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相关分析报告SPSS例析

合集下载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有关这些关系的详细信息。

在SPSS中,可以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来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这些变量如何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典型相关分析的案例,以展示如何在SPSS中执行该分析。

案例背景:假设我们有一个医学研究数据集,包含30名患者的多个生物标记物和他们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我们希望了解这些生物标记物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查看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线性模型来预测疾病严重程度。

以下是执行这个案例的步骤:第1步:准备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数据,确保所有变量都是数值型。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数据集的描述性统计信息或查看变量视图来做到这一点。

第2步:导入数据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菜单中的"File"选项,然后选择"Open"来导入数据集。

我们应该选择包含待分析数据的文件,并确保正确指定变量的类型。

第3步:执行典型相关分析要执行典型相关分析,我们可以选择菜单中的"Analyze"选项,然后选择"Canonical Correlation"。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应该选择我们希望研究的生物标记物变量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变量。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选项,如方差-协方差矩阵、相关矩阵和判别系数,并点击"OK"执行分析。

第4步:解释结果完成分析后,SPSS将提供几个输出表。

我们应该关注典型相关系数和标准化典型系数,以了解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系数来解释生物标记物如何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并找到最重要的变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SPSS提供的其他统计结果来进一步解释模型的效果和预测能力。

典型相关分析实证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实证分析
健康状况变量被自身的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 被身体形态的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
典型冗余分析
身体形态变量被自身的典型变量、健康状况的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
Redundancy Analysis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wn Can. Var.
Prop Var
CV1-1
.576
CV1-2
.129
CV1-3
.053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Opposite Can.Var.
Prop Var
CV2-1
.527
CV2-2
.044
CV2-3
.002
身体形态变量被自身的第一典型变量解释了57.6%
同时表明,代表次子头型特征的第一典型变量U1 为:
两个典型变量中头长和头宽的系数都比较大,可以认为是 关于头型特征的综合变量。这一对包含了长子和次子头型 相关性主要信息的典型变量表明了,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 长子和次子的头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3. 冗余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到,长子的头型变量被自身的第一典型变量 解释了 86.7%,次子的头型变量被自身的第一典型变量解 释了 91.8%。
INCLUDE ' C:\Program Files (x86)\SPSSInc\SPSS16\ 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x1 x2 x3 x4 /
SET2=y1 y2 y3 / .
图1.1 语句窗口
2. 点击语句窗口Run菜单中的All子菜单项,运行典型相关宏 命令,得出结果。

spss案例分析报告(精选)

spss案例分析报告(精选)

spss案例分析报告(精选)本文通过分析一份 SPSS 数据,展示 SPSS 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概述本数据为一家咖啡馆的销售数据,共有 200 条记录,包括 7 个变量:日期、时间、收银员、商品名、销售价格、数量和总价。

SPSS 分析1. 描述性统计使用 SPSS 的描述性统计功能,可以获取数据的基本信息,如均值、标准偏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其中,销售价格的均值为 44.71 元,标准偏差为 13.29 元,最小值为 23 元,最大值为 78 元。

数量的均值为 1.62 个,标准偏差为 0.51 个,最小值为 1 个,最大值为3 个。

总价的均值为 73.25 元,标准偏差为 21.89 元,最小值为 23 元,最大值为 156 元。

2. 单样本 t 检验假设一杯咖啡的平均售价为 50 元,我们可以使用单样本 t 检验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

首先,我们需要用 SPSS 的数据透视表功能,计算出每杯咖啡的平均售价。

然后,使用单样本 t 检验功能,输入样本均值、假设的总体均值(50 元)、样本标准差、样本大小以及置信度水平。

在这个数据集中,单样本 t 检验得出的 t 值为 -2.36,P 值为 0.019,显著性水平为 0.05,因此我们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咖啡馆的咖啡售价不是 50 元。

4. 相关分析假设我们想要了解商品数量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 SPSS 的相关分析功能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计算出每个订单的总价和数量。

然后,使用相关分析功能,输入这两个变量的值,得出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水平。

在这个数据集中,商品数量和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749,P 值为 0,显著性水平非常显著。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商品数量和销售额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本文通过 SPSS 对一份咖啡馆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了 SPSS 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描述性统计、单样本 t 检验、双样本 t 检验和相关分析等功能,我们可以获得数据的基本信息,检验假设,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和管理。

