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北师大教师专业发展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作业6分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作业6分答案

填空题1、(西雄)的研究指出,当一个人在行动中进行反思时,他就成了实践脉络中的一位研究者。

2、(肖川)教授曾经指出:“随笔,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

3、(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

4、(追踪法)就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5、(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6、(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7、(叙事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从文艺理论引申到社会科学再引进到教育领域,并倡导的一种教师研究的方法。

8、(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活动。

9、(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10、《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中小学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12、按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教育会诊通常包括六个环节。

13、把踏实作为(做事)的原则,把认真作为(做人)的准则。

、14、班级活动设计包括班级(活动体系)设计和(具体活动过程)设计两个层面。

15、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舆论氛围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16、班集体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17、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

18、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19、常见的说课类型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课前说课)、(课后说课)、评比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研讨性说课、汇报性说课、指导性说课等。

东师2015秋季《教师专业发展》期末考核

东师2015秋季《教师专业发展》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师专业发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师反思的过程包括哪些重要环节?答:教学反思的过程。

一般地说,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的验证。

但这几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替,界限不甚明显。

2.教师角色有哪些特点?答:教师角色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3.简述费斯勒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答:美国学者费斯勒于1985年推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

在对该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费斯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职前阶段(Pre-survive),指教师在大学或师范学院进行的职前培养阶段,也包括在职教师从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培训的阶段;(2)入职阶段(Induction),是教师走向社会,进入学校系统和学习每日例行工作的时期。

(3)能力建构阶段(Competency Building),在此阶段的教师努力增进和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设法获得新的信息、材料、方法和策略;(4)热心和成长阶段(Enthusiastic and Growing),教师在此阶段,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但是一位热心教育和继续追求成长的教师会更积极地追求其专业形象的建立,发挥热爱教育的工作热忱,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丰富其教学活动;(5)生涯挫折阶段(Career Frustration),在此阶段,教师可能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是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是工作满足程度逐渐下降,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份工作是否正确;(6)稳定和停滞阶段(Stable and Stagnant),这一阶段的教师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这些教师只做份内的工作,不会主动追求教学专业的卓越与成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以说是缺乏进取心、敷衍塞责的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Career Wind Down),这是准备离开教育岗位,打算“交棒”的低潮时期;(8)生涯退出阶段(Career Exit),这是离开教职后一段时间。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9春在线作业2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9春在线作业2

------------------------------------------------------------------------------------------------------------------------------ (单选题)1: 从繁荣教育科学方面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A: 非常必要,不可或缺B: 有必要C: 必要性不大D: 根本没有必要正确答案:(单选题)2: 教师职业倦怠感大多出现在.A: 入职阶段B: 生涯挫折阶段C: 更新生涯阶段D: 退出生涯阶段正确答案:(单选题)3: 20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A: 学校管理B: 学生学习C: 教学艺术D: 教育信息教育正确答案:(单选题)4: 20 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A: 学校管理B: 学生学习C: 教学艺术D: 教育信息教育正确答案:(单选题)5: 作为正式概念的“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中。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D: 《春秋》正确答案:(单选题)6: 下列属于现代教学观的特点是 .A: 现代教学观不注重外在学习动机,只注重内在学习动机B: 现代教学观强调“苦学”C: 现代教学观的特点师生双向互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D: 现代教学观注重学生智力发展正确答案:(单选题)7: 终身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主动学习D: 被动学习正确答案:(单选题)8: 现代的科学的教师评价观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 A: 奖励教师B: 处罚教师C: 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D: 促进教师竞争正确答案:(单选题)9: 下列哪种学生能力一旦被培养起来,就能够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SSS_TEXT_QUSTI分值: 5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的社会需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的人。

2.隐性课程SSS_TEXT_QUSTI分值: 5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心理性隐性课程等。

隐性课程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

3.榜样示范法SSS_TEXT_QUSTI分值: 5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榜样的类型有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等。

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教育者要做到:所选榜样必须真实可信;帮助学生缩短自己和榜样的角色距离;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

4.教学评价SSS_TEXT_QUSTI分值: 5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它是为了解、诊断、评定、调整与促进教学服务的。

东师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2)

东师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2)

