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反馈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6-3-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知识点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特点
(1)在不失真的情况,尽可能获得较大输出功率,晶体管工作在极限状态。
(2)电路在较大功率时应有较高效率,晶体管工作在甲类或甲乙类状态。
2.功率放大电路三种工作状态
(1)甲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都导通,静态I C较大,波形好,管耗大效率低;
(2)乙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静态I C=0,波形严重失真,管耗小效率高;
(3)甲乙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大于半个周期,静态I C ≈0,一般功放常采用。
3.对称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通常采用射极输出器工作于甲类工作状态,能够不失真地传递信号,但是电路效率较低。
为提高效率,电路采取互补对称工作形式,且工作在乙类工作状态。
常见的对称互补电路有OCL 和OTL两种,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2)交越失真。
在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中输出信号在正负半周交界处波形出现的失真现象为交越失真。
为解决交越失真,通常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 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 6.3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U f I 0 R1 R 1 Uo I0 R L R L
Auf
Uo Uo R L Ui Uf R1
3.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Xi X f
U 上式说明:在串联负反 馈电路中,U i f I 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 I
i f
Ausf
U O I F R 2 R2 US IF R S RS
uF
负反馈
注意: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 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 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
反馈电流
净输入电流 增大,引入 了正反馈
净输入电流减小,引入了负反馈
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用于 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四种阻态的判断方法 从输入端看:
和 输入量 X 并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同一输入端。 和 输入量 X 串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不同的输入端。
X i X f
X i
X f
X i X f
从输出端看:
电压: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为零。 电流: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如何判断? 我们将来结合具体电路讲解。
A A f F 1 A
2) 对于分立元件电路
设UI的瞬时极性对地为正,……, 则Ube减少,引入负反 馈。
注意事项 :
反馈电压不表示电阻R上的实际电压,而只表示输出电 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同理,反馈电流不表示流过电阻R的实际电流,而只表 示输出电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 用于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6.2.2 四种负反馈阻态
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题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填空题1.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引用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2.在反馈放大电路中用来判定正、负反馈的常用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3.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减小的反馈叫负反馈,若使净输入增大的反馈叫正反馈。
4.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后,放大电路闭环输入电阻将变小,输出电阻将变小。
5.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提高输入电阻的反馈是串联电压负反馈。
6.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降低输入电阻的反馈是并联电压反馈。
7.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流稳定,并降低输入电阻的反馈是并联电流负反馈。
8.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流稳定,并提高输入电阻的反馈是串联电流负反馈。
9.引用负反馈的放大电路,无反馈时增益A、闭环反馈A f与反馈系数F三者的关系是A f=A/(1+AF),反馈深度是|1+AF|,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1+AF|>>1。
10.︱1+AF︱的值是衡量负反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称为反馈深度,其值越大,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越小。
11.若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当引用电压负反馈,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当引用串联负反馈,若两者均满足,应当引用电压串联负反馈。
12.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当引用电流负反馈,若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当引用并联负反馈,若两者均满足,应当引用电流并联负反馈。
13.采用(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采用(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流。
14.采用(串联)负反馈,能提高输入电阻,采用(并联)负反馈,能减小输入电阻。
二、选择题1.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存在于RC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D、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2.交流负反馈是指 D 。
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只存在于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D、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3.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6章 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
例3: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负反馈
C1
RC
+VCC
if
Rf
-
C2
+
vi
vo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模拟电子技术
例3: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RC 并联反馈 +VCC
模拟电子技术
乘方运算电路 从理论上讲,用多个乘法器串联可组成 任意次幂的运算电路。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模拟电子技术
除法运算电路
除法运算电路由一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 模拟乘法器组合而成。根据“虚断”,有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模拟电子技术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vo
vo
RL
RL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模拟电子技术
反馈的基本概念
RE起反馈作用
Tan Yueheng
Department of P.&E.I.S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课后答案.