SPSS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解读

SPSS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解读

Correlations for Set-1Y1Y2Y3Y1 1.0000.9983.5012Y2.9983 1.0000.5176Y3.5012.5176 1.0000第一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Correlations for Set-2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 X1 1.0000-.3079-.7700-.7068-.6762-.7411-.7466-.5922-.1948-.1285-.2650-.9070-.6874 X2-.3079 1.0000-.0117.0103-.0613-.0283-.0140.3333.4161.3810.3831.1098-.0640 X3-.7700-.0117 1.0000.9905.9860.9973.9990.5892.0421-.0196.2492.9515.9903 X4-.7068.0103.9905 1.0000.9910.9935.9952.5634.0249-.0367.2476.9120.9953 X5-.6762-.0613.9860.9910 1.0000.9887.9912.5717.0363-.0277.2475.8972.9926 X6-.7411-.0283.9973.9935.9887 1.0000.9985.5563.0142-.0453.2210.9355.9950 X7-.7466-.0140.9990.9952.9912.9985 1.0000.5795.0319-.0298.2441.9390.9945 X8-.5922.3333.5892.5634.5717.5563.5795 1.0000.7097.6540.8990.6619.5138 X9-.1948.4161.0421.0249.0363.0142.0319.7097 1.0000.9922.8520.1350-.0228 X10-.1285.3810-.0196-.0367-.0277-.0453-.0298.6540.9922 1.0000.8184.0752-.0801 X11-.2650.3831.2492.2476.2475.2210.2441.8990.8520.8184 1.0000.3093.1840 X12-.9070.1098.9515.9120.8972.9355.9390.6619.1350.0752.3093 1.0000.9040 X13-.6874-.0640.9903.9953.9926.9950.9945.5138-.0228-.0801.1840.9040 1.0000Correlations Between Set-1and Set-2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 Y1-.7542-.0147.9995.9940.9892.9989.9998.5788.0334-.0280.2426.9430.9937 Y2-.7280-.0234.9965.9958.9954.9977.9988.5859.0485-.0136.2573.9285.9949 Y3-.4485.2952.5096.4955.5230.4760.5048.9695.7610.7071.9073.5449.4500Canonical Correlations1 1.0002 1.0003 1.000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为CR1=1.....二三Test that remaining correlations are zero:维度递减检验结果降维检验Wilk's Chi-SQ DF Sig.1.000.000.000.0002.000.00024.000.0003.000103.48911.000.000此为检验相关系数是否显著的检验,原假设:相关系数为0,每行的检验都是对此行及以后各行所对应的典型相关系数的多元检验。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下图是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这一资料性年刊;它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近三十年和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此年鉴正文内容分为24个篇章;本文选取其中的第九篇章-人民生活;用以探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趋势..表1 中国统计年鉴—2009统计表9-5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可支配收入1510.16 4282.95 6279.98 13785.81 15780.76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元1278.89 3537.57 4998.00 9997.47 11242.85 食品693.77 1771.99 1971.32 3628.03 4259.81衣着170.90 479.20 500.46 1042.00 1165.91居住60.86 283.76 565.29 982.28 1145.4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8.45 263.36 374.49 601.80 691.83 医疗保健25.67 110.11 318.07 699.09 786.20交通通信40.51 183.22 426.95 1357.41 1417.12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2.26 331.01 669.58 1329.16 1358.26 杂项商品与服务66.57 114.92 171.83 357.70 418.31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构成人均消费性支出=100食品54.25 50.09 39.44 36.29 37.89衣着13.36 13.55 10.01 10.42 10.37居住 6.98 8.02 11.31 9.83 10.1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14 7.44 7.49 6.02 6.15 医疗保健 2.01 3.11 6.36 6.99 6.99交通通信 1.20 5.18 8.54 13.58 12.6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12 9.36 13.40 13.29 12.08 杂项商品与服务0.94 3.25 3.44 3.58 3.72注:1.本表至9-17表为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从2002年起;城镇住户调查对象由原来的非农业人口改为城市市区和县城关镇住户;本篇章相关资料均按新口径计算;历史数据作了相应调整..五、SPSS统计分析图一给出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图;图中显示各个变量的全部观测量的Mean均值、Std.Dev iation标准差和观测值总数N..图2给出了相关系数矩阵表;其中显示3个自变量两两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关于相关关系等于零的假设的单尾显著性检验概率..图1 描述性统计表图2 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看到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自变量食品、衣着之间相关关系数依次为0.869、0.684;反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食品、衣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食品与衣着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条件的好转有显著的作用..自变量居住于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4;它于其他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为负;说明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此外;食品与衣着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0;这也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按照常识;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也是符合事实的..图3给出了进入模型和被剔除的变量的信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3个自变量都进入模型;说明我们的解释变量都是显著并且是有解释力的..图3 变量进入/剔除信息表图4给出了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的概述;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为0.982;反映了因变量于自变量之间具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表里还显示了R平方以及经调整的R值估计标准误差;另外表中还给出了杜宾-瓦特森检验值DW=2.632;杜宾-瓦特森检验统计量DW是一个用于检验一阶变量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的统计量;DW在数值2到4之间的附近说明模型变量无序列相关..图4 模型概述表图4给出了方差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到模型的设定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9.229;显著性水平的P值为0.236..图5 方差分析表图6给出了回归系数表和变量显著性检验的T值;我们发现;变量居住的T值太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变量剔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模型虽然通过了设定检验;但很有可能不能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图6 回归系数表图7给出了残差分析表;表中显示了预测值、残差、标准化预测值、标准化残差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及样本容量等;根据概率的3西格玛原则;标准化残差的绝对值最大为1.618;小于3;说明样本数据中没有奇异值..图7 残差统计表图8给出了模型的直方图;由于我们在模型中始终假设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中直观地看出回归后的实际残差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从回归残差的直方图于附于图上的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较;可以认为残差的分布不是明显地服从正态分布..尽管这样也不能盲目的否定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因为我们用了进行分析的样本太小;样本容量仅为5..图8 残差分布直方图从上面图4的分析结果看;我们的模型需要剔除居住这个变量;用本次实验中的方法和步骤重新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对食品和衣着回归;得到的主要结果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跟上面的分析类似;从中可以看出;剔除居住这个变量后;模型拟合优度为0.964;比原来有所降低;而方差分析的F检验为27.071;新模型与原来的模型相比;各个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因此更加合理;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剔除居住这个变量后的模型更加合理;因此在做预测过程中要使用剔除不显著变量后的模型..图9 模型概述图10 方差分析表图11 回归系数表六、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特点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2 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3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升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4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储蓄目的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应做到:1.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4.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阶层差距..5.对不动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财产的继承与赠与;要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税率;征收房产税、利息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税种来进行调节..参考文献1 吕振通张凌云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年2 Nancy L.Leech Karen C.Barrett Ceorge A.Morgan SPSS for Intermediate Statistics Use and InterpretationThird Edition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9年。