东师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2)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是A.教育理论B.教育思潮C.教育流派D.教育思想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3.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初期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现代社会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4.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6.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绘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诲家是A.北欧的XXXB.捷克的XXXC.法国的XXXD.德国的福禄培尔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7.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品质和行为惯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诲的()。

A.中心任务B.教育任务C.一般任务D.根本任务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8.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9.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画所讲工具的讲授体式格局称为()。

A.讲解B.讲读C.讲述D.讲演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10.提出“灵魂说”与和谐教育的人是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1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当代科学教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12.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A.具有宗教性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C.基础教诲是义务的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1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及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及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师合作——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2.教师文化—所谓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教师社群之间,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假设和处事方式等;所谓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教师与同事之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联系的方式。

3.实践性知识——: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它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等。

4.批判性思维——它泛指个人对某一现象和事物之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们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

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智力是多方面的,并且有多种表现形式。

加德纳确定了七种人类智力: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躯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社交能力。

加德纳最近又增加了自然智力,作为第八种智力。

在他看来,这些智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总是相互作用的。

6.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7.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由英文“inquirylearning”翻译而来,它最初由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施瓦布提出。

按照施瓦布的定义,探究性教学即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来世界的积极态度。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表述,“探究性教学”也包含了“科学探究”在科学教育中的含义,即探究性教学是对“科学探究”的探究,也即探究性教学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未学习科学,领悟科学研究的直谛。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根据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的论述,对教师文化概念的理解,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A.错误B.正确2.教师职业已经符合了专业标准,因此它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了。

()A.错误B.正确3.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合作应具备这样几个特征()A.自发性,即合作关系非外力诱发,而是每个教师自发地形成的B.自愿性,即合作关系是一起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其实践既非义务也非强制C.发展取向性,即合作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D.超越时空性,即教师相互交往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可以充分地进行4.我国教师专业化起步较晚,还需要作出艰巨的努力。

()A.错误B.正确5.合作也需要教师之间有争论和争吵,让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进行碰撞和交流。

()A.错误B.正确6.根据埃拜的观点,反思性教学环节包括()A.重新概括B.反思性计划C.反思性教学D.反思性评价7.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知识结构应该既包含科学精神,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A.错误B.正确8.教师合作为促进专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A.错误B.正确9.科学认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为()A.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B.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D.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10.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课程复制者转换课程为()。

A.课程的创造者B.课程的设计者C.课程的评价者D.课程的模仿者11.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有()。

A.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B.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D.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12.发展性教师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满分:3)A. 衰竭期B. 隐退期C. 撤退期D. 成熟期正确答案:D2.从繁荣教育科学方面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满分:3)A. 非常必要,不可或缺B. 有必要C. 必要性不大D. 根本没有必要正确答案:A3.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的学者是(满分:3)A. 饶见维B. 伯顿C. 格拉特霍恩D. 傅乐正确答案:A4.反思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改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的. (满分:3)A. 学校环境知识B. 学校管理知识C. 教学理论知识D. 实践性知识正确答案:D5.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 (满分:3)A. 充当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B. 扮演管理者的角色C. 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D. 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正确答案:C6.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 (满分:3)A. 充当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B. 扮演管理者的角色C. 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D. 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正确答案:C7.下面哪种形式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合作的重要途径(满分:3)A. 个人读书B. 集体备课C. 教师培训D. 行动研究正确答案:B8.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满分:3)A. 衰竭期B. 隐退期C. 撤退期D. 成熟期正确答案:D9.教师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和特征是它源自于 . (满分:3)A. 外界的干涉B. 校长的命令C. 教师的自愿D. 行政的压力正确答案:C10.我国台湾学者蔡培村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行政管理和. (满分:3)A. 评价制度B. 学校气氛C. 工资制度D. 办公条件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科学认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是(满分:3)A.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B.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 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D.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正确答案:ABCD2.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满分:3)A. 崭新的教育观念B. 独特的个性特征C.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D. 娴熟的教学艺术正确答案:ABCD3.下列教师发展阶段是属于根据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来划分的有(满分:3)A. 职前阶段B. 能力建构阶段C. 专家生涯阶段D. 入职阶段正确答案:ABD4.教师如果要成为现代知识的传授者,就必须(满分:3)A. 由注重传递向注重发展转变B. 由注重统一规格的教育向注重学生差异性的教育转变C. 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D.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E. 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正确答案:ABCDE5.教师角色的特点有: (满分:3)A. 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B. 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C. 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D. 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E. 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正确答案:ABCDE6.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满分:3)A. 素材性资源B. 条件性资源C. 隐性资源D. 显性资源正确答案:ABCD7.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策略是: (满分:3)A. 确立合作的专业发展观B.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为教师合作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C. 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D. 探索有效的教师合作途径和形式,为教师合作提供良机正确答案:ABCD8.新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要求是(满分:3)A. 目的定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 功能定位——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C. 内容定位——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D. 方法定位——注重质性评价、主张自我反思E. 主体定位——以自评为主、各方协同参与正确答案:ABCDE9.教师角色行为的个体性特点表现在(满分:3)A.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实行因材施教B. 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本身也具有一种较强的个体性特征C. 教师必须进行个性化教学D. 教师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同行来说,都是以个人活动为主正确答案:ABCD10.新概念的“教”应该有的明显特征是(满分:3)A. 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让学生掌握固定不变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B. 承认教师是“教”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取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C. “教”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D. “教”是建立在“乐学”基础上的“乐教”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二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斯腾柏格认为,在三个方面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存在差距: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三是A. 教师的年龄B. 教师的教龄C. 教师的学历D. 洞察力满分:3 分2. 探究性教学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最初由()提出。

