休闲活泼代表着青春活跃的节目风格。最后,关于语言符号,轻松的,调侃的话,都是那些轻松的象征。
《快乐大本营》的得与失
《快乐大本营》的得与失作者:丰妍来源:《传媒》 2013年第5期文/丰妍《快乐大本营》诞生于1997年7月11日,是湖南电视台开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也是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1998年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并引发了全国电视界的一场“综艺变革”。
如今,《快乐大本营》已是家喻户晓,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快乐大本营》进行多角度观照,全面分析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快乐大本营》成功的原因节目定位符合大众文化需求。
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极大的综合性,往往是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形式则多种多样、灵活自由,且观众有较强的参与感,《快乐大本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快乐大本营》的定位就是通过节目带给观众“开心快乐”,这一定位凸显了电视综艺节目的社会功能,符合大众文化需求。
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开心快乐”,主持人组织的“开心快乐”,节目参与者“开心快乐”,从而感染观众,给观众带来“开心快乐”,体现了向大众文化全面靠拢的游戏娱乐型的电视综艺节目样态。
而在《快乐大本营》诞生之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旨定位是偏离其自身性质和样态的,虽内容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但节目表现方式比较呆板,大部分都还是灌输式、说教式、演绎式的严肃模样。
正是由于《快乐大本营》的出现,其轻松诙谐、游戏娱乐的主旨特色惊艳亮相于观众面前,满足了国人追求娱乐文化、轻松文化、时尚文化的心理需求,因此,一时间风靡全国。
青春活泼的节目风格,感染和带动了更为广泛的受众人群。
电视综艺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受众面,一档好的电视综艺节目应以收视率的攀升和稳定作为标志。
《快乐大本营》青春活泼的表现风格先声夺人,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调动了人们欣赏青春、眷恋青春的普遍情感,从而带动起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为之赢得了不断攀升的收视率。
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快乐大本营》年轻观众数量众多,24岁以下比例为36%,同时辐射各个群体,45岁观众比例也超过28%,女性观众所占比例在频道所有节目中排在第一位,达60%。
浅析《快乐大本营》的成功因素
浅析《快乐大本营》的成功因素摘要:《快乐大本营》的成功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个典型。
之所以在激烈的电视市场中能够屹立不倒并且呈上升的态势,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有:节目的灵魂—主持人团体、引导嘉宾的投入、幽默风格适合大众口味、跟随潮流并且引领潮流。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成功;要素Abstract: “happy camp” success has become one of the typical TV program. Is in the heat of the TV market is not to stand and rise the situation,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f success are: the soul of the program-the host organizations, guide guests of dedication, humorous style suitable for mass taste, to follow the trend and leading the trend.Keywords: 《happy camp》; Success; elements《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于1997年7月开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
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有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
《快乐大本营》栏目开办播出三、四期后,即在观众中引起反响,迅速占据全国电视市场的周末黄金时段,《快乐大本营》现象在当时被专家、媒体称之为“快乐旋风”,同时引发了全国电视界的一场“综艺变革”,不久全国各地电视台出现了近百档类似栏目。
从1997年到2012年,《快乐大本营》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
电视节目浅谈 快乐大本营 论文写作作业
0908010078 劳森兴09网络快乐大本营电视节目的浅析摘要:近年来,电视节目出现创新节目形态的一种狂热追求。
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在社会潮流中,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内容中的一个子集,如何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是每一个媒介人共同追求的一个理想。
多种广电总局频发限娱令说法,禁穿越、禁港台名星上电视节、禁网络炫丑红人上电视。
不管是行政还是制片人还是观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自己的解构与再造。
迎合三网融合一大背景,以快乐大本营为落脚点探讨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电视节目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电视节目快乐大本营电视节目发展建议一、电视节目概论1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节目“是电视所输出的有明确界定与标识的部分,它是由电视业生产、发行和界定的。