SPSS典型相关分析

SPSS典型相关分析
还可以得到每个典型变量V和第一组变量的相关系数 见表6以及每个典型变量W和第二组变量的相关系数 见表7.
表6
第18页/共23页
表7
从这两个表中可以看出,V1主要和变量hed相关 (0.99329),而V2主要和led(0.92484)及net (0.75305)相关;W1主要和变量arti(0.99696)及 man(0.92221)相关,而W2主要和com(0.81123) 相关;这和它们的典型系数是一致的。
表1 相关性的若干检验
第12页/共23页
表2给出了特征根(Eigenvalue),特征根所占的百分比 (Pct)和累积百分比(Cum. Pct)和典型相关系数(Canon Cor)及其平方(Sq. Cor)。看来,头两对典型变量(V, W) 的累积特征根已经占了总量的99.427%。它们的典型相 关系数也都在0.95之上。
第14页/共23页
表3 未标准化系数 表4 标准化系数
第15页/共23页
可以看出,头一个典型变量V1相应于前面第一个(也是最 重要的)特征值,主要代表高学历变量hed;而相应于前面 第二个(次要的)特征值的第二个典型变量V2主要代表低 学历变量led和部分的网民变量net,但高学历变量在这里起 负面作用。 从表4中可以得到第一变量的头三个典型变量V1、 V2、V3中的V1 和V2的表达式:
12.3 典型相关分析的实例分析
例12.1为研究业内人士和观众对于一些电视节目的观点 的关系,对某地方30个电视节目做了问卷调查并给出 了平均评分。观众评分来自低学历(led)、高学历(hed) 和网络(net)调查三种,它们形成第一组变量;而业内人 士分评分来自包括演员和导演在内的艺术家(arti)、发 行(com)与业内各部门主管(man)三种,形成第二组变 量。参加图12.1,数据间TV.Sav。

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的典型案例

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的典型案例

数据预处理
缺失值处理
对于缺失值,可以采用删除缺失样本、均值插补、多重插补等方法进行处理。在本案例中,由于缺失值较少,采用删 除缺失样本的方法进行处理。
异常值处理
对于异常值,可以采用箱线图、散点图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处理。在本案例中,通过箱线图发现存在少数极端异常值, 采用删除异常样本的方法进行处理。
数据标准化
06
典型案例三:经济学领域 应用
案例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探讨某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
VS
数据来源
采用某国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经济数据,包 括GDP增长率、失业率等指标。
SPSS操作步骤详解
1. 数据导入与整理 将原始数据导入SPSS软件。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SPSS操作步骤详解
显著性检验
观察相关系数旁边的显著性水平 (p值),判断相关关系是否具有 统计显著性。通常情况下,p值小 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显著性。
结果讨论
结合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讨论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 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探讨不 同教育水平或职业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人群 中的差异。
关注SPSS输出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 果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如 0.05),则认为药物剂量与症状改善 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即两变 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情境,对结果进 行解释和讨论。例如,如果药物剂量 与症状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 著,可以认为增加药物剂量有助于改 善患者症状。同时,需要注意结果的 局限性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医 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提出政策建议或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降 低失业率。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运用 SPSS 软件对给定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实验原理相关性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方法。

