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PPT课件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历史背景
哲学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深 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人性、道德、自 由等主题,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和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关注历史背景,将 文学作品与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等联 系起来,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
05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与评价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01
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作品风格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
晚期浪漫主义
时间范围
1830年-1860年
特点
关注人性探索,深入挖掘内心世界,强调个 性表达
代表人物
丁尼生、布朗宁、梅尔维尔等
作品风格
心理分析、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注重艺术 表现和情感渲染
03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 物及其作品
威廉·布莱克
诗歌形式与技巧
诗歌形式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形式多样,包 括长诗、短诗、叙事诗等,强调 韵律和节奏感。
象征与隐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善于运用象征 和隐喻手法,通过具象的描绘传 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
情感渲染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注重情感渲染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渲染来 打动读者。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பைடு நூலகம்
自然描绘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善于描绘自然,将 自然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存。
01
时间范围
1789年-1800年
02
03
04
代表人物
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 等
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自然和自由, 反对理性主义和传统束缚
作品风格
富有想象力,追求形式和语言 的创新
中期浪漫主义
时间范围
英国文学概况PPT课件
a
16
第二时期(1842-1850年):
《董贝父子》(1846-1848年)
《大卫·科波菲尔》(1849-1850年)
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1843-1848 年)、以访问美国的见闻和感受为中心内容 的特写集《访美札记》(1842年)和长篇小 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年)等。
艺术上趋于成熟,结构完整,人物鲜明, 幽默中包含悲凉情调。
7
“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
谅,பைடு நூலகம்本来应该说,问致电外貌
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 回答,应该说,各人有个人的审 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 此类的话。”
a
8
❖ 唉,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 诚已遭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这 来说,罗撤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 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像的那样, 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 欺骗了我,不过,他在我心中已失去 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 他,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创作。领会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课程内容
1、狄更斯的生平、创作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艰难时世》、《双城记》。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狄更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理解: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艰难时世》的 思想价值。 3、掌握:代表作《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从作 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看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英国文学概况
分期与特色——以七十年代为界 “英国杰出的一代小说家” 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姊妹、盖斯
凯尔夫人 哈代
a
1
萨克雷
《名利场》
副标题: “没有主人公(英 雄)的小说”
a
2
勃朗特姐妹
英国文学.ppt
The Renaissance Period marks a transition from the medieval to the modern world .It refers to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4th and mid-17th centuries. It first started in Italy ,with the flowering of painting , sculpture and literature. From Italy the movement went to embrace the rest of Europe . The Renaissance which means rebirth or revival ,is actually a movement stimulated by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rediscovery of ancient Roman and Greek culture ,the new discoveries in geography and astrology(占星学),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 expansion .
literature
⒈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约 5C后期—1485) ⒉The Renaissance Period (15C后期--17C初) ⒊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17C中期—18C中 期) ⒋ The Romantic Period (1798—1832) ⒌ The Victorian Period (1836—1901) ⒍The Modern Period (1918—1945 ) ⒎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1945– now)
《英国文学史》课件
结语和总结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英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重要的时期和作家, 代表性的作品,以及英国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国际影响。希望这份课件能够 激发您对英国文学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这个丰富而多元的领域。
通过教堂的宗教著作和史诗诗歌,英国文学开始繁荣发将英国文学推向高峰。
重要的文学时期和作家
伊丽莎白时代
莎士比亚、培根等伟大作家在 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改变了英国文学的面貌,拜伦、 雪莱等作家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现代主义时期
《英国文学史》PPT课件
欢迎来到《英国文学史》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索英国文学的 起源和发展,了解重要的文学时期和作家,了解代表性的英国文学作品,以 及英国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国际影响。
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发展
1
古代英国文学
从史前时期的口头传承到古代英格兰诗歌,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2
中世纪文学
现代主义带来了对传统的颠覆 和对都市生活的审视,伍尔夫、 乔伊斯等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作 家。
后现代主义时期
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对权威、历 史和身份的怀疑,艾利森、拉 什迪等作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代表性的英国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 作品,至今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乔治·奥威尔的《1 984》
这部反乌托邦小说透露出对权力和言论自由 的忧虑,深刻触动人们的思考。
简·奥斯汀小说
《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作品,细腻描 绘人物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
魔法世界的奇幻故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阅 读热潮,影响了几代读者。
英国文学史发展历程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
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
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
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 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
《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
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
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
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
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英国文学简史PPT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6.The 18TH Century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ⅰ Enlightenment Movement ⅱ Neo-classicism ⅲ Realism ⅳ Sentimentalism
LOREM IPSUM DOLOR
Q3: The genres of Literature?
fiction & non-fiction Fiction: Novels, Short stories, Plays and Poems.