我们有必要把电视及其节目看成是意义的潜在体。
”这里的电视节目有两层意思:一,它是由电视业产出、界定的物质产品;二,它是“意义的潜在体”,即一种承载文化意义的内容产品。
电视节目指电视台通过载有声音、图像的信号传播作品的节目。
电视节目制作主要分成三个过程:创意与选题、拍摄、后期制作。
编辑属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主要由早期的线性编辑与目前较为流行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二个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制作就是一个编码过程,观看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译码过程。
以什么样的编码规则来对电视讯息(视听传播符号)进行编码,就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的编码规则大致有三种:记录编码、组合编码和混合编码。
2电视节目可分为电视新闻资讯(630新闻,央视新闻联播)、电视文艺节目(中央电视台春晚,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电视谈话节目(凤凰鲁豫有约)、电视娱乐节目(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星空卫视中国达人秀)、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广东珠江频道岭南文化名城行)、电视电影、电视特别节目(如2003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推出的为期21天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中央电视台5月1日开播的为期11天的《抗击非典直播特别报道》)、新闻综合类(法治在线、环球视线等)、体育赛事(直播足球,NBA直播)、外语。
[教材]《快乐大本营》节目分析
《快乐大本营》节目分析湖南卫视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模式有三种:1.绝对搞笑模式。
自然不经意不做作水到渠成地,非皮笑肉不笑能让观众自然发出笑声的搞笑。
这种模式收视平稳2悬念连续剧模式:收视会象连续剧一样随着最后高潮的到来逐步走高3明星吸引模式。
收视处决于明星吸引程度这三个模式是受观群体在潜移默化中易接受的快乐大本营:绝对搞笑模式+明星吸引模式《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于1997年7月11日开办的一档中国早期具有代表性综艺娱乐类节目。
在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播出,这就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观看该节目。
在每周的节目中,主持群穿着不同的衣服,不同的造型,给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每期节目都会有动画配合,画外音。
这些都尽显该节目的口号“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快乐大本营》由何炅、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搭档主持。
他们在舞台上表现的都是最本色的自己,从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缺点,有时甚至挖苦别人,这就更加为节目注入了活泼的氛围。
主持人不再只是“绿叶”,他们在节目当中的参与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主持人各有定位,既烘托了节目主题和气氛,又对各个主持人的特质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节目主持人也成了节目的一个亮点。
何炅是当中最年长且资历最深的,因此他担当着主持大局的角色,他既幽默又睿智,有着张弛有度的谈话风格。
而谢娜的幽默已经成为她标志性的特色。
而维嘉的幽默总是建立在挖苦别人的基础上,当中的海涛和吴昕为节目的主持人阵营既增添了青春活力的气息也加强了台上热闹快乐的气氛。
他们五个各具特色的主持人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和受众的需求,这样的家族形象很好的和节目的风格结合在一起,起到了很大的积极的效果。
五位主持人组成了团体“快乐家族”,这一团体只属于快乐大本营,从包装到宣传都使节目产生了强大的品牌效应。
他们出了自己的专辑,有专属的主打歌,参加了不同的颁奖典礼,在2010年“百度娱乐沸点”颁奖晚会上夺得:内地最受欢迎组合,主打歌《快乐你懂的》也获得了2010年百度娱乐沸点十大金曲之一,在同类节目中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
快乐大本营节目分析
快乐大本营节目分析第一篇:《快乐大本营》是中国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自2005年起播出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
作为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它不仅在国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还在海外华人社群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快乐大本营》这一节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阵容。
这档节目一直以来都有固定的主持人团队,由何炅、谢娜、李维嘉等一线主持人担任。
他们既有着娱乐圈的影响力,又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能够带给观众欢乐和乐观的氛围。
主持人的默契和互动也是该节目的亮点之一,他们之间的对话和玩笑能够带给观众快乐和笑声。
其次,《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
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不同的嘉宾参与,有明星、歌手、演员等各行各业的人物。
节目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挑战,让嘉宾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互动交流。