常用的相关性系数包括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等。

皮尔逊相关系数适用于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要求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则适用于有序变量或不满足正态分布的变量。

三、实验数据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具体来源,包含了变量数量个变量,分别为变量名称 1、变量名称2……变量名称 n。

每个变量包含了样本数量个观测值。

四、实验步骤1、数据导入打开 SPSS 软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选项,找到并选中要分析的数据文件。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根据数据的格式选择相应的导入方式,如CSV、Excel 等。

2、变量定义在“变量视图”中,对导入的变量进行定义,包括变量名称、类型、宽度、小数位数等。

3、相关性分析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相关”选项,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双变量”。

将需要分析相关性的变量选入“变量”框中。

根据变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选择合适的相关性系数,如皮尔逊或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点击“确定”按钮,运行相关性分析。

五、实验结果1、相关性系数矩阵输出的相关性系数矩阵显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值。

系数值的范围在-1 到 1 之间,-1 表示完全负相关,1 表示完全正相关,0 表示无相关性。

2、显著性水平除了相关性系数值外,还输出了每个相关性系数的显著性水平(p 值)。

p 值小于 005 通常被认为相关性是显著的。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具体分析:变量 1 与变量 2 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为具体数值,表明变量 1 和变量 2 之间存在正/负相关关系。

p 值为具体数值,小于 005,说明这种相关性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spss数据分析报告(共7篇)

spss数据分析报告(共7篇)

spss数据分析报告(共7篇):分析报告数据s pss spss数据报告怎么写spss数据分析实例说明 spss有哪些数据分析篇一:spss数据分析报告关于某班级2012年度考试成绩、获奖情况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班级学号排列最前的15个人在2012年度学习、获奖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个变量,分别是:专业、学号、姓名、性别、第一学期的成绩、第二学期的成绩、考级考证数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探索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以了解该班级部分同学的综合状况,并分析各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原始数据:三、数据分析1、频数分析(1)第一学期考试成绩的频数分析进行频数分析后将输出两个主要的表格,分别为样本的基本统计量与频数分析的结果1)样本的基本统计量,如图1所示。

样本中共有样本数15个,第一学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为627.00,中位数为628.00,众数为630,标准差为32.859,最小值为568,最大值为675。

“第一学期的考试成绩”的第一四分位数是602,第二四分位数为628,第三四分位数为657。

2)“第一学期考试成绩”频数统计表如图2所示。

3) “第一学期考试成绩”Histogram图统计如图3所示。

(2)、第二个学期考试成绩的频数分析1)样本的基本统计量,如图4所示。

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为463.47,中位数为452.00,众数为419,标准差为33.588,最小值为419,最大值为522。

“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的第一四分位数是435,第二四分位数为452,第三四分位数为496。

3)”第二学期考试成绩”频数统计表如图5所示。

3) “第二学期考试成绩”饼图统计如图6所2、描述分析描述分析与频数分析在相当一部分中是相重的,这里采用描述分析对15位同学的考级考证情况进行分析。

输出的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样本数15,最小值1,最大值4,标准差0.941等统计信息。

SPSS典型相关分析及结果解释

SPSS典型相关分析及结果解释

SPSS典型相关分析及结果解释SPSS 11.0 - 23.0典型相关分析1方法简介如果要研究一个变量和一组变量间的相关,则可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就是我们要的东西,同时偏相关系数还可以描述固定其他因素时某个自变量和应变量间的关系。

但如果要研究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时,这些统计方法就无能为力了。

比如要研究居民生活环境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都有一大堆变量,如何来做?难道说做出两两相关系数?显然并不现实,我们需要寻找到更加综合,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典型相关(Canonical Correlation)分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由Hotelling提出,他的基本思想和主成分分析非常相似,也是降维。

即根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寻找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实际观察变量的线性组合)对来替代原变量,从而将二组变量的关系集中到少数几对综合变量的关系上,提取时要求第一对综合变量间的相关性最大,第二对次之,依此类推。

这些综合变量被称为典型变量,或典则变量,第1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则被称为第1典型相关系数。

一般来说,只需要提取1~2对典型变量即可较为充分的概括样本信息。

可以证明,当两个变量组均只有一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即为简单相关系数;当一组变量只有一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即为复相关系数。

故可以认为典型相关系1数是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的推广,或者说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是典型相关系数的特例。