LOREM IPSUM DOLOR
Non-fiction : Essay (4 categories -- description, narration, exposition and argumentation.)
7. The Romantic Period (1798-1832): a. desire for the good old times b.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 Walter Scott Jane Austen
(3) Factors related to religious background: the spread
and establishment of Christianity
LOREM IPSUM DOLOR
2. General colors of English Literature (1)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lors of English literature: A. Its environment.
20世纪英国女性小.ppt
• 曼斯菲尔德曾迷恋王尔德,也受到过野兽 派的影响。推崇易卜生,对托尔斯泰、陀 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伟大作家深为敬 仰。不过,与曼斯菲尔德渊源最深的是契 诃夫,她不但将契诃夫引为精神知音,而 且对后者的小说艺术推崇备至,在主题、 情节和技巧上都不乏效仿之处。 • 她早期的小说《疲倦的孩子》(“The Child Who Was Tired”,1911)基本上是对 契诃夫《瞌睡》的改写,她的《苍蝇》 (“The Fly”,1922)也与契诃夫的作品 《苍蝇》极为相似,对契诃夫的借鉴使她 被称为“英语世界的契诃夫”。
英国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
• 曼斯菲尔德(1888-1923)因其大量的英语短篇 佳作,赢得了“英国短篇小说女王”“短篇小说 界的乔伊斯”等一系列崇高声誉。其作品具有诗 化的风格和意境,心理刻画细腻,主题丰富多变, 艺术形式新颖,将英国短篇小说艺术带至成熟阶 段。在艺术观念上,她发现代主义之先声,启发 并推动了展现心理现实的现代主义写作。 • 她独具慧眼,是最早肯定乔伊斯艺术才能的文人 之一。她的作品和艺术简介深深启发了伍尔夫, 直接促进了后者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创作 时间,伍尔夫甚至在日记中坦称曼斯菲尔德是她 唯一嫉妒的作家。
《夜与日》是一部浪漫喜剧。讲述了凯瑟琳和 拉尔夫,卡桑德拉和尼德罗的爱情。这部小说模 仿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和形式,但它却蕴 含着现代主义的自我意识。 小说最初的书名是“梦幻与现实”,同“夜 与日”一样,折射出一种二元对立的原则,反映 了男人与女人、理智与情感以及虚构与现实之间 的辩证关系。虽然小说反映的是男女恋爱问题, 但作者的意图是探索在社会转型时期男人与女人 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尽管《夜与日》发表后 并未获得评论界的好评,但伍尔夫对现代女性意 识的探索以及对明与暗、梦幻与现实的关注继续 成为她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
外国小说欣赏PPT模板
西方小说的主题就非常复杂,包括:歌颂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反映个人的冒险、追求以及心灵 的历程,个人所带给社会的影响与改变等。总的来说,西方小说的思想解放程度高于中国小说。
第 13 页
三、外国小说欣赏实例
《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出版于一七七 四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 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 第二部于一八三二年出版以前,在欧洲,足足有五十 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维特》连在一起,只要 一提起"《维特》的作者",不必说明是谁,几乎人人皆 知就是指歌德。
第5 页
一、外国小说的发展→(四)现实主义小说
第6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蓬勃发展,内容大多是以冷静、 客观的态度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环境,批判封建阶级、 资产阶级的恶行败德,鞭笞社会与时代的黑暗。代表作家 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列夫·托夫斯泰等。
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集《人间 喜剧》,狄更斯是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 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艰难时世》等;列 夫·托夫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是三大长 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第 16 页
文学欣赏
卡夫卡是德国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变 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
第7 页
一、外国小说的发展→(六)后现代主义小说
第8 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至 今西方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支怪异之花, 主要包括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黑色 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等,代表作品有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的《 白雪公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 寒冬夜行人》、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 嫌疑人X的献身》等。
英国文学史PPT课件
Robinson Crusoe, Gulliver’s Travels
-
1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1 After the tempestuous events of the 17th century, England entered a period of comparatively peaceful development.
permanently flawed.