同时,节目还会有一些特别环节,例如现场观众答题、舞蹈表演等,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娱乐性。
通过精心设计的节目内容,每期节目都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惊喜和欢乐。
第三,《快乐大本营》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在节目中,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观看节目,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节目中来。
节目中会设置一些观众互动环节,例如观众送祝福、留言互动等。
观众的留言和祝福会被播放出来,与主持人和嘉宾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的设计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节目的一部分,进而增加了他们对节目的喜爱和支持。
最后,《快乐大本营》在推出多个衍生节目的同时,也通过其他渠道延伸品牌影响力。
除了主要的周末晚间节目外,《快乐大本营》还推出了《快乐大本营国庆特别篇》、《快乐大本营跨年特辑》等特别节目。
这些特别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在假期的娱乐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快乐大本营》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以其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优秀的主持人阵容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设计而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乐大本营》也不断创新和进化,延续了自身的品牌魅力。
《快乐大本营》节目赏析论文
《快乐大本营》节目赏析论文《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现今综艺节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节目之一,它创办于1997年7月11日,定位综艺性娱乐节目,同时也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
《快乐大本营》拥有很好的营销媒介和宣传,在各大电视台的新生节目的冲击中依然以自己的特色在媒体中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地位。
其风格主要便是青春、活力、快乐、时尚和潮流的娱乐风格,同时注重正能量的传递,注重表达知识性和趣味性,关注观众的参与。
快乐大本营播放时间是每周六的黄金时段,而嘉宾则是当红的演员、歌手和网络红人等,它比较快速的在短时间内掌握着当时段的流行趋势和观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主要宣传近期观众关注的热播电视剧、热门电影和热门专辑、歌曲,从而在嘉宾和宣传内容上都能够很好的吸引观众的视野。
快乐大本营五位主持人虽然年龄各异但是打造他们每个人的时候都追求时尚和潮流、服饰青春活力。
主持人的语言丰富且趣味十足,甚至经常以自己的特色语言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语言,成为一段时间内观众热议和使用的口头禅。
与此同时快乐大本营非常注重观众的参与,它把观众放在最高和比较鲜明的地位,节目中经常用调侃等方式和台下观众进行互动。
快乐大本营具有很强的亲民性,主持人不是传统形式上的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甚至主持人间经常有相互间的调侃,比如杜海涛的“小眼睛”、何炅的“身高”还有吴昕的“小粗腿”等。
同时,导演和主持人都很聪明,他们明白观众心里想要的自己的样子,他们非常懂观众,也非常清楚的知道观众真正需要什么,所以总能以自己简单的方式非常快速的感动观众、吸引观众。
比如节目组会不远千里到国外为忠实的关注送上祝福和门票,用自己的方式为观众送上礼物和感动。
《快乐大本营》很懂得在节目的其中某个时刻给予观众不一样的感动,懂得如何的去煽情,比如讲述嘉宾的艰苦经历,给嘉宾意外的惊喜或是给主持人突然的庆祝祝福,还有给台下的某个观众突然的意外的惊喜等。
快乐大本营十五周年庆典那期节目,快乐大本营在庆祝自己成长、坚持十五的时候更强调观众的支持起着的巨大作用,把节目的生日当成是节目本身与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共同的生日,使得观众深受感动。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但是,《快乐大本营》有一个缺点。《快乐大本营》对于嘉宾是一种尊敬的态度, 无论是哪一个嘉宾上节目,主持人都持着一种昂视的态度,都是赞美,夸奖,将嘉宾 捧得高高的。即使提出尖锐的问题后,仍然是以嘉宾的利益为先结束。但总的来说, 相互利用还是可以达到一个共赢的效果。
不过《快乐大本营》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 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 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个悬念。这样对观众一个不经意的传 递,即可以留着大部分对下期节目的嘉宾感兴趣或者对设置的悬念感兴趣的观众。
3,语言符号的建构:
《快乐大本营》的所使用的语言是国语,夹杂着湖南话和四川话等地方方言。节目 中通常还有用歌声来表达。但一个娱乐节目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的趣味性,而在这一 方面,《快乐大本营》是做得十分充分的。第一,节目中偶尔使用地方语言。在一个 说国语的节目里,时而出现地方方言对于当地的观众是十分有亲切感的,而对于其他 地方的观众,听着别的地方的方言,也觉得有意思。例如,有一期,周星驰的动画版 《长江七号爱地球》上《快乐大本营》做宣传的时候,节目中谢娜用四川话对其中的 一段做了配音,何炅用湖南话对这一段做了配音,搞笑的动画片加上风趣的地方语言, 便让观众抱腹大笑。第二,语言风趣搞笑。例如:使用网络语言“什么都是浮云”这 类话语,可以很好的与观众联系起来。还有风趣的对话,例如:谢娜送嘉宾祝福时说 错话,何炅现场解围。谢娜:“…所以我也希望你跟你的妻子好聚好散,希望你们…” 何炅:“有一次人家结婚,她上去送给大家一首歌,‘分手快乐,祝你快乐’”,