2引例及语法说明在SPSS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来拟合典型相关分析,第一种是采用Manova过程来拟合,第二种是采用专门提供的宏程序来拟合,第二种方法在使用上非常简单,而输出的结果又非常详细,因此这里只对它进行介绍。

该程序名为Canonical correlation.sps,就放在SPSS的安装路径之中,调用方式如下:INCLUDE 'SPSS所在路径\Canonical correlation.sps'.CANCORR SET1=第一组变量的列表/SET2=第二组变量的列表.在程序中首先应当使用include命令读入典型相关分析的宏程序,然后使用cancorr名称调用,注意最后的“.”表示整个语句结束,不能遗漏。

SPSS 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 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一组变量与另一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解释对方变量
差异的统计方法。

在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领域,这种方法常被用来研究员工工作满
意度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并制定相关的管理
策略。

以下是一个SPSS典型相关分析的案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样本,由100名员工组成,我们想要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以下9个因
素之间的关系:薪酬、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同
事关系和公司文化。

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将这些变量进行预处理,即去
除不需要的变量、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

然后,我们进入SPSS软件,点击“Analyze”菜单下的“Canonical Correlation”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9个因素和员工
满意度作为“Variable(s)”并点击“OK”按钮。

SPSS会自动给出相应的结果,包括典型相关系数、方差解释比、典型相关变量等。

假设结果表明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70,方差解释比为49%,前三个典型相关变量分别是薪酬、晋升机会和工作内容。

这意味着
这三个变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变量来提高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

具体的建议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和
实际情况制定,比如提高薪酬水平、加强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改善工作环境等。

(完整版)SPSS分析报告实例

(完整版)SPSS分析报告实例

SPSS与数据统计分析期末论文影响学生对学校服务满意程度的因素分析一、数据来源本次数据主要来源自本校同学,调查了同学们年级、性别、助学金申请情况、生源所在地、学院、毕业学校、游历情况、家庭情况、升高、体重、近视程度、学习时间、经济条件、兴趣、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与对学校总评价以及建议等共41条信息,共收集数据样本724条。

我们将运用SPSS,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手段,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学校提供的满意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频数分析可靠性统计克隆巴赫 Alpha项数.98562对全体数值进行可信度分析本次数据共计724条,首先从可靠性统计来看,alpha值为0。

985,即全体数据绝大部分是可靠的,我们可以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处理。

其中,按年级来看,绝大多数为大二学生填写(占了总人数的67。

13%),之后分别依次为大二(23.76%)、大四(4。

14%)、大一(4。

97%)。

而从专业来看,占据了数据绝大多数样本所在的学院为机械、材料、经管、计通。

三、数据预处理拿到这份诸多同学填写的问卷之后,我们首先应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数据的缺失值处理,由于我们对本份调查的分析重点方面是关于学生的经济情况的,因此对于确实的部分数据,升高、体重、近视度数、感兴趣的事等无关项我们均不需要进行缺失值的处理,而我们可能重点关注的每月家里给的钱、每月收入以及每月支出,由于其具有较强主观性,如果强行处理缺失值反而会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我们筛去未填写的数据,将剩余数据当作新的样本进行分析.而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我们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预处理,例如一些调查项,我们希望得到数值型变量,但是填写时是字符型变量,我们就应该新建一个数字型变量并将数据复制,以便后续分析。

同时一些与我们分析相关的缺省值,一些明显可以看出的虚假信息,我们都需要先进行处理。

而具体预处理需要怎么做,这将会在其后具体分析时具体给出。

四、相关分析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最终同学给出了对学校总体的评价,而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同学们的评价呢?我们小组打算从同学们的总体评价入手,分析同学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成绩以及学校的各类资源完备程度是否会对同学们的评价造成影响。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篇一: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二.实验原理相关性分析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更精确地说,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做深入的定量考察。

P值是针对原假设H0:假设两变量无线性相关而言的。

一般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你只需要拿p值和0.05进行比较:如果p值小于0.05,就拒绝原假设H0,说明两变量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他们无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小于0.05;如果大于0.05,则一般认为无线性相关关系,至于相关的程度则要看相关系数R值,r越大,说明越相关。

越小,则相关程度越低。

而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其检验过程与相关分析相似。

三、实验内容掌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与人均食品支出密切相关的因素。

(1)检验人均食品支出与粮价和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a.打开spss软件,输入“回归人均食品支出”数据。

b.在spssd的菜单栏中选择点击,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C.在对话窗口中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1,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人均食品支出与粮食平均单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0,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也显著相关。