-
12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Major Writers of the period
Jonathan Swift (1667 -1745) Major works
A Tale of a Tub (1704) a religious satire, the adventures of three brothers: Peter --- Roman Catholicism, Martin --- church of England, Jack --- the Dissenters. a satire on all branches of Christianity.
society that forces Moll to repeated sins and crimes
-
8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Major Writers of the period
Daniel Defoe (1660 -1731) Major works
Robinson Crusoe (1791) celebrating the 18th-century Western
英国文学简史-18th-century(1)PPT课件
man as an imperfect being, inherently sinful, whose potential was limited.
emphasis on order and reason, on restraint, on common sens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he England Enlightener (P127)
2021//12
2
The 18th Century England
comparatively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politic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2021/3/12
11
Dissimilarities in Point of View
man as a being fundamentally good and possessed of an infinite potential for spiritual and intellectual growth.
2021/3/12
5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Enlightenment
▪ (1)English enlighteners believed in the power of reason. That is why the 18th century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age of reason” or “the kingdom of reason”.
3
英语小说ppt课件
适合中级读者的英语小说推荐
《雾都孤儿》
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 孤儿奥利弗在伦敦的艰苦生活,语言适 中,文学价值高,适合中级读者深入阅 读。
VS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的历史小说,以法国大革 命为背景,描绘了两个城市的命运和人物 之间的爱恨情仇,情节丰富,语言优美, 适合中级读者提高阅读技巧。
描述主角从青少年到成年期的 转变,以及他们如何面对和克
服生活中的挑战。
人性的探索
探讨人性的优点、缺点和复杂 性,以及人们如何在不同的情 境下展现不同的性格特点。
社会问题
关注社会不公、贫困、种族歧 视等现实问题,通过故事引发
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爱情与关系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 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03 英语小说中的语言和修辞
英语小说的语言特点
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英语小说通常使用广泛、多样的词汇 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以表达丰富细腻 的思想感情和描绘复杂多变的人物形 象。
独特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地域色彩和历史背景
英语小说通常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 历史背景,通过语言表现了不同地区 和时代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 解作品的主题和背景。
英语小说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总结词
英语小说中通常包含着作者对人生、 道德和价值的思考,对读者有启示作 用。
详细描述
许多英语小说都探讨了道德和价值观 的问题,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行为和道 德判断的理解。通过阅读这些小说, 读者可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念,并从中获得启示。
英语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发展
从16世纪到20世纪,英语小说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 义、现代主义等多个文学流派的演变,逐渐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分支。
Chapters 3-4 英国文学简史ppt(English Literature)
➢ The works of the first period are generally happy and cheerful
➢ Henry IV, Love’s Labor’s Lost, Richard III, Romeo and Juliet,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As You Like It
Philip Sidney
(1554-1586)
➢ Educated at Oxford and was widely read. ➢ A good number of his poems appear in Arcadia. ➢ Astrophel and Stella contains his best poetic
• Introduction • Works
King James Bible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Introduction ➢ The most popular and most widely
respected writer in all English literature ➢ Born on April 26, 1564 in Stratford on Avon; died on April 23, 1616 and buried at Stratford ➢ He excelled in the literary fields of poetry and drama
English Drama: A Sketchy Account
Chapters 1—2 英国文学简史ppt(English Literature)
The Old English Period
History of Invasions ➢ 5th century BC: tribal kingdoms of Celtic people ➢ 55 BC: invaded by the Roman Empire (under control
for over 400 years) ➢ 5th Century: by Germanic people: the Angles and the
Chaucer and English Language
➢ Sometimes called the father of English literature, Chaucer is credited by some scholars as the first author to demonstrate the artistic legitimacy of the vernacular Middle English, rather than French or Latin.