从贝罗传播模式看娱乐节目主持的风格化形成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快乐大本营》作为一档有着多年历史的电视娱乐节目,其语言风格经历了 多次变革和调整。通过对节目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快乐大本营》的语言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果与讨论
1、轻松幽默:作为一档以娱乐为主的电视节目,《快乐大本营》的语言风格 以轻松幽默为主。节目主持人及嘉宾在节目中经常使用幽默的言语表达方式,为 观众带来欢乐。
二、群体化趋势对娱乐节目主持行业的影响
1、核心角色: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他们围绕节目的中心 主题展开互动和交流,呈现出一种团队作战的态势。比如《快乐大本营》中的何 炅、谢娜、李维嘉等,他们作为核心角色,负责引导节目进程和掌控现场氛围。
二、群体化趋势对娱乐节目主持行业的影响
2、专门角色:为了更好地适应节目的需要,每个主持人都会承担一些专门的 角色。例如,《快乐大本营》中的杜海涛和吴昕,他们经常担任一些趣味互动环 节的主持人,负责调动现场观众的热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基本内容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化形成是贝罗传播模式在娱 乐节目主持过程中的一种体现。从信息发送者的角度来看,主持人的身份认知和 建构、媒体融合的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都通过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方面 得到了体现。
基本内容
通过独特的身份认知和建构方式,主持人能够在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提高节目的观赏性;通过媒体融合的优势和角色变化,主持人能够扩大节目的影 响力,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通过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主持人能够 在节目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观众的喜爱。
基本内容
贝罗传播模式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它强调信息传播过程中四个 主要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众。在娱乐节目主持过程中,这四个要素同样 起着关键作用。信源主要是指主持人本身,包括其个人背景、专业素养、性格特 点等;信息则是主持人在节目中传递的内容,包括话题选择、话语表达等;通道 则是主持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与受众建立的传播渠道;受众则是指收看节目 的观众。
《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基于营销传播“4C”理论
VOICE &SCREEN节目与市场WORLD经营全方略《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基于营销传播“4C”理论□雷勇摘要:《快乐大本营》的长盛不衰得益于成功的品牌营销和持续的品牌创新。
但随着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快乐大本营》正面临着用户娱乐消费习惯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创综艺节目的冲击、移动视频消费时长和粘性直线增长、自身模式的固化等问题。
《快乐大本营》这个最长寿的“快乐节目”能否延续,还需要坚持将受众需求放在首位,开拓多种渠道,研究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形象。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4C”理论品牌营销策略分析2017年,湖南卫视最吸金、高收视率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已经迈入20周年。
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1万元成本起家的、仅凭几个小游戏支撑起来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为湖南卫视跻身国内省级卫视前三强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湖南卫视的招牌菜,《快乐大本营》的品牌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了该节目的生命力,甚至决定了湖南卫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基于整合营销传播中的“4C”理论,试分析《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
《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模式1990年,美国营销专家罗伯特•劳朋特教授提出“4C”理论,该理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设定了市场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 (Communication)。
它强调企业首先应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该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
长期以来,《快乐大本营》注重受众需求,凭借领先的内容创新能力,营销推广能力与高水准的服务水平,和受众形成了良性互动及共荣双赢的合作格局。
不断升级快乐体验,满足受众 需求。