A. 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施瓦布B. 美国学者费斯勒C. 美国学者傅乐D. 美国学者卡茨满分:3 分3. 要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关系。

A. 相互独立B. 隔绝C. 封闭D. 交往与互动满分:3 分4. ()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一种必然诉求。

A.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B. 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C. 教师待遇问题D. 教师个人主义文化满分:3 分5. 教师合作文化有两种基本形态,即自然合作文化和A. 个人主义文化B. 集体主义文化C. 人为合作文化D. 派别主义文化满分:3 分6.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教师评价目的定位应该是A. 推动新课程改革B. 改进教学C. 促进学校发展D.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分:3 分7. 教师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和特征是源自于它的A. 外界的干涉B. 校长的命令C. 教师的自愿D. 行政的压力满分:3 分8. 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A. 加德纳B. 哈格里夫斯C. 傅乐D. 布鲁纳满分:3 分9. 在西方,合作首先是针对西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带来的()问题而提出的。

A. 教师职业倦怠B. 教师社会地位低下C. 教师孤独D. 教师频繁离职满分:3 分10. 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大部分是教育教学的A. 理论研究B. 学术研究C. 综合研究D. 行动研究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成为教师评价的主体,其方式有A. 社会评价B. 校长评价C. 教师自我评价D. 同事合作评价满分:3 分2. 教师学习团体既有普通社团的一般特点,又有学习团体的独特特点是A. 教师学习团体是一个“无效群体”B. 教师学习团体实现了教学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C. 教师学习团体组织结构是扁平的、有弹性的D. 教师学习团体是自主管理、善于学习、自我超越的团体满分:3 分3. 制约教师“向学生学习”的因素有A. 传统教师角色观的超越远未实现B.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师“向学生学习”的一道屏障C. 压制性的教学文化及其记忆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D. 教师问题意识的欠缺满分:3 分4. 特勒和克利夫特的研究表明,教师对评价的担心和惧怕表现在A. 担心和惧怕不再被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信任B. 担心和惧怕教师评价的结果成为降级、转岗、解聘等的依据C. 担心和惧怕被人歧视或误解D. 担心教师评价过程是一个不愉快的过程,是一个担惊受怕或受到威胁的过程满分:3 分5. 全面地、准确地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必须考虑哪些方面A. 研究目的B. 研究主体方面C. 研究内容D. 研究方法满分:3 分6. 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是A. 民主型师生关系B. 友爱型师生关系C. 对话型师生关系D. 期待型师生关系和合作型师生关系满分:3 分7. 从促进教师合作的角度来看,教师集体备课应该做到A. 集体备课的最佳发起方式应当是由教师自行发起和组织B. 教师备课组成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同质性”C. 要充分调动个体教师在集体中的参与量、投入量、接受量D. 要强调集体意识和行为,排除教师个性的发展满分:3 分8. 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A. 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B. 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C. 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D. 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满分:3 分9. 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A. 崭新的教育观念B. 独特的个性特征C.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D. 娴熟的教学艺术满分:3 分10.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教育理论家B. 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C. 多出教育学术成果D. 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东师2015年秋季《教师专题讲座》答案

