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5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ada8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2.png)
八年级生物教案(5篇)八班级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说明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分析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指导课前预备:教师课前预备好腐烂的梨、菜叶,地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拿出预备好的腐烂的梨、菜叶问道: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我手上的梨和菜叶坏掉的吗?同学猜想:是细菌和真菌。
引出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出示学习目标目标1、理解作为分解者参加物质循环2、理解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3、理解与动植物共生三、自学指导用约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9—82页,并思索以下问题: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四、商量沟通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2.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经同学观看思索,商量沟通后得出结论:1.杆菌以水果为养分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的腐烂。
2.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进行腐生生活的。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作用?同学稳固回答:作为生产者参加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提出思索题: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燃烧、填湖、掩埋。
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
六、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七、布置作业本课时练习册八班级生物教案篇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把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学问。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理解免疫的概念,区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4.用免疫的学问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免疫学问的学习,让同学确立“对传染病主动预防”的思想。
初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
![初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c371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a.png)
初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初二生物备课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教材主要从三方面:1、通过比较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使学生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通过欣赏和评价两幅19世纪的漫画,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3、通过课后的性状调查和思考与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世界遗传的多样性,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从未学习过遗传学的相关知识。
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观察过此类现象。
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
这已经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3、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调查、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幻灯片展示:2组同学们熟悉的明星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在外貌特征上有什么共同点,以此导入新课: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新课。
知识点一: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1)小游戏:①猜一猜:这分别是谁的眼睛?(引出名词——形态特征)②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引出名词——生理特性)由以上两个小游戏引出:性状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d2b6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3.png)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
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简单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组成: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观察实验:准备显微镜和玻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皮细胞,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细
胞的方法。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并共同整理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时
1. 细胞的功能:介绍细胞的各种功能,包括分裂、新陈代谢、合成等。
2. 探索细胞: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料或实验,了解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
3. 总结:学生进行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讨论未来的深入研究方向。
4. 完成任务: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探索细胞的奥秘,可以是观察其他植物或动物细胞,
或了解疾病与细胞的关系等。
活动策略:
1. 多媒体展示: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细胞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相互交流、激发创造力。
4. 总结反思: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质量、学习总结等方面来评估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
能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781a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4.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备课教案优秀5篇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所涉及凤仙花等种子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出铺垫,但具体结构的名称、作用没有学习,八年级学生有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获得知识、增强技能。
2教学目标2.1知识技能目标①描述蚕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②说出蚕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2.2过程方法目标①通过用正确的方法解剖和观察蚕豆和玉米种子,会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对比蚕豆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进行基本的思维能力。
③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②愿意与他人交流,认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③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
认识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
3.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出蚕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4设计思路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知识结构与实际问题情景两方面入手,引出种子的.概念,再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认识种子的结构。
本节课主要归纳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结构,因此可通过实验观察、小组合作、问题设计,让学生互相启发,感受探究的过程。
5教法与学法采用实验观察、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法。
6教学流程概括为三段六步。
三段为:情景实验、理解与运用、巩固与评价。
六步为:引入、探索、理解、应用、拓展、评价。
下面具体说明教学流程:6.1创设情景,引入问题情景1:一粒种子萌发,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情景2:小麦植物体的开花结果,磨成面粉,蒸出馒头。
分析:这2个问题都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从实际问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29747b369dc5022aaea0075.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整体上驾驭教材。
本学期,八年级生物备课组本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有效作业、同课异构为出发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备课水平,深化与探讨分层有效作业布置以及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
结合我组已往的经验,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
章节课题主备人课时第一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李贵静 2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二节传粉与受精 2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 2
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王光杰 2
第六节芽的类型与结构 1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1
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李贵静 2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三章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婴儿的诞生王光杰 2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 2
第三节计划生育 1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李贵静 1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
第三节性状的遗传 1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王光杰 1 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1。
集体备课教案(生物的进化)
![集体备课教案(生物的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c84e6af4700abb68a982fb50.png)
课题:__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___
主备教师:宋绍珠时间:2011年2月17日第1周
名言警句: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拉尔夫.詹
同级同科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第六组:生物进化的原因。
五、小结。
六、练习
七、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附页:
主备教师:宋绍珠科组长签名:
一、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体?