English Literature Chapters 1—2
Key Points in Chapter 1
The Old English (Anglo-Saxon) Period
• History of Invasion • Anglo-Saxons • Caedmon • Beowulf • King Alfred the Great
The Pre-Elizabethan Period: A Brief Introduction
• 3 Major Events Turning the Middle Ages into the Modern Time • Reformation • Renaissance
英国小说史
英国小说史导论英国小说的演变与发展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长篇史诗喝叙事作品、西方的宗教典故以及流行于欧洲各国的骑士文学与传奇故事等都对英国小说的崛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国小说的问世至少可追溯到十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
十七世纪,小说的发展势头受到了极大的遏制约翰·班扬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丹尼尔·笛福十八世纪下半页,英国文坛出现了乔纳森·斯威夫特、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和简·奥斯丁等优秀作家。
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历史小说和冒险小说,其代表人物是沃尔特·司各特。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小说在查尔斯·狄更斯等优秀作家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
二十世纪是英国小说在形式上变化最大,技巧上花样最多,艺术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一篇英国早期的小说:渊源与雏形第一章英国小说的渊源第一节希腊和罗马神话寄欧洲传奇文学的影响第二节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叙事文学民族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关于游吟诗人的作品《浪游者》(Widsith)、《提奥的哀歌》(The Laments of Deor)关于普通人生活经历的故事《水手》(The Seafarer)、《漫游者》(The Wanderer)、《妻子的抱怨》(The Wife’s Complain)、《情人的消息》(The Lover’s Message)僧侣文学代表人物开德蒙(Caedmon)、琴涅武甫(Cynewulf)第三节中世纪英国散文作品比德(Bede) 《英吉利人教会史》(Historia Ecclesiatica Gentis Anglorum)艾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托马斯·马洛礼(Thomas Malory)《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第二章英国小说的雏形十六世纪末,英国小说的雏形略显端倪。
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
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在人类文学的大花园中,似乎有一共同现象:小说作为一种散文形式的叙事文学品种,总是晚于诗歌与戏剧而产生,并且是在吸取了诗歌与戏剧养料的基础上生长发育起来的,但后来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者,成为各时代文学气候的主宰者。
英国的小说也是如此。
在英国的诗歌与戏剧已经硕果盈枝的文艺复兴时期,小说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英国小说是伴随着英国近代史的步伐走过来的,或者说是伴随着英国社会的现代化步伐走过来的,是现代化的历史产物。
一、发生雏形期文艺复兴至17世纪,是英国小说的发端期,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雏形阶段,也可以说是韵文叙事文学向散文叙事文学转型的时期。
英雄史诗和骑士叙事诗(骑士传奇)与雏形期小说的血缘关系最近。
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the Anglo--Saxons)的英雄史诗《背奥武甫》(Beowulf)和关于亚瑟王圆桌骑士的骑士叙事诗,在传奇故事的叙述中表达着人的现实思想、情感与愿望,其中的故事性与现实性及叙事技巧对英国小说的产生起着最直接的催化作用。
文艺复兴初期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的《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1362--1400)以诗歌的形式叙述现实中的人的故事,展示现实的生活画面,塑造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表达诗人个人的生活体验。
这比英雄史诗与骑士传奇更接近了小说,更具有真实感。
它可以说是一部诗体的长篇小说。
这里,诗与小说仅仅只是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步之隔。
在英国文学史上,完成诗与小说、韵文与散文这一历史转换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才子派”作家约翰.黎里(John Lyly,1554?--1606)、菲利普.锡德尼(Philip Sidney,1554--1586)、罗伯特.格林(RobertGreene,1558--1592)、托马斯.纳什尔(Thomas Nashe,1567--1601)等。