东师2015年秋季《教师专题讲座》答案

涓滃笀2015骞寸瀛c€婃暀甯堜笓棰樿搴с€嬬瓟妗?銆婃暀甯堜笓棰樿搴с€?璇存槑锛氬鐢熷彲浠ュ湪鎻愪緵鐨勫弬鑰冮鐩互澶栬嚜鎷熼鐩畬鎴愬涔犳姤鍛婏紝瀛︿範鎶ュ憡涓嶅皯浜?500瀛楋紝鎴愮哗鍚堟牸鑾峰緱銆婃暀甯堜笓棰樿搴с€嬪鍒嗐€?鍙傝€冮鐩?涓€銆併€婃暀甯堣亴涓氬€︽€犵殑璋冭妭绛栫暐銆?鍒樻檽鏄?1.鏁欏笀鑱屼笟鍊︽€犵殑鐜扮姸鍒嗘瀽鈥斺€斿浣曠湅寰呮暀甯堢殑鑱屼笟鍊︽€狅紵2.鏁欏笀鑱屼笟鍊︽€犵殑鍘熷洜鎺㈣鈥斺€斿浣曡璇嗘暀甯堣亴涓氬€︽€犵殑鎴愬洜锛?3.鏁欏笀鑱屼笟鍊︽€犵殑鑷垜璋冮€傗€斺€斿浣曟敼鍠勬暀甯堢殑鑱屼笟鍊︽€狅紵浜屻€併€婁腑灏忓鐢熺殑鍙戝睍鐗瑰緛鍜屾暀鑲茬瓥鐣ャ€?鍒樻檽鏄?1. 鈥滀竴鍒囦负浜嗘瘡涓€浣嶅鐢熺殑鍙戝睍鈥濃€斺€斾綘濡備綍鐪嬪緟褰撳墠鎴戝浗涓皬瀛︾敓鐨勫彂灞曠壒鐐癸紵2.璐交鈥濅互浜轰负鏈€滅殑鏁欒偛鐞嗗康鈥斺€斾綘璁や负濡備綍鏍规嵁涓皬瀛︾敓鐨勫彂灞曠壒寰佽繘琛屾暀鑲诧紵2015鏁欏笀鑺備笓棰?涓夈€併€婂鏍′富棰樻暀鑲叉椿鍔ㄨ璁°€?鐭宠壋鍥涖€併€婃垜鍥藉搴暀鑲茬殑闂涓庨€夋嫨銆?璧靛垰浜斻€併€婂綋鍓嶈鏂囨暀瀛︿腑瀛樺湪鐨勮嫢骞查棶棰樸€?瀛欑珛鏉?鍏€併€婂鏍′簨鏁呯殑褰掕矗涓庡畨鍏ㄧ鐞嗐€嬫洸姝d紵鏁欏笀鑱屼笟鍊︽€犵殑璋冭妭绛栫暐涓€銆佷釜浜鸿亴涓氬€︽€犵殑鐜扮姸瀛︾敓鎴愮哗涓嶅ソ锛屾槸鑰佸笀娌℃暀濂斤紱瀛︾敓鍝佸痉鍑轰簡闂锛屾槸鑰佸笀娌℃暀鑲插ソ锛涘鐢熺鐫€纰扮潃锛屾槸鑰佸笀娌$収鐪嬪ソ銆傝繖浜涘綋鐒舵槸鏁欏笀鐨勮亴涓氳姹傦紝浣嗕篃涓嶈兘涓嶅垎闈掔孩鐨傜櫧鎶婃墍鏈夐棶棰橀兘鎺ㄥ悜鑰佸笀锛岃澶氶潚骞存暀甯堣瘔璇村伐浣滃帇鍔涘ぇ锛岃€佹暀甯堜篃鎰熸叏鐜板湪鐨勫鐢熻秺鏉ヨ秺涓嶅ソ鏁欎簡銆傝繖涓亴涓氬彲浠ヨ涔熸槸涓€绉嶆湇鍔¤涓氾紝甯稿父鑰佸笀浠湪鎵紨鑰呭辜鍎垮洯闃垮Ж銆佷繚濮嗐€佹暀涔﹀尃銆佷繚瀹夈€佸績鐞嗗尰鐢熺瓑澶氶噸瑙掕壊锛屼笉灏戜汉鏈夋剰鏃犳剰鎶婃暀甯堢湅鎴愭槸鏃犳墍涓嶈兘鐨勨€樿秴浜衡€欍€傛瘡澶╅潰涓寸彮涓婂嚑鍗佷釜鎬ф牸涓嶅悓銆佺姸鍐靛悇寮傜殑瀛︾敓锛岀箒閲嶇殑宸ヤ綔璁╀粬浠劅瑙夎嚜宸辫韩蹇冧勘鎯€傚啀鍔犱笂杩戝嚑骞寸ぞ浼氭柊闂讳腑涓埆鏁欏笀鐨勪竴浜涜礋闈㈡秷鎭紝璁╄€佺櫨濮撳鏁翠釜鏁欏笀闃熶紞鏈変簡涓€浜涜瑙o紝鏁欏鎴愬氨鎰熺殑缂哄け锛屼篃璁╂暀甯堢殑鑱屼笟鐑儏鎱㈡參娑堥€€銆?