(2)研究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偏相关关系。

读入数据后:A.点击系统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B.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偏相关系数为0.8665,显著性概率p=0.000<0.01,说明在剔除了粮食单价的影响后,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依然有显著性关系,并且0.8665<0.921,说明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关系稍有减弱。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作为一款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讲解SPSS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案例背景:某研究小组想要探索学生的睡眠时间与其学业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他们采集了一份包括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学业成绩的数据,并希翼通过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验证他们的研究假设。

数据采集与准备:研究小组首先在一所中学中随机选取了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他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学业成绩数据。

睡眠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学业成绩以百分制表示。

在数据采集完成后,研究小组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

相关性分析:在SPSS软件中,相关性分析可以匡助我们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首先需要检查数据的正态性和线性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散点图来观察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通过SPSS软件,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散点图的绘制。

在绘制完成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散点图中的数据点是否具有明显的线性趋势。

如果数据点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我们可以继续进行相关性分析。

在SPSS中,相关性分析可以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来实现。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其中-1表示彻底负相关,1表示彻底正相关,0表示没有相关性。

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果解读:在该案例中,通过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我们得到了一个相关系数为0.6。

这个结果表明学生的睡眠时间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睡眠时间较长的学生往往有较好的学业成绩。

进一步分析:除了计算相关系数,SPSS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相关性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检验来确定相关系数是否显著。

spss相关性分析案例

spss相关性分析案例

spss相关性分析案例SPSS相关性分析案例。

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如何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案例背景。

假设我们是一家零售公司的数据分析师,我们想要了解销售额和广告投入之间的关系。

我们收集了过去一年的销售额和广告投入的数据,并希望通过相关性分析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

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数据。

我们将销售额作为自变量X,广告投入作为因变量Y。

我们将这些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的数据编辑器中,并确保数据格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关性分析。

接下来,我们打开SPSS软件并选择“相关性分析”。

在相关性分析对话框中,我们将销售额和广告投入这两个变量移动到变量框中,并点击“确定”按钮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

分析完成后,我们得到了销售额和广告投入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0表示没有线性关系,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相关性的方向。

解释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销售额和广告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

这意味着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导致销售额的增加,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分析来验证这一关系。

结论。

通过本案例,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了销售额和广告投入之间的相关性结论。

相关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决策提供依据。

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指导决策和预测未来趋势。

通过掌握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对SPSS相关性分析案例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在数据分析领域中,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数据分析师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讲解SPSS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案例背景:某电子商务公司想要了解他们网站上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情况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了一份包含产品类别、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的数据集。

数据集的字段说明:- 产品类别(Product Category):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服装三个类别。

- 销售额(Sales):表示每个产品类别的销售额,以美元为单位。

- 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以1到5的评分表示顾客对产品类别的满意程度,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

问题陈述:基于以上数据集,我们的目标是分析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额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使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方法来计算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

以下是具体步骤:步骤1:导入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

打开SPSS软件,选择"File"菜单中的"Open"选项,并选择包含数据的文件。

确保数据文件的格式是兼容的,并正确地导入数据。

步骤2: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相关分析之前,我们可以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

选择"Analyze"菜单中的"Descriptive Statistics"选项,然后选择"Explore"选项。

将"Sales"和"Customer Satisfaction"字段拖动到"Dependent List"和"Independent List"框中,然后点击"OK"按钮。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报告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报告

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的数据驱动决策时代,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相关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以及关系的强度。

本实验分析报告旨在介绍如何使用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应用和结果解读。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掌握使用 SPSS 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操作步骤。

2、学会解读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包括相关系数的意义和显著性检验。

3、通过实际数据应用,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实验数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组包含两个变量的数据,分别为变量 X 和变量 Y。

变量 X 表示某产品的广告投入费用(单位:万元),变量 Y 表示该产品的销售额(单位:万元)。

数据共收集了 30 个样本。

四、实验步骤1、打开 SPSS 软件,将数据输入或导入到数据编辑器中。

2、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相关”子菜单,然后选择“双变量”。

3、在“双变量相关性”对话框中,将变量 X 和变量 Y 分别选入“变量”框中。

4、选择相关系数的类型,本实验选择“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

5、勾选“显著性检验”选项,以确定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6、点击“确定”按钮,运行相关性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SPSS 输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变量 X |变量 Y ||||||变量 X | 1000 | 0856 ||变量 Y | 0856 | 1000 ||相关性|变量 X 与变量 Y |||||皮尔逊相关性| 0856 ||显著性(双侧)| 0000 ||样本数| 30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 和变量Y 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56,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为0000,小于常见的显著性水平 005,说明这种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这意味着,随着广告投入费用的增加,产品的销售额也随之增加。

SPSS相关分析报告案例讲解

SPSS相关分析报告案例讲解

相关分析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 1.相关系数的含义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