英国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18世纪是英国小说全面崛起的时代,也是小说艺术取得长足进 步的时代。享有“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称号的丹尼尔· 笛福 在他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生动地表现了英国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创业意识和冒险精神,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笛福的哲学观 念与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者们十分吻合,他比以往的作家更 加完整地表现了各种个人主义的东西。他的作品独特地展示了 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同小说的兴起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他 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得到了明显而又完全的显 示。” 笛福的其他几部小说不仅涉及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且也 展示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处于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小资产阶级的化身。引人注目的是,笛 福在《鲁滨逊飘流记》中成功地采用了“自传性回忆” (autobiographical memoir)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冒 险经历。这种创作手法不仅是对当时在英国较为流行的忏悔性 自传的一种挑战,而且也超越了以往的小说形式,因而对英国 小说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些用散文写成的作品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当时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详细地剖 析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写”是17 世纪的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处于低潮时期的一 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描写手法十分巧妙,且 入木三分,常常令读者回味无穷。尽管“性格 特写”还不能被归在小说之列,但它们对英国 小说艺术的发展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毫无疑 问,班扬的小说创作及其同时代作家的“性格 特写”使步履维艰的英国小说面临了新的挑战 和机遇。
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罗曼司和现实小说两大类,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生活。 当时英国的散文叙事作品似乎获得了一种崭新 而又绚丽的文体,尽管它作为叙事文学还显得 不够成熟。然而,“这类作品在当时与那些适 应飘忽不定的语言和读者见面时肯定具有近似 于魔术般的效果,因为它不受音步的限制。” 显然,16世纪末的“大学才子”是英国小说的 开拓者和创始人。尽管16世纪末在英国文坛勃 然兴起的“小说热”只延续了大约二十年时间, 但“大学才子”们的创作实践为英国小说艺术 的发展奠定了重,英国小说已经具有四百多 年的历史。从理论上讲,英国小说形成之日,便是其艺术问世之 时。当然,小说艺术被作家接受并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评论家的认 可需要一个过程。但迄今为止,西方评论家对英国的第一部小说 究竟始于何年及出于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塞 缪尔· 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的书信 体小说《帕梅拉》(Pamela, 1740),有人说是丹尼尔· 笛福 (Daniel Defoe, 1660-1731)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 Robinson Crusoe, 1719 ) , 也 有 人 说 是 约 翰 · 扬 班 (John Bunyan, 1628-1688)的宗教寓言小说《天路历程》 (The Pilgrim’s Progress,上集1678,下集1685)。其 实,早在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小说已端倪可察。当时, 约 翰 · 里 ( John Lyly, 1554?-1606 ) 、 菲 利 普 · 德 尼 黎 锡 (Philip Sidney, 1554-1586)、罗伯特· 格林(Robert Greene, 1558-1592)和托马斯· 纳什尔(Thomas Nashe, 1567-1601)等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的才华横溢的“大学才 子”(University Wits)对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进行反驳。
Chapters 17-18 英国文学简史ppt(English Literature)
The Aesthetic Movement
Introduction I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Victorian period Britain enjoyed an unprecedented material expansion. The na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more affluent. Getting and spending became the predominant pre-occupation of people’s endeavors, and insatiable acquisi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ir lives.
National ideals dimmed, the middle class grew, and along with it the influence of its values, its standards of materialism and cultural philistinism.
He is almost preoccupied with technical devices such as the manipulation of sounds, internal rime,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Major short poems: “The Windhover,” “Pied Beauty,” “God’s Grandeur.” and “Thou Art Indeed Just, Lord, If I Contend.”