浜屻€佽亴涓氬€︽€犱骇鐢熺殑涓昏鍘熷洜锛堜竴锛夌ぞ浼氬鏁欏笀杩囬珮鐨勬湡鏈涖€傚闀块兘寰堝笇鏈涜嚜宸辩殑灏忓鑳借繃鍑烘伅锛屼笉鎯滀竴鍒囩殑浠d环鏉ュ埌鏌愪釜瀛︽牎锛屾垨鑰呯粰灏忓閫佸埌鏁欏璐ㄩ噺銆佸彛纰戙€佽崳瑾夌瓑閮藉緢濂界殑瀛︽牎姹傚锛屽洜涓哄悇绉嶅師鍥犲鐢熷憿涓嶄竴瀹氳兘澶熷彇寰楀ソ鎴愮哗锛屽彲鑳芥湁浜涘闀挎垨鑰呰鏄鐢熺殑浜插睘灏变細璁や负鏄€佸笀鐨勯棶棰橈紝浣滀负鏁欏笀鍚屾牱鐨勫幓鎵垮彈杩欎簺闈炶锛屾暀甯堟垨璁歌兘閫氳繃鏀瑰彉鏁欏鏂规硶銆侀€傚簲瀛︾敓銆佽浣欒緟瀵肩瓑鏂瑰紡鏉ユ彁楂樻暀瀛﹁川閲忥紝閭d箞蹇呯劧鍔犻噸鏁欏笀鐨勮礋鎷咃紝涔熷氨鎴愪负浜嗗€︽€犵殑鐩存帴璇卞洜銆?锛堜簩锛変笉鑳介€傚簲瀛︽牎鐨勭鐞嗕笌绔炰簤銆傚悇涓鏍℃湁涓嶅悓鐨勭鐞嗘柟娉曞拰涓嶅悓鐨勭珵浜夋満鍒讹紝褰撶劧杩欎簺绠$悊鏂规硶鍜岀珵浜夋満鍒朵箣涓憿鑲畾浼氬瓨鍦ㄤ竴浜涗笉鍚堢悊鐨勫湴鏂癸紝鏈夋椂鍊欏彲鑳借緵杈涜嫤鑻﹀伐浣滐紝鍏ㄧ劧鏄湪缁欏埆浜哄仛瀚佽。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2试卷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2试卷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A. 充当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B. 扮演管理者的角色C. 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D. 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满分:3 分2. 下列哪种学生能力一旦被培养起来,就能够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