相关系数是描述相关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通常用r 表示。

①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即:–1≤r ≤ 1。

②计算结果,若r 为正,则表明两变量为正相关;若r 为负,则表明两变量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 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表示相关系数越强;越接近于0,表示相关系数越弱。

如果r=1或–1,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直线性相关。

如果=0,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不是直线相关)。

④3.0<r ,称为微弱相关、5.03.0<≤r ,称为低度相关、8.05.0<≤r ,称为显著(中度)相关、18.0<≤r ,称为高度相关⑤r 值很小,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意味着X 与Y 之间没有其它关系,如很强的非线性关系。

⑥直线相关系数一般只适用与测定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若要衡量非线性相关时,一般应采用相关指数R 。

2.常用的简单相关系数(1)皮尔逊(Pearson )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亦称积矩相关系数,1890年由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提出。

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常用Pearson 系数法。

计算公式如下:∑∑∑===----=ni ni i ini i iy y x xy y x xr 11221)()())(( (1)(1)式是样本的相关系数。

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数据要求:变量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相互独立的连续数据;两个变量在散点图上有线性相关趋势;样本容量30≥n 。

(2)斯皮尔曼(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相关系数又称秩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度两个定序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

当两组变量值以等级次序表示时,可以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它是根据数据的秩而不是原始数据来计算相关系数的,其计算过程包括:对连续数据的排秩、对离散数据的排序,利用每对数据等级的差额及差额平方,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系数。

典型相关分析报告SPSS例析

典型相关分析报告SPSS例析

典型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又称规则相关分析,用以分析两组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组均包含多个变量,所以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的解惑都是规则相关的特例。

典型相关将各组变量作为整体对待,描述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整体的相关,而不是两个变量组个别变量之间的相关。

典型相关与主成分相关有类似,不过主成分考虑的是一组变量,而典型相关考虑的是两组变量间的关系,有学者将规则相关视为双管的主成分分析;因为它主要在寻找一组变量的成分使之与另一组的成分具有最大的线性关系。

典型相关模型的基本假设:两组变量间是线性关系,每对典型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每个典型变量与本组变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典型相关还要求各组内变量间不能有高度的复共线性。

典型相关两组变量地位相等,如有隐含的因果关系,可令一组为自变量,另一组为因变量。

典型相关会找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X* ax i与Y*= dy j ,称为典型变量;以使两个典型变量之间所能获得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这一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a i和bj称为典型系数。

如果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标准化的典型系数。

典型变量的性质每个典型变量智慧与对应的另一组典型变量相关,而不与其他典型变量相关;原来所有变量的总方差通过典型变量而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维度。

一个典型相关系数只是两个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不能代表两个变量组的相关;各对典型变量构成的多维典型相关,共同代表两组变量间的整体相关。

典型负荷系数和交叉负荷系数典型负荷系数也称结构相关系数,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本组所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交叉负荷系数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另一组变量组各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

典型系数隐含着偏相关的意思,而典型负荷系数代表的是典型变量与变量间的简单相关, 两者有很大区别。

重叠指数如果一组变量的部分方差可以又另一个变量的方差来解释和预测, 就可以说这部分方差与另一个变量的方差之间相重叠, 或可由另一变量所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又称规则相关分析,用以分析两组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组均包含多个变量,所以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的解惑都是规则相关的特例。

典型相关将各组变量作为整体对待,描述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整体的相关,
而不是
两个变量组个别变量之间的相关。

典型相关与主成分相关有类似,
不过主成分考虑的是一组变量,而典型相关考虑的是两
组变量间的关系,有学者将规则相关视为双管的主成分分析;因为它主要在寻找一组变量的
成分使之与另一组的成分具有最大的线性关系。

典型相关模型的基本假设:
两组变量间是线性关系,
每对典型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每
个典型变量与本组变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典型相关还要求各组内变量间不能有高度的复共
线性。

典型相关两组变量地位相等,如有隐含的因果关系,可令一组为自变量,另一组为因
变量。

典型相关会找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
*
*=
i i j j X a x Y b y 与,称为典型变量;以
使两个典型变量之间所能获得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这一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i a 和j
b 称为典型系数。

如果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标准化的典型系数。

典型变量的性质
每个典型变量智慧与对应的另一组典型变量相关,而不与其他典型变量相关;
原来所有
变量的总方差通过典型变量而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维度。

一个典型相关系数只是两个典型变
量之间的相关,不能代表两个变量组的相关;各对典型变量构成的多维典型相关,
共同代表
两组变量间的整体相关。

典型负荷系数和交叉负荷系数典型负荷系数也称结构相关系数,
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本组所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
交叉负荷系数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另一组变量组各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