“4C”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真正 的价值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 需求,也就是生产者要为消费者提 供他们需要和满意的产品,而不是 要求消费者去适应和接受生产者开 发的产品。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传播中的符号互动(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传播中的符号互动——以《快乐大本营》节目为例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以全民娱乐为类型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节目中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来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节目主持人;现在多为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
《快乐大本营》作为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较高的收视率。
综合分析《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要素,可以看出,节目中运用了大量的符号互动,如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互动,背景音乐与现场氛围互动等,而正是通过借助电视媒介,发挥传播符号互动的优势,是《快乐大本营》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快乐大本营》现由何炅、谢娜、杜海涛、吴昕、李维嘉五位主持人共同主持。
他们在节目中以“快乐家族”的集体形象出现。
这五位主持人各有各的主持风格,比如主持人何炅知识比较渊博,人赐外号“何老师”,喜欢在节目中穿插一些知识、故事;谢娜擅长搞笑模仿,特别以“疯疯颠颠”的表演赢得观众笑声;杜海涛擅长即兴表演,加上相貌憨厚敦实,主持很具喜感等等。
首先,作为一档电视综艺性的节目,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人们借助语言符号来使思想得以表达、感情得以传达、知识得以交流。
而《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语言的互动能把这五个人的特色很好的融合起来。
比如在一档主题为“花样少男少女”的节目中,一开场主持人便互相调侃,比如李维嘉说自己20年前是“校草”,谢娜顺势抑扬顿挫得说自己读书时“自己头上很多花”,还指着何炅说:“他当年也是校草。
”何老师赶紧说自己不是,假装义正言辞的说自己是“靠着实力吃饭”,引得下面笑声一片。
通过开场主持人之间的语言互动,顺理成章推出接下来的节目,无形中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从贝罗传播模式看娱乐节目主持的风格化形成——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一
的 贝 罗 传 播模 式 利 用 社 会 学 的相 关理 论
,
也相互 模仿
。
作 为 娱 乐 精 神 的主 要 传 播 者 娱 乐 节 目 主 持 人
, ,
发 展 和 完 善 了 以 往 的 传 播 模 式 以传 播 系 统 的 四 个 构 成 要 素 为框 架 综合 了 哲 学 心 理 学 语 言 学 人 类学 大 众传 播 行
。
,
式 去 探 讨 娱 乐 节 目 主 持 风 格 化 的形 成
2
、
。
观 众 的欣 赏 层 次 审 美 情 趣 和 心 理 节 奏 都 在 发 生 变 化
以往
,
贝 罗 传 播模 式 及 其特 点
一
单 纯 的 观 赏 需 求 逐 渐被 强 烈 的 参 与 感 和 现 场 感 所 替 代 自娱 性 的 电视 娱 乐 节 目 开 始 大 行 其 道 各 个 电视 台 纷 纷 在 黄 金 时
,
,
传播是 人 类社会 的
说 传播是
一 一
种普 遍 现 象
,
。
从 最 普遍 的意义 上
个 系 统 (信 源 ) 通 过 操 纵 可 选 择 的 符 号 去 影 响 另
,
段 推 出 自己 的 品 牌 娱 乐 节 目 和 娱 乐 主 持 人
。
但是 繁荣的表
,
个 系 统 (信 宿 ) 这 些 符 号 能 够 通 过 连 接 他 们 的 信 道 得 到 传
)
摘
要
:
贝 罗传 播 模 式 作 为
。
一
种 经 典的传播模 式
,
揭 示 了影 响 信 源 传播 效
。
果 的 主要 因素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与反思《快乐女声》节目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与反思《快乐女声》节目广西南宁市陆柳冰内容摘要2009年夏天,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在续《超级女声》后,又刮起了一阵高潮。
《快乐女声》前身为湖南卫视2004年起举办的《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自2004年起共举办2004、2005、2006年三届比赛,当时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选秀之风。
在连续三年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之后,2009年的《快乐女声》进行了一些调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选秀风。
在《快乐女声》热播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快乐女声》能再次引领国内选秀节目,引发热潮?本文将以传播学角度分析《快乐女声》的热播原因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音乐选秀节目快乐女声传播学绪论从2004年开始,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音乐选秀”在我国兴起和蔓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与巨额的广告收入使得“音乐选秀”节目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电视文化奇观。
第一个较为成熟的“音乐选秀”节目是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成功的运作与核心理念迅速得到认同。
一时间,国内纷纷推出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如《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
经过起步期、发展期和调整期,湖南卫视再次推出2009年《快乐女声》,取得了广泛的关注。
