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695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695

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但其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框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决策视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利动机支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越了个人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两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党官员、政治家(供给者)。

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效用的私人物品;但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主流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都是以微观的个体为起点,按照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分析的,但二者在理论上却存在着分歧。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554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554

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

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

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

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

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

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

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视窗×loading...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8道题)1.(2.5分)原来适用的政策由于客观条件或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再符合现实需要了,这说明政策具有()特征。

A、目的性B、政治学C、时效性D、权威性E、稳定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2.(2.5分)()是政策方案的局部修正、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A、政策制定B、政策调整C、政策执行D、政策监督E、政策终结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3.(2.5分)下列不属于政策终结的实际意义的是:()。

A、节省资源B、降低绩效C、避免僵化D、优化政策E、提高绩效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因财政赤字、税收减少等而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属于政策终结的()原因。

A、财政困难B、政府的低效率C、行为理论的变化D、政治意识形态E、自然环境的变化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5.(2.5分)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是指()。

A、政策废止B、政策替代C、政策分解D、政策合并E、政策缩减我的答案:E 此题得分:2.5分6.(2.5分)政府在正式宣布终止某项政策之前,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流露出进行终结的信息,以测定公共舆论对这一行动所持的态度,这被称为()。

A、转移公众焦点B、立场分析C、“闪电”策略D、试探性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7.(2.5分)美国前能源部长曾说:“美国外交政策总是追随油管的走向”,这说明了()。

A、政策问题的关联性B、政策问题的持续性C、政策问题的动态性D、政策问题的主观性E、政策问题的独立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8.(2.5分)在预测基础上,考察方案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并且强调突发因素对预测结论的可能影响,就此修改和重新设计方案。

这属于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中的()。

A、头脑风暴法B、情景分析法C、提喻法D、类比E、系统综合分析法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多选题 (共17道题)9.(2.5分)政策监控的主体包括:()。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次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次作业

资料二:运用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时所应遵循的可行性原则的基本原理分析下文。

别让带薪年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7日刊登杨涛的文章说,国务院法制办11月5日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征求意见稿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一草案明确规定了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单位范畴,但比“规定”更重要的是执行,如果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它所赋予的权利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纸面上的权利。

为此,人们不禁担心,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盛宴。

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一些企业主希望休假越少越好,以便多创造利润。

有关调查显示,80%的企业存在加班现象;而许多农民工更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文章提出,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应当让更多的人受益,应当成为全体劳动者的盛宴。

别让带薪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199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2年过去了,劳动法规定的具体办法一直没有出台,因此导致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没有得到实施。

据资料统计,除在部分国家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部分试行外,全国大部分的企业均未执行。

因此,要想使大多数的劳动者享受这一待遇,(草案)的颁布势在必行。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法第76条也明确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

”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相关规定操作性不强,加之缺乏刚性约束,使得带薪年休假被公众批评为“一项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权利”。

可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党政机关实行强制休假制度之外,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很少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带薪年休假得不偿失。

首先,我国职工收入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工资在全年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1、单项选择题1.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2.行动理论:3.系统:4.公共利益: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政府 C个人2.()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 B非营利组织 C社会公众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外脑 B助手 C秘书4.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利益 B权力 C关系5.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 共识 B选择 C理解6.()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式。

A拉斯韦尔 B史密斯 C西蒙7.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判断。

A利益 B价值 C事实8.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之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直觉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灵感思维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 C兰德公司1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公共利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3.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5.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2.试论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第二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公共政策 2.决策权力 3.组织理论 4.系统二、列举题:(每题9分,共18分) 1.列举公共机构的特性。

2.列举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培育公共文化?2.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主讲教师张宁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的讨论提纲。

(30分)2.联系实际的例子。

(30分)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分)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以及小组讨论之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这一知识点。

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审题。

本题不仅仅是让同学们把书上的相关内容抄下来,主要是联系具体的方案,经过讨论再得出结论。

本题可以当作一道实际操作题,在集中学习的时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

本题可以按下面的方式操作:(一)本题采用的形式:小组讨论(二)讨论前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组4—6个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小组人数),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2.每个小组找至少一个联系实际的例子(由小组长负责);3.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该组的例子拟订个人的讨论提纲(要形成文字材料,作为作业的一部分要上交)。

(三)讨论的步骤及讨论中的相关要求:1.讨论的步骤:(1)按照分成的小组指定讨论的地点;(2)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发言;(3)自由讨论(由小组长负责记录);(4)总结(各小组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形成讨论提纲,并得出结论);2.讨论中的相关要求:(1)授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到每个小组进行一定的指导;(2)个人讨论提纲至少应包含以下两个部分:A.每个小组选择的案例;B.对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决策方案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A.每个小组选择的案例;B.小组讨论中,对案例的分析(要求是经过整理之后的、有条理的发言);C.结论,即决策方案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参考知识点:根据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决策方案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有——第一,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3)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3)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2.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公共政策主体B.公共政策客体C.非官方决策主体D.执政党3.成本效益分析以( )为测量标准。

A.货币价值B.公众的满意度C.领导的满意度D.环境影响度4.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

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5.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A.经济学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C.伦理学分析法D.政治学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 )。

A.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B.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C.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程度D.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7.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8.信息沟通机制包括( )。

A.信息的下行B.信息的上行C.信息的平行D.信息的搜集9.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 )。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D.领导的个人利益10.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A.多源流分析模型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利益集团:答: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

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

东大22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东大22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标准答案:B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标准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标准答案:D4.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史密斯模型标准答案:A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标准答案:A6.“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