典型系数隐含着偏相关的意思,而典型负荷系数代表的是典型变量与变量间的简单相关,两者有很大区别。

重叠指数
如果一组变量的部分方差可以又另一个变量的方差来解释和预测,就可以说这部分方差与另一个变量的方差之间相重叠,或可由另一变量所解释。

将重叠应用到典型相关时,只要
CR),就得到这对典型变量方差的共同比例,代表一个典型
简单地将典型相关系数平方(2
变量的方差可有另一个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如果将此比例再乘以典型变量所能解释的本组
变量总方差的比例,得到的就是一组变量的方差所能够被另一组变量的典型变量所能解释的
比例,即为重叠系数。

例1: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案例,有三组
变量,分别是公司规模变量两个(资本额,销售额),六个CRM实施程度变量(WEB网站,电子邮件,客服中心,DM快讯广告Direct mail缩写,无线上网,简讯服务),三个CRM绩效维度(行销绩效,销售绩效,服务绩效)。

试对三组变量做典型相关分析。

数据的格式如上所示,以下对三组变量两两做典型相关分析。

首先对公司规模和CRM实施程度做典型相关分析
SPSS并未提供典型相关分析的交互窗口,只能直接在synatx editor 窗口中呼叫SPSS的CANCORR程序来执行分析。

并且cancorr不能读取中文名称,需将变量改为英文名称。

打开文件后
File- new --synatx editor打开语法窗口
输入语句
INCLUDE 'D:\spss19\Samples\English\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Capital Sales
/Set2=Web Mail Call DM Mobile ShortM.
小写字母也行,但是变量名字必须严格一致
include 'D:\spss19\Samples\English\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Capital Sales
/set2=Web Mail Call DM Mobile ShortM.
注意第三行的“/”不能为“”
run all得到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第一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为CR1=0.434,第二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为
CR2=0.298.
此为检验相关系数是否显著的检验,原假设:相关系数为0.
每行的检验都是对此行及以后各行所对应的典型相关系数的多元检验。

第一行看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是不为0的,相关性显著。

第二行sig值P=0.263>0.05,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第一个典型变量的标准化典型系数为-0.287和-0.774.
CV1-1=--0.287capital--0.774sales, CV1-2=--1.4capital+1.2sales
CV2-1=--0.341web+0.117mail+0.027call—0.091DM—0.767mobile—0.174shortm CV2-2=--0.433web—0.168mail—1.075call+0.490DM+0.139mobile+0.812shortm
典型负荷系数和交叉负荷系数表
重叠系数分析Redundancy index
CR*0.833=0.434^2*0.833 0.157=21
CR=0.434^2*0.425 0.08=21*0.425
此为计算的典型变量,保存到原文件后部。

公司规模与CRM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
CRM绩效与CRM实施程度典型相关分析
自变量因变量规则相关系数检验的P值
公司规模CRM实施程度0.434 0.05
CRM实施程度CRM绩效0.368 0.00
公司规模CRM绩效0.358 0.112
由上表知,公司规模与CRM实施程度显著相关,且公司规模越大实施程度越高;此外CRM 实施程度越高越能实现CRM绩效,但公司规模与CRM绩效并不显著相关;就整体而言,
公司规模不直接影响CRM绩效,而是通过CRM实施程度间接影响CRM绩效。

影响CRM 绩因素很多,光靠较大公司规模还不是CRM绩效的保证,还有其他因素影响CRM绩效。

例2:全国30省市自治区农村收入与支出的指标,x1—x4反映农村收入,y1---y8反映农村生活费支出,对收入与支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语法输入
INCLUDE 'D:/spss19/Samples/English/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x1 x2 x3 x4
/set2=y1 y2 y3 y4 y5 y6 y7 y8.
只有前两对典型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分别为CR1=0.982和CR2=0.910.
CV1-1=-0.511x1-0.039x2-0.448x3-0.142x4
CV1-2=-1.046x1-0.293x2+1.459x3-0.319x4
CV2-1=-0.199y1+0.017y2+0.442y3-0.615y4+0.096y5-0.415y6-0.07y7-0.22y8
CV2-2=-0.117y1-1.512y2-1.515y3+1.320y4-0.03y5+0.705y6+0.453y7+0.274y8
第一对典型变量说明靠劳动报酬和转移收入为主的家庭其对应的消费主要在家庭设备和服
务,交通和通讯支出上,在居住支出上比较少。

例三:已知294个被调查者的cesd(抑郁症),health与sex , age ,education,income两组指标建立数据文件。

对两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语法输入
INCLUDE 'D:/spss19/Samples/English/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cesd health
/Set2=sex age educ income.
结果选录
从第一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看出,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相对的无抑郁症趋势;显然健
康比较差。

第二对典型变量表明,年龄小,教育度低,收入低的女性相对的有抑郁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