For him art was independent and superior. He wrote in keeping with his literary theory that art was all about self-expression and self-indulgence in aesthetic appetite and had nothing to do with moral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当指出,英国小说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 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事实 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同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 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就此而论,英国小 说艺术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 与英国的社会变化以及异域(尤其是欧洲各国)文化 的繁荣昌盛彼此交融的。当然,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 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规律和秩序不能 通过抽象的、主观的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释,而只 能通过对历代小说文本的考察与研究来加以揭示和验 证。然而,在深入探讨英国小说艺术的具体特征与美 学价值之前,很有必要对其历史概貌和演化过程作一 番简要的概述。
菲尔丁所创作的一系列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不仅体现了较 为熟练的谋篇布局的能力,而且还反映出他对传统史诗艺术的 巧妙运用。菲尔丁既模仿古典史诗的叙事手法,又刻意改变史 诗通常具有的严肃性和悲剧色彩,在其小说中不时掺入富于喜 剧色彩的成分,从而使其小说成为所谓的“散文式喜剧史诗” (comic epic in prose)。难怪“理查逊和菲尔丁两人都 认为自己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倡导者,他们都将自己的作品 看作是对陈旧的传奇小说的一种决裂。” 通常被称为感伤主 义作家的劳伦斯·斯特恩无疑是18世纪英国小说最杰出的革新 家。当英国小说还只是像一棵嫩绿的幼苗企盼呵护的时候,斯 特恩似乎已经对小说的现存模式感到不满。他义无反顾地对小 说 形 式 进 行 了 重 大 的 改 革 。 在 《 项 狄 传 》 ( Tristram Shandy, 1759-1767)中,他首次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框架 结构,摒弃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方法,以一种全新的小说 文本来描述主人的内心世界。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鼓舞下,他们对小说这种新的文化体裁
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并开始采用风格典雅和雕琢华
丽的散文语言创作叙事性作品,从而翻开了英国小说历史 的 第 一 页 。 黎 里 的 《 尤 弗 伊 斯 》 ( Euphues, The Anatomy of Wit, 1579)、锡德尼的《阿卡锹亚》 ( Arcadia, 1590 ) 、 格 林 的 《 潘 朵 斯 托 》 (Pandosto: The Triumph of Time, 1588)、 纳 什 尔 的 《 不 幸 的 旅 行 者 》 ( The Unfortunate Traveler, 1594)和托马斯·迪罗尼的《纽伯雷的杰克》 (Jack of Newbury, The Famous and Worthy Clothier of England, 1597)等作品都体现了小说 的艺术特征。它们不仅在题材上变化显著,而且在形式、
究其原因,英国小说不仅具有内容丰富、情节 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特征,而且还因其篇幅 灵活、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和艺术精湛而备受 广大读者的青睐。经过无数作家的认真探索和 反复实践,当代英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 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 英国小说的崛起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其小说艺术的发展既是社会进化的一个 显著标志,也是文学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在18世纪的英国文坛上,“第二种建立在‘老式栎木柜子’上的 小说是书信小说或书信体小说(the epistolary novel),其作 者仿佛是一位不知怎么被他弄到手的一大堆书信的编辑。” 早在 1683 年 , 英 国 女 作 家 阿 弗 拉 ·班 恩 ( Aphra Behn, 16401689)便创作了第一部英语书信体小说《一名贵族与他妹妹之间 的情书》(Love-letters Between a Nobleman and His Sister)。然而,真正使书信体小说发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并使其 广为流传的无疑是塞缪尔·理查逊。他的三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 (Pamela, 1740)、《克拉丽莎》(Clarissa, 1748)和 《格兰狄森》(Grandison, 1754)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书信 体小说的问世对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 但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叙述形式,而且也使作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不仅如此,书信体小说使人物更加贴近读者,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 理活动与情感变化,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即时感与现实感。正如一 位英国批评家指出:“人们觉得这种小说形式具有两个潜在的作用, 即令人印象深刻的即时性和对心理现实乃至意识流的探索。” 毫
英国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王新春
英国18世纪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在他1755年出版的《英语词典》中将“小 说”解释为“一种通常描写爱情的小故事”(a small tale, generally of love)。而二百年之后,英国著名批 评家沃尔特·艾伦(Walter Allen,1911- )在他1954年 发表的《英国小说》一书中则将“小说”成为“一种 富有艺术性并出于某种美学目的有意识地创作与加工 而成的文学形式。”显然,他们两人对小说的不同解 释不仅客观地体现了时代的烙印,而且也充分地反映 了英语小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演变。时至今日, 英国小说艺术在无数作家千锤百炼之下经历了几乎是 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并且达到了相当成熟和完善的境 地。