题6.1判断图6-23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支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如是负反馈,说明是何种反馈类型。
-++++-i U o U CCV VT 1VT 2b1R b2R cR e11R e12R e2R fR 1C 2C 3C eC +-+++-i U oU CCV VT 11C 2C e1R +VT 2b21R b22R c2R e2R eC 4C 3C fR ++b11R b12R c1R -+++-i U oU +V 12CCV VT 1VT 2Ω39k Ωk 12ΩM 1Ωk 220Ωk 9.3(a ) (b ) (c )图6-21解:(1)电压并联负反馈;(2)电压串联正反馈;(3)电压串联负反馈题6.2 用理想集成运放组成的两个反馈电路如图6-22所示,请回答:1.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2.若是负反馈,其类型怎样?电压放大倍数又是多少?∞AoU iU -+-+L R 3R 2R 1R ∞AiU -+-+Ωk 30Ωk 5.7Ωk 10图6-22解:1.反馈类型分别是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2.放大倍数分别为4、2LR R -题6.3判断图6-23中各电路所引反馈的极性及反馈的组态。
∞AoU iU -+-+L R 2R 1R oI ∞AoU iU -+-+LR 3R 2R oI 4R 1R ∞AoU i U -+-+LR 4R 2R 5R 1R 3R(a ) (b ) (c )图6-23解:(1)电流串联负反馈;(2)电流并联负反馈;(3)电压并联负反馈 题6.4判断图6-24所示电路的交流反馈类型。
A1R F R 'R u I u O +_+_∞图6-24解: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5判断图所示电路所有交流反馈类型(电路为多级时只考虑级间反馈)。
(a) (b)(c) (d)图6-25解:(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6 电路如图6-26所示图6-261.指出反馈支路与反馈类型;2.按深度负反馈估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iouf u u A =解:1.电压串联交流负反馈; 2. 121e uf e R R A R +=题6.7 图6-27中的A 1,A 2为理想的集成运放,问:1)第一级与第二级在反馈接法上分别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2)从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级间反馈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3)电压放大倍数?o1o =U U ?io =U U4)输入电阻r if =?++-++-u iu oA1A 2uo 14R 5R 1R 3R 2R 2R r if图6-27解:(1)第一级电压并联负反馈、第二级电压并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3141,1o o o i u u R u u R =-=+ (4)iif iu r i =31411(1)i i i o i R u u u u R i R R -+-==14342i if i u R R r i R R ==+ 题6.8 电路如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 iuf= I O/U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U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I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电路引⼊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输⼊电阻B.减⼩输出电阻C.提⾼放⼤倍数D.提⾼放⼤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电路产⽣⾃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电路引⼊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放⼤倍数D.稳定静态⼯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开环放⼤倍数A增加⼀倍,则闭环增益A 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倍[ ]C. 减⼩⼀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倍,闭环增益A 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倍C. 减⼩⼀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b.尽可能⼤,c.与输⼊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应使信号漂内阻。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应〖主要内容〗1、根本概念反应、正反应和负反应、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并联反应和串联反应等根本概念;2、反应类型判断:有无反应?是直流反应、还是交流反应?是正反应、还是负反应?3、交流负反应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应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应的概念,在深度负反应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应的根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应的根本概念 1〕什么是反应反应: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局部或全部经反应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应的示意图见以下图所示。
反应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应,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应,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是反应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应和正反应负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应能稳定与反应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应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应和直流反应直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直流成分;交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应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应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应的判断1〕有无反应的判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应通路;〔2〕反应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那么不是反应。
2〕正、负反应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应量的瞬时极性;〔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应信号的瞬时极性,假设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应,否那么为负反应。
电子技术基础(上习题)(附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一、 填空第一章 直流电路分析基础1.电路一般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 三部分组成。
2.电源是将 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的装置。
3.负载是将 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的设备。
4.电路的作用包括 能源转换 和 信号处理 两个方面。
5.交流电是指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换而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
6.数字信号是指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7.模拟信号是指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连续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8.电路中的元件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其中无源元件包括 电阻 、电感 和 电容 三种。