二、预见性问题
1、生命起源的原因、过程难以理解。
2、生命进化的历程容易混淆。
3、生物进化的原因难理解。
(此教案电子版在教导处公共邮箱:epshiyanjd@密码:7710818)
科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4、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5、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6、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生物起源的过程。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点
1、描述生物起源的过程。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三、任务分配:
第一组:原始大气的成分,生命起源的过程。
第二组: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三组: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主要证据。
第四组: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第五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383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1.png)
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范文5篇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范文5篇生物教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应与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呼应,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生物备课教案篇1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
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
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bf4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a.png)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7篇)八年级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河蚌、蜗牛及乌贼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同时了解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
2.在观察各种软体动物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了解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和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本章重点及分析: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多种,其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亦有很大差别。
那么,它们为什么都是软体动物呢?这就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即通过具体动物来揭示软体动物类群的共同特征。
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而乌贼则生活于海洋中,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这就是都有贝壳和外套膜,而贝壳又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的。
所以,外套膜是软体动物共有的和特有的结构,在教学当中应该重点强调外套膜这个特殊的结构,并明确它在动物体内的位置,这样会使学生较容易地观察到,无论是河蚌、蜗牛或乌贼,其外套膜都包在内脏团外,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2.本章难点及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相似却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生活环境不同却具有相同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太容易接受了。
教材中列举的三种动物恰恰如此。
淡水中的河蚌,陆地上的蜗牛和海洋中的乌贼是不同环境中生活的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要让学生理解它们是“一家”就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让学生理解外套膜是“一种”结构而不是“一个”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包在内脏团外的一层膜,动物的种类不同,这层膜的形状、薄厚会发生差异。
例如:河蚌的外套膜是两个,而蜗牛及乌贼的外套膜是一个;乌贼的外套膜很厚,是肌肉质的,河蚌的则较薄,而蜗牛的外套膜却是一层透明的薄膜。
所以,外套膜好比我们穿的衣服,有薄有厚,有长有短,但无论它什么样,它都是衣服而不是别的什么,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外套膜也就理解了什么叫做软体动物。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材料 (1)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材料 (1)](https://img.taocdn.com/s3/m/945426a6647d27284a735168.png)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材料
教学内容:1、《鸟》2、《哺乳动物》
一、【知识点】
《鸟》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概念。
3、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哺乳动物》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课标要求】
1、要掌握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鸟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中招考点】
这两节主要考点:1.鸟和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鸟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鸟和哺乳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这两节课主要介绍了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他们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讲课的时候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动物,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来识别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动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应该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让学生在本节课掌握住重点内容,在这两节课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唤起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八上教案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八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ac48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八上教案主题: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2.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3. 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难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第八册》;2. 实验器材:玻璃试管、植物种子、培养皿等;3. 实验教材:植物生长繁殖实验操作步骤;4.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兴趣。
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5分钟)1. 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讲解植物生长的四个阶段(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介绍植物生长的过程。
2. 植物的繁殖方式:讲解植物的四种主要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营养器官繁殖、植物器官繁殖)的特点和示例。
三、植物生长实验(25分钟)1. 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2. 实验步骤:a. 将植物种子种植在试管中;b.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c. 保持实验环境恒温、适湿。
四、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10分钟)讨论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五、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写一篇关于植物繁殖方式的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繁殖有了更多的了解,实验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要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a93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c.png)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通过分裂来实现增殖的基本过程;2.掌握细胞分裂的不同类型;3.理解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不同类型;2.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细胞分裂图示资料;3.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染液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展示细胞分裂的精美图表或视频资料。
通过设问或让学生竞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学习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0分钟)2.1 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介绍两种分裂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2 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师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每个阶段,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分离、核分裂等过程。
注意提醒学生关注细胞内部的变化和分子机制。
2.3 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师简要介绍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以及染色体的交换和分离等关键步骤。
3. 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1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验展示,让学生思考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增殖的基础,进而理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体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4. 教师示范和学生实验(30分钟)4.1 教师示范教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展示不同类型分裂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变化。
4.2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不同组织的细胞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可以自主操作显微镜,提高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梳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与生物体发育的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拓展学生思维。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师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9a31db360cba1aa811daff.png)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学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施秉马号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9167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0.png)
八年级生物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4、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5、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课前准备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4、放大镜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6、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兴趣小组,进行配置培养基和培养菌落的实验教学设计本节教学分为两课时。
课时一: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吗?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提供实物细菌和真菌的培养过程兴趣小组同学介绍配置培养基和接种、培养细菌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基成分,总结归纳实验操作的要点我们的周围有细菌和真菌吗?如果有,它们喜欢呆在哪里?观察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讨论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课后实施自己的探究方案提供实物,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课时二: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哪里细菌、真菌比较多?学生展示探究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适宜细菌和真菌生活的条件分析适宜细菌和真菌生活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利用现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利用现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提供实验方案和结果,组织学生辩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eb40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2.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生物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能力目标:⑴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⑵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教学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
