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合作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合作探究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的意义
合作探究就是小组区域内学习成员的探讨研究,即小组成员合作探求知识,探求真理,探求事物的本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做合一”课堂模式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对教师出示的问题积极求索,获得知识、体验、经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可以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合作探究为中心环节,大力挖掘其内涵,注重其过程,关注其效果,符合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的流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基于此,我对合作探究的流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学习内容,唤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探究的方向=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夏洛克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他把三千金币借给他人,当别人连本带息甚至愿意出三倍的钱还给他的时候,他却拒绝要钱,而非要对方身上的一磅肉。
这对一个吝啬鬼来说,不是很离谱吗?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设问,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二
(二)学生自主学习,个人尝试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效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做”的思想,也是语文课中进行合作探究的前提。
这一环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再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语言,从词语、句子、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探索、鉴赏,把文章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喂——出来》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了解写作目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自认为有价值的几个题目,并做好解答,然后与同学交流。
这样的个性化阅读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灌输”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教学论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可见,学生的合作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精心设置问题——教师引入。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取“探究点”,巧妙设置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着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后的成就感。
.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可以这样设置探究问题:文章前半部,大肆渲染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有何用意?文中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对他的眼睛做了怎样的评价?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白已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这样设置问题,既让学生掌握了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和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托翁丰富的精神世界,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生合作探究——生生互动。
“合作探究”环节中,“不会的同学”与“会的同学”共同探究,这融合了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进一步
体现了陶行知“做”的思想,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得到进步、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将班里同学根据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平均分组,每组以四至六人为宜,选派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当小组长。
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讨论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均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由小组长记下,再由小组成员轮流代表本组发言。
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独立思考及大胆表达的机会,而合作交流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在这种互学、群学的过程中,优秀生在讲解展示中提升能力,中等生在前帮后带中加深了印象,后进生在多重帮助下终有所获,从而极大地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作壁上观。
在展示、明确问题的环节上,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好“平等对话的首席”,通过平等对话,进行有效追问、串问,让学生明确答案,引领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4)“清点”问题——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完成合作探究环节之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关键词句、重点段落、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目标清点,对知识盲点进行质疑。
这样,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研究
问题,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激发了学生思维,激活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做合一”思想给教学带来生机,合作探究给教学带来了活力: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做合一”的指导下,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但在合作探究之前,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我们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耳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二)忽视对文本的挖掘
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要求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掌”。
于是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体现“在做上教”、“做上学”,为营造“巨动”的课堂氛围,教师随意地组织学生讨论、角色扮演,缺少对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我们应重视文本挖掘,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