9.在电路中起激励作用的是独立电源,包括理想独立电流源 和 非理想电压源 。
10.电路中有两种电源,其中起激励作用的是独立电源,不起激励作用的是 受控 电源。
11. 一般来说,电流分为 直流 、 交流 和 随机电流 三种类型。
12.求出的功率如果大于0,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 ;如果功率小于0,表示该元件 发出功率 。
13.一般来说,电压分为 直流电压 、 交流电压 和 随机电压 三种类型。
14.对于一个二端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的时,该元件功率的计算公式习惯表示为 P=UI ;与此相反,在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时,其功率计算公式习惯表示为 P= -UI 。
15.根据是否提供激励,电源分为 独立 和 受控 两种。
第二章 一阶过渡电路1.一阶过渡电路的全响应分析通常用三要素法,三要素分别指 初始值f (0) 、 稳态值f (∞) 和 时间常数τ 。
2.RC过渡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 τ=RC ;RL 过渡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τ=lR 。
3.根据是否有信号输入,一阶过渡电路分为 零输入 响应和 零状态 响应。
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既可以用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表示,也可用 多个暂态 和 多个稳态 表示。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1.正弦交流电源的三要素是指 振幅 、 频率 和 出相位 。
电子电路技术 考研习题及其详解 第6章 功率放大电路
一、选择题(05 分)1.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在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管的导通角为();A. B. C.02.在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管的导通角为();A. B.> C.<3.在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管的导通角为();A. B.= C.<(05 分)2.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A.具有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具有较高的电流放大倍数C.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负载上获得的();A.最大交流功率 B.最大直流功率 C.最大平均功率3.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是();A.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B.输出功率与功放管耗散功率之比 C.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05 分)3.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时,应着重研究电路的();A.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 B.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C.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A.负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B.电源提供的最大功率C.功放管的最大耗散功率3.当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增大时,效率将()。
A.增大 B.减小 C.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05 分)4.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共同之处是();A.都放大电压 B.都放大电流 C.都放大功率2.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时,应利用功放管的();A.特性曲线 B.h参数模型 C.高频混合模型3.在选择功率放大电路的功放管时,应特别注意其参数();A.、 B.、、 C.、(05 分)5.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之处是();A.都放大电压 B.都放大电流 C.都放大功率2.对于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当输出功率增大时,功放管的管耗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对于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当输出功率增大时,功放管的管耗将();A.增大 B.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C.减小(05 分)6.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使负载获得();A.尽可能大的电压 B.尽可能大的电流 C.尽可能大的交流功率2.对于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当输出电压增大时,电源提供的功率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对于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当输出电压增大时,功放管的管耗将();A.增大 B.减小 C.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05 分)7.有三种功率放大电路: A.甲类功率放大电路B.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C.乙类功率放大电路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静态时,功率损耗最大的电路是();2.能够消除交越失真的电路是();3.功放管的导通角最小的电路是()。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习题答案
习题六6-1 (1) A; (2) C; (3) B; (4) C; (5) A6-2,黑表笔插入COM,红表笔插入V/Ω(红笔的极性为“+”),将表笔连接在二极管,其读数为二极管正向压降的近似值。
用模拟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时,万用表内的电池正极与黑色表笔相连;负极与红表笔相连。
测试二极管时,将万用表拨至R×1k档,将两表笔连接在二极管两端,然后再调换方向,若一个是高阻,一个是低阻,则证明二极管是好的。
当确定了二极管是好的以后就非常容易确定极性,在低阻时,与黑表笔连接的就是二极管正极。
6-3 什么是PN结的击穿现象,击穿有哪两种。
击穿是否意味着PN结坏了?为什么?答:当PN结加反向电压(P极接电源负极,N极接电源正极)超过一定的时候,反向电流突然急剧增加,这种现象叫做PN结的反向击穿。
击穿分为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两种,齐纳击穿是由于PN结中的掺杂浓度过高引起的,而雪崩击穿则是由于强电场引起的。
PN 结的击穿并不意味着PN结坏了,只要能够控制流过PN结的电流在PN结的允许范围内,不会使PN结过热而烧坏,则PN结的性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稳压二极管正式利用了二极管的反向特性,才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对于图(a)假定D1、D2、D3截止,输出端的电位为-18V,而D1、D2、D3的阳极电位分别是-6V、0V、-6V,因此,理论上D1、D2、D3都能导通,假定D1导通,则输出点的电位为-6V,由于该点电位也是D2的阴极电位,因此D2会导通,一旦D2导通,u O点的电位就为0V,因此,D1、D3的阴极电位为0V,而阳极端为-6V,这样D1、D3必定截止,所以输出电压u o=0V(这就是脉冲数字电路中的或门,0V为高电平,-6V为低电平,只要输入端有一个高电平,输出就为高电平)。
对于图(b)依同样的道理可知:D1、D2、D3的阳极电位都低于+18V,所以三个二极管均截止,流过R的电流为0,故输出电位u o=18V试分析图(b)中的三个二极管极性都反过来,输出电压u o=?6-5 现有两只稳压二极管,它们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9V,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小,应使信号漂内阻。
在讨论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a.负反馈增大Ri ,正反馈减小Ri;b.串联反馈增大Ri ,并联反馈减小Ri;c.并联负反馈增大Ri ,并联正反馈减小Ri;d.串联反馈增大Ri ,串联正反馈减小Ri;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7.