[1]本文将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对这个节目进行分析,并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快乐女生》节目出现的背景《快乐女声》的前身是《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娱乐频道始创的声乐比赛节目,2004年3月起,《超级女声》活动在湖南电视台地面频道实验推出。
5月起,该活动登临湖南卫视向全国播出;5月底,武汉唱区拉开战幕,7月下旬起,成都唱区、南京唱区同时开唱;8月底9月初,2004年度总决赛拉开战幕。
第一届的《超级女声》设立了长沙、武汉、南京、成都四个赛区,吸引了6万余人报名参与,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开始走向全国。
快乐大本营观后感欢笑与情感的真实展现
快乐大本营观后感欢笑与情感的真实展现快乐大本营观后感:欢笑与情感的真实展现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能让我们真正放松心情、感受快乐的地方。
然而,《快乐大本营》这档综艺节目,将欢笑与情感融为一体,向观众传递着真实的快乐与温暖。
观看完这档节目后,我真切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力量与价值。
首先,《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打动了我。
在每期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他们的才艺和个性。
他们的表演不仅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快乐的力量。
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重拾起了内心深处的快乐和纯真。
其次,这档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够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
每期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都会分享自己的个人故事和情感经历,他们的真实表白让人动容。
无论是表达对亲人的爱意,还是向朋友表露感激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流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温暖。
更重要的是,通过节目中的互动环节,观众们也能够参与其中,与嘉宾们共同分享快乐和情感。
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节目互动,还能够亲身参与一些游戏、挑战等环节,与嘉宾们共同笑声不断。
这种互动的形式让观众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节目所传递的快乐和情感,使观看过程不再是孤独的体验,而是与主持人、嘉宾以及其他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最后,《快乐大本营》这档综艺节目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担起了社会责任。
通过一些公益活动和关注当前社会热点,该节目在娱乐的同时还关注了当下社会的重要议题,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这种社会责任感让我对这个节目充满了敬意,也更加喜欢它。
总的来说,《快乐大本营》这档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成功地将欢笑和情感的真实展现给了观众。
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快乐的力量,感受到情感的真挚。
同时,这个节目还能让观众们参与其中,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情感联系。
无论是在家中观看还是现场观众,在这个节目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温暖。
《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基于营销传播野4C冶理论
《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基于营销传播野4C冶理论作者:雷勇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3期雷勇摘要:《快乐大本营》的长盛不衰得益于成功的品牌营销和持续的品牌创新。
但随着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快乐大本营》正面临着用户娱乐消费习惯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创综艺节目的冲击、移动视频消费时长和粘性直线增长、自身模式的固化等问题。
《快乐大本营》这个最长寿的“快乐节目”能否延续,还需要坚持将受众需求放在首位,开拓多种渠道,研究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形象。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4C”理论品牌营销策略分析2017年,湖南卫视最吸金、高收视率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已经迈入20周年。
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1万元成本起家的、仅凭几个小游戏支撑起来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为湖南卫视跻身国内省级卫视前三强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湖南卫视的招牌菜,《快乐大本营》的品牌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了该节目的生命力,甚至决定了湖南卫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基于整合营销传播中的“4C”理论,试分析《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策略。
《快乐大本营》品牌营销模式1990年,美国营销专家罗伯特·劳朋特教授提出“4C”理论,该理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设定了市场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它强调企业首先应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该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