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学生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作事理说明文;联类引申,转化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
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
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30aa9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e.png)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作用;3.能够说明肺部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作用。
难点:肺部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投影仪,图片或视频资料;2.教学材料:相关课文,学生练习册;3.教师备课内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过程,呼吸器官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一张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2.提问:你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吗?二、呈现(1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图表;2.教师讲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听课,认真记录。
三、讲解(15分钟)1.讲解肺部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肺部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四、巩固(10分钟)1.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呼吸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呼吸器官;2.让学生进行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五、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性;2.提醒学生要注意呼吸器官的保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清晰度,引导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要点。
下节课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生活案例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呼吸系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老师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老师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fd26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e.png)
初中生物老师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
2. 认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 掌握遗传与进化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4. 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结构。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性状定义和分离定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唐氏综合征等。
3. 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4.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介绍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2. 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探究基因的性状分离规律。
3. 分组开展实验,验证唐氏综合征的遗传规律。
4. 观看视频资料,学习进化的证据和基本原理。
5. 小组合作,研究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进行相关讨论。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2. 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观赏和讨论的形式,拓展同学们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考察同学们对遗传与进化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利用小测验和作业评估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
3.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对遗传与进化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师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2d7d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d.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统一教案、作业设计、教学进度等。
2、每周积极参加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集体反思等活动。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内相互学习、帮助,精诚团结。
3、在教学中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注重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用图表表述实验和对实验方案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辩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大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摇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57e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4.png)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四、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课后反思:(2)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五、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2、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
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A、扦插B、压条C、嫁接D、组织培养3、一株原来开红花的桃树嫁接到开白花的桃树上,新嫁接的枝条将来开的花的颜色是()A、红色B、白色C、粉红色D、红色和白色4、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生殖。
5、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6、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和等7、下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⑴请填写下列结构的名称:[ 1 ][ 2 ][ 3 ][ 4 ]⑵A图属于,B图属于。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1、你见过蝉蜕吗?怎样解释这种现象?2、赤眼蜂的身体很小,还不到1毫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它昆虫,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由重要作用。
猜猜这是为什么?四、归航拾贝:你的收获是:你的困惑是:五、达标测试:1、家蚕的成虫是( )A、蝴蝶B、家蝇C、蚕蛾D、蚕蛹2、蜻蜓点水是为了()A.嬉戏B、产卵C、受精D、产精3、下列哪种生物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A、家蚕B、蚊C、蝗虫D、蝇4、下面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5、同家蚕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昆虫的发育也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这样的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八年级科目生物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包学科领导签字课题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时1课时备课日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案集合6篇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案集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0076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a.png)
关于八年级生物教案集合6篇八年级生物教案篇1教材分析:从学生生活实际动身,通过观看、信息沟通,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进而明确什么是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学情分析:学生对昆虫比拟熟识,但对它们是怎样生殖和发育的缺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留意多从生活实际动身,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熟悉,使学生便于理解、把握。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看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进展重的作用。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看思索————分析争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创设情景:世界真奇异!毛毛虫怎么能变成漂亮的蝴蝶?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渐渐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严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组织学生看书————观看与思索点拨指导质疑: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组织学生看书指导帮忙质疑:饲养过家蚕么?有兴趣的话,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展饲养、观看。
学问回忆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了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本节课在于明确变态,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含义。
学生把握状况很好。
八年级生物教案篇2课前检测: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发育是2.有些昆虫如蚕的发育经过、、、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12月12日
主备人:张德安
参加人员:曹伟刘正安黄进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
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
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
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教师:好,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相当准确。
刚才同学说表中有8种生物类群,除了这8种,还有哪些类群?
教师:从表中分析我国生物种类现状如何?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教师:也就是说,我国物种高度丰富,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其独特性,有许多生物是我国所特有的。
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比如……学生抢答: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鹮、藏羚羊、丹顶鹤、蛙蛙鱼……
教师:植物有……
教师:很好。
偷猎者将我国特有的生物卖到国外其实是一种卖国行为,我们一定要和这种行为做斗争。
教师:同学们再设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类发现了?
教师:回答是的同学,你从哪知道还有新的生物品种?试举例。
学生:举例……
(从事例出发,过渡到基因多样性的概述。
)
教师: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水稻草丛矮缩病是水稻植株明显矮化,叶片上出现斑点(白色),分蘖很小,稻谷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的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抵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可见,并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类发现了。
这种野生水稻便是科学家新发现的生物,这种生物具有它特有的、较强的抗草丛矮缩病的基因。
所以,不同品种的生物,它的基因也不相同。
这便是基因的多样性。
请同学阅读P91页,基因的多样性。
学生:仔细阅读,努力理解,积极收集信息。
教师:在基因的多样性里有两个事例。
哪两个?
学生1:事例一:美国科学家引进我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
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生产业。
教师:从这两个事例和老师刚才的举例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教师: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便是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有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内容的关系。
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做个有心人,继续关注生物,关注自然。
[巩固练习]。