对于多级放大电路,如果引入过深的负反馈,可能引
起自激振荡。
6.6.1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
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A f
A 1 A F
在中频段, A F 0 在高、低频段,放大倍数
AX和i 反 馈X系i 数XFf
3.密勒效应补偿
利用密勒效应将补 偿电容、或补偿电 阻和电容跨接放大 电路的输入端和输 出端。
并具有450的相位裕度,
所以电路一定不会产生
自激振荡。
图6.6.3 简单滞后补偿前后基本放大 电路的幅频特性
2.RC滞后补偿
除了电容校正以外,还可以利用电阻、电容元件串 联组成的 RC 校正网络来消除自激振荡。
图 6.6.5 RC 校正网络
利用 RC 校正网络代替电容校正网络,将使通频带变 窄的程度有所改善。
0 AF
0
90° 180°
fo
f / HZ
fo
f / HZ
A F 1
(a)产生自激振荡
结论:当 f = f0 时,电路同时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 件和幅值条件,将产生自激振荡。
例2:
20lg A F / dB
60
40
由负反馈放大电路 A F 的波 20
特图可见,当 f = f0 ,相位
结论:
单级放大电路不会产生自激振荡;
两级放大电路当频率趋于无穷大或趋于零时,虽 然满足相位条件,但不满足幅值条件,所以也不 会产生自激振荡;
但三级放大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对于某 个频率的信号,既满足相位条件,也满足幅值条 件,可以产生自激振荡。
6.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RF R RF [ R1 (R2 // R ')uI1 R2 (R1 // R ')uI2 ] RF R R1 R1 (R2 // R ') R2 R2 (R1 // R ')
RF Rn
( RP R1
uI1
RP R2
uI2 )
当 R1 R2 R Rp Rn
uO
RF R
(uI1
uI2 )
t /ms
-2
0
-2
12 34 5
t /ms
uO /V
uO /V
12345 0 -1
t /ms
12345
0
t /ms
-2
-1
-2
输入方波不完全对称,导致输出偏移,以致饱和。 旁路电阻只对直流信号起作用,对交流信号影响要尽量小。
积分电路应采用失调电压、偏置电流和失调电流较小的运放,并在同相输 入端接入可调平衡电阻;选用泄漏电流小的电容,可以减少积分电容的漏电流 产生的积分误差。
iR
iD
uI R
uO uD
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方程:
uo
iD
ISexp
uD UT
对数运算电路
uO
UTln
iD IS
U T ln
uI RI S
只有uI>0时,此对数函数关系才成立。
6.6 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
6.6.2 指数运算电路
将对数运算电路中的二极管VD和电阻R互换,可得指数运算电路。
uP
A
uN
uO
UoM 非线性区
uo
+Uom
uO
O
uId =uP -uN
非线性区 uId
非线性区 0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3)、第六章反馈的概念
单入双 出电路
Ad
( Rc //
RL 2(R +r ) b be 2 ) Rb rbe
Ro=2Rc
Ac 0
c L
1 ( Rc // RL) 2(Rb+rbe ( R // R ) 单入单 Ac Ad Ro=Rc Rb r 2(1 ) Re ) 2 Rb rbe 出电路
uOc ( Rc // RL ) 1 ( Rc // RL) Ac Ad uIc Rb rbe 2( 1 ) Re 2 Rb rbe
KCMR
Ad Rb rbe 2(1 ) Re Ac 2( Rb rbe)
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
VEE UBEQ IEQ 2 Re
IBQ IEQ 1
UCEQ UCQ UEQ VCC ICQRc UBEQ
2)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uI 1 uI 2
差分电路对共模信 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在电路参数理想对称 的情况下,Ac=0。
3) 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I 2 IB 3
R2 UB 3 VEE R1 R 2
UB 3 UBE 3 IC 3 IE 3 R3 IC 3 IEQ1 IEQ 2 2
例:电路参数理想对称,T的β均为50,rbb΄=100Ω, UBEQ≈0.7V。试计算RW滑动端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 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以及动态参数Ad和Ri。
6.1.2 反馈的判断
一、有无反馈的判断
(a) 没有连接输入 与输出端的通路, 即:无反馈通路, 电路无反馈。
6.1.2 反馈的判断
一、有无反馈的判断
If
模拟电子技术(6)--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6章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试卷6.1 判断题。
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导内1. 任何实际放大电路严格说都存在某种反馈。
( )2. 所有放大电路都必须接入反馈,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 )3. 反馈通路可由下列元器件组成:①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无源元件( )②晶体管、运放等有源器件( )。
4. 共集(或共源)放大电路由于1u <A ,故没有反馈。
( )5. 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7. 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8.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9. 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10. 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解6.1】1.√ 2. × 3. ①√ ②√ 4.× 5.× 6. √ 7.× 8.× 9.× 10.×6.2 填空题1. 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i R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2. 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与信号成正比,这放大电路应选 。
3.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
4.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选 。
