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文章,就是着眼于全文,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经过反复研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能够达到对全文有一个整体地了解。整体感知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可以是文章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

对于文章的感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是感性认知,就是粗略地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不必理会没有弄懂的问题,只要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即可。可采取以下方法:①了解背景,明确用意;②把握感情基调,体会精神面貌;③理清思路,掌握线索。

后一个阶段为理性认知,这是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的层进,它要求对全文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地挖掘,它的内容往往要几经反复细加琢磨之后才能确定。可采取以下步骤:①分析题目,揣摩中心;②把握文意,了解意图;③理清结构,归纳中心。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即记叙内容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明确说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也可以大体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很久以前"之类的表达。时间表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记叙内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让读者准确理解记叙内容,不会引起歧义。

(2)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及其线索。

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3)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A、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B、如果问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4)事情,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是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的。

A、怎样分析哪些内容是起因,哪是经过,哪是结果呢?

一般起因是交待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矛盾、难题,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经过是写人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了什么;

结果是写这难题、矛盾解决了,经过这个事人们怎么样了。

B、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

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读记叙文,也要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

二、记叙的顺序

一、顺叙。

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记叙顺序。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缺点:容易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呆板,平淡,缺乏新鲜感。

二、倒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倒叙实质上只是顺叙的局部变异或调整。

倒叙结构的特点是,以往事为中心,但却以现在为开端,最后又回到当前,把过去的事情经过放在目下的时间里加以叙述。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倒叙的作用: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使用倒叙应注意顺叙与倒叙之间的衔接。倒叙是顺叙中某个部分提前,倒叙之后还要转为顺叙。所以,“倒”与“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使用倒叙既要做到过渡自然,又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

三、插叙。

复杂的事件往往是事件牵起事件,此物引出彼物。把所有的内容都贯穿在一条线索上有条不紊地进行叙述,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常常不得不中断原来的线索,插入对另一个事件的交代或者对另一种事物的介绍。这种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就是插叙。插入的相关内容完毕后,一般还要回到原来中断的地方继续叙述下去。

插叙的三种方式:1、联想式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回忆引出插叙。2、转述式是借助作品的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某人说”等引入插叙。3、直述式就是不借助作品中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入一件事的方式。这种方式突出的特点是灵活性大,多则一段、几段,少则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名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插叙的作用有:1、对某事的原因作补充交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使文章结构曲折有致,叙事集中。3、丰富人物形象。4、通过对比、烘托,突出主题。

插叙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插叙的部分是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之中,位置居中。

倒叙:所叙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叙述顺序上的变化。倒叙文章中的回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占据文章的主要篇幅,而插叙的内容只是在顺叙中途插入的为中心事件服务的一个片断。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是同一件事。

掌握记叙的顺序,最重要的是抓住“时间”这个要素。仔细读文章,看看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这些地方就出现了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的方式

四、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一、人称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

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

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的身份叙述。 2、人称的作用

特点: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客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二、常见题型

本文或某段运用了什么人称,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技法

1.注意叙述的角度,弄清人称的变化。

具体来说,第一人称“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大多出现在小说中;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大多出现在纪实散文中。有的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人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2、明白人称的优劣,掌握人称的表达作用。

一般情况下,叙述人称的运用是各有利弊的。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