A. 生活自理能力B. 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C. 语言能力D. 综合概括能力满分:3 分3. 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者劳蒂(Lortie)的观点,教师文化的主流是A. 个人主义B. 合作主义C. 集体主义D. 派别主义满分:3 分4. 终身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主动学习D. 被动学习满分:3 分5. 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A. 平等对话B. 独立思考C. 考试D. 作业评比满分:3 分6. 美国马萨诸塞技术大学教授萧恩指出,教师的反思有两种类型,即“对行动的反思”和A. 课前反思B. 课后反思C. “在行动中的反思”D. 教学反思满分:3 分7. 教师专业的本质特性是.A. 理论性B. 实践性C. 摸索性D. 科学性满分:3 分8. 我国古代的师表形象是A. 学为圣贤的道德楷模B. 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C. 价值均衡的专业形象D. 民主互动的良师益友满分:3 分9.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其内容方面的特征来说,它指向A. 理论性B. 实践性C. 学术性D. 技术性满分:3 分10. 美国教育社会学者劳蒂(Lortie)的观点,教师文化的主流是A. 个人主义B. 合作主义C. 集体主义D. 派别主义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A. 反思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有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

B. 反思是通过教师个体水平进而提高组织水平的一种方式C. 反思是改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地位和扩大专业自主权的有效手段。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23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23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3

教师专业发展23秋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的学者是
[选项.A]饶见维
[选项.B]伯顿
[选项.C]格拉特霍恩
[选项.D]傅乐
[正确选择]:A
【题目】,“教学相长”的可能性是
[选项.A]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挑战
[选项.B]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潜在价值
[选项.C]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机遇
[选项.D]学生之于教师发展多样性
[正确选择]:B
【题目】,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
[选项.A]平等对话
[选项.B]独立思考
[选项.C]考试
[选项.D]作业评比
[正确选择]:A
【题目】,下面所给的职业名称中,哪一种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选项.A]教师
[选项.B]医生
[选项.C]驾驶员
[选项.D]修理工
[正确选择]:B
【题目】,“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句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选项.A]创造性
[选项.B]个体性
[选项.C]人格化
[选项.D]模糊性。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一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教师在劳动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职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征被称之为A. 创造性特征B. 人格化特征C. 自主性特征D. 独立性特征满分:3 分2. 根据美国学者傅乐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前关注、早期的生存关注、关注教学情境和A. 关注学校B. 关注工资C. 关注教学D. 关注学生满分:3 分3. 教师专业的本质特性是.A. 理论性B. 实践性C. 摸索性D. 科学性满分:3 分4. 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A. 衰竭期B. 隐退期C. 撤退期D. 成熟期满分:3 分5.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主要是A. 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B. 教师的专业素质C. 教师的教学技能D. 教师的专业精神满分:3 分6. 尼尔说:“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句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 创造性B. 个体性C. 人格化D. 模糊性满分:3 分7. 在反思型教师观的基础上,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要求变革的教师教育模式是A. 道德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B. 理论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C. 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D. 合作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满分:3 分8.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主要是A. 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B. 教师的专业素质C. 教师的教学技能D. 教师的专业精神满分:3 分9. 教师在劳动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职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征被称之为.A. 创造性特征B. 人格化特征C. 自主性特征D. 独立性特征满分:3 分10. 根据美国学者傅乐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前关注、早期的生存关注、关注教学情境和A. 关注学校B. 关注工资C. 关注教学D. 关注学生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全部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全部答案

作业:教学反思与分析答案【作业1】写一份教学反思、教师自己的成长故事或对讲课教师的印象,三者任选一项。

回答:我的成长故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过:“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教案,他仍然是一名教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反思,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因此,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坚持写教育日志、教育手记、反思,随笔、记载每一天的教育故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九八年,我由广东省的师范名校,毕业到家乡做教师,由于对困难准备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很稚嫩,所教的班,成绩在级中是中下游。

三年之后,经过专业训练,和自己的虚心学习,当然,主要是得到了同行老师的帮助,我羽翼渐丰,教学成绩有些进步在二十多年的默默耕耘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是塑造未来事业,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只有努力工作,认真思考,才能培育好下一代。

教学方法上,开始并不好,如刚开始的时候,有时班排名在全级最后,到97年,所教的班,有半数同学在统考中获满分。

现在,每一次面对学生,我都有新的积累,每一次走进课堂,我都有新的发现。

我深知教者任重而道远,这将会是个辛苦跋涉,艰难求索的旅途。

从面对孩子的那天起,我就立志终身学习,时刻注意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从未曾停止过进取的脚步,近期,我努力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一些体会。

我觉得,现代教育观念,应该是:1、基本内涵:“三为主”(1)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以听为主”为“以学为主”。