5. 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i R 大,o R 小,应选 。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1f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引入了 。
7. 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应引入 。
8.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
9. 引入负反馈后,频带展宽了 倍。
10. 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
【解6.2】1.电流串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5.电压串联负反馈6.负反馈7.交流负反馈8.直流负反馈9. F A+1 10.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网络)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 e )电流并联负反馈 (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 g) 电流串联负反馈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
6.3.1 负反馈放大电路方块图
•
•
Xi
+ +
X
' i
•
A
-
•
Xf
•
F
•
•
Xo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反馈系数
•
•
F
Xf
•
•
A
Xo
•
X
' i
当 1 A F 1 时,A f A 正反馈
当 1 A F 0 时,A f 自激振荡, 即 X i 0 时,X 0 0。
1 A F 反馈深度
当 1 A F 1 (一般>10)→深度负反馈
A f
•
A
•
•
A A F
1 F
1 AF
•
•
A
Xo
•
X
' i
•
•
Af
Xo
•
Xi
•••
在中频段,Af 、A 和F 均为实数,所以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反馈的概念
Rb _ C1+ + u_i
+Vcc
Rc +C2_
+
T uo RL
_
ui 0 时,T ICQ UCEQ
工作点不稳定
+Vcc
Rb2 C1
Rc C2 +
+
+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2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3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4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5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6 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6.7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A.AF=1B.AF=-1C.|AF|=1D. AF=06.8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6.9 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A. AF=1B. AF=-1C. |AF|=1D. AF=06.10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1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2 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三版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Io Aii I i
反馈系数: Fii I f R3 Io R3 RF
21
第二节
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和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四种反馈类型的比较
输出信号 反馈信号 电压 串联式 电压 并联式 电流 串联式 电流 并联式 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o U
f U
Auu
Uo U i
Uf Fuu Uo
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和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Rb + C1
Rc1
Re2
Rc3
+VCC C2
U be U i U f
电流串联负反馈
Re3 If Io RF Re3 Re1
-
+
Ui
-
U be + U f Re1 减 小
+
VT1 +
VT2 +
Io If
VT3 +
+
Rc2
RF
Uo
-
Re3
断开VT1发射极 不计IE对Uf的贡献
反馈回路F
X X 放大: Ao o' 反馈: F f X X i o 'X X 叠加: X i i f
5
第一节
反馈的基本概念
二、反馈的分类
1. 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 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 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二、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
A
无反馈 大 小
小
大 大
A
大
小
小
F
引入负反馈
负反馈减小了波形失真 同样道理,负反馈可抑制放大电路内部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从是否是人为引入来看: – 寄生反馈 – 人工反馈
瞬时极性法
• (一)假设输入信号的频率处在放大电路的中 频区。画出交流通路。
• (二)假设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交流输入信号在 某一瞬间对地电位的极性为正,用(+)表示, 然后根据各级放大电路输出端与输入端信号的 相位关系(同相或反相),沿基本放大电路从 输入端走向输出端,标出电路中各点在此瞬间 的极性,再沿反馈网络从输出端走向输入端, 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的极性。
vc2
vb2
例3
2、电流并联负反馈
针对电流放大电路,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例1
交流通路
方框图
iI iID
if
AI
io
RL Rf Re2
例2
交流通路
例3
3、电压并联负反馈
针对互阻放大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例1
方框图
+
Ii Idi
If
AR
X id 基 本 放 大 X o
K –