”这一论断,属于()A.事实分析B.价值分析C.规范分析D.可行性分析标准答案:A7.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A.德尔菲法B.时间分析法C.序列分析法D.投入—产出分析法标准答案:A8.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A.政府B.司法机关C.政党D.利益集体标准答案:A9.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网状结构B.塔形结构C.链形结构D.群落结构标准答案:B10.《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A.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B.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C.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D.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标准答案:A11.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 )A.过程模型B.循环模型C.互适模型D.博奕模型标准答案:D12.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三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三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政府采购适用政府采购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政府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政府采购主体又称政府采购人,政府采购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范围比通常意义上的政府要大。

(2)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定性并非所有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政府采购所使用的必须是财政性资金。

(3)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特定性并非所有适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法的适用对象是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将人类在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统一起来,把人类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

通过进行政府采购行为,能减低政府支出,遏制腐败、加强政府在民间的公信力。

公共政策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必须履行特定的职能,处理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弥补“市场失灵”。

第一,政府必须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是一旦向某个人提供,就必须向其他所有人提供物品和服务。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对于单个的购买者而言,这种物品的成本超过了他的收益,而且单个购买者也不能阻止其他购买者享用这种服务。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

形考任务3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谈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惠及百姓政策以《北京发展公交优先政策的调查(政策思路)》为例。

用政策主体理论分析:第一,在大城市形成一体化交通大格局,是会受到市民热烈欢迎并予充分肯定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政府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与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市容环卫、城市绿化等行业一样,是城市公用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这充分体现出政策主体尤核心政策主体政府的新思路和执政为民的政策理念。

第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好与坏取决于公交的管理者。

过去计划体制下的公交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忽视了社会效益,有的场站只考虑经济利益,刮风不发车,下雨不发车,中午不发车。

站台秩序缺乏人性化,人为的造成了车辆的发车时间不及时。

做为政策主体政府的主体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第三,城市公共交通的资本投入有问题。

公共交通行业是公益服务性行业,是微利的事业,在国有资本投入不足,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所需是存在问题的。

第四,在为城市公共交通定位上也是有问题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用事业,应统一规划,组建一个公私合营国有效投入的管理体制。

第五,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公交事故多、投诉多、服务差,等问题,要有健全的行业管理办法。

第六,在大城市形成一体化交通大格局,优先发展公交政策时,制定政策应以民为本。

公私小轿车、限制发展私车和出租车,对小车上路时间及车内人数作点规定,防止出租车乱收费,明确出租车管理,以及明确规定公共汽车的载客人数标准;对城郊“黑车”治理要重罚,更要疏导。

政策过程中的执行模型有四个因素相互制约: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对象)、理想化政策和政策环境因素。

第一,政策执行机构在城市优先发展公交事业上是指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做为政策执行机构的政府应确定科学的部门管理.并制定出具有相当权威的管理办法。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资料建筑节能叫了20年为啥雷声大雨点小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2005年,建设部对17个省市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节能项目只有50%左右按照设计标准去做。

尽管2005年10月建设部有关规定明确“建设单位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设计,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因为没有达到节能标准受到处罚。

其中的原因,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总结为: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别让带薪年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7日刊登杨涛的文章说,国务院法制办11月5日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征求意见稿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一草案明确规定了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单位范畴,但比“规定”更重要的是执行,如果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它所赋予的权利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纸面上的权利。

为此,人们不禁担心,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盛宴。

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一些企业主希望休假越少越好,以便多创造利润。

有关调查显示,80%的企业存在加班现象;而许多农民工更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文章提出,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应当让更多的人受益,应当成为全体劳动者的盛宴。

解决民生问题应该双管齐下《中国新闻周刊》第37期刊登评论说,近年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断裂状态。

一方面经济在高速增长,甚至是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却抱怨生活艰难:有病看不起,贫困者“小病拖,大病捱,到死还不能往医院抬”,上学贵、房子价格也快速上涨。

文章指出,今天最严重的民生问题,症结还是市场化不彻底。

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实际上只有商业化,并无真正的市场化,结果是,原有国有企业或新进入的民营企业享有了谋取暴利的垄断地位。

他们可以随意提高价格,而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来压价。

[答案][东北大学]2021春《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3

[答案][东北大学]2021春《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3

1.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集团模型D.渐进主义模型答案:D2.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理性分析方法强调()。

A.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数学计算B.逻辑推理和定性思辩C.案例分析和定性思辩D.价值偏好和案例分析答案:A3.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B.分解C.合并D.缩减答案:D4.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伊斯顿B.拉斯韦尔C.默顿D.阿尔蒙德答案:B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答案:D6.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

A.阶段性政策周期B.功能性政策周期C.反复性政策周期D.原因性政策周期答案:C7.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网状结构B.塔形结构C.链形结构D.群落结构答案:B8.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B.行政议程C.正式议程D.公众议程答案:D9.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A.社会抽取能力B.社会控制能力C.社会规范能力D.社会适应能力答案:A10.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B.政府主导化C.全局化D.多元化答案:D11.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

A.财力资源B.人力资源C.权威资源D.信息资源答案:ABD1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一般包括()。

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可行性答案:ABCD1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

A.党的政策B.行政决策C.立法决策D.人大决策答案:ABCD14.一项公共政策要转化为国家法律,必须由国家()来通过相关法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正确答案是:浴盆模型
()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多变化
政策()是政策付诸实施后,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

正确答案是:效力评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科技政策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效果
政策方案选有的标准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益, 效率, 充分性, 回应性, 公平性
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目标导向, 选择取向, 变革取向, 理性取向, 群体取向
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正确答案是:补充, 修正, 终止
()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正确答案是:伊斯顿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率优位观念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责:()
正确答案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是:理性
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正确答案是:发展型
追踪决策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改、完善。

正确的答案是“错”。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正确答案是:政府主体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