(2)以教师为主导--------变教师“以讲为主”为“以导为主”。

(3)以训练为主线--------变“满堂灌”或“满堂练”为“精讲善练”,即“以练为主,以讲为辅,讲练结合”。

2、主要标准:“三最好”(1)最好的学习--------个性化学习。

(2)最好的教学--------互动对话式教学。

(3)最好的教育--------教师设置一定的情景,学生从中获得自我教育。

从教学而言,对话包括:与文本对话和与学生对话两个层面,这种对话不应该是单项式,而应该是多项式。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3试卷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3试卷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目前,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辅导或培训的内容大都集中在A. 心理辅导B. 人际沟通C. 科研指导D. 帮助初任教师顺利地掌握教学技能满分:3 分2. 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A. 加德纳B. 哈格里夫斯C. 傅乐D. 布鲁纳满分:3 分3. 我国学者认为初任教师一般是参加工作达到几年的教师A. 2年B. 5年C. 6年D. 3或4年满分:3 分4. 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A. 平等对话B. 独立思考C. 考试D. 作业评比满分:3 分5. 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A. 平等对话B. 独立思考C. 考试D. 作业评比满分:3 分6. 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是.A. 医生和教师B. 技术员C. 农民D. 工人满分:3 分7. 在反思型教师观的基础上,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思潮要求变革的传统教师教育模式是A. 道德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B. 理论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C. 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D. 合作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满分:3 分8. 探究性教学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最初由()提出。

A. 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施瓦布B. 美国学者费斯勒C. 美国学者傅乐D. 美国学者卡茨满分:3 分9. 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是行动研究的第一环节A. 收集资料B. 选择题目C. 分析资料D. 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满分:3 分10. 现代的科学的教师评价观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A. 奖励教师B. 处罚教师C. 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D. 促进教师竞争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反思的价值与作用体现在A. 反思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有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15春第三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A. 平等对话B. 独立思考C. 考试D. 作业评比满分:3 分2. “工程师”论是我国教师角色隐喻之一,它所体现出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和具有创造性的B. 肯定教师的劳动是重要的C. 肯定教师的劳动是有价值的D. 强调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满分:3 分3. 在西方教师专业化的早期,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目标是:A. 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B. 教师的专业素质C. 教师的教学技能D. 教师的专业精神满分:3 分4. “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

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 创造性B. 个体性C. 人格化D. 模糊性满分:3 分5.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主要是A. 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B. 教师的专业素质C. 教师的教学技能D. 教师的专业精神满分:3 分6. 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合作中,教师同事间的关系应该是A. 相互批判的“诤友”关系B. 表面的礼貌和亲密关系C. 一团和气D. 相互恭维和谦让满分:3 分7. 终身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主动学习D. 被动学习满分:3 分8. 7、根据弗鲁顿伯格的研究,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A. 医生、教师等助人行业B. 各行各业C. 农业D. 工业满分:3 分9. 在各种教师发展阶理论中,对初任教师的入职阶段的说法或名称稍有差异,有的称之为“求生存阶段”或“生存关注阶段”,有的称之为“入职阶段”或A. 生涯前阶段B. 生涯预备阶段C. 生涯中期阶段D. 生涯退出阶段满分:3 分10. 下列哪种能力学生一旦被培养起来,就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A. 生活自理能力B. 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C. 语言能力D. 综合概括能力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作业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作业题及答案
E :积极发展所有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
27: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制约因素包括()ACDE
A :传统观念的影响
B :教学压力的影响
C :知识权力现象的影响
D :教育制度的限制
E :教师自身的原因
28:教师文化具有精神性、融合性、独特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一般主要有隐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是隐性的,说课时不必说出来。(判断)错误
12.建设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任务。(判断)正确
14.教师心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判断)错误
15.请论述提高“讲授”有效性的策略。(简答)
明确讲授的意义和内容,当讲则将。
讲授要与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以求事半功倍。
讲授要与板书相配合,形象易记。
讲授要与其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相得益彰。
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为不讲而讲。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作业题第二套
1.对教师专业引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便是上课技能,即课堂实施技能。
A.权力和制度
B.爱心和智慧
C.严格与法制
D.诱惑与威逼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是(D)。(单选)
A.埃利雅德
B.托尔斯泰
C.莎士比亚
D.彼得·圣吉
四环节行动研究模式是以(C)的螺旋循环模式作基础,是目前行动研究广泛采用的操作模式。(单选)
A.杜威
B.西雄
C.勒温
D.皮亚杰
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A),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单选)
9:现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并且,也具有进行教育研究的可能与条件。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