长期以来,《快乐大本营》注重受众需求,凭借领先的内容创新能力,营销推广能力与高水准的服务水平,和受众形成了良性互动及共荣双赢的合作格局。
不断升级快乐体验,满足受众需求。
“4C”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真正的价值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生产者要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和满意的产品,而不是要求消费者去适应和接受生产者开发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心里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是中国大陆湖南电视台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
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又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
是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
主题曲是啦啦歌快乐你懂的。
口号——“快乐大本营,我们是快乐家族”首播时间:每周六19点35分;重播时间:每周日12点30分。
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杜海涛。
该风格定位为:清新、时尚,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
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
据资料显示,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每每排在同时段的前三。
这样的成功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就用传播学心理的角度看看。
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属于是大众传播范围内。
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性。
快乐大本营通过这一系列的综艺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平台我们付出时间,而他们得到收视率。
不止如此,还收获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像是快乐大本营经常出现的oppo手机。
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的商品性。
从快乐大本营中,我们还看到了各种符号的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像是服装符号,形象符号。
在快乐大本营中,节目
的主持使用主持群的形式。
快乐大本营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
而最大的何炅虽已经是30多岁但是在节目中风趣幽默,该唱该跳的时候丝毫不含糊。
谢娜更是直爽,大胆表演,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形象。
吴昕,杜海涛,李维嘉都是爽气,嘻哈大笑。
这些主持人的符号都是年轻与活力。
其次,服装符号,快乐大本营在每一期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都要穿上特设的一套服装,这是一个新颖的地方。
可以很好的区分主持人和嘉宾。
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暗示,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家族的确是很团结。
再者这些衣服都是一些休闲活泼代表着青春活跃的节目风格。
最后,关于语言符号,轻松的,调侃的话,都是那些轻松的象征。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
体现了受众的选择。
而受众也是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选择性的记忆。
受众的节目接收收看也是来自于马斯洛需求层次。
接触媒体满足其消遣娱乐的目的。
在这中,可以说是使用与满足的双向制约下的结果。
节目发展的来于是受众的需要,受众得到满足和需要。
知识,快乐,等等。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是时下比较热的明星或是电视偶像剧,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
个悬念。
这样对观众一个不经意的传递,即可以留着大部分对下期节目的嘉宾感兴趣或者对设置的悬念感兴趣的观众。
这是大众传播中议程设置功能的体现。
不足之处:
1.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性又具有文化性。
但是在快乐大本营中,很多人反映是该节目低俗、庸俗现象很严重。
出于对高收视率的追求,打着“快乐”的口号实际却是只是主持人之间,或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搞笑游戏,搞笑谈话,或讽或褒。
但是节目本身却缺少思考性,哲理什么的。
2.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中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快乐大本营中,一派嬉笑无意义的争执的游戏和广告宣传,影视剧的宣传,是塑造新一代新年的一个种子,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游戏的一代吗?不是!我们需要思考,增强文化涵养再次被提到桌面上。
针对以上提出审美缺失,价值感少,低俗方面的问题,建议该节目能够在演绎得时候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带给我们一些文化上的,哲理的,等等方面的提示。
期待着既能真正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又能在娱乐之余对我们做出一些建设性的启发。
传播1102 陈晨
201101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