电 路 A
Xf
反馈网络 F
信号在反馈网络 中的正向传输
信号的反向传输
信号的正向传输
Xs 变 换 网 络 Xi +
X id 基 本 放 大 X o
K –
电 路 A
Xf
单向化
反馈网络 F
信号的反向传输
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1. 表达式推导
已知
A
X o X id
开环增益(考 虑反馈网络的 负载效应)
F
X f X o
反馈系数
A F
X o X i
闭环增益
因为 X id X i X f
所以
A F
X o X i
X o X id X f
X o
/
X o A
X oF
Xs
K Xi + Xid
A
Xo
–
Xf
F
即
AF
A 1 AF
闭环增益的 一般表达式
又因为 Xi KXs
反向传输
放大电路 A
反馈网络 F
输出信号 (uo或io)
正向传输
反馈: 将输出交流信号(电压或电流)取出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放大电路的 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 端,并对放大电路造成影响。
放大电路无反馈也称开环, 放大电路有反馈也称闭环
判断有无反馈的方法:看有无联系输出和输入的电路 元素。
• (二)针对电流放大电路,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 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 (三)针对互阻放大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 (四)针对互导放大电路,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 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第二节 反馈的定义与分类
1. 反馈
输入信号 (ui或ii)
+
反馈信号 (uf或if)
假定输入电压vs在某个瞬间的极性为正,根据共射放大电路的 特点,可推出在中频信号范围内,反馈电压vf在此瞬间的极性 也为正,与没有反馈时的电路相比(没有反馈时,电路的净输
入电压vID =vi ),有反馈时的电路的净输入电压vID =vi-vf< vi, 因此是负反馈。
称为级间反馈 • Rf和Re1组成两级放大电路的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网络 F
X o
净输入信号
X i +
X id
+
输入信号 –
X f
基本放大 电路A
反馈网络F 反馈信号
X o
输出信号
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
放大:
A
X o X id
反馈: F
X f X o
叠加: Xid Xi Xf
2. 信号的单向化传输
信号的正向传输
信号在基本放大电 路中的反向传输
Xs 变 换 网 络 Xi +
第六章 反馈放大电路
• 第一节 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 • 第二节 反馈的定义与分类
• 第三节 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 第四节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针对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分别引进 四种类型的负反馈以改善交流指标
• (一)针对电压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所以
A FS
X o X s
X o X i / K
KAF
对信号源的增益
与标注的参考方向有关
Xs
K Xi + Xid
A
Xo
–
Hale Waihona Puke XfF信号 X 在四种反馈阻态中的具体形式
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
X id
V id
Iid
V id
Iid
X i
V i
I i
V i
I i
X f
V f
• (三)与没有引入反馈时的放大电路相比,判 断有反馈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互作用导致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时被加强还是被削弱 了。若被加强了,就是正反馈;若被削弱了, 就是负反馈。
注意:
• 在瞬时极性法中标出的是规定的那个瞬 间的电压、电流的真实方向,而不是参 考方向。因为在此只是判断反馈的极性, 不需要进行计算,所以不标电压、电流 的参考方向。如果假设放大电路输入端 的交流输入信号在某一瞬间对地电位的 极性为负也可以,用(-)表示,那么后 续的判断都以此为基础进行,得出的结 论与前面的方法是一样的。
• Re1又是T1本级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 Re2是T2本级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路中存在三个反馈环,分析时以级间反馈作为主要反馈环。
方框示意图
vi
Rb vID
Av
vo RL
vf
ReR1Ff v
例2
交流通路
电压负反馈的重要特 点是电路的输出电压
趋于维持恒定。
vo
vf
vbe=vi-vf
vc1
vo
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vI
+
-
vO
R1
RL
vI
开环 ——无反馈通路 闭环 ——有反馈通路
反馈通路 (反馈网络)
R2
+
-
vO
RL
信号的正向传输
反馈的分类
• 1、以三极管为分界: – 内部反馈 – 外部反馈
• 2、从直流、交流分界: – 直流反馈 – 交流反馈
• 3、从反馈的极性: – 正反馈 – 负反馈
-
+ Uo Rc2
-
Rf BG
例2
4、电流串联负反馈
例1
例2
第三节 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 一般表达式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1. 构成 反馈放大电路
的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 信号(净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Xs
信号源
变 换 网 络 Xi + K –
Xf
X id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A
反馈信号
3、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大了。 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小了。
另一角度
正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大了。 负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小了。
1、电压串联负反馈
针对电压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
例1
交流通路
找出反馈网络—Rf 和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