(2)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3)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

合作有助于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的总结和推广;合作有助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传授与变革。

2.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1)民主型师生关系。

(2)友爱型师生关系。

(3)对话型师生关系。

(4)期待型师生关系。

(5)合作型师生关系。

这是师生之间彼此配合,互相协作而产生的关系。

3.根据舒尔曼的论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七个方面:①学科内容知识;②一般教学法知识,指超越具体学科之上的有关课堂组织和管理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教师“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指对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对具体课题、文体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可以说是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⑤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即关于教育对象的知识);⑥有关教育脉络(或背景)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⑦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

4.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当前应着重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特别需要强化或开发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①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②立足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③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的培养;④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师没有心理疾病。

错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对于教师来说,其心理健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坚韧与自制;有效调节不良情绪;好学与创新等等。

由此看来,教师心理健康决不是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

2.教师评价必须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定量评价有其好的一面,如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较性等,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量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反映教师的思想、信念、价值判断、情感、态度等,这也就意味着评价结果并没有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全貌,这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针对上述弊端,现代教师评价强调,在运用定量方法开展教师评价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采用一些定性方法,如深度会谈、课堂观察、非正式交流,等等。

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常运用诊断描述解释法,原因分析解释法等。

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才能使教师评价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学生发展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

(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
(1)学生的多样性与教师发展的机遇。

学生的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生理和心理的差异。

学生认识特点和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教师提出了这样几点专业发展要求:第一,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必须善于“因材施教”。

第三,教师还要具备科学的评价能力,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地进步。

②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应对多元文化教学,教师必须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包括培养文化理解与识别能力;拓宽知识面;学会全面开发非传统的、新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适合少数群体学生的策略。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还必须学会与家长和社区沟通。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难得的机遇。

(2)学生的发展性与教师发展机遇
学生的发展性是客观存在的。

它要求教师能科学地认识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不是靠一次、两次观察或谈话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读几本教育学著作就能解决问题的,教师惟一的选择只能是变挑战为动机,持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终身学习,以求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3)学生的不确定性与教师发展机遇
对教师构成又一挑战的是学生的不确定性,即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易捉摸、不易理解的个体。

学生的心理、心智、感情等变数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充满了不确定的成分,这需要教师具有处理非常态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或者“实践智慧”。

因此,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给他的幸福,而且他也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同时他也享受着三重的快乐: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家长与社会的感谢使他感受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品德灵魂的净化使他汲取许多失落的童年和褪色的童心。

于是他的自我价值在服务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中得以体现,他的个人理想融入到学生的进步当中。

这种自我实现感会成为他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与动力源。

2.试比较与分析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

答: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本动力不同。

(1)常规教学的最根本的动力是“国家规定的遵照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的行动听命于外部行政命令和受制于一定的规范,其动机是对固有的规定作高度机械性执行的追求;其驱力主要来自社会的压迫。

(2)反思性教学的最根本动力是“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主观上明确了对教学实践行为的合乎实践理性,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追求;其内驱力来自于教师的“求知意愿”。

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教师“针对自己的主观性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合理性并确证观念与行动,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

因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自主性大大增强。

第二、教学目标不同。

常规教学通常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或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等)为目的,只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即视为达到了教学目的;主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只关注教学目的转化的直接结果---学生的发展。

而反思性教学具有多维的教学目的,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又要让教师“学会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激励作用;既关注直接结果(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也重视间接结果---教师的社会地位、权力的提高,以至于使教师获得进一步的”启蒙“、”解放“。

第三、教学主体观不同。

常规教学对教学主体的确认,总是偏执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面,在“教
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摇摆不定。

而反思性教学把“教学”分为“教授”与“学习”,在“教授”这方面,确认教师的主体角色。

它并不排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它强调了师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共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第四、教学过程不同。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吸收知识,养成学习习惯和能力。

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一边关注自己的教学,一边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使教学主体趋向合理性,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双重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