18世纪是英国小说全面崛起的时代,也是小说艺术取得长足进 步的时代。享有“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称号的丹尼尔·笛福 在他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生动地表现了英国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创业意识和冒险精神,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笛福的哲学观 念与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者们十分吻合,他比以往的作家更 加完整地表现了各种个人主义的东西。他的作品独特地展示了 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同小说的兴起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他 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得到了明显而又完全的显 示。” 笛福的其他几部小说不仅涉及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且也
17世纪是英国多事之秋,政局动荡,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英国小说的发展势头受到了极大的遏制。随着“大学才子”们 的相继去世,曾经风行一时的英国小说开始峰回路转,步履维 艰。那些不喜欢或不擅长写散文故事的作家便热衷于撰写具有 说教意义或喻世内容的散文。“他们放弃叙事文学并随后转向 撰写一系列具有说教性质的文章,这表明了他们的自我封闭和 缺乏传递任何戏剧效果的能力。” 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 英国小说在约翰·班扬的努力下东山再起。然而,班扬似乎是17 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孤独的长跑者。他的取代诗歌的地位。尽管如此,班扬对小说艺术进行了有益的 尝试,巧妙地采用梦境来反映现实,并使一个看来纯属虚构的 宗教寓言折射出广泛的象征意义。虽然,在英国小说尚未告别 雏形期之际,班扬的艺术构思及其对小说篇章结构的驾驭能力 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并且对英国小说的全面崛起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此外,17世纪的英国文坛上还出现了不少所谓的“性 格特写”。
无疑问,理查逊的创作实践在英国小说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给后来那些致力于小说实验与革新的作家留下了极大的想像空间。
18 世 纪 , 英 国 现 实 主 义 小 说 发 展 迅 猛 。 当 时 , 英 国 的 “大多数图书馆收藏各种文学作品,但小说通常被认为是 主要收藏对象。毫无疑问,这便导致了阅读该世纪中出版 的小说的人数显著增加。” 英国文坛相继涌现了乔纳 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亨 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45)、劳伦 斯 ·斯 特 恩 ( Laurence Sterne, 1713-1768 ) 和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等优秀作家。 作为一种生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小说在英 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地位和影响首 次超过了诗歌和戏剧。与此同时,英国的小说艺术也日趋 成熟。“我们对‘小说’这个术语的使用直到18世纪末 才算真正确立。” 斯威夫特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部令人 捧 腹 却 又 引 人 深 思 的 《 格 列 佛 游 记 》 ( Gulliver’s Travels, 1726)来针砭时事,嘲讽现实,开创了英国 小说讽刺艺术的先例。
作为一种公认的叙事性散文文学体裁,英国小说已经具有四百多
年的历史。从理论上讲,英国小说形成之日,便是其艺术问世之
时。当然,小说艺术被作家接受并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评论家的认
可需要一个过程。但迄今为止,西方评论家对英国的第一部小说
究竟始于何年及出于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塞 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的书信 体小说《帕梅拉》(Pamela, 1740),有人说是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1660-1731)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 Robinson Crusoe, 1719 ) , 也 有 人 说 是 约 翰 ·班 扬 (John Bunyan, 1628-1688)的宗教寓言小说《天路历程》 (The Pilgrim’s Progress,上集1678,下集1685)。其 实,早在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小说已端倪可察。当时, 约 翰 ·黎 里 ( John Lyly, 1554?-1606 ) 、 菲 利 普 ·锡 德 尼 (Philip Sidney, 1554-1586)、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 1558-1592)和托马斯·纳什尔(Thomas Nashe, 1567-1601)等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的才华横溢的“大学才 子”(University Wits)对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进行反驳。
结构和语言上同当时的诗歌和戏剧大相径庭,已经成为一 种新兴的、颇有发展潜力和备受读者青睐的文学体裁。
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罗曼司和现实小说两大类,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生活。 当时英国的散文叙事作品似乎获得了一种崭新 而又绚丽的文体,尽管它作为叙事文学还显得 不够成熟。然而,“这类作品在当时与那些适 应飘忽不定的语言和读者见面时肯定具有近似 于魔术般的效果,因为它不受音步的限制。” 显然,16世纪末的“大学才子”是英国小说的 开拓者和创始人。尽管16世纪末在英国文坛勃 然兴起的“小说热”只延续了大约二十年时间, 但“大学才子”们的创作实践为